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精選11篇)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精選11篇)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 篇1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 。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精選11篇)

今天看了中庸的這句話,明白了不應總抱怨這裏不好,那裏不好,這裏骯髒,那裏黑暗,其實道永遠應該裝在心中,而肉身則要受些苦難和歷練,跳出來看世界,就會心懷慈悲,哪個人不是可憐種呀。所以任何地方都是最好的地方,任何時間都是最好的時間,君子在何時都應該安然自得。因為他知道這就是這個世界,這就是本來面目。

所以,身在何處都可以修道。小隱隱與林,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廷。

人生不過是了悟道理的過程而已。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 篇2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年伊始我院組織了對傳統文化《論語》的學習,現在又組織學習了《大學中庸》,通過這兩次學習,使我不僅體會到了古典文化的經典和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我自身的指導意義。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段話是《大學》的經述,也是這本書的總領,揭示了大學的宗旨。看完這部分,使我懂得學習和工作都要有安靜和平的心智,這樣才能神思安穩,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問題,思慮周詳問題,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和規律。這對於在法院工作的我來説非常重要,在開庭之前要認真閲讀每一本案卷,做好開庭前的準備工作,在庭審中抓住庭審過程的爭議焦點,圍繞爭議焦點調查和審理案件,但是實踐中,一般當事人大都缺乏出庭經驗和技巧,在庭審時提不出觀點,抓不住重點,找不到焦點,而是採取平鋪直敍的方法或是想到哪裏就説到哪裏的方法。這就需要法官有安靜和平的心智,神思安穩,思慮周詳問題,以平等寬容的心態注意觀察當事人的心緒,體察當事人的心態,揣摩當事人的心理,以便及時準確地“對症下藥”,找準妥善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及時化解糾葛。相反如果內心急躁,就很難去認真全面的思考案件。

讀《大學》的另一個深刻感受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內心的中正,就是謹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外界所左右,不受個人感情所支配,公平裁判,沒有偏私。在具體審判訴訟案件過程中,要客觀、中立,與各方當事人保持同等的距離,不偏不倚,以事實為根據、法律為準繩,公正地裁判,公平地保護訴訟各方合法的實體權益和訴訟權益。作為糾紛訴訟的終極解決者,必須保持嚴格中立的立場,本身不能代表任何意志和利益,只能通過依法確認的事實,根據法律規定的準則和對法理精神正確的理解,公允地確定哪些利益當受排斥,哪些利益應予保護,使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受到同等尊重、獲得同等的法律保護。

讀完《中庸》,令我感觸較深的就是要懂得“人類世界最重要的是人與人間的和諧共處”,這雖為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方法,但是這種為人處世的方法運用到我們法官的審判案件中就是和諧裁判,調解結案。享有東方經驗美譽的調解制度,就是強調“和”的效果,也是解決糾紛的最佳結案方式。目前較普遍的“大調解”機制的建立,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和為貴”、“息訟止爭”的優良傳統。“和”並不是要回避矛盾,而是要通過分析當事人心理,注重釋明法律,查清案件事實,講究方式方法,進行細緻入微的法律分析和事實分析,使當事人勝敗皆服。通過調解,不僅合理解決了矛盾糾紛,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影響社會和諧,而且理順了當事人的情緒,緩和、化解了相互之間的對抗與衝突,達到了化干戈為玉帛、重建和諧關係的效果。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 篇3

一直以來就對我國傳統文化很感興趣,國中的時候因為時間緊任務重,只零碎的學過一些,然而都不夠系統,不能夠準確的把握其精神實質。到了高中有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就買了一些有關傳統文化方面的書。今天讀完《中庸》,感觸頗深。

《中庸》裏面涵蓋了有關做人,修身,齊家,治國的道理,中庸之道自古至今一直受到知識份子的追捧,裏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然而,對於這種儒家思想的代表作,我們必須批判的繼承和吸收,它有很多思想是正面的是積極的,然而,也還有很多不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我們一定不能迷信書本。

中庸之道是中國的傳統優秀文化,是值得現今社會提倡和學習的,是寶貴的精神遺產,值得所有中國人學習,值得我們深研。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 篇4

