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讀《中庸》高中心得體會(精選4篇)

讀《中庸》高中心得體會(精選4篇)

讀《中庸》高中心得體會 篇1

《中庸》這本經典,也是源出《禮記》,相傳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註》而顯著於世,“以續夫千載不傳之緒”。

讀《中庸》高中心得體會(精選4篇)

《集註》開篇便是程子對於篇名的解釋,“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頗為少見。是以朱子詳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與英文general可以互釋,可釋為一般,也可釋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與篇中“執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為先賢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當可解為不偏不倚、執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與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類。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內在的道德素質,從而使社會可以達到太平和諧的一套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庸之道在中國千餘年來成為一種處事哲學,但是到了當代好像出現了偏差,這恐怕跟用字習慣是有相當關係的。當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義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帶貶義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會下意識地把中庸也歸結到不作為上來,這就跟原意相去甚遠了。

中庸講的不偏不倚、誠其意,可以從下面這句來理解。“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鍬,行乎夷鍬,素患難,行乎患難。”此處告訴我們,要守好本分,説合適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話,做合適德行和身份的事,進而才能達到和諧的狀態。“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適合行事的。所以詩中有言明哲保身,這個詞本來也不是貶義的。身處逆境想要進取的時候更要考慮如何智取,以四兩來搏千斤,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穫,不能一味蠻幹。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為不作為,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講到“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訴我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並非像俚語所説“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躺下”,是有進取的。接着又云,“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很明顯地講到“為”和“修”,這兩個字都是主動性的詞語,是積極的、向上的。再擴展到其他儒家經典來講,我們熟知的`“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便是告訴我們當學習有了餘力的時候可以出仕,當官有餘力的時候可以致學。《大學》中也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古今無數能人志士修身進取的思想基礎。

上面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為了着重講述而劃分的幾個方面或者説幾個階段,各有所側重。所以我們理解中庸的時候,應該看完整,不能只靠隻言片語根據當代對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窺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時候都行得通的。

讀《中庸》高中心得體會 篇2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中庸乃人生成敗的智慧根本”,“誠於中,信於外”,“君子當慎獨中立”,“仁者愛人,仁者無敵”,“誠則明,信於外”,“和為貴,不自棄”從六個方面展示了《中庸》的思想和理論。

一開始讀《中庸》時,感覺很迷茫,因為我並不知道它在説什麼,但是學習通的經典共讀裏有譯文,讓我更容易理解了。

第一章中“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它讓我明白一個真正高尚的人,即使在沒人的時候也高要求自己,自律成為一種習慣,堅守原則,不辜負自己才能成為更優秀的人。還有當顏回被污衊偷盜時,孔子用金子試探他,顏回卻説“天賜顏回一鈿金,外財不發命窮人”。從他身上我深刻領悟到了《中庸》中説的誠,他誠實,不為外財所誘惑,自然身正不怕影子斜。從他身上體現出來的就是“君子坦蕩蕩”的感覺,這讓我感覺很佩服,在生活中我們要做這樣的人,只有成為一個真正誠實的人,他人才會更相信你。

還有祁黃羊薦賢無私的故事,他身上有着偉大的包容心,所以他不計前嫌,無私推薦有能力的人,這讓我學習到我們不能夠總是斤斤計較,我們要擁有一顆偉大的包容心,對待周圍的人要善良要多多包容他人的過失或者不足,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還有一句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意思就是君子是重於人際協調,但是不能隨波逐流,信守中庸之道,但是獨立不偏不倚,國家政治修明時,不因世事艱難而改變方向,國家混亂無道時,君子堅守品德和信念,至死不渝才能叫剛強,作為新青年,我們就應該成為這樣的人,現在國家開明,政治有道,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幸福的年代,但是我們應該要居安思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成為一個強大的人,才能更好的為國家服務。

讀《中庸》我學到了很多很多,做人的道理,還有在學習中的道理,很多名人都是自學成才,如王冕等,在如今這人教育資源如此多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學好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讀《中庸》高中心得體會 篇3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它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修,修道之謂教”的性、道、教三者為根本,深入闡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敗的智慧根本”、“誠於中,信於外”、“君子當慎獨中立”、“仁者愛人,仁者無敵”、“誠則明,明則誠”、“和為貴,不自棄”六個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論。

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為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並查閲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穫還是不小的

關於“中庸”,程頤説:“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敍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那是一種瞬間綻現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

忠恕寬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之一。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並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誠無息”、“內省慎獨”、“隱惡揚善”、“執其兩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對於現代社會的人們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確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着非同尋常的現實意義,書中説“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

全書體例清晰,點評得當,寓意深刻,除了摘錄原文之外,還附有白話註解,並在“細讀慢品”這一板塊中擷取大量與現代社會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聯繫緊密的故事、寓言、實例等內容,結合本節所闡述的思想,帶領我們細細品味《中庸》中所藴含的人生智慧、處世之道。

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個“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

讀《中庸》高中心得體會 篇4

《中庸》原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喜怒哀樂的情緒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心是平靜安寧祥和無礙的狀態,稱之為“中”;如果情緒之發生時也能由這種“中”的狀態控制,則稱之為“和”。『中』的狀態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狀態,也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人對事物發出情緒能夠用『和』原則來自制,則是最接近道的。 《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説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説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説循着這種天性而行就合於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治儒家之道,所以説“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係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中庸》還闡述了學習程序,並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説:“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説:“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系統地閲讀過《中庸》,對古文經典有了粗淺的認識,彷彿脱胎換骨似的,對古文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他們文章中的觀點仍不過時,因為古人、今人及將來的人,心性是一樣的,對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則都有相通之處,不管時事如何變遷,作為生命主體的人都是一樣的,無論什麼時代都有共性。

為什麼四書能傳承不息?讀完《中庸》過後,我算有了一點領悟,因為它們是中華文明的傳承,更因為它們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歷風風雨雨,經歲月的沉澱,而歷久彌新,不會過時,就看你用什麼眼光去讀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o8g34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