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7篇)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7篇)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1

10月24日至11月25日,學院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教學質量月活動,通過觀摩課、課程分析、專業剖析、教研室研討、參加學術講座等形式,自己受益匪淺,得到了很大提升,並對自己的收穫做如下心得: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7篇)

首先,認真備課,練好基本功是成為一名合格老師最基本的要求。在這次質量月活動中,自己的一堂課被抽選為觀摩課。籌備觀摩課是一件充滿挑戰性的工作,不僅要求能夠講明白,還要講出特色。在籌備過程中,為了適應學生的學習特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自己將授課的風格定位為幽默隨和型,為此,涉獵和蒐集了較多積極的網絡流行語,以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了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嚴謹性和理論性特點,課程籌備查閲了大量相關專業書籍,力求授課內容在有深度的前提下有所拓展,開闊學生的眼界。“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話用來形容老師的職業非常恰當,能夠做好科學知識的傳授者這一職責,需要用心籌備每一堂課,下足功夫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由於自己是年輕教師,授課經驗還不豐富,對知識的掌握還不充分,這次觀摩課對自己是一個鍛鍊,讓自己意識到不足,也為以後的教學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第二,加強經驗交流和學習是提升教學技能的重要途徑。在教學質量月中,自己有幸觀摩了很多老師的課程,每一堂課自己都有巨大收穫。老教師嫻熟的授課技巧、對課程內容的熟練把握;年輕教師的熱情與活力、先進教學方法的運用,這些都讓自己深受震撼。在觀摩學習過程中,自己認真心得老教師和優秀年輕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從言談舉止、邏輯思維、授課技巧、互動方法等進行了認真學習,並把一些先進的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教學能力的提升不能閉門造車,需要廣泛學習和交流,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在良好互動中夯實教學基本功,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風格。

第三,注意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不僅僅是老師在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要能夠接受知識。教學過程中,老師常遇到兩大難題: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學生聽不懂。在本次“精彩一課”活動中,很多老師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展現了良好的能力,很多方法值得借鑑。老師們通過改變原先“填鴨式”教學的傳統方法,引入了案例教學法、熱點話題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學生主題演講等形式,使得課堂氛圍非常活躍,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為了保障學生們能夠掌握所學知識,很多老師在授課內容和方法上進行了較大改進。對課程內容進行篩選,授課語言深入簡出、通俗易懂,知識點後緊跟習題,佈置作業等多種形式都有效保證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通過本次“精彩一課”活動,自己意識到了很多不足,也學習到了很多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收穫頗豐。自己會認真心得,努力提升教學水平和能力,做一名合格教師。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實踐表明,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有靈活駕馭課堂的能力,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授課形式上,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做課堂的設計者,學生的引路人,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是善於把抽象的數學生活化。數學源於生活,但它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化,又具有了抽象性。因此,在授課時,教師要善於從生活中的例子出發,恰當地讓學生體會數學並不是難以理解的學科,以打消學生的畏懼心理。比如在學習平面上點的位置確定一節時,筆者採用了描述每位學生在教室位置的方法,先提出問題:誰能準確説明某某在教室的位置?通過學生不同的描述方式,讓學生體會平面上位置的確定非兩個實數表示不行,不同的位置對應的不同的有序實數。再取幾對不同的整數,讓學生尋找它確定的位置,體會不同的有序實數對應不同的位置,從而理解平面上點用一對有序實數表示的必要性。

二是善於把握教材意圖,及時更新授課方式。如在學習統計學中的樣本頻率直方圖時,原來的教材上明確規定應該怎樣確定組距,如何分組、列表、繪圖,可現在的教材把這些要求都刪掉了,明確要求各位同學先拿出自己的直方圖,再與別人的比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時,教師就不應該走老路,告訴學生該怎麼怎麼做,而應該引導學生從國小就開始接觸統計學中的直方圖,通過幾節課的學習,鼓勵同學們先做,拿出自己的方案,再與別人交流,同學們就可以自己設計一個反應這組數據的樣本直方圖。結果雖然不易得到,同學們自然遇到許多問題,諸如分組、數據連續了直方圖是否連續、許多同學繪出的像國小生一樣的不連續條形直方圖,雖然當堂沒有做完,但第二節通過比較解決問題之後,樣本直方圖的問題再也不是大部分同學不能解決的問題了。

三、善於打破刻板模式,活躍課堂氣氛。這就要求數學教師不僅要有精湛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豐富的課外知識。要求業餘時間要博覽羣書,多看新聞,科技知識,社會欄目,以開擴眼界,豐富知識,上課時才有能力及時調節課堂氣氛,才能寓教於樂,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比如,每週星期一,學生的情緒較為低沉的時候,課堂學習效果就差,這時教師就要及時調節氣氛,適當講個謎語、笑話或簡短有趣的故事,以激發學生的活力,引導學生進入角色,以期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終身學習和創造的能力。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3

20xx年xx月26日下午,值焦作市教育學會學術年會暨培優扶弱結題會召開之際,我有幸聆聽了著名教育專家傅東櫻為我們作的精彩報告。這位來自東北的著名學者,以他那高深的學識、高尚的品格、風趣幽默如趙本山一樣的妙語,向我們展示了他從事教育事業幾十年的一個個精彩瞬間。在細細的聆聽中,在不停的語摘中,在無盡的回味中,我無不為傅教授講過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感動着,震撼着。連日來,我不斷地在思考着這樣一個問題:面對新世紀的挑戰,作為一位已值不惑之年的教師,我如何才能更好地成長,做一位讓學生打心眼裏喜愛的好教師呢?

