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通用15篇)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通用15篇)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1

20__年8月1日晚,東京奧林匹克體育場,全球矚目的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鳴槍,第一次殺進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名將蘇炳添以9秒98獲得第六,書寫了中國田徑乃至中國體育的嶄新歷史,同時也創造了亞洲體育的歷史,成為中國第一飛人,亞洲第一飛人。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通用15篇)

比賽回顧

在男子100米決賽前,現場上演了燈光秀。全世界都在矚目新百米飛人的誕生。與其他選手相比,黃種人蘇炳添格外醒目。

第一次起跑,英國選手休斯搶跑,被紅牌罰下。

比賽再次開始,蘇炳添的起跑稍微慢了一些,最終9.98秒完成衝線!奪得男子百米飛人大戰第6名,創造了歷史!

賽後,蘇炳添説:“今天是一輩子最好的回憶。今天的成績應該説沒有讓大家失望,希望在幾天後的接力比賽中繼續帶來中國速度。”

不是奪得獎牌才值得慶賀,超越自我就能贏得尊崇。從第一次跑進10秒,到跑進奧運決賽,蘇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贏了時間。這是中國驕傲,也是亞洲榮耀。奔跑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風采。致敬中國速度,致敬每位創造歷史的英雄!

蘇炳添曾經教練鄒振先:

未來沒有什麼不可能!

中國田徑隊原教練鄒振先表示,蘇炳添的成功告訴世界,對於我們中國人而言,未來沒有什麼不可能。

鄒振先説:“決賽蘇炳添發揮非常好,雖然是一個第六,但是成績可是9秒98呀!這可不是一般的成績呀!在全球疫情防控導致比賽過少的不利情況下,蘇炳添能這樣,相當好了!”

蘇炳添到底給了我們一個什麼啟示?鄒振先説:“給大家一個啟示,男子百米短跑,沒有人相信中國人也行,現在我們這個都行,還有什麼不行的,還有什麼夢想不可能實現?只要路子對,方法對,勤奮刻苦,一樣可以成功。對於我們中國人而言,未來沒有什麼不可能!”

鄒振先説:“蘇炳添對百米技術吃透了,他研究過幾乎所有最優秀的世界百米飛人們的技術特點。而且,蘇炳添這個孩子執着,一定要在百米上創造歷史。有的運動員遭遇挫折可能就放棄了,但是蘇炳添從來沒有灰心過。”

另外,鄒振先又表示,蘇炳添是一名非常自律的優秀運動員。他説:“蘇炳添的身體條件一般,但比賽中不被對手的節奏打亂,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步伐節奏進行。而且,蘇炳添32歲了,結婚生子,但是非常自律,對自己的訓練非常嚴格。正所謂自律者出眾,蘇炳添,好樣的,他打進了奧運會百米飛人八強,成為中國第一飛人,載入史冊。”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2

看了《感動中國》這本書,我認識了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他們這些人物是民族的脊樑、時代的楷模,是我們心中的道德榜樣。

張海迪嗎,她雖然癱瘓,可她並沒有埋怨老天爺對她的不公平,而是選擇了堅強,選擇了與命運抗爭。她讓我明白: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王順友,一位普普通通的馬班郵遞員,可他為人民做出的貢獻卻不普通。王順友在高山峽谷間送郵行程達26萬公里,相當於走了21趟二萬五千里長徵;二十四年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達百分之百。為了保護郵包,他曾縱身跳入齊腰深的江水,也曾與歹徒搏鬥。為了這個簡單又崇高的使命,王順友在大山深谷之中窮盡青春年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王順友用他的馬背上的郵局傳遞着萬金家書,他的執着讓我感受到了這位綠衣天使的忠誠。平凡不等於平庸,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就是偉大。我想:這句話應該是為王順友寫的吧!

