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8篇)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8篇)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1

早在1995年臨危受命組建中國女排,郎平在主攻、副攻、接應都有資歷豐富的老隊員來傳幫帶,但是初期試訓的兩名二傳均不夠理想,乾脆另起爐灶招募在B組聯賽打球的何琦(現雲南主帥)。這位從未有過國字號履歷的新秀,手指力量不好,傳球動作不對,好在分配戰術球思路較合理,並且為人正直、刻苦肯練,正是基於這點被郎平看重,後續破格重點培養而成為世界亞軍二傳。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8篇)

與何琦同期入選的二傳還有當時只有17歲的上海諸韻穎,雖然由於比賽經驗尚淺,在傳球質量方面要略遜於前者,但傳球隱蔽性和靈活性方面要更勝一籌,敢於在關鍵時刻打破常規尋求突破口。反觀性格沉悶的主攻王麗娜,當時還沒有躋身於八一的主力陣容,不過郎平看重其少年老成,技術特點是實在、球風怪、能跳、點高、線長,更是在1996年奧運會對壘美國鎖定勝局。

自從20__年重掌中國女排教鞭,主教練郎平在發掘新人方面更是不遺餘力,20__年朱婷、20__年袁心玥、20__年張常寧和20__年龔翔宇,主攻、副攻和接應三個位置均有超新星湧現,令中國女排的新老交替更為順利。當然,這也與郎平辨才的獨具匠心有關,朱婷和龔翔宇是從國青被提拔,袁心玥成名更早於國少,而張常寧早前是沙排國手,同時能夠勝任主攻和接應兩職。

其中,郎平在里約奧運會啟用19歲的龔翔宇最有魄力,接應曾春蕾和楊方旭的調整攻硬實力不足,在20__年世錦賽和20__年世界盃表現得尚無潛力可挖,而龔翔宇在20__年瑞士賽和大獎賽全勤上升勢頭強勁,鎖定里約12人名單確實難有懸念。雖然這位由二傳改打接應的小丫,在里約小組賽偶有起伏,但半決賽替補攔網和強攻屢次建功,憑藉出色表現回報恩師郎平的信任。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2

“所有的困難都是比賽的一部分。”這是郎平對體育的理解。

從小組第四到最終的冠軍,從連負荷蘭、塞爾維亞、美國到擊敗巴西、逆轉荷蘭、力克塞爾維亞,中國女排用了兩週的時間。從輸泰國、輸日本、輸土耳其,只能名列亞洲第四到重整旗鼓再登世界之巔,中國女排用了3年。從亮相世界排壇到再度奧運折桂,中國女排已歷經30多年。

“拼了!拼到你死我活!”郎平這樣動員她的隊員。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郎平這樣鼓勵她的“戰士”。

30多年來,中國女排就是以這樣的拼搏精神激勵自己,戰勝困難。就算狀態處於低谷,就算實力不佔上風,但她們咬牙堅持,絕不後退。正是在高峯與波谷的顛簸中,在讚美與質疑的嘈雜中,在勝利與失敗的摔打中,在誘惑與謾罵的交替中,中國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動搖,把所有的困難照單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為動力,任驚濤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態帶給我們驚喜與感動。

中國女排是一個整體。郎平説:“我們隊裏12個人,誰上場都是主力。”在最後3場對巴西、荷蘭、塞爾維亞的比賽中,12名隊員輪番上場,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老隊員穩定軍心,新隊員敢打敢拼,人盡其力,團結奮鬥。“板凳深度”讓中國女排深不可測,在對方教練員大叫“戰鬥”的時候,郎平沉着自若,以平日練就的內功化解對方的重錘,中國女排用行動生動詮釋了集體主義精神。

“郎平,祖國真的需要你。”收到國家體委的傳真,剛在美國安頓好生活的郎平提起行李箱隻身回國,開始了重新創業。在中國女排歷史上,服從祖國召喚的責任感、使命感一以貫之。30多年前,張蓉芳、陳招娣、周曉蘭是這樣,今天,惠若琪、朱婷、魏秋月也是這樣。“為國爭光,報效祖國”始終是中國女排的信念,在國際賽場升國旗、奏國歌一直是她們最大的心願。

在這種精神感召下,中國女排夯實基礎、苦練內功,技戰術水平不斷提高,快速多變的打法不僅是中國隊制勝的法寶,也為世界各隊所效仿,改變了世界排壇原有格局。

回憶總是美好的。今天女排的教練席上,郎平、賴亞文凝聚着我們對老女排的回憶,她們向世界證明:中國人,行!而現實更美好,因為今天的現實是過去的積聚,也將成為新的發展的起點。中國女排崛起於改革開放之初,五連冠的偉業震驚世界,以“無私奉獻精神、團結協作精神、艱苦創業精神、自強不息精神”為特點的女排精神更成為民族面貌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今天的中國女排繼承發揚了這種精神,我們也更需要這種精神。現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每個人的夢想、體育強國夢都與中國夢緊密相連。繼承和發揚女排精神,全面建成體育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3

看着12個美女,她們身着中國紅的運動服,胸前掛着金光閃閃的金牌,手裏拿着奧運會的標誌物,那神采飛揚的情態簡直讓我羨慕,讓我鼓掌,讓我的心兒飛翔。

回顧這些年來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多此激勵我走過坎坷,走過泥濘,走過風雪。

今年的暑假我跟隨着女排的身影,和他們一起決戰了小組賽,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今天的決賽。女排的精神依然在姑娘們身上閃爍:責任降臨用肩扛起,對手兇猛智勇還擊,打倒了再爬起來迎戰,抓住機會猛了反擊,一輪輪的對戰,一場場的較量,一次次的置換,一天天的煎熬,他們在場上的姿態是昂揚的,信心十足的,讓國人看這就心安。

