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小巷管家》觀後感及心得體會500字【五篇】

《小巷管家》觀後感及心得體會500字【五篇】

近日,由北京市委組織部和市委宣傳部聯合推出的電影《小巷管家》,在全黨上下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隆重召開之時,震撼上映。而關於基層黨員幹部觀看《小巷管家》得到的觀後感以及心得體會,小編準備了以下文章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小巷管家》觀後感及心得體會500字【五篇】

《小巷管家》觀後感及心得體會1

近日,由北京市委組織部和市委宣傳部聯合推出的電影《小巷管家》,在全黨上下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隆重召開之時,震撼上映。

影片緊跟時代、主題鮮明,以國慶100天倒計時為線索,以普通黨員幹部日常工作為視角,以首都基層社會治理為切入,通過“小人物”折射“大時代”,選取“小切口”反映“大主題”,用平凡的人和事,闡釋着不凡的精神內核,向廣大人民羣眾展現了基層黨組織和普通黨員幹部的時代風采,也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獻上了一份基層黨員的傾情厚禮。

“布衣凡人”之間充滿家國情懷。“小巷管家”不是什麼領導,他們沒有工資、沒有職務,也沒有權力,只是基層普通黨員幹部羣眾,但在居民心中,他們有熱心腸、有執行力、有家國情懷。他們不是保守拘泥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時刻想着街坊四鄰家門口的事,忠實履行着“每日巡、經常訪、及時記、隨手做、實時報”的職責。在北京,這樣的志願服務品牌還有很多,比如“西城大媽”“朝陽羣眾”“海淀網友”“石景山老街坊”“門頭溝熱心人”等等,他們及時瞭解羣眾訴求,解決羣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進一步拓寬了基層治理的渠道。今天,我們的城市面貌要改變,就需要從基層做起,從“趙大爺”這樣的“小巷管家”做起;不僅是北京需要更多的“趙大爺”,全國也要呼喚更多的“趙大爺”,切實用行動書寫新時代黨員幹部的初心和使命,用奉獻奏響新時代奮鬥者的最強音。

“鄰里瑣碎”之中彰顯核心價值。“小巷管家”從事的工作,大致是鄰里糾紛、佔道停車、私搭亂建、公廁改造、環境提升、空巢老人等“鄰里瑣事”;服務的羣體,則是會為搶一個車位爭得面紅耳赤、會以“祖傳寶貝”為由拒絕拆違等“難纏對象”。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2.3萬名“小巷管家”敢於擔當、積極作為,在基層黨組織的統一領導和組織下,形成了黨的領導和以羣眾為主體緊密結合的基層治理模式,進一步弘揚了“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的價值取向,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面對黨和國家重大政治活動,面對經濟社會改革發展,我們就要把這種價值觀貫穿於全過程、各方面,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羣眾共同參與、主動投入,充分激發藴藏在人民羣眾中的創造偉力,眾志成城共創美好未來,以實際行動回答好“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這一時代課題。

“背街小巷”之處體現精細治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在一個城市中,背街小巷最為偏遠,最能體現精細化管理水平。《小巷管家》正是選取街巷治理這個“小切口”,有力地詮釋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主題,藝術地呈現了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在新時代的城市建設和治理中,就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遵循,持續深化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建立健全“接訴即辦”“未訴先辦”等為民服務機制,拿出“繡花功夫”,推動基層從傳統管理向現代治理轉變,確保基層治理有魂、有序、有力,人民羣眾放心、安心、舒心。

《小巷管家》觀後感及心得體會2

近日,一部真實反映北京基層治理工作經驗的電影《小巷管家》震撼上映,影片將北京市的基層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集中表現了在基層治理過程中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甚至最後一米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的“小巷管家”,他們的事蹟平凡而偉大,他們的工作瑣碎而繁雜,但他們工作熱情飽滿、方法智慧、態度積極。作為基層幹部,要從《小巷管家》看出收穫,找準定位,品悟基層之道,在基層平凡的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業。

在“默默守護”中點燃“基層之火”。影片中的趙大爺只是衚衕中的小人物,他幫助老街坊解決生活問題,改造廁所、美化街道、清理煤棚……雖然過程中受了不少委屈和埋怨,但隨着衚衕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他的“默默守護”最終也得到了街坊鄰里的認可。基層工作難免會遇到不理解,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是就此放棄,還是耐心勸解?是聽之任之,還是將心比心?我想我們只要保持一顆“默默守護”的真心,一顆不念舊惡的公心,一顆忠貞無悔的誠心,耐心細緻地做好羣眾工作,讓羣眾真正看到我們基層幹部幹事為民的真心,總有一天會“守得雲開見月明”,獲得羣眾的理解和支持,在“默默守護”中點燃“基層之火”。

在“貼心服務”中照亮“基層之路”。“小巷管家”不是什麼領導,沒工資、沒職務、沒權力,但在居民心中,他們有熱心腸、有行動力、有威信,時時刻刻想的都是街坊四鄰家門口的事兒。在北京市街巷治理的工作中,小巷管家”們不為小家、只想大家,用貼心的服務,使北京市的面貌煥然一新,特別是街巷社區小衚衕的改觀非常之大。眾所周知,基層工作多且雜,基層幹部面對的問題更加具體、遇到的困難更加繁多。這就需要我們廣大的基層幹部主動深入基層羣眾,做羣眾最貼心的人,用熱情、暖心、實幹的精神去高效地解決每一件事,做好羣眾的貼心人,發揮好表率、模範作用,在“貼心服務”中照亮“基層之路”。

