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新常態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新常態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新常態心得體會 篇1

一、新常態下的中高速有利於向更高發展水平躍升

新常態心得體會(通用12篇)

中國6.9%的經濟增長速度仍然領跑世界主要經濟體。20xx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在發達國家中,英美復甦相對強勁,但經濟增長基礎並不牢固;歐元區和日本的結構性問題仍然突出,生產率和經濟增長表現均不盡如人意。在新興經濟體中,巴西和俄羅斯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經濟嚴重下滑,呈現滯脹特徵;印度開始享受人口紅利,增長率逐漸高企。可見,在國際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長週期影響下,世界經濟整體表現出一種“新平庸”,但不同國家面臨的制約因素各異,呈現“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象。當前,中國經濟增速與前幾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不同於世界經濟“新平庸”,不僅呈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化的特徵,而且經濟新常態下的中高速在世界上仍是較高增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xx年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為3.1%,美國經濟增長率為2.5%,歐元區為1.5%,日本為0.6%。顯而易見,中國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經濟發展新常態是中國經濟向更高發展水平躍升的必經階段。從長期看,一個經濟體的增長速度呈現出一定規律性,即隨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助推經濟較快增長的“低垂的果子”會逐漸減少,經濟發展在更高階段上只能取得相對較低的增長速度。從世界上不同發展階段國家的增速對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規律。按照20xx年美元價格,20xx年世界銀行所界定的低收入國家(人均國民總收入低於1035美元)GDP平均增長率達到6.3%,中等偏下收入國家(人均國民總收入在1035—4086美元之間)為5.7%,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人均國民總收入在4086—12616美元之間)為4.6%,而高收入國家(人均國民總收入高於120xx美元)僅為1.7%。這組數據至少説明兩個問題:一是當前中國經濟增速出現變化,説明中國已進入從中高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的通道;二是20xx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7.3%,明顯高出與我國同等發展階段國家4.6%的平均增速,即使與低收入國家平均6.3%的增速相比依然較高。所以,我們自己不必在速度問題上過分焦慮,國際社會也沒有指責中國增速不夠高的理由。

新常態下的中高速有利於推動生產力水平整體躍升、實現各項既定目標。中高增長速度為中國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提供了前提,也為當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大舉措奠定了基礎。粗放型發展方式受到資源環境制約已難以為繼,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經濟增速太高,就難以遏制各方面大幹快上的衝動,經濟體系和生態系統都將付出沉重代價;如果增速太低,則會影響就業,妨礙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所以,應用積極心態看待新常態下的速度變化,採取積極行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中國經濟始終沿着增速合理、動力強勁、結構優化的軌道前行。

處大事貴乎明而能斷,臨大勢貴在順而有為。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是我們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週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斷。”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鍵就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大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遵循大邏輯,順應大趨勢,不斷增強和發揮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一了千明,一迷萬惑”。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首先要解決“怎麼看”的問題。“物之所在,道則在焉。”我國經濟正從粗放向集約、從簡單分工向複雜分工的高級形態演進,這是經濟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再按照過去那種粗放型發展方式來做,總有一天會走進死衚衕。面對比較嚴重的結構性產能過剩這個繞不過去的歷史關口,抓住時機進行戰略性調整就能順利過關。面對深刻的供給側、結構性、體制性矛盾,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就能有效化解。只有徹底拋棄用舊的思維邏輯和方式方法再現高增長的想法,擺脱“速度情結”“換擋焦慮”的思維定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發揮我國經濟巨大潛能和強大優勢,引領我國經濟邁上新台階。