那個郎指導,手握圓珠筆一點點的圈畫勾勒,她是在在針對球的狀況進行分析研究,她站起來了,她的右手中指向了左手掌心,她申請了暫停,她把剛才自己觀察到的球情和隊員進行了現場指導,就是這一指導往往場上就出現了轉機,隊員們由衷的佩服,分數顯示出她的判斷力,當發現個別球的意外情況時,她會聲嘶力竭的吶喊,知道她的隊員聽見了她的聲音,你看,她又拿起水瓶喝水了,那是在濕潤那嘶啞的喉嚨。

聯繫她知道的三界奧運會,取得的成績時三連冠,有人稱她是郎帝導了。

是呀,三連冠,這在奧運會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更何況她是領着一個12人的隊伍。

中國女排的三連冠,這個成績的取得傳承了華夏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在關鍵時候壓不彎,踩不扁,擠不碎,打不垮,頂得住,抗的起。

中國女排我向你致敬!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4

七連勝,中國女排在20__女排世界盃上向着衞冕冠軍的方向邁出了最堅實的一步。女排姑娘們將為國爭光、頑強拼搏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守在電視機前的球迷不禁感慨,這是中國女排的勝利,更是女排精神的勝利。1984年、20__年和20__年,中國女排三次站上奧運會最高領獎台。過去五年裏,中國女排勇奪20__年世錦賽亞軍、20__年世界盃冠軍、20__年大冠軍盃冠軍和20__年世錦賽季軍,始終站在世界頂尖行列。30多年前,中國女排創下世界大賽“五連冠”的壯舉。

今天,時代在變,國人對女排的熱愛沒有變:23日下午很多人守候在電視機、電腦和手機屏幕前觀看中國女排的賽況,女排獲勝後,人們紛紛通過微信朋友圈和各類社交網絡為姑娘們點贊、叫好。作為三大球“王牌軍”和中國軍團團體項目的脊樑,女排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歷經歲月毫不褪色。隊員換了一波又一波,球隊的戰績也幾經浮沉,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竭盡全力、拼搏到底的“女排精神”沒有丟,及時總結經驗、沉着應對困局的處事方法沒有變。“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那場劃時代的體育賽事,讓30多年前的年青一代立下報國之志。他們伴着改革開放度過成長期,同中國女排一樣,他們開始通過表現個性和內心讓整個世界刮目相看。女排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崛起的縮影,也激勵着一代國人發憤圖強、鋭意進取,不斷譜寫時代壯歌。中國女排精神得到傳承和發展,創新和改革必不可少。熟悉排球領域的人都知道,郎平接手時的女排沒有防守、移動和串聯。

正是郎平的“大國家隊”理念,讓朱婷等新人層出不窮,板凳深度和攻守平衡讓中國隊避免了“卡輪”風險,即使處於全線被動之際,球隊也能通過“三點換兩人”“兩點換三點”等變招屢屢絕境逢生。在郎平看來,女排精神就是一種團隊精神,特別是遇到困難、不順的時候永不放棄。哪怕輸給對手,也要把自己的水平打出來,永遠不放棄,最根本的正是為國爭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30多年來,女排精神從未離開。賽場上,女排又贏下一場。賽場外,女排姑娘已是全體人民的驕傲,女排精神已經超越體育層面,成為鼓舞我們戰勝困難的精神力量。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5

説到中國女排,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排精神”。中國體育界最不缺的就是冠軍,各種項目的世界冠軍數不勝數,但冠軍背後能夠總結成精神的項目卻不多。改革開放前,中國體育界有兩面紅旗:一個是中國登山隊,另一個是中國乒乓球隊。這兩支隊伍是當時中國體育界最優秀的團隊,分別創造了“中國登山精神”和“乒乓精神”。而在改革開放後,“女排精神”叫得更響,更深入人心。1981年,在日本舉辦的世界盃上,中國女排同樣以七戰全勝的戰績,先後戰勝美國、日本等世界勁旅,首得世界冠軍。從排球運動本身來講,

東方人能夠拿到排球項目的世界冠軍並非易事。排球是集體項目,又是“高人”項目,有它自身的規律和要求,必然不是一般的訓練就能取得成就的,而是需要一種精神和動力的鼓舞和追求。中國女排隊員在賽場拼搏的身影,讓無數國人熱血沸騰。比賽結束第二天,時任全國婦聯主席鄧穎超在《體育報》上發表了題為《各行各業都來學習女排精神》的文章。文中寫道:“各行各業人民羣眾都要學習中國女排精神,樹立遠大的志向,發揚腳踏實地、苦幹實幹的作風,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快地將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此後,以袁偉民指導為教練核心的團隊和老一代的女排姑娘們,

在“五連冠”(1981—1986年)中凝聚締造了“女排精神”。這種精神就是“頑強拼搏、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為國爭光”的女排精神。袁偉民受到了陳景潤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啟發,他認為陳景潤在中國科學技術落後的情況下,依然攻克了這個數學謎題,靠的就是“迷”。於是,袁偉民將這股“迷”勁兒帶入中國女排,要求隊員們對排球也要極度專注和熱愛。在訓練時,他要求隊員們拼盡全力,克服苦累和傷病等困難。在比賽中,他要求隊員們極度專注,無論對手強弱都不能鬆懈。為了讓隊員記住比賽中的一個教訓,袁偉民會在賽後把所有球員留下加練,一直練到很晚才離開。精神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從嘴裏喊出來的,而是在日復一日的訓練比賽中奮鬥出來的,歷練出來的,凝聚出來的。