雖然書中人物都是平凡的人,但他們有不平凡的人生。他們是當代兒童和青少年一生的道德榜樣。指引學生自我規劃,讓我們健康成長。他們的事蹟感人至深,教育着我們。

"雙百"人物的人生軌跡和高尚行為,啟發、引領、照亮我們的人生道路。我們要以"雙百"人物的典型來點燃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我們的終身發展之路。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3

愛是什麼?愛是連接媽媽的布帶;愛是放棄自己成全別人的無私精神。

今天我觀看了《感動中國》節目,才真正明白了——愛是無止境的。

提到媽媽我們一定會想到支柱、關愛和温暖。有一句歌詞唱得好: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裏找。孝子教師陳斌強也是這麼想的。陳斌強今年37歲,是一所距離縣城30多公里的鄉鎮學校的教師。他的媽媽六年前患了老年痴呆症,四年前父親又不幸去世。他不放心媽媽一個人在家,就用他小時候媽媽揹他的那根布帶,把媽媽和自己緊緊地綁在一起,用摩托車載着她一起去上班。精心照顧媽媽的飲食起居,用自己的孝心回報媽媽的養育之恩。他是多麼孝敬父母啊!想想我自己:差不多每天都要惹媽媽生氣,媽媽讓我幫忙乾點活我還磨磨蹭蹭不願意。比起陳斌強叔叔,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面對死亡,每個人都會選擇逃避。可是年僅12歲的何玥卻不害怕。12歲正是花季年齡,可惡的小腦膠質瘤“病魔”卻逼近了她。病痛的折磨讓她更堅定了捐獻器官的決心——她要用自己殘存的生命去換來更多人的健康。她是個富有愛心的堅強的孩子,彌留之際她心裏想的不是自己;是回報偉大的祖國。在她生命最後的三天,她一直在唱:“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她的壯舉讓她的生命在三個人的身體上得到了延續。何玥我為你驕傲、為你自豪!

“鴉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正是孝子陳斌強的真實寫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對何玥精神的詮釋。我們應該牢牢記住這兩個人的名字,以他們為榜樣,時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我們要把他們這種孝敬父母、堅強勇敢、博愛奉獻的精神發揚光大!愛無止境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4

樊錦詩先生圍繞守一不移、擔當使命、探索進取、永遠在路上四個方面,結合親身經歷,詳細介紹了一代代莫高窟人為傳承弘揚敦煌藝術瑰寶做出的探索和努力。同時還與大家分享了她眼中獨一無二、彌足珍貴的敦煌莫高窟和“莫高精神”。講座深入淺出、內容豐富生動,讓廣大領導幹部對於初心使命和“莫高精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敦煌市領導幹部學習先進榜樣、普及敦煌文化知識的熱情。樑建明等領導在敦煌市分會場收聽收看了會議實況。

據瞭解,樊錦詩先生自1963年從北京大學畢業來到敦煌莫高窟,50多年紮根大漠,為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弘揚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榮譽稱號。榮獲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文物保護領域終身成就獎、薪火相傳終身成就獎等榮譽稱號,同時,還在前不久獲得了第四屆“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正能量獎。

樊錦詩一直很忙,從北京到香港、從廈門到巴黎……但她心裏惦念的,全是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為敦煌努力。”她説。

“對莫高窟,是高山仰止。它的材料無比廣闊,內容無限豐富。越研究越覺得,老祖宗留下來了世界上獨有的、多麼了不起的東西!”樊錦詩説。

是吸引,更是責任。這座千年石窟曾歷經磨難,成為“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常書鴻、段文傑等前輩白手起家、投身沙海,為保護敦煌傾盡一生心血。  “老先生們明明可以擁有很好的生活工作環境,偏偏歷經千辛萬苦留在敦煌,他們就是精神符號。東西壞了還可以再造,精神垮了就啥也沒有了。‘莫高精神’是我們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樊錦詩説。

如今,莫高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大城市比還有不小差距,卻仍有年輕人不斷踏着前輩的足跡來到敦煌,甘願奉獻。他們説,“莫高精神”已經成為文物以外的“第二寶藏”。

“幹了一輩子,總是不由自主地想敦煌。”“敦煌女兒”樊錦詩充滿感情地説。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5

愛國,什麼是愛國愛國是用心説的,愛國又是一種崇高的感情。

愛國不是用嘴説的,而是要用行動來落實的。那些熱愛祖國的人,會團結互助不會不講愛國,如果不講愛國,那國家就像一盤散沙。損人利己的人,人人都討厭他。要愛國,就要誠實守信,不能不講信用,要無時無刻地為人民的利益而奮鬥,要關心國家大事。

