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

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

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1

一、教師應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

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

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職業教育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職業教育具有針對性、應用性的特點,強調以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為主的職業能力的培養。學校要造就高技術、強技能的學生,必須要有實踐型的教師。學校教師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能力。第一,專業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職業教育要強調能力本位,對專業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的技術技能必須有較高的要求,成為“雙師型”教師;第二,實驗能力。包括課堂演示實驗、實驗室指導學生實驗、教研實驗和技術革新實驗的實踐能力;第三,社會實踐能力。學校教師應具備瞭解社會、市場、企業的實踐能力,以開發學生的創業能力,指導學生順利就業。

二、教師應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創新再生產成為企業的支配力量,這就要求職業教育必須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中職教育也不例外。培養創新型學生的重任,必然會落到教師身上,教師只有自身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才能從自己的創新實踐中發現創新能力形成、發展的規律,為創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體驗,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自覺地將知識傳授與創新思維結合起來,主動發現學生的創新潛能,捕捉學生創新思維的閃光點,多層次、多角度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教師應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

隨着技術崗位流動性的加快,要求職教學生要有較強的崗位適應和轉崗能力,這就要求職教課程不斷變更,內容不斷更新,同時要求教師必須改變那種通過在學校一次性“充電”就可在工作中一輩子“放電”的陳舊觀念。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及時調整自己的知能結構,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需要。學校教師除應注重教法的學習外,更強調隨着企業和市場的變化選擇學習內容,調整學習活動。

四、教師應具備教育科研能力。

建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操作程序和實踐形式,需要能敏鋭發現問題,客觀地研究問題,能探索、善總結的科研型教師。因此,要求教師深入鑽研,掌握教育教學理論,並能靈活地、創造性地將這些理論運用到自己工作實踐中去,同時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改進教學,並將其中成功的經驗上升為新的理論,以便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使教師不再是機械傳授現成書本知識的“教書先生”,而是集教書、科研、管理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複合型教師。

五、教師應具備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

教師的教學能力包括對知識的處理能力和對教學的監控能力等。這就要求教師有很強的表達能力,在教學中主題鮮明,簡明扼要,富有條理,生動有趣地把學習知識和經驗方法有效地傳授給學生;教師要有對知識的組織處理能力,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使教學適合於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

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措施

加強在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積極從企業引進一些專業基礎紮實,有豐富實踐經驗或熟練操作技能、熟悉內蒙古地區情況,並且具備教師基本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來校擔任兼職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採用“請進來”的辦法,選聘技術管理人員來校任教;優化整體結構,加大實習指導教師比重,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建立校外“兼職教師庫”,建立兼職教師的流動崗;加強職前、職後培養培訓,對剛參加工作的教師或轉崗的教師要進行培訓,對在職的教師也要年年輪訓,進行再學習,以保證教師知識的不斷更新和素質的不斷提高,從而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

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2

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又取決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因為師生是課堂的主人。 那麼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呢?我的思考如下:

一、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一名合格的老師,只有在工作中永無休止地學習,增長知識,改變觀念,才能儲備一桶新鮮的“活水”,服務於學生,澆開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作為老師的我們首先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勤思考,常總結,苦練基本功,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二、注重堂課的教學質量,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不斷提高堂課的教學質量。如何提高呢?我認為要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自己所教學的內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我覺得要講得清楚;第三步要學生聽懂;第四步要讓學生實踐。這樣才能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抓好常規,養成良好的學習好習慣,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質量的保證。習慣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學習、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習慣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好的學習成績正是靠習慣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只需教師稍加提醒就能堅持住,它將使學生終生受益。

四、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能開發學生的智力,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豐富的課外活動是學生展示的重要舞台,也是讓學生把理論運用於實際的一次次實踐。它不但能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能夠得到多方面的體驗,得到多方面的發展,獲得多樣的快樂與收穫,而且也是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的好契機。

它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挖掘學生的潛能,也是增強學生自信心的一次次機會。學生在嘗試到了課外活動令人心情愉悦的同時,也增長了知識、技能,樹立了信心,更有助於激發對學習的嚮往和熱情,有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抓好後進生的補差工作,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班級中的後進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而作為老師的我們,不應該對他們有歧視,更應該利用一些課餘的時間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那麼整個班級的教學質量都會跟着提高的。因此,如做好後進生的輔導,做好家校聯繫等等,這些看似細碎的事情,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很重要的環節。所以,我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將這每一個環節都做好了,就像自行車的鏈條一樣,能緊扣住了齒輪上的每一個齒,才能發揮其效應。