袁偉民一再強調“拼搏”“嚴格”“協作”,説出來感覺很虛,但這正是女排精神的體現。憑着在日常訓練中鍛煉出來的堅強的意志和紮實的技術,中國女排連續拿下了五個世界冠軍,創造了輝煌,成為中國女排不斷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的“傳家寶”。二“女排精神”代代相傳。以陳忠和為主教練的時期,是女排精神傳承和發揚的一個重要時期。中國女排幾十年來都是以“奪取獎牌,爭取金牌”為目標的。取得“五連冠”後,中國女排成績起起伏伏。教練換了好幾任,但都沒有奪得世界冠軍。直到20__年2月,陳忠和接隊。當時,中國女排在世界所有女排強隊中是平均身高最矮的一支球隊,這對一項需要“高度”的項目來説,幾乎是不可能取得世界冠軍的。然而,就是這麼一羣“小個子”,被陳忠和帶到了一個新高度。經過幾年的艱苦訓練,這支隊伍取得了世界盃冠軍、奧運會冠軍以及大冠軍盃的第一名。陳忠和曾在袁偉民執掌中國女排教鞭時期擔任過陪打教練。為了將中國女排的訓練質量提上來,陳忠和實施了一系列的“魔鬼訓練”。如果沒有中國女排精神的支撐,那麼幾乎沒有人能承受陳忠和的“魔鬼訓練”。

湖南郴州基地的蘇仙嶺,就是傳説中的魔鬼訓練場。蘇仙嶺的海拔並不高,但上、下石階加起來有3600級。陳忠和要求所有的隊員必須在22分鐘之內跑上去,只要有一個人超過1秒鐘,二話不説,全隊一起下去,重新來。登山既可訓練隊員們的腰腿力量、膝踝關節,又可以磨鍊隊員們的體能、意志和團隊精神。這一“魔鬼訓練”使姑娘們的身體和精神幾近崩潰,但是每一個姑娘都告訴自己:不能掉隊,不能拖累大家,不能拖累全隊,一定要堅持,哪怕有人堅持不住,也得兩個人拖着她往上走,一定要把她拖上去,堅持、再堅持。每當筆者回想起年輕的隊員們手拉手、強幫弱,汗水混着淚水,滴在一級級的石階上,艱難地向蘇仙嶺衝刺的畫面,仍然激動不已。陳忠和時期,中國女排精神得到了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同時也有了新的發展。中國女排在改革開放四十年間取得過三次奧運會冠軍,第一次是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第二次則是20年後的20__年雅典奧運會。在雅典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在決賽中逆轉俄羅斯女排取得冠軍,無疑是中國女排精神的又一次展示、發揚和傳承。當時中國女排隊員整體條件都不算太好,正是因為堅定地走中國女排的發展道路、發揚女排的頑強拼搏精神,才能有所作為,再次取得了非凡成績。三20__年,以郎平為主教練的中國女排,時隔12年後又帶領女排取得里約奧運會冠軍,再次將女排精神展示給國人,展示給世界。

郎平為中國女排帶來了更加科學的訓練方式和先進的理念,但是能把中國女排從低谷帶上奧運會最高領獎台,不僅僅是靠這些。郎平本人就是“女排精神”的最好代言人,渾身傷痛的郎平,做什麼事情都拼盡全力。中國女排隊員朱婷就曾説過,進入國家隊以來,學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吃苦耐勞的“女排精神”。有時候訓練很辛苦,她就會想到,打排球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是集體榮譽的一部分,就會咬牙堅持下去。

郎平曾説:“每一次訓練,我都是這樣要求,要求她們努力,要求她們拼盡全力,要求她們團結,正因為平時訓練是這樣要求的,所以在場上比賽的時候,她們就可以做到。而不是説,平時訓練很鬆懈,然後去到賽場上就一個勁兒喊口號,這是不行的。”比賽時積極向上,遇到困難時團結一致,這不就是“女排精神”嗎?在里約奧運會開始之前,中國女排並不被人們看好。在小組賽上也僅僅獲得了三勝兩負的成績,最終卻奪得了冠軍。賽後,主教練郎平在微博裏寫道:“今天,姑娘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讓我們再次榮耀地站在了最高的領獎台上。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賦予我們的金牌,感謝奮鬥拼搏的日子,感謝代代相傳的女排精神!”中國女排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女排精神”不是口號,不是精神勝利法,而是行動、力量和能力。四女排精神是中國女排取得佳績的重要精神動力保障,同時也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一種正能量,學習傳承女排精神意義重大。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女排精神始終需要繼承發揚。

然而,女排精神該怎麼發展,怎麼打造,怎麼傳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去探索努力,而不能故步自封,甚至拋諸腦後。首先,女排精神是為國爭光。中國女排作為一個運動項目的國家隊,它的存在到底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數十年如一日,揹負着祖國和人民的期望,把為國爭光視為己任。只要入選中國女排,為國家爭光每一名運動員的重要使命。中國女排隊員要有遠大的理想,要有這種責任,這是女排精神最重要的一個點。

沒有遠大的理想,沒有為國爭光的責任、志氣,就沒有中國女排精神。其次,女排精神是永不放棄。中國女排精神,不僅僅體現在站上最高領獎台的那一刻,更重要的是看似她們被打趴下了,傷痕累累,她們還能不能站起來,還能不能繼續往上衝。幾十年來,中國女排的隊員們始終都會站起來。站起來並不是一個常態,有的時候站起來又倒下了,倒下了還能再站起來,這才是女排精神之靈魂。我可以失敗,但我不能放棄,我可以達不到目標,但是我不能沒有追求。最後,中國女排精神就是團隊協作。對於中國女排這個集體來講,團結、奉獻不是説説那麼簡單。

生活當中的團結、訓練當中的團結、參賽當中的團結、榮譽面前的團結、困難面前的團結等等。在球隊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有人敢於站出來勇挑重擔,敢於衝鋒陷陣挑大樑。在痛苦中去求得團結,追求和諧,手挽手,一條心,一股勁,用團隊的力量去戰勝一切。中國女排一路走來,數次絕地反擊,上演驚天逆轉。比的是實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氣,奮勇拼搏,決不放棄。這是女排精神,是激勵中國前行的力量。我們相信,“女排精神”必將繼續傳承下去,一代又一代中國女排的教練員、運動員奪取冠軍、為國爭光的前進腳步永不停歇。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6

在中國人的心中,有一種拼搏叫中國女排,有一種情懷叫中國女排,有一種冠軍叫中國女排,這都源於有一種精神叫 “ 女排精神 ” 。今天在這種頑強拼搏、永不放棄 “ 女排精神 ” 的指引下,中國女排時隔 12 年後再奪奧運金牌。這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 !