讓人很難理解,幾千年前古人總結的經驗,到了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依然擲地有聲、經典至極。這是我讀《中庸》時的感受,而且讀的越多、理解得越深,這種感受越強烈。

《中庸》中不是句句有理,但絕大多數都能發人深省。其中,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我最認同的是“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句中的“豫”作“預”理解,是“計劃”、“準備”的意思。這句話可以簡單理解為:“做任何事,如果事先有周密的計劃和充分的`準備,就能成功;如果事先沒有計劃好或準備好,則可能失敗。”

我們身邊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

上個星期五的朗誦比賽,我們班又拿了一個一等獎。這個一等獎也是來之不易的。老師一接到通知,就搶先進行了計劃和選題,接着就組織我們進行練習,開始的那幾天,我們除了在學校練習之外,老師還要求我們每天回家練習朗讀,實際上,這就是在作充分的準備。離比賽還有兩天的時候,老師每天又抽一、兩節課給我們排練,此時,她專門注意糾正我們的舞台效果。正式比賽的時候,我們全體同學無論是字正腔圓,還是精神面貌、感情投入等多方面都比別的班要好。現在來看,如果不是老師搶先計劃並組織我們充分準備,我們就很難拿這個一等獎啦。

事先沒有計劃和準備的事,我做得多了,當然也就嚐到了很多次失敗的滋味。比如有一個星期天下午,我記得我還有一個辦手抄報的作業沒有做,於是,我急着做手抄報。當我找a4紙的時候才發現紙沒有了,爸爸便馬上給我買回來。這時,我又發現,我不知道畫什麼畫、寫什麼內容,好不容易畫好之後,又發現彩筆掉在學校啦,於是爸爸又去給買彩筆。前後折騰了四、五個小時,才把辦了一張質量很差的手抄報。後來想,如果我事先準備好材料,並事先設計好手抄報的版式和內容,我想,這張手抄報不僅質量要高一些,而且花的時間也少得多。

現在,我時常在做事和學習的時候都會想起“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一重要的做事準則。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 篇5

看了這本經典書——《中庸》,我覺得這本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幾千年的人,對於以前的歷史都記憶猶新,刻骨銘心。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歷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體現人性和我們幾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現代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它也可以告訴我們許多數不勝數的道理。

這些道理散發開來塞滿天地四方,收攏回來又能隱藏內心深處。他所藴涵的趣味無窮無盡,而且都是很實在的學問,對於我們終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這些道理深深地影響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則,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學……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學。

像感恩,做人一定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在感恩的歷史長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黃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體温暖了席子,才讓父親睡到温暖的牀上;今有偉人主席,邀請他的老師參加開國大典;朱總司令蹲下身,親自為媽媽洗腳。還有居里夫人,寄去機票,讓她的國小歐班老師來參加鐳研究所的落成典禮,居里夫人還親自把老師送上主席台。偉人之所以偉大,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是因為他們都擁有美好的心理品質——感恩。

像勤學,如果我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就像著名的政治家孫敬和大學問家匡衡,他們為了勤學而不顧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時極愛讀書,白天在田間忙於助大人農作,日落始返家,欲讀書卻苦於家中無燈,後來忽發妙想,原來,鄰家點燈的那間房與他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鑿了個小孔,藉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讀書,讀完了不少書。後來,匡衡成了著名的學者,特別是對於《詩經》一書,在當時的見解無人能出其右。漢元帝時,他的學問極為當朝賞識,所上之書屢被採用。他的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學界千古佳話……

讀了這本書,我獲益良多,讀過這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希望我們讀了這本書後都能成為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對人民有益的人,團結攜手建設我們的美好明天!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 篇6

讀了《中庸》,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中庸》讀後感。《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

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寫的經典文本,或者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被收錄在《小戴禮記》中,後來獨立成一書,南宋朱熹又將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為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並查閲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穫還是不小的。關於“中庸”,程頤説:“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敍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這句話是一個垂示,猶如鳳鳥銜至黃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圖》稱:黃帝坐於扈閣,鳳凰銜書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種瞬間綻現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書中説“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於為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 篇7