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重心是解決“怎麼幹”的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實現多方面工作重點轉變的“十個更加註重”,可以説是引領新常態的方法論、實踐論。比如,過去主要看增速有多快,現在就要看發展質量和效益有多好;過去有的城鎮化“見物不見人”,現在就要注重以人為核心、回到讓更多人口融入城鎮這個本源上來。這樣的轉變中,藴含的是思維和方法的轉換。再比如,供給側矛盾突出,要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加註重對特定人羣特殊困難的精準幫扶。這樣的轉變,是工作要求和側重點的變化。總之,順應新常態這個大勢,做到“十個更加註重”,就能有力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會不會遵循大邏輯,能不能有新作為,是對各級幹部的重大考驗。進入新常態,不少同志認識逐步深入、適應更加主動、引領已經開始。但也有一些同志不知道怎麼幹為好,正所謂“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的確,對新常態有一個深化認識和逐步適應的過程,但適應一定要雷厲風行、殫思極慮,適應得越快越好,不能坐着等、站着看。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深入回答了對新常態怎麼看、新常態下怎麼幹的問題。結合本地實際深刻領會、認真貫徹,鋭意改革、大膽創新,就能在引領新常態中有所作為、大有作為,使我國經濟增長巨大潛力轉變為現實,讓“中國號”巨輪行穩致遠。

新常態心得體會 篇2

在眾多人的期待下,北戴河會議並沒有傳出什麼消息。有官媒指出,北戴河的中央暑期辦公制度已經退出歷史舞台,重要的戰略措施並不會從中出爐。不過,中央政治局在20xx年7月20日、20xx年7月30日連續兩次開會,已向外界釋放諸多經濟發展方向信號。

20xx年7月30日,由中共中央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不變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保持合理的流動性,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重點推進國企、財税、金融等體制機制改革。可見在“十三五”出爐前期,領導人在繼續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重視。

實際上,20xx年在多次講話中都強調了對經濟發展、改革的堅實信心。20xx年6月16日至18日在貴州調研時指出,我國經濟發展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結合的講話以及20xx年上半年經濟數據來看,我國經濟增速依然是全世界最快的,但從人均水平來看尚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經濟放緩也是必然,國家領導人主動降低經濟增長指標,這也意味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將追求質量而非數量。這也意味着我國的經濟發展還有巨大的空間,同時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

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是在新常態經濟下產業升級換代下的表現,同時還是實體產業發展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創新低的過程中,我國政府並沒有採取過度刺激的政策,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定向調控,這也意味着看重經濟發展的長遠而非眼前。同時,這也反映出新常態是中國的國家戰略,只要在清除過去兩輪經濟過熱的因素之外,處理好短期、中長期的關係之後,我國經濟政策迴歸中性是必然的。中國宏觀經濟增速下滑很大程度上是週期性問題,迴歸正常狀態只是時間的問題。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推動經濟穩定發展依然是嚴峻的問題。主動而不是被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足見中央對新常態環境下的高度重視。結合強調“十三五”期間需要保持經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體制機制改革、生態文明建設、民生、扶貧開發十個領域取得明顯突破的背景來看,兩者又是環環相扣。

在主動出擊下,才有機會將穩增長的主動權把握在手中。新常態背景下,只有主動才能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並促進經濟增長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在生產端實現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才能在“十大領域”中取得真正的突破。突破就需要改革,從國有企業改革、財税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如簡政放權、涉外經濟改革進行的情況可以看出,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衝了一部分經濟下行的壓力。

在改革不斷深化、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我國就業壓力也出現了緩解的趨勢,無論是對農業、生態文明、民生、扶貧都能起到積極作用,這將有助於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同時提升我國市場化程度,令新興民營產業獲得更好的發展,贏得更多的財富,做到真正的財富於民。

從近期的講話可以發現穩定經濟增長、主動適應新常態的方式有很多,其重點都在於保障經濟穩定增長、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新型的收入分配製度、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全社會的福利水平。綜合這些方面,相信即將於20xx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xx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制定的“十三五”將會為中國未來五年創造更多驚喜。

