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精選16篇)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精選16篇)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1

這學期,我選擇了五年級下冊的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作為精品研究,分別給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上了一次課,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個課題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講比較難,然而,這個課題對於孩子們來説,一點都不陌生,因為,它天天都以不同的形式,發生在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時間段上,它反映出來的才是真正的生活化的口語交際,只不過我把它帶到課堂上,讓學生自己來品味。回顧這次精品研究的教學,我得出以下的結論: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精選16篇)

一、讓孩子迴歸生活

中高年級口語交際的訓練,跟孩子們的生活實際是十分貼近的,諸如《學會讚揚》《學會鼓勵》《學會自救》《學會安慰》《七嘴八舌説環保》等等,既能豐富學生的生活,又鼓勵每個學生都開口説話,讓他們體會到口語交際並不是那麼枯燥,那麼遙不可及。而且開展這些話題的訓練,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

這次我選擇的話題《請你幫個忙》,對於孩子來説,是非常親切熟悉的事情:如作業本忘帶了,想問同學借一本新的;不小心把毽球踢到樹上,想請門衞叔叔幫忙;下雨了,忘記帶雨傘,剛好一位住你家不遠的同學經過,你想和他一起回去……這些畫面就是這麼真實的發生在學生的生活當中,所以,課堂的氣氛就能非常的活躍。

二、創設情境的必要性

別説是學生,就算是老師,缺乏情境的交際,確實是無話可説,讓人一頭霧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踐培養出來的,沒有具體的情境,學生就不可能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也不可能有雙向互動的實踐過程。因此,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應該精心創設多種多樣交際情境讓學生參與,因為與實際生活相類似的交際情境,容易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從而引起學生口語交際的慾望,激發口語交際的熱情,促使他們進人“交際情境”。

第一次研磨時,我根據教科書的要求,只創設了三個情景:

(1)春遊登山,有個小坡上不去,你可以請前面的同學拉一把。

(2)在登公交車回家的時候,你發現乘車卡丟了,可以跟同路的同學借錢買票。

(3)在草地上踢球,你不小心把球踢到旁邊的池塘裏去了,池塘邊正好有幾個大人在釣魚,你可以請他們幫忙撈上來。一堂課下來,雖然我運用了師生交際,生生交際,以及生生表演的方式進行交際,然而圍繞這三個情景在不停地繞圈,不但讓學生失去説話的胃口,更使得課堂氣氛非常的沉悶。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2

通過學習《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深刻的認識。原大綱中要求的“聽話説話”改為了“口語交際”,在新頒佈的《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裏,也採用了“口語交際”這一提法。這不僅是提法上的改變,更是觀念上的改變;不僅是對口語交際內涵的理解變化,更會引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體制的變革。把口語交際作為語文學習評價的內容之一,這是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學生髮展的需要。學生的知識能力是在實踐中增長的,態度情感是在實踐中發展健全的。對學生的評價,只有在學習活動中進行,才是最切實、最有價值的。為此,我就談談在本學期開始着手對國小低段語文口語交際評價進行研究的體會。

一、語文口語交際的內涵

所謂語文學習評價,是指師生利用科學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及效果進行測量與評定,在此基礎上比較、分析學生的學習現狀所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的過程。口語交際評價是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整個評價體系(包括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中的一個環節。相對於聽説能力而言,口語交際更強調雙向互動的特點,是信息的交流與人文關懷的統一體。因此,它不僅要求聽説技巧,還要求具有待人處世、舉止談吐、臨場應變以及傳情達意等方面的能力與素質。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在解讀新課標時説:“口語交際能力是以聽説能力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內的一種綜合能力。”他還提出中國小口語交際教學的任務是“在學生已有的聽説能力的基礎上規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包括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態度和良好的語言習慣新課程標準中低段語文口語交際的目標: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複述大意和精彩情節。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複述大意和精彩情節。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口語評價根據評價的目的、作用及時間,可把口語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是在期末集中組織、師生面對面快速進行形式單一的口語測試。它屬於學業測試,”鑑定“是口試的主要功能。測試內容帶有一定的片面性,測試結果也是偶然的。由於這樣的口試並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實際的口語能力和有效地促進學習,所以,我們重點研究的是以形成性為主的口語評價。從評價時間來看,口語評價貫穿於學習的全過程;從評價內容來看,包括對學生用祖國文字進行聽、説、讀、演的技能和綜合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進行檢測;從評價方式來看,是由師評、生評 、家長評,自評與互評有機組合進行:從評價性質來看,包含進步測試、診斷性測試、學業成就測試等多元性質的測試;從評價的功能來看,”形成“和”改進“是口語評價的主要功能。

二、國小低段開展語文口語交際評價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實事求是,以評促教。

評價既是為了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做檢測,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對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情況的觀察、記錄與週期性的檢測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反思教學和輔導學習困難學生提供第一手材料,從而能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上的困難和有效地修正完善教學行為。實事求是能保證這兩方面工作的真實性。

(二)、鼓勵性、以評導學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給學生排隊或區分好壞,而是為了增進對學生的瞭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評價要堅持鼓勵性原則。評價目標能統領整個教與學的過程,因此,平時可以讓學生了解要評價的內容、形式和難易程度,給他們指明學習與複習的方向。譬如:在一年級學習拼音時跟小朋友明確課後兒歌的朗誦是一個評價的內容。那麼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就會自主、有意識地去培養自己拼音的拼讀能力,從而達到以評導學的效果。

(三)、尊重個性,促進發展評價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立足學生,促進發展。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客觀存在差異。因此,評價的內容要全面,評價方式要多樣化,充分考慮、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需要。在出題時,考慮學生水平具有差異性,分層次命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題目,使學生在每一次的評價中均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四)、科學性和趣味性相結合評價是一件嚴謹的事,在制定評價原則、實施方法,確定評價內容,做評價分析時都要有科學性。而在評價形式和組織方式上又可靈活多樣,富有趣味性,使評價也是師生樂與參與的活動。所有評價活動本身要生動、有趣,如可用遊戲、搶答、表演、比賽等低段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使學生對活動形式產生直接的興趣。其次,要創設民主、輕鬆的測試氛圍。測試往往都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焦慮感,適當的焦慮能使其保持學習的熱情,但是,過分的焦慮則會阻礙學習的成功。進行口語評價要求學生即時發揮,而且要與評價者進行面對面的接觸,給學生造成的焦慮情緒通常會比筆試的大,所以在設計和組織口語評價時,要儘可能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五)、評價主體多元化由學生、家長、老師共同參與學習成績的評價,增強評價主體間的互動,以多渠道的反饋信息促進被評價者的發展,較好地起到激勵的作用。

三、低段語文口語交際評價的類型及操作方法

根據評價的目的、作用及時間,可把口語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包括對學生平時參與課堂活動表現的評價和階段性口語測試。平時可建立學生學習檔案記錄他們在各種類型的口語評價中的表現。

在課堂上如學生能積極參與某項活動,教師可即時獎給學生一個笑臉;在階段性測試中學生獲得幾星級,就獎勵學生幾顆笑臉,進步顯著的學生可另外再獎勵一顆笑臉。當學生收集到10顆笑臉時和老師換一個他喜歡的小寵物,讓學生把這些寵物貼在其學習檔案中,形成一個座標動態曲線圖(縱座標為所獲得的寵物以及對應等級,橫座標為不同的時間段,如兩週等,詳見圖1),再結合評語的形式定期向學生本人和家長報告,向學生反饋其學習表現,對於有進步的或優秀的學生給予表揚和獎勵。研究表明,學生在追求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如果能及時得到反饋,即讓他們及時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並適當進行表揚和獎勵,能明顯地激發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3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應當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讓學生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交往,發展合作精神。”那麼,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怎樣才能有效地進行口語交際教學呢?