當然,提高教學質量每個教師有每個教師的“法寶”,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凡在教學中能符合教學規律,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都能使課堂效率有所提高。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着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人才的歷史使命。怎樣才能不辜負“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的稱號,怎樣才能完成黨賦予的培養人才的責任,這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並要用實踐作出回答的問題。我認為,好教師首先必須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

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3

一、要儘快提高教師自主學習研究的能力

教師自主學習研究的能力由學科教育理論素養、學科素養及學科知識、學科學習習慣三部分組成。教師的知識結構直接影響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教師的知識結構至少包括“教育理論知識、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三個部分。教師要上好課,就得有深厚的個人功底。既要有全面、綜合的知識素養,還要弄懂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既要非常熟悉自己學科的知識體系,還要了解、研究學科學習習慣。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自己就得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自覺學習,不斷學習,終身學習。要深入學習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學理論,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新知識,要研究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動向,特別要學習新的教育理念(理念直接影響教育行為、教育方式、教育態度和師生關係),還要特別關注本學科的學科特點,不斷提高學習素養。古人云:“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師要成功完成教學任務,首先要精通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對自己所教學科的知識有深入透徹的瞭解。不斷地關注本學科發展的新動態,關注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發展,提高學科素養。要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科學習習慣,努力研究、探索本學科的學習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很快適應新課程的改革,儘快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二、要儘快提高教師課程建設和教學設計的能力

課程建設和教學設計能力包括在教學設計中對課程資源的整合、開發和利用;校本課程開發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課程評價,課程創新;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活動四方面的內容。原有的課程體系保守、呆板,教師只要循規蹈矩地照着現成的東西進行教學就行了,新課程方案則給教師提供了自由發揮才能的廣闊天地。教師要緊緊抓住這個機遇,充分運用新課程方案賦予自己的自由權利,用心地去鑽研、構思教學設計,做到在自己的教學設計中,對課程資源、對自己所佔有的資料進行大膽、科學的整合、調適、開發和利用,以期使課程更加科學、豐富。教師還要結合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和特點,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研究、整理和開發,編制出既體現地方、學校特色,又適合學生學情,還能夠開闊其視野,有利於提高其能力的校本教材和課程。教師還要以極大的熱情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設計,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綜合規劃,大膽設想,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真正提高學生的質疑探究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良好品質,為他們的長遠發展、終身發展打下根基。教師還要改變觀念和思維方式,積極開展課程評價,推進課程創新,儘可能地把自己的教學活動設計得科學、合理、實用。通過這些活動,教師的課程建設和教學設計能力一定會得到很大提高,為課堂教學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要儘快提高教師教學實施的能力

教學實施能力分為四種能力:有序活躍課堂氛圍;呈現與交流教學內容,凸顯學科特徵;選擇和運用適度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與手段;調控與管理教學過程,到位地組織學生活動。

教學實施的能力,實際就是教師熟練、科學、高效駕馭課堂的能力。新課程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都要“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這一理念決定了學生真正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對教師將是一大考驗,學生參與度大大增加,課堂氣氛肯定十分活躍,課堂上意想不到的情況會不斷出現,這就需要教師做好預判、調控、引導,簡言之,就是需要教師有很高的教學智慧和很強的課堂掌控能力,要使課堂活而不亂、放而能收,課堂氛圍活躍而有序,教學內容(信息)的呈現與交流,凸顯出本學科的特徵,教學方式(方法)與手段的選擇和運用適度而有效,教學過程的調控與管理及學生活動的組織非常到位。這是教師必備的一項重要能力,所以,教師要努力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四、要儘快提高教師教學評價的能力

教學評價能力分為靈活編制學生學業成就的評價工具、運用不同的評價方法評價學生學業、教學中的自評與他評及課堂延伸性的反思三種能力。

教學是一個十分完整的過程,課堂結束,並不意味着教學過程的結束,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就是教學評價。客觀、公正、科學、富有鼓勵性的評價將對教學活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教師要高度重視這一環節,多開動腦筋,在學習和工作實踐中積澱自己的評價能力。要結合自己的教情、學情、學科的特點,靈活編制學生學業成就的評價工具,並運用好它;運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對不同學生的學習作出科學的評價;還要特別重視教學中的自評與他評以及課堂的延伸性反思,不僅僅是教師要評價,更要積極引導學生自評與互評;每一節課都會有自己的亮點和成功之處,肯定也會有缺陷和需要改進之處,教師要及時進行延伸性反思,以便在以後的教學中揚長避短。