我們熱愛的是中國女排,是中國女排的精神,與最終勝負並無太大關係。如果單以實力來看,籃球和足球,無疑將成為中國球迷永遠的傷心地,但有多少人會只以成績論英雄 ? 我們只是希望球員能夠表現出應有的拼搏精神。而對於中國女排,人們自然要求 更高,因為她們取得過輝煌的成績,她們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 ; 只是在感受、發揚這種精神時,請先忘記勝負,因為精神首先是一種態度。

夢想是引導前進的目標,但奔向夢想的道路卻十分曲折,戰勝困難需要精神的力量,中國女排就是這樣成功的。站在冠軍的領獎台往回看女排的里約征程,我們就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偉大。

小組賽 2 勝 3 負排名第四,讓中國女排面對很多質疑,但這並沒有打垮女排姑娘們,反而激發了她們放手一搏,敢於進攻的鬥志,這種 “ 鬥志 ” 是姑娘們的 “ 洪荒之力 ” ,是主教練郎平隨機應變的謀略,更是強大的 “ 女排精神 ” 。它讓中 國女排在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決賽中實現逆襲,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比賽之激烈,過程之曲折,結果之振奮,讓人看的心驚動魄、喜極而泣。她們的勝利真的是一分一分拼出來的,是一次次飛身一躍的撲救,是一次次高高跳起的重扣,更是一次次逆境之後的絕地反擊。

女排姑娘們絕不放棄任何希望,把握住每一個機會,每分必爭,這就是 “ 女排精神 ” 的再現,它讓中國女排打出最佳的競技狀態,所向披靡,這樣的中國女排,怎能不取勝 ?

的確,排球也是一項集體運動,只有所有隊員積極配合互補,才能獲得勝利。我們看到每得一分,大家都揮臂 慶祝,相互加油鼓勁 ; 每失一分,也在相互提醒,研究戰術。

在半決賽對陣荷蘭時,來到里約的 12 名隊員全部上場,每個人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敢於拼搏,這是集體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在 “ 女排精神 ” 的指引下,這種力量勢不可擋。

帶領中國女排團結一致的人就是郎平 ! 歷史證明,郎平不僅是一名偉大的球員,更是一名傳奇的教練。

當球員她是 “ 鐵榔頭 ” 帶領中國女排實現五連冠 ; 當教練,她總是臨危受命,挽救低谷中的中國女排。這一次她也終於獲得金牌教練的稱號。

更重要的是,從隊員到教練,郎平是 “ 女 排精神 ” 最好的傳承者。

32 年前中國女排首次奪得奧運冠軍,女排精神 ” 給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注入強勁的動力 ;

12 年前中國女排再次奪取奧運冠軍, “ 女排精神 ” 得以傳承發揚,振奮了中國體育各項目不斷突破 ;

今天中國女排第三次獲得奧運冠軍, “ 女排精神 ” 再一次煥發出生機,在實現 “ 中國夢 ” 的道路上振奮人心,給予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頑強拼搏的動力。

“ 女排精神 ” 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 ! 今天我們願意為女排奪冠刷屏 !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7

女排贏了,郎平火了。女排重回巔峯,奪得里約奧運會中國軍團“分量最重的”一塊金牌,給國人驚喜,“福將”“女神”“奇蹟締造者”……輿論給郎平加上種種桂冠。但一些媒體視角獨特,央視主持人説,女排奪冠後郎平一如既往地平靜。而早在去年奪得第12屆世界盃冠軍時,意大利人、國際排聯攝影師毛羅就説,他看到很多教練焦躁不安,不停地嚷嚷,而郎平總是那麼平靜,是NO.1。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靜,正是郎平的顯著特徵之一。本次奧運會,女排揹負着國人的希望,目標直指獎牌,壓力山大。然而,小組賽二勝三負,排名第四,“中國女排里約賽場還能走多遠”之類質疑此起彼伏,但新華社記者認為,雖然球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郎平卻一如既往地保持淡定,這是一個積極信號。的確,郎平在賽場始終保持安靜、平靜、冷靜、鎮靜,展現出世界名帥風采。正是在她氣定神閒的指揮下,姑娘們數度逆轉,笑到最後。

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靜,才能保持定力,專注比賽,準確判斷形勢,思考用人之道,謀劃制勝方略。靜,顯示教練和隊員的自信,她們在場下經過兩年的艱苦打磨,比賽不過是一次趕考。正如郎平所説,該做的事踏踏實實做好了,結果該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然而,冷靜己成當今社會一種稀缺性格,浮躁卻像流感病毒一樣四處蔓延。尤其是一些領導幹部心猿意馬、魂不守舍、好大喜功,做人不踏實、做事不紮實,照照女排這面鏡子,差距是明顯的。

在勇於擔當方面,20xx年,女排連遭重創,已是“人見人欺”。郎平以振興中國排球事業為己任,臨危受命,毅然再度出山。反觀一些領導幹部,心有千千結,總覺得自己是幹大事的“料”,虛榮心強,攀比心重,順境時心高氣傲、忘乎所以,逆境時心灰意冷、怨天尤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害怕艱苦環境和條件,在困難和挑戰面前自然心裏“發毛”,畏首畏尾。

在立足長遠方面,郎平認為,出成績有一定規律,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她把目光投向里約奧運會、東京奧運會,大膽啟用新人,鍛鍊隊伍,培養出一個又一個“祕密武器”。反觀一些領導幹部,只顧眼前、不管長遠,不願打基礎、求實效,做工作拔苗助長,竭澤而漁,雖能見短效,卻留下隱患,破壞健康發展的根基,影響可持續增長的後勁。