一、利用語文教學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在拼音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

(二)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

(三)在閲讀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

(四)巧妙佈置作業,創設交際情境。

二、緊扣生活,隨機訓練。

豐富多采的生活給口語交際教學提供了源泉,教師要用心捕捉現實生活現象,對於一些突發現象可以進行隨機訓練。如:對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對問題的討論、一些好的提議、某種現象的辨析等。

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機會,激發其表達的慾望,把握契機,有步驟地進行指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在其過程中培養了他們想説、敢説的心理素質和語言的適應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為今後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口語交際專題訓練

通過教材中的專題訓練,使學生比較系統、快捷地掌握口語交際的有關知識,提高相關技能。這種專題訓練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跟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繫,具有廣泛的適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規律。

除此之外,還要在語文活動課上讓學生朗誦詩歌,講故事,讀自己喜歡的文章等。這樣學生既積累了知識,又激發了學生説話的興趣,活躍了思維,使學生有話説。

四、利用媒體課件進行教學

現代化教學媒體的運用,為學生營造一個身臨其境的場景,使學生有話想説。媒體教學的信息有圖、文、形、聲等多種形式,對口語教學比較有幫助。教師運用媒體進行口語教學,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更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小兔運南瓜》一課時,教師把在《小兔運南瓜》一課中出現的各種情景製成課件,通過電腦出現在大屏幕上,然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後思考,小白兔到底用什麼辦法把又大又圓的南瓜運回家的呢?它是怎麼想出辦法的?讓學生大膽想象,並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最後推選代表發言,教師及時給予點評。這樣學生就能用具體的語言把幾幅圖畫的內容表達出來。

總之,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堅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密切聯繫生活實踐,創設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最終就能達到學生願説、敢説、會説的目的。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4

口語交際課的設置,表達了語文課的傳統觀念在不斷的變化。在口語交際中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強調在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激發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在説中學會説話,在交際中學會交際。二是課堂教學中注重以學生思維活動為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面就聽了口語交際課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其一:問題的設計應該簡單、直白、貼近學生的生活,老師整節課大部分時間忙於訓練學生標準、連貫的答覆以下問題,忽略了學生剛入學的語言特點,忽略了學生豐富的生活資源。教學時,我們不應拘泥於教材,將教材提供的學習信息靈活的參考、運用,充分開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以“家”為中心,以“我”為主體,以“説説”為形式,降低話題的要求,豐富話題的內容。課前的教具準備上多一些與家有關的情景如圖片、音樂、詩歌作品,佈置學生帶一張全家福,課堂上進展展示,讓學生就此展開交際活動。

其二:聽話説話常常是單方面的,口語交際那麼是雙向互動的。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要認真傾聽,還要適時接話題,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這樣,在雙向互動中實現信息的溝通和交流。

其三:勿庸諱言,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相比差距是很大的。再加上農村孩子接觸的新鮮事物比較少,所以在口語交際的課程上,課堂一直是比較冷淡的。孩子們想探討更想交流,但總是覺得無話可説,沒什麼可説的,或是三言兩語簡簡單單,讓人一聽總是很乏味。再加上學生與學生之間個體差異,語言開展等因素的制約,所以要求目標的過於整齊是不切合實際的.,換句話説,對於口語課上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要求不能過高,應切合實際。

總之,口語交際是新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新課標要求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心,還要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意見。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使這些目標得到落實,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培養呢?通過參加本次觀摩活動,我覺得口語交際教學應注重學生觀察想象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在雙向互動、富有情境的語言環境中進展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無拘無束地進展口語交流,創設口語交際新天地。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5

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在《作文論》中指出:“我們要記着,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了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樣的文字。”要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裏去感受、去發現,去積累。説、寫時孩子們內心的激情才會奔湧而出,才能在筆尖下流露出真情實感。那麼,兒童時期如果不強化口語交際訓練,真是遺棄了一把最寶貴的金鑰匙,乃至在後天的寫作終身不會有完整的思想和濃厚的感情。由此可見,國小低年段進行口語能力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要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務必要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這是為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而提出的要求,不是一般的聽説能力。通過蘇梅竹老師對低年級口語交際策略的解讀我收穫匪淺。因此,如何培養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教育靈魂工程師”急需研究的重要課題。如何通過多種策略,構建口語交際的平台,我認為可從下列方面入手。

一、解放孩子——營建開放的“語場”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創造的兒童教育”。他認為:每個兒童都有潛在的創造力。教師必須“解放孩子的頭腦,解放孩子的雙手,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空間,解放孩子的時間”,這樣才能進一步“解放孩子的創造力”。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只有做到“以人為本”,努力構築無人不説的開放的“語場”(“語場”,即特定的説話場合),積極營建民主、寬容、和諧的交際氛圍,學生才能真正獲得身心的解放與自由。這樣,他們在交流時才會毫無束縛,暢所欲言,並且不時迸發出智慧與創造的火花。因此,教師首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天性與個性,在言行和情感上與學生平等相處,使他們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説真話、訴真情;其次是要及時洞察學生的心理,針對他們交際時出現的緊張、畏懼等不良情緒,採取“心理暗示”的方法加以調控,讓學生在潛意識中認定“我能行”,學會以放鬆的心態、自然的表情、流暢的語言大膽交流,在充分展示自己的同時,獲得自信與成功的樂趣。

二、創設情境——激發表達的慾望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產生的言語活動。這種言語交際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進行。因此,在實施專題訓練時,教師巧妙地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交際情境,有效地調動他們內在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產生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感覺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帶着自己的情感和濃厚的興趣,走入交際情境,去作進一步體驗。

情境創設有很多的方式,如:陳設相關的實物,繪製有關情景的圖片,製作必要的道具,播放錄音、錄像來渲染氣氛,還有教師或學生生動的語言描述和表演

三、呈現範例——提高訓練的實效

眾所周知,任何技能的入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猶如練字要先描紅、臨帖一樣,學生學習語言也要經歷模仿的過程,這是由他們身心發展的特點所決定的。國小生閲歷淺,言語的發展還處於起始階段,模仿既成為他們的心理需要,也成為他們學習的原動力。為了提高口語交際訓練的效率,教師應當發揮典型實例的示範作用。例如,在典型實例的指引下,圍繞“我們怎麼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我,該參加哪個興趣小組”這兩個話題讓學生展開交際。通過反覆實踐,使學生明白:與人商量時,不但要用心傾聽對方的看法,指出對方觀點的正誤,還要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並且採用對方樂於接受的理由和方式把問題圓滿解決。

四、張揚個性——打開思維的閘門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學生在口語交際的訓練中離不開模仿,離不開典型實例的示範作用。但是提供範例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學生鸚鵡學舌、照搬照套,而是有效地指導他們熟練地運用母語進行交際,並且在與他人的交往中,鮮明地體現個人獨特的語言風格,達到最佳的交際效果。例如,教學“我家的一張照片”時,教師不妨這樣啟迪學生:一張照片雖然拍下的是一瞬間的場景,但是在這張照片背後可能藴藏着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可能讓人得意,可能讓人激動,可能讓人幸福,可能讓人難堪……快把這個故事説出來,讓大家一同分享這難忘的時光!在教師的誘導下,學生就會打開思路,從不同的角度講述照片中的故事,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交際的內容就能多姿多彩。

五、走向生活——拓寬訓練的視野

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説過:“惟有從生活中多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積累得越多,瞭解才越見深切。”可見,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五彩斑斕的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它給口語交際訓練提供了源頭活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打破課內課外的壁壘,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廣闊的天地之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類、關注自然,注重生活的積累,從而拓寬專題訓練的視野。