傅教授已年過花甲,榮譽退休,但他離崗不離業,終日在教育研究領域筆耕不輟。已出版54萬字的《泛舟誨海》被稱為中國的“教育詩”,78萬字的《聖元之魂》及剛版的《教育大境界》。雖然我還沒有機會拜讀傅教授的大作,但從他報告的點點滴滴裏,我懂得了:要做一個好教師,就要不斷在自我發展方面下功夫,除了“三力”和“三點”外,我認為更要在師德方面錘鍊自己。

傅教授告訴我們:師德是教師的發動機,良好的師德是教師職業的根本。我曾經在激情中度過每一天,在品味中思考過每一天,從教近二十年來,我深深地明白:師德的真諦是師愛,她高於母愛,所以,我們對待學生,首先要有一顆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艾青曾在詩中寫道: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着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們對學生的愛,應該是一種博大無私的愛,如海洋一般寬廣。基於這一點,在課堂中我們就能珍視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愛護他們,善待他們。

其次,要有一顆童心。我們所面對的是十幾歲的孩子,他們的認知水平較淺顯,對事物的看法還不夠成熟,如果我們老師一味地以成人的眼光、的原則去看待他們,規範他們,對於處於精神斷乳期的中學生來説,必定會與教師的意見相左,這就需要我們忘記自己的年齡,將自身融入學生當中,保持一顆聖潔的童心,與學生共融共處,想他們所想,才能真正走入他們的心靈深處,與他們共同成長。

再次,要有一顆慈母心。母愛之所以受人頌揚,母愛之所以偉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寬容。寬容應是教師心靈的底色。我們做教師的,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寬容之心恰似春風化雨,絲絲滲入學生的心間,使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時時處處被母愛般的慈愛包圍,在中學階段,度過心靈的迷茫期,走向人格的成熟期。而作為教師,也必將在助推學生成長的同時,自己也得到更好更快的成長。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4

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管理也是如此,課堂管理須巧法,針對不同的課堂狀況須用不同的方法。營造一個好的課堂學習環境,是同學們有效學習的前提。一週有五天,一節課有45分鐘。學生不可能每一分鐘都注意力集中。孩子們富有創造力和活力,作為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管理好課堂教學秩序。

我教的七年級6班,學生們的精力很旺盛,並且男生人數相對多一點兒。上課時,會出現各種狀況。接近週六,部分同學提前進入了假期的狀態,課堂的學習氣氛和課堂紀律遠不如週一至週四。在頂崗實習的課堂上,同學們更加放鬆,更加肆無忌憚,甚至是有些放縱。有的學生會接老師的話茬,有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眼睛瞟向窗外,有的學生會竊竊私語,有的學生會懶得記筆記┈┈對於這種現象,我沒有直接發火批評學生,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並且結合大學所學的知識,理論聯繫實際,針對不同性格學生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辦法,效果顯著。

對於接老師的話茬的學生,順着他的`話引人學習話題,並且指出,課堂説話需要舉手回答問題,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長期教育後不改正,將他叫到辦公室談話。對於課堂上竊竊私語的學生,先用眼神警告他,不改正會點名。對於不想動手記筆記的學生,我會再次提醒他們,我在關注他們,如果不記筆記,我會提問他們。當然,打鐵還須自身硬,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自己課堂的趣味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樂於學習,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課堂。

管理課堂需要恩威並濟,獎罰分明,把握好度。我們既不能為了討學生的喜歡,不願意唱白臉,一味地縱容,也不能過分嚴厲,整天板着臉,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應該一開始就建立明確的規章制度。讓學生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不能幹。面對犯錯誤的學生,懲罰措施有效且有度,過猶不及;也不能放任他們犯錯誤,樹立自己的威信。當然更具體的措施,應該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不同的錯誤,具體的處理,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

教學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我們應該不斷摸索,不斷學習,不斷改進,不斷總結,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同時靈活的運用大學裏所學的知識,在頂崗實習中,理論聯繫實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5

步入中職教壇已快十個春秋,這是第一次參加校外的雙師型培訓,有這樣一次培訓機會,很高興。在教學生涯中,我一直在苦苦追求專業教學的實踐性。“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不斷探索學習、不斷進取,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動手實踐能力和業務技術水平,努力使自己從一名單純的教書匠轉變成一名專家型教師。這次,我能夠參加雙師型教師培訓,十分榮幸。通過學習,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動,教育觀念得到了更新。

師訓老師是學校理論科研水平高、實踐經驗強的領導和教師。這些講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穩,或思辨,無不滋潤着我的心田。他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了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他們的講座折射出一種責任:國家昌盛,繫於教育;教育昌盛,繫於我身。他們的闡述中表現出一種風範:不能文章小而不規範;不以孩童小而不教之;不以世事而棄研修;不以家事煩而怠育人!在這裏,我的心靈得以淨化,人格得以昇華。

通過學習,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認識到自己以前那種傳統教育教學的師生觀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想跟上新世紀的`教育教學步伐,就要首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增強熱愛教育事業的信念。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關係是基礎,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是教育教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開始,所以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中的“惟師是從”的專制型師生觀,構建教學雙主體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在課堂教學中,要打破教師主課堂的慣例,徹底拋棄教師心靈深處沉積的傳統的專制思想觀念。師道尊嚴的思想在課堂上令學生不敢多説不敢質疑極大地壓制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我們教師只有從觀念上更新,允許學生提出獨到的見解,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寬鬆的“心理安全”環境和無拘無束的“心理自由”環境,才能創造出師生平等、共樂融融、共享教學民主的氛圍。

通過學習,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認識到自己以前那種傳統教育教學的師生觀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想跟上新世紀的教育教學步伐,就要首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增強熱愛教育事業的信念。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關係是基礎,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是教育教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開始,所以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中的“惟師是從”的專制型師生觀,構建教學雙主體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在課堂教學中,要打破教師主課堂的慣例,徹底拋棄教師心靈深處沉積的傳統的專制思想觀念。師道尊嚴的思想在課堂上令學生不敢多説不敢質疑極大地壓制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我們教師只有從觀念上更新,允許學生提出獨到的見解,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寬鬆的“心理安全”環境和無拘無束的“心理自由”環境,才能創造出師生平等、共樂融融、共享教學民主的氛圍。

