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精選15篇)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精選15篇)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1

一節好的歷史課首先要讓學生愛聽,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去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更重要的是對人的教育。新課程理念提倡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這節課我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精選15篇)

本課教學既難又易,難的是教學方法難以突破,易指多數學生對這段歷史比較熟悉,我把黃海海戰和《馬關條約》的簽定做為教學重點,突出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特別是在引導學生分析鄧世昌這個歷史人物時,從責任感中體會愛國情感,從人格尊嚴感悟國家精神,以小見大,體現了教師的創新精神,教師通過談話、探究、體驗等多種教學方式,創設歷史情境,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課堂氣氛和諧融洽,學生學習狀態精神飽滿。

這節課我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努力:

1、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在這節課當中體現了老師新課程理念,比如説《馬關條約》內容這部分不僅讓學生知道條約有哪些內容,老師還引導學生利用圖表的方式與《南京條約》對比分析,讓學生在對比分析的過程中,深刻認識《馬關條約》給中國帶來了哪些嚴重的危害,教師還引導學生分析認識《馬關條約》給日本帶來的一些影響,這樣的做法,培養和訓練了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和理解問題,老師在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的時候,是從問題入手,環環相扣,然後是層層深入。在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探究中,使學生思維活動始終在進行着,並且在思維活動中得出自己的認識。

2、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本課點睛之筆是對《馬關條約》的教學,教師打破了傳統模式的束縛,對《馬關條約》的內容和影響進行重新設計,讓學生認識到《馬關條約》的簽定,中國失去的不僅僅是物質,還有精神層面的,那就是尊嚴,通過讓學生感悟到通過本課學習,我們不要積聚仇恨,而是自我反思和警示,要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3、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這節課當中,我選用了黃海大戰、《馬關條約》簽定和部分歷史史料等相關的片段,學生觀看過後教師引導學生説出自己的一些感受,學生在談感受的過程中,進行感悟。如我在課堂結束部分引導學生學完《甲午中日戰爭》後,你有什麼心情?請用一種顏色來代表,並説明為什麼用這種顏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符合學生的從形象到邏輯的認知規律,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當然,這樣的教學處理不一定很好,但我也應該對我的探索進行反思、總結。整個教學中,不帖標籤、不灌結論,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又有客觀、理性的分析和梳理,站在思想史的高度對歷史進行闡釋與理解,給歷史必要的寬容,現實的回答。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與實踐,在平實的教學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彰顯了“思想”的魅力;在饒有興趣的情境中體會思想的魅力。

在課堂中,我也分明感覺到學生的回答是自己內心流淌出來的,有自己的見解,而不是照着課本讀。“潤物細無聲”,我想,這恰恰是思想的意義與力量所在。同時,在這樣的過程中,關於黃海海戰、《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影響等核心知識,相信學生不必於課後再去死記硬背,因為,這已內化為他們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了。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2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深切體會到作為新時期的人民教師,肩負着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的光榮使命。作為一名教師兼班主任,工作在這個優秀的學校裏,我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通過進一步的學習,我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通過這次教學督導及反思,我更加認識到工作中的不足與差距。為了更進一步地搞好本職工作,我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 :

一、做得比較好的方面

1、依法執教。本人從教以來,一直都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憲法與法律,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愛崗敬業。我能夠作到熱愛本職工作,立足崗位,安心從教,教書育人,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工作盡職盡責,精心施教,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無不批改作業,對學生教育不用心的行為。一直以來我都認真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餘時間,我都時刻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到及時發現及時糾正,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3、作為一名教師,我能發揚奉獻精神,堅守教師情操,不利用工作之便謀取私利,嚴格執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規章制度。

3 、能主動與學生和家長聯繫,爭取家長的支持;在工作中能做到尊重同志,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

4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能夠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每個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

5 、我能遵守社會公德,衣着整潔得體,語言規範健康,舉止文明禮貌,做文明公民。工作上嚴以律己,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二、存在的問題

1、缺乏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工作三年來,逐漸放鬆了對專業的鑽研.在工作中忽視了知識能力的培養再造,對學習沒有做到長期堅持,總是給自己找藉口。

2、開拓精神不強,教育理論學習不夠透徹。學習只停留在表象上,沒有從實質上深入研究,導致教學過程中出現很多困惑。在工作中安於現狀,存在着等、靠的思想,總是被動接受領導安排的工作,不能主動替領導分憂。