六、評價激勵——開發交際的潛能

某些教師認為:學生是不能表揚的,他們一旦受到表揚就會驕傲,就會退步。所以教師對學生總是批評多表揚少。結果,學生被弄得灰頭土臉,一點勁頭也沒有。其實,每個人都渴望被別人賞識,國小生更是如此。教師尊重、讚賞、寬容的態度對於他們而言,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激勵,它能充分開發學生內在的潛能。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時,應當做到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對於學生的優點做到不吝辭藻、熱情洋溢,指出缺點和不足時,則語氣委婉、言辭懇切,評價的重點是考查他們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這樣,就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他們在交際時會按照自己的天性、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獨特的觀點,辯駁不同的意見,從而釋放出所藴藏的巨大潛能。

總之,我認為古人説得好:“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我在口語交際的教學實踐中深有感觸地認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要想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就必須從源頭抓起,那麼這個“源頭”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6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敏、機智的聽説能力和待人處事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口語訓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訓練學生聽和説的技能,而且要求在具體的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相對於聽、説能力而言,口語交際更強調雙向互動的特點,是信息的交流與人文關懷的統一體。因此,它不僅要求聽説技巧,還要求具有待人處世、舉止談吐、臨場應變以及傳情達意等方面的能力與素質。可以説,它要求的面廣了,標準也提高了。

1、整體性原則

口語交際訓練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種能力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聽説能力,而是一種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智的聽説能力和待人處事能力,它具有極強的靈活性、應變性和獨創性。也就是説,口語交際能力不是單純的言語能力,而是一種融聽説能力、交往能力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的能力。所以,口語交際訓練必須把各種相關的能力因素看作是一個整體,協同訓練,共同發展。訓練過程中,只有以聽、説為突破口,整體培養聽説、交往等能力,才能確保學生形成真正的口語交際能力。

2、實踐性原則

口語交際能力的諸項能力因素,每一項都需要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鍛鍊才能逐步形成。因此,口語交際訓練必須創造條件,抓住機遇,採取必要的措施,讓學生在眾多的言語實踐中,學習口語交際的基本知識,掌握口語交際的基本技巧,形成口語交際的基本技能。貫徹這一原則:一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展開實踐性訓練。在課堂訓練活動中,要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親身經歷聽、説、交往以及待人處事的各種實踐訓練,以增強口語交際的實踐能力;二是要多讓學生走向社會,到實際生活中去進行口語交際實踐鍛鍊。在實際生活中進行鍛鍊,既能開闊學生眼界,豐富學生知識,又能拓展學生的思維。

3、多途徑訓練原則

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需要,也是社會對未來人才的需要。口語交際訓練只有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多途徑展開訓練,才能適應學生的自身需要和社會需要。要充分利用語文教學中的有利時機,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語文教學除了要切實開設專門的口語交際訓練課外,還要抓住各個環節相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如閲讀教學中的討論、爭議、複述、評價,作文教學中的寫前説話、寫後評價等。要結合生活實際,精心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流。還要採用激發興趣、增強意識等方法,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主動地鍛鍊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變日常生活中的隨意交際為有意識有目的的自我訓練。

4、思維語言與同步發展原則

口語交際是一個言語信息的吸收、分析、加工、組合、輸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言語是思維的憑藉和結果,思維是言語的核心。言語與思維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所以,口語交際訓練在抓好言語表達訓練的同時,還要抓好思維訓練,尤其要抓好創新思維的訓練。只有思路開闊、思維靈活的人,它的言語表達才會清楚流暢。要使學生的口語流暢、靈活、新穎,富有個性特色,必須通過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靈活性和獨創性去實現。言語與思維的和諧發展,是形成較強口語交際能力的根本保證。

5、雙向互動原則

口語交際是一種雙向互動活動,任何單項行為都不可能構成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須創造條件使學生由單項個體轉化為不同的雙向組合,並在雙向互動中進行動態的口語交際訓練。這樣的訓練,才能促使學生在不斷的言語信息傳遞中,增強言語表達能力,提高思維的敏捷性、條理性、深刻性和獨創性。

生活才是交際的大舞台,要在平常的點滴中提高孩子們説話的能力,規範他們的語言,找回喪失已久的信心,讓他們都願意展示自我,樂於表達自我。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7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涉及知識、思維、性格、人文精神、組織才幹等多方面,是智慧的反映。口語交際能力核心在“交際”,脱離“交際”的談話充其量是一種自我表達。在語文的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尊重對話者,能迅速、準確、全面的判斷説話者的觀點,能迅速形成自己的認識,並善於選擇恰當的論據支撐自己的觀點,最後用通順、得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交際”的對象,從同學、家長、老師,逐步擴大到鄰居、領導、陌生人,最後融於社會。

葉聖陶先生曾指出,語文就是語言,“語”指口頭語,“文”指書面語,學語文就是學口頭語和書面語,提高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能力。“文本於語”,口頭語又是書面語的基礎,因此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直接影響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下面我就如何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談一下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聯繫現實,認清方向

口語交際是在人與人的交往的特定語境中,聽、説雙方運用口頭語言,傳遞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種活動。從社會需求看,口頭語言是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際工具,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每個人適應現代社會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我今年帶的班是二年級,我一開始就向學生了解情況。並聯系實際,認清方向。讓他們知道口語交際對他們的重要性。舉個例子來説,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用人單位在公開招聘時就提出了“語言表達能力強,社交廣者優先考慮”的條件;還有用人面試、選拔領導幹部競職演説等,這無不表現出口語交際的社會作用。通過這些可使學生認識到,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只是“説説”而已,它對人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有着直接的影響。這樣一來就激發了學生們對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視,並很快自覺地加入到鍛鍊自己的隊伍中來。

二、創設情境,調動熱情

宋朝人張載説:“學至於樂,則不自己,故進也。”由此可見,教學的關鍵在於激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興趣關鍵在於要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採取一些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如討論對話、安排遊戲、參觀訪問、課堂表演等,使其內容和形式達到有機的統一。前幾年,坦洲鎮進行了國小語文口語交際的教研活動。在我聽的課當中,大部分都是通過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熱情,達到的效果也不錯。例:我校三年級的一節口語交際課《約請》,甘老師設計一個小情境創設情境:一開始,老師拿着電話約請師傅修電腦。這樣一來,學生就有興趣了。結尾的時候,老師又用電話結尾:要求學生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玩具電話,然後老師通過電話與全班同學交談,有禮貌的約請同學們明天下午2點在班上開座談會。這樣就更深化了教學的目的與要求,學生的記憶也深刻。

學生語言發展的主要渠道在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一定要打破“師道尊嚴”、“一言堂”等傳統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影響,絕不可以權威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我們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和諧、信任的師生關係,理解他們的不足,不用或少用批評,可以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交流。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的興趣培養,而且還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三、因材施教,注重方法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面向每一位學生,面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面。但是每一個班的學生,“説”的能力總是有差異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實踐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中要善於總結學生特點、區別對待。如語言基礎不紮實的,要在知識的掌握上要多加強;語言反應遲鈍的,指導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選詞造句的訓練;性格內向的,要求他們多與人交往,克服自卑羞怯的心理,創造條件多表現自己,增強自信心。但這並不是説,教師必須手把手地去教每一個學生,那樣既耗費了時間和精力,又不利於整體快速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分類施教、點面結合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如針對有羞怯心理的學生,可鼓勵其上台演講,組織全班學生進行“大家評”,使其在上台煅練自己的同時,又為其他同學提供了借鑑,達到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如我曾經教的口語交際:介紹一種家用電器或農機、農具。我就找了一些電器,農具,讓學生當銷售員,把自己的產品銷出去。要很好的銷出產品,就需要對產品的外形、功能、使用方法等進行了解。這樣學生就會想方設法的去找資料。讓學生當銷售員時,我會找那些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同學首先上台表演,然後再帶動少説話的同學上台。一個個輪流介紹。通過這樣來鍛鍊學生的膽量。我體會到學生是成了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師生能在快樂的氣氛中進行對話交流,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主體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四、遵循規律,有序培養

