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_校園欺凌主題電影心得體會(精選7篇)

《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_校園欺凌主題電影心得體會(精選7篇)

《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_校園欺凌主題電影心得體會 篇1

最近電影《少年的你》火了。這是一部以“校園欺凌”為主題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火在它觸動了現在社會教育領域中的一根敏感神經、火在它抓住了當下人在年少時期都或多或少經歷過校園欺凌、火在它以一種集青春、現實、記錄性質於一體的電影風格上、火在它每一幀的鏡頭,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地應時應景。但是另一方面,這個“火”也暴露出校園安全問題的嚴重性。

《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_校園欺凌主題電影心得體會(精選7篇)

電影《少年的你》在大眾面前赤裸裸地暴露出深藏在校園裏的安全問題。校園欺凌滋生的土壤涉及眾多主體,包括學校、網絡、家庭等等。學校在校園欺凌問題上是急先鋒,以時間為劃分,未成年人大部分的時間是在校園裏度過的,他所接受的知識教育,心理教育、德育教育等等都與學校息息相關,而一旦發生校園欺凌事件,學校方首當其衝應是第一個發現,並且及時制止此現象,但同時學校也不可能做到全方位,無死角,全天候去關注每一位學生,只能是加強巡監力度,做好事前防備;制定關於校園欺凌事件的應急預案。

現在網絡如此發達,自媒體滿天飛舞,未成年人與網絡之間的距離瞬間被拉進,人手一部手機,圍坐在一起開黑,瀏覽庸俗的短視頻這一類的現象都在潛移默化影響着未成年人,而且未成年人對新鮮事物的學習能力是極快的。所以在網絡上還需進行一個正能量的引導,對於涉及庸俗的短視頻、自媒體及時清除、封殺,將網絡土壤中的蛀蟲全都殺滅,在APP中設置青少年模式就是一個有效的辦法。家庭教育上的缺位是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發展畸形的一大主因,給校園欺凌的發生埋下了隱患,所以父母的教育在未成年人的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

電影《少年的你》火了,但是校園欺凌不應該火,它應該無所遁形,無處生存,沒有存在的土壤。校園安全需我們每一個人去維護,多給予弱者關懷、關注、關愛,少做旁觀者、欺凌者,一起為我們的美麗校園共同努力。

《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_校園欺凌主題電影心得體會 篇2

正在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聚焦校園欺凌話題,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尤其是在未成年保護法大修、增設校園欺凌防控措施的背景下,電影畫面把校園欺凌給孩子造成的傷害直觀展現,直擊人心。在揪心痛心之餘,也讓公眾對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中國,為應對校園欺凌,保護青少年不受侵害,全國人大代表已多次提議推動相關立法,法制工作者也在不斷努力,希望明確界定校園欺凌行為。

20xx年10月21日,在着眼於校園暴力的電影《少年的你》上映前不久,《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已提交至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四次會議,進行審議。

修訂草案將“辱罵、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等校園欺凌等行為首次明確列為偏常行為,並對家庭監護責任、學校管教責任以及相關部門,尤其是公安機關的保護責任,有了進一步規定。

在《少年的你》片中,遭受校園欺凌女主角引用了愛爾蘭作家奧斯卡•王爾德劇作裏的一句話: “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裏,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也許清理校園欺凌這個“陰溝”,真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無論是教職人員、父母還是孩子自身,都要更好地認識“校園欺凌”這個概念。

同時,法制工作者也應進一步推動立法,並用創新措施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還青少年一片觸手可及的純淨星空。

《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_校園欺凌主題電影心得體會 篇3

最近熱映《少年的你》是一部反映現實的電影,輻射了大學聯考背景下的考生心理和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是一個青春期少年們從迷惘孤獨,走向彼此救贖,終與世界和解的成長故事。《少年的你》的首要意義是,它較之於之前關注校園欺凌的電影更進一步,更全面、更深入也更尖鋭地聚焦了校園欺凌。

