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海林都》電影觀後感心得5篇

《海林都》電影觀後感心得5篇

《海林都》該片以國家榮譽稱號“人民楷模”獲得者蒙古族母親都貴瑪為原型,講述國家三年困難時期,“三千江南孤兒進草原”這一新中國歷史上感人至深的故事。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海林都》的觀後感心得,供大家參考。

《海林都》電影觀後感心得5篇

20xx《海林都》觀後感

11月23日,電影《海林都》(漢語意思為愛之歌)在成都峨影1958舉行首映禮,編劇胡紹祥、巴音扮演者哈斯塔、額吉扮演者昂和尼瑪(蒙古國)亮相,與觀眾分享電影拍攝幕後故事。

電影《海林都》以國家榮譽稱號“人民楷模”獲得者、蒙古族母親都貴瑪為原型,講述“三千江南孤兒進草原”這一新中國歷史上感人至深的故事,同時展現了烏蘭牧騎精神在草原上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傳遞人間大愛的故事。

電影由彭軍執導,胡紹祥編劇,圖門巴雅爾、高伊罕、張熙唯、昂和尼瑪主演,唐國強和鞠萍友情出演。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看望孤兒的場景中,唐國強和鞠萍驚喜出鏡,為孤兒們起了蒙古語的名字,場面十分感人。

故事起始於1950年代末期,南方遭遇大饑荒,上海等地保育院奶粉短缺,難以為繼。周恩來總理請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烏蘭夫調運一批奶粉救急,烏蘭夫提議將孩子們接到內蒙古,由草原母親們撫養。於是,三千孤兒乘坐火車,被送到了兩千公里外的內蒙古大草原。其中兩個孤兒——童婭和南方,成為這條敍事線的主角,烏蘭夫為他們取名“薩仁”(蒙古語月亮之意)和“巴根”(蒙古語柱子之意)。

這對來自南方孤兒儘管都有個悲慘的童年,卻在北方草原上茁壯成長,他們對草原母親起初十分排斥,被草原母親悉心照顧從而生死相依。大草原上的人們用寬廣的胸懷接納了這些孩子,並且用愛心澆灌孩子成長。

電影的名字《海林都》作為蒙古語音譯,正是“愛之歌”的意思。片中母親的愛、戀人的愛、朋友的愛,乃至陌生人之間因同情而產生的愛,匯聚了一首愛的讚歌。

早在電影開始之前,主辦方精心策劃了原汁原味的蒙古歌舞表演,為觀眾營造了濃郁的觀影氛圍。

儘管全片中人物對話大多用蒙古語呈現,卻絲毫沒有給觀眾帶來觀影障礙。當狼羣包圍蒙古包時,蒙古老媽媽抱着孤兒們淺唱低吟,智退狼羣;母駱駝棄羔時,他們在馬頭琴伴奏下輕撫母駝哼唱勸奶歌,使母駝接受了自己的孩子;孤兒們剛到草原上的時候,身患高血壓的老媽媽,未婚的歌唱家,甚至已經有兩個孩子的家庭紛紛伸出援手,領養了這些孩子。草原上流傳千百年的傳統、習俗和大愛,續寫了超越地域、血緣、民族的人間傳奇,讓觀眾潸然淚下。

20xx《海林都》觀看心得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內蒙古電影製片廠等在成都峨眉電影製片廠舉辦了電影《海林都》西南觀影禮暨主創見面會,編劇胡紹詳、主演哈斯塔、昂和尼瑪等出席了見面會。

據悉,片名《海林都》為蒙古語音譯,漢語名為“愛之歌”。該片以“人間大愛”為主題,以國家榮譽稱號“人民楷模”獲得者都貴瑪為原型,講述了國家三年困難時期,“3000江南孤兒進草原”這一新中國歷史上的動人故事。

生育之恩大於命,養育之恩大於天,在烏蘭牧騎響徹草原大地的歌聲中,內蒙古的人們,用真摯、淳樸、無私的情感,輕輕撥開了3000多個孩子的心絃。

在片中扮演巴音的哈斯塔在見面會上表示,電影以“大愛”為主題,不僅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大愛,也表現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額吉的扮演者昂和尼瑪説,愛是不分國界,不分民族的,這是一個人的生命和另外一個人的生命的鏈接。