教學必須遵循人們的認識規律:從簡單到複雜、從易到難。口語交際能力是比讀寫能力更復雜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絕非一朝之功。這就要求我們在訓練時,尤其要注意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引導學生循序漸進,進行科學的訓練。例如: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先要摸清學生的口語表達情況,分清存在的一般的、習慣性的問題和個別的、偶發性的問題,並分析其原因,然後針對這些情況和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訓練。

由於口頭表達的過程是人們將自己的內部語言(思維活動)藉助於詞語,按一定句式,轉換為外部語言(有聲語言)的過程。口語訓練必須增加學生語彙句式的儲備,豐富他們的口語表現力,因此,口語訓練須有一個漸進的“坡度”。由此,國小生口語交際是由易至難,由淺入深。緊扣教材,積極架構國小生口語交際的新領域,大有裨益。用活教材是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教材是學生髮展的“文化中介”,是師生進行對話的“話題”。“師生進行教學活動的目的不是為了記住‘話題’本身,而是通過‘話題’進行交流,獲得發展”。

在這階段,我們可以先提供現成材料,讓學生用規範化的口語代讀代説,以讀助説。但這種所謂“讀”不是“照本宣科”,而應有別於語文課上的朗讀,善於把書面語言轉化為生動活潑的口頭語言。語調應富有彈性,説得悦耳動聽,能較好地傳情達意。這樣,以較為科學合理的“坡度”進行練説,循序漸進,才能科學有效地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

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素質教育和21世紀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我們不僅要在教學中去發掘口語交際的豐富素材,而且生活實踐同時也是對口語教學的鞏固和延伸,是口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學生生活在羣體之中,生活在社會之中,與人打交道的際遇無處不在,我們要鼓勵學生利用各種機會,爭取多説話,尤其是當眾説話。做一個落落大方,説話得體,做事受人歡迎的國小生。

總之,口語交際課是一種全新的課型,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新時期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如何把握教學要點,搞好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還有待於教師們的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8

以來覺得每個單元的口語交際成為了教學難點,很多時候,明明設計一節課的時間完成一個口語交際內容,但往往不到二十分鐘就結束了,因為學生總是講不出什麼有實質性意義的東西。但是,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參加了培訓後,我反思自己的教學,覺得以後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要創設“敢説”的氛圍

由於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的影響,一些學生膽小、害羞,沒有當眾大膽、清楚表達的習慣和膽量,並且我們這裏都是山區學生,從小用方言説話,給學習規範化的語言,培養表達能力造成了障礙。因此,教師應把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大膽地讓學生的嘴巴動起來,培養和訓練學生敢於表達放在首位。

2、要把“講”的權力還給學生。

長期以來,語文課堂只是教師的“講壇”,學生習慣了做忠實聽眾。在聽講和繁瑣的一問一答中,學生慢慢地丟失了説的慾望,説的能力、口語交際的能力可想而知了。要真正解放學生的嘴巴,就要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淡化語文教師的表演慾,從興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養學生的表現欲。

3、要保護學生口語交際的自尊心、自信心。

一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認識並尊重學生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權利、尊嚴、個性特長、思維與説話方式,要給學生一種感覺:口語交際課是我們自己的,是輕鬆的、自主的、愉悦的。同時,教師還要認識到:學生是處於發展中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過程,因而每個學生都是等待開墾的金礦,有着發展的可能和潛力。但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課堂教學中要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把相信人人能成功進行口語交際的期望傳達給每個學生。教師還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可以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而不是一個威嚴的法官,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二是要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係,營造一個輕鬆的、積極的班級口語交際環境。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顯然是不可忽視的教育因素。如果一個學生在説話時,其它學生冷眼旁觀、竊竊私語甚至在做小動作,那麼有幾個學生能順利、輕鬆地完成口語交際,可能連最後的一絲勇氣都會消失。所以要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讓融洽與合作的陽光普照每個學生的心靈。

4、訓練“能説”的能力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處處留意,挖掘教材的語言要點,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其次,要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説得活。比如教師用富有感染性的語言為學生創設情感畫面,使他們積極主動地融入角色,並在交流過程中用自己的語言幫助學生找到情感共鳴點,使他們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礎上做到言之有情。

5、培養“會説”的技巧

會説是在能説的基礎上的更高的要求,也是未來社會對人提出的重要課題。培養學生“會説”的能力和技巧:

一教師示範。教師的話説得如何,直接影響着學生的説話質量。為了讓學生把話説好,首先教師的語言交際應成為學生模仿的標準。在課前準備時,把課堂上要説的話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來備。哪些話應加重語氣,哪些話應放緩語速備到心中有底,抑揚頓挫、輕重緩急都嚴格把握。上課時做到口齒清楚、用詞準確、條理清晰、語句精煉,同時恰當運用眼神、表情、手勢等體態用語,做到自然和諧、不生硬,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説話技巧。

二實踐鍛鍊。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但這還很不夠。語言的實踐,需要通過大量的課外實踐,即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因此,我們除了重視通過課堂教學加強口語交際訓練外,還需要引導、組織學生在社會交往中實踐,開展各種社會交往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9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應當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根本能力,讓學生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展人際交往,開展合作精神。”那麼,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怎樣才能有效地進展口語交際教學呢?

(一)在拼音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

(二)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

(三)在閲讀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

(四)巧妙佈置作業,創設交際情境。

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時機,激發其表達的慾望,把握契機,有步驟地進展指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在其過程中培養了他們想説、敢説的心理素質和語言的適應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為今後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形成與開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通過教材中的專題訓練,使學生比較系統、快捷地掌握口語交際的有關知識,提高相關技能。這種專題訓練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跟學生生活實際嚴密聯繫,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二是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規律。

除此之外,還要在語文活動課上讓學生朗誦詩歌,講故事,讀自己喜歡的文章等。這樣學生既積累了知識,又激發了學生説話的興趣,活潑了思維,使學生有話説。

現代化教學媒體的運用,為學生營造一個身臨其境的場景,使學生有話想説。媒體教學的信息有圖、文、形、聲等多種形式,對口語教學比較有幫助。教師運用媒體進展口語教學,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生動詳細的教學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更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小兔運南瓜》一課時,教師把在《小兔運南瓜》一課中出現的各種情景製成課件,通過電腦出現在大屏幕上,然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後思考,小白兔到底用什麼方法把又大又圓的南瓜運回家的呢?它是怎麼想出方法的.?讓學生大膽想象,並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最後推選代表發言,教師及時給予點評。這樣學生就能用詳細的語言把幾幅圖畫的內容表達出來。

總之,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堅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密切聯繫生活實踐,創設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展口語交際訓練,最終就能到達學生願説、敢説、會説的目的。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10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進展交際最根本的就是説話,也就是説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所以,這學期我們科組的同事都置身於研究口語交際的教學模式中,力求探索一種適合中高年級的口語教學模式,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學會大膽與人溝通。

有一次,一位家長打告訴我,他的孩子把作業登記本喪失了,能不能讓我把語文作業告訴他。我就奇怪了,明明孩子就在家長旁邊,為什麼自己不直接問老師,而讓爸爸來問呢?我不得不反思,現在課堂上不正是出現這樣類似的情況嗎?有些成績好的學生,上課不願意舉手發言,不敢大膽地進展小組討論;有些淘氣搗蛋的孩子,總喜歡搶着來答覆以下問題,喜歡展現自己的語言藝術,成心給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然而卻得到老師的批評與否認。弊,想讓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開展,我們必須要改變!班上那麼多的孩子,要兼顧到每個人都開口説話,我們就必須讓孩子們迴歸到生活中去,選擇他們每天都在發生、在體驗的事情來進展交際。

