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精選17篇)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精選17篇)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1

新年伊始,在中華大地喜迎春節闔家團圓之際,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了全國的關注與震撼!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精選17篇)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你們放棄與家人團聚,堅守崗位,衝在疫情最前沿,守護每個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許多打動人心的故事在這個戰場上湧現。為了國人的安危,你們拋開一切顧慮,冒着自己被感染的危險,逆行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和看不見摸不着的“敵人”作殊死搏鬥!

我從報紙上看到,兩名女年輕護士臉頰上,額頭上,總是被口罩、防護鏡、頭套壓出深紅色的印痕,看起來有些不好看,但在我心中是最美麗的“壓痕粧”!你們這種捨己救人、不謀私利的高貴品質深深教育了我!

我從網絡上得知,武漢金銀潭醫院一線醫護夫婦,老公是主治醫生,老婆是護士,雖然隔着一層樓,但幾乎很少能見面。這種捨棄小家、顧全大家的高貴品質深深打動了我!

我從電視上知道,你們科研人員不分晝夜加班加點研製疫苗,為早日攻克疫情而不懈努力。你們這種鋭意進取、迎難而上的高貴品質深深激勵了我!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全國各族人民自發捐錢捐物,將一線緊缺物資及時運到抗擊疫情前線,請你們放心,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和你們永遠在一起,一定會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阻擊戰!

我要向你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誠摯的問候:“叔叔、阿姨們,你們辛苦了!”祝願你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早日歸來!

作為我們少年兒童,一定會不出門,勤洗手,戴口罩,養成良好的防控疫情習慣,保護好自己,不給國家添亂!今後,我們要好好學習,奮發向上,砥礪前行,做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將來和你們一樣為祖國作貢獻!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2

在新型冠狀病毒不斷隨虐的情況下,很感恩背後這些可愛的人們,是他們保證了我們生活的安全舒適。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在得知疫情之後,第一時間奔赴疫情中心:武漢。84歲,一個安享晚年的年齡;84歲,可以説是一個肩不能挑、水不能扛的年齡。但是,咱們的鐘院士卻義不容辭的接下重任,扛起責任,奔赴前線。感恩鍾院士,同樣的,也感恩跟他一起前往的專家團隊們。

一支支來自全國各地、各大城市組成的醫護人員在大年夜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毅然的帶着自己的寶箱,帶着親人的祝福奔赴武漢;全國各地的醫院工作人員放棄休假,放棄團聚,戰鬥在醫院第一線,及時的指定各種消毒、預防措施。是他們,在每時每刻的與病毒戰鬥;是他們,不顧個人安危,不顧個人幸福,不斷地尋找抗擊病毒的方法;是他們,讓我們感到了安全和幸福感。

解放軍戰士們,奔赴在武漢的前線。有人説,解放軍戰士就應該這樣,畢竟是當兵的,但是,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應該的,有的只是那強大的責任心。他們的責任心無比強大,無比自豪,他們願意用自己的身軀來守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他們願意用自己的熱血來保護他們的親人。

解放軍戰士們,奔赴在武漢的前線。有人説,解放軍戰士就應該這樣,畢竟是當兵的,但是,世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應該的,有的只是那強大的責任心。他們的責任心無比強大,無比自豪,他們願意用自己的身軀來守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他們願意用自己的熱血來保護他們的親人。

為了防止疫情的擴散,農村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嚴防死守,禁止串門,減少外出。每個村的村口拉起了一道道防護網,防的是病毒,暖的是人心;防的是那些不自覺的人,保護的是那些想活下去的人。有句話説的好:你不怕死,你不想活,但是別人想,請遠離那些想活下去想幸福的人。村幹部帶頭,負責值班,出問題自己全權擔責。此時,為了安全,不怕擔責的品格復現在每一個村的領導身上。

生命是短暫的,但是品質是長久的。感謝這個可愛的社會,感謝這些可愛的人,是他們,讓我們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向他們致敬。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3

出小區需要測體温,回小區還要測,上班需要測體温,下班還要測……也許個別人員感覺到這些做法太繁瑣、不必要。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讓你負責一天到晚地為別人測體温,你還會煩嗎?