最近一段時間對於有關“校園欺凌”事件的報道相當多,手段及其兇狠,行為及其惡劣,畫面觸目驚心,大多都是未成年的孩子。越來越多的悲劇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小打小鬧”不再是嬉戲玩耍,而是惡意中傷他人。大多數校園欺凌事件都存在惡意辱罵、毆打,甚至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情況。校園暴力事件性質惡劣,但多數施暴學生因“未成年”“口頭批評教育”為藉口而免於刑事、行政和民事責任。

當看到青少年被人毆打、辱罵時,我們應該及時伸出援手,多説幾句,多問幾句,也許就能避免一次惡劣的校園欺凌事件,也能讓一個孩子少受些傷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整治校園欺凌事件是一個攻堅克難的過程,無論制度多麼完善,法律多麼健全,我們都希望孩子能發自內心的善待他人,幫助他人。嚴格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教育雙管齊下,才是整治校園欺凌事件的一劑良藥。

《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_校園欺凌主題電影心得體會 篇4

走進電影院之前,本以為這是一部青春疼痛片,會着墨於他們無關痛癢的少年時期。但當我坐在廳內才發現,這個故事,其實離我們很近,大概是每個人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會經歷過的,每個人都曾有過逆境,也曾像他們一樣勇敢地邁了出來。

在正好的年華里,陳念與小北經歷了本不應承受的痛苦與折磨。男女主演技都在線,讓人能很快的融入角色產生共情,小黃鴨一個女生能剃寸頭真的很敬業了,還有這次也確實被千璽弟弟驚豔到了,小孩真的不錯,看過十二時辰,這次又看了少年的你,兩種角色跨度很大,並且也都駕馭的很好,希望弟弟以後一步一個腳印繼續加油呀。

説説感想吧,我曾經也有類似的經歷,直到現在仍然不願回憶的痛苦,陳念是不幸的,卻也是幸運的,她有小北,可是我沒有……

還好一切都過來了,我畢業了,我有了自己的工作,我有了愛我的人,我養了三隻狗狗,我現在很好,我也能坦然地和那段不美好的回憶説再見。我一直在努力生活。

無論身處於怎樣的逆境中,卻依舊心懷希望,我想這就是這部電影所帶給我的感動,心懷希望,黎明終將到來。

無論是陳念,還是小北,還是屏幕前的你我。

惟願一生順遂。

戲裏戲外,皆是人生,是戲中的角色,好像也是戲外的我們,時而融合時而分離,世間變化萬千,初心始終如一。

《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_校園欺凌主題電影心得體會 篇5

一部關於校園霸凌的電影《少年的你》激起了大家的討論,為11月份拉開了序幕,不僅是關於校園霸凌,關於社會矛盾糾紛,尤其是基層的矛盾糾紛化解也展開了一番探討。當前,隨着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社會各領域各種矛盾糾紛進入高發期,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迫在眉睫。

矛盾糾紛多樣化、複雜化。矛盾主體多樣,矛盾類型複雜,處理糾紛時不再是簡單的溝通勸解,而需要對矛盾主體、事件爭議有更清晰客觀的認識,對矛盾調解員的考驗和要求更高。調解隊伍業務能力參差不齊。大部分調解員年齡大,文化水平有限,對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瞭解不夠,在調解矛盾糾紛時不能充分運用法律知識,使得調解不得羣眾的信服;調解員的責任意識、奉獻意識、服務意識不夠強,不能保持自身中立第三方的地位,公信力不夠;調解員的經費保障存在不足,導致部分調解員參與積極性不高。羣眾法律意識薄弱。當前鄉村地區,羣眾的法律素質相對薄弱,因為不懂法,容易產生矛盾。羣眾承諾性差。一些矛盾糾紛經調解達成協議後,常因為當事人事後反悔、履行不當等因素,出現反覆甚至發生次生矛盾。

針對當前社會矛盾糾紛日益多樣、複雜、尖鋭的形勢,提出以下想法及建議。強化調解隊伍配備,加強人員保障。首先要強化調解隊伍的配備,將那些有責任心、有威信、掌握法律知識的人加入到調解員隊伍中,保證調解員隊伍的專業性和公信力。其次加強培訓保障,基層行政部門、法院和司法所利用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進行定期的政策法規宣傳、法律知識、矛盾調解技巧培訓,建設專業化、現代化、社會化、能力強的調解隊伍。加強法律宣傳普及。加強法律知識普及,利用集中培訓、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等方式,開展普法宣傳活動,讓老百姓知法、懂法。加強政策法規宣傳力度,提高羣眾法律意識,積極引導羣眾通過協商或者法律的途徑解決爭議。加強機制建設。完善人民調解員的補貼、獎勵機制,除了進行補貼獎勵外,還要完善考核制度。