3、沒能找到適合自己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如每學期臨近期末考試時,發了較多的試卷,我又抱着“求全”的思想,幾乎所有的都講完了,但忽視了學生的接受情況,有些題難度偏大,打消了學生的積極性,結果成績不太理想。

4、對自己的工作要求不高。在工作中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有拖拉的現象,缺乏系統的規劃,因此影響了工作效率。

三、根源分析

1、思想覺悟不高,認識不夠。一直以來,總認為我一個普通教師只要教好書,上好課,管好學生不出問題,完成領導分配的工作,就萬事大吉了。因此也就忽視了政治政策的學習。

2、是缺乏積極進取精神。總喜歡看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教學業務方面的書籍看得較少,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吸收的不多。總認為那些業務書籍看起來枯躁無味。備課欠深鑽教材,懶於思考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至使教學方法老化,語言表達欠精煉。

3、自己對自己的工作沒有進行系統的規劃、整理。這次教學督導使自己找到了問題和不足,為下一步的整改找準了重心及如何做好自己工作的方式、方向。

四、今後還需在以下方面繼續努力:

1、自己還要不斷充電,時時處處加強學習,吸收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大膽探索,深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育教研能力。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爭取教出更好的成績。

2 、尊重學生,教育引導,實現“親其師,信其道”的教學境界。今後,在教育教學中對待學生一定用關懷和親切的言語、以自己良好的心態、來教育幫助學生,達到教育的目的。避免出現煩躁和説話粗魯的態度,堅持做到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在學生面前樹立“嚴師慈母“的形象。

3、強化責任,提高效率。對自己的工作多用心、用腦,領導交辦的事及我自己份內的事做好計劃,使其有序、有時、有步驟地完成,今天的事絕不拖到明天做,樹立強烈的時間觀、效率觀、質量觀,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自身能力的不斷提高。

4、在工作中勤觀察、勤思考,想學生、家長之所想、急學生、家長之所急,充分發揮家校的紐帶作用。

5、對學生注重加強思想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抓住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其進步。

通過反思,我將會在以後的教學中牢固樹立服務學生和家長的意識,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嚴格履行教師的義務和職責,使自己成為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人民教師,為學校教育工作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3

《十二月歌》是一篇寫一年十二個月份中最有代表性的節日,本課時要求認識課文中的生字,會寫兩個字,通過學文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我設計了談話、看圖引入,讀文,自主識字,小組合作識字,配樂朗讀欣賞,朗讀感悟等多項語文實踐活動,從而達到了各方面的教學目標,注重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創設了輕鬆、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圍,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1、隨文識字,自主合作識字為重點。

在這堂課上,我主要以隨文識字為主,利用圖片識字,如:池塘、牆。在出示課文的同時出示花卉,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然後認識這些花的名字,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和習慣。當小老師認字,小組合作學習生字,(用上你的識字好辦法來學學)小組比賽認字情況,不認識的字找出來請教小組的同學等等,同桌比比誰的識字方法好等多項生生合作完成的學習活動。在認識一些有共同特點的字時,如:外、女、秋、香、黃、雪、鬆、清、放,我出示卡片後,讓學生找找規律,孩子們很快的説出偏旁相同,歸納出帶有這一偏旁的字與什麼有關,這樣對形聲字的認識就很簡單了。

同時課堂上也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在進行部分生字的認讀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基礎和生活的環境。提問:“平時你在哪裏見過這些字?”由於學生生長在漢語的環境中,所以能説出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這些字詞,從而加深對生字的識記,讓學生切身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

2、朗讀始終為主線

在本課的教學中,朗讀始終作為教學的主線,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雖然課文短小簡單,但是在創設的情境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積極主動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和體驗。我設計了多種方式讀文,有配樂讀,表演讀,同桌比賽讀,想象讀,具體指導一些詞語的讀法。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安排的內容比較多,因此很多環節沒有充分落實,如學習“中秋”一詞,沒有具體聯繫生活組詞;如想象練習説話,沒有給足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們能都有表達的機會,可以和同桌説一説。另外,書寫指導還不夠,課堂上沒有練習書寫和講評。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4

一、收穫之處:

1、加強理論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學生眼裏的教師應當是一位聰明、博學、善於思考、熱愛知識的人,

教育教學工作反思。”“為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為此,自畢業以來我不斷進修學習,先後取得了專科和本科學歷,豐富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同時加強專業理論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新課程標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斷提高。

2、對學生能傾注全心的愛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對待每一位學生都傾注愛心,真誠對待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真情感動學生,對學生用寬容的眼光看待,對學生盡心盡責,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和愛戴,因此學生也喜歡學習數學。