在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的情況下,有的人之所以發牢騷、有抱怨,還是感恩心缺失的緣故。筆者認為,感恩是劑戰“疫”良藥。

心懷感恩,是面對疫情的正確態度。這次疫情的到來,是任何人都不願看到的。但面對疫情,逃避不是辦法,需要直面解決,必須正確面對。戴口罩、量體温都是抗擊疫情的有效舉措,與以前相比是有些麻煩,但卻是為了自身和他人的身體健康。更何況,比比晝夜堅守崗位的社區工作人員,比比衝在一線的白衣戰士,他們冒着多大的危險,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此牢騷,説喪失感恩心一點也不為過。

心懷感恩,方能展現抗擊疫情的積極作為。抗擊疫情,人人都是戰鬥員,從來沒有旁觀者,沒有人能置身事外。要做更好的自己,無論在家庭還是單位,無論工作還是學習,都要逐一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切忌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同時,認真落實復工復產工作要求,打響阻擊戰的後勤保衞戰,全力以赴把進度目標往前趕,不遺餘力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出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生產經營攻堅戰,以優異成績向行業上級交一份合格答卷。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4

我一直以為非典永遠都是一個歷史上的一個災難,這樣的災難或許可怕,但離我們很遙遠;直到這次的肺炎病毒我才意識到災難隨時會發生。這次肺炎病毒的傳播速度以及對人體的破壞程度不下於非典。所有人都閉門不出,口罩變成了稀缺物資。這個時候我才切實體會到原來病毒如此可怕且近在身邊。生離死別並不是一句玩笑話,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或許是身邊親人的笑顏,是小孩子打鬧嬉笑聲,它平凡而又無價。

一個醫生死去了,在為患者治療時,不幸感染。這次病毒有多可怕大家都知道,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千千萬萬的護士、醫生、醫學工作者自願地奔走在病毒肆虐的魔掌下,這些人難道沒有父母需要贍養,沒有子女需要照顧,沒有親人朋友在牽掛着他們嗎?他們也只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有着簡單的快樂,對未來充滿嚮往,疾病發生前他們也只是陪伴在親人身邊的普通人。但是在關鍵時刻,他們毅然決然地站出來,扛下了這份責任。他們放下了自己的家庭,給全國人民一個承諾,一個疾病很快就會過去的承諾。

我們的現世安穩很多時候就是這樣許許多多個普通人在承擔着,一個醫生死去了,或許一個孩子就失去了父親,一對老人就失去了孩子,他的妻子再也無法等到丈夫下班。這些人要用至親的死亡來支援國難。我想這就是大義,這樣的人就是中國脊樑。

許多微信網友在捐款,其他國家也支援了我們物資,陸陸續續許多身在異國的醫學工作者趕回武漢。天南海北各個角落,許多藉藉無名的人獻上了自己的一封愛心。國家與人民,集體與個人,我從未如此清晰地體會到原來他們之間有這樣深刻的聯繫。那些異地的捐贈者、志願者、醫學工作者都是我們血濃於水的同胞。

在這之前我從來不知道生命可以如此脆弱也可以如此偉大,脆弱的是我們的肉體凡胎,偉大的是那些肉體凡胎中不屈的靈魂,是我們心中對於愛的守護,對於生命底線的堅守。

我不知道你是誰,

但你卻牽掛着我們的安危,

姑且讓我叫你一聲白衣天使

我不知道你來自何方

但我知道你在醫院中守護着自己的家園

那麼允許我叫你一聲守護者

我們的親人都有一個名字

叫做中華兒女

你的家人也在白色戰線之外記掛你

我們永遠都會感謝你

唯有白衣可以體現靈魂的純淨、聖潔與偉大

這是生命的高度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5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是用生命來完成的答卷,一場疫情、一場災難,讓人性凸顯,讓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得到了真正的檢驗。

