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精選18篇)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精選18篇)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1

受歷史地理等因素影響,我國民族地區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啃下的硬骨頭——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精選18篇)

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11個位於民族地區或包含民族自治地方;全國120個自治縣(旗),有85個是國家級貧困縣;中央確定的深度貧困“三區三州”都在民族地區……

決戰脱貧攻堅,助推民族地區的發展是題中之義。從總書記今年繁忙的日程可見一斑——

開年第一次國內考察,來到我國世居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雲南,農家小院裏話脱貧;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脱貧做出重要指示;

全國人代會期間,在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強調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步伐;

兩會後國內考察第一站,來到寧夏,在村民家問困難聽打算;

如今,民族地區有越來越多的好消息傳來:今年4月,內蒙古貧困旗縣、青海所有貧困縣全部脱貧摘帽;5月,雲南宣佈31個貧困縣脱貧摘帽……

民族偉大復興依靠民族大團結

家和萬事興。對於一個國家來説,各民族的團結,是走向強盛的必備條件。

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這就更需要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堅持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並着肩,共同努力奮鬥。”

中華民族積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發出來去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56個民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偉大復興的美好願景必將實現。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2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再一次強調了這個重要觀點。

“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深情的話語裏包含着怎樣的深意?

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偉大民族

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就逐漸形成了以炎黃華夏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國“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歷程。此後,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都以中華文化的正統自居。

縱觀歷史,每一個民族都為締造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做出了貢獻。

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總結——

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共禦外侮、同赴國難。

近代以來,面對亡國滅種的空前危機,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湧現出一大批少數民族的衞國英烈、建黨先驅、工農運動領袖、抗日英雄、開國將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空前增強。

正如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所説,“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偉大民族”。各民族都做出了貢獻,因此,56個民族一個也不能少,都要過上好日子。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3

“要把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作為重中之重,實施河道和灘區綜合治理工程,統籌推進兩岸堤防、河道控導、灘區治理,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治理,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在當地幹部羣眾中持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樹立大局觀念,強化責任擔當,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吳忠濱河大道古城灣砌護段考察時指出,寧夏要有大局觀念和責任擔當,更加珍惜黃河,精心呵護黃河,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明確黃河保護紅線底線,統籌推進堤防建設、河道整治、灘區治理、生態修復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廳長白耀華説,寧夏近年來已完成黃河寧夏段防洪綜合治理,建成416公里標準化堤防,黃河寧夏段連續兩年出境斷面水質保持Ⅱ類,“我們將大力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同時,提高沿黃城市帶防洪標準,確保黃河長久安瀾。”

“總書記為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保障黃河長治久安指明瞭方向。”銀川市興慶區委書記劉甲鋒説,興慶區近年來紮實開展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下力氣整改“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問題,“下一步,我們將採取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整治‘散亂污’企業、實施河灘地綜合治理工程、開展養殖場西遷東移工程等一系列措施,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治理。”

固原市彭陽縣自然資源局幹部楊鳳鵬告訴記者,近40年來,彭陽人民堅持植樹造林,治理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不少原來的荒山已經種滿了林木。“落實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要求,我們將着眼大局、系統謀劃,實施‘一棵樹、一株苗、一棵草、一枝花’的‘四個一’林草產業工程,注重念好‘山水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生態牌’,力爭築牢黃河上游的一道綠色屏障。”

在寧夏南部固原市隆德縣,夏天正是黃河支流渝河水豐景美之時。幾年間,隆德下大力氣治理渝河、修復生態,渝河水質持續向好。隆德縣委書記袁秉和説,“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囑託,紮實推進黃河生態治理保護,改善生態、造福百姓。”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4

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寧夏考察。這是全國兩會之後他的首次國內考察,也是今年以來第六次出京考察。第一天的行程集中在寧夏中部的吳忠市。總書記看了一村、一河、一社區,每個考察點都寄寓着他的深情牽掛。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時政新聞眼》帶您走進現場、細説端詳。

紅寺堡,古為屯軍之地,上世紀末成為扶貧揚黃灌溉工程的主戰場。藉助一級級泵站,黃河水被揚高數百米,源源不斷送上寧夏中部的亙古荒原。南部山區農民遷居到這裏,喝上黃河水,種上水澆地,從此告別缺水受窮的日子。近年來,紅寺堡區累計開發耕地70多萬畝,搬遷安置移民23.3萬人。

