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十一五”時期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重點在“多予”上下功夫。“多予、少取、放活”體現了黨中央對農民利益的高度重視,體現了“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已成為我黨農村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

一、我黨關於“多予、少取、放活”的農村工作的方針的提出。

從1998年10月14日十五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到XX年12月31日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中央XX年1號文件),我黨“多予、少取、放活”農村工作方針的確立經歷了一個初始、完善和成熟的過程。最早的提法是“多予少取”,見於1998年10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中指出:“切實減輕農民負擔。這是保護農村生產力,保持農村穩定的大事。堅持多予少取,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農村各項建設都要尊重羣眾意願,量力而行。”XX年3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行農村税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為了保護農村生產力,實現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必須注意對農民多給予、少索取,整個國民收入分配要在較長的時間內向農民傾斜,並且要突出地抓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XX年1月6日至7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增加農民收入,總的指導思想是“多予,少取,放活”。XX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農民增收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調整農業結構,擴大農民就業,加快科技進步,深化農村改革,增加農業投入,強化對農業支持保護,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儘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標誌着黨中央關於“多予、少取、放活”農村工作方針的進一步成熟。

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的深刻內涵

“多予、少取、放活”六字,言簡意賅,意義非凡,“多予”是重點、“少取”是前提,“放活”是根本。三者之間是一個有機統一體。

多予,就是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完善和落實農業補貼政策、農產品價格政策、扶貧開發政策,盡力向農村提供必需的公共產品和社會福利。逐步把政府公共財政、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覆蓋面擴大到農村,落實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建立農村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加快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加大對農村農業技術和信貸資金等方面的支持。

少取,就是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實現城鄉税賦制度的統一,取消面向農民的各種不合理收費,清理並規範各項涉農收費,切實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規範政府行為,堅杜絕亂攤派、亂集資、亂罰款現象。推進鎮村管理體制改革。

放活,就是搞活農村經營機制,消除體制束縛和政策障礙,給予農民更多的自主權,激發農民自主創業增收的積極性。一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放手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經濟,積極引導民間資本發展;二是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大力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三是加強農民工的權益保護,改善農民勞務輸出的環境,提高農民就業率;四是建立健全農村信貸體系,下大力氣解決農村發展資金困難問題;五是加強農產品流通渠道體系建設,開闢運銷農產品的綠色通道,提高農產品銷售額。

三、我縣落實“多予、少取、放活”方針的成效和措施

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多予、少取、放活”方針,積極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措施,不斷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切實加強農民負擔管理,農民收入持續保持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

一是堅持了“富民優先”原則,在多予上下功夫。逐年加大了對農業資金的投入,加快了農村新老五件實事的推進。一方面,加大了政府扶持力度。調整投入結構,完善和落實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農業補貼政策、增強抗禦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逐步建立完善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體系。另一方面,盡力向農村提供必需的公共產品和社會福利。落實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建立農村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加快了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金融服務,逐步把政府公共財政、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覆蓋面擴大到農村。

二是堅持“輕徭薄賦”政策,在少取上把關口。積極推進農村税費改革、鄉鎮機構改革、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全面落實好取消農業税政策,規範完善村內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建立健全了控減農民負擔的長效管理機制,努力形成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良好環境。不斷深化,規範涉農收費,加強監督管理,防止農民負擔反彈。XX年以來,全縣累計減負2.2億元,

三是堅持“靈活多樣”方針,在放活上做文章。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突破一切妨礙農民增收的思想觀念,革除一切束縛農民增收的體制弊端,消除城鄉壁壘,促進產品和要素在城鄉間、地區間自由流動、公平競爭,激發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積極鼓勵和引導商業資本、民間資本、外資投入農業開發,建立培養和造就農村能人的新機制,營造鼓勵能人幹事業、支持能人幹成事業的良好社會氛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k7ym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