我常想:參加這樣的培訓學習,也許不能做到立竿見影,但學習可以讓我拓寬思路,讓自己的教育方法更豐富,對自己的教學起到重要的指導意義,對自己今後的長足長進和改善指明瞭方向。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6

關於有效的話題已經不是初次接觸了,但是學習了本次的材料讓我對有效課堂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學習無止境,我們要保持學習狀態。

本材料分別從定義,現狀,基本特徵,構建理念,實施幾方面進行闡述。

想學説説關於有效課堂教學實施的體會

有效教學應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重點不是要不要設立課堂教學目標的問題,而是怎樣設立合理有效的課堂教學目標的問題。我想我們可以從可測性目標開始,可測目標是教學環節設計的基礎依據,也是教學的靈魂。對於有效來説,更是非常容易檢測,這比一些泛泛而談更有操作性。

有效課堂教學應該呈現精細的教學環節 有效的課堂需要有效的教學環節來層層相扣完成,他們之間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而不是獨立的!曾見教師設計教學是板塊式的,一個目標一個板塊,這樣的後果就是,一個目標沒有了,一個板快也就消失了,我實在不太理解這樣的教學思維,個人認為,課堂上所有的教學環節都是相互聯繫的,怎麼可以是獨立的呢?教學環節是承上啟下的。我們還要注意教學設計的生動性,趣味性等。在備課過程中把精細的環節都設計好。

有效課堂教學應該處於最佳的投入狀態主動投入學習的效果優於被動投入,這需要我們精心的教學環節,更需要有教師的語言做引導, 如果注意觀察,我們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課堂語言上的問題,因為備課時候我們可能更多的考慮的材料準備,環節設計,而一些細小的環節就被我們忽視了,卻不知,正是這小小的忽視影響了我們的整體效果!

是授課過程中,提問的設計,要明確問題的指向性,讓學生清楚明白教師要學生回答什麼?而不是能回答卻答不到教師所需要的點上。只有正確設計問題,才能讓學生踩着自己的步伐跟進教學。

有效教學是我們永恆的追求。多一份質疑就多一份反思。多一份思考,就多一份實踐。多一份行動就多一份成功。我們需要充滿活力的教師和充滿靈動的課堂。用自己的智慧把藝術課堂變的更加藝術化,更美,更讓學生喜歡,更有效。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7

今天的五位老師為大家呈現了五堂各具特色的複習課,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老師們的課堂評價語言。課堂上老師們思路清晰,環環相扣,聲情並茂,評價語言豐富多彩,很值得我好好學習。

在主持人許老師的點評下,又給了我很多的啟示。

首先,讓我知道,複習課和練習課是有差別的,如果複習課跟練習課一樣都在做練習,那麼練習課便沒有開設的'必要了。複習課就是要讓學生温故知新,老師要清楚,在這堂複習課上,學生能獲得哪些新的認知,孩子的增長點到底在哪裏。

第二,我明白轉化不是隻有新知轉化成舊知,還有從生疏轉化為熟悉,複雜轉化成簡單,高難度轉化成低層次,綜合轉化為基本等等。

第三,在複習課上總是正向思維多,逆向思維少,思維方式太單一。例如:50x7=350 可再出一題 ( )x7=350。規律是要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而不是老師來告訴他們的。

第四,複習課上統一的方法多,多種方法少。例如:125x9= 估一估,,很多同學會估125x10=,其實並不是只有這一種方法,還有很多種。

第五,知識複習,方法複習。在複習課上,往往有複習知識,卻忽略了複習方法。如何授人以漁,關鍵就看學生能否掌握複習的方法。

通過這次的聯研活動,使我對複習課又有了新的認識。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8

十二月一日這天,我有幸參加了調兵山市國小課程改革——“六環”“三步”教學模式展示和總結活動,受益匪淺。

李秀琴老師執教的《搭石》和鍾亞靜老師執教的《老人與海鷗》,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老人與海鷗》一課的教學,鍾老師緊緊抓住了“情”字,充分挖掘了文本的情感,讓情滿溢課堂。這節課上,鍾老師把着眼點放在品詞析句上,讓學生從字裏行間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親情,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真情實感具體地表達出來。在教學中,她抓住一條主線,“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貫穿全過程。一箇中心詞:親人。使聽者動容。在整節課的教學中,鍾老師適時的穿插了老人的故事,通過一些細節讓學生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愛。如: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歐羣呼喚。每月308元工資,近一半花給了海鷗。步行二十餘里,三個小時,只為看海鷗。隨着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再加上引入了這些資料,老人的形象自然就在學生心目中逐漸清晰、高大、豐滿起來。課堂上,學生從海鷗的角度,發自內心的訴説,雖然語言不是最美,但情感卻是最真。

聽課後,我深深地體會到我的語文教學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是備課,不只是把課文內容琢磨透,還要對寫作背景、課文中涉及到的一些資料進行了解,做足課前的功夫。精彩的.課堂效果離不開優秀的教學設計。不只是環環相扣的教學步驟,還要有精彩的導語、過渡語以及總結。只有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才能隨機應變,靈活處理預設不到的問題,真正起到教師的主導作用,遊刃有餘。其次,語文教師還要有豐富的內涵,這就需要我們平時要多讀書,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拓寬視野。

活動結束後,我仍在思考,課堂上在學生的小組學習後為什麼還有比較多的問題(其中有些問題比較淺顯)不能解決呢?怎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小組學習的效果?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9

我們正置身於一個教育改革的時代,正置身於一個使學生成為學習主人的時代。教育根本不像某些人理解的那樣“自古華山一條路”,只有一種模式,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多種多樣。教育實驗和改革是教育科學、教育藝術的生命,為了教育的體內永遠流淌着新鮮的血液,我們必須改革。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複雜性活動。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應當有多種樣式的花。課堂教學應該是各種樣式、各種方法。只要它能開放出特色來,它就有生命。在我們倡導的新課程改革下,國小語文課堂究竟應以什麼樣的姿態才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國小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

