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經驗交流材料 >

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建設經驗做法大綱

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建設經驗做法大綱

**縣地處豫鄂陝三省結合部,轄16個鄉鎮,515個行政村,總面積2798平方公里,人口76.4萬人。全縣公路總里程2212公里,其中村村通公路1720公里,佔全縣通車公路的78%。全縣營運客車203餘輛,農村營運客車132輛,城鄉公交73輛,農村班線66條,行政村通車率達95%,以縣城為中心的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XX年以來,我們在立足客運實際,以繁榮和發展農村客運為突然口,創新經營方式,發展新農巴士,方便羣眾特別是農村羣眾出行,推進了農村經濟發展,收到了好的效果。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建設經驗做法大綱

一、強化惠農服務意識,完善農村客運發展規劃

近年來,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廣大羣眾對外交流活動的日益增多,對出行條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方便、快捷、舒適、周到的客運服務已經成為廣大農民衡量農村旅客運輸服務的標誌。隨着農村公路條件的不斷改善,特別是隨着公路“村村通”的實現,農民羣眾對客運班車村村通的呼聲越來越高,渴望客車能早日通到家門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連年提案,要求改善山區、偏遠地區羣眾出行難的現狀。但是,由於我縣地處山區,地理環境特殊,人員居住分散,雖然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對農村客運發展工作非常重視,但要實現客運班車“村村通”談何容易,擺在我們面前的將是重重困難,為此,我們從優化現有班線結構入手,抽調得力人員,成立了“農村客運班線規劃工作領導小組”(簡稱農運辦),專門解決客運班車公交化和村村通的問題。

通過對農村路網結構、客運流量流向、羣眾出行習慣和規律的綜合調查分析,我們掌握了第一手的資料。認真詳細地制定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運力、運量以及班線規模,力求使新規劃的客運班線通得了、穩得住、有效益、受歡迎。同時,對距離城區、集鎮較近的村,我們則開通了以小型麪包車為主的“小公交”,使幹線與支線得到了有機的銜接。通過新開通的30餘條農村班線,使羣眾出行方便了,農村經濟發展了,交通運管人在羣眾心目中的地位也提高了。周密的方案和科學的規劃,使我縣的農村客運市場步入了一個良性的運營軌道。

二、整合客運資源,努力實現客運村村通和城鄉公交一體化

紮實的基礎工作,為實現我縣農村客運班車村村通目標奠定了基礎。然而,這一目標的實現,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如:有一些偏遠山區,客流少,與其村鎮之間距離較遠,有個別村孤立深入於湖北、陝西境內,長期處於兩省客運的盲點。如果發車會造成車輛空駛率高、油料消耗大等問題,所以車主都不願意去,一度使這項工作不能往下進行。面對廣大羣眾對解決交通問題的強烈渴望,我們決定由經營縣內班線的中州時運**分公司、縣交運公司組織吸收一批10座以下社會車輛組成小公交車隊,統一車型、統一管理。幾個月時間先後加入80多台麪包車,辦好了營運手續,每天從所在鄉鎮車站發往較偏遠山村,採取靈活排班的辦法,由鄉鎮客運站負責調度和安全監管,解決了較偏遠山區羣眾出行難問題,同時也杜絕了黑車參運的這一老大難問題,村村通的實現,得到廣大農村幹部羣眾的大力支持。他們除了自發組織修路護路外,還為夜住班車司乘人員提供免費食宿,幫助解決許多實際困難。

村村通實現了道路旅客運輸點對點的比較優勢,但如何把點上的旅客合理疏送到主幹線,從而實現干支線公路運輸的有機結合呢?為此,我們立足於優化原農村客運班線,大力對農村客運班線實現行公交化運營改造。即由原來從客運站正班正點發車後,客車只在少數客運停靠點停靠的傳達傳統客運模式,改為每天分不同時段,調整發車密度,不間斷髮車,把沿途車站、招呼站和旅客習慣的聚集點連接起來,既充分發揮了農村客運場站的優勢,又使廣大農民羣眾真正體會到方便、快捷及周到的公交化服務。