有些人很迷信,説什麼世界上有鬼啊,神啊,佛啊為什麼要這麼迷信,我們應該相信科學,愛科學,才能為科學事業作出巨大的貢獻。

愛國,當然也要遵紀守法了。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如果沒有紀律,那學校就是個“大市場”,如果沒有法律,哪有什麼冤情可告呢就像古有開封府的“包青天”,文廉王,才能除暴安良,為民請命。所以,我們的國家應是一個有法,有律的國家。

在有法律的國家裏,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裏都有兄弟姐妹,他們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手足情,朋友,好朋友建立了用金錢買不到的友誼。那些貪心不足的人,見小便宜就要撿,大了,有人出錢,叫他背棄朋友,背棄親人,他都有可能會做得出來。我們要喝”井水不忘挖井人。”

做一個愛國的人,當然要愛勞動了。那些“偷得浮生半日閒”的人,從小養成壞習慣,在家做“小公主”,“小皇帝”做慣了,衣服不會洗,作業不會做,掃地更不用説了,地都不會掃,簡直是懶人。有一本故事書裏説到《蝸牛和黃牛》,蝸牛整天不幹活,就懂叫小黃牛做,而它自已卻睡懶覺,小黃牛幹了一天的活,額上的汗,豆大的流下來。一天,小黃牛和小蝸牛分家了。此後,小黃牛耕田,一日三餐温飽,而小蝸牛日的家漏水了,也懶得修,終於有一天,小蝸牛的家蹋了,把小蝸牛砸成一個像車輪似的形狀,從此,小蝸牛在沒人的地方就伸出觸角,一有人,它馬上就縮起來,沒臉見人。

聽了這個故事,我們應該要勤勞,不能懶惰,要像周總理那樣,無時無刻不在關心人民,為人民的利益,為了祖國更加強在,我們從現在起,為了祖國奮勇向前。要記住,祖國是我們的母親,她用知識,用智慧哺育了我們,我們應該要立志報效祖國,讓我們手牽手,一起創造更美好的明天吧!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6

我要感恩在一生中對我最有意義和對我最好,對我有幫助的四個人。

媽媽是我最先要感恩的人,她把我誕生下來,讓我能看見世面,看見她對我的關愛。他把任何好東西都留給我一份,她把任何苦事都承包了,她把任何關於我的事都關注着。為我付出着點點滴滴,陪伴我一起過春夏秋冬,陪伴我一起成長,陪伴我一起學習。媽媽對我的好從一件讓我感動的事中看出:那天我從學校回家,發現在我前幾天沒吃的蘋果還在原位。這幾天媽媽還是把我愛吃的蘋果留着。為我着想,我要感恩我的媽媽。

爸爸是我的開心果,時常會幽默的逗笑我。在工作不忙的時候,還會陪我玩,打羽毛球是經常的事,我們父子倆一打就是不流汗不罷休的地步。我們還會去二中跑步,雖然説,爸爸體力總是跟不上,但也會堅持跑完全程。爸爸在家中,做我的朋友、兄弟、夥伴。陪着我一起下棋,輸了給我鼓勵,如果我破天荒的勝利了,爸爸會教我技巧。爸爸也對我好:天空不作美,一天都在下雨,爸爸讓我坐上電動車回家。原本爸爸是要穿雨衣的,可是因為雨衣是單人的,後面的雨會流到我的身上,所以為了不讓我濕透,爸爸就淋着雨回家。我要感恩我的爸爸。

哥哥是我的嚮導。在暑假去杭州時,哥哥帶我去玩景點,拿着手機告訴我坐哪路的公交車,走哪條路,先去哪個地方再去哪個地方。即使哥哥去過的地方也還是會帶我玩一遍,沒去過的話,我們兩個就瞪大好奇的雙眼。哥哥對我的待遇很好:讓我睡在温暖的牀上,而自己則在冰冷的地上睡覺。我要感恩我的哥哥。

老師是我知識的源泉。在學校幫我補充知識,教我知識和做人。讓我受益匪淺,老師即使千遍萬遍也會教會我們,使我們完全懂了,還教會我們怎麼做人。記得在我不會做題目的時候,是老師悉心指導、引導,是老師幫助我解題。我要感恩老師。