3、落實課堂常規,關心學困生的成長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平時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提優輔差。在每學期初,就確定了班級裏需要課後輔導的學困生,充分利用放學後的時間和家庭教育相結合進行輔導,使這些學生的生的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我在抓教學質量的同時,又注重落實課堂教學常規,嚴格規範學生的作業格式和課堂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和學習習慣,促進課堂教學效益,提高了學生的成績。

4、更新教育觀念,活化課堂教學。

教學是教師最重要的工作,而主方向是課堂教學改革。學生喜歡民主、平等型的課堂,期待得到老師的讚揚和鼓勵。新課程標準的一個新理念,就是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營造民主、平等,放得開、收得攏的課堂才能成為學生吸取知識,張揚個性的場所,課堂才會湧動出師生生命的活力。同樣,教師也就真實地走進了新課程。我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我總是堅持多渠道查閲跟學習內容相關的資料,做到胸有成竹地備課、上課。課堂上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所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也較喜歡上語文課,

5、增強科研意識,提高自身素質。

我深知,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一種開放的心態全面理解、把握課程,以科學、民主的精神組織實施課程,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調整教育實踐,努力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只有繼續努力進行科學研究,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才能真正的勝任肩負的使命。平時裏,我經常翻閲有關教育理論專著和報刊,上網瞭解教育動態和教育信息,使自己的研究水平不斷提升。

二、反思與措施

1、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1)重新反思課堂教學的本質。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必須始終關注着學生的發展。在教學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時,要時時思考如何讓每個學生樂意學,學會學習,善於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困難。

(2)要拓寬教育教學的視野。課堂教學是發展學生素質的主要場所,但它不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惟一途徑。教育教學應當滲透在學生參與的各類活動中,滲透在社會、家庭、學校等學生成長的各個領域之中。

(3)要着眼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教學中讓學生學會探索未知比掌握現成的知識更為重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潛能比學會一門技能更為重要。因為今天的學生將要迎接未來可能發生的生態環境及社會變遷的挑戰。

(4)敢説一個“不”字

實施創新教育,要敢於對目前阻礙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教育教學現狀説一個“不”字。也就是説,要用質疑的目光、否定的態度、發展的思路對教學現狀經常進行反思,並進行不斷的創新。如教材裏出現的東西是否都要教,是否可以對教材中的有關內容進行必要的增刪,再者,書本上、教參上説的是否都是“真理”。

2、精心備課,力爭舊教材體現新理念

如何用新課程標準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我需要在備課上下功夫。備課是一種個性化、創造性的勞動。備課要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要備教法,更要備學法;要備如何促進學生的全員參與,如何創設合適的教學情景;要備如何引發學生個性的綻放。備課是一個過程,它需要教師不斷思考,不斷收集資料,不斷創新。教師要有自己的知識儲備,要有自己的教學機智,要有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教學反思要詳細具體,在學習中,廣泛吸取教改的新鮮空氣,力爭解決課堂教學時間和教學任務之間的矛盾。

3、創設學生喜歡的民主、平等型的課堂。

新課程標準的一個新理念,就是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因此,營造民主、平等,放得開、收得攏的課堂才能成為學生吸取知識,張揚個性的場所,課堂才會湧動出師生生命的活力。同樣,教師也就真實地走進了新課程。新課標要求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講的機會、做的過程交給學生,使學生能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而教師的作用在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調控教學進程,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操作、去解決問題。因此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有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很多時候我就這樣去做的,在學生方面,的確做到了注重學生的個性,但結果呢?不能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時候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得不進行剎車,取消了學生的自主時間。如何更好地把握兩者之間的關係,值得進一步研究。

4、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雖然在學生身上化了許多心思,很多學生的學習、習慣有所好轉,但還有個別同學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有徹底養成。有部分同學做題時審題還不夠仔細、嚴密,審題能力還須培養。有個別同學仍字跡潦草,儘管我反覆教育他們,甚至讓他們重寫,作業的字跡沒多大好轉,只有老師坐在他們面旁邊,他寫一個我説一下,他們才會寫得稍端正些。有些學生的作業還不能按時完成,時而會不做或少做作業。我想也許他們對學習缺少了興趣才會不完成作業,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作業能樂此不疲,這是我需要探究解決的問題。

5、多讀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書到用時方恨少。很多時候我總是想盡辦法、絞盡腦汁的來設計教案,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要想使教學得心應手,只能是有意識地多收集資料,多看報刊雜誌,多與同事交流等,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及科研水平。