當疫情襲來,當病毒氾濫,牽動着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心,他們心繫百姓安危。我們的黨從來都是救人民於危難。這次武漢疫情阻擊戰中我們的黨採取了舉國之力,人人看得見,魄力非凡讓世界瞠目,讓人民心暖。

電視的每天播報,微信上每天幾乎都刷了屏,我們被抗擊疫情的場景一次次震撼、一次次感動,眼淚模糊了視線。在每個人的內心情不自禁一次次發出呼喊,武漢不怕!中國加油!

其實疫情剛剛襲來時,人們開始也有些恐慌和心亂,但隨着黨中央的一項項正確舉措的實施,精心排兵佈陣,老百姓有了對這場疫情戰必勝的信念。

下猛藥,出良策各省對接支援,一個個號令發出,大江南北各行各業一路路支援大軍奔赴武漢!

他們是醫務工作者;他們是解放軍(有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大軍也有軍隊醫療救護者);他們是醫療物質和生活物質援助運送車輛,看得讓人心潮澎湃,大災面前有大愛。這就是中國人。這樣的場面感人至深,催人奮戰。

那一隊隊、一列列,馳援武漢物質的車輛如長龍在華夏大地馳騁接力援助;一批批醫護人員接力請願,那舉起的拳頭、那出口的請願誓言都飽含着對同胞的掛念!

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趕到患者身邊,讓感染者可醫,讓病人心安,帶去黨的温暖和關愛,給予了同胞心中的那份企盼。

火神山、雷神山疫情防控救治醫院快速建完,短短十天啊!堪稱奇蹟出現。

有一種心疼沒有血緣,有一種牽掛並不認識,有一種付出不記名利,有一種感謝永遠説不完。

無論年老無論年少,穿上了防護服他們就是戰士,沒有雄壯的身軀,也從未體驗過刀槍劍戟,然而在疫情襲來時刻他們各個都是英雄好漢!

一天天,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苦戰。穿着厚厚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冒着被感染的風險,站在疫情最前沿。他們是黨的最忠實好兒女,祖國和人民的護衞神!

此時宅在家裏的人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説聲感謝!我們知道這感謝的言語很輕,但卻是內心最真實的情感!感謝你們,願你們保重!願你們平安!願你們早日凱旋!

經歷了這些,我們要感謝的人很多,是你、是他、是他們,感謝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感謝人民軍隊的鼎力支持。

感謝公安幹警,在疫情防控中保駕護航。入民居搞調查防微杜漸,做到防控不漏一人。

感謝科研人員把疫情一線當做科研的實驗室,面臨着被感染,夜以繼日攻堅克難,給出一個個得力的防禦防護措施和方案。

感謝工作在疫情一線的環衞工人,他們每天穿着厚重的防護服處理數噸的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工作。

感謝志願者的參與,哪裏需要他們就在哪裏出現。 感謝晝夜站在路口小區的執勤人員,降温寒冷卻不能動搖他們,堅守崗位守護家園。

感謝海外華僑的捐助,善舉讓世界知道,中國是他們的根,同胞和他們有着同樣的血脈,這就是中國人的情感!

感謝在疫情襲來之時,那些知名不知名的。感謝所有人的付出奉獻!

試問,有哪個民族能像中華民族在大災面前做到空前的團結友愛,即使上不了疫情前線的人們也會守護好家園,他們懂得管好自己就是為醫護人員減輕負擔。

有哪個國家能像我們的國家在疫情嚴峻時刻絕不悲觀,讓黨旗在祖國的上空高高飄揚!更加鮮豔!