這學期,我選擇了五年級下冊的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作為精品研究,分別給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上了一次課,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個課題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講比較難,然而,這個課題對於孩子們來説,一點都不陌生,因為,它天天都以不同的形式,發生在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時間段上,它反映出來的才是真正的生活化的口語交際,只不過我把它帶到課堂上,讓學生自己來品味。回憶這次精品研究的教學,我得出以下的結論:中高年級口語交際的訓練,跟孩子們的生活實際是十分貼近的,諸如《學會讚揚》《學會鼓勵》《學會自救》《學會撫慰》《七嘴八舌説環保》等等,既能豐富學生的生活,又鼓勵每個學生都開口説話,讓他們體會到口語交際並不是那麼枯燥,那麼遙不可及。而且開展這些話題的訓練,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

這次我選擇的話題《請你幫個忙》,對於孩子來説,是非常親切熟悉的事情:如作業本忘帶了,想問同學借一本新的;不小心把毽球踢到樹上,想請門衞叔叔幫助;下雨了,忘記帶雨傘,剛好一位住你家不遠的同學經過,你想和他一起回去……這些畫面就是這麼真實的發生在學生的生活當中,所以,課堂的氣氛就能非常的活潑。

別説是學生,就算是老師,缺乏情境的交際,確實是無話可説,讓人一頭霧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詳細情境中通過實踐培養出來的,沒有詳細的情境,學生就不可能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也不可能有雙向互動的實踐過程。因此,在進展口語交際教學時,應該精心創設多種多樣交際情境讓學生參與,因為與實際生活相類似的交際情境,容易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從而引起學生口語交際的慾望,激發口語交際的熱情,促使他們進人“交際情境”。

第一次研磨時,我根據教科書的要求,只創設了三個情景:

(1)春遊登山,有個小坡上不去,你可以請前面的同學拉一把。

(2)在登公交車回家的時候,你發現乘車卡丟了,可以跟同路的同學借錢買票。

(3)在草地上踢球,你不小心把球踢到旁邊的池塘裏去了,池塘邊正好有幾個大人在釣魚,你可以請他們幫助撈上來。一堂課下來,雖然我運用了師生交際,生生交際,以及生生表演的方式進展交際,然而圍繞這三個情景在不停地繞圈,不但讓學生失去説話的胃口,更使得課堂氣氛非常的沉悶。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11

9月19日至20日,我在桂林市體育館參加了廣西第xx屆國小習作和口語交際教學觀摩研討會。4節習作指導課、3節習作講評課、2節口語交際課、9節課的執教老師,為與會者獻上了風格各異、活潑生動的課堂場景;陸雲主任以及其他專家的引領,那麼從理論的高度和操作的層面上提出了習作教學的“本然”、有效性、研究與評價方法,為大家指點迷津、解決困惑。現在,我結合上課教師的實際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幾點淺顯體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國小生作文是反映生活的練筆,是初步地用文字反映對生活的積累。生活是一部無字書、萬花筒、展覽館,其間有豐富多彩的寫作資源。因此,學生習作必須與現實生活嚴密結合。

這次習作和口語交際研討課,老師們都能緊扣孩子們的生活實際選材,如《祕密》、《聽一聽快樂音符——聲音的觀察描寫》、《場面描寫》、《……老師》、《聽不到的的話》、《你説我猜》,這些習作和口語交際的選材走進學生的生活,是學生親身經歷的事、學生生活中的場景。學生有話可説,有切實的體驗,有真實、自由表達的廣闊空間。

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寫好文章的金鑰匙。此次活動,很多執教老師在習作方法的指導上都做得很出色。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良好的教學情境,對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開啟學生思維起着重要作用。如《聽不到的話》一課,上課伊始,老師先播放課件,把學生帶入其中,為下面觀察、認識、描述、思考“聽不到的話”做了很好的鋪墊。《場面描寫》一課,巧妙地以遊戲為線索,營造氣氛,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在老師精心創設的情景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聽一聽快樂音符——聲音的觀察描寫》一課,用播放各種聲音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傾聽聲音,展開大膽、獨特的想象,讓學生樂於承受,主動表達。

2、想方設法,翻開思路。

調動學生生活積累,培養創新的品質,寫出個性,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與習作教學的追求。張永紅老師的課,在這方面進展了探索。他利用多媒體,出示了《開國大典》、《緊急集合》的片段,以此翻開學生思路,引發表達慾望,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盧瑩老師通過句子補充訓練、學生髮言交流等手段,讓學生把平時收集的各種資料和信息相互交流,共同啟發,幫助學生翻開選材思路,有了這一根底,學生的思維活潑,寫(説)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防止千篇一律現象的發生。

3、重視評改,反覆讀改。

懂得寫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對學生的作文也同樣如此,“改”文章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新課程標準》裏明確指出,讓學生“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次研討會上的名師都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評改能力,教給學生一定的評改方法。在完成作文後,教師都注意了讓學生進展反覆“讀改”。通過讀改發現一些根本問題,如:漏字、語句不通順等問題進展修改,並進展簡單的潤飾,使文章錦上添花,更加完美。名師們不但注意讓學生自評自改、而且注重讓學生互相評改、老師的指導評改。評改時注重展示了全面優秀的習作,展示習作中閃光的詞句段。學生的習作不僅可以打100分,甚至可以超過100分。

每個學生由於個體差異的不同,對成功的體驗也不同,對於優等生,他成功的體驗可能是一次優秀的作業成績,或者是“三好”學生的榮譽,對於學困生,他成功的體驗可能是老師一次不經意的表揚,或是作業本上一句讚美的語言。因此,教師應對每個學生每一點成功都給予表揚和肯定,時時處處鼓勵他們。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個性的開展,又使學生在體驗成功的同時產生無窮的力量,這種力量正是創新的原動力。在這些課上,這些老師們也是這樣做的,他們知道好的學生是誇出來的,但他們對學生的誇獎,絕對不是阿諛奉承,而是發自於內心的。例如:潘老師讓學生點評,學生一時緊張忘詞,老師説:“等待也是一種美麗。”讓學生不再着急、緊張,慢慢回憶。另一個學生髮現了學生作文的詞語用得好,張老師又是這樣鼓勵他的:“你有敏鋭的目光,善於發現同學的優點。”還有學生説他喜歡同學的描述層次清楚時,鍾老師讚美他説:“你真是太能幹了,連文章構造都看出來了。”還有一個學生説自己猜出是哪位學生的原因,鍾老師誇獎他:“你真是善觀察、細心的孩子。”……正是由於老師們的發自內心的讚美課堂使氣氛活潑起來,學生才能積極參與教學中的思維創造活動,才能與教師一起把課堂教學搞得有聲有色,共同創造出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我看到了國內優秀教師上課的風采,江浙、地區的教育改革走在全國的前面,他們的課堂教學充滿着人文主義思想,課堂氣氛民主、和諧,師生關係平等、融洽,教師具有很強親和力。上課的教師綜合素質高,應變能力強,教學中善於引導學生學習,能夠耐心地傾聽學生的答覆,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用心去體驗學生的喜怒哀樂,及時地傳遞自己的感情。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表現非常出色,常常有許多老師預想不到的答覆,使得課堂教學異彩紛呈,高潮不斷。教學是真正地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有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間,而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

這正是新課程標準對我們的教學改革提出的要求的詳細表現,也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在今後教學工作中所要追求的目標,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們要轉變教育觀念,大膽進展教學改革,漸漸地縮小自己與國內優秀教師的間隔。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12

9月18日至20日,廣西第三屆國小習作和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桂林市體育館舉行,有全區多所學校的教師,教研員,以及全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和特別行政區的教師做專題講座、上觀摩課。我很快樂地參加了19日上午的活動,讓我走進名師課堂,真正領略了名師的風采和高超的教學藝術,學到了很多教學技巧,感觸特別深刻。

浙江桐鄉市實驗國小教育集團總校校長金劍輝的作文指導課給我的印象頗深,也許是因為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所以聽的特別仔細。