6、加強自我反思,自我成長

講究一個“思”字,就是要常常反思自己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反思應貫穿於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就課堂教學而言,既有教學設計過程中的“行動前反思”,又有教學過程中的“行動中反思”,還要有教學後的“行動後反思”;反思的主要內容為:教學設計是還切合實際,行之有效;教學行為是否符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是否解決現實問題;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反思的目的在於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養成教師對自己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性見解,真正成為教學和教研的主人。反思自己教學行為,對自己的教學反思進行理論總結,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5

一、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育和教學都應以學生為中心。今天的中學生,面臨着很多的機會和挑戰,需要在大量紛繁複雜的信息中做出恰當的選擇和判斷,必須具有一定的收集、處理和運用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學會獨立思考,提出質疑並進行反思。所以作為教師不應該唱獨角戲,而應做服務員,為學生搭建表演平台。在教學中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的課堂資源,善於為他們創造、選擇條件,營造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善於抓住有關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讓他們的思維迸發出火花,同時善於指導學生去“做”,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在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中,我一直嘗試小品表演、角色扮演、遊戲、討論等多種情境教學法,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熱情。其教學模式是:情境——理論——情境。情境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又是落腳點,探究情境需要學習理論,學習理論是為了更好地探究情境,以此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過精選情境是情境教學法的首要條件,情境是教學的主線,要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能起到組織教學各環節的作用,比如,導入、表演(過程)、討論、總結等。不過為了順利而有效地進行情境教學,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首先,選準情境。每課的教學目的都不同,而每課又有不同的教學環節,那麼,在教學中就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環節來選擇恰當而有效的教學情境。如《認識新夥伴》適用遊戲;《男生女生》適用角色扮演;《文明交往》適用小品表演;《感受青春》則適用專題討論等等。通過這些情境的創設,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

其次,課前必須組織並認真指導學生做好各種情境表演的有關準備工作。如選好人、準備好道具並指導學生進行排練等。為了讓每次的情境教學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本學期開學不久,我就在各教學班以自願為原則成立了小品(角色等)表演小組,這樣就避免了情境教學“走過場”的情況發生,真正起到為教學服務的作用。

另外,為了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避免顧此失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來確定表演的學生。我的一般做法是每課“探究園”中的漫畫一般都是隨堂以自願為原則請學生即興表演;而根據各教學目的及環節的需要,由教師設計的小品、角色扮演等則由小品組的同學課前排練好,以便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二、讓學生在評價中激勵自己。

從新課標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來看,課堂教學不能再把知識的死記硬背作為我們教學的唯一目標,評價學生也不是讓學生背出一些零碎的知識點,並由考試分數的多少來決定。我們應該認識到學生是人,是一個每天都在不斷成長的人,記住幾個知識點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通過學習過程,來真正激發學生的個人意識,並通過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讓學生積極參與問題,解決問題,加強個體自我的心態調適,真正達到知識與情感的和諧統一。

而新課標對評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在重視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為了更好地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發起起學習的熱情,我在這方面的做法是:

(一)、充分利用課本原有的知識板塊進行評價。如“探究園”、“實踐與評價”中的某些小設計,我都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動腦想、動手去做、動口去講,讓大家各抒己見。對學生所出的“點子”、所想的“辦法”及各種“計劃”的設計我都會給予恰當的評價,特別是對他們各自的獨到之處,更是給予充分的肯定、高度評價,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充分調動他們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熱情。

(二)、認真做好課後評價。每學完一節課、一課書、一個單元我都會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在評價中,我一般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形式,比如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簡單小結、談感想、寫心得、進行活動設計、同學間互相打分、舉辦學生的小作品展示、個人才藝表演等等,以此來肯定學生,激發學生。值得注意的是絕不能把評價變成對學生的問卷考試。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6

回顧本學期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總結了以下兩點反思:

一、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國小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國小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國小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説、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説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説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國小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二、努力培養學習興趣。

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是放在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考試形式上呢,還是將教學注重點轉移到學生的性格、興趣、情緒等方面的培養和控制?這是,現代教育思想轉變的重大原則問題。事實證明,認為自己“民主、開放、平靜、友好、體貼、樂於助人、聰明、富於邏輯性和快樂”的人,一般來説,其學習英語成功的可能性要大於與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極大的學習者。另外,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由於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習者會出現焦慮沮喪煩躁不安等情況,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注意對外語學習者情感因素的培養和控制。尤其是在國小的低年級階段,英語教師要培養對學生的親近感。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十分尊重學生,注意激勵學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在當前“減負”工作中,英語教師尤其要注意體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感受,親近學生,使學生喜愛英語教師和英語課,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益。