一、導語精妙,能抓住人心

導語設計得如何,往往關係到全局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導語,也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而語文課堂的導入也應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諧美、懸念美,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扣人心絃,生機盎然,充盈着美的氣息,讓學生感受一種神聖、魅力和詩意。

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看到一些著名教師的教案,會發現他們對導語的設計無不精心備至。從一定程度上説,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導語設計。那麼如何設計出高質量的導語呢?是不是一定要像小説一樣充滿懸念,跌宕起伏,極盡峯迴路轉、一波三折呢?其實不然,成功的導語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即可深入人心:

1、激發興趣,設置懸念

國小語文教材的課文內容很豐富,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對這些課文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跨度,使學生處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憤”、“悱”之中。

2、觸及重點,短小精悍

導語設計貴短,切忌“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創作過程”等內容簡單羅列;過於宂長的導語,除了有喧賓奪主之嫌外,易使學生疲勞、注意力分散。

3、創設氣氛,營造氛圍

語文課程藴含着豐富的人文內容,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產生着深廣的影響,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隨時受到語文材料的薰陶感染,併產生獨特的體驗。人文性和情感性決定了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出動人的教學情境與氛圍。而選進教材的課文,絕大部分是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名篇佳作,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除了考慮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把握文中的“情”,以創設一種氛圍,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

總之,“教無定法”,一堂課的導語設計可根據課文的內容、學生的程度隨機應變,但不管採取何種形式,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導語設計的原則是注意啟發性、知識性、趣味性。只要新課伊始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讓他們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都是成功的導語。,即:能夠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學過程

(一)尊重學生,教態親切,平等待人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首先應是一篇流淌着詩意的美的散文。對一個老師來説,他不但要有又專又博的知識,還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素養。教學語言不同於普通語言、它是在邏輯語言、科學語言的基礎上提煉昇華而形成的、為濃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韻律和諧而又優美動聽的語言。教師運用這種審美化、情感化了的語言去講課,就能極大地喚起學生的感情,充分顯示出教學語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對上的課沒有預習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取得的'效果卻截然不同。一種是埋怨式,居高臨下——你們怎麼沒有預習呢?是不是不感興趣?還是看不懂?還是……一連串的發問,將好端端的一個課堂弄的一片死寂,學生的才氣和靈性就這樣被扼殺了。另一種則是鼓勵式,身臨其境——當問及學生沒有預習的時候,一句:那很好,既然我們都是一張白紙,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個第一次接觸吧,看誰能夠最先畫出優美的圖畫?學生是需要鼓勵的,結果士氣大振,整堂課如行雲流水,對老師所提的問題,學生們一個比一個回答的漂亮,並且大部分學生都積極踴躍、願意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課堂提問的整體優化

用提問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是當前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課堂上問與不問,問什麼,怎樣問,是關係到教學成敗的大事。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啟發思維、發展智力、活躍課堂氣氛;選擇不當則可能弄巧成拙,破壞課堂氣氛。教師教學效率的高低,基本可以從課堂設問的性質和方法上做出評價。提問應掌握火候,選準時機,巧設疑難。具體來説,提問要注意:置問於教材的關鍵處;置問於教材的疑難處;置問於教材的矛盾處;置問於教材的含蓄處。

課堂提問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教的目的是為了學,教學活動的協調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仍然是為教學這一活動服務的,其受益者仍然是學生,所以,為了更好地發揮課堂提問對學生的作用,優化我們的語文課堂,我覺得語文教師在處理課堂提問時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教師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鑽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3、設問要儘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並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裏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三)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爭創個性化的教風

首先,教師的知識底藴是教學之本。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是語文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深厚的學科專業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始終滋潤着我們的教學生命。一位舉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語文教師總是有着常人無法企及的魅力,在這樣的老師課堂上,你會如沐春風。

其次,國小語文課是欣賞課,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或慷慨激昂,亢奮高歌;或如泣如訴,低聲吟唱;或淋漓盡致,纏綿哀婉。而有的教師感情充沛,善於以情感人;有的教師思維敏捷,注重設疑問難;有的教師嗓音清脆,通過誦讀課文激起學生閲讀的興趣;有的教師表達言簡意賅,從不經意處入手引導學生步步深入。語文的學習是美文的欣賞、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質的培養,課本中的文章都是通過精挑細選,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的經典範文。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風格,因此也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最後,講究營造教學氣氛藝術。良好的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鬆、愉悦的,它是創設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三、以趣結尾,餘音繚繞

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一堂高效的課除了做到以上幾點以外,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束,也就是我們的結語。它應該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有如咀嚼乾果,品嚐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效果。在語文課的結語中,選取一些趣例作為結尾,往往令人縈懷難忘。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的改革是一項由觀念到行動,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性工作,需要教師付出開創性的努力。我們已經邁出了開創性的第一步,但是我們的研究還相對滯後,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創設新課標下國小語文的高效課堂還需要語文老師們不斷探索。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通過培訓我有以下幾點收穫:

一、對課堂教學行為的重新認識思考。

1、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傳統意義上的課堂就是教師講學生聽老師很少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不夠關注學生的參度是否自己有關。當學生出現課堂教學不一致的行為時只是一味怨學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適應了學生心特點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優秀教師之所以優秀其特點之一就是每節課後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改進教學以增加課堂教學的魅力達到及時調控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課堂教學的目的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2、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學生獲取知識的結果遠遠比不上他獲取結果的過程重要。讓學生在學習上有所發現有所體驗重要的前提是給予他在學習和研究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思考積極探究的時間空間。樣他的.體驗才是幸福而自信的。如:小組合學習就是一個很好的形式。

3、要學會欣賞學生教師要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給每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做到一點教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髮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學生在老師的關注中不僅會喜歡老師喜歡上課產生融洽和諧的師生情還會在課堂上積極表現快樂愉快地去學習。