首先金劍輝老師用魔術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祕密”,這個“祕密”的謎底是什麼讓學生自己去討論、交流、猜測,營造出一種神祕的氣氛。再請幾位學生來“揭祕”,並讓講台上的學生按照宣紙上的字詞進展表演(哭泣、大笑、目瞪口呆),特別讓學生重視自己的心理活動,並把自己和同學們的心理和神態描繪一下。然後請所有的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合作揭祕,由點到面,很好地照顧到了全體學生的親身實驗。他開放式的教學及較典雅簡潔的語言表述,給我帶來許多啟迪,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更讓我感覺到快樂學習的真諦,他的作文課也讓學生真真實實地把在課堂中感受最深、最有趣的片段寫得詳細、生動,並讓他們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聽他的課,既是一次提升,也是一種享受。

金劍輝老師的“祕密”用一個科學小實驗就貫穿了整節作文課,以示祕、揭祕和試祕為教學主線,以活動實踐和自主觀察體驗為主要形式,強調作文的親歷和感受,凸現課程資源整合與作文教學的和諧統一,重視教學方式和學生習作方式的創新,加上他幽默輕鬆的課堂語言,大氣又不乏精到的教學引領,在揭開這個小實驗祕密的同時,為學生開啟了一扇盡情表達的習作之門,也為我們揭開了作文教學的諸多祕密。

隨後金劍輝老師的作文點評課也頗具特色,他的課堂自由開放,讓學生以各種文體來寫作,如詩歌、記敍文等。讓同桌互相評改作文,並找出其中精彩的部分,他特別強調要找出每一位學生的優點,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詞,這樣不僅讓學生學會去欣賞他人,也讓被表揚的同學充分體會到自己作文的優秀,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我認為最好的還是最後再擬題目,因為這節課充分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以及從何種角度去寫作,最後才讓學生想作文題目就會更加生動、深刻。

通過本次研究,我收穫了很多,原來上口語交際課總是一問一答式,學生進不了情景,很多時候,口語交際課變成了作文指導課,只注重學生的寫,沒有起到鍛鍊學生口語表達的目的'。出些題目讓學生練習,然後告訴學生答題方法,比方:注意禮貌用語,有幾問就答幾問等,我發現這樣教下來,學生是會做題目,但到了真正的交際氣氛中,卻不會説。通過幾個月的研究,我對國小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有了新的看法。要上好一節口語交際課,老師要把握以下幾方面:

口語交際課是同學們自己的,是輕鬆的、自主的、愉悦的。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還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讓學生在融洽的氣氛中合作交流。

準確把握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要處處留意,挖掘教材的語言要點,大膽放手讓學生進展口語交際訓練。語文教材中,童話、寓言、故事都是有人物或擬人化的角色活動,都有對話。從詳細的對話語言中,可以讓學生領悟到對話的應答性,體驗到人物對話由於情境、身份、説話內容的不同,而變換語氣、語調。在經過模仿、體驗,以後再逐步讓學生通過想象,向創造性對話推進。

精心設計符合國小生認知開展能力的口語教學過程,做到層次清楚,要求明確。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把表演、遊戲、角色扮演等引進課堂,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語言環境,如:講故事、演講、表演課本劇等形式。還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它直觀形象,到達其他教學手段無法到達的效果。

儘量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建立一種以人為本的開放型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到無拘無束,消除心理的緊張感,暢所欲言。創設良好的語言氣氛,大膽地讓學生的嘴巴動起來,培養和訓練學生敢於表達。

在口語交際課上,老師的指導要適度,儘量不要當“第三者”,不要插足,要放手讓孩子自己主講,自己主持。教師一定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而不是一個威嚴的法官,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展沒有心靈間隔的開放式的交流。

評價要堅持以學生的開展為本,立足學生,評價的內容要全面,評價方式要多樣化,充分考慮並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開展需要,科學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實事求是,以評促教。評價是一件嚴謹的事,在制定評價原那麼、實施方法,確定評價內容,做評價分析時都要有科學性。而在評價形式和組織方式上又可靈活多樣,富有趣味性。要創設民主、輕鬆的測試氣氛。鼓勵為主,以評導學。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由學生、家長、老師共同參與學習成績的評價,增強評價主體間的互動。

總之,讓每一個孩子敢於當眾發言,善於當眾發言,是農村國小口語交際教學不可無視的重要目標。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13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涉及知識、思維、性格、人文精神、組織才幹等多方面,是智慧的反映。口語交際能力核心在“交際”,脱離“交際”的談話充其量是一種自我表達。在語文的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尊重對話者,能迅速、準確、全面的判斷説話者的觀點,能迅速形成自己的認識,並善於選擇恰當的論據支撐自己的觀點,最後用通順、得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交際”的對象,從同學、家長、老師,逐步擴大到鄰居、領導、陌生人,最後融於社會。

葉聖陶先生曾指出,語文就是語言,“語”指口頭語,“文”指書面語,學語文就是學口頭語和書面語,提高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能力。“文本於語”,口頭語又是書面語的根底,因此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直接影響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下面我就如何進展口語交際教學談一下自己的粗淺認識。

口語交際是在人與人的交往的特定語境中,聽、説雙方運用口頭語言,傳遞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種活動。從社會需求看,口頭語言是最根本,最便捷的交際工具,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每個人適應現代社會的最根本的能力要求。我今年帶的班是二年級,我一開始就向學生了解情況。並聯系實際,認清方向。讓他們知道口語交際對他們的重要性。舉個例子來説,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用人單位在公開招聘時就提出了“語言表達能力強,社交廣者優先考慮”的條件;還有用人面試、選拔領導幹部競職演説等,這無不表現出口語交際的社會作用。通過這些可使學生認識到,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只是“説説”而已,它對人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有着直接的影響。這樣一來就激發了學生們對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視,並很快自覺地參加到鍛鍊自己的隊伍中來。

宋朝人張載説:“學至於樂,那麼不自己,故進也。”由此可見,教學的關鍵在於激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興趣關鍵在於要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氣氛,採取一些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如討論對話、安排遊戲、參觀訪問、課堂表演等,使其內容和形式到達有機的統一。前幾年,坦洲鎮進展了國小語文口語交際的教研活動。在我聽的課當中,大部分都是通過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到達的效果也不錯。例:我校三年級的一節口語交際課《約請》,甘老師設計一個小情境創設情境:一開始,老師拿着約請師傅修電腦。這樣一來,學生就有興趣了。結尾的時候,老師又用結尾:要求學生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玩具,然後老師通過與全班同學交談,有禮貌的約請同學們明天下午2點在班上開座談會。這樣就更深化了教學的目的.與要求,學生的記憶也深刻。學生語言開展的主要渠道在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一定要打破“師道尊嚴”、“一言堂”等傳統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影響,絕不可以權威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我們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和諧、信任的師生關係,理解他們的缺乏,不用或少用批評,可以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展沒有心靈間隔的開放式交流。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的興趣培養,而且還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面向每一位學生,面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面。但是每一個班的學生,“説”的能力總是有差異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實踐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中要善於總結學生特點、區別對待。如語言根底不紮實的,要在知識的掌握上要多加強;語言反響遲鈍的,指導他們進展有針對性的選詞造句的訓練;性格內向的,要求他們多與人交往,克服自卑羞怯的心理,創造條件多表現自己,增強自信心。但這並不是説,教師必須手把手地去教每一個學生,那樣既消耗了時間和精力,又不利於整體快速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分類施教、點面結合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如針對有羞怯心理的學生,可鼓勵其上台演講,組織全班學生進展“大家評”,使其在上台煅練自己的同時,又為其他同學提供了借鑑,到達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如我曾經教的口語交際:介紹一種家用電器或農機、農具。我就找了一些電器,農具,讓學生當銷售員,把自己的產品銷出去。要很好的銷出產品,就需要對產品的外形、功能、使用方法等進展瞭解。這樣學生就會想方設法的去找資料。讓學生當銷售員時,我會找那些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同學首先上台表演,然後再帶動少説話的同學上台。一個個輪流介紹。通過這樣來鍛鍊學生的膽量。我體會到學生是成了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師生能在快樂的氣氛中進展對話交流,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主體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必須遵循人們的認識規律:從簡單到複雜、從易到難。口語交際能力是比讀寫能力更復雜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絕非一朝之功。這就要求我們在訓練時,尤其要注意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引導學生循序漸進,進展科學的訓練。例如:對學生進展口語訓練,先要摸清學生的口語表達情況,分清存在的一般的、習慣性的問題和個別的、偶發性的問題,並分析其原因,然後針對這些情況和問題,有方案有步驟地進展訓練。