我們要感謝我們的黨啊!共產黨是這場抗擊疫情力量的源泉,有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共同的努力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勝利之時正是山花爛漫!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6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緊依靠人民羣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無情,人有情。疫情發生以來,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守土盡責,醫護人員迎難而上、救死扶傷,人民羣眾眾志成城、捐款捐物。億萬中華兒女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用奮鬥實幹定格戰“疫”中的最美鏡頭。

鏡頭一:心中有民的最美守門人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疫情發生後,全國上下一盤棋,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堅持把為黨分憂、為國盡忠、為民造福作為使命感和責任感。黨員幹部主動放棄春節休假,積極投入抗疫一線。他們衝鋒在前,忠於職守,積極動員和組織羣眾,在基層構築起了嚴密的疫情“防火牆”。危難關頭,他們不講條件、不計得失、全力以赴,用抗疫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初心和使命。河南連軸轉、不顧家的“三到”幹部楊俊志、山東民警李強、朝陽市衞生局幹部崔志剛等幹部都倒在了抗疫前線。戰役還在繼續,有戰士在戰役中不幸倒下了,但剩下的戰友還在繼續奮力作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他們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好人民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門。

鏡頭二:心中有責的最美逆行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根據中央“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專家組成員和醫護工作人員在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馳援武漢。截止20__年2月9日15時,逆行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已達到11000多人,其中包括全國最強、水平最高的重症救治專家團隊。在這些逆行者中有經驗豐富的老專家,也有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有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有剛剛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新同志,有領導幹部也有普通羣眾。他們來自不同地方、不同科室、不同家庭,但此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最美逆行者”。長滿紅斑的手、佈滿淚痕的臉、浸滿汗水的背都是他們在前線留給大家最難忘的記憶。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他們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所有的逆行者們,此刻,讓我們向你們致敬,願你們早日平安歸來,等你們回家!鏡頭三:心中有國的最美支持者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有多少個瞬間,我們隔着屏幕為普通樸實的平凡人潸然淚下。45歲的菜農秦師傅、賠錢賣盒飯的店主小姐姐、捐1.8萬個口罩的90後湖南小夥、火神山醫院送菜的河南村支書、挨個店不計代價“掃街”的海外同胞等,他們中的很多人我們都不認識,但我們知道面對疫情他們都只有一個名字就是“中國人”。也許他們做的事沒有多偉大,卻值得每個人駐足稱讚。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兩相依。國難當頭,億萬中華兒女齊心協力,共渡難關。“人心齊、泰山移”,相信舉全國之力,我們一定會早日打贏戰役。等明天贏了,我們一定要舉杯歡慶,認真欣賞在抗疫前線定格的最美鏡頭,為自己今天的表現點贊!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7

20__年初,一場新冠病毒席捲全球,這無疑對我國經濟生態和金融市場提出了新的挑戰。實際上,國際輿論中的“中國崩潰論”從未停止,最近更是甚囂塵上;

而國內在大部分企業被迫停工一週、部分中小企業瀕臨絕境、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的形勢下,很多人的信心也產生了極大的動搖。

劉偉教授在今日公開課中客觀地闡述了我國經濟面臨的挑戰,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目前需要迅速行動,最根本的是要堅定信心。挑戰和困難是客觀存在的,但正如習總書記在探訪居民時強調的“大家要有信心”,與其盲目地陷入懷疑和崩潰,我們更應該保持對中國經濟環境向好趨勢的信心。

對於我們金融專業的學生而言,這堂公開課有特別的意義。隨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疫情的發展,美股、港股等都經歷了非理性暴跌,許多與疫情相關較少的板塊也由於跟風拋股而迅速貶值。但A股即使在波動最劇烈的階段,白酒、互聯網等板塊仍然保持穩定,並且在短暫的波動後大部分板塊恢復正常趨勢,可見我國的市場是相對有效的、是有抗風險能力的。