新常態心得體會 篇3

“活動收尾絕不是作風建設收場”, 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擲地有聲。這表明了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吹響了新形勢下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的號角,標誌着全黨上下邁入了從嚴治黨的新常態。我們要牢固樹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的理念,杜絕鳴金收兵的思想,不觀望、不等待,按照抓常抓細抓長的要求,一以貫之堅持從嚴治黨,完善作風建設的制度機制,推進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持續深入轉變作風。

從今年2月開始,南寧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按照中央、自治區黨委和市委的統一部署,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積極成效。不過,我們也要看到,與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要求相比,與羣眾的更高期盼相比,活動取得的成果還是初步的,作風建設還任重而道遠。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全市上下要深刻把握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成果、基本經驗和推進從嚴治黨的着力點,在“真、實、嚴、幹”上下功夫,以更大的決心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以良好的作風凝聚加快發展的強大正能量,確保提升南寧首位度目標的順利實現。

要在“真”上較勁,認真整改、建章立制。只有做事不應付,做人不對付,什麼都講認真,我們才能幹得了實事、做得出實績。市委強調在“真”字上較勁,就是要以講認真的態度,持續用力在整改落實和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做到思想上真重視、整改上真心改、措施上真到位、制度上真管用,切實把整改措施和規章制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和人民羣眾的讚許。

要在“實”上着力,落實責任、強化執行。當前,南寧市正處於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提升南寧首位度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要實現全市的奮鬥目標,關鍵在黨、關鍵在於落實。我們要深刻認識到,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兩者辯證統一,密不可分。各級黨委(黨組)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把抓落實的出發點放到為黨盡責、為民造福上,把抓落實的落腳點放到辦實事、求實效上。

要在“嚴”上用功,從嚴管理、從嚴肅紀。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在從嚴治吏,從嚴肅紀。我們必須全面落實從嚴治黨的新要求,牢固樹立“管黨治黨成於嚴”的意識,堅持嚴的標準、嚴的舉措、嚴的紀律,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

要在“幹”中見效,轉化成果、推動發展。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提升南寧首位度,任務十分繁重。對南寧來説,只有實幹,才有實力的增強,才會有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也才能加快實現首位度的大提升。全市各級幹部必須把“實幹”放在第一位,以實幹統領各項工作,真幹實幹苦幹,幹出成效,把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轉化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動實踐,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以良好的作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新常態心得體會 篇4

領導幹部以身作則率先示範。為確保“海西發展改革工作會議”等會議、省州領導講話精神在德令哈儘快生根開花結果,市委立即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做出專題部署,各級領導幹部先學一步學深一點率先示範。市委組織部即説即行下發文件,為全市各級黨組織抓學習貫徹落實、促幹部羣眾思想轉變、推動工作發展創新定目標、提要求。各鄉鎮街道社區基層黨組織書記,積極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把學習貫徹“會議”精神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採取召開集中學習會、專題討論會、個人自學、撰寫讀書筆記等多種形式,及時把會議精神傳達到城鄉黨員幹部、牧民、社區居民羣眾中。通過納入即將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範籌,確保做到學深、學透、學有所悟。

找準着力點,圍繞統一思想、轉觀念、轉作風抓落實。全市各部門結合目前正在開展的“樹立新理念,引領新常態,海西怎麼辦,我要怎麼幹”思想大解放大討論活動,對照“會議精神”認真查找思維模式、工作方法、發展觀念等與 “會議”精神要求不適應的問題。以“打造高原綠洲新城”、“ 西部改革發展新高地”的新理念,引領工作創新發展新常態。不斷增強加快發展的機遇意識、創新意識和責任意識,以思想的大解放、促進思想觀念的大更新。對照省委政府主要領導對海西幹部隊伍和作風建設提出的新指示、新要求,深入查找梳理自己存在的作風問題,採取列出問題清單、督導整改等措施,從嚴從實着力解決少數幹部精神狀態不佳、發展信心不足、消極畏難、作風漂浮等問題,增強黨員幹部的政治定力和精神動力。