五、要儘快提高教師教學科研的能力

教學科研能力由對問題的發現及研究課題的確定、對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掌握及形成研究成果、在教學實踐中對科研成果的運用和對實際問題的解決三個方面組成。

教師不能僅僅滿足於教好課,還要積極參與到教學科研之中,善於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提高認識。要制訂自己完整、系統的科研計劃,注重實踐積累,結合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選好課題;要努力掌握教育科研基本方法,並努力使自己的研究形成系統、科學的研究成果;還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指導教學並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越是優秀的教師,科研成果就越豐碩;科研成果越豐碩,就越會視教學為一件富有創造性的且有意義的工作。所以,教學科研是教師迅速成長的捷徑,是教師獲得幸福的必經之路。

教師在具備了這些能力之後,就會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教學風格、教學優勢,教師的專業發展之路將會空前廣闊,教師的潛能將會得到最大釋放!

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4

時下,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幾種看法:一種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主要靠生源。生源好,教學質量自然而然會上去。生源不好,教師再有本事也是妄然。另一種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各級組織領導要加大刺激的力度,刺激越大教師的積極性就越高。否則教師的積極性會削弱,曾至轉會消極,這樣就不可能提高教學質量。再一種認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是長年累月的事,我任的本屆學生質量差,是由於前任的責任,前任沒教好我也無能為力。這就出現中學怨國小,國小怨幼兒園,幼兒園怨父母的現象。凡此種種不一一例舉。上述這些與提高教學質量有沒有關係?有關係,有一些道理。但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性原因。我認為提高教學質量是由相當複雜的綜合因素所組成。在這些綜合因素中,教師的能動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的因素。那麼,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呢?我認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是否“勤”字當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原因。所謂“勤”,是指盡力多做或不斷地做,它是“懶”或“惰”的反義詞。作為教師如何克服惰性培養勤奮、勤懇、勤勉的工作作風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勤於疏通教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

教材(包括教學大綱)是教師實施教學的依託和根本。離開了教材、教學大綱,教學質量的提高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教材、大綱不能僅靠看過一遍、二遍之後,有所瞭解就應感到滿足。即使教過多年同一教材的教師也有個不斷熟悉和鑽研的必要。因為,同一個教材在不同的學期,教師理解的程度不同,所教學生的基礎知識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師要反覆閲讀、研究教材。深入瞭解其結構、內容和涵義,才使自己的教學適應時代的發展,泰然地走上講台進行有條不紊地講學。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才能聽得津津有味。

二、勤於閲讀參考資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條件。

教師只有擴大視野增加信息量,才能使自己原有的知識不斷更新,在教學中才能使自己得手應心地進行創新教學。如果沒有新知識的不斷充實和更新,教師的上課只會因循守舊、照書説法。使學生感到乾巴巴沒有什麼味道。學生只會在教師的講課過程中勾勾劃劃,不會有新鮮感,也產生不出學習興趣。教師通過閲讀大量的與教材相關的參考書籍和相關學科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有機參插一些課外知識,一方面使課堂氣氛得到活躍,拓寬學生視野。另一方面充實了教學內容,增加了學生的信息量,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端正學習動機,增強學習動力。

三、勤於參加教研活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依據。

不論是市、縣還是校級組織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都能為我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很好的機會。每一次活動,只要我們細心去觀察、研究,從中發現和吸取那怕是僅有的一點長處,或被你獵取一個信息,那對自己都是一個收穫。層次越高的教研活動,獲得的信息越可靠,當然這要細細品味才能品出來。越是基層的教研活動,其經驗越實用。因此,勤於參加教研活動,學人之長,補已之短。久而久之,博採眾長,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

四、勤於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教師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隨時瞭解和掌握學生對自己所授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經常修正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效果。教學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提高思想水平,掌握科學知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狀況和科學文化知識的狀況,是衡量教學質量高低的標尺。面對同樣的一個年級、一個班級、一個學生為什麼別人能教好,而自己卻教不好?為什麼別人上課學生願意聽,而且學生的成績不斷提高,而自己上課不但學生成績沒有提高,而且,課堂上有些學生還要搗蛋,課堂秩序亂七八糟?這怨誰,只能怨自己。我們平時經常講要以學生為本,那就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正確引導他們,以平等的姿態和他們打成一片,繼而在教學方法上再加以改進,教學質量自然而然會提高。