二、善於創造情景。

在《北京的春節》一課任課老師通過圖片和自己的介紹把學生帶到那個幸福、忙亂、喜慶的時刻。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走進課本更好的瞭解所要表達的感情。

三、認識到繼續教育的重要性。

這次培訓就自身更新優化而言樹立了終身學習的思想。通過培訓感覺以前所學的知識太有限了看問題的眼光也太膚淺了。過去我們常説:“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經過培訓後我覺得教師絕對不是一桶水麼簡單它應該是一條有源頭的溪流。我認為教師只有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時代前進和知識發展的步伐才能勝任複雜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教育工。“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否定自己才能不斷進步擁有的知識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湧出而不只是可憐的“一桶水”了。

四、教師要意識到創新精神的重要性。

時代呼喚教育創新,呼喚創新型人才,素質教育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正是反映時代的要求為教師也要用創新念武裝自己。

總之在參加培訓後使我更深刻的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一個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溝通學校家長、社會的橋樑,一定要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素質為國家培養跨世紀的人才。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星期一,孩子們還是一如既往興高采烈的走進校園,大部分孩子甚至帶着激動的心情走進課堂,這時的課堂顯得異常的熱鬧,但是作為數學老師,好像缺少了數學課堂該有的那一絲嚴肅和緊張。今天,同樣是星期一,我變了,孩子們似乎也變了……

雖然我一直努力創造民主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儘量多的給孩子們説的機會和權力,但是又覺得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重,每天每個孩子僅有這麼一節數學課40分鐘,除了處理前天晚上的家庭作業,還要學習新課,腳步一刻都不能慢下,孩子們大多時候都跟着我的頻率走,有部分孩子似乎明顯的跟着跟着就懈怠了。反思自己,似乎真的做的很不到位,沒有大膽的放手,沒有讓孩子們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今天一反常態,而是開始的時候就總的告訴孩子們本節課的大致任務和目標,隨機依次請了三個孩子走上講台進行百分數的應用一第二課時的學習和練習,結果卻真的出乎我的意料。

百分數的應用一的第二課時是在孩子們有了第一課時的引導、並且學習了百分數的有關知識和分數應用之後的應用部分,略有拔高,但旨在鍛鍊孩子分析和應用百分數的意識和能力,藉助畫圖等策略分析問題,擔心走上講台的他們會膽怯,會緊張,會不自信,可是課代表帶了一個好頭,表現的異常出色,有條有理,不慌不忙,有理有據,每個同學講完都會得到同伴們的掌聲和表揚,為了讓孩子們講的更好,提高其它同學的聽課效率,我一開始就讓同伴做好點評的準備,其它同學只有認真聽講才能客觀的給予評價。

這樣的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雖然只有三個孩子走上了講台,但是私下裏問了幾個孩子,上台的孩子覺得這樣的模式很好,即新穎又刺激,鍛鍊了自己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自信,還有傾聽的孩子説自己的同學講的聽的更仔細了,還敢於提出自己不同與小老師的看法,自己的老師跟我們是同學,一點都不緊張,原來老師也有那麼多“問題”呵呵,我喜歡站在孩子們中間的感覺,做他們的朋友,喜歡下課他們三三兩兩的找我問問題,這才是作為老師的價值。我將繼續推進,慢慢的放手多一點,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膽小的、不自信的孩子們,別害怕,一定要加油哦!相信你們都是最棒的`!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如何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呢?

一、首先,要明確語文教學的目標

課堂上,我們用文本教什麼?王一嫻老師一直在強調一句話:“理解不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和最重要的目標”。我們不要一味地強調理解閲讀,如果是一味地強調理解閲讀的話,往往會把課文分析講解得支離破碎。語文教學的目標是什麼?王一嫻老師概括得非常凝練,那就是寫好字、讀好書、寫好文。崔巒老師這樣説:“我們要由教課文變成用課文學語言、用語言。這就要由分析課文內容的教學,轉向以策略為導向的教學,注重讀法、寫法、學法的指導,以提升閲讀理解能力、運用語言能力以及學習能力。”

具體到每篇課文,目標要進一步細化。文體不同,內容不同,那麼目標也不同。例如:閲讀説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説明方法”;閲讀敍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説出自己的感受”;閲讀詩歌,“把握詩意,想象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如果用詩歌的方式來讀小説,用小説的方式來分析説明文……這一類文體目標解讀的錯位,往往使目標定位不切要領,最終事半功倍、難有收穫。不同的文體教給學生的閲讀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説明事理的文章,教會學生對作者的論述作出判斷;説明事物的文章不僅要把握説明事物的特點,更要領會文章是如何準確生動明白具體地表達清楚的。

二、其次,要整合教學內容

在閲讀教學中,總會有這樣的感覺:覺得這兒沒講,那兒沒講,處處不放心。還有的課顯得很忙,教學容量很大,課堂的空間很滿。其實主要問題是缺乏對教學內容的整合。每一節課都應該使學生有切實的收穫,這需要在文本細化過程中作出合理選擇,需要根據教材價值與學習對象的具體情況加以提煉整合。

我們看一個經典的例子,於永正老師教學《燕子》一課,教師讓學生自己讀書,讀讀覺得美的句子。其中一學生讀到第三自然段“那小圓暈就一圈圈地盪漾開去。”

師:“小圓暈”是什麼?想過嗎?

生:就是小圓圈。課文中是燕子遇水時蕩起的一圈圈波紋。(師隨手板畫)

師:但是作者為什麼不説“小圓圈”而説“小圓暈”?“暈”什麼意思?想過嗎?