準確把握精神實質,推進工作落實。按照促進海西經濟轉型發展的工作要求和政策導向,對照我市“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安排,各基層黨組織進一步細化分解本單位本部門年度工作任務,將任務目標細化到人,明確時間節點,層層傳導壓力,推進工作落實,激活全市各級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廣泛開展宣傳引導,營造輿論氛圍。運用《德令哈晚報》、德令哈電視台、“德令哈黨建網”等媒體,全方位宣傳“海西改革發展工作會議”的精神實質、基本要求、重大意義,用“會議”精神統一廣大幹部羣眾的思想認識。派駐各村(社區)的“第一書記”、工作隊成員,結合目前正在開展的千名幹部下鄉“三帶三推”活動,以農牧民黨員羣眾為重點,面對面、點對點傳達宣傳會議精神確保準確到位。採取座談會、上門走訪、專題通報等形式,向全市1200餘名高層次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黨代表、人大代表、農牧民黨員、黨外幹部、離退休老幹部宣傳會議精神,調動各類人才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助推我市轉型跨越發展。

新常態心得體會 篇5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面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強改革創新,奮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階段演化的趨勢更加明顯,進一步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要求更加緊迫。全面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我們必須立足自身優勢,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以新理念引領發展新常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切實轉變發展方式,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堅持創新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於下風。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創新發展,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着力形成新的發展動力源和增長極,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堅持協調發展,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而我國發展不協調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之間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差異較大、城鄉發展不平衡、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軟”,等等。如果發展不協調的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木桶短板”效應就會愈加突顯,一系列社會矛盾會不斷加深。這就需要我們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堅持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加強城鄉互動,推進城鄉公用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讓城市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傾斜,加快補齊發展“短板”,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整體性。

堅持綠色發展,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當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十分嚴峻,人民羣眾對清新空氣、乾淨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而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才能讓羣眾“看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才能保障人民羣眾健康生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綠色發展,恪守生態環境“責任紅線”,積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

堅持開放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開放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打開窗子,才能實現空氣對流,新鮮空氣才能進來”。當前,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總體上還不夠高,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應對國際經貿磨擦、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的能力還比較弱。這就需要我們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進一步優化開放結構,進一步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為發展拓展新空間、注入新動力,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產業良性互動的格局,全方位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堅持共享發展,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就是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要看到,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上,無論是實際情況還是制度設計,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這就需要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共享發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好,“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羣眾帶來更多獲得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姓,充分調動人民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徵程。“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要實現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新理念把握引領發展新常態,着力在優化結構、增強動力、化解矛盾、補齊短板上取得突破,不斷開拓“十三五”發展新境界。

新常態心得體會 篇6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新理念將決定未來發展路徑,成為引領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新常態,去尋找新的發展思路,去走新的發展路徑,樹立發展新理念。

指出,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形成新常態,這新常態不僅是速度狀態,更是發展狀態,不僅是發展條件和環境的新常態,更是發展理念和模式的新常態。認識、適應、引領、發展社會新常態,是一個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性思維的過程,帶來的是發展方式、發展動力、體制機制的根本性轉變,從而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跨越。

要達到一個新常態發展共識就是要有發展的眼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勇於實踐。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精神支柱,一個國家不能沒有精神力量,一個政黨不能沒有精神追求,一個社會不能沒有價值標準,這精神支柱、精神力量、精神追求、價值標準就是這新常態中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精神食糧,只有不斷加強自身能力的建設,真抓實幹,堅持改革創新發展,在“變”中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動社會創新驅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格局,讓發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到人民羣眾的身上,讓人民羣眾的“菜籃子”鼓起來,讓人民的“錢袋子”漲起來,讓人民的生活更有盼頭。

充分發揮“五大發展理念”的效用,要有創新的思維和行動,要有統籌協調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持續推進綠色發展的頭腦,要有“時不我待”改革開放的胸襟,要有不斷推進人人蔘與、人人盡力、共享發展的理念,全面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引領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形成新常態,激活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各方的智慧和積極因素,形成最大的“公約數”,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穩步前進。