隨着社會的發展,英語變得來越重要,這個社會需要我們學會英語,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在教學中不斷充實自己,做到終身學習,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7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國小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我曾興奮地説,新課程真好。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説:“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説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閲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於“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於“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説:“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説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閲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閲讀。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説”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裏……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裏有資源,心裏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着自豪感,飽含着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讚美着……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繫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我力求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反思二::新課程需要什麼教學語言

1、教師語言之大忌

一忌病語。教師使用不規範的語言,會導致學生用語混亂,思維混亂,遺害無窮。

二忌冷語。有的教師對學生的一些言行舉止看不慣,覺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對學生諷刺、挖苦、嘲弄,什麼“小聰明”、“大美人”等。這樣會使學生受到不應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傷害。

三忌髒語。有的老師不能正確對待有缺點或缺欠的同學,對他們使用鄙視、侮辱性的語言,什麼“醜小丫”、“笨豬玀”、“榆木疙瘩”等。這樣會在學生的心裏播下自卑的種子,給學生造成相當嚴重的心理負擔。

四忌咒語。有的老師會對班裏的個別學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論式的語言,如“天生的壞”、“從小就熊”、“神經病”、“傻子”、“沒出息”、“沒救”等。這類語言會在學生心裏埋下仇恨的種子,有的學生會千方百計報復老師、報復同學、報復社會;有的則會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淪,破罐子破摔。

五忌浮語。有的教師對學生喜歡用浮誇、吹噓和不切實際的語言。這會使學生愛虛榮、愛吹擂,不能踏踏實實地為人、學習、做事。

六忌煩語。個別教師説話講課總是囉嗦重複,嘮嘮叨叨;或東山一犁,西溝一耙,廢話連篇,離題太遠。這樣會使學生滋生厭煩情緒、逆反心理。

2、新課程需要什麼樣的語言?

對學生所聽:

1 、孩子們對這些問題這麼感興趣,真讓我高興。

2、我不知道我這樣説是否合適。

3、不知我説清了沒有,説明白了沒有。

4、“聽”也是會學習的表現。我希望大家認真聽好我下面要説的一段話。

對學生所言:

1 、雖然你説的不完全正確,但我還是很佩服你的勇氣。

2、 你説得還不完全,請哪一位幫幫他,再補充。

對學生所讀 :

1 、“讀”是我們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讀書時應該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我看,你們今天達到了這個要求。

2、聽你們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們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

3、默讀,要講究速度。現在我請大家在十分鐘內看完這段文字,並請思考……

對學生所問:

1 、你們的問題很有價值,看來你是個善於動腦筋的孩子。

2、有一個問題,是我要請教大家的,誰能幫我解決。

對學生所寫:

1 、同學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本很整潔,書寫也端正。我為你們高興。

2、用自己的筆寫自己心裏的話,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班_同學做得比較好,他的作文雖然也有缺點,卻給人一種真誠的感受。

3、“沒有老底子,就沒有新文章”,有積累才能夠表達。我們有些同學作文中的詞語是豐富的,看得出他們課外有較大的閲讀量。

4、__同學從生活中積累寫作材料的本領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觀察,作為原始材料積累起來,他的寫作材料總是那麼新鮮、獨到。

反思三:怎樣激活我們的語文課堂

在語文課上,教師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把教學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語文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開展課堂討論。語文課堂組織形式本身也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的。教師和學生圍坐在一起共同參與討論是很常見的,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也是無拘無束的。教師應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的心理氛圍,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因此,語文課堂氣氛往往輕鬆活躍,學生的參與意識很強。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8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國小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我曾興奮地説,新課程真好。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説:“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説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閲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於“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於“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説:“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説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閲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閲讀。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説”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裏……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裏有資源,心裏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着自豪感,飽含着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讚美着……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繫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我力求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反思二::新課程需要什麼教學語言

1、教師語言之大忌

一忌病語。教師使用不規範的語言,會導致學生用語混亂,思維混亂,遺害無窮。

二忌冷語。有的教師對學生的一些言行舉止看不慣,覺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對學生諷刺、挖苦、嘲弄,什麼“小聰明”、“大美人”等。這樣會使學生受到不應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傷害。

三忌髒語。有的老師不能正確對待有缺點或缺欠的同學,對他們使用鄙視、侮辱性的語言,什麼“醜小丫”、“笨豬玀”、“榆木疙瘩”等。這樣會在學生的心裏播下自卑的種子,給學生造成相當嚴重的心理負擔。