生:(查字典)“暈”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過雲層折射出來的七彩圈。

師:你們見過日暈或月暈嗎?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裏,燕子點水蕩起的波浪就像月暈、日暈。不但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小圓圈——(生齊説)也是美的!好,咱們再讀讀這一句,領略一下其中的美。

於永正老師並不是孤立地認讀、講解“小圓暈”這個詞語,而是把它有機地結合到文本的閲讀中去教學。就這樣一個小小的步驟,識字教學和精讀感悟結合了起來:學生既理解了“圓暈”的意思,體會了詞語的表達效果;又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不露痕跡地讓學生感受了語言文字的魅力;還培植了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了課文。

三、要處理好重點、難點與一般知識的關係

課堂上要突出重點,在時間安排上分清主次,把重點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特別是對教學重點和難點一致的知識內容要下功夫,在課堂上花比較大的精力解決。

例如教學《桂花雨》一課時,老師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問:課前同學們都預習過課文了,這些詞語都會讀嗎?指名領讀後,教師分三個步驟有重點的進行教學。

1、正音:笨笨拙拙zhuo、濕漉漉lu、撮cuo一點桂花、和huo在茶葉中。

2、板書生字“尤”的部首。

3、區別“揀”與“撿”

教師説:在這篇課文中有一個字特別容易寫錯,板書:“揀”,揀有挑選的意思;它特別容易和另一個提手旁的“撿”混淆,板書“撿”,這個撿的意思是拾取。

剛才的課例中,我們看到,藉助文本教學生字新詞,這一點是無法淡化的,因為這就是基礎知識。當然生字新詞中還有不同層次,簡單的、容易的、學生已經理解的可以少花一點時間,常用的、易寫錯的、易讀錯的、難理解的,教學中自然應該捨得花時間重點把握。同樣是學習生字新詞,我們教師應該準確把握重點和難點,根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它不僅關注語文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應關注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語文素養的提高。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為了克服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的低效現象,在常校長的帶領下我校從20xx年探索“312”課堂優化方略為核心的教學改革,從最初的被動完成任務到現在的自覺堅定落實,十年的實踐讓我認識到“312”課堂教學優化方略是一種有效教學的方法,是實現課堂效益最優化的有效指導。

“312”是指“三定、一找、兩看”:課堂教學要定目標(讓學生明白學什麼)、定方式(讓學生明白怎麼學)、定時間(讓學生有合理的時間預設);要找規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歸納、提煉知識和學習方法等);看拓展(達標拓展要基於教材並高於教材)、看效果(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穫)。教師教得有效,學生學得清楚,強化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高中政治和其他學科不同,有着很強的理論性,並且還承擔着育人的功能,然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優化,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和發展,就必須遵循教學規律、對課堂教學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312”課堂教學優化方略的指導下,我在備課時總要細細研究每個環節:“三定”是引領,確定精準的學習目標,研究恰當的學習方式和預設學生的學習過程,規劃每個環節的學習時間;“一找”是核心,就是要看看一節課學生能學到什麼,可以是主幹知識,也可以是學習方法;“兩看”是迴歸,一節課教師上得怎樣,學生收穫了什麼,都是從看拓展和看效果來體現的,也是對“三定”是否合適的檢驗。有了“312”教學方略的指導,備課和上課變得清晰明朗,教師的作用就是預設“導”,學生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這樣不僅提高教師的教學分析能力,還使學生學會學習,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在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312”課堂教學優化方略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相互作用,每節課都貫穿着兩條線:一條線是師生共同確定的學習目標;另一條線是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學習目標所運用的學習方法,即學法的指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通過師生互動,引導學生通過內因自主地感知客觀事物,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學習潛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發展智能,增長新知。其本質特點在於徹底改變以往師生在學習上主動與被動的關係,還原學生學習主動者的本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輔助者、答疑者、引導者,進而真正實現師生角色的轉變:變教師的教為主為學生的學為主;變教師的主導、指揮為引導、服務;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變教師單向活動為師生多向互動的.教學活動;變課堂教學中的精英參與為全員參與;變只重視課堂教學為課前、課中、課後並重,課堂上不是學生配合教師的教,而是教師服務於學生的學,教師的行為取決於學生學習的需要。?

從某種意義上説,掌握學習方法比獲得知識更為重要。一個結論必須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才能運用,而獲取這個結論的方式或方法卻具有廣泛的遷移性,在變化了的情境中仍有生命力。而“312”課堂教學優化方略正是注重了學法的研究與指導,因此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具有深遠的意義,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將繼續落實並完善這一方略,與學科核心素養相結合,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上好思政課,當好引路人。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11月14日,我們來到了X五中聽翻轉課堂的講座。剛剛聽到”翻轉課堂“這個名詞時,還有些許困惑。自己就問自己:什麼是翻轉課堂,翻轉的對象是什麼,如何做到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有什麼樣的教學效果等等。心中真是充滿了疑問。下午2點我們到達了X五中,準備好認認真真的聽一聽此次講座。

在講座開始之前,工作人員發給了大家每人一張調查問卷。講座開始了,本次講座的專家是X市第XX中學的鄭X老師。我覺得她提出來的一些問題很值得每位老師思考,第一,學生按以往的授課方法學習之後,知識內化過程中,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第二,如何做到工作和家庭兩不誤。第三,老師通過什麼途徑或是方法知道學生是否掌握了某一知識點。這三個問題,的確值得每位老師去思考。在今天的講座上,鄭濤老師引入了她所運用的翻轉課堂。

聽完講座後明白了所謂的翻轉課堂,就是把學生內化知識這一階段放在了課堂,將學習理論知識這一環節放在了課後。那麼是如何實現的呢?首先,教師通過網絡和電子設備將自己的講課視頻上傳上去,其次,學生可以通過一些電子設備查看老師的視頻。鄭X老師還講到如何知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她是這樣做的,把練習題上傳上去,學生在上面可以做題,做題之後可以寫一些評論。比如:這道題有點難,這道題真有趣等等。鄭X老師提到可以通過學生們的評論瞭解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情況,還可以瞭解學生最近的狀態和學生頭腦裏的想法。對於我來説,還是有些許困惑,可能是因為沒有運用過這種教學模式。但通過此次講座,對翻轉課堂有了瞭解。知道了另外一種教學模式——翻轉課堂。