黨的xx屆五中全會為我們規劃了“十三五”的藍圖,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時機難得,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思維,創新理念,推進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協調統籌發展,奮力作為,形成新常態,引領社會革新新格局,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新常態心得體會 篇7

“貫徹落實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要聚焦發力,首先必須下功夫領會好、領會透”。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xx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要從黨和國家發展全局高度,聯繫理論和實踐、縱觀歷史和現實,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新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大問題作出深刻闡述,對落實好新發展理念提出明確要求。

明大勢才能謀大事。“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就是進入新常態。全面認識和把握新常態,需要從空間和時間大角度審視我國發展。從時間上看,我國發展經歷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幾個大時期,今天的新常態是這種大時期更替變化的結果。從空間上看,我國出口優勢和參與國際產業分工模式面臨新挑戰,經濟發展新常態是這種變化的體現。可以説,新常態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我們要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更好發揮主觀能動性,更有創造精神地推動發展。

新常態要有新作為,新作為要有新理念。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實現這樣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並不容易,對我們是一個新的巨大挑戰。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實踐。我們黨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着力點,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以新理念把握引領新常態,堅持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才能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髮展優勢,推動我國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以新理念把握引領新常態,關鍵要做到“五個着力”:着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創新這一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着力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把握“協調”這一決勝全局的制勝要訣,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着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着力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不斷探索實踐,提高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自覺性和能力,提高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着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朝着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

理念一變天地寬。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總是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適時提出相應的發展理念和戰略,引領和指導發展實踐,每一次發展理念的創新,都推動實現了發展的新跨越,實現了發展的“螺旋式上升”。今天,以新理念把握引領新常態,在認識上更加到位、行動上更加自覺、工作上更加有為,我們就能深學篤用、聚焦發力,讓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變成普遍實踐,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新常態心得體會 篇8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新理念將決定未來發展路徑,成為引領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新常態,去尋找新的發展思路,去走新的發展路徑,樹立發展新理念。

指出,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形成新常態,這新常態不僅是速度狀態,更是發展狀態,不僅是發展條件和環境的新常態,更是發展理念和模式的新常態。認識、適應、引領、發展社會新常態,是一個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性思維的過程,帶來的是發展方式、發展動力、體制機制的根本性轉變,從而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跨越。

要達到一個新常態發展共識就是要有發展的眼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勇於實踐。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精神支柱,一個國家不能沒有精神力量,一個政黨不能沒有精神追求,一個社會不能沒有價值標準,這精神支柱、精神力量、精神追求、價值標準就是這新常態中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精神食糧,只有不斷加強自身能力的建設,真抓實幹,堅持改革創新發展,在“變”中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動社會創新驅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格局,讓發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到人民羣眾的身上,讓人民羣眾的“菜籃子”鼓起來,讓人民的“錢袋子”漲起來,讓人民的生活更有盼頭。

充分發揮“五大發展理念”的效用,要有創新的思維和行動,要有統籌協調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持續推進綠色發展的頭腦,要有“時不我待”改革開放的胸襟,要有不斷推進人人蔘與、人人盡力、共享發展的理念,全面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引領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形成新常態,激活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各方的智慧和積極因素,形成最大的“公約數”,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穩步前進。

黨的xx屆五中全會為我們規劃了“十三五”的藍圖,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時機難得,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思維,創新理念,推進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協調統籌發展,奮力作為,形成新常態,引領社會革新新格局,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新常態心得體會 篇9

“新常態”一詞成為當下中國的新詞、熱詞、高頻詞。尤其是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我們所處的政治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吏治呈現出了不同以往的“新常態”。對此,我們廣大黨員幹部應充分認識、積極適應,爭取新的作為。

一、抓鐵有痕,作風建設進入“新常態”