我們知道金融危機總是有“自我實現性”的,這就要求我們更要客觀冷靜分析問題,更要對中國經濟能夠克服此次疫情影響、繼續穩中向好地發展保持信心,共同面對接下來的風險與挑戰。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8

就目前情勢來講,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宏觀上三期疊加,微觀上結構性失衡,中國經濟面對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同時又面臨水漲船高的通脹風險,中等收入陷阱問題更加嚴峻。而新冠肺炎起着催化劑的作用,使上述問題更加嚴重。

與20__非典類似,第三產業首當其衝。第三產業佔比越大,受到的衝擊和恢復的難度就會越高,例如餐飲、酒店、旅遊業,疫情期間絕大部分看跌。同時交通、旅遊、院線、銀行均會有不同程度的看跌。可以預料的是疫情結束後,上述產業會有一輪報復性回升,但疫情並不僅僅是影響了民眾的消費選擇,更是影響了消費信心。一輪迴升是疫情壓抑消費的結果,但回升過後大概率將再次下跌,民眾的消費信心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恢復。有看跌,但也有看漲,電商在疫情期間成績喜人,物流快遞水漲船高。特別是線上教育平台異軍突起,例如釘釘甚至已被日本採納。

儘管企業困難加劇,宏觀經濟層面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疫情做出了提示,當下最緊要的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徹五大新發展理念,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鞏固實體經濟根基,否則虛擬經濟只能是空中樓閣。為了打好脱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現代化新中國,我們需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證既要積極有為,又要靈活穩健。

不同行業的人都應堅守崗位,主動減少外出降低傳染風險,積極參與志願助力防疫工作,正如魯迅所説:“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分光。”正是這千千萬微茫的星火,淬鍊出中國的鋼鐵雄心。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9

大年三十,我們一家圍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可是,我們卻不知道,一些醫生護士正急急地和家人告別,坐上了飛往武漢的飛機,去解救那些患上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人。記者們,把這樣的人叫作“逆行者”。

我很好奇,“逆行”,這兩個字,查一查字典,“逆”跟“順”相對,意思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行”是“行動”,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向着相反方面行動的人。

我知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如果不幸被感染上的話,那麼病毒就會像怪獸一樣,慢慢地把你用來呼吸的肺吃掉,導致你缺氧而死。真的是太可怕了。最可怕的是,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藥物可以醫治這個病。

儘管這個新型冠狀病毒非常可怕,可是一些醫生和護士無所畏懼、逆流而上,尋找着解藥和救助着病人。我想,當我們在家裏,躲避病毒的時候,醫務工作人員卻告別家人,勇敢地走出家人,去救死扶傷,這就是“逆行者”的力量。

他們是最辛苦的人。他們有的年紀很大了,有的還很年輕。八十四歲高齡的鐘南山爺爺讓我印象深刻。鍾爺爺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安享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站了出來。他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發的時候一樣堅定。十七年前,他堅定地説:“把病人都送到我這裏來。”如今,他像戰士,又一次站到了前線,去武漢戰鬥了。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張照片,鍾爺爺疲憊地靠在開往武漢的列車的座位上,靜靜地睡着了。這是一位多麼可愛可敬的老爺爺啊!如果他現在站在我面前,我一定會莊嚴地向他敬一個隊禮的。

他們是最美的人。厚重的防護服,遮住了他們面龐,留給世界的是一個最美的背影。他們必須每天戴着口罩,一天下來,臉上被帶子勒出了深深的印痕。為了不浪費防護服,他們當中有的人寧可一天不吃一口飯,喝一口水。這樣一天下來,汗水把他們的衣服都浸濕了。可是,當病人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又會伏下身去,無論這有多麼危險。如果他們現在站在我的面前,我也一定會莊嚴地向他們敬一個隊禮。

病毒是無情的,人卻是有情。我相信,有了你們,最美逆行者,我們一定會戰勝這一次病毒的。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10

