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3觀看天府好家規心得體會(精選5篇)

2023觀看天府好家規心得體會(精選5篇)

2023觀看天府好家規心得體會 篇1

一句家規家訓,幾代世風餘韻。即日起,由市紀委機關、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舉辦的“我愛成都·天府好家規”徵集評選活動正式啟動,面向全市評選經典家訓家規,徵集優秀家風故事。一個家庭凝聚一座城市的厚德,一句家訓貫穿幾代人修身齊家的信念。

2023觀看天府好家規心得體會(精選5篇)

家風是什麼?楊樹桐先生在他的《家風漫談》一書中這樣解釋:“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品德。”一個家庭或家族,可以沒有顯赫的家世,殷厚的財富,但不能沒有良好的家風。良好的家風也不是一人一時一事就能建立,必須依靠家庭家族全體成員共同努力,人人建設,世代弘揚。其中,起舉足輕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長輩。

良好家風的形成,無關家庭貧富,亦無關父母文化程度,所關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養。在今天很多人都忙於工作、事業而無暇顧及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理當值得我們深思,這不是因為時間與距離的阻隔,更多的乃是我們忽視了家風的力量。良好的家風,能成就孩子一生;而這種薰陶,最好從孩提時代就應開始,你從小給他灌輸“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觀念,他就可能養成“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思維,良好的家風伴隨孩子一生成長。

從我自己的成長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良好的家風對下一代成長的重要性,而從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我更加感到,在一個充滿親情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會更加陽光。

2023觀看天府好家規心得體會 篇2

1月18日,四川省紀委機關、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明辦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徵集“天府好家規”的通知》,面向全省、全社會各行、各事業單位職工以及普通社會家庭”徵集經典家訓家規、優秀家風家訓故事,最終將在全省評選、表彰十佳“天府好家規”。《通知》要求全省各市(州)紀委機關、黨委宣傳部、文明辦認真做好“統籌協調”工作。

四川省委宣傳部專門印發《關於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好家規集中宣傳報道的通知》,對天府好家規評選活動宣傳報道工作進行具體安排。目前,活動進入全面徵集階段。各地各部門進展情況如何?記者從活動組委會了解到,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不斷推進,已徵集到了大量感人至深的家規家訓好故事,不少受訪者對自己家規家訓的感悟和再理解、再認識,更是引人深思。

中國古代有許多名門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規家訓,其後人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都會相對遵紀守法,這其中家風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因為這些族人從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風對他們有着潤物無聲的教化作用,同時,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家規家訓對他們有着強烈的道德約束力。今日,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加強黨員幹部家風作風建設,這些傳統資源無疑都是值得借鑑和學習的。

父子相傳,精神相繼。父母是子女言傳身教最好的典範,為人父母樹立道德上的典範,養成良好的家風,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親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被紀曉嵐稱頌為“行求無愧於聖賢,學求有濟於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時,對子女教育亦非常嚴苛。在良好家風的薰陶下,其子女也得以傳承父輩精神,為後人所稱道。

要想為子孫後代樹立良好家風,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堅守原則。自己作出典範,無論是在多麼惡劣的政治環境中,始終保持清廉本色,這才能夠成為後人的榜樣。現在的黨員幹部也要先做到自身過硬,這樣才能正人正己。同時,家風也需要有意識的養成,對子女親屬的不當行為要時常提點,才能及時矯正,築牢思想防線。

2023觀看天府好家規心得體會 篇3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家規家風中的精華,多渠道、廣角度、全方位挖掘四川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並對典型家庭、典型人物進行全方位宣傳,展示四川人的家國情懷,省紀委機關、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決定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天府好家規”徵集評選活動,將評選表彰四川省十佳“天府好家規”。

下面談談我對該活動的感想:

沒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但一般家庭明列條文的家規,並不多見,多是約定俗成的家規。

在xx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指出,抓好作風建設,在加強黨性修養的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幹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關於家風,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風。一般農家,勤儉為本,孝敬老人,對親友禮尚往來,對鄰里和睦相處,對社會惜老憐貧,這便是好家風。

家風建設修身為先。打鐵還需自身硬,完善個人修養,是社會道德規範的延續,也是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傳承。修身一方面是提高個人道德素質,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另一方面,作為領導幹部要懂得知足,提高自身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鑑別力。魏徵説:“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領導幹部應將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烙入腦海,淡化個人得失,在為民務實中實現個人的價值。 家風建設重在傳承。中國傳統教育講究言傳身教,教育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還是道德修養的映射。在家風建設上,古語説,母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優秀的個人修養是可以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和為人處世感染下一代的。家風

正,影響給孩子骨子裏的正氣和正義是必然的,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釋放出來的自然是正氣,面對歪風邪氣乃至破壞黨風政紀的貪腐投機行為,便有一種本能的拒斥。

家風的形成,靠家庭世代沿襲,靠一代代人的言傳身教才能形成。家風好,受世人稱讚,家庭成員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會地位自然也高。

通過對“傳家風,立家規,樹新風”的學習,我會不斷加強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黨性修養,求真務實地把各項工作做到實處,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樹立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時間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衝得出來,危難時刻能站得出來,把領導交給我的各項工作做實,做細。

2023觀看天府好家規心得體會 篇4

【我們需要重新拾起家訓的傳統】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需要民主,不可家長制、一言堂,但必要的家規是不可缺少的。家長可與孩子共同商量,制定“孝敬父母”行為規範。