五、勤於總結,使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是教學質量提高的的可靠保證。

每個人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總會有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經驗和教訓經過總結與梳理會讓人聰明起來。所謂涓涓細水匯大海,大海固然浩瀚,但如無涓涓細水大海也會乾涸。只要我們認真總結每一學期、每一階段、每一堂課的教學得失,再輔以正確的理論給予指導,通過自己認真的實踐,使自己對教學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這樣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教學質量維繫着一所學校的生命。社會上有許多名牌學校,它之所以成為名牌,是由於這些學校在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有高質量的教學。通過高質量的教學,培養出高質量的學生。高質量的教學必須上至校長下到教師、工友,都要有勤奮的精神、勤懇的態度、勤勉的思想、勤實的作風和勤勞的品質。作為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人民的教育事業作出一定的貢獻那必須要“勤”字當頭。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必須“勤”字當頭。

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5

《鉗工技能訓練》是鉗工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專業技能課。鉗工實習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包括平面劃線、鏨削、銼削、鋸削、鑽孔、擴孔、鉸孔、攻絲、套絲、刮削及複合作業,以及常用設備的裝配、維護和保養等。筆者在鉗工實操教學中發現,如果按照書本上項目順序進行實習,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機械單調。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狀態,沒有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另外,鉗工是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工種,很多學生認為鉗工實操很辛苦,即使掌握,用處也不大。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提高鉗工實操的教學質量,筆者在分析鉗工實習項目的特點、學生心理狀態的基礎上,對實習教學進行了改革,讓學生從消極對待變成積極參與,提高了教學效果。

一、鉗工實習項目的特點

1.鉗工實習所用設備及工具比較簡單

例如,鉗台、台虎鉗、銼刀、手鋸、鋼尺、錘子等設備和工具,學生一看就明瞭,對鉗工沒有好奇心,缺乏求知慾。有的學生還錯誤地認為鉗工技術與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以及現代化裝備水平不斷提高的生產現場相差甚遠,即使掌握了,除了鑑定考試,也沒有用武之地。

2.鉗工實習勞動強度大,體能消耗大

這讓學生感到比較疲勞。由於鉗工操作的特殊性,操作技能必須要通過反覆的訓練才能形成,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

3.鉗工實習環境差

由於條件限制,30名學生在同一小教室內實習,鋸削、銼削、錘擊鐵塊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學生普遍反映比較刺耳,心煩意亂。

除此之外,傳統的教學內容和單一、呆板、僵化的教學模式,也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產生不了學習的動力。

二、鉗工實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鉗工實習存在着上述特點,加之目前學生吃苦少、身體素質差、獨生子女多的現狀,筆者認為,鉗工實習教學突出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部分學生對鉗工實習認識不夠

學生在思想上不重視,實習態度不端正,認識不到鉗工在現代化生產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認識不到這一科目在未來就業中的重要作用。實習時,多是應付湊合,滿足於“及格”,對自己要求不高,對行業認識不夠,得過且過。

2.少數學生怕苦怕累

個別學生因某些操作要反覆訓練才能掌握,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一些學生不願完成既定的實習訓練任務,在實習中偷工減料,不遵守勞動紀律,影響了鉗工實習教學質量的提高。

3.個別學生自身素質欠缺

個別學生難以完成鉗工實習訓練。有的學生儘管實習態度端正,訓練也很刻苦,但由於能力不足,也影響了實習效果和教學質量。

4.注入式教學互動性差

老師“教”、學生“學”的方式以及單一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缺乏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足。

三、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提高實習教學質量

1.思想教育是提高鉗工實習教學質量的基礎

加強學生學習目的性教育,讓他們知道學會鉗工操作技能是行業發展的需要,是祖國發展的需要,也是個人成長髮展的需要。對學生進行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精神的教育,為提高實操教學質量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教育學生牢固樹立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實習中不怕苦、不怕累,勤學苦練,紮紮實實地掌握操作技能。在實習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實習態度不端正的個別學生,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和引導,認真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在教學實踐中,牢固樹立“思想教育與培養技能並重,思想教育先行”的原則,把思想教育貫穿於實習教學的全過程,提高學生對鉗工實習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學生實習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實習效果來看,學生羣體中明顯出現了“四多四少”的可喜景象,即:感到鉗工實習內容豐富的學生多了,認為實習有趣的學生多了,刻苦訓練的學生多了,精益求精的學生多了;思想重視不夠的學生少了,請假曠課的學生少了,應付湊合的學生少了,偷工減料的學生少了。