在腳踏實地方面,郎平耐得住寂寞,並不在意一時的勝負,集中精力、心無旁騖,一心為女排事業添磚加瓦。上任不久,女排在亞錦賽敗給泰國隊,跌入谷底。但她不為所動,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和進取心。天道酬勤,本屆奧運會不僅見證郎平王者歸來,而且有望再次開啟中國女排的輝煌時代。反觀一些領導幹部,缺乏執着精神和持久耐力,作風漂浮,急於求成,投機取巧,熱衷於抄小道、走捷徑,“登台上報”、追風逐浪,為追速度、求效率,用“水分”製造政績,虛報浮誇,甚至弄虛作假。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靜躁不同”會產生兩種境界,導致兩種效果。一個合格的領導幹部,不僅要有骨氣、才氣、鋭氣,還要有靜氣,衝破名韁利鎖的羈絆,練就心如止水、波瀾不驚的本領,才可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8

什麼是女排精神?為什麼女排精神這樣振奮人心?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只要是看過20xx年的里約奧運會,那麼大家就會明白什麼是女排精神,大家就會懂得為什麼女排精神會這樣深入人心,這樣引人深思。

20xx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在這一年,中國的體育健兒們在奧運賽事上面大放異彩,為國家爭得了一枚枚珍貴的獎牌,為中國掙得了一份份自豪與榮譽,為自己贏得了一次次掌聲與歡樂。更讓人值得興奮的是,沉寂多年的女排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在郎平朗指導的帶領下,這一羣勇敢而又美麗的女孩子們終於贏來了一個令人永生難忘的金牌,實現了真正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華麗逆轉,讓國人為之而動容,讓中國為之而激盪,讓世界為之而震撼。

當然,除了珍貴萬分的金牌讓人振奮之外,最令人推崇的是,女排精神火了,堅持就是勝利,不放棄,不言棄的女排精神真正活起來了。在這一偉大精神的帶領下,不只是體育界大放異彩,倡導女排精神,就是整個中國的各行各業都把女排精神當成了一種奮鬥的動作文/力,堅持的勇氣。

如果説到這裏,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女排精神的話,那我想説,女排精神就是一種永不言棄的堅持與毅力,永不服輸的堅強與韌性,永不言敗的決心與勇氣,永不投降的骨氣與俠氣,永不妥協的自尊與自強。正是因為這種震懾靈魂的精神與品質,女排才能再次登上巔峯,讓全世界為之喝彩助威,讓全中國為之驕傲與自豪。

而對於女排精神最好的證明就是今年的雅加達亞運會,在這次亞運會上,關注女排的人越來越多,期待女排的人越來越多,相信女排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當然,這些女排的巾幗英雄們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她們終究是頂住了壓力,扛起了中國女排為國爭光的大旗。

以此來看,在運動界,女排精神真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偉大精神,它可以把女排隊伍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全國人民動員在一起,它讓大家明白了堅持就會看到希望,堅強就會迎來光明。所以,讓我們牢牢把女排精神烙印在自己心中吧,只有真正理解了女排精神的含義,我們才能夠像這些女排姑娘一樣取得成功,贏得掌聲。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9

吳天一院士投身高原醫學研究50餘年,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藏族羣眾上萬名。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世界屋脊上,這位80多歲高齡的老人帶領醫學團隊,常年跋涉在離藍天、白雲最近的天路。50多年來,他推動我國高原醫學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在漫長艱辛的奮鬥歷程,踐行着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的名字,深深烙在青藏高原各族羣眾心中。

多年在高原的奔波和實驗室實驗,讓吳天一遭遇了很多困難,曾多次死裏逃生,全身14根骨頭斷裂,右耳鼓膜前後4次破裂,雙眼在強烈的紫外線刺激下得了白內障。即使是這樣,六十多年的時間裏,吳天一始終在青藏高原生活、科研、戰鬥,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在低氧生理和高原醫學領域填補了世界空白,構建起高原生存安全的科學體系。

“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有全面的小康”。為高原醫學的研究,吳天一院士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半個世紀來,他始終堅守在青藏高原上,守護着高原人民的健康。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昨晚,“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綜合頻道播出,南昌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獲評“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對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的頒獎辭是:“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氲出親情的味道。這陋巷中的廚房,烹煮焦慮和苦澀,端出温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你們總是默默準備好炭火”。

萬佐成和熊庚香在江西省腫瘤醫院附近經營一間露天廚房。最初,老兩口在腫瘤醫院旁的小巷裏經營油條攤位。每當收攤時,總有患者家屬前來借鍋灶炒菜,夫婦倆從不拒絕。隨着越來越多的人求助,萬佐成和妻子就買了十多套廚具和煤球爐,多的時候,一天有近三百人來炒菜。因為設備大家共用,所以這個廚房被親切地稱為“抗癌廚房”。

為了讓“抗癌廚房”能維持下去,萬佐成夫婦開始收一點成本錢,炒菜收0.5元,後來,煤球漲價、電費漲價,兩人難以支撐,炒1個菜就收1元,維持收支平衡。

即便是春節期間,這裏也不打烊。今年大年三十,這條小巷和平時一樣擠滿了癌症患者和家屬,這個已經開了18年的愛心廚房,今年還為患者和家屬準備了免費的年夜飯。

萬佐成夫婦的初心十分簡單:“能讓病人吃得好一些,家屬的遺憾也能少一些”。他們還經常開導、幫助病人,讓大夥感受到家的温暖。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20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播出了,看完感動中國,我真心覺得,閒着是罪惡的,浪費錢也是罪惡的。閒着,其實就是浪費時間,那麼概括起來,浪費是罪惡的,應該怎麼辦?應該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金錢,珍惜資源。當有真的感觸的時候,這些詞句就不是空話和口號,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時候我會覺得閒,會覺得不知幹什麼好,好像找不到意義所在,而現在,在剛看完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強烈感情下,我覺得,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後忙完自己份內的事也不會覺得閒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時候我也會想,有什麼好捐助的啊,他們有那麼窮嗎,再説政府幹嘛去了?