讀了《中庸》,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

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寫的經典文本,或者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被收錄在《小戴禮記》中,後來獨立成一書,南宋朱熹又將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為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並查閲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穫還是不小的。關於“中庸”,程頤説:“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敍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這句話是一個垂示,猶如鳳鳥銜至黃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圖》稱:黃帝坐於扈閣,鳳凰銜書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種瞬間綻現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書中説“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於為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 篇8

通過讀這本書,讓我瞭解了《中庸》是我國儒家的經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原屬《禮記》的一篇,宋代把它和《禮記》中的《大學》獨立出來,同《論語》、《孟子》配合稱《四書》。《中庸》裏面闡述了有關做人、修身、齊家、治國的道理,它所敍述的就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方法,那麼何為中庸呢?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悲樂時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但若表現出來而有節制的,叫做“和”。中庸的根本即為中和。我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社會則井然有序,處處和諧了。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兩兄弟倆在爭一個蘋果。母親犯難了,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自己兒子,給誰?不給誰?——一人一半吧!

這是大眾所普遍接受和贊成的最妥帖最自然的解決辦法。可大多數只知道這樣做公平,使兩人不至於打起來。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會吃完自己的半個蘋果就拍拍屁股走人,很少有人想到,有人願意去從兩個半拉的蘋果核中悟道——中庸之道。

“中庸”的“庸”説的是“適中”的道理雖然平凡無奇,卻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的確,“中立而不倚”,“過猶不及”這樣的生活態度曾是千百年前的大學鴻儒所追求和堅守的行為準則和人生信條。時至今日,人們還在求索中庸之道之中藴藏的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崇尚的均衡美與對稱美。

“中庸之道”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經典,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至今還在發揮着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説,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標準。因此很少能夠有人實現它。如果能得到,一定要牢牢的抓住,做到孔子説的: “吾道一貫之”的境界。

《中庸》卷尾引用《詩經》説:“德行輕如毫毛。”輕如毫毛還是有物可比擬的,而上天所承載的,既沒有聲音也沒有氣味,那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如此説來,人性的最高境界就是像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着地存在着,其實不然。人們常説,“小隱於野,中隱於市,大隱於朝”,這裏的“隱”是一種純粹的品格與心境的修為,一種最完美的、最優雅的自我控制力。當然,這非常地難,甚至可説無法抵達,即使是《中庸》作者子思也望塵莫及。讓我們看一看《中庸》的創作背景:子思以説道傳教為宗旨,周遊列國。曾為魯繆公之師。後困於宋,不得志,遂憤而作《中庸》。因此可以看出《中庸》本身就是一部在不中和的狀態下創作的作品,故而説明“中庸之道”更多時候是一種理想的道德境界,是人類難以突破的極限。作為一個平凡人,我們需要理解的是“天”或者世界、人類是有法則、有定律的,所以只要嚴謹、率真地做自己就可以了,千萬不要違背規律行事,否則就是背叛和諧、自取災難。恰巧,這正是巔峯對峙了數千年的孔孟、莊老兩大國學屋脊最奇妙、最中和的一次共識。

回顧自己的教學經歷,我感覺教師確實應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學生的錯誤。在課堂上,當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擺在我們面前,他們有的活潑,有的調皮,有的誠實、率真,有的不愛寫作業,有的上課調皮搗蛋,他們的性格特點多種多樣,所以有時所犯的錯誤也是各種各樣的。當我們面對這些錯誤時,有時會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傷害學生的學習創造性;如果我們換一種教育方法,採取一種平和的心態,冷靜地分析一下學生出錯的原因,幫助學生找到出錯的根源,我們也就不難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所以,我認為教師保持平和的心態是正確對待學生犯錯誤,引導學生走正確的道路,幫助學生有效改正所犯錯誤的關鍵所在。

讀完《中庸》,令我感觸較深的就是要懂得“人類世界最重要的是人與人間的和諧共處”,而實現這種和諧之本就在於心靈之間的真誠交流。我們有句座右銘:一切為了孩子!現在聽起來忽然感覺有些激烈,缺乏中和。斗膽胡言一句,可不可從心開始,説成:一切為了孩子的感受!