他們為我的成長鋪設道路,幫助我前行。感謝一路上有你們的陪伴,感謝所有。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7

生活,確實是件困難的事情。我們總是要面對無數的煩惱,面對那些不計其數的困難。於是,有人選擇逃避。與其説逃避,不如説是一種解脱,是心靈的解脱。也有人選擇了面對。我們姑且説那些選擇了面對的人都是勇敢的,然而他們當中確有人生活得很幸福,他們懂得如何面對生活,因為他們懂得愛與感恩。

我們並非缺乏感恩的心。對父母,我們會贍養;對社會,我們會奉獻。只是我們缺乏一種心態,一種感恩的心態。

一個答案,一個笑容,一朵鮮花……都會激起心中的温暖;一次成功,一次鼓勵,一次表揚……都會蕩起心中的漣漪;一次愛撫,一次叮嚀,一次祝福……都會燃起心中的火焰。有時心中有無限的深情,卻沒有表達。漠然,似乎成為答案。

可是,漠然之後是什麼?是無止境的孤獨,是無邊界的黑暗。沒有人會對我們微笑,會對我們表揚,會對我們祝福。生活在一個人的空間裏,處處都會碰壁。沒有感動,沒有温暖,心便慢慢死去,記憶開始荒蕪。沒有了鳥語花香,沒有了春花秋月。於是,解脱成了的出路。

學會感恩。就像小孩摟着父母的脖子,在他們懷裏打滾;就像扶着老人,在夕陽下漫步。感恩,就像一股暖潮,會讓你我感動得泣如春雨。感恩的思想,像雨後初生的竹筍,在心中茁壯地發芽、成長,然後長成一顆挺拔的竹子,翠綠得讓人心動。

感恩,無刻不在。別人的一次幫助,道一聲“謝謝”這是感恩;別人的一次祝福,道一聲“保重”這是感恩;別人的一個微笑,報之以微笑這也是感恩。我們不必要求給予太多,只要求無時無刻都有感恩的心態。感恩是持久的,感恩是幸福的,感恩是現在的,感恩是未來的,感恩是共同的。

學會感恩,並非是一件難事。別人不小心摔倒,伸出手扶一把;水龍頭未關,上前擰一擰;別人口渴了,倒一杯水給他喝;父母回家了,搬一條扳凳讓他們坐;朋友受挫了,對他微笑給他鼓勵……這些都是感恩,都是舉手之勞。只是一次一次的感恩,疊加在一起,卻未必是微不足道了。

學會感恩,四月的桃花會變得更加豔麗,八月的桂花會變得更加清香,臘月的梅花會變得更加純潔。學會感恩,是一種藝術,一種心靈深處的感悟。學會感恩!不要讓感恩走遠!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8

愛國是一句非常不起眼,非常渺小的話;一個舉動;一件事情。説它大,我們中國13億人民,能做到的又有幾人。

看了中國台灣忠信高級工商學校校長的,頓時受到一陣感觸,活了這麼久,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國。

要知道我們的學習不是為了父母,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強盛我們的國家。我們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制度,讓你住免費的宿舍,讓你用免費的課本,為的就是要培養你這人才。要知道,我們並不是為了吃飯而讀書,並不是為了興趣而讀書,我們現在的努力是為了祖國美好的未來。如果説,你讀書為了吃飯,那這樣你就大錯特錯了。到街上隨便找個人捅一下,你的下半生肯定會有飯吃,而且還有人伺候,有人為你做飯,睡覺的時候還有人為你站崗。你的東西一樣都不會少,這樣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強盛自己的國家是每個國人的夢想,可終究是要付出行動的,一個國人如果不熱愛自己國家的文化,那他還有什麼國人可言。

我們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的中國文化流傳至今仍不滅,,這就是精髓所在。而有些人崇洋x外,摒棄老祖宗的東西,去看那些外國人的臉色,這跟叛_有什麼區別。

中國人學英語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們的母語是漢語,漢語字體優美,發音文雅。多麼神聖的文字啊。而我們的學校卻給我們安排了英語課這一項課程。要明白,我們學習他們的語言並不是為了去伺候他們,為他們端茶倒水的。我們必須要學,我們不能不學。因為他們這個國家比我們的國家強大,所以我們要用他們自己的科學來打敗他們。