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沒有同情困難人羣的感情基礎,我沒有見過那種場面,或者通過媒體看過幾眼已經被歲月沖淡了,但是一旦把那個畫面放到我眼前,我會被震撼,然後內心柔軟的説不出話來。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成長環境艱苦的孩子長大了會更加惦念自己當初那種窮鄉僻壤,會更加懂得同情困難的孩子,不是説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們沒見過,沒有那個觸動。所以説,讓所謂温室裏的花朵去“體驗生活”,體驗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義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淚看完央視播出的20xx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感受頗深!用他們的話説,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麼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於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淨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為大家,為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因為眼睛看不見,朱麗華很少出門,可在20__年的8月她卻出了趟遠門去了龍泉,那裏有她資助的5名大學生。朱麗華堅持到龍泉,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激勵更多的貧困學生讓他們有奮鬥的目標。

“我沒上過大學,也沒有自己的孩子,我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希望都放在這些孩子身上,他們替我圓了大學夢,我很高興。”

朱麗華在資助貧困學子的同時,更關注他們的成長,希望自己對他們的精神鼓勵多過金錢資助。平時,朱麗華從不主動聯繫這些受助的孩子,“我給他們提了一個小要求,在學期末給我打個電話或者發個短信,告訴我學習情況。”

她還讓孩子們把她拉進微信羣,“他們有了困難我好第一個知道,有些孩子瞞着我不肯考研,要被我罵的。”雖然從未見過這些孩子,但是他們的名字,他們的家庭背景都在朱麗華的心裏。

每年給孩子們開個座談會,瞭解他們的動態;結對的時候跟每個孩子握手,傳遞温暖與愛心。

“我要感謝這些孩子,他們的青春給我帶來活力,他們的困境促使我不斷前進。”

一個充滿愛心的人,總是心懷感激,朱麗華在不斷給予中收穫幸福。她也相信,這些受到過資助的孩子們也都心懷大愛,一路前行,一路播撒愛與温暖。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我從不驚歎火輪高吐的豔日,從不欣賞瀟瀟暮雨的滿片江天,更從不應和着説什麼高山的鋒利,談什麼流水的清澈。因為我知道,在這天地茫茫的廣闊土地上,最值得驚歎的,不是日月,最值得歌頌的,不是山川,最值得慶賀的,不是逢年過節的喜事,不是眾人的歡呼……。

我要説,熱愛國家的人,他們才是這片土地的主角。如果沒有了他們,日月再輝煌,也不會有人賞識,山河再壯麗,也只能孤零地立在那裏,愛國者用他們“萬物皆我友”的情懷,鑄就了這山河的妖嬈,這魚的鮮活,萬物的富麗。

中國人,是雄偉的傳奇,他們崇尚自由,愛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禮儀,把生命綻放的如此美妙——人民當家做主了,把物質生活的理想大門打開了。在我的記憶中,奧運、神六、疾病、地震……有喜也有憂,自然的災害一次次席捲了華夏大地,無數人在這黑夜裏起誓:“中國既然發展起來了,就是所向披靡、無堅不摧的!”

“挺住,挺住!”這是一箇中國人最偉大的勇氣,看遠天上粘住的枯草,能讓人痛苦也能激發一個人的鬥志,中國人,就是不斷在喜悦中鼓勵自己,在哀傷中激勵自己。歲月的悠悠了這一切,中國人自信,樂觀,有夢想,不怕困難。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句名言鑑定了這一切,在這披荊斬棘的歲月裏,在每個愛國者的勞動下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着。這一切的變化,至今沒有結束,永遠也不會結束,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偉大的志願,“我們會永遠的報建設祖國的重任傳遞下去!”

如果要問中國的發展為什麼會如此朝氣,因為,每個中國人都有追求。這是一種偉力,能讓人歷盡萬難而無悔,可以帶着中國人拼出了輝煌。中國人為什麼會有如此追求?——“我們都是愛國人,他們都期望自己的祖國有朝氣,這樣我們才能抬得起頭,可以揚眉吐氣,感到振奮自豪”

在一箇中國人的生命中,不是單一的色彩,而是充滿奇特、雄心、博大的,他們團結友愛、共同努力、快樂學習、舉創成果。他們生命的五線譜,是律動的,是鋼勁的。每一個音符,都像一隻活潑的小燕子,自由盤繞在壁牆,又幸運地吃着青苔……一箇中國人的心靈是美好的,也時時刻刻都牽掛着我們的祖國。從開天劈的的誕生,每一箇中國人,都用它炙熱的心靈去建設祖國。隋堤上,又聽見工人們在朗誦:“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當春波温柔地拍打着堤岸,岸上這柳樹依依,夕陽又穩穩地西沉……我們不經要問,是誰把祖國建設的如此和諧?是愛國人,譜寫了這曲曲和諧……

如今,讓我們作為一個愛國人,去祝福祖國祝福偉大的祖國朝着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闊步向前。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今年8月7日,葉連平騎自行車去鎮上為支教的孩子們買菜,在回來路上被一輛電瓶車撞倒,造成腰椎受傷。手術後,他住院不到10天就要求出院。因為傷勢未痊癒,腰根本直不起來,他就坐在板凳上給孩子們講課、批作業。

10月23日,在上海開辦一家男裝訂制工廠的常久明專程來看望葉連平。常久明説,葉老師的無私和大愛令他敬仰,對他的為人處世事影響很大。如今,他不僅經常來看望葉老師,還帶頭並組織愛心企業,給葉連平獎學金提供資金支持。

“我希望呼出的最後一口氣是在講台上。”葉連平説,他的座右銘是:生命不止,戰鬥不息。鞠躬盡瘁,死而不已。有人把他比喻為永不熄滅的燭光,他不認同。他説:“我沒有燭光那麼明亮,我充其量就是一隻螢火蟲,只要能夠照亮孩子們念好書,我就是快樂的”。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十億中國觀眾的矚目下,中國女排3比1擊敗塞爾維亞,十二年之後再回世界之巔,拿下奧運會金牌!這一刻,無數人在電視機前動容落淚。

面對強隊,敢於亮劍、殺出一條血路拼個你死我活。當實力不如對手時,絕處逢生、眾志成城。這就是中國女排的精神,是世界三大球中永不言棄的中國力量!