弘德村去年整村脱貧,得益於這樣一條“脱貧路”:全村6646畝土地全部流轉給企業發展特色農業,種植紫花苜蓿、青貯玉米、甜瓜,創辦肉牛、羊等養殖專業合作社,開辦扶貧工廠等。弘德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000元。

這是習近平第四次到寧夏考察,他始終關注着這片黃土地的脱貧大計。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組長的習近平第一次來到曾經“苦瘠甲天下”的寧夏西海固地區,被這裏的貧困狀態所震撼。他主導實施坡地改梯田、打井窖、吊莊移民等扶貧措施,改變了無數貧困家庭的命運。20__年、20__年,習近平又先後兩次到寧夏考察。20__年考察期間,他還在銀川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強調要切實做好新形勢下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在弘德村,習近平看望了村民劉克瑞一家。47歲的劉克瑞5年前因車禍致右腿損傷,尚未完全康復,現在村裏做看護蓄水池的工作。全家以養殖和務工收入為主,20__年脱了貧。

20__年考察寧夏時,總書記曾説,“全國還有5000萬貧困人口,到20__年一定要實現全部脱貧目標。這是我當前最關心的事情。”時間邁入20__年第6個月,最關心的事情,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響鼓重錘,盡鋭出戰,總書記親自“督戰”。

一河:重大國家戰略正在“落地”

習近平當天考察的第二站,是到黃河吳忠城區段瞭解當地保護黃河生態等情況。

寧夏,沿黃9個省區中唯一全境屬於黃河流域的省份。黃河自中衞市南長灘入寧夏,過青銅峽,至石嘴山市麻黃溝出境,全長397公里。黃河寧夏段以前長期存在河道擺動塌岸劇烈的嚴重問題。1998年,標準化堤防一期工程啟動,初步歸順了河道流路、控制了河勢擺動。20__年又啟動二期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前全面完工。

黃河,是近年來習近平國內考察的高頻詞。去年8月,總書記在黃河蘭州段考察後強調,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一個月後,他來到黃河博物館和黃河鄭州段考察,並主持召開座談會,首次明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今年4月,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強調,要推動黃河流域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自然修復、休養生息轉變。5月考察山西時,他專程看了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

九曲黃河,大國血脈,千秋大計,一往情深。

當天,習近平還來到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金花園社區考察。去年,這個社區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寧夏有回、滿、蒙古、壯等40多個少數民族,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回族人口占到36.69%。20__年9月,習近平為慶祝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欣然題詞:“建設美麗新寧夏共圓偉大中國夢”。金花園社區就是寧夏各民族和諧聚居的生動縮影。

金花園社區的志願服務採用“345”模式,即三級網格、四單服務和五項功能。(總枱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在金花園社區,有一位與共和國同齡的老人叫王蘭花。退休後,她組織成立“蘭花志願者之家”,除了幫羣眾解決矛盾糾紛,還照顧社區空巢老人、留守兒童。20__年,王蘭花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考察當天,總書記與她親切交流。

20__年在寧夏考察時,習近平強調,在民族自治地區,切實加強民族宗教工作,對鞏固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經濟發展尤為重要。20__年考察寧夏時,總書記指出,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以發展促團結,以團結聚人心。

20__年9月30日,國慶前一天,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寧夏賀蘭縣立崗鎮副鎮長、“80後”回族小夥秦文博等13名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在會見現場,總書記深情寄語: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團結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這是總書記多次提到的一句話。站在20__年的歷史節點,這句話更是有着穿越時空、直抵人心的力量。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5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是生態移民村。6月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考察脱貧攻堅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令我很振奮。”弘德村回族羣眾劉克功説,“靠着黨的好政策,在政府的幫扶下,我不僅脱了貧,去年還花6萬多元翻修了住房。”

紅寺堡區委書記丁建成説:“眼下,我們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鞏固提升脱貧成果,同時按照‘1+4’的幫扶機制,確保脱貧攻堅不落一户、不少一人。”

確保如期實現脱貧目標,還有一些“硬骨頭”要啃。貴州省榕江縣扶貧辦主任石晶説,作為全國52個掛牌督戰的貧困縣之一,榕江縣正全力防返貧、控新貧、穩脱貧。

疫情成為今年脱貧攻堅的“加試題”。石晶表示,一方面千方百計加大勞務輸出,確保在外務工勞動力穩定就業;一方面推進百香果等扶貧產業發展,穩定實現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業。