2.培養興趣是提高鉗工實習教學質量的核心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索某種事物的過程中,產生積極體驗的心理傾向。從事鉗工教學的老師都希望能培養出學生對技能操作的興趣,但老師的培養是學生形成學習興趣的外因,而學生個人的努力是內因。只有內外因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學習興趣。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切入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由“能幹”向“會幹”轉變,由“要我練”向“我要練”轉變,從根本上保證鉗工實習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1)教學方法有趣。在鉗工實習教學中,運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各項操作技能。實踐中,加強師生互動練習,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又通過反覆實踐,促使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進而瞭解、學習新的相關知識。銼削是鉗工專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學生明確瞭解教師的要求後,可按照教師的示範動作進行練習。一旦學生出現錯誤動作,教師可針對錯誤有的放矢地進行及時糾正,使學生易記、易改。通過反覆實踐,學生既掌握了銼削知識,又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同時對力的平衡知識和運動中力的平衡有所瞭解,進而又會促進操作技能的提高。

(2)實習內容有趣。在學習掌握劃線、鏨削、銼削、鑽孔、鉚接、彎曲等基本操作後,筆者讓學生設計並製作多用途工具、家用小工具、玩具等,如製作核桃夾子、製作手鉗、製作手提式鉗工工具箱等。同時,加工過程中,也允許學生對個別部位進行改進創作。例如,對核桃夾子外形的改進加工;對手鉗手把彎形的改進加工;對鉗工工具箱提手的設計成形加工。這樣,使學生的學習動力大大增強,既鞏固了已學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又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想象力、獨創性,達到了快樂學習的目的。

3.科學訓練是提高鉗工實習教學質量的保證

俗話説,苦練不如巧練。訓練效果與訓練時間有關係,但並不絕對與時間成正比。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佳的訓練效果,是實習教學中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在學生體能普遍不足的情況下,科學合理地安排訓練,尤為重要。例如,在“鏨削”課題練習中,穿插“遊標卡尺使用”內容;在“銼削”課題練習中,穿插“劃線”課題練習;在“鋸削”課題練習中,穿插“鏨子的刃磨”練習。基本動作訓練後,穿插有關《鉗工工藝》的理論知識,不僅使學生得到了休息,體能得到了恢復,而且也使教學內容減少了單調、枯燥感,確保了一體化教學任務的完成。更重要的是,穿插教學,易於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學生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習,在實習中體會理論、檢驗理論,有利於學生較快掌握鉗工基本技能及鉗工工藝學理論。

4.分層教學是提高鉗工實操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學生素質有差別、體力有強弱,接受能力也有快有慢。因此,要區分層次,根據學生的體能、素質的不同,制訂不同的訓練考核標準,實施分層次教學,既讓體力充沛、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又讓體力不足、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吃得了”,調動和維護好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慾。例如,對體能、智能較弱的學生,要求其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標準即可;而對於體能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可加大工作量、提高加工精度等。

總之,在鉗工實習教學中,教師應細心觀察,客觀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

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6

我就加強班級管理,提高教學質量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體會。加強班級管理,提高教學質量。首先,形成良好的班風。

要想形成良好的班風,我認為重中之重是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我認為一個班級的學生有了良好的習慣,那麼這個班級也即將有一個好的班風。因此每次接一個新班級,我先是從習慣抓起。而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總是從學生寫字姿勢、讀書的姿勢甚至上課坐的姿勢、就餐不講話、排隊靜快齊、做好兩操等開始抓起。當學生這些好的習慣都養成,良好的班風也就形成了。當然班風正,學風濃,教學質量得到較大提高。

加強班級管理,提高教學質量。要建立和培養一支積極向上的班級管理隊伍。

班幹部是班級的骨幹,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個班級教育管理的好壞,往往與班級幹部力量的強弱、發揮作用的大小有很大的關係。每次接班後,首先讓學生們民主選舉出一位稱職的班長,接着又通過毛遂自薦等方式選舉出一個具有責任感的班委會,從而建立了一支工作認真負責、積極向上的班級管理隊伍。當然由於孩子年紀小,他們剛開始不知道自己要怎樣去才能盡責。這就需要我們做指導,比如説衞生委員,孩子們不知道文生委員是幹什麼的,以為就是打掃衞生的。我就跟他説你的主要任務不是打掃,而是監督,每天只有你看到誰的座位底下有紙屑你就提醒讓他們撿起,包乾區髒了,你就去找今天值日的同學,帶他們一起去。通過指導班幹都知道自己的職責,都在班級裏充分發揮作用,團結並帶領全班同學不斷前進。這樣班級的紀律、班上的包乾區衞生、教室衞生、班級板報的更換,教室裏的飲用水等不需我去操心。的確有他們的存在整個班集體都顯得活而不亂。平時為了強調自主管理、增強主人翁意識,每天都安排一個值日班長,這樣既為為班級每一成員提供參與管理的機會,又培養其自主管理或執行各自任務的責任感,從而為增強整個班級的活力,提供可靠的保證。這樣,我便從繁雜的班務工作中解脱出來,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備課,批改作業、作文上,也有更多的時間來輔導後進生。