女排精神是什麼?老女排説,是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如今主帥郎平帶領新一代女排姑娘,又做了新的解讀: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從1981年到20__年,從五連冠到沉寂12年再拿奧運會冠軍。幾代女排人抵抗住了時光的沖刷,超越過了歲月的冷寂,終再昂立於逆境險灘。從小組賽在“死亡之組”艱險出線,到逆轉巴西、復仇荷蘭、最終擊潰塞爾維亞,這一年的女排,讓我們恍惚間回到了八十年代那段崢嶸歲月。

那時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國家經濟發展需要一種精神支撐,女排的崛起,剛好填補了這一空缺。在那些年裏,曾經多少人擠在十幾寸的黑白電視機面前,就如這個決賽的早晨,看着一記記重扣歡呼雀躍、感動不已。1981-1986,五連冠創造了無可替代的“女排精神“,化作了一個時代印記,刻進了一代人的人生裏。

之後的30年來,女排有過輝煌,經歷過浮沉,但始終如一、永不褪色的,依然是當年的女排精神!中國乒乓球隊稱霸乒壇很多年,成績遠比女排出色,但是人們更懷念還是女排。中國女排從來沒有過“統治地位”,幾乎每一次奪冠,都靠艱難的拼搏完成的,在最困難的時刻,呈現出最頑強的精神,或許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實質。

“永遠不放棄,追求每一分”,兵發里約前,她們未曾説過什麼奪冠的豪言壯語,卻咬緊牙關,一分一分地在這個奧運收官的日子裏,給了全國人民一個巨大的驚喜。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説:“‘三大球’要搞上去,這是一個體育強國的標誌。”中國女排不負眾望,總能在逆境中迎難而上,在關鍵時刻屹立不倒。

現如今,中國觀眾已經普遍能夠以平和看待成績的心態來看待比賽。這個夏天我們看到了運動員和段子手們共同為我們奉獻了一屆不唯“金牌論”的奧運會,這是很大的進步,或許讓年輕人更享受體育比賽,但卻讓年長的國人難免覺得無味,失去了競技體育的激情。想來,如果中國在里約最大的收穫只是傅園慧的“洪荒之力”和秦凱的浪漫求婚,那將是一種殘缺。還好,我們還有郎平和中國女排。

郎平説,女排精神不是贏球就有,輸球就沒有,我們的隊員訓練非常刻苦,不能單談女排精神,還要看努力的過程,也可能非常努力,還不贏球,那我們也有女排精神。這塊來之不易的金牌就像是在告訴我們:“哪有什麼洪荒之力,不過是在咬牙堅持。”

感謝郎平,感謝中國女排,在奧運會即將結束的時候,不僅為國爭光,更將國人的激情重新拉回了曾經的鐵血年代。即使過去了三十多年,今天的我們在建設體育強國、實現中國夢的路上,女排依然是我們的精神良藥。

感謝女排,謝謝你們!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教育是最好的扶貧,我所做的這些都是為了孩子。”周秀芳説。三年多來,在她牽線下,為湖南漵浦山區捐建了22所希望國小,目前,已經建成16所,在建5所,還有1所,就是5000餘名愛心網友眾籌的紅花村希望國小,即將在月底竣工。“從北京回來,我就會去湖南,這次去參加紅花村希望國小落成典禮,順便會帶這邊的音樂、美術、體育、科學等老師到漵浦那邊去開講座,上示範課。”

此次進京參加表彰大會,周秀芳心裏最牽掛的還是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周秀芳愛心工作室募集了3大卡車的物資,她籌劃着要運往到延吉和漵浦;知道此次獲獎人士中也有建了很多希望國小的愛心人士,她希望有機會多和那位愛心企業家交流:“漵浦那邊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有些學校男生沒有宿舍住,只能睡走廊,看着真是令人心疼。”

在捐建希望國小,助學結對貧困學子之外,周秀芳也致力於產業扶貧。在她的努力下,象山“紅美人”柑橘有望免費在漵浦嘗試100畝的嫁接;浙江茶葉協會會長毛立民兩次到漵浦考察後,將於明年4月,到北斗溪鎮寶山村,幫助那裏的茶農們在採茶、銷售等品質提升上幫扶一把,進一步推進茶葉產業的發展。

上週,周秀芳參加了央視扶貧攻堅表彰特別節目錄製,節目以“莊嚴的承諾”為主題,通過視頻短片、現場頒獎、情景MV、光影表演秀等方式,對20__年獲得全國脱貧攻堅獎的99位先進個人和40個先進單位做一次集中展示。節目將在17日晚上播出。

在錄製節目的過程中,周秀芳認識了獲獎人士中安吉白茶生產基地的相關人士,她努力牽線,希望能夠把安吉白茶引進到漵浦去,繼續拓展產業扶貧的力度。16日晚上,她還和參會的延邊州一名扶貧幹部,商量運送愛心物資的事宜。

周秀芳告訴記者,上週的央視節目錄制和這一次表彰大會,讓她對脱貧攻堅事業又有了新的認識:“很多人致力於脱貧攻堅事業,有的獻出年輕的生命,有的患了癌症還繼續在扶貧的崗位,對比他們,我做得還太少太少。”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説到體育,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一些耳熟能詳的運動員,如蘇炳添,孫楊,張繼科……大家一定是某一位體育明星粉絲吧!我的偶像就是以速度著稱,號稱“亞洲飛人”的——蘇炳添。