曾國藩不僅帶頭事親至孝、以身垂範,而且反覆告誡家人説:今人都將“學”字看錯了,若細讀“賢賢易也”一章,則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於“孝悌”兩字盡一分便是一分學,盡十分便是十分學;何不日日在“孝悌”兩字上用功…務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無一時不安樂,無一日不順適;下而兄弟妻子皆藹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學問也。

顏氏家訓寫到:生子咳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就是應在嬰兒識人臉色、懂得喜怒時,就加以教導訓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規範他們的行為。

【吸收古代家訓的精華】

“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一個擁有優秀家訓傳統並貫徹良好的家族,可以令其子孫後代人皆君子淑女,人才輩出,香火永續。……

從小抓起、從小事做起——

【讓孩子在親身實踐體會到父母的辛苦】

讓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着手塑造和培養。如:平時教育孩子要關心父母的健康,要幫父母分擔憂愁,要幫助父母做家務。當孩子不會時,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錯事時,不要橫加指責;孩子做得好時,要多表揚鼓勵。孩子只有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嚐到為別人付出的快樂。 當孩子“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當為他們多做事”的觀念逐漸形成時,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義務感和責任感。這也是當代孩子最缺乏的。因為他們平時只知道接受愛,而不知道付出愛,沒有學會關心和感激。家長千萬不要這樣想:孩子還年幼,主要任務是學習,只要學習好了,什麼也不用幹。而是要轉變觀念:不要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好孩子的標準是多方面的,孝敬父母就是一個重要的標準。

【寵溺只會助長孩子的自私】

計劃生育的今天,往往是一個孩子有6個老人來寵愛,過分的溺愛導致了孩子自私霸道的性格,不會為別人考慮,做事不顧後果,認為不管犯了什麼錯,別人都會像家長一樣原諒他們,以致釀成大錯……

結語:子欲孝而親不待 別在孝上欠賬當某天,

父母吃飯漏嘴的時候,把飯菜留在衣服上時,千萬不要責怪他們,想一想,當初父母是如何把着手給我們餵飯的。當某天,父母大小便失禁的時候,弄髒了衣服,不要埋怨他們遲鈍,想一想,我們小時候,父母是如何為我們擦屎擦尿的。當某天,父母説話忘了主題,給他們一點回想時間,讓他們想一想再説,其實談什麼並不重要,只要有我們在旁邊,聽他們説下去,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當記者問比爾蓋茲,世上最不能等的是什麼。比爾蓋茲沒有説是機會,沒有説是金錢,他説的是盡孝……當給父親捶捶背的時候,忽然發現從小爬在地上,讓我當駿馬騎的那個挺直脊樑早已彎曲,再也挺直不起來了;當我忽然發現父母的白頭髮的時候,還能數的過來嗎?父母老了,行孝不能等啊。扔兩個錢不能叫孝順,要用心做事,用情做人。和父母説話,放低點聲調,多一點包容……

2023觀看天府好家規心得體會 篇5

范仲淹青少年時,冷頭沃面,劃粥為齏,刻苦攻讀,誓“以天下為己任”。入仕後,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殫心竭慮、鞠躬盡瘁,始終把百姓的冷暖憂樂掛在胸懷。難能可貴的是,雖官居要職,他始終嚴於律己, 注重家聲,國財民脂秋毫不犯。逝世後, 治喪無其所,“入殮無新衣”。

范仲淹二兒子範純仁,娶妻王氏。王氏為朝廷重臣王質長女,在孃家舒適享受已成習慣,到範家後很不適應清貧生活。一天范仲淹看到這位兒媳從孃家拿來優質絲綢做帳幔,心裏很不高興,指責兒子和兒媳説:這樣好的綢緞, 怎麼能用來做帳幔呢? 我們家一貫講究清素節儉,你們如果把這些奢華的壞習慣帶到家裏,搞亂了我的家法家規,我就要在庭院裏用火燒這些 綢緞!

其兄範仲温曾要求范仲淹給自己的兒子們謀個一官半職,范仲淹在《與中舍書》回信中,着重談了對侄子們的教育問題,指出要督促二侄、三侄發奮學習,每天必令其鑽研功課,苦讀苦練,決不能讓他們得過且過,混天度日。要讓他們瞭解,只有等到他們學有所成,自己才能按規定向朝廷請示給他們安排職務。兩位侄子在他的教導下,學業上進,品行端正,深受鄰里鄉親的喜愛。後來經范仲淹推薦,朝廷按典章慣例給予恩蔭入仕。此時范仲淹又馬上給他們寫來書信, 提出了一系列做人做官要求:“汝守官處小心,不得欺事。與同官和睦多禮,有事即與同官議……莫縱鄉親來部下興販, 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營私利。”

范仲淹這一段語重心長教育侄子的話,得到了大理學家朱熹的讚揚, 他説:范文正公寫給侄子的信,語言樸實易懂,讓人感到親切。其要義在於“莫營私利”。

從五代起,範家世居蘇州,先人陵墓多在天平山。范仲淹曾在蘇州為官,興水利,辦府學,造福鄉梓。據傳,他在南園一帶曾買下一片土地,陰陽先生説,這是塊風水寶地, “居之,必世出卿相”。范仲淹本來打算建房居住, 聽後卻辦起了學宮,蘇州府學即自此開始。晚年, 他又到蘇州辦起了義莊。至今,府學、義莊舊跡 仍在。

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有云,“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想來,這便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境界與品質。

在物慾橫流的當下,傳承范仲淹的家風和家教,尤為必要。作為人民公僕, 要勵精圖治,“公”字當頭。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dw0l7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