四忌咒語。有的老師會對班裏的個別學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論式的語言,如“天生的壞”、“從小就熊”、“神經病”、“傻子”、“沒出息”、“沒救”等。這類語言會在學生心裏埋下仇恨的種子,有的學生會千方百計報復老師、報復同學、報復社會;有的則會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淪,破罐子破摔。

五忌浮語。有的教師對學生喜歡用浮誇、吹噓和不切實際的語言。這會使學生愛虛榮、愛吹擂,不能踏踏實實地為人、學習、做事。

六忌煩語。個別教師説話講課總是囉嗦重複,嘮嘮叨叨;或東山一犁,西溝一耙,廢話連篇,離題太遠。這樣會使學生滋生厭煩情緒、逆反心理。

2、新課程需要什麼樣的語言?

對學生所聽:

1 、孩子們對這些問題這麼感興趣,真讓我高興。

2、我不知道我這樣説是否合適。

3、不知我説清了沒有,説明白了沒有。

4、“聽”也是會學習的表現。我希望大家認真聽好我下面要説的一段話。

對學生所言:

1 、雖然你説的不完全正確,但我還是很佩服你的勇氣。

2、 你説得還不完全,請哪一位幫幫他,再補充。

對學生所讀 :

1 、“讀”是我們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讀書時應該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我看,你們今天達到了這個要求。

2、聽你們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們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

3、默讀,要講究速度。現在我請大家在十分鐘內看完這段文字,並請思考……

對學生所問:

1 、你們的問題很有價值,看來你是個善於動腦筋的孩子。

2、有一個問題,是我要請教大家的,誰能幫我解決。

對學生所寫:

1 、同學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本很整潔,書寫也端正。我為你們高興。

2、用自己的筆寫自己心裏的話,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班×同學做得比較好,他的作文雖然也有缺點,卻給人一種真誠的感受。

3、“沒有老底子,就沒有新文章”,有積累才能夠表達。我們有些同學作文中的詞語是豐富的,看得出他們課外有較大的閲讀量。

4、××同學從生活中積累寫作材料的本領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觀察,作為原始材料積累起來,他的寫作材料總是那麼新鮮、獨到。

反思三:怎樣激活我們的語文課堂

在語文課上,教師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把教學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語文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開展課堂討論。語文課堂組織形式本身也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的。教師和學生圍坐在一起共同參與討論是很常見的,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也是無拘無束的。教師應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的心理氛圍,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因此,語文課堂氣氛往往輕鬆活躍,學生的參與意識很強。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9

《台灣蝴蝶甲天下》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介紹了中國台灣成千上萬、種類繁多的蝴蝶和著名的蝴蝶谷的奇異景色,使人感覺到迴歸大自然的美好。

新課改精神強調: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主要採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從題目入手,理解“甲天下”中“甲”的意思,接着解釋“甲天下”的含義。學生通過查字典,相互交流説出了課文題目的含義。接着,我又設置疑問: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台灣蝴蝶甲天下的?為什麼説台灣蝴蝶甲天下?學生帶着疑問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做記號,然後在小組內交流,在反饋交流時,抓住重點句子、詞語,讓學生仔細體會,深入理解。

多媒體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為我們的教學開拓了廣闊的領域。在學生無法感知一個事物時設計圖案,使抽象的語言文字成為可感知的畫面。我從網上下載了課文中具體介紹的三種蝴蝶的圖片,在講解課文第二自然段時,通過讓學生猜測來認識這三種蝴蝶的。學生交流時,我先打出一種蝴蝶的圖片,由學生自己説出判斷的依據,在猜測蝴蝶的過程中體會出蝴蝶的特點並用朗讀表現出來。猜這個形式本身就足夠引起學生的主動性,況且要猜準確,勢必要深入研究課文內容,就不用老師苦口婆心地交代了,可謂一箭雙鵰。在猜的過程中,在彼此的爭論中,“皇蛾陰陽蝶”的陰陽是什麼這個難點也突破了,圖片也物盡其用。同時,我還下載了好幾張中國台灣蝴蝶標本圖片,讓學生對中國台灣蝴蝶有了更多的瞭解,為學生打開了信息之窗,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深刻感受中國台灣蝴蝶的美和奇,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由於課堂的時間沒有把握好學生朗讀不夠,最後安排的鞏固達標沒有讓學生做後再交流 。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10