中庸思想作為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對於我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具有積極重要的價值。借鑑中庸思想的精華,能夠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我們學會做人與處世,從而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

所以,中庸之道是中國的傳統優秀文化,是值得當今社會提倡和學習的,是寶貴的精神遺產,值得所有中國人學習,值得我們深研。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 篇9

在讀完《中庸》之後,我的收穫還是很大的。《中庸》它是一篇重要的儒家哲學經典文獻,它從本體論,主體論,倫理政治論,宇宙論四個方向展開了儒家哲學思想體系,經到的本體作為始基,以道德主體作為核心,描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會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則和行為規範,最終將天人,內人之道歸結為——“誠”。

在《中庸》中,我深刻體會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知識不僅能提升個人科學常識,而且還可以改變命運。例如,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學習可以改變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層次。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學習的五個層次,正所謂量變才能達到質變,在我們積累量的時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態度來面對事情,以和平的態度處理事情。學習它本身的過程也就是修身的過程,通過書本獲得知識,通過知識傳遞思想,進而達到書中要求的道德水平。

以上是讀完《中庸》的理解和收穫。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 篇10

《中庸》是儒家四大經典之一,相傳為孔子嫡孫子思所作,主要記錄了孔子關於中庸思想的言論。西漢時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先後選編《禮記》,兩人選文各有側重、互有優長,但都將《中庸》收入自己所編的《禮記》書中。戴德所編《禮記》選有85篇,史稱《大戴禮記》,已多散失,流傳未遠;戴聖所編《禮記》有49篇,人稱《小戴禮記》,為後人所好,今傳《中庸》正是小戴的版本。《中庸》開始並不被人看重,直到北宋時開始受人推崇,南宋時大儒朱熹又作《中庸章句》,並將《中庸》與《大學》從《禮記》中抽出,同《孟子》、《論語》一起,並稱為“四書”,從此成為儒家修身入世的必讀經典。

中庸思想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中華民族的性格特點、思維模式、行為習慣的養成,同樣起到了至為深遠的影響。而文化的發展,從其產生起,很多情況下似乎總是註定了要在截然相反的兩種命運中擺動:要麼在日趨封閉排斥、保守僵化中走向衰落敗亡的結局,要麼始終保持開放包容、與時俱進的品質,不斷開創新境界、步入新輝煌。中庸思想與儒家文化伴隨着中國封建主義的盛衰起落,經歷了數千年風雨滄桑。正如人之行遠,必定蒙落塵垢,中庸思想在數千年的歷史長行中,同其最初時相比,早已不甚清新,甚至被附加了許多與中庸的本質相背離的東西。在中國,不知何時起,現實中的“中庸”常常使人讀出一些諸如“不思進取、消極守舊、封閉落後、中立騎牆、好好先生”等等此類的意味,如果説這就是所謂“中庸”的實踐,則其與孔子創立中庸的追求其實已大相徑庭,孔子若泉下有知,怕也要捶胸頓足,長長歎息了。魯迅在批評國民“中庸”的性格時,就曾舉例説:“老先生們保持現狀,連黑屋子開一個窗也不肯,還有種種不可開的理由,但倘有人要來連屋頂也掀掉它,他才魂飛魄散,設法調解,折中之後,許有一個窗,但總在伺機想把它塞起來。”(《兩地書》1935年4月)這樣的“中庸”既不能讓人看到深邃的思想,也不能體現超凡的智慧,反而真讓人覺得人性的某種“醜”來。因此,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就要溯本清源,撣拂去矇蔽在它上面的歷史灰塵,煥發出它本有的燦爛光明,為啟發民眾智慧、滋養民族心靈、推動國家富強,注入源源不竭的強大精神力量。用心讀《中庸》,我覺得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非凡品格,仍然足以讓後人深思和啟迪。