“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令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雙橋村村民宋志雲深有感觸、也倍受振奮。20__年在當地政府幫助下,宋志雲一家搬出大山,住進交通方便、寬敞明亮的新居。“近年來,村裏搞起了鄉村旅遊,我打算和家人開個農家樂,將來日子一定越過越好。”宋志雲説。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6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寧夏考察時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團結攜手,共同邁進全面小康”。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民族地區幹部羣眾中引發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攜手同心共迎美好未來。

每年9月舉辦“鄰居節”,設置“包餃子”比賽、廚藝大賽等趣味性活動項目,各族居民歡聚一堂。位於寧夏吳忠市利通區的金花園社區,民族團結工作一直做得有聲有色。社區黨總支書記張麗萍説,總書記6月8日來到社區考察,給了社區幹部極大鼓舞,我們將繼續創新工作方法,服務各族羣眾,讓民族團結進步的事業在基層開花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了各民族跨區域大流動的活躍期,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越來越重要。

走進青海省西寧市香格里拉社區,民族風情雕塑首先映入眼簾,小區公示欄、電子顯示屏上展示着我國民族政策、各民族風俗習慣等內容。每一個走進社區的人,都能感受到這是一個充滿祥和氣息的多民族幸福社區。

社區黨委書記王輝説,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偉大民族,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民族團結,用好社區已有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急難救助機制等,將和諧的種子播撒在基層。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需要悉心守護。

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民族事務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斯欽説,各民族團結攜手,共同邁進全面小康,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近年來,赤峯市推進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保護推廣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下一步,赤峯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推進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為抓手,鞏固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民族地區的幹部職工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對少數民族羣眾的深切關懷,對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視,令我們深有感觸。”安徽省援藏幹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錯那縣委常務副書記曹文磊説,援藏工作隊要用心用情,讓當地的幹部和羣眾在交往交流中,切身感受到民族團結的温度。

第二次援藏的廣東省援藏幹部、林芝市教育局副局長吳珍珠説,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在教育精準幫扶上發力,將“粵藏同心教育同行”等活動作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工作重要載體,助推當地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市阿西爾達斡爾民族鄉有漢族、哈薩克族、達斡爾族、回族等多個民族居民共同生活。今年以來,300多名鄉鎮幹部深入轄區18個行政村走訪,宣傳黨和國家政策,幫助各族羣眾解決實際困難。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金鑫説,民族地區的基層幹部要帶頭做民族團結的工作,讓各族羣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建設大美新疆。

各族羣眾擺脱貧困,過上好日子,邁向全面小康,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應有之義。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脱貧作出重要指示。目前,廣西環江縣毛南族羣眾譚美春的柑橘種植產業做得有聲有色,還吸納了14户貧困户參與其中。“脱貧後不能停下腳步,我要和鄉親們一起把產業做大做強,持續增收過上更好日子。”譚美春説。

青山環抱,溪水潺潺。在習近平總書記年初考察過的雲南騰衝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幾天前剛剛成立了旅遊專業合作社。三家村黨總支書記、合作社理事會會長趙家清説,將聚焦人居環境全面提升、延伸旅遊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讓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7

習近平總書記在銀川市西夏區源石酒莊葡萄種植基地考察時指出,賀蘭山是我國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線和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維繫着西北至黃淮地區氣候分佈和生態格局,守護着西北、華北生態安全。要加強頂層設計,狠抓責任落實,強化監督檢查,堅決保護好賀蘭山生態。

“總書記明確指出保護賀蘭山生態的重要性和具體要求,為我們鼓足了保護賀蘭山生態的信心和幹勁。”石嘴山市市長張利説,按照保護優先、分類施策原則,全市去年以來完成賀蘭山自然保護區內外152個治理點任務,治理面積達146平方公里,“我們將進一步建立長效機制,全面做好賀蘭山治理、封育保護、植被恢復等工作,持續改善賀蘭山生態環境,再現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

“過去幾年,寧夏在賀蘭山環境綜合整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未來還需付出更大努力。”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技術組組長姜興盛表示,一定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依據賀蘭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修復工作方案,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幹,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寧夏生態環境有其脆弱的一面,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要持之以恆。”常年從事礦區生態修復與治理研究的北方民族大學教授劉秉儒表示,違規露天採礦一度讓賀蘭山生態環境遭受破壞。20__年起,寧夏徹底關停賀蘭山自然保護區內所有煤礦、非煤礦山、洗煤廠等,“3年多來,生態修復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果,賀蘭山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了,生態正在逐步恢復。”