該片也打動了前來觀影的觀眾,觀影結束後有不少觀眾仍沉浸其中,來自西南民族大學的一名大二學生在觀影后表示,“電影展現了蒙古族的大愛、大善、大美的崇高民族精神,讓人眼前一亮。除了動人的情感外,該片還展現了大美草原的美麗風光、真實的草原生活以及當地的民俗文化,帶來了更為豐滿流暢的視聽體驗。”

據悉,該片由內蒙古仕奇集團投資,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內蒙古電影集團聯合攝製,已於11月21日在全國院線發行公映。

20xx《海林都》觀看體會

電影《海林都》在烏海上映,我市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幹部觀看了影片。

“海林都”為蒙古語,意為“愛之歌”,影片以“3000孤兒進草原”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以“人間大愛”為主題,以國家榮譽稱號“人民楷模”獲得者——草原額吉都貴瑪等英模人物為原型,講述了烏蘭牧騎隊員阿柔娜歷經艱辛養育南方孤兒、傳遞人間大愛、讓烏蘭牧騎事業薪火相傳的故事。

“今天觀看了《海林都》,使我感受頗深。草原上的牧民收養孤兒所展示的人間大愛及薪火相傳的烏蘭牧騎精神,對我們來説都是寶貴的財富,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和楷模。”市委宣傳部職工張瑞説。

李澤宜觀看影片後也深受感動。他説:“烏蘭牧騎作為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長期為牧民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他們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熱愛,對家鄉對祖國的強烈情感,讓我們備受感動與敬佩。”

電影《海林都》講述了一段為國分憂的歷史,創新演繹了“3000孤兒進草原” 這一新中國歷史上的動人故事;用最質樸的視角,譜寫了一曲草原上高天厚土、無私大愛、甘於奉獻的時代讚歌。

20xx《海林都》觀看有感

伴隨着悠揚的馬頭琴聲和熱情的蒙古歌舞表演,11月23日,電影《海林都》西南觀影禮暨主創見面會在成都峨眉電影製片廠隆重舉行。

電影《海林都》由內蒙古仕奇集團投資,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內蒙古電影集團聯合攝製,是內蒙古重大主題文藝創作優秀影片。影片以“人間大愛”為主題,以國家榮譽稱號“人民楷模”獲得者都貴瑪為原型,講述了國家三年困難時期,在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懷下,在烏蘭夫同志親自組織安排下,“3000江南孤兒進草原”這一新中國歷史上十分動人的故事。

在影片中烏蘭牧騎的故事貫穿始終,展示了草原母親的無私和大愛,用最質樸的視角,譜寫了一曲草原上高天厚土、無私大愛、甘於奉獻的時代讚歌,放映結束後,主創人員上台分享了影片攝製台前幕後的感人故事,其中影片中“巴音”的扮演者蒙古族演員哈斯塔説:海林都翻譯為漢語是“愛之聲”,在影片中體現了烏蘭牧騎對草原的愛,老人對小孩的關愛,這部充滿愛的電影也讓現場觀眾也沉浸在劇情中久久不能平靜。

20xx《海林都》觀看感想

提到內蒙古,好看好玩好吃的簡直太多了!

我們可以騎馬馳騁在呼和浩特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嘴裏哼唱着“讓我們紅塵做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喚起童年看《還珠格格》時那份對草原的嚮往和追求,一碧萬頃遼闊無邊心曠神怡……簡直誇到我詞窮。

我們還可以在那裏享受到只有在美食紀錄片中才能看到的各色美食,比如《舌尖上的中國》裏的手把羊肉,蘸着韭花醬一口吃下去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網上有小夥伴説自己其實不吃羊肉,但看到這個畫面已經是垂涎三尺了,可見這種美食擁有一種穿透屏幕的強大魔力。

內蒙奶茶也不同於平時在街邊商店裏買到的類型,一口喝下去整個人都會充滿能量,還有奶豆腐、炒米等等等等都是當地的特色食物,由此衍生而來的美食組合簡直三天三夜也説不完。臨行前還可以買一些特色牛肉乾帶回來給家人朋友們品嚐,人人都豎起大拇指説好吃,回味無窮之後還會網上再買一些繼續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除此之外,我們熟悉的許多明星藝人也都來自內蒙古,比如脱口秀天才李誕,素顏女神王麗坤,天籟嗓音阿雲嘎……