一、中庸是儒家的思想路線

思想路線是人們認識和實踐所遵循的思路和途徑。從認識論和實踐論的角度,都能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庸其實就是儒家的思想路線。這種思想路線,孔子在《中庸》中借對遠古時舜帝的頌揚,作了這樣的表述:“舜其大智也與!舜好問而好察爾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這解釋了“中庸”的大意,即“執兩用中”。這段話後人往往有不同的解讀,而不同的解讀,又會導致對“中庸”的認知和判斷作出截然不同的結論。我理解這段話的大意應當是:“舜帝是如此的睿智賢明啊!他深入廣泛地開展調查研究,全面瞭解各方面情況,作出決策時,總要仔細斟酌,摒棄不好的因素,發揮善良的功用,權衡之後,實施對人民最有利的方案。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原因啊!”應當明確,這裏的“執兩”並非僅僅探究事物的兩端,而是力圖深察事物的多方全面;“用中”,並不是簡單地妥協折中,而是要篩選擇優,確定最適合有益的方案。查看不少有關《中庸》的資料,很多人把孔子中庸思想裏的“執兩用中”解釋為“站在相互對立的事物的兩端,調和折中,採取中立的態度和方案”,又把“隱惡揚善”簡單地理解為“隱去別人的惡行和污點,表揚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似乎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在教人如何和稀泥、學做好好先生了,這其實是對孔子本人及其中庸思想的極大誤會!倘若這樣就是孔子中庸的真意,那麼孔子不僅與“聖賢”的褒譽不能相稱,甚至有對民族思想“遺禍”的嫌疑了。如果讀一讀《史記?孔子世家》、《禮記·儒行》、《論語》等,瞭解孔子的生平經歷和理想抱負,就會知道,以孔子入世進取積極的人生態度和仁義擔當悲天憫人的濟世情懷,以其“上弗援,下弗推”、“居上不驕,為下不倍”、“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的獨立人格,是不可能發出這樣違背儒家大道和信仰的言語的!

由此看來,中庸的“執兩”,其實就是“求真”;其“用中”,則語近“務實”。最初儒家這樣的中庸,與當今的“實事求是”頗為相通,然而卻都不容易實行。中庸之道,雖知其好,真做則難!孔子就此感慨:“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闢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在孔子的眼中,尋常人或許自以為很聰明,然而若要他按中庸之道修煉行事,卻連一個月也難以堅持;即使聖人,也常常不能做到,何況凡人!所以在《中庸》中孔子説:“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也。”可見中庸之道,雖然人人皆可親近,但要達到精深的境界,並能始終堅守不離,則又非常人輕易可致。孔子在《中庸》中説:“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這樣的感歎,對於我們從孔子的智慧和思想裏尋找到啟發和借鑑,始終堅持不離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始終沿着正確的方向,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加快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步伐,具有積極借鑑的意義。

二、中庸為“至德”

中國的傳統文化十分強調個人的道德修養,把德的有無及高下與國運的治亂盛衰聯繫起來。在《大學》裏,儒家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綱目之説,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修身”的基礎,“治國、平天下”則是“修身”所要追求的社會抱負和理想,它們以“修身”為聯結,前後呼應,層層遞進。在儒家看來,“修身”是社會的根本;身不修則不可以齊家,不齊家則不可以治國平天下。所以《大學》中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國人無論貧富貴賤,都應重視以修身為本,否則無疑緣木求魚,魚終不可得。這裏儒家的修身,其實就是養德。中庸是儒家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被孔子奉為“至德”。這種“至德”常人很難達到,但卻人人可以嚮往和修煉,在無限接近“中庸”的路途上相偕同行。雖然孔子説:“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但也承認:“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雖然修為的境界會有高低,但行走的方向同一,則無論貴為“天子”還是賤為庶民,都能達到內心和外物的平衡與協調,以“致中和”,則聖人“治國平天下”的社會理想也就不遠可望了。