實踐出真知,這句話説的不錯。自己聽完了這次講座,但沒實際採取這種教學模式,所以還有些許不清楚。鄭X老師自己已經運用這種教學模式兩年了,提到教學效果不錯。鄭X老師是一名生物老師,以生物課堂為例做了本次講座。但學科之間有相同之處,我覺得這種教學模式對英語教學應該也能達到一定的效果。教無定法,通過本次講座豐富了教學模式,瞭解了比較新穎的授課方法。我覺得對於年輕教師來説,可以採用這種模式。其次,這種模式需要一些物質基礎。比如:手機,平板計算機等設備。想到這些設備大家都會有疑問,如果上課帶這些設備,學生會不會晚一些遊戲呢?鄭X老師提到,當學生養成了好的習慣,習慣並接受了這種教學模式之後就是自覺的正確運用這些設備。可見,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本次講座,我對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在以後的教學中,可以嘗試採用這種教學模式。老師也是需要學習的,要參考別的老師的優點,取其精華。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教學模式變得多種多樣,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更需要不斷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運用身邊的一切資源去豐富自己的課堂,讓學生真正做到學習的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在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優良的學習習慣,優良的學習作風,做一名讓人們滿意的教師。為了教育事業的發展,為了學生的學習,為了自己的進步,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跟上時代的步伐,豐富教學模式,真正做到教與學的統一。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通過聽了陳慶章老師關於《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的專題報告,感受很深。心得體會如下:

陳老師提到教學效果好的三要素:從教師德、科研沉澱、教學藝術。我覺得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座位新入職老師,首先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可能知識儲備與教學藝術都沒有太多的經驗,但是我們一定要有良好的職業態度,崇高的職業追求。其次,通過實踐,從提高課堂效率入手,讓學生儘可能的融入課堂,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要想課堂變得高效,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有普遍的關注。

1、要經常用目光或微笑與學生交流,這是實現普遍關注的前提。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感受到一種温暖,獲得一種支持。

2、用欣賞、誇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

3、用提問或允許回答問題來表達你的關注。不經意的允許能滿足學生的被認可感,滿足學生被承認的需要。

二、要想課堂變得高效,教師對課堂一定要有創新。

1、啟發激趣,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興趣越大,學習的效率就越高。

2、質疑交流,讓課堂變得有理有趣。教師要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問來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為他們創設動腦、動口、動手、釋疑解難的機會,通過師生平等交流,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感覺學習是講理的心智活動而不是硬“灌”。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要學,學習的'效果肯定也會提高。

3、提倡“合作”,讓課堂變得融洽愉悦。

4、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課堂變得豐富直觀。

5、分層次教學,讓課堂變得滿園花開。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就必須徹底拋棄“一刀切”,實行分層次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他們的起點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們在各自的起點上都有提高。如此堅持下去,就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三、要想課堂變得高效,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1、營造能夠給所有的學生以自信的氛圍。

2、營造讓所有學生都有歸屬感的氛圍。學生間彼此聆聽,彼此認同,彼此尊重,不僅能提高其學習效果,亦可修養其人格品質。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佔用學生的休息時間,讓課堂45分鐘提高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師的期望,如何提高卻是大家的困惑。由於學科不同,教學方法自然有差異,我僅談談對“如何提高信息技術學科課堂有效性”的一點感悟。

一、因材施教是關鍵。

這裏的“材”包括學生和教材。首先我們説説學生,由於家庭、國小教育及個人愛好等因素,造成學生信息素養差異較大,上課前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信息素養的實際狀況,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針對性地備課。其次我們説説教材,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造成教材內容經常跟實際使用脱節,而信息技術課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主要表現為: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習、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等,這就要求根據我們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作一些調整,以適應實際教學的需要,而不是生搬硬套教材。

二、情境引入要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雖然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比較感興趣,但要想長時間地吸引學生的注意還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平鋪直敍的引入往往使學生剛上課就開小差了。如果每堂課都能創設一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情景,課堂的有效性會有很大提高。例如講一個有趣的故事,提一個能引起學生思考、回憶的問題,播放一段新穎的動畫等等,都可以是很好的引入方式,當然這些故事、問題、動畫等都必須切合本堂課的主題,要能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引起學生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對於情景引入的效果,有一次的課堂經歷我至今還記憶猶新。在《走近因特網》這課,我用《三隻小豬》的FLASH動畫作為情景引入,引導學生認識掌握網絡搜索技巧的重要性,激勵他們學習的熱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當時整個課堂上所有的學生都一眼不眨地盯着電腦屏幕,關注着三隻小豬因為網絡搜索水平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命運,最終整堂課的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

三、任務設計要合理。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信息技術教學的常用方法,通常是將教學任務隱含在一個或幾個有代表性的任務中,以完成任務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如果任務設計合理,就能使學生在解決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就感,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形成一個認知、情感活動的良性循環,培養他們勇於探索、開拓進取的學習精神。由於學生的認知能力和信息素養差異較大,這就要求我們最好採用分層任務教學的方法,設置符合各層次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封閉型任務和開放型任務讓學生自由選擇,使信息素養較差的同學可以通過完成封閉型任務產生成就感,避免因完不成相同任務而出現挫折感。而認知能力強、信息素養高的同學可以在完成封閉型任務的基礎上再繼續完成開放型任務,鼓勵他們對所學知識作進一步的探索,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從而提升綜合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四、課堂教學組織要有序

組織好課堂,讓整堂課有序而不死板,學生活潑而不混亂,需要預先設計好教學環節,對引入、講授、提問、練習、總結、展示、評價等環節的時間、內容都要有準確的安排。無論是講解還是演示,教師都要與學生互動起來,產生良好的氛圍,控制好學生情緒和課堂節奏,避免教師坐着操作講解,更忌諱有氣無力地平淡講述。