由於口頭表達的過程是人們將自己的內部語言(思維活動)藉助於詞語,按一定句式,轉換為外部語言(有聲語言)的過程。口語訓練必須增加學生語彙句式的儲藏,豐富他們的口語表現力,因此,口語訓練須有一個漸進的“坡度”。由此,國小生口語交際是由易至難,由淺入深。緊扣教材,積極架構國小生口語交際的新領域,大有裨益。用活教材是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教材是學生開展的“文化中介”,是師生進展對話的“話題”。“師生進展教學活動的目的不是為了記住‘話題’本身,而是通過‘話題’進展交流,獲得開展”。

在這階段,我們可以先提供現成材料,讓學生用標準化的口語代讀代説,以讀助説。但這種所謂“讀”不是“照本宣科”,而應有別於語文課上的朗讀,善於把書面語言轉化為生動活潑的口頭語言。語調應富有彈性,説得悦耳動聽,能較好地傳情達意。這樣,以較為科學合理的“坡度”進展練説,循序漸進,才能科學有效地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14

口語交際與習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慢慢長大,會變得羞澀,不願表達;從接觸作文開始就普遍反應作文難寫,愁於寫作。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寫出來的作文質量也可想而知,要麼藉助作文選空套別人的成果,要麼將一句話反覆重疊。這樣,對於批閲作文的語文老師來講也是一種折磨。怎麼讓學生會説、樂説,能把一件事情詳細的表達清楚,並且寫在紙上,是老師們共同面對的難題。下面就談談自己在口語交際與習作方面的粗淺體會。

一、“口語交際”的特點

1、聽話説話常常是單方面的,口語交際則是雙向互動的。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要認真傾聽,還要適時接話題,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這樣,在雙向互動中實現信息的溝通和交流。

2、口語交際比聽話説話更具有實用性。口語交際題來源於學生生活,形式是當面交談,與生活實際狀況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學生課堂上學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很有實用價值。

3、口語交際需要更全面的表達技巧。既然是面對面的接觸、交流,就不僅需要聽説技巧,還需要待人處事,舉止談吐、臨場應變、傳情與達意方面的能力和素養。

二、在寬鬆的氛圍放膽去説

現代教學論的真諦就是主張教學重在發揮人的價值,發揮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個性。口語交際課在這方面有着重要優勢。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説有創見的話,説錯了重説;説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學補充;沒有想好的想好再説;你認為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舉手提問;有不同意見的可以當堂進行爭論,自由發表意見,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口語交際氛圍,使學生敢想、敢説、敢問、敢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創設情境,為學生的説話作下鋪墊

不妨通過遊戲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都樂於上台表演,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並且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暢所欲言,學生收穫了自信。

當然不同題目的口語交際就會有不同的情境創設法,同一題目的口語交際也可用多種情境,只有創設多樣的口語交際環境,課堂才會有趣,學生才會敢講會講,通過師與生,生與生面對面的口語交際,豐富口語交際知識,掌握口語交際的方法技巧,提高聽、説、交往的能力。

四、密切關注學生,及時予以指點

當學生都沉浸在激烈的辯論氣氛中時,老師不能做過多的指導,但教師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注意觀察和傾聽,既要善於發現學生口語交際中的不足,及時予以點撥糾正,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更要善於發現學生充滿童趣的富有創意的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課的效率,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15

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素質教育和21世紀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我們不僅要在教學中去開掘口語交際的豐富素材,而且生活實踐同時也是對口語教學的穩固和延伸,是口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學生生活在羣體之中,生活在社會之中,與人打交道的際遇無處不在,我們要鼓勵學生利用各種時機,爭取多説話,尤其是當眾説話。做一個落落大方,説話得體,做事受人歡迎的國小生。總之,口語交際課是一種全新的課型,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新時期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如何把握教學要點,搞好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還有待於教師們的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在《作文論》中指出:“我們要記着,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了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樣的文字。”要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裏去感受、去發現,去積累。説、寫時孩子們內心的激情才會奔湧而出,才能在筆尖下流露出真情實感。那麼,兒童時期如果不強化口語交際訓練,真是遺棄了一把最珍貴的金鑰匙,乃至在後天的寫作終身不會有完整的思想和濃厚的感情。由此可見,國小低年段進展口語能力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要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務必要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展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開展合作精神。這是為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而提出的要求,不是一般的聽説能力。通過蘇梅竹老師對低年級口語交際策略的解讀我收穫匪淺。因此,如何培養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教育靈魂工程師”急需研究的重要課題。如何通過多種策略,構建口語交際的平台,我認為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創造的兒童教育”。他認為:每個兒童都有潛在的創造力。教師必須“解放孩子的頭腦,解放孩子的雙手,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空間,解放孩子的時間”,這樣才能進一步“解放孩子的創造力”。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只有做到“以人為本”,努力構築無人不説的開放的“語場”(“語場”,即特定的説話場合),積極營建民主、寬容、和諧的交際氣氛,學生才能真正獲得身心的解放與自由。這樣,他們在交流時才會毫無束縛,暢所欲言,並且不時迸發出智慧與創造的火花。因此,教師首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天性與個性,在言行和情感上與學生平等相處,使他們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説真話、訴真情;其次是要及時洞察學生的心理,針對他們交際時出現的緊張、畏懼等不良情緒,採取“心理暗示”的方法加以調控,讓學生在潛意識中認定“我能行”,學會以放鬆的心態、自然的表情、流暢的語言大膽交流,在充分展示自己的同時,獲得自信與成功的樂趣。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產生的言語活動。這種言語交際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進展。因此,在實施專題訓練時,教師巧妙地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交際情境,有效地調動他們內在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產生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感覺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帶着自己的情感和濃厚的興趣,走入交際情境,去作進一步體驗。

情境創設有很多的方式,如:陳設相關的實物,繪製有關情景的圖片,製作必要的道具,播放錄音、錄像來渲染氣氛,還有教師或學生生動的語言描述和表演

眾所周知,任何技能的入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猶如練字要先描紅、臨帖一樣,學生學習語言也要經歷模仿的過程,這是由他們身心開展的特點所決定的。國小生閲歷淺,言語的開展還處於起始階段,模仿既成為他們的心理需要,也成為他們學習的原動力。為了提高口語交際訓練的效率,教師應當發揮典型實例的示範作用。例如,在典型實例的指引下,圍繞“我們怎麼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我,該參加哪個興趣小組”這兩個話題讓學生展開交際。通過反覆實踐,使學生明白:與人商量時,不但要用心傾聽對方的看法,指出對方觀點的正誤,還要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並且採用對方樂於承受的理由和方式把問題圓滿解決。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學生在口語交際的訓練中離不開模仿,離不開典型實例的示範作用。但是提供範例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學生鸚鵡學舌、照搬照套,而是有效地指導他們熟練地運用母語進展交際,並且在與他人的交往中,鮮明地表達個人獨特的語言風格,到達最正確的交際效果。例如,教學“我家的一張照片”時,教師不妨這樣啟迪學生:一張照片雖然拍下的是一瞬間的場景,但是在這張照片背後可能藴藏着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可能讓人得意,可能讓人衝動,可能讓人幸福,可能讓人難堪……快把這個故事説出來,讓大家一同分享這難忘的時光!在教師的誘導下,學生就會翻開思路,從不同的角度講述照片中的故事,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交際的內容就能多姿多彩。