修中庸之“德”,其要為“誠”。在中庸的觀念裏,“誠”既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客觀原則,也是人在社會交往中和睦共存的主觀標準。與自然相處的“誠”,就是要“格物、致知”,瞭解和把握客觀世界的真相,按照自然的規律行事,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和諧。孔子在《中庸》中説:“誠者,天之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其生物不測。”這些都説明天道坦蕩無欺,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其化育萬物,周而復始,以致無盡無窮。人以“誠”的態度去認識和探究自然,不以人為的喜好而掩飾或附加,這樣就能更加真切地看清天地自然,順應其勢而作為。而修煉人性之“誠”,則要慎獨慎微,使自己始終做到心意真誠。所謂“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君子誠之為貴”、“誠其意者,勿自欺也”,要“君子擇善而固執之也”。人不自欺,也不欺人,胸懷坦蕩,具備了這樣“至誠”的品質,就能生化萬物、感化民眾,激發出人與自然天賦的善良本性。《中庸》有記:“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與天地參矣!”中庸廣大而精微、開闊而包容,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可以與天地並列為三了。《中庸》又記:“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動,動則變,變則化。惟天下至誠為能化。”如果人把天賦的真誠的本性推致到細微的事物,這種天性就會在不同的事物上得到顯現並光大發揚,從而使事物受到感動進而推動其變化。天下只有道德高尚、秉性真誠的人才具有這種感化民眾、推動萬物變革竟發的強大力量。《中庸》對於道德的這般推崇,是中國“德治”傳統的最早淵源之一,順應了當時中國社會現實的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仍然離不開道德的力量。道德不僅是法治的基礎和動力,也是判斷法治的直接的價值標準和依據。在立法、司法、執法、守法的每個環節,如果缺乏道德“血液”的滋養,沒有“真誠”“至德”的範引和導向,法治就容易淪為暴掠的工具,成為戴在臉上的偽善的面罩!所以,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同樣應當成為我們毫不鬆懈的努力方向。

是啊,如果一個社會道德失去了應有的力量,如果真誠成了社會僥倖才能得見的稀缺品,那將會是一件多麼令人悲哀和可怕的景象啊!在最近的幾十年裏,我們在物質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卻不得不承認,在這過程中有不少人在精神的世界裏已經陷入了迷途。統計摻水、面子工程、政績工程,拋光米、毒膠囊、染色饅頭、三聚氰胺奶,寫作抄襲、論文剽竊……哪一件不是令人痛心又傷心!孔子以中庸為“至德”,以修身齊家而治國平天下,其言雖發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如今重新唱響,這樣的聲音又何嘗已經過時!

三、中庸的開放與包容

只有睿智的頭腦,才會有開放的胸懷;只有博大的胸襟,才能有包容的海量。思想的發展如果沒有開放和包容的品質,就不能保持長久的生機和旺盛的活力。這正如開始的泉源,一路流淌,若不能寬廣河牀,不吸納涓滴細流,其流就只能越來越小,最後乾涸不見。孔子的中庸,無疑具有這樣的可貴的品質,儘管它在兩千多年的流傳中,常常被人扭曲歪解,但它智慧的光明仍然經久不滅,它高遠寬廣的境界依舊使人迷醉神往!

在孔子的眼裏,中庸之道即聖人之道,“其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這是孔子的感歎,中庸之道是如此的偉大,它浩浩蕩蕩充溢於天地之間,生化萬物,美德像天地一樣博厚和遼闊。“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君子要尊崇天地一般美好的德行,為人樸實厚道而崇尚禮儀,通過後天的勤學善問,温習已有的舊的知識,並在這樣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自己的見解,不僅使自己的思想認識達到寬廣博大的宏觀境界,而且也使其深入到極其精微細緻的微觀層面,不斷把自己修養道德的境界提升到一片新的更加高尚光明的天地。“譬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譬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就像天地對於萬物,其寬廣博大,吐故納新,無不承載,無不包容;猶如四季錯綜運行,日月交替光明,永恆不息;萬物共生,不相妨害,各自遵循其天賦的本性運行,卻又彼此寬容而不悖離。在中庸的世界裏,“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小的德行如川溪長流漫浸,大的德行則使萬物敦厚淳樸,化育無窮。這樣的中庸,我看不出它怎樣狹隘排斥,反而讓人看到在這樣的一片天地裏,萬物和諧共生,相互包容成長,呈現在人眼前的,只有一片紛繁多樣、生機勃發的多彩景象,哪有一些人眼中“僵化落後、消極守舊、暮氣沉沉”的絲毫模樣!