加強班級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加強對學生學習目的的教育。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目標,這樣,才會產生前進的動力。學習更是如此,只有有了明確的目的,才會產生學習的慾望和興趣,也才有可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因此晨會、班會就成班主任用武之時。我會利用晨會讓學生在班級中找一個比自己稍微強的或旗鼓相當的對手。經常讓他們説説這一段時間內你有沒有超越你的對手,或者哪些方面比對手強、哪些方面還要繼續努力等。通過這種讓孩子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實的、嚐到成功喜悦的直接目標,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動力。或者通過召開主題班會同學們輪流講自己知道的社會各行各業人的故事,讓學生知道當今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沒有真才實學,終究會被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所淘汰。讓孩子們對未來有了新追求、有了新的嚮往,並對學習產生了積極的熱情。

加強班級管理,提高教學質量。還要特殊教育扶助人。

由於特殊學生(貧困家庭學生、智力障礙學生、自控力差生)的種種表現欠佳而影響集體,作為人的正常心理反應,他們會不同程度受到冷落、薄待甚至歧視。這樣教育的結果是差生更差,班級管理更難,教學質量更是難以提高。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多花些心思。學期初我就跟上任老師瞭解特殊學生名單,平時注意觀察他們、與他們談心、聽聽他們的想法,並經常跟科任老師交換意見。特別是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取得共識,配合學校教育好學生。平時也班級開展幫困助困活動,通過“結對助困”等活動,從生活、學習等方面對貧困學生進行關心幫助,以便提高教學質量。

當然加強班級管理,提高教學質量,要做的還有很多,需要我們班主任不斷地去努力探索。以上只是我一些初淺的想法和體會。

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7

一 、明確教學目標,把握課堂教學方向

教學目標是數學課程標準的具體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識因素和能力訓練的具體要求,是評估教學質量的依據。教學目標決定着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着教學內容、方法、途徑的選擇,決定着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目標制定明確,便能發揮如下功能:對指引師生的教與學,有定向功能;對教改程序的有效進行,有控制功能;對知識與能力的雙向發展,有協調功能;對減輕學生因題海戰術而盲目訓練所造成的負擔,有效率功能;對教改工作的科學評價和管理,有競爭功能;對統一標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有穩定功能由此可見,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應制定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注意根據教材內容定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項的達標要求。

例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可制定如下教學目標:①基礎知識方面:結合直觀圖形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分數的讀法和寫法;②基本能力方面:能應用分數表示圖形裏的陰影部分,能在圖中畫出陰影部分來表示分數,在數線上標出一定的分數;③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養起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自覺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並且把這些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各項要求組成一個整體,做到在教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這樣就能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個方面得到協調發展,全面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手段多樣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的數學教學,從概念到概念,教師單靠粉筆和黑板講解,勢必影響大面積提高國小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高。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如課本、教師課堂語言、板書、卡片、小黑板等),恰當地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電視、磁性黑板、電腦圖像等),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準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構成優化組合的媒體羣。這樣能使學生視、聽觸角同時並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紮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動、靜交替,講、練結合,優化課堂教學

根據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在教學中,通過動、靜交替,講、練結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於學習,使學生的大腦始終保持興奮狀態,這樣,有利於課堂教學的優化。

例如,在學習“分數的意義”這一內容時,可先讓學生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對摺,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4份;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6份;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10份;……在操作中,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一個整體”、“平均分”、“每一份佔總份數的幾分之幾”的意義。在以上操作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操作完成以下填空練習:

1、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佔這個蘋果的( ),單位“1”是( )。

2、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6份,每份分別是這個圓的( )、( )。

3、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10份,每份分別是這條線段的( )、( ),單位“1”是( )。