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石炭井地區目前保存着“百里礦區”,隨着煤炭等資源逐步枯竭、城市轉型發展,這裏有些廢棄的廠礦已變身“工業旅遊+影視拍攝基地”,給老百姓帶來可持續收入。石炭井街道黨工委書記王生法表示,“不挖煤、不採礦,我們找到適合的產業來發展,再不能為了發展而破壞賀蘭山的生態。”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8

夏日裏,賀蘭山新生的大片綠色讓人心曠神怡。

“習近平總書記對賀蘭山生態環境保護十分關心,作出‘堅決保護好賀蘭山生態’的重要指示,讓我感到由衷自豪。”白建福説。

作為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賀蘭山自然保護區清理整治指揮部的工作人員,白建福親眼見證了賀蘭山生態從整治到恢復再到鞏固提升的嬗變。

賀蘭山是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曾經,大規模的無序開採活動給這裏留下溝壑縱橫、滿目瘡痍的“傷疤”。

近年來,寧夏全面打響賀蘭山生態保衞戰。在大武口區大磴溝區域,40餘家洗煤廠被拆除,當地實施生態恢復工程,栽植喬木、灌木數十萬株。白建福説,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持續推進賀蘭山生態環境提升,讓賀蘭山更綠、更美。

天下黃河富寧夏。乾旱少雨的寧夏,因黃河而興,因黃河而美。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讓我們水利人感到肩上擔子更重了。”寧夏水利廳廳長白耀華説,得益於系統治理、生態涵養,寧夏入黃泥沙量大幅下降。

“我們有信心做好黃河守護人。” 白耀華説,下一步,要緊抓水沙關係調節“牛鼻子”,深入推進河湖長制,大力實施“四水同治”,保障全區發展水安全。

河南省地處黃河中下游,濮陽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分析實驗室主任吳冬玲和同事每個月都要去黃河濮陽出境斷面取一次水樣,帶回實驗室分析,看看各項指標是否超標。

“這幾年,黃河水質逐年向好。”吳冬玲説,不僅如此,黃河生態也變好了,一些河段裏的天鵝、白鷺等越來越多。

“‘要把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作為重中之重’,總書記的話給我們指明方向。下一步,不僅要上下游聯動治理污染源,還要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實行堤防、河道和灘區統籌治理,節約集約利用黃河水資源。”吳冬玲説。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9

6月8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調研。在聽取了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彙報後,習近平強調:“要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對標‘兩不愁三保障’,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一鼓作氣、盡鋭出戰,確保如期實現脱貧目標。”

20__年是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脱貧攻堅是習近平總書記最牽掛的事。今年以來,習近平在地方考察時,多次深入貧困地區,走鄉村、訪企業等,考察脱貧攻堅工作,瞭解鞏固脱貧、防止返貧措施和成果,關心當地羣眾收入和生活狀況。

特梳理總書記地方考察時關心脱貧攻堅,牽掛羣眾生活的温暖瞬間,與您共同堅定決戰決勝脱貧攻堅的信心。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10

春天本應該是萬物復甦,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季節。

可是這麼美好的春天,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病毒襲擊了,這種病毒叫做SARS病毒,也被稱為新型冠狀病毒,它把人體的肺的當成温牀,十分容易傳染,它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和飛沫傳播。春節期間大街上的人寥寥無幾,非常的蕭條,只聽見宣傳車不停地宣傳着叫大家儘量呆在家裏不要出門,春節本是親朋好友一起聚會一起吃飯,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日子,而今只能是聽到一兩聲鳥兒的叫聲,街上的花靜靜的開着,沒有人欣賞她的美麗……

每天我都能在新聞上看到逐漸增加的感染人數,這些增加的數字看得讓人觸目驚心!因為我的家鄉是有名的小吃之鄉,年前我的家鄉也確診了三例,大家在恐懼中渡過了20__年的春節。2月5日我的家鄉在平靜的上空又是一聲鶴唳,在四川省務工的一對高砂夫婦,其丈夫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其後他的妻子也被確診,只因從四川回沙縣的路上,途中經武漢中轉,便傳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可見它的傳播速度是如此之快,甚至有的地方到超市幾十秒就被傳染,真是讓人感到恐懼。