而且從孔子個人經歷看,他一生好學,對於各種新的知識和思想,總是孜孜以求。他的學問修養,正是追求實踐中庸“開放包容”品質的結果。他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在修養學識面前,他始終保持着一種謙虛慎敬的態度,“好學近乎智”,認為人智慧的增長,來自於不斷地學習。他的思想和學説,很多就是在學習借鑑他人的基礎上,最終形成的。西周末年,老子擔任周武王守藏室史官時,孔子聽説老子的學問和名氣,心裏很是崇欽仰慕,專門從魯國帶了禮物,來到洛陽登門向老子求教。他對於老子的學問大加讚賞,離開洛陽後,他向人讚歎老子的思想和學問:“龍在天上,在雲端,無法琢磨,深不可測。老子就像天上的龍一樣啊!”孔子的學説裏,包含了很多道家的成分,事實上,儒道之間的密切聯繫,儒家對於道家的學習和借鑑,早在孔子的時代就已經開始了。孔子對於思想守舊而不求進化,是極力反對的,對於思想僵化而不時變的危害,他也有非常清醒而深刻的認識。他在《中庸》中説:“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而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至於孔子提出“克己復禮”, 倡導周禮,近人常常把它作為孔子思想倒退落後的事據,其實這種説法經不住推敲。如果站在歷史的角度,理性地考察當時的背景,孔子的“克己復禮”不僅不是守舊倒退,反而是思維開明、包容善取,具有歷史的進步性。這正如我們所要弘揚傳統文化,難道不正是因為其中有於今可用、適於當今的思想精華嗎?如果僅因為它傳統,來自於過往,就不加分析地以今世而反求古人,對之一概排斥拋棄,這樣不是科學進步,反而是愚昧的表現!這樣極端的思想和行為,我們是有過教訓的。何況孔子關於“禮”的文化和制度,為此後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政治、經濟曾經長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是有着巨大貢獻的。

四、中庸的進取和擔當

中庸的境界,是孔子一生的精神追求。在孔子的精神世界裏,中庸的思想始終充滿洋溢着一種積極進取和為世擔當的精氣神;任何消極避隱、自保其身、好好先生等世俗的畫像,都與他“君子”“大丈夫”的人格氣質格格不入,毫不相容。凡進過孔廟的人,大概見過孔子的雕塑或畫像,他身材魁偉高大,虯鬚遮臉,荷服仗劍,頗有江湖草莽豪俠、可力舉千鈞的氣象,不是後世話本中細皮嫩肉、弱不禁風的那般書生模樣。孔子的一生,是積極進取和為世擔當的一生,為此他寧願放棄名利,遠離物慾。作為儒家思想文化的創立者,孔子所具有的智慧和學識,在當時的時代,只要他能將自己高貴的人格稍微放低一點,俯就一下當時的權貴,獲得顯赫的權勢和富貴,可以説不會有絲毫的困難。然而當時權貴雖然讚譽孔子的學問,卻對採納實施他的思想和主張並不放在心上;所以常常許以高管厚祿,不過是要拿他當閒養為“仁”的標榜。放棄獨立人格和社會理想以獲得個人尊崇享樂,自然不會是孔子的人生嚮往,那樣孔子的人格和思想也就不會有後世永恆不朽的光芒。歷史上,高貴的思想和世俗的權勢總是充滿矛盾;思想的發育成長需要自由的精神空間,而權勢威嚴的滿足卻要以屈服順從來體現。孔子一生堅守獨立人格,懷抱治國濟世的社會理想,他“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在下位,不援上;在上位,不陵下”、“居上不驕、為下不倍”,他“君子之仕,行其義也”,“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等等,這樣的執着堅守、不懈追求,這在後世讀書人的身上,也常常不容易做到。孔子一生艱辛勞累,少有安逸享樂,致力於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説,希望為世所用。他收徒講學,改變了先秦時期學在官府的舊格局,開闢了中國教育發展的新面貌;他編校典籍,為保存中華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甚至不顧年高,周遊列國,為遊説當權者實施他“仁政”的主張,歷經磨難而不悔。這些對於孔子來説,並不是為了自己個人的名利,只是為了他胸中懷有的“仁者愛人”的濟世理想。他為自己的理想奮鬥了一生,從來沒有過妥協和退讓。這樣一位可為“萬世師”的曠古聖人,他的思想和實踐,始終保持了積極進取和勇於擔當的崇高精神。