為了使這項工作穩妥地向前推進,我們特意選擇了縣城至九重鎮的客運線路作為公交化改造的試點。縣城至九重鎮的線路涉及沿途上集、馬蹬、香花、厚坡四個鄉鎮及宋崗碼頭,線路輻射我縣近一半人口,且運營這條線路的是縣交運公司一家企業。宣傳發動後,企業和車主有以下顧慮:1、公交化改造會使部分長期運行肥線、肥點的車失去優勢,容易引發矛盾帶來不穩定;2、擔心實載率低的車輛中途倒客後返回,時間久了會打亂運營秩序;3、增加企業的管理難度和成本。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做了認真的研究,並制訂了相應的方案,精心設置了每個班點的行駛路線和功能,及沿途進站的具體規劃,對所有的車輛實行大輪班式的循環經營,以縣城為起點,旅客集中時段每15分鐘一個班次,非集中時段每25分鐘一個班次,每個班次按照車站對應的沿途停靠地點及到達目的地,對執行班次簽發路單,由公司稽查、運管監督。運行伊始,少數過去跑慣了肥班肥點的人尋釁滋事,稱損害了他們既得利益。運行一段時間後,公司及車主普遍感到給自己帶來了實惠,壓班壓點,兜圈繞行費時費油的現象不見了,不間斷的循環發車增加了客運密度,也使沿途出行羣眾對客運有了進一步的依賴,實載率猛增,車輛經濟收入明顯增加,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自XX年3月開展這項工作以來,我們逐步對該公司原經營的車輛鼓勵報廢淘汰,對車型、顏色、標識進行了統一,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於是,我們運用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的成功經驗,又對時運**分公司縣城至老城鎮30公里的客運線路進行了移植,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就對原線路的6台大客車實行了一次性報廢,統一購置了20輛少林牌中巴車,通過對縣城城區五條沒有通公交的街道實行對接,嘗試了城鄉公交一體化的運營模式並取得了圓滿成功,得到縣委政府的高度讚揚和城鄉居民的一致好評。

三、多方扶待,優先發展“新農巴士”

幾年來,由於受自然條件的限制,我縣農村客運發展很不均衡,運力配置不盡合理。面對這一問題,我們按照“**縣農村客運發展規劃”,對申請從事農村客運的,特別是申請偏遠山村班線的,堅持採取“優先開業審批,優先線路審批,優先安排班次”的政策傾斜。我們積極配合企業,向上級有關部門彙報、協調,爭取在在税費等方面對對農村班線給予減免優惠,足額發放燃油補貼,對經營鄉村班線的車輛,則一律免收車站勞務費,鄉鎮客運站無償提供勞務服務。由於我們採取了多項優惠鼓勵措施,減輕了經營負擔,充分調動了農村客運班線經營者的積極性,使原來那些沒人願去、沒車經營的偏遠山村基本上通上了班車,有效地服務了新農村建設,實現路通、車通的目標。工作上取得的實效,也使企業和司乘人員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實惠。在此基礎上,我們認真總結試點經驗,自覺地將發展農村公交化運營工作在全縣農村客運班線上展開。工作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人民羣眾對交通的渴望,也倍感自己肩頭責任。荊關鎮陡嶺村,距鎮政府所在地50裏。在公路不通時,當地羣眾想去一次鎮上,那就必須翻山越嶺,一個來回就是兩天。多年來人們沒有特大事情基本上很少到鎮上,甚至有的人活到60多歲也沒去過鎮上一次,遇到有人生病也總是抗着,直到病重時,才喊來村上10幾個青壯年用簡易單架送往鎮醫院,好多次病人死在去鎮的半路上。村村通公路後,由於該村地處深山,農民收入較低,公路成了擺設。當新農巴士通往該村時,該村羣眾就像過節一樣大擺宴席,鑼鼓鞭炮,上百人夾道歡迎。此情此景,使我們感到能為人民羣眾做點好事是我們運管工作人員的無限榮光!

實現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是一項新生事物,雖然在探索、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和問題。一是尚有少數自然條件惡劣的偏遠山區,由於種種原因,至今通不上班車;二是有少數村因地理位置與鄰省、鄰縣或被水人為隔斷,造成無法通車,羣眾出行仍比較困難;三是從事農村班線運營的企業內部管理、客運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安全監管及司乘人員的安全教育等工作有待進一步完善;四是受利益驅使,部分農村班線上仍有少數非法“黑麪包”從事客運,嚴重衝擊着正常的客運秩序,並且存在着潛在的安全隱患,需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五是運行於村村通道路上的微型麪包車目前還不在客運車輛的名錄,這些方便農民的“小的士”營運手續是否合法?

以上是我們**縣運管所自XX年以來,在實現“村村通”工程和推行城鄉公交一體化,更好地服務羣眾出行工作中的有益探索與嘗試。實踐給我們無限的啟迪,使命給了我們更多的勇氣,以人為本,讓農民羣眾分享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豐碩成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有決心和信心依靠廣大農民羣眾在今後的工作中把農村客運這項工作做得更細、做得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yan/kr440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