看完這些,似乎我們與內蒙古的距離又拉近了一些。

我們熟悉了當地的美景和美食,幻想着自己也像《天龍八部》的蕭峯一樣,最大的心願就是去塞外牧馬放羊,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此生無憾。

看着當地牧民們臉上淳樸的笑容,看着他們揮舞着套馬杆肆意馳騁,看着他們載歌載舞共同演繹着草原上的“愛之歌”,我們的心瞬間很想衝破桎梏,迴歸到追求自由的本真。

內蒙古不僅有好看的景色和好吃的美食,還有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想看看這些感人的故事都講了什麼?來看《海林都》就對了。

蒙語中,“海林都”就是愛之歌的意思。

《海林都》即將在11月21日全國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曾經南方糧食短缺的時候,有3000名孤兒被送往內蒙古的上千家庭中,並由蒙古媽媽們養育成人的故事。電影根據這一真實事件進行改編,並以國家榮譽稱號“人民楷模”的蒙古族母親都貴瑪為原型去塑造了女主角阿柔娜。

看完全片之後,感覺自己好像被愛包圍,每一幕都能感受到溢出大銀幕的母愛。

當3000個孩子到達草原之後,他們投入了蒙古媽媽們的懷抱。因為這些孤兒們曾經被遺棄過,所以內心對新的家庭都有一些牴觸,但草原母親們用自己無私的愛包容了一切。

阿柔娜,就是無數個草原母親之中的一員。

觀影時,葉秋臣印象最深的片段有三幕。

在領養女兒童婭的時候,阿柔娜其實還是一個沒有結婚尚未出閣的姑娘。因為擁有美妙的歌喉,她也被稱作“草原上的百靈鳥”,並且幸運被選中參加烏蘭牧騎的巡演。

“未婚+事業”的雙重壓力下,阿柔娜本身是並不適合收養孩子的。但童婭自從來到草原就沒有開口説過一句話,所有人裏面她也只聽阿柔娜的話,因此冥冥之中阿柔娜就成為了這個孩子唯一的選擇。

看着這個眼睛都會説話的小萌妹,阿柔娜心生憐憫,於是便打算將童婭帶在身邊,隨同她一起參加巡演。但這一決定立刻遭到了身邊人以及烏蘭牧騎其他成員的反對,兩難之下阿柔娜忍痛做出了選擇,她準備將童婭送到自己母親那邊寄養。

就在母女倆即將分別的那一刻,從來沒有開口説過話的童婭用蒙語大聲喊着“媽媽”,並朝着阿柔娜飛奔而來。

所有人都被這一幕感動,於是便同意讓萌妹隨同他們一起演出。

看着童婭在舞台上的表現,烏蘭牧騎真是撿到寶了。

第二幕,是阿柔娜母親收養南方時説的那番話。

南方這個男孩子生在上海,他是一個被遺棄的孤兒。起初南方對草原生活非常牴觸,不僅堅持穿着餿臭的衣服,而且也不想去洗澡,夜裏還想趁大家睡着的時候偷偷逃跑。

經過耐心地瞭解,阿柔娜的母親知道這個孩子是因為對自己將有新媽媽的事情心生牴觸,於是她便對南方説“就當你領養了一個奶奶吧”,你沒有新媽媽,你只是有了一個新奶奶。

她再三強調,不是自己收養了這個孩子,而是這個孩子領養了自己。在阿柔娜母親的體諒與呵護之下,南方也變得不再孤僻,漸漸融入了新的家庭和環境。

第三幕,是阿柔娜失去自己親生骨肉後的頓悟。

阿柔娜婚後,一直帶着童婭與丈夫一起生活。有一次她因為童婭而意外墜馬,登台演出時感覺到身體異樣,等到下台後檢查身體才發現腹中懷的孩子已經沒了。阿柔娜極度崩潰,幾乎一蹶不振。但當她看到童婭登台代其跳舞時,她想起了一位草原媽媽。這位母親願意為了領養的孩子讓自己的親生骨肉受苦,因為她總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領養的孩子用。

那一刻,阿柔娜的小愛瞬間轉化成了大愛。

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阿柔娜也是她母親領養的孩子。

一代又一代,這種愛被不斷地傳遞和繼承着。

我們在《海林都》這部電影裏,看到了三代沒有血緣關係的母女之間,令人動容的親情與愛。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裏,讓《海林都》來温暖你的內心吧。

標籤: 觀後感 海林 電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dp460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