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

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以科學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

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以科學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是一部快速發展的歷史。黨中央在總結我國實踐、借鑑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適應新的發展形勢,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在“發展觀”前面冠之以“科學”,反映了中國共產黨最新的發展理念。今天,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而不是別的什麼發展觀,需要首先問一問,我們的做法是否符合科學精神,是否具有科學態度,是否掌握了科學方法。

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以科學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誕生於西方,進入中國也就一百多年。古代的中國,有技術、有發明,但沒能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從古希臘開始,西方科學家逐步形成了“為科學而科學,為思想而思想的”的傳統和習慣;中國歷史上不乏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的英雄,但鮮有為科學獻身的志士。科學精神的缺失是中國思想領域的基本國情。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十分重視發展科學事業。遺憾的是,反右鬥爭擴大化使科學精神被無情地拋棄。在大躍進期間,出現“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不怕辦不到,就怕想不到”等赤裸裸的唯心主義口號。一些著名科學家也喪失了崇尚真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這些觀點論證作注。“文化大革命”期間,唯心主義橫行,形而上學猖撅,個人崇拜登峯造極。這一時期,科學事業在複雜的社會政治環境中緩慢前行,不時也迸發出耀眼的光芒,“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大慶油田的自主勘探開發等,正是其中輝煌的例證。但在這些科學家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科學精神,並沒有成為中國那個時代的核心價值。

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弘揚科學精神成為時代進步的需要。但是,由於我國教育科技文化水平比較低,經濟社會發展也不平衡,加上長期存在的封建主義殘餘的影響,封建愚昧落後的東西在幹部羣眾中還有一定的市場,新形態的迷信、偽科學時有泛起。在工作中不講科學甚至違背科學原理和規律行事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儘管我國的科學事業取得了較大成就,在某些方面、某些項目上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但從總體上看,科學創新還很薄弱,科學精神還非常欠缺。這裏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對科學的認識大都還是建立在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思想基礎之上,在強調科學的工具性的同時,往往忽視了科學精神的存在,基本上停留在“有用即科學”的認識水平上。

隨着時代的進步,科學精神也被不斷賦予豐富的內容。今天我們所説的科學精神,基本上包括了七個方面涵義,一是勇於探索求知、敢於超越前人的探索創新精神;二是以事實為依據、努力揭示未知奧祕的唯實求真精神;三是堅信客觀規律、遵從思維法則的崇尚理性精神;四是自由探討、相互爭鳴的平等寬容精神;五是熱情嚴謹、刻苦堅韌的執著敬業精神;六是大力協同、密切配合的團結協作精神;七是獻身科學、造福人類的無私奉獻精神。科學精神作為一種正確認識客觀事物、探求客觀真理的價值體系和行為規範,誕生於科學領域,但已不侷限於科學領域。科學精神的形成和傳播,對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所需要的。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使科學超出了自然科學研究的範疇,給發展賦予了新的意義。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也就是説,科學發展中的科學,不僅提供關於客觀世界運動和發展的規律性知識,還提供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科學發展觀必將成為新時代一種重要的價值觀。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在一個科學技術還不夠發達、科學精神欠缺的國度裏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一項十艱鉅的工作,需要我們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把握科學發展觀內涵。科學發展觀所説的發展,不應是孤立、片面、不計代價、竭澤而漁的發展,而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是各方面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為此,必須更好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着力把握髮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

第二,堅持科學態度。科學問題的證實和證偽,都應當通過實踐去解決,實事求是的態度是最重要的科學態度。不但在自然科學中是這樣,在社會發展領域也是如此。歷史經驗表明,什麼時候堅持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我們的事業就會取得成功;相反,什麼時候我們背離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就會受到挫折。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需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正確對待成績,勇於面對問題,經過深入研究和反覆實踐,不斷創新、不斷前進。

第三,提高科學素質。發展觀是一種認識論,是一種發展理念。把這種理念貫徹到實踐中去,還有賴於廣大幹部羣眾科學素質的提高。一個人掌握了一些科學知識,還不能説他具備了科學素質,而是要把行為方式、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納入科學的軌道上來,才算是具備了科學素質。只有這樣,科學發展就不會是一句口號,而會變成每一個公民的自覺意志。

第四,運用科學方法。科學家在長期的科學探索中,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體系,包括歸納、演繹、實驗、統計,等等。大量事實證明,只有運用科學方法,才能不斷深化人們對客觀規律的真理性認識。這些方法既適用於科學研究,也是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所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依據科學原理和科學方法進行決策,按照科學規律辦事,才能使發展真正走上科學的軌道。

第五,弘揚科學精神。科學精神不僅是科學事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和保障,而且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特別是近代以來,科學精神逐漸成為一種主流的文化價值,成為影響社會其它各領域的重要精神資源。在科學精神深刻內涵中,科學家堅韌不拔、鍥而不捨、執著探索、忘我獻身的品質,寬容合作的團隊意識,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都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我們真正解放思想,用科學的眼光審視我們既有的觀念、行為、政策、措施,以科學的標準衡量發展的成就和問題,使發展真正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作者:範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kexue/njz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