一個旋轉的陀螺把我帶入了“天宮課堂”,此次的“天宮課堂”是由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位老師授課,帶我們去了解神奇的太空家園。

“天宮課堂”中航天員老師講解了許多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太空細胞、太空轉身,浮力消失、水膜張力、水球光學、水中泡騰片,這些有趣的實驗使我對太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好奇。

讓我最喜歡的是“浮力消失”,首先同學們將一個乒乓球放入水杯中,發現乒乓球會浮在水面上。而在太空的王亞平老師把乒乓球放在水面上時,浮力卻消失了,乒乓球很快沉入了水中。原來當重力消失時液體內部壓強相同,浮力也就消失了,聽了航天員老師的講解,使我感到不可思議。

這場天宮課堂給了我許多奇妙的感受,讓我體會到了太空科學的魅力,三位航天員老師更是我們的榜樣,我也要向他們學習。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11

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峯的偉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遠平坦的。每個人,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要在挫折和困難中奮起。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別能戰鬥和特別能幹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

團結就是力量,是治國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試想,一個集體,如果內部不團結,還出現分歧的話,那這個集體會強大嗎?不止這樣,一些有圖搞破壞的人,在這個時候大力進攻,那損失更是不堪設想。

科學與人文並舉。從小,這一句老話就不斷地在我們的.耳邊迴響: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但是,真正落實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認為,只要學會做人和文化知識就可以了,不用在學什麼科學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一個強大的國家來説,是必不可少的。身為祖國的“花朵”的我們,不但要做到科學與人文並舉,還要做到規範與個性共存!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12

的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挑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體驗,出生在新世紀的我,見證了新時代中國的發展:我看到奧運會上中國健兒矯健的身姿,為祖國感到驕傲;我看到“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成功,掩飾不住對祖國科技發展的自豪和喜悦;我還看到互聯網已經觸及千家萬户,鼠標一點,指尖一觸,便無處不達……

我在這個發展迅猛的社會裏,回首過去,又展望着未來。如何在這大時代的浪潮裏求得發展,是我,更是未來的你,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抓準時代脈搏,根據時代需求來完善自我,才不會落於時代。世界的發展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也不為過,這個時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講究高效,正在從注重簡單的實用性到滿足多樣化的精神需求發展着。身處科技人文發展不斷登上新台階的你我,唯有不斷學習本領,掌握高精尖知識,才不會淹沒在時代大潮中。

與時代同行的路上,我們需要一顆強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實難,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面對着生活中的風浪,又何嘗不應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昂揚姿態去面對呢?

然而,與時代同行並不是做一顆隨波逐流的海草,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樑,我們有着自己自由的精神、獨立的思考,不會人云亦云,更不會迷失自我,誤入歧途。待到你們18歲的時候,也希望你們在斑駁陸離的社會裏能夠明辨是非,守住底線的同時,更要擔起引領時代風向的大旗。

“後之視今,亦尤今之視昔”,無論時代如何變幻,總有一些東西值得追尋,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持,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守......當我們都明確自己的使命的時候,當我們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達到統一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時代浪潮中奔湧向前了。

推開空間站時代大門,中國航天展現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信心。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時間提前公佈,最終火箭一秒不差地實現“零窗口”發射。從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到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幾次任務都將發射時間提前宣佈並精準到分,充分顯露出了航天人的自信。自信的底氣來自於神舟一號飛船發射以來載人航天的16戰16捷,也源自於在系統最複雜、安全要求的載人航天工程中,質量第一、安全至上的意識始終得到貫徹和堅持。自信既是靠“十年磨一劍”的千錘百煉,更是靠登攀不止、挑戰未知的求知若渴。發射成功後,文昌航天發射場大廳屏幕上打出這樣一行字: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峯。奮鬥是對奮鬥者的`獎勵,中國航天劍指浩瀚蒼穹,“長征”永遠在路上。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13