五、總結評價要恰當

總結評價作為信息素養的一部分,是整個教學環節的高潮。評價有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在學生互評前,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評價。學生評價作品時大都只看作品本身,而很少關注同學完成作品的過程,往往會產生偏頗,打擊部分同學的積極性,這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非常不利。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看到別人的亮點和長處,尤其是在完成作品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合作能力等等,學會多方位全面地進行評價。教師評價作為對學生評價的補充和總結一定要恰當,應着眼於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以肯定性評價為主,指出學生的優點,即使學生最後的學習結果不夠理想,也應鼓勵其繼續努力,並適當指出改進辦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就感。對於老師評價的作用我深有感悟:我班上有位同學上課很專心,完成任務時也非常認真,就是完成的作品不理想,他自己對此很苦惱。為了鼓舞他學習的熱情,我每次對他作品的評價總是給高分,並幫他分析問題所在。通過多次鍛鍊,他的信息素養有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得到了保護,課堂的有效性自然提高了。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科研能力,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教學的最終目的,創建和諧課堂,實施有效教學。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最精彩的課堂首先主角是學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組織和激發下,思維火花四射!

2023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345”的含義從狹義上的理解為;三個階段;指課前延伸——課內探究——課後提升;四個環節;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拓展;五課型;指新授課——複習課——講評課——閲讀寫作課——實驗探究課;包括特殊課型,如英語課,音樂,體育,美術,微機課,還有如安全,環境,傳統文化,人生規劃等地方課程。

“345”從廣義上分析,(一)它符合新課程的標準和要求,如新課程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二)符合新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三)基於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理念,(四)突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五)變“勉強”教育,為主動學習,(六)更加符合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合作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理論,“有效教學”理論,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等理論。

正因如此,現在大家都在推行“345”課堂教學,但校與校之間,教師之間,教研員之間,對“345”含義的理解有很大的差異,甚至有些出版的關於“345”解讀方面的書,很多觀點,本人不敢苟同,如,有的把“三個階段”理解為“三步驟”,不管什麼課型,全部要按照課前延伸,課中探究,課後提升來進行教學設計,再在課中探究部分滲透四個環節,這是大錯而特錯的,課的課型不同,特點不同,要有不同的流程,要靈活運用流程中的各環節,課堂是動態的,你固定不變,勢必把教師框在模式裏面,課堂更加呆板,更加機械,我也多次講過;“今天的教學,是讓孩子學會自己走路,當學生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或交叉路口的時候,教師要正確引領,不是老師設計好了,牽着學生走,學生總是跟着老師的思維走,圍着教師轉”;“我們不能再把孩子教到教材裏面去。。。。。”;“我們再也不能讓學生的脖子上再長上老師的腦袋”,“老師要做一個趕海的人,把學生引領到知識的海洋,讓孩子做大海中的一條小魚,他要去尋找海洋中的微生物作為食物,使自己茁長成長,他要去迎擊風浪,在大風大浪中鍛鍊,他要去躲避大魚吃小魚的殘酷現實,學會生存;他要做大海上空中的一隻海燕,搏擊長空,自由在的翱翔藍天。。。。。”等等。試想如果這樣固定教學模式,我説的這些老師怎樣在課堂上完成?

另外,課前延伸是指什麼?教學設計,老師侯課,課前預習,課前演講,課前蒐集資料,課前討論,課前準備算不算課前?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學模式”是指大容量,快節奏,立體式——預習課,展示課反饋課——六個環節,如果説我們把課前延伸只看作是課前預習的話,杜郎口的預習課將怎沒上?

再説課中探究環節,我想不管上什麼課,都離不開探究,但不能把它作為步驟來死板硬套,要靈活運用,首先要弄清這個問題有沒有探究的價值,現在許多老師的授課,總是把課中探究作為步驟再滲透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拓展四個環節,我的理解是這四個環節要根據不同的課型來靈活運用,如新授課的教學流程,學(自學)——研(合作交流)——展(展示反饋)——教(精講點撥)——達(當堂達成);複習課教學流程;知識梳理——反饋整合——鞏固拓展,只需要這三個環節就夠了,並不是説非要把這四個環節不管什麼課都要按照步驟來授課,還有講評課,閲讀寫作課,實驗操作課,不同特點的課等,都需要設計不同的教學流程,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再例如説英語課作為特殊課型,它分語法課,詞彙課,聽説課,讀寫課,聽説課的流程是;聽後説——説後做——做後查——查後共享,我們能否把四個環節作為步驟必須滲透在課中探究這個階段嗎?如果説必須的話,那還研究不同的課型幹什麼?

什麼是課後提升?只是課後嗎?講完課要求當堂生成算不算課後?課的結尾算不算課後?現在規範辦學行為,控制學生的在校時間,假如每門學科,都在所謂的課後佈置提升的作業的話,學生的負擔怎麼減下來?還有四個環節中的第四個環節“鞏固檢測”,我就很不同意這個提法,這個提法説明這個人的觀點還沒有跳出那種“口耳相傳”“手把手進行教學”以教為主的教學思想,原先課堂以教師為主體,老師講,學生聽,開始教師導入新課,最後進行達標檢測,現在學習方式變了,有自主學習部分,合作探究部分,精講點撥部分,我們要求及時反饋,堂堂清,試想,自主學習環節後是否應有跟蹤練習,合作探究環節後是否也應有一個檢測練習,精講完以後是否也應及時跟蹤一個檢測練習,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每個環節都要有鞏固練習,問題是可以不可以?所以,我想應該把“鞏固檢測”改為“鞏固拓展”。一堂好課有三個標準;主動性,生動性,生成性。所以我們是不是要正確,寬泛,靈活理解“課後提升”這個名詞。

總之,“345”是課堂教學的一個總體構架,應正確進行闡釋理解和運用,切不可死板硬套,我們要不斷的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努力改變現行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有問題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着力構建自主,高效,優質的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新突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kzyoj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