在“精益求精”中擦亮“基層底色”。 影片中的“小巷管家”一般都是社區居民,很多是年紀比較大的退休人員,他們的工作鮮為人知,但是他們卻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方法,讓北京的衚衕變得越來越美,鄰里關係也越來越和諧。在基層工作中,鄉村振興、精準脱貧、環境治理中“無例可循”的“新問題”、“無從下手”的“棘手事”已經越來越多。這就需要我們廣大的基層幹部要有不斷創新、突破傳統的“闖勁”,去不斷研究新舉措、尋找新對策,不斷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為改善農民生產條件出“金點子”、為村民脱貧致富找“新路子”,在廣闊的農村地區擔起一份責任、幹出一番事業,以優質的服務,切實提高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精益求精”中擦亮“基層底色”。

《小巷管家》觀後感及心得體會3

電影“小巷管家”以趙建國平凡而偉大的先進事蹟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為主要內容,將北京市的基層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生動講述了在基層治理過程中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甚至最後一米的感人故事。同時通過趙建國這個平凡的人在生活中,一直在解決街坊四鄰門口的小事兒“鄰里糾紛、佔道停車、私搭亂建、公廁改造、環境提升……”等等百姓生活中諸如此類的問題,塑造出“小巷管家”為居民羣眾服務、為背街小巷治理甘心奉獻的先鋒形象。

結合老幹部工作大局來看,“小巷管家”正是離退休幹部在社區中發揮優勢作用、散發服務人民羣眾、參與社會建設無窮正能量的光輝寫照,給我們強化政治引領,加強離退休幹部“三項建設”,組織號召他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添正能量提供了更多參考,比如我們的老黨員先鋒隊、老幹部啄木鳥志願督查隊等,都在延慶區社會建設、創城、創衞、創森等方面發揮着積極作用,充當着“城市管家”、“社區管家”職能。對於我們老幹部工作部門來説,應該在服務全區綠色發展、助力地區經濟社會建設的大局中,積極協調好社會各方力量,為老同志發揮好優勢作用,搭建平台,做好服務保障。

個人崗位工作來講,我覺得身為老幹部局工作人員。應該工作中大力倡導“三用原則”。一是用心:真正用兒女之心、負責之心來做工作;二是用情:滿懷尊重、理解之情,實現服務工作之實;三是用力:真正以人為本,不怕難、不怕繁、不怕重、不怕怨,做到管理科學,服務優良。我們要以務實工作,用心為老幹部服務。以誠待人,真心與老幹部交心。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想老幹部所想,急老幹部所急,幫老幹部所需,視他們如親人、如長輩,以愛心、熱心、真心、誠心傾情關愛,與他們建立起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真摯感情,成為廣大離退休幹部最可信賴的人,為他們不斷地提升獲得感、幸福感而不懈努力。

《小巷管家》觀後感及心得體會4

小巷管家,剛聽到這部電影名字的時候,我有點迷茫,這是一部什麼電影,紀錄片嗎?還是專題片?也許又是一部理論性比較強的視頻吧。腦子裏幻想出了無數起場景。終於,忍不住百度了一下。

多渠道瞭解終於知道,《小巷管家》是一部聚焦北京市“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表現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工作的電影,由北京市委組織部聯合中國傳媒大學共同策劃製作,以全市2.3萬名“小巷管家”平凡而偉大的先進事蹟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為主要內容,將北京市的基層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集中表現了在基層治理過程中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甚至最後一米的感人故事。

説到基層治理,我們黨可以説良苦用心,基層減負、《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的實施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基層治理的脈絡已被初步打通。下一步,如何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才是基層最需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無外乎是有效的解決手段之一,就像電影裏所展示的那樣,只有各個職能部門互相協作,聯動發力,才能切實解決老百姓的困難。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也感觸頗深,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也要時刻做到:民有所難,我有所助;民有所想,我有所辦;民有所願,我有所為。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貢獻出不平凡的力量。

《小巷管家》觀後感及心得體會5

近期,由北京市委組織部聯合中國傳媒大學共同策劃製作的《小巷管家》正在熱映。影片以“小巷管家”平凡而偉大的先進事蹟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為主要內容,將北京市的基層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生動講述了在基層治理過程中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甚至最後一米的感人故事。

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是北京市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新要求,着眼首都改革發展大局進行的一項重大改革。積極探索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管理服務資源和力量下沉,引導街鄉增強服務羣眾功能,有力城市基層治理“最後一公里”難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 把羣眾的需求當做哨聲,建立健全羣眾需求的全響應機制,吹好哨、報好到、辦好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廣大黨員幹部堅持以羣眾滿意為根本標尺,走好新時代黨的羣眾路線,及時迴應羣眾訴求,全力解決羣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小巷管家》的主人公趙建國,就是北京2.3萬名“小巷管家”中的一員。“小巷管家”不是什麼領導,但心裏裝的都是街坊四鄰的事,小到鄰里糾紛、佔道停車、私搭亂建,大到公廁改造、環境提升、照顧空巢老人等諸多和老百姓直接相關的難題。工作頭緒多、事情雜,平凡而又普通,都是老百姓的家長裏短但又關係着他們的切身利益。新時代,在社會基層治理的深入推進下,無數“小巷管家”飽含熱情、擔當履職,用智慧和辛勤服務百姓,獲得了認可,贏得了民心。正是這些可敬又可愛的“小巷管家”在平凡之中孕育了偉大,在細微之處書寫着深情,為社會的和諧穩定貢獻力量,切實增強了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8k9d7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