黨的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極大勇氣和決心全面徹底地懲腐肅貪、狠剎四風、激濁揚清、標本兼治,一系列雷霆萬鈞的舉措,澄清吏治,提振人心,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和絕大多數黨員和幹部的認可與堅定支持,成為吏治新常態。之所以稱之為“新常態”,是因為一系列措施已經逐步常規化,官場的清新狀態趨於穩定化。

新常態下,對黨員幹部的要求發生了變化,黨性標準更高,宗旨意識更強,工作要求更實,作風紀律更嚴,制度約束更緊,氛圍風氣更清新。事實上,吏治新常態正深刻改變着廣大黨員幹部的言行,在我們身邊不知不覺中已發生了顯著變化:搞形式少了,求實質多了;講享樂少了,作奉獻多了;隨意散漫少了,按章辦事多了。個人工作和生活中,“潛規則”干擾少了,工作的精力多了;迎來送往應酬少了,幹事創業時間多了;黨員幹部遇到矛盾和問題時候,迴避少了,主動承擔多了等等黨員幹部適應新常態學習心得體會黨員幹部適應新常態學習心得體會。

吏治新常態是黨的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是作風建設抓鐵有痕的結果,是政治生態改變優化的表現,是廣大幹部羣眾期盼的狀態,也是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創新作為的良好契機。

二、端正態度,思想行為走出“老誤區”

吏治新常態是民心所盼、眾望所歸。然而,有的黨員幹部對這種新常態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認識誤區和行為偏差。首先,從思想認識來看,有的黨員幹部認為這股清新之風只是一陣颱風,刮過了就會“濤聲依舊”。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黨中央正風肅紀的決心和毅力,事實上這種“新常態”完全不同於以往,更不是一場“運動”,而將是長期、常態化的存在,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狀態。其次,從個人心態來看,有的黨員幹部對於這種新常態出現了難適應、不習慣的狀態

有的感歎工作標準太高、要求太嚴、工作節奏比以前快了,“壓力山大”;有的抱怨禁令太多、福利取消、收入減少,感覺“越來越不自由,越幹越沒意思”等等,出現了觀望等待、焦慮埋怨等情緒,期盼狠抓作風建設舉措快點結束。再次,從行動作為來看,有的黨員幹部抱怨“為官不易”,抱着“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態度,消極應付,不敢擔當,為官不為,等等黨員幹部適應新常態學習心得體會高一作文。

凡此種種,雖然只是少數現象,但其影響和危害卻不容小覷。對我們廣大黨員幹部來講,能不能適應吏治新常態是當前面臨的新考驗,能不能儘快走出認識誤區和糾正行為偏差將關係到事業成敗。因此,我們要堅決摒棄那些矇混過關的思想、法不責眾的心態、打擦邊球的僥倖,儘快結束那種庸懶散奢的不正常“狀態”,步入羣眾期盼和滿意的“新常態”。

三、敢於擔當,勤廉奉獻爭取新作為

在新常態下,我們黨員幹部應該充分抓住新的機遇,積極迅速調整心態,勇敢地把責任扛在肩上,奮發努力創造新業績。

一是要打消顧慮,堅定信心。面對新常態,要充分認識到我們黨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和持續發力的恆心,徹底丟掉作風建設一陣風的幻想,進一步堅定對中央正風肅紀的信心,打消顧慮,主動調整思維、心態和行為,積極適應這一新常態,迅速在新常態下來謀劃和開展自己的工作;要持續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始終不渝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拼搏奮鬥。對機關事務工作來説,我們要鞏固和擴大教育實踐成果,持續改進作風,積極作為,當好“大管家”,紮實做好管理服務保障工作,為全市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是要自我約束,規範用權。面對新常態,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都要懂得,與其他人相比,做黨員、當幹部就必須遵守更多的規矩、接受更嚴的約束,我們要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和行動自覺。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更要加強自我約束,習慣在嚴於律己中擔當責任,習慣以清風正氣幹事創業,時時處處嚴格按章辦事,成為普通黨員、羣眾的榜樣;充分認識到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要做到規範用權,“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切實為羣眾謀福祉,這是黨員領導幹部應有的本分和應盡的職責黨員幹部適應新常態學習心得體會黨員幹部適應新常態學習心得體會。對機關事務工作來説,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錢、管物,規範服務行為,切實提高管理服務的規範化和科學化水平。