當然春節我們一家人都呆在家裏,説平凡,也算平凡吧!在家裏我每天都有規律的安排好作習時間,我有時做做作業;有時上上課;有時就做一下自己喜歡的事情。每一天都是在平凡渡過。自從有了這個可怕的新型冠狀病毒,我就再也沒有出過門,本來寒假與媽媽一起來一場冰雪奇旅,結果被這突如其來的疫情生生的阻斷了,但是呆在家裏也挺有意義的:我在家裏學會了做各種美食,比如做焦糖布丁、雙皮奶,奶香饅頭、南瓜饅頭……這一個假期對我來説是多麼的特殊!多麼的温馨啊!鍾南山院士説:不出門,就是為人類造福,所以我們應該少出門多呆在家裏,保護好自己,避免被傳染的風險,講衞生、勤洗手,就算要出門也要帶着口罩,特別是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帶好口罩!

但這個兩個月也是特殊的不平凡的,都説我們呆在家裏是為人類造福,但是也有一羣人,他們是逆行者,他們也在為人類造福,沒錯,他們就是鍾南山爺爺、白衣天使、警察、解放軍、一線的工作者等等,他們是鋼鐵衞士,他們素不相識卻不顧一切想要護你平安;逆行!就是義無反顧,就是分秒必爭。他們生而平凡,卻敢與死神搶命。他們生而不凡,但也有普通人的離合悲歡……

雖然我還小沒有踏上戰場,但我為奔赴在一線的所有醫護人員以及工作人員致敬!為他們加油!長大後也要成為守護國家安危的人,我想説:“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是最美逆行者,他們默默地告別家人,與温馨的新年揮手告別,背起行囊堅定地投入到無聲的戰場中。”我們期待他們凱旋歸來!冬天即將過去,萬物即將復甦,疫情最終會被勇敢的白衣戰士打倒,疫情最終會隨着春暖花開雲開霧散。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11

有的人,身着白衣,心有錦緞。面對突發疫情,他呼籲大家不要去武漢,自己卻孤身前往,衝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最前線。白衣逆行,國士無雙,讓我們銘記這個閃亮的名字:“鍾南山!”

我敬佩那面對高官誘惑仍誓死不降的文天祥,我敬佩那明明彈盡糧絕依然堅持抗日的楊靖宇,我敬佩那面對兇惡的反動派仍誓死不屈的夏明翰。他們都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英雄,值得我們敬佩。可我心裏的英雄,是那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鐘南山院士。

疫情發生的時候,全國各地數萬醫生奔赴前線,他們不僅是醫生,也是逆行的天使,更是戰士。他們以血肉之軀,築成守護家園、保衞長城的長城堡壘。鍾南山教授再次臨危受命,84歲的他,面對國家的召喚,義不容辭前往前線,連日來,瞭解疫情,研究防疫方案,參加新聞發佈會……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的滿滿當當。

20__年,非典肆虐,以鍾南山院士為首的醫務人員不顧個人安危,奮戰在疫情前線,當時67歲的他毅然決然地説:“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同時他頂住壓力,公開挑戰同行和權威,提出非典病原不是衣原體,使非典的防治少走了彎路。

20__年,武漢新冠肺炎席捲全國,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再次掛帥出征,奔赴疫情第一線。他告訴公眾“儘量不要去武漢”自己卻馬不停蹄,輾轉廣鄂。

他次次奔向那無硝煙的戰場,衝鋒陷陣,以個人身軀撐起萬家燈火;在時代的長河中勇於“逆行”,守護生命,詮釋大愛。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裏,我們安居於室,有人卻負重前行。我們之所以讚頌勇氣,是因為人類總是在明知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做我們該做的事情。向鍾南山院士致敬,向所有戰鬥的白衣天使致敬!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12

在戰“疫”中培養選拔優秀幹部,讓一線幹部敢為有為。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危險無處不在。非常時期非常對待,對為守護羣眾健康而篤定逆行者、對把羣眾生命放在第一位者,對防控工作做得出色者,疫情結束後,就是要大張旗鼓表彰、獎勵,該培養的培養,該提拔的提拔,既讓幹部堅守一線,又激勵更多幹部衝鋒一線,充實一線防控力量。