東方的節日是非常熱鬧的,象徵顏色是紅色。而西方的節日冷冷清清,跟我們的節日完全不搭調。在我們東方的國家裏,過着西方的節日,實在有損我們國家的國威。

我們的國家比不上別的國家,我承認,但我們必須要振興我們的國家。有人説:你看人家外國人真好,住着高樓大廈,開着迷你轎車,我想當外國人。這樣的想法是堅決不對的,我們只要堅定着一個信念,那就是振興中華。

國家在哪裏,我看不到它。其實,我們就像那詩人一樣“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樣,你現在所在的領土就是國家的領土,吃的糧食,買的東西,包括住的房子,都是國家的。所以,從地上撿起一塊垃圾就是愛護國家,節省一粒糧食就是愛護國家,所以,這就是愛國。

有些人表裏不一,在中國裝的跟温順的小綿羊似的,一出了中國,把中國罵的一文不值,做一個這樣的人有價值嗎?不管在哪國的領土裏,這樣的人都不會受到尊重,一個不熱愛着自己國家的人,會熱愛別人的國家嗎?

許多人對於留學生的觀點很多,少數人認為,留學生不應該留學,萬一學了知識不為祖國貢獻,反倒胳膊肘往外拐,這不就麻煩了。其實去留學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而一去不回這才是一個可恥的人。

作為一箇中國人。不論你已是個多大的官,你的官職始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給你命名的;不論你的英文有多棒,你的母語始終是漢語;不論你的國籍遷到了哪裏,你的祖先始終是炎黃!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9

愛國,一説到這個詞,有人就會問愛國是什麼有人認為愛國就是掛在嘴巴上説的愛國,那就是愛國了。可真正的愛國不是光在嘴巴上下功夫,而是在真正意義上行動起來。

列寧曾説:“愛國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我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正如這句話所説的,有多少的人為了“愛國主義”這四個大字而犧牲。宇航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為了人類的探索事業,他們隨時做好犧牲的準備。我從心裏由衷地佩服他們的精神。在戰爭年代我們要像宇航員那樣勇敢,不畏艱險,勇於獻出自我的生命。在沒有硝煙戰爭的今日,競爭異常激烈,我們也隨時做好為國捐軀的準備。

“不僅僅為自我而生,也祖國而生。”中華民族是一個有骨氣的、善良的、可愛的民族。我真為身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身為中國人,就得時刻為自我的祖國奉獻自我的畢生精力。我們要想到今日我們天天所佩戴的紅領巾是無數的戰士用他們的鮮血染紅的,如果沒有他們,也不會有我們如今和平的社會。

身為中國人的我們要熱愛自我的國家,我想一個人如果不愛自我的國家了,那這人也就像失去了靈魂的人,是行屍走肉,只剩一架軀殼。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10

今天,我觀看了“201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我看了之後,心裏深受感動。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吳錦泉。

2019年8月9日,吳錦泉收聽廣播時得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將磨刀掙來的硬幣湊上1000元錢送給紅十字會捐給災區。2019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吳錦泉得知此消息後,將兩年來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掙下的1966.2元辛苦錢,通過紅十字會捐給災區。自2019年汶川地震之後,累計捐款37000多元錢。吳錦泉,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過八旬,僅靠磨刀為生,生活並不富裕,老兩口還住在三間破舊的瓦房裏,但他關心社會,為村裏修橋補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兒,將自己的辛苦錢毫無保留地捐獻出來。

我看完後,心裏有説不出的感動,以及對這些偉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沒有這些默默為社會奉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捨己為人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們的社會將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這些偉大的人,我敬佩你們!