蘇炳添,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中國國家田徑隊隊員,是中國田徑的主力軍。男子60米、1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號稱“亞洲飛人”。20__年2月6日,蘇炳添以6秒43奪得國際田聯世界室內巡迴賽男子60米冠軍,並刷新亞洲紀錄。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的兩大體育盛事嗎?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那就是20__年俄羅斯世界盃和雅加達亞運會。

蘇炳添在雅加達亞運會中有一張精彩絕倫的比賽——男子100米決賽。

比賽開始了,蘇炳添風馳電制,如箭離弦般地衝向終點。他拼盡全力,因為他知道,自已揹負着使命,有13億雙眼睛在盯着他,為了金牌,為了自己和國家的榮譽,衝啊!蘇炳添,你可以的,你是“亞洲飛人”。果然,蘇炳添以9秒92的成績,獲得了雅加達亞運會男子100米冠軍,並刷新了亞洲紀錄,他是我們國家的驕傲。

自從這場比賽之後,我更徹徹底底地迷上了蘇炳添,成了“蘇粉”。我愛“亞洲飛人”蘇炳添。

2022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心得體會範文 篇18

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著名的飛機設計大師、新中國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兩院院士顧誦芬獲得了20__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顧誦芬今年已經91歲高齡,十多天前,因為摔跤導致的腰椎骨裂,顧誦芬不得不住院治療。《面對面》對他的採訪也在醫院進行。對於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顧誦芬的最大感受竟然是“慚愧”。顧誦芬:對我來説獲獎是個慚愧,你後面的事做不動了,坐上輪椅還能做多少事?

記者:但這個獎項是對您一生付出心血的肯定。

顧誦芬:我們航空的事都不是一個人幹得起來的,都是團隊集體努力。兒時目睹外國飛機轟炸 立下航空報國之志

在35年的飛機設計生涯中,顧誦芬先後參與主持了殲教1、初教6、殲8和殲8Ⅱ等機型的設計研發,其中主持研製的殲8、殲8Ⅱ超音速殲擊機,開創了我國自主研製殲擊機的先河,殲8系列飛機列裝部隊之後,成為我軍20世紀核心主戰裝備。

説起顧誦芬對飛機的興趣,和他的哥哥有關,也和他童年時代的家國命運分不開。顧誦芬1930年出生於江蘇蘇州,父親顧廷龍是著名的國學大師,母親潘承圭是當時為數不多的知識女性。5歲那年,父親顧廷龍應邀去燕京大學任職,全家遷居當時的北平。顧誦芬:當時我哥哥在北京市裏上中學,那個學校是德國人辦的,所以一些先進的東西他們都能感受到。

當時他們已經玩航模,硬紙板做的滑翔機,回來他玩我也跟着玩,興趣慢慢就起來了。1937年七七事變,有天早上把我炸醒了,日本飛機排得很整齊往西邊去,緊接着就是炸彈響。1939年我們到上海,二戰快結束的時候上海(日軍駐地)經受了美國飛機的轟炸,所以我知道二戰美國人之所以佔優勢,就是他們的空軍厲害,所以航空非常重要。興趣由此成為了志向。高中畢業後,顧誦芬分別報考了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志願都是航空系,三所學校都錄取了他。

但是,他的哥哥在17歲時因傷寒去世,為了陪在母親身邊,顧誦芬選擇了上海交通大學的航空工程系。顧誦芬:交大正好有個航模俱樂部,有雜誌有材料,還有人能互相交流,這樣越搞越有興趣,所以總想搞自己的飛機。參與研製殲教1成為周總理所説的“無名英雄”1951年,顧誦芬離開上海,來到北京加入到新中國剛剛組建的航空工業系統中。1956年8月,航空工業局在瀋陽成立了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在飛機設計室主任徐舜壽的帶領下,26歲的顧誦芬與其他100多名年輕人開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夜以繼日工作,他們要設計一架亞音速噴氣式中級教練機。

1958年7月26日,歷時近兩年研製,我國第一架自主設計的噴氣式教練機殲教1在瀋陽飛機廠機場首飛成功,這也是顧誦芬首次參與設計的機型。時任軍事科學院院長的葉劍英元帥為首飛儀式剪綵。考慮到當時的國際環境,首飛成功的消息沒有公開。周恩來總理知道後託人帶話,“告訴這架飛機的設計人員,要他們做無名英雄”。顧誦芬自然是無名英雄之一。

瞞着家人親自上天 找出殲8問題癥結

一提起顧誦芬,人們就會想到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型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戰鬥機。起初,殲8總設計師由黃志千擔任,顧誦芬擔任副總設計師,負責氣動方面的科研設計。不幸的是,黃志千在執行出國任務時因飛機失事遇難。顧誦芬與其他幾名骨幹臨危受命,組成技術辦公室接過了總設計師的重擔。顧誦芬:壓力很大,殲8上天的前一天晚上,我做噩夢,驚醒了。擔心,害怕摔了,我這責任太大了。1969年7月5日,殲8完成首飛,試飛員尹玉煥駕駛着殲8飛機兩次通過機場上空後安全降落。

雖然首飛成功,但殲8在跨音速飛行試驗中,出現了因氣流分離導致的抖振問題。抖振問題直接影響飛行速度,甚至會導致飛機解體,嚴重威脅飛行員的生命安全。在國內沒有試驗設備的情況下,顧誦芬因陋就簡,在飛機垂直尾翼上貼毛線條觀察氣流。由於沒有錄像機以及帶有望遠鏡頭的照相機,從來沒有接受過飛行訓練的顧誦芬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自己上天,親自觀察。記者:您拿望遠鏡怎麼看呢?

顧誦芬:我跟飛行員説盡量靠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3mqk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