《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_校園欺凌主題電影心得體會 篇6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樣一句出自少年口中的話,聽起來倍覺真誠和可貴。這份真誠和可貴,多麼乾淨。

少年,字典上解釋:指十歲左右至十七歲這一時期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一定型式的自我價值觀和自我認識能力。

而即將邁入18歲的少年,幼稚着也成熟着,衝動着也自覺着,迷茫着也堅定着,獨立着也依賴着,用他們在成長歲月中所積累的認知,努力想要看清並且融入這個世界。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灑滿陽光的少年時期,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早晨,不到九點鐘,我就被轟轟隆隆的裝修噪音打敗,於是決定帶上書本去“多樂之日”。路過影院,想起今天是《少年的你》定檔上映的日子,於是臨時決定去看一場電影。首場,人不多,大概一二十個,幾乎都是年輕人。我坐在他們的最後,靜悄悄的看完了這部135分鐘的電影。

陳念,一個孤僻的高三複讀女生,母親為躲債逃遁他鄉,留她自己面對即將到來的大學聯考。她堅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一定要考上北大,要出人頭地。在學校裏,她性格內向,只求自保,拒絕了遭受校園欺凌的同學胡小蝶的友誼,在胡小蝶最需要温暖和幫助的時候逃避了,最終胡小蝶在大學聯考前兩個月選擇了跳樓自殺。

小北,一個社會上的小混混,父母離異,母親要改嫁嫌他累贅遺棄了他。他13歲混入社會,靠替人打架為生。他吊兒郎當、又痞又野,渾身像裹着沙礫,他的世界就是打打殺殺,就是滿身傷痕累累。這個沒有家庭、沒有父母疼愛的少年,硬得像塊石頭。一天晚上,陳念遇上了正在捱打的小北,他倆在這個世界上有了交集,但是這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人卻處處格格不入。

魏萊,一個家境富裕的復讀女生,陳唸的同班同學,成績很好,卻在美麗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顆蛇蠍般狠毒的心。她是校園欺凌的主使者,把胡小蝶逼死之後,又把矛頭對準了陳念。數番受辱之後,陳念選擇了報警,但是由於沒有直接證據不能定罪,最後校方只以停學來處理魏萊,但允許她參加大學聯考。這樣的結果換來的是對陳念更嚴酷的凌辱。

外表柔弱的陳念內心十分強大,而表面狂放不羈的小北卻有一顆純真柔軟的心,兩個少年在彼此孤苦伶仃的人生裏,在這個冷酷無情的世界裏慢慢靠近。“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裏,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陳唸對小北説:“只要努力,我們一定可以改變。”但小北依然遍體鱗傷,他對陳念説:“從來沒有人問過我疼不疼,你是第一個。”其實,不是他不疼,而是被家庭、被父母、被社會傷得太深,只能靠肉體的疼痛來麻醉自己。

在遭受了一次次欺凌之後,陳念問小北:“你能不能保護我?”“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句話成了這個少年心中最堅定的信念,為此,他可以付出一切。從此,無論清晨還是夜晚,無論颳風還是下雨,陳唸的身後總晃動着一個人影,那是她心裏最踏實的保障。穿過隧道,就是小北破爛寒酸的家,那是看得見陽光的地方,可以讓她放下所有的戒備,可以讓她笑,可以讓她為實現自己“保護世界”的理想而專心學習。

然而,總有意外。大學聯考前兩天,小北因為其他案件牽涉而沒能在陳念放學路上保護她,就在那一晚,魏萊糾集了一幫子男男女女把陳念攔在小衚衕裏暴打了一頓,剪了她的頭髮,拍了視頻和裸照。小北迴來後得知真相要去報仇,陳念死死攔住了他。