教師在教學中着重講清單位“1”和自然數“1”的不同之處:分數中的單位“1”可表示一個物品,也可表示一個整體,如一個蘋果、一堆沙子、一個班集體、一件工程等,被分的那個整體被看作單位“1”。再通過“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比較,強調“平均分”的意義。通過以上操作、練習、講解,使學生對“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作分數”這一定義有較為深刻、準確的理解。

四、通過知識遷移,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繫,培養學生靈活解答數學問題的能力

國小數學是一個多層次、多方面的知識體系。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有助於學生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深入鑽研教材,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繫,對知識進行類化,使之有利於知識的遷移,培養學生應用知識靈活解答問題的能力。

例如,除法、分數、比是三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概念。通過知識的遷移,既有利於學生掌握新知識,又使學生弄清這幾個概念之間的異同:雖然“比”的前項相當於除法中的被除數、分數中的分子,後項相當於除法中的除數、分數中的分母,“:”相當於除法中的除號、分數中的分數線,它們都可表示兩數相除的關係,但除法是一種運算,分數是一個數,“比”既可表示同類量之間的相除關係,也可表示不同類量之間的相除關係。根據三者之間的聯繫,在解這三類應用題時,通過靈活轉換,化難為易,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把一種農藥和水按照1∶2500配成藥水。在1000千克的水中,應放這種農藥多少千克”這道題時,可用比、分數、除法三種方法解答

用比例方法解:1∶2500=x∶1000 x=0.4

用分數方法解:1000(1/2500)=0.4(千克)

用除法解:1000÷2500=0.4(千克)

通過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進行解答,溝通這三類應用題之間的聯繫,打破思維定勢,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8

課堂教學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需要一線教師不斷的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現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對高校課堂教學質量提出幾點建議。

一、校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查看眾多國內外參考資料,結合作者在不同高校聽課及上課感悟,現對高校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

①教師沒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教學質量意識

教師責任意識的強烈直接決定其上課效果的好壞,責任心強的教師往往會精心備課,設計所講內容的難度和結構,易於學生接受,並且會全方面考慮上課過程中學生的反應。此外,教師自身還要加強教學質量意識,教學質量是高等學校賴以生存的基礎,良好的教學質量能培養出服務於國家、服務於社會的人才。

②教師未能很好的組織和駕馭課堂

教師組織和駕馭課堂的能力直接決定上課效果的好壞,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可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去學習思考。駕馭課堂需要一定的技巧,教師需要考慮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已有的知識結構等,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傳授知識效率和效果更佳。

③教師知識結構不完整,廣度不夠

某些高校教師認為上課僅僅是講授書本上的內容和知識,只是把書本上的知識簡單的灌輸給學生,使他們學習了書本上的知識就等於結束了本次課的內容,其實不然,教師上課傳授的不僅是方法等理論內容,還有實踐知識和具體的引導和總結。教師上的某一堂課程,某一句話,某一個例子,都有可能影響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展方向。某些高校教師認為上課只是簡單的應付差事,沒有對自身的知識及時進行更新和學習,致使上課時自身知識結構不夠完整,知識廣度不夠。這樣直接導致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完整,創新性降低。

④未能及時進行教學反饋,授課效果不佳

教師上完課以後,沒有及時對理論內容進行回顧及測驗,致使學生由於學習時間的延長,學習的知識記憶也在逐漸衰減。學生最後對所學內容逐漸淡忘,學習效果較差。

⑤教學設施不健全,教學形式過於落後

某些高校教學設施過於落後,教學設施滿足不了教師教學要求的條件,致使上課效果表現不佳,學生接受知識的途徑有障礙,教學質量較差。例如國內某一高校在上音樂鑑賞這門課的時候,教室音響效果不佳,電腦系統過於落後,所需多媒體軟件安裝不上,致使學生學習知識過程受阻。

二、升高校課堂教學質量的建議措施

基於以上五個方面的問題分析,通過查閲國內眾多教學法論文及資料,結合作者多年的教學與工作經驗,現對以上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思考,並給予相應的建議措施。

①強烈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質量為先。高校課堂教學質量不僅體現了高等教育的功能與價值,而且關係到人才培養質量一名優秀的高校教師應該具備較強的責任心與較高的教學質量意識。責任意識可使教師意識到對所傳授知識的重要性,及對自身職業的熱愛,而較強的質量意識可使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及應用知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重喚起學生心靈深處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興趣真正意義上的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②較強的組織教學和駕馭課堂的能力