啟迪心智需要“儀式感”。“天宮課堂”的受眾主要是中國小生,好奇心是青少年階段最寶貴的財富。課本中高度濃縮而又晦澀的知識往往學起來較為枯燥,而當被這些理論支撐的科學實驗,在孩子們仰望的天空中被“太空教師”演示出來的那一刻,牛頓三定律不再是往日題海里讓人停滯的知識之錨,因為它們全都活了起來。科普知識的活力會轉化為心智未開的少年求學途中的動力,到未來,可能會有一個或多個孩子為追尋當年的太空實驗而成為頗有建樹的科學家。

理解科學需要“儀式感”。除過那些無人不知的科學天才,沒有多少人天生對物理公式或數學推導有近乎純粹的興趣。就像科幻小説或電影的功用一般,“天宮課堂”就是一部現實中的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問世從感性的角度讓一代人擁抱科學,認識宇宙,“天宮課堂”則以科普教育為目的,用更理性的視角幫助青少年理解科學之美。

對外宣傳需要“儀式感”。“天宮課堂”開播面向全球,授課內容可根據新媒體平台向全社會廣泛徵集,切實把科普教育這堂大課上出了“國際味”。能在國家空間站做“天宮課堂”的項目,無疑是我國科技軟實力的彰顯。用航天事業“夾帶私貨”,早已是世界強國們做廣告宣傳的高端玩法,例如俄羅斯就曾在索契冬奧會和世界盃期間將奧運聖火和足球帶上太空造勢。航天工業需舉國力以成,在太空裏的任何一步都是地球上的新聞。我國打造獨一無二的“天宮課堂”品牌,象徵着科教興國戰略的又一里程碑時刻。

搞科普教育需要“儀式感”。把課堂搬上太空並非浮於表面的科學作秀和形式主義,而是因為它同科學本身的“神祕感”相互補,用一種説服力的方式,向每一個崇尚科學家精神的孩子,提供一次驗證理想的契機。這樣的“儀式感”值得再多“億”點。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14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從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從SARS病毒疫情到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各級黨委、政府第一時間吹響集結號。人民軍隊、人民公安、武警部隊、醫療機構……無一例外地衝鋒在前,“不言棄,不放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同呼吸,共命運”“舍小家為大家”等錚錚誓言,折射出中華民族不再是一盤散沙,而是一條自豪、自強、自信的東方巨龍。在這些誓言的背後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以排山倒海之勢打贏了一場又一場人民戰爭,讓世界都看到了一個強大的中國。

就拿眼前這場疫情防控戰而言,恰逢新春之際,按照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本該百業皆息,萬家團圓。但是,今年新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成為了音,千萬黨員幹部一時間逆風而行,迎風而戰,義無返顧地挺立在了抗擊疫情的最前沿,用生命捍衞生命,以犧牲阻攔犧牲,將初心使命、責任擔當踐行得驚天地、泣鬼神;億萬人民羣眾一夜間凝心聚力,用“聽黨的話、過特殊年,在家為國做貢獻”的高度自覺和自律,以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別樣方式,同舟共濟,並肩同行,演繹了一場人民戰爭的新史篇。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生死抉擇中,誰也不知道死神身藏何處,災難何時降臨。但是,萬巷皆空人不驚,千家仍有笑語聲。這種自信源於國強民安,國強則民安。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無論病毒如何猖獗,疫情如何肆虐,饑荒在中國已經成為歷史,衣食無憂,定國安邦成於一半,市場供應充足、應有盡有就是的佐證。在強大的國力面前,14億人民在這一點上心中有數,有國之雄厚之本保民之衣食之天,無所驚、無所慌、無所畏懼。這種自信也源於14億人民,對黨和政府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宗旨深信不疑,對黨和政府一定能夠打勝這場疫情保衞戰深信不疑,堅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無往而不勝。