摒棄形式主義,讓防控工作落在實處。疫情阻擊戰,防控是最大的任務,也是最難的任務。村看村,户看户,羣眾看幹部。當前,填表式防控現象依然存在。一些人待在家裏時間長了,就出現了“14天之癢”,“睡得腰痠背痛”了,看電視玩手機“眼睛都近視了”,“把自己喂胖了”,“發呆”“無聊”,所以管不住腿了,抱着“哪有那麼危險”的僥倖心理,總是要冒着傳染的風險,瀟灑走一回。如果僅依靠一張進出小區登記表把防控工作做好,就容易出現形式主義。少一些形式主義的督查,檢查,一線幹部更能嚴格把關,“哪怕十防九空”。

當好“孃家人”,解決好一線幹部的後顧之憂。為了防控疫情,一線幹部在前方戰鬥,但他們也有妻兒老小,組織就是他們的“孃家人”,通過微信、電話、短信等方式,多瞭解他們的體温、家庭菜單、生活必需品清單,和不定時的其他生活需求等,也是一種温暖。讓一線幹部集中精力做好防控工作。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阻擊戰是一場人民戰爭,充分激發一線幹部戰鬥激情,讓他們心無旁騖答好“戰疫卷”,人心齊,泰山移!我們堅信,疫情阻擊戰,上下同欲者,勝!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13

“風月同天,與子同裳”,20__年春節,我們承受着病毒的襲擾之痛,也收穫着感動的無言之愛。一批批可愛可敬的白衣天使無畏地戰鬥在戰“疫”前線,我要説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當我們在享受舒適的春節假期時,他們卻放棄了與親人的團聚,毅然返回崗位;當我們為日益增多的病例憂心時,他們卻迎難而上與病毒抗爭;當我們在感歎生命如此之微時,他們用愛培植着我們的勇氣和信心。

從17年前的抗擊非典,到今天抗擊新冠肺炎,他們把救治患者當成自己的天職,要麼主動請戰,要麼主動加班,要麼緊急馳援……一個個無畏無懼的身影,完美地詮釋着心懷天下、悲天憫人的醫者仁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一位醫護人員在志願申請書上寫道:“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這是多麼悲壯的豪情。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的最前線,又怎能不讓人淚目?面對疫情,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處境,但是他們選擇了“逆行”。就因為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守護人們的健康,他們用微弱之軀踐行着自己的“南丁格爾”精神的誓言。雖然我們不知道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下工作的他們是誰、有誰,但是我們知道他們是為了誰。

當疫情的集結號吹響,他們有的剛踏上春節返鄉的列車就即刻返回,有的放下照顧老人、孩子“小”家的責任扛起護航健康通道“大”家的擔當,有的剪下美麗的秀髮只為更好地工作。任憑口罩把臉部勒得變形,穿上厚厚的防護服,“不破樓蘭誓不還”,他們義無反顧地出征。為了節約有限的醫用防護品,他們不喝水不吃東西,工作輪軸轉,只為多照顧一個病人,多拯救一條生命。在這場和疫情生與死的抗爭中,他們中有的人甚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歲月靜好,因為有他們的負重前行;春暖花開,因為有他們的紅燭春泥。醫者仁心,大愛無言,他們就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14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醫護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戰場上的最美“逆行者”,他們響應號召、衝鋒在前,英勇拼搏、治病救人,嚴防死守、全面排查,用心守護羣眾生命安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和擔當,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使奮戰者無憂,讓勇敢者篤行。我們看到,長沙市拿出100個事業編制用於擇優聘用市本級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編外醫務人員;衡陽為支援湖北一線抗疫的93名醫療隊隊員,每人發放1萬元慰問金;長沙縣“火線”提拔13名防疫一線的基層優秀黨員幹部……湖南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幫助戰“疫”勇士解決家庭實際問題和困難,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並從提高待遇、加大宣傳、降壓減負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用實際行動為戰“疫”勇士構築堅強後盾。

“你們儘管去‘戰鬥’,後方交由我們來守護。”這是對衝鋒在戰“疫”一線勇者的慰藉,也是對他們無私奉獻的回報。在疫情防控期間,戰“疫”勇士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汗水和犧牲,理應得到厚待,各地各部門應科學評估抗疫一線的崗位、工作內容、工作強度,儘快出台更多的務實、貼心、到位的政策和舉措,明確“火線提拔”的晉升舉措,公開透明補助分配明細,着實提升他們的榮譽感和獲得感。