進入求實中學的半年時光,對其學校的制度和運作,以及校長的辦學理念和方式深有體會,

教學反思總結。每當在親朋好友中説到求實,大家也都以一種羨慕和憧憬的眼光打量着我這位求實的教師。大家都認為求實的教師又輕鬆,福利待遇好。其實説實在話,福利很好是真的,但輕鬆一詞卻給我不同的感受。

這半年在求實的生活説實在的不是很輕鬆,因為對於一個從沒有涉足過國中英語教學的一位英語老師,走進這所學校也實屬偶然。曾經認為雖然從未教過國中,但對於已有三四年教學經驗的我來説,應該不成什麼問題。懷着這種心情,我信心十足的走進七年級英語組。走進了這個日後給了我巨大幫助的“大家庭”。

一週,一月,時光的流逝沒有任何聲音,也沒有任何痕跡。到了一月一考試的時間了。這是求實的慣例---月考。對於我來説這可是第一次讓自己的學生和其他的班級“較量”,而我的感覺是“行嗎?”考試結束,分數公佈。當組長陳老師把考試成績擺在我的面前的時候,我驚呆了!給了我這個自以為教了幾年書的年輕人一個重重的打擊。考試結果可想而知,我們班是全年級倒數第一名。這樣的成績無異於一個晴天霹靂,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久久不能平靜!全組的人都勸我,説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但是我卻不能原諒這樣的失誤。我記得當時我在不斷的問自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是我的知識講得不清楚,是我與學生相處的不好、不融洽,還是我真的不會講課了?帶着這樣的疑問,我輾轉反側了好久。在這其中,我不斷地尋思,不斷的注意別的老師的講課特點,留心其他老師的課堂、方法,而這其中又經歷了幾次學校的考試,成績仍然不很理想。

直到期會考試後,才出現了轉機。這之前的一段時間,心裏的滋味,真是一言難荊期會考試以及後來的這幾次考試,我們班的成績還是可以的,比起作老幺的感覺,真得是好多了。出現這樣的結果之後,我並沒有欣喜,可能是因為以前作過老幺,現在真的是不敢沾沾自喜,但更多的是我對這一結果的反思和總結,

回想在那段時光中,雖然我已經很在意其他老師的教學,但我知道,模仿和吸收其他老師的的優點,長處,這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要在自身的課堂中尋找不足,在每一堂課後找出課堂的亮點和缺點,開動腦筋,變化教學,更加註重教學中的反饋,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時糾正。而且變換、更新授課模式和語言的灌輸方法,不僅是我的課堂更加的生動,而且學生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提高了。效果就好的多。在這段“艱難”的學習教學生活中,我有兩點體會是最深刻的。

第一就是求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塊就是學習。在這裏我的學習一方面是來自於學校的讀書時間和演講時間,瞭解了很多關於校內外的趣事軼聞,知道了許多班主任的心得體會,以及最重要的教學經驗總結。另一方面是我覺得最實用的小組集體教研和備課的時間。每逢下午第三節課,我們的教研就開始了,少了很多的客套和風趣,多了許多嚴謹和務實,這也是每天我最能吸收經驗和知識的時間。老師們把下節課要講和重點的知識,一一羅列,甚至是明天的默寫內容都安排的科學、適量。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後,我,就開始了我的“補課”。知道落後就要迎頭趕上,一味的捫心自問也不是辦法啊,想擺脱作老幺的感覺就一定要奮力趕上。因此,每天下班後,我都會利用一點時間,把教研時所説的明天的上課內容再根據我們班自己的情況和程度,進行一定的順序調整,難易程度的更換,幻燈片順序的調整,最後達到自己心中有數的程度。這樣才會覺得心裏踏實些。雖然辛苦,但很滿足。

第二就是我很樂意去想,去思考,但卻很是難以堅持動手寫的,就是寫教學反思。還好,學校有硬性要求的,每個老師一定要寫的。這樣我才保留住了那為數不多的珍貴的教學反思總結,現在看來當時自己總結的那幾點教學中的失誤和總結仍然顯得那麼中肯。雖然寫下的不多,但是隻要勤于思考,反覆試驗、總結,就不難不有所進步。好在學校在下學期實施了多媒體教學,這又是一番新的天地。憑藉着以前曾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經驗和特長,總是能把幻燈片設計的很受學生們的歡迎,聽着他們説,我們英語老師的幻燈片可好看了。心裏這是美滋滋的。多媒體的使用不僅讓我們對課程以及課件的相互關聯、知識的相互連續性有了更好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在板書方面解放了教師,不拘於三尺講台的侷限,擴展老師的活動範圍,增加的與學生的接觸,有利於教學主題的昇華和教學活動的展開。