昨天晚上坐在電視機前靜靜的看完《感動中國》,看完欄目,心中突然有種説不出的感覺,引起我久久的思索。是什麼樣的情懷使他們造就瞭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走進他們,叩問自我,在感動中找尋本真。

1992年,兒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張寶豔、秦豔友夫婦體會到了走失孩子後的焦急,此後他們開始關注尋親信息,並嘗試為丟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幫助。2019年,夫婦二人建起“寶貝回家尋子網”,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為了運營好網站,張寶豔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願者。2019年,張寶豔提出的“關於建立打擊拐賣兒童DNA數據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採納,DNA數據庫為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準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成立8年來,“寶貝回家尋子網”不斷壯大,志願者發展到15萬多人,遍佈全國各地,成為照亮寶貝回家路的一支中堅力量。目前,“寶貝回家”尋子網是唯一與公安部打拐辦合作的全國性尋子網站,截至2019年11月,“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幫助超過1200個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尋找到親人。

用心去看世界,浮沉過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11

感動中國人物,在不斷的提醒我們,即使在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巨大、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似乎逐漸消失的當下,我們身邊還是好人更多,還是會在角落中不經意的觸動我們,使我們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可以感動自己時,重新激發起對生活的信心和繼續前行的力量。

愛與善的傳遞,也許並不像人們一直以來所認為的那樣簡單,只有將感動化為行動,縮短兩者之間的距離,才能昇華價值。真正需要的是每一個做好自我本職工作的人,再多做一點的那一點智慧;即使不能行善,也決不向惡行妥協的那一絲堅持;有了這一點一絲,縮短的距離背後,就是愛與善的花朵,不止於感動而感動不止!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12

昨日,20_“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央視播出。程開甲、鍾揚、王繼才王仕花夫婦、馬旭、杜富國、呂保民、劉傳鍵、其美多吉、張渠偉、張玉滾紛紛當選,他們的事蹟,感動了無數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20_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其中有6組人物都跟軍人有關,他們有的是現役軍人,有的是退伍軍人,有的是民兵;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程開甲,有排雷英雄杜富國,有中國首位空降女兵馬旭,有退伍軍人呂保民,有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有英雄機長劉傳鍵。

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股豪邁的軍人氣概,這與年齡無關,與性別無關,與現役非現役無關,只關乎那顆熾熱的兵心。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在頒獎典禮上,有兩位獲獎軍人已經去世了,分別是程開甲和王繼才。遺憾的是,他們都於20_年去世。

王繼才,一名再普通不過的民兵,但他也是“最美民兵”,他與妻子王仕花將32年的歲月都獻給了開山島哨所,一生清貧度日,在環境艱苦的孤島日復一日地堅守,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民兵之歌。20_年7月27日,王繼才在巡邏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

程開甲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獲得者,被授予“八一勛章”,並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_至20_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是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程老一生淡泊名利,隱姓埋名40年,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研事業。20_年11月17日,程老在北京病逝,享年101歲。

雖然程老和王繼才都已經遠去,但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普照中華,激勵一代代人在建設強大的中華民族的道路上不畏艱辛,奮勇向前。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13

曾經盛開的花朵,雖經風吹雨打,但隨着微風,還有縷縷暗香飄過。

人生的路既崎嶇又坎坷,一不小心,栽得滿身是傷。幸好,一個好心人施予你一句關心的話,你才覺得不再孤單。同時度過人生的人還很多,你也懂得知恩圖報,也學會了從此要幫助別人。

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温馨;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的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親情、友誼和愛情,那麼世界將是一片孤單的黑暗。

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哺之情。更何況人呢!面對曾經幫助自己的恩人,我們需要盡努力回報。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講的就是感恩,授人以飯,也許他會渡過難關,也許他會成就輝煌,但授人者施人不求回報,而作為一個受者要做一個有謙虛之德的人,一個有敬畏之心的人,這樣才能回報我們命運的恩人。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詮釋着命運的方略,洋溢着生命的氣息。一個和諧的環境,造就一批命運的恩人,讓他傳播上帝的法旨,將愛心帶給人間,將人世間的悽楚拋向天際。學會感恩,努力感恩,感謝我們的朋友,感謝我們的父母以及感謝我們命運的恩人,因為是他們讓我們懂得人間的滄桑,人間的温暖。

學會感恩,學着去感恩,將冰冷的世界變得温暖,變得豐富多彩。讓我們的世界連起來,用愛心串聯起每個角落,將愛拋向需要的地方,將愛傳承,讓每一個苦難的心靈接受愛心的呼喚,迴應無窮的力量。學會感恩,將愛心回報我們命運的恩人。

人生是一場苦旅,它很漫長,當我們遇見了命運的恩人,於是我們的人生變得多彩。學會感恩,讓感恩的心飛出萬里,用感恩的心温暖世界。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14

五千年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千百年民族精神大氣磅礴,譜出了中國至美的樂章。從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執著,到紅軍長征兩萬五千裏的堅持不懈,無不顯示着中華兒女傳承千年文明,英勇不屈的靈魂。於是我常常思索着什麼才是愛國,是像岳飛精忠報國,還是如屈原投江殉國?