此外,對他們的關愛措施,應該形成常態化的機制。近段時間來這些戰“疫”勇士們的工作生活狀況,無不讓我們感動,他們不計個人的得失、勇於付出,守護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如何把對他們的關愛舉措真正落到實處,將暖心舉措和政策落實落細落到位,確保政策執行不打折扣、不變形走樣,需要紀檢監察部門的精準發力。要加強對落實政策、補助、獎勵各個環節的監管,發揮監督力量、保障執行到位,不讓戰“疫”勇士們寒心。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疫情期間,這些為我們負重前行的戰“疫”勇士們帶給了我們滿滿的感動,也贏得了我們的尊敬。為他們構築堅強後盾,確保他們得到有效保護和關愛,讓奉獻者、堅守者、付出者獲得他們應得的表彰,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15

歷經重重考驗,抗“疫”一線終於傳來一個個好消息。雖然前線依然吃緊,但這些好消息猶如一縷縷陽光,穿透層層黑暗,帶給了我們希望和力量。這一縷縷陽光背後,是許許多多逆行者最美的身影,也是一位位白衣戰士義無反顧灑下的汗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可貴,沒有什麼比抗“疫”更要緊。在抗“疫”的最前線,一個個白衣戰士,為了打贏這一場“全民戰疫”而風雨兼程。在這個春節裏,他們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用無私無畏的堅守,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晴空。

致敬每一位奮戰在防疫前線的90後。誰不知道武漢是疫情最前線?但是,第二批馳援消息剛發下去,20歲的陳琳琳第一個就報了名;推遲了婚禮的申愛、剛訂婚不久的尹豔、剛領完結婚證來不及舉辦婚禮的李婉貞、剛結婚20多天的黃豔清也毅然請戰湖北;22歲的漂亮護士胡佩雙手被消毒水泡得血痕累累……“20__年,我還太小,17年後剛剛好。”在這場來勢洶湧的疫情面前,“逆行”的90後,不怕苦不怕累,以小我成大我,彰顯了青年一代的責任與擔當。

致敬每一位奮戰在抗“疫”前線的“娘子軍”。逆行的人並非生而強大。她們也為人母、為人妻女。但是,她們卻如同一朵朵鏗鏘的玫瑰。除夕當天,湘雅三醫院急診科護士毛青青,一歲的孩子高燒至41攝氏度,她卻只能流着淚跟丈夫説一些處理退燒的措施,自己在崗位上繼續戰鬥。可想而知,那一刻,她承載了多少使命和擔當。戰“疫”打響以來,奮戰在前線的“娘子軍”顧不上自己的容顏,顧不上年幼的孩子,這樣的付出又怎不令人感動?

致敬每一位奮戰在抗“疫”前線的科研人員。他們不是醫務工作者,但是卻衝鋒在抗戰的最前沿。疫情期間,微檢科所有人員24小時排班,以確保疫情檢測結果的快速和準確性;為了精準識別病毒,紀博知和同事們一直在和時間賽跑;在湖南省疾控中心的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裏,一個個“微檢戰隊”成員們穿着厚厚的防護服,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等等。為了“早一分鐘確診”,他們用無私的奉獻,扛起了健康的信念與責任。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每一位逆行在防疫前線的白衣戰士都是最可愛的人,是這個春節最美的風景,也是防疫最堅實的力量。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每一個為“疫”而戰的人,都值得我們感激並尊敬。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16

20__年,中國武漢爆發了一場空前的流感。在這次疫情中,讓我們深受感觸的是千千萬萬的白衣天使以及建築工人。正如習近平主席説的那句話:“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鬥無悔,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你的地方!”

隨着疫情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動身前往武漢。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為武漢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困難面前,這一份份温暖,讓人不禁熱淚盈眶。

就在22日凌晨1點多,武漢的一所醫院,幾位90後的醫生脱下厚厚的防護服,摘下手套,發現自己的手已被汗水浸久,皺皺巴巴的。正如一位護士長説的:“哪有什麼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羣孩子換了衣服,學着前輩的樣子,救治病人,和死神搶人罷了!”