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説過:“惟有從生活中多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積累得越多,瞭解才越見深切。”可見,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五彩斑斕的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它給口語交際訓練提供了源頭活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打破課內課外的壁壘,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廣闊的天地之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類、關注自然,注重生活的積累,從而拓寬專題訓練的視野。

某些教師認為:學生是不能表揚的,他們一旦受到表揚就會驕傲,就會退步。所以教師對學生總是批評多表揚少。結果,學生被弄得灰頭土臉,一點勁頭也沒有。其實,每個人都渴望被別人賞識,國小生更是如此。教師尊重、讚賞、寬容的態度對於他們而言,無疑是一種莫大的鼓勵,它能充分開發學生內在的潛能。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時,應當做到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對於學生的優點做到不吝辭藻、熱情洋溢,指出缺點和缺乏時,那麼語氣委婉、言辭懇切,評價的重點是考查他們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這樣,就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他們在交際時會按照自己的天性、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獨特的觀點,辯駁不同的意見,從而釋放出所藴藏的宏大潛能。

總之,我認為古人説得好:“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我在口語交際的教學實踐中深有感觸地認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要想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就必須從源頭抓起,那麼這個“源頭”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口語交際心得體會 篇16

口語交際是人們交流思想、傳播信息、表達情感的重要形式。因此,加強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高國小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小階段是一個人開展語言的黃金時期,一年級更是學生系統學習標準化語言的開始。儘快讓每個孩子動起來,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是我們一年級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我做了以下嘗試。

我們常説“童言無忌”,確實,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通常想到什麼就説什麼。但是,由於受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的影響,一些孩子膽小、害羞,沒有當眾大膽、清楚表達的習慣,而且有些孩子從小用方言説話,給學習標準語言造成了障礙。因此,教師應創設良好的語言氣氛,親近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把培養和訓練學生敢於表達放在首位。

賞識是一種愛。當我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並且真誠地讚揚孩子時,將會給他們增添無窮的力量。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上對於學生的發言,我都給予肯定、表揚或獎勵,就是説得,我也不訓斥,以免挫傷孩子在學齡前期孕育的積極性。“你的聲音真響亮!”“你還會用這個詞,真不簡單啊!”“你一下子能説這麼多,太了不起了!”“你説起話來小手放得直直的,身子站得挺挺的,多大方啊!”這些話都是我常掛在嘴邊的,紅星、小書籤、卡通圖片等小禮物更是我時常獎勵給孩子們的。説得特別好的小朋友還會在眾多羨慕的眼神中承受老師奇特的獎勵──當一天班長、讓老師抱一抱、捏捏老師的鼻子等,並請他到講台前説給大家聽,稱他為“説話小能手”。教師的賞識激發了孩子説話的積極性,即使是平庸的'孩子,在賞識的雨露下也會變得鮮活起來,產生強烈的幸福體驗。漸漸的,他們的膽子大了,説話的興趣濃了,覺得和同學、老師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小的講台成了孩子們嚮往的舞台。

孩子和成人並不擁有同一片天空,孩子有着迥異於成人的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視角。我們只有“變成”孩子,擁有活潑的童心,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也只有變成孩子才能將語言童化、趣化,才能貼近孩子的生活,易於為他們承受。實踐證明,採用兒童化的語言和孩子們説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下樓梯時,我對孩子們説:“讓我們都來學做小花貓,走路靜悄悄。”對於動作緩慢的孩子,教師那麼會幽默地説:“你想成為蝸牛王國的小公民嗎?這可不成啊!”有的小朋友寫字姿勢不正確,教師富有童趣的語言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老師聽見你的背在説,我本來多挺,多帥啊!可是現在卻像一張彎弓似的,真難受!我多麼希望能變得像小松樹一樣挺拔啊!”孩子聽了後,不僅非常樂意改正,而且以後也會用這麼有趣的言語和小朋友説話。兒童化的語言為孩子們創設了一種寬鬆愉悦的環境,使孩子生活在濃濃的愛的氣氛中。剛上學的孩子,只要適應了學習環境,每個人都是活潑可愛的,只要你有耐心坐在那兒,你就會聽到講不完的話。所以,課間十分鐘我常常坐在孩子們中間,選一些他們喜歡、熟悉的話題聽他們講。比方《我的爸爸媽媽》《我的好朋友》《我最喜歡吃的水果》《我最愛看的動畫片》等。一説起這些,立刻燃起了孩子們的興奮點,他們眉飛色舞,喜形於色。有的一邊講着爸爸的樣子,一邊指手畫腳地表演;有的一邊説着自己的好朋友,一邊笑得合不攏嘴;有的孩子一邊講着自己愛吃的葡萄、草莓,一邊使勁地咽口水;説到自己最愛看的動畫片更是爭先恐後、手舞足蹈,一點緊張勁兒也沒有。孩子們快樂地表達着,精彩的言語不斷噴湧,淘氣可愛的皮卡丘、聰明伶俐的大頭兒子……在交流中,教師也擁有了一雙“兒童的眼睛”,重拾了那份久違的純真,獲得了心與心的溝通。

在參加這次教學觀摩課之前,就以得知這次活動請了有知名度,教學理念新並且有自己獨特教學風格,非常優秀的老師來上課。很興奮也很期待,尤其是期待觀摩董庚老師的課。因而在此主要談談我對這節課的個人感受。

我最想期待了解的是董庚老師用是麼樣的語音,語調,語氣及體態來上課。是不是帶着方言腔調,上課放任自由?可是一開課,就被董老師輕鬆自如的體態,標準、輕重適宜的普通話給吸引了。説句實在話,普通話是我們老師是否能站在講台上的第一個標準,雖然老師們都經過普通話的考核,但是大多數老師那種帶着方言的普通話,聽起來總是有些怪怪的,不是那麼字正腔圓。而董老師首先在語言上拉近和孩子們的間隔和所有聽課老師的間隔。我其次最想期待學習的是董老師設計課的風格。這節課從外表上看平平淡淡,教學思路很明確:導入——體會和感悟——運用,實際上是妙趣橫生,精彩連連。開課時,用了奧運會上林丹獲得冠軍那一時刻的經典片段,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在無形中對學生進展思想教育。在體會感悟這個環節,設計了你演我猜,並且每次演猜,絕不雷同,讓學生感受到了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有各種不同情緒。如:欣喜假設狂、無可奈何、火冒三丈、心急如焚……演完之後,再讓學生談談聽不到的話有什麼缺憾,此時此刻學生對於這個問題自然是水到渠成,輕鬆地解答。這個環節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學生是非常積極地參與。最後一個環節老師設計了四人小組合作表演一個沒有寫完的故事,把自主權交給了學生,給他們無盡的想象空間,自我展示的時機。

我最後期待感受的是董老師在課堂上的師生關係是怎樣的。課改之初,我們大力倡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師生關係,提倡尊重學生,提倡鼓勵學生。在這些理念指引下,我們的課堂發生了許多變化,課堂的民主意識、研究氣氛更加濃厚。但同時,由於課改之初許多老師對這些新的理念做了形式主義的理解,課堂上出現了一些單純追求某種新理念的表達方式的做法,如:一個很小很簡單的答覆,老師用很高的讚譽詞“你太了不起了”“你比老師還厲害”……可是在董老師的課裏找不到這樣誇張,甚至貶低老師地位的讚揚詞,董老師語言懇切、真實、樸實注重實際,感覺如我們平日課裏與孩子們在交流,更加理性、樸實和實際。

在這樣的課堂裏沒有給我們一種表演、做秀、不舒服的感覺。反而讓我感受到了“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pzlo0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