作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應該注重課堂氣氛的培養,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緩和課堂緊張、死板的氣氛。教學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需要教師去慢慢摸索,課堂中教師的課堂內容的組織以及課堂氣氛的活躍都需要教師去學習和摸索。此外,課程中教師眼神、肢體語言以及表情和動作神態的交流都能影響到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教師要有能駕馭課堂的能力與動力,要滿腔熱情並賦予激情的講授所傳授的知識內容,並課堂中穿插一些調節氣氛的“小插曲”這樣就會達到想要的課堂效果。此外,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要能及時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學生反應情況以及上課內容的難易程度做出一些微調,這樣可以保證授課效果。

③較高的學術造詣和寬厚的知識結構

作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要有牢固的基礎知識,並能對所講授課程內容熟記於心,要能明確所講內容的知識結構及課程體系。此外,教師還需利用課下時間拓寬自己的知識層面,不僅要熟悉所講課程內容,更要對同一類的課程都有所涉及,這樣上課時可以遊刃有餘,聯繫到的知識可以信手拈來。

④注重教學反饋,及時掌握反饋回來的問題

教學反饋也是教學環節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良好的教學反饋能夠幫助教師瞭解所上課程的學習效果,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教學成果。一般高校課堂教學反饋主要包括佈置作業,實踐操作等,反映在對知識的鞏固和對能力的提升上。通過反饋回來的問題可以使教師在接下來的授課過程中進行刻意的調整及回顧。

⑤多手段、多形式的授課藝術

在教學環節中,教師經常會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對所教內容和知識給予表達,大多數教師利用計算機和大屏幕投影儀來演示授課內容,這樣教學效率大大提高了,但教學效果並不佳。因為,多媒體設備將以前的手寫板書變成了電子板書。上課的過程實際上已變成了多媒體課件或網絡的瀏覽過程,學生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和環境下,被動的接受大量的信息。當然多媒體課件使用要恰當,應該以知識信息最有效的表達為目的。在某些高校,教師為了省事,直接將某些重要的數學公式或者原理等通過多媒體給予展示,學生對公式推導及原理等並不能直觀的通過推理而得到,所以致使授課效果不佳。因此,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還需考慮表達效果和學生接受程度。此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其語言表達、語速快慢、語氣強弱、語調適中、肢體語言表達等,都會影響課堂的質量。

三、總結

教育是事業,這種事業的意義在於奉獻。作為高校教師只有不斷的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總結和反思,並虛心的向教學名師及學生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質量,所謂教學相長,只有教師和學生不斷的互相學習,進行反思和總結,才能做到互相成長。

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心得體會範文 篇9

一、要認真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聽課

課堂教學是一門十分有講究的學問,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如何能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何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等在課堂教學時都十分重要。通過聽課,優化了自己的PPT課件,在現有內容的基礎上增添本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講課重點突出,抑揚頓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留幾分鐘的時間讓大家討論,提問題和建議等。

二、要開拓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國外大學的教學模式同國內有很大的區別。可以借鑑國外的一些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比如研討課,即每次由一名學生主講,然後大家討論;指導或導師式教學,即由學生每週至少一次與導師在一對一的基礎上,或同時與一兩個其他同學共同討論一篇短論文或者解決一個已在研究中的問題,其目的在於從討論中審查學生的答案與理論,並促進其提出任何新的觀點;此外,還有模塊式教學、電子網上教學等模式。我們可以在借鑑的基礎上,改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增加課堂的活躍性、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效果。

三、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係,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隨着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學生的個性越來越強,而問題也越來越多。如何與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融洽的關係十分重要。要讓學生相信你,甚至視你為朋友,在教育關鍵時刻能夠接納你的意見和建議,這對教學百利而無害。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要設計一種推進學生學習和鼓勵學生自律與獨立思考的方法,尊重他們。學習、考試及畢業後的去向比如考研還是找工作等各個階段,給予幫助時,適時給出合理的建議和意見。

四、要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係

教學與科研是相輔相成的。搞好科研是為了更好的教學。在做好本科教學的同時,通過了解本研究領域的前沿進展,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探討一些相關學科或跨學科的學術領域與教學內容的問題,把教學和科研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在面對學生課堂教學時,把前沿研究進展和研究結果融入到教學內容中,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五、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

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是永恆不變的主題。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汲取新的知識和信息,才能做到知識常新,面對學生時,做到所講內容新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加強對外語的學習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國際化的今天,只有通過流暢的語言交流,才能達到預期的結果。因此,作為年輕教師要不斷的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qe786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