在病人越來越多的情況,1月24日至1月25日,武漢市決定建築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工地上無數工人晝夜不停、爭分奪秒。他們在和時間賽跑,與病魔賽跑。10天之後,兩座醫院陸續完工。這兩項工程見證了中國的速度!同時,我們各城市的許多人都紛紛獻出愛心,資助國家。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而此時的我只是宅在家中,可每當我打開電視見到如此多捨己為人的英雄事蹟時,我便熱淚盈眶。他們都是舍小家為大家!衝在最前面!我無法用言語表達對他們的敬畏。他們都是願意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這樣的逆行者怎麼不叫人肅然起敬!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我發誓我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17

年關將近,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卻註定讓這個新年不平凡。隨着感染人數的節節攀升和血色地圖的不斷擴大,一場無聲的戰役已然打響。疫情險峻,工作性質和主體責任不同的我們,也面臨不同的考驗。國難當前,每一箇中國人都應團結一致,唯有眾志成城,方能共克時艱。正所謂《詩經》有言:“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只因同根,你我同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緊迫,來勢洶洶,在定點醫院收治病牀數極其緊缺的情況下,建一座醫院需要多長時間?答案是:十天十夜。由中建七局承包的火神山項目緊急開工,無數樸實無華的工人不辭辛勞連夜工作澆築出這一基建奇蹟。當夜幕悄悄降臨,當城市緩緩進入夢鄉,火神山四千多名工人仍在輪班施工,近千台車輛、器械徹夜運轉,無名英雄們永遠奮鬥在一線。基辛格在《論中國》中寫道,“中國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地很好。”這些最勇敢的人,有無畏逆行的白衣天使,也有不屈不撓、無怨無悔的中國工人。

“愛和希望,傳遞地比病毒更快。”在這場戰役中,無數普通而平凡的人,都竭盡所能地發光發熱。獨自旅行的十五歲少年得知國內疫情爆發高價收購口罩護送回國、作家方方每日更新武漢日記撫慰人們焦灼的心……“時代的一粒灰,落在一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今天,不同的人們都肩負起各自力所能及的一份責任,像魯迅先生所言,“就如螢火一般,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

今天的我們,生於祖國強盛的温牀,更應瞭解疫情險惡,當思幸福來之不易,恆念物力維艱。我們應該回頭看看,那些守護萬家燈火的人,那些為祖國保衞護航的人,那些堅守一線的人,那些發光發熱的普通人。不論是在家自我隔離,或是參加志願活動,我們應該思考個人價值對於時代的意義,我們更應該團結一心,唯有眾志成城,方能共渡難關。

“仁心者,志願者,者者共行;温暖生,奇蹟生,生生不息。”團結,希望與愛的種子正在武漢的土壤生根發芽,我們可以凝神細聽冰雪初融的聲音。讓我們祈願疫霾散盡,共盼春來。經此一役,必將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2022觀看寧夏同上一堂思政課心得體會 篇18

20__年,爆發了一場不尋常的戰爭。一般説到戰爭,我們就會想到軍人叔叔,可這一次保衞我們的不是軍人叔叔,而是許許多多可愛的護士小姐姐和捨己為人的醫生們,他們站在抗戰‘醫’線,保衞着祖國和人民的健康!

,因為要過年了人流十分的大——有的要從外地回家,有的要去旅遊、拜訪親人朋友,去武漢和從武漢回來的人一定數不勝數。就在人們沒有一點兒防備的時候——‘新型冠狀病毒’就悄無聲息地來了。

看來這個病毒也很愛熱鬧,在一家人歡聚一堂的時候,它也‘頑皮’地來了。不知有多少人就是這樣患上了‘新型冠狀病毒’。在家人歡聚一堂時不知有多少醫護人員返回醫院,站在抗戰‘醫’線!

有一次,我無意間在抖音上看到——護士小姐姐們,臉上被口罩勒的全是鮮紅的印子,還有的為了能更方便工作把自己美麗的長髮剪掉了!更讓我感動的是他們連續十幾二十小時都沒有休息,累的坐在地上,靠着牆就睡着了,但這不也正是最美的姿勢嗎?

他們不想家嗎?他們不想自己的親人、孩子嗎?他們當然想了,只是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們只能這樣。有一個護士姐姐,她的母親去世了,她在電話裏得知了這個消息,可她不能回家!哭着,對着家的方向,深深的鞠了一躬!

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這場‘戰爭’就要打贏了,那些奉獻在前線的醫護人員,也就要和家人團聚了。

讓我們向這些為了祖國和人民甘願奉獻在一線的英雄們致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g4r94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