三是要堅守底線,接受監督。面對新常態,我們黨員幹部要自覺堅守黨紀國法、廉潔從政、思想道德的底線,心存敬畏,始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堅守底線的模範,努力成為引領社會風尚的楷模。社會和羣眾對公務人員尤其是黨員幹部的監督將無處不在,無論是監督的內容、形式和力度都將比以往更多更大。我們要正確對待羣眾的批評和監督,把羣眾的監督作為一面鏡子,暢通建言獻策、批評監督渠道,主動深入地聽取羣眾的意見建議,經常“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省自身,明得失,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努力改進工作。對機關事務工作來説,我們要堅持管理科學化、保障法制化、服務社會化的方向,牢記服務宗旨,主動接受幹部職工和社會羣眾的監督、評判,切實提高服務質量。

四是要着眼全局,謀劃長遠。面對新常態,我們黨員幹部要善於從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轉型升級的大局出發,積極觀大勢、謀大事;要着眼長遠,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堅定發展戰略,不搞所謂的“政績工程”,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多幹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辦好

對機關事務工作來説,我們要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從全局的角度想問題、辦事情,服從服務於全市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為全市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後勤保障黨員幹部適應新常態學習心得體會高一作文。

五是要適應期盼,提高標杆。面對新常態,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積極順應人民的期盼,切實加強自身建設,以提出的“三嚴三實”要求自己,以焦裕祿精神為標杆,思想境界要更高,履職能力要更強,工作標準要更高,服務效果要更好。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覺牢固確立羣眾觀念,多辦人民羣眾期盼和歡迎的事。對機關事務工作來説,我們要堅持“機關滿意、幹部職工滿意、領導滿意、社會滿意、自身滿意”的“五滿意”標準,切實提升工作品質,主動迴應幹部職工和羣眾期盼與關切,為幹部職工和羣眾多做實事好事。六是要提振精神,勇於擔當。吏治新常態營造了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為能幹事、幹成事者提供了舞台。面對新常態,我們黨員幹部要進一步提振精氣神,弘揚勇於擔當、敢於負責、忠於職守、專於事業的精神,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創新發展的大局中展現作為,在服務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事業中做出更大成績,不負黨和人民羣眾的期望。對機關事務工作來説,我們要適應新形勢,按照《機關事務管理條例》所賦予和明確的職能要求,克難奮進,迎難而上,積極創新作為,在厲行勤儉節約、推進公車改革、規範資產管理、優化社會化服務中體現後勤戰線同志的人生價值,展示機關事務工作者的良好風采。

新常態心得體會 篇10

昨天,市委書記徐立毅主持召開市委會議,傳達學習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xx屆五次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重要講話,研究部署我市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重要講話精神實質,把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着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提升領導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城市轉型和社會轉型,全力打造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標杆城市。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耕,市委副書記錢三雄以及其他市委參加會議。市領導葛益平、餘梅生等列席會議。

會議指出,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聯繫理論和實踐、縱觀歷史和現實,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新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深刻闡述,對我們深化對新常態下發展規律的認識,推動新發展理念深入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各地各部門和各級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更好地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會議強調,要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深入理解經濟發展面臨的速度換擋節點、結構調整節點、動力轉換節點,深刻認識温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努力實現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會議強調,要切實把“五大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做到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要在思想上確立新發展理念,切實破除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老舊做法,真正來一次思想大轉變。要在謀劃上堅持高標準,對照先進地區,提升工作標杆,改變安於現狀的心態,打造一批發展亮點,真正來一次理念大提升。要在推進上堅持問題導向,從解決“短板”問題入手,找到結合點、切入點、突破口,完善一系列政策和機制,真正來一次工作大突破。