聽説過這個故事嗎?楚國,張儀入朝,深得楚妃喜愛,在楚王面前,萬般美言:“大王,張儀儀表堂堂,千里而來,以救我邦,連橫廢縱實為上策。”當後宮的爪牙遍佈朝廷,唯有三閭大夫挺身而出:“大王,張儀入我朝,實乃狼子之心,其欲疏楚齊之交而破之,張儀乃為秦之鷹犬,不足信也!”一天在朝堂上,三閭大夫不願眼睜睜地看着楚國滅亡,拂袖而去,眼角掛着一滴晶瑩的淚珠!他的心血流淌不止,仰天長歎一聲,無奈出了宮門。然而他的歎息一直在楚國上空迴盪。不久,秦國士兵站在了楚國的土地上,楚國的國都奏起了秦國的歌……

而生活在這國泰民安時期的我,一個乳臭未乾的我,又如何為國做出轟轟烈烈的事呢?要這般如此,這畢竟不太現實。

然而那一次偶遇,讓我改變了認識。

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三月,一泓春水,藍得像鏡子似的明澈,更像一個純潔無邪的女孩,微風輕的密密的柳絮像一片片燦爛的微笑,將流水的清純和寧靜濃縮成亙古的沉默,我隨手摘了幾朵花,灑向天空。突然,有一個小女孩跑過來,我轉過身,見她圓圓的腦袋,圓圓的臉,還有兩個小辮兒一晃一晃的。“你是誰?為什麼要隨手摘花呢?”她問我。我噗嗤一笑,反問:“你是誰啊?”她審視我,好久,才説:“喏,我家在那兒!”順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了一所羣樹環繞的房子,一片青翠欲滴的綠,讓人心曠神怡。我彷彿聽到了布穀鳥歌唱聲,在濛霧的林子裏,在春晨的煙雨裏,甚至在墨黑的夜裏,布穀鳥都在快樂地唱着清脆而簡單的歌。“看到那些樹了嗎?那是我和媽媽在每年植樹節種的。媽媽説:種樹豐富了自己的生活,也更裝扮了祖國。”單純的聲音,帶着些許自豪,匯入我的心靈。聽了她的這話,我豁然開朗了。我們沒有藍天的深邃,卻可以有白雲的飄逸。我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可以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多種一棵樹,不摘一朵花,多去幫助他人,少惹出麻煩。

俯視着那個沉默的山林,仰望着小米一樣的星星,回想着那個醉人的女孩,回味着剛喝的小米粥的滋味,心中似乎有一粒小米成熟了,這時我的淚緩緩落下,生命中每一個細節都是種啟迪,真正熱愛生活、熱愛祖國,就該讓每個細節充滿愛。

我想,我又一次領悟了五千年磅礴歷史詮釋的真諦。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蘇炳添心得 篇15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蹟、感人的創造、感人肺腑的場面讓我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讓我敬佩的是一個12歲的小女孩。何玥即將國小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9月初,病情突然復發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説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腦死亡,父親根據她的遺願將她的兩個腎和一個肝捐給了三個人。

在親人眼裏,何玥是個愛學習、有愛心的孩子。今年4月,做完手術第三天,她就回到學校上課了。她的家裏滿滿一面牆都貼着她的“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08年汶川地震時,她硬逼着父母捐出了一個月的工錢。她被查出腦瘤後,學校為她捐錢,她要父親捐給更需要的人。

9月中旬,爸爸從廣東打工回來,她第一句話就説:“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説,她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儘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由於是何玥最後的心願,親戚們最終同意了何玥的想法,決定幫助她完成遺願。

我以後也要向何玥學習,學習她做一個對社會有很大作用的、有愛心的人。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7v7gv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