終於考試了,下着大雨,小北在考場外看着陳念走進去。此時,魏萊的屍體被人發現,考完第一場,陳唸作為嫌疑人被帶到警局,但沒有證據證明陳念是兇手(這裏有一段陳念跟審訊她的女警官的精彩對白),警方放她回去繼續考試,各種調查的焦點慢慢集中到了小北身上。

事實真相是這樣的:魏萊去找陳念,跪求她不要報警,陳念本來已經饒恕了她,然而這個可憎的女孩子得寸進尺,一直用高傲的口氣説一些侮辱人的話,陳念惱怒推了她一下,就這樣,魏萊滾下高高的台階,頭部撞在水泥護欄上死了。小北為保護陳念替她頂了罪。倆人在分開審訊的時候,都死死咬定跟對方不認識。

陳念考出了632的高分,赴京上學前,負責這起案件的年輕警官鄭易來找她,告訴她小北並非未成年,他被判了死刑。陳念終於崩潰了,大聲哭喊着:“我們出去一個就這麼難嗎?”事實上,是鄭易誘導她説出了實情,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想讓她的餘生生活在愧疚裏、悔恨裏。最終,陳念去看守所看望了小北,然後選擇了自首,因為她未成年和長期受欺凌的事實,判刑四年。

影片結尾,陳念已經成為一所民辦學校的英語老師。放學路上,她陪在一名怯懦的小女生旁邊,身後,是小北不離不棄的身影,他們大大方方的走在了陽光下……“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後面”,他們是彼此生命中最亮的光,即使微弱,也可予以光明和温暖。

電影結束,字幕劃過,沒人有站起離開,也沒有人高聲喧譁,一切都安安靜靜的。

我從不是一個追星的人,更不要説是追周冬雨、易烊千璽這樣新生代的年輕演員。周冬雨的電影只看過《山楂樹》和《七月與安生》,總覺得稚嫩。後來在一部諜戰劇中看過幾眼她的身影,感覺太齣戲。但是我想説,這個陳唸的角色,她詮釋得非常好,她有一張少女臉,既柔弱,又帶着倔強的冷,她把陳唸的孤獨、隱忍表現的非常到位,在影片中不但貢獻了從頭到尾的哭戲,還貢獻了自己剃了頭髮的平頭形象……而易烊千璽更是令我吃驚,《長安十二時辰》瞅過幾眼,總覺得這個孩子還小,怎麼就演了這麼一個少年老成的角色。我個人感覺,這個片子裏,前半段小北的痞勁兒還不夠,大概就是因為他那張太過俊朗的臉,是三好學生的臉,而不是小混混的臉。不過後半段還好,在陳唸的影響下,小北慢慢發生着變化,痞勁兒少了,就契合這個人物的氣質了。不得不説,易烊千璽成長的真快,有時候不説話,半邊臉抽搐一下、睫毛抖動一下、眼神變換一下,就已經詮釋了很多內容在裏面,這樣的演技是勝過當今不少小鮮肉的。還有就是,他們為角色不惜犧牲形象,卸掉偶像包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入角色,這一點,我服他倆。(他倆演的很好,但是電影裏也有小硬傷,這裏不贅述)

電影的定位是反映校園欺凌問題,讓觀眾認識到校園欺凌帶來的巨大危害,它不但會改變人生,更會索人性命。

什麼是校園欺凌?就是指由少數人組成的羣體,對個別人進行圍攻、羞辱、孤立、毀謗,並對其身心進行持久的傷害。那麼,被欺凌的為什麼會是ta?不知道,或許ta太漂亮,或許ta學習太好,或許ta太懦弱,或許ta出身卑微,或許ta怎麼都叫人看不順眼,但是,這都不是ta的錯。

陳念在受審時曾質問懷孕的女警官:“我是被欺凌者我有錯嗎?我尋求過幫助,可是有用嗎?如果是這樣一個不安定的社會,你忍心把你的孩子生出來嗎?”這些話擲地有聲,然而,也説到了關鍵點上,那就是家庭教育!