會議強調,要深刻認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加快實現產品從中低端轉向中高端、企業從小而多轉向精而強、平台從低小散轉向高大聚、方式從單純製造轉向製造服務化、動力從側重管理控制轉向依靠創新驅動。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切實加強制度供給,提高公共產品供給能力,持續提升人居環境供給質量。

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把學習貫徹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做到全面把握、正確理解。要始終保持本領恐慌的緊迫感,加大新發展理念學習教育培訓力度,更加註重實踐、勇於實踐,切實提升領導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新常態心得體會 篇11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新理念將決定未來發展路徑,成為引領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新常態,去尋找新的發展思路,去走新的發展路徑,樹立發展新理念。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形成新常態,這新常態不僅是速度狀態,更是發展狀態,不僅是發展條件和環境的新常態,更是發展理念和模式的新常態。認識、適應、引領、發展社會新常態,是一個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性思維的過程,帶來的是發展方式、發展動力、體制機制的根本性轉變,從而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跨越。

要達到一個新常態發展共識就是要有發展的眼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勇於實踐。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精神支柱,一個國家不能沒有精神力量,一個政黨不能沒有精神追求,一個社會不能沒有價值標準,這精神支柱、精神力量、精神追求、價值標準就是這新常態中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精神食糧,只有不斷加強自身能力的建設,真抓實幹,堅持改革創新發展,在“變”中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動社會創新驅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格局,讓發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到人民羣眾的身上,讓人民羣眾的“菜籃子”鼓起來,讓人民的“錢袋子”漲起來,讓人民的生活更有盼頭。

充分發揮“五大發展理念”的效用,要有創新的思維和行動,要有統籌協調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持續推進綠色發展的頭腦,要有“時不我待”改革開放的胸襟,要有不斷推進人人蔘與、人人盡力、共享發展的理念,全面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引領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形成新常態,激活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各方的智慧和積極因素,形成最大的“公約數”,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穩步前進。

黨的xx屆五中全會為我們規劃了“十三五”的藍圖,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時機難得,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思維,創新理念,推進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協調統籌發展,奮力作為,形成新常態,引領社會革新新格局,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新常態心得體會 篇12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新理念將決定未來發展路徑,成為引領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新常態,去尋找新的發展思路,去走新的發展路徑,樹立發展新理念。

指出,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形成新常態,這新常態不僅是速度狀態,更是發展狀態,不僅是發展條件和環境的新常態,更是發展理念和模式的新常態。認識、適應、引領、發展社會新常態,是一個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性思維的過程,帶來的是發展方式、發展動力、體制機制的根本性轉變,從而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跨越。

要達到一個新常態發展共識就是要有發展的眼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勇於實踐。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精神支柱,一個國家不能沒有精神力量,一個政黨不能沒有精神追求,一個社會不能沒有價值標準,這精神支柱、精神力量、精神追求、價值標準就是這新常態中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精神食糧,只有不斷加強自身能力的建設,真抓實幹,堅持改革創新發展,在“變”中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動社會創新驅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格局,讓發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到人民羣眾的身上,讓人民羣眾的“菜籃子”鼓起來,讓人民的“錢袋子”漲起來,讓人民的生活更有盼頭。

充分發揮“五大發展理念”的效用,要有創新的思維和行動,要有統籌協調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持續推進綠色發展的頭腦,要有“時不我待”改革開放的胸襟,要有不斷推進人人蔘與、人人盡力、共享發展的理念,全面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引領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形成新常態,激活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各方的智慧和積極因素,形成最大的“公約數”,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穩步前進。

黨的xx屆五中全會為我們規劃了“十三五”的藍圖,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時機難得,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思維,創新理念,推進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協調統籌發展,奮力作為,形成新常態,引領社會革新新格局,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ejdko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