殷憂啟明,多難興邦。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固然是一場災難,然而全社會再次表現出的有序、穩定,也再次用事實證明,自豪、自強、自信的的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更加信心滿懷,砥礪前行,用穩定壓倒一切的必勝信念勇往直前,無堅不摧。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固然來勢迅猛,只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一定會迎來無限春光處,山花爛漫時。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15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在20__年12月9日,我們班全體同學在楊老師的組織下,認真觀看了“天宮課堂”,神舟十三號組航天員瞿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了太空授課。早在20__年6月20日,王亞平老師就曾在“天宮一號”開展過基礎物理實驗。

雖然我們現在對於那些高深的航天技術,深邃的宇宙知識理解不了多少,但是這卻激發了我探索知識宇宙的強烈興趣。我們每天只能迎來一次日出,可在空間站的宇航員們卻可以一天中迎來十六個日出,因為他們在神舟十三號飛船裏,每九十分鐘就可以繞地球一圈。

在這次“天宮課堂”,我們看到了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場景展示、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太空轉身、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天地互動交流等。讓我們從天地差異中感知宇宙的奧祕,體驗探索的樂趣。孔子當年杏林遊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

如果説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王亞平老師的太空授課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着我們所有青少年。謝謝宇航員,也同樣謝謝大自然和宇宙饋贈的一切。

我想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我夢想有一天月球上能插滿中國的旗幟,我憧憬高科技能傳遍全宇宙,我想象自己成為一名宇航員,搭乘宇宙飛船去探索深邃的太空,為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16

今年春節前後,我國爆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開學之後,本可以正常上學的我們,為了防控疫情,只好足不出户,在空中課堂進行在線學習。

這種學習方式非常新奇,課程並不是只由各班的科任老師進行教學,而是全校的老師都要參與其中。因為每個老師講課的方法、語速和時間不同,所以我們這些學生只能夠慢慢地適應、融合。

在空中課堂聽課,到現在為止已經過了兩個禮拜。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在本子上記了不少的筆記,總之受益匪淺。

不過在家中上課和在學校上課還是有所不同:不僅僅是學習場合不一樣,就連學習氛圍和學習壓力都不一樣。在學校學習比較正式,學習氛圍濃厚,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壓力;而在家中學習的感覺截然不同,非常放鬆,學習累了就可以躺在沙發上休息。雖然在家學習有一種無拘無束的感覺,學生的心理壓力也很小,但是我覺得在家學習的效果不如在教室學習的效果好,畢竟教室是學習的最佳場所

雖然在家裏學習有很多的益處,但仍存在許多瑕疵。例如:網絡的問題、手機的問題或學生是否自律的問題。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響我們網上學習的效率。老師們經常在上課之前等待學生們上線,但是上線人數總是不盡人意。如果在學校上課,就不會出現人數不夠的現象。再比如有些同學會在上課的時候情不自禁地下線玩起遊戲,或者是不能夠堅持下來,這些都與學生的自律息息相關。學生不夠自律,其學習效果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有些同學一點兒也不尊重老師,在交流區裏一直刷屏,根本不把老師放在眼裏。這樣不僅會對老師的上課情緒造成影響,對自己的聽課效率也是十分不利的。

我們應該多與老師正向互動,積極配合老師,營造良好的空中課堂學習氛圍。

燈塔大課堂第十課心得體會 篇17

今天我觀看了由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三位“太空教師”為我們帶來的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知道了在太空上,我們空間站的構造,原來太空也可以研究細胞,在太空中不一樣的轉身。太空上水的浮力消失了,在太空上水還可以再生,在一個水球上可以看到三張不一樣的臉。這是看我們中國航天的進步。自1999年神州一號發射升空,到20__年6月中國空間站階段首批航天員進入太空,中國人在太空“安家”的願望正一步步實現。

今年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5週年。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奔向宇宙,中國人已經從太空的“訪客”變成“房客”。“身份”的變化,代表着國力的增強。中國航天向着更高的目標邁進,是對無垠星空的嚮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96wm8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