反觀魏萊何以成為校園欺凌者,她家境富裕,她的媽媽言語中帶着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她認為自己的女兒是最優秀的孩子,她給她規劃好了一個光明的未來。因為大學聯考失利,魏萊的父親一整年都不跟她説一句話,她來到這個學校復讀,她要成為她父母期望中的人上人,她不允許別人比她強,她靠着自己的美貌和金錢,無所不用其極的欺凌成績優秀的胡小蝶,胡小蝶不堪受辱跳樓自殺後,她不但一點都不追悔,轉而繼續欺凌成績好的陳念。她像惡魔一樣狠狠地捅人一刀,又像天使一樣帶着笑容去安慰,她不知道什麼是犯罪,她冷血,而她的內心,是不是也在渴望真正的關愛呢?這難道不是父母教育的失敗嗎?為什麼女兒內心那麼陰暗,而父母就一點都沒有察覺呢?魏萊欺凌團的另一個女生,父親接到處理女兒的通知來到學校,二話不説就是暴打自己的孩子,這難道不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嗎?

再來看看學校方面,只注重升學率,一個生命不在了,只賠了些錢就了事。警察到學校調查,當上課鈴響時,學校領導居然説:“讓她去上課吧,她們高三的時間耽誤不起。”難道一條逝去的生命真的不及幾節課重要嗎?

還有警方,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取證不足、缺少直接證據,所以即便陳念報了警,警方也無法對欺凌者給予懲處,尤其是這些未成年人,只能交回學校給予相應的處罰。可是,為什麼取證不足?因為學校的無關痛癢,因為學生們的冷漠。大學聯考,也是一場競爭,這就是現實。

其實,不只是學生們的冷漠,還有羣眾的冷漠。陳念在小巷裏被欺凌的時候,那麼長的時間,那麼大的動靜,沒有一個人發出一聲正義的吶喊,沒有一個人打一下110報警,只在最後時刻,從一扇窗子後面,傳來一聲“再鬧就報警了”的低喊才算制止住了這場暴行。

再看看那些被欺凌的對象,幾乎毫無例外的,生活在底層社會,有一個不健全的家庭,自身弱小,性格自卑懦弱,得不到足夠的關愛和保護,淪為被欺凌者時不敢聲張。這不也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嗎?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十七八歲,本該是最美的青春年華,那些即將成人的少年本該在陽光下大聲歌唱。然而,在陰影裏,藏着什麼誰知道呢?不要因為一時的欺凌,而成為一生的影響。

校園欺凌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它需要家庭、學校、警方以及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共同努力,關愛他們,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我的天空裏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已經足夠,憑藉着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想起了東野圭吾《白夜行》裏的這段話,想起了雪穗和桐原。

《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_校園欺凌主題電影心得體會 篇7

由許月珍監製、曾國祥執導、《七月與安生》原班團隊打造的電影《少年的你》今日正式公映。影片發佈一組全新劇照,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素顏出鏡,哭戲和內心戲都很有感染力。尹昉、黃覺、吳越、周也、張耀、張藝凡、趙潤南等實力派、新生代演員演繹的社會羣像真實可觸摸。該片立足真實,堅持“反欺凌、反暴力”,將少年情感複雜性與成人世界相結合,也讓影片有了更大的格局。目前,電影《少年的你》各項指數更領跑同檔期位列第一,被贊“近年最好看的青春片”,成為觀眾的同檔期“觀影首選”。

真實呈現 打造不一樣氣質的青春片

《少年的你》講述了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如何彼此守護、相伴成長的故事。影片將少年情感複雜性與成人世界相結合,立足於真實,展現了不一樣氣質的青春世界。監製許月珍透露:“要做到真實感不容易,除了在造型上要求素顏,甚至不惜把演員們‘粗糙化’,加入生活質感和生活印記,在劇本打磨上精益求精、拍攝手法上也強調偏向紀實風格。要讓觀眾相信每一個角色都是身邊可信可觸摸的人物,是不能有任何一點不真實和不真誠的。”

電影對每個角色成長的呈現都非常真實,而緣起正是來自於主創團隊對少年世界的敏鋭洞察。正如導演曾國祥所説:“少年的成長裏經歷的不只是學習,也不只是對愛情有追求,他們也許有自己的苦戰,我們希望能如實表達他們成長的困擾和熱情”。