《中庸》的內容文字不長,卻通篇載滿了儒家進取擔當昂然向上的精神力量。《中庸》教導人們修身養德,追求“中庸”的“至德”境界。儒家的禮治,也就是德治,把修身養德作為實現“治國平天下”社會抱負的核心環節來推崇和強調。在《中庸》中孔子提出“執兩用中”的思想路線,對於人們認識自然社會,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改造主客觀世界,都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他對於修德“至誠”的闡述,對於“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惟天下至誠為能化”的深刻認識,不僅在漫長的封建時期,這種思想所閃耀的光芒曾經照亮了人們精神裏的某些黑暗,即使時代發展到了今天,對於我們切實抓好社會道德文化建設,真正發揮先進道德文化塑造人、引領人、凝聚人的作用,同樣可以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具有實踐的價值和意義。《中庸》不僅為人們提供了指導認識實踐的思想路線,引導人們修養道德,它的其他許多論述,也都鮮明地體現了中庸思想積極入世和為世擔當的品格,如它論治國之要:“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羣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羣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這即使對於當今的個人修養、國家平治、社會和諧,也並非毫無啟發的意義。其他等等,《中庸》還有很多論述,同樣值得人們深入思考和借鑑。如果不以今世而苛求古人,以歷史的角度客觀地分析,孔子創立的包括中庸在內的思想,在中華民族很長的歷史時期裏,無疑都具有巨大的歷史進步意義。而這也是儒家為主流的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其封建的經濟政治社會,曾經遠遠領先於世界他國的重要原因。

五、中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沒落

傳統儒文化隨着中國封建社會的衰微而逐漸走向沒落,這其實是儒家文化在發展中悖離其中庸思想路線的必然結果。這種悖離又是由儒家文化所維護的封建價值體系所決定的;只要它堅持這種價值體系,那麼這種相應的文化發展的命運與其思想路線的悖離就不可避免。文化從來不是空洞的,總是承載着某種價值體系的取向,是價值體系的取捨決定文化發展的方向,而不是其所奉行的思想路線。當為了維護某種價值體系的需要,思想路線與價值衝突時,思想路線往往成為被首先拋棄的對象,而價值則是最後固守的堡壘。思想文化的發展從來沒有絕對自由的路徑,不會有自然的成長,墨子的思想不為當時諸侯國君所喜,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等,無不是因為它們順應或違背了某種價值的需要,才導致這樣的歷史遭遇和命運。因此,價值的取捨才是文化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國內統治日趨腐敗,西方殖民勢力加緊入侵,皇權至上的封建倫理綱常及宗法次序,已經成為束縛中華民族復興圖強的最大障礙。這反映在意識形態上,社會思想文化的狹隘封閉、僵化守舊、盲目自大、壓制民主、排斥科技等等,都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事實上早已遠離了中庸的思想路線。今天,我們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仍然有必要回到中庸的路線上來,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在思想文化的層面徹底打破原有的封建價值體系,重建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進的價值體系,建立起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新的儒家文化。

經典書籍《中庸》閲讀心得體會 篇11

讀了《中庸》,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寫的經典文本,或者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被收錄在《小戴禮記》中,後來獨立成一書,南宋朱熹又將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義,意思很難理解。雖然不盡理解,卻也能從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中庸》的解釋是不偏不倚之謂中,不易不更之謂庸。中庸即中和。

中庸説來簡單,實際上我們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的言行舉止往往失之偏頗。過於追求物質,或者過於理想主義,都一樣,過猶不及。特別是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為了達到一定的分數,有時會犧牲掉學生的休息時間,或者讓他們被動地接受一些所謂的知識,打擊了學生學習興趣。中庸就可以幫我們克服急功近利的做法,從而使我們做到知足常樂,慢慢學習,對待每一個細枝末節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話很流行;細節決定成敗。許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質,往往不能做到處處小心謹慎,不能從頭到尾保持一顆平常心,他們常常在事情的最後關頭因為某一個細節沒有注意到而功虧一簣。

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我對於為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一定能受用終身。《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則”,則即是標準。這個標準,其實是對己對人統一的標準。“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句話是説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別人也得站得住,自己做到通達事理首先要使別人也通達事理。這是孔子的一個重要思想,也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的境界,將心比心,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就會避免很多矛盾,處世也會更加簡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nnyg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