反對暴力 《少年的你》關注青少年成長

近年來,校園欺凌一直是全社會密切關注的青少年成長問題。電影《少年的你》在展現真實青春世界的同時,堅持“反欺凌、反暴力”,是近年來少有的守護青少年成長的現實青春力作。從項目伊始,監製許月珍和導演曾國祥就帶着一種使命感在拍電影《少年的你》。導演曾國祥在採訪中説:“我們都特別想要把這個故事拍好,想告訴像陳念、小北那樣的少年,你可能總會遇到一個人或一些朋友,他們會願意去幫你,而且你不是孤單的。”

除了時刻肩負使命,監製許月珍還視拍《少年的你》為電影人關注青少年成長的一種方式。“如果看完電影,每個人都能想一想‘我要做一個怎樣的少年?我們要給小孩一個怎樣的青春?’能引起觀眾這樣的思考,就很有意義了”。在影片中,社會各方的力量,從政府到學校到家庭,都在努力想辦法守護青少年成長。

素顏出鏡 周冬雨易烊千璽奉獻驚喜演技

周冬雨是公認的“無齡感”女演員,超強演技和敏鋭表現力為角色增添少年質感。易烊千璽自帶一種兼具沉穩和熱血的氣質,而他身上的“少年氣”也成為了這個角色最大的優勢之一。導演曾國祥透露他們在戲裏完全突破了過往的形象,“在電影中他們都放下了自己平時最光鮮的東西,素顏出鏡融入到角色中,比如給冬雨臉上加上雀斑,給千璽故意弄得比較粗糙”。

除了素顏出鏡,周冬雨和易烊千璽在片中都有極重的內心戲和哭戲,而且兩個演員都拿捏得非常到位。周冬雨的每場哭戲都有不同的層次,感染力很真。不少觀眾表示:“看《少年的你》把我哭慘了。想給陳念遞紙巾”。而易烊千璽對的內心戲演繹卻超乎一個新人演員的表現,眉宇間自然流露出小北的善良、孤獨與倔強。監製許月珍也盛讚“我很少見到一個少年是這樣的,他懂角色的孤獨,所以眼睛裏有感情”。

此外,尹昉、黃覺、吳越、周也、張耀、張藝凡、趙潤南等實力派和新生代演員的加入也貢獻了相當出色的表演。尹昉將第三個少年鄭易身上的追求正義的少年之心演繹得潤物細無聲;黃覺為老楊警官特意蓄鬍素顏,讓人感覺那個角色就在身邊;而吳越塑造了一個非常新鮮的媽媽形象,糊塗、天真,跟女兒陳唸的身份調了個。成人陣營的豐富讓電影中的少年世界更具層次感和羣像感。

幕後升級 許月珍曾國祥提升青春格局

電影《少年的你》是《七月與安生》原班團隊迴歸再升級之作,包括導演曾國祥、監製許月珍、編劇林詠琛、李媛、許伊萌,攝影指導餘靜萍、造型指導吳裏璐、聲音指導黃錚等,主創們經過了前作的磨合,再次合作不改初心,力圖還原最真實的青春本色。

導演曾國祥與監製許月珍相識多年,都致力於挖掘電影裏更深刻的情感和主題,較前作《七月與安生》,電影《少年的你》呈現了“更大的格局和羣像感”。正如監製許月珍所説“不只是呈現青春,更希望去討論青春在社會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不少看過電影的專業人士表示:電影《少年的你》跳出了以往青春片聚焦青春愛情的思路,將鏡頭對準需要守護的青少年,是近幾年來最有格局的現實青春片。

觀影首選 “近年最好看的青春片”

作為年度最受觀眾期待的國產青春片,電影《少年的你》開畫後深受觀眾好評,看哭無數觀眾,成為同檔期的觀眾“觀影首選”。無論是以真實青春為底色的電影質感,還是演員們富有感染力的哭戲和情感戲,都得到了觀眾的力贊:“這是近年最好看的青春片”、“情感細膩真實”、“《少年的你》就像從石頭上開出的花,真實有力量”、“作為一部青春片跳出情懷、沒有符號,依然拍得如此動人,強力推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lqw0z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