總之,在求實的生活是愉快的、是累心的、是新穎的、是學習的。雖然隨着教師年齡的增加,也許會覺得“學習”就越來越遠,其實不然。越是這樣,就越要不斷保持學習的“心態”,努力感受教學及學習的過程,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鑑別欣賞品味,加強反思能力,不斷追問自己,建立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育風格,理性而智慧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我想我們可以在教育的過程中追求藝術的創新和人生思索的極致。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11

曾子有句話,“吾日三省其身”。 “三省”而後知道所得所失,如果有得,心中不勝欣慰,如有所失,必當明日加倍努力以彌補所失。每日“三省”而每日都有所裨益,有所進步。在這裏,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深刻的反思,以求明日的進步。

一、 認真鑽研教材了嗎

我們常對學生説: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朗讀便於記憶;默讀便於思考……一套套的理論強加於孩子,自己真的懂了,做了嗎?對於教材的把握又是如何呢?自認為有點兒知識,有點兒能耐,教這幫小孩沒啥問題。常常夾着書本就進課堂,隨心所欲地發揮還為自己暗鳴得意,以為自己能力無限。然而從自己偶爾對教材的研讀,對教學策略的思考改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明顯增強,才真正意識到“開卷有益”啊!

二、 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了嗎

時代在進步,人的觀念在變化。我們的知識體系、思維理念有沒有與時俱進呢?過去,我們對乖巧、聽話的孩子讚不絕口,現在大家更欣賞個性張揚的孩子;過去教學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與訓練,現在教學則強調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一體。過去我們依賴師範學校學的東西將遠不能滿足現在教育教學的需要了。語文新課標的頒佈實行,對語文教師而言,既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不僅是課程改革的熱門,更是課程改革的難點。我們教師既要努力學習新課標,同時又要進行了有力的摸索。廣泛蒐集信息,學習大量知識,掌握教育教學新技能,樹立終生學習的思想才能不被時代淘汰。

三、 真正尊重學生了嗎

在遠程培訓的課堂上,老師講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老師叫一位學生回答黑板上的問題,這位學生説:我近視,看不見。老師説:喔,你看不見,就請坐下吧!培訓老師分析:這位老師對學生客客氣氣的,看上去是對學生的尊重,其實,你是他的老師,對他應該非常瞭解,你把他喊起來又請他坐下,對學生來説是一種對學習權利的剝奪,是一種傷害。老師可以請他往前走一走,看看問題,也可以把問題讀給學生聽,使他擁有和其他同學一樣的回答問題的機會。聽了這個例子,回想自己對學生又是什麼樣的態度呢?對於學生好的表現教師則滿面春風,似乎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勞;而對於孩子的一些與自己的標準答案有衝突的、或認為不合情理的、幼稚的看法總是粗暴的打斷或嚴厲地訓斥。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自己學會傾聽了嗎?教育學生尊重他人,自己又是怎樣的尊重他人的呢?

四、 對學生負責了嗎

總認為學生的智力各有差異,成績參差不齊是理所當然的。對於各個層次的學生採用了各種方法促其進步,成績好的學生固然可以長期保持對他學習上的支持,對於成績一般的學生也可以絞盡腦汁促其不斷髮展,可是對於少數的潛能生我卻不能持之以恆地給予幫助,面對他們,許多的時候,我的一切信念瞬時被他們摧垮,我感到自己真的是無能為力。或許,是想以此逃避自己的責任吧?看看自己的表現,問問自己:真的對他們負責了嗎?

教育教學中的許多地方都需要我們及時的反思,反思是教師在平時對自己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活動中的成功與失敗、亮點與遺憾以及瞬間的靈感進行總結分析、學習完善的活動。希望自己在反思中完善,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長!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12

隨筆,又叫隨感、筆記,是一種古老的散文體裁。許多散文大家都擅長這種文體,比較有名的作家就有劉基、宋濂、公安派袁氏三兄弟、唐宋派的歸有光、桐城派諸君等等。到了近代,隨筆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散文體裁,為廣大羣眾所喜聞樂見。

隨筆選材廣泛,形式自由,是隨時反映見聞感受的一種文體。教育隨筆就是用隨筆的形式,反映教育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和感受、體會,或針對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見解的教育應用文書。

教育隨筆形式自由,它有時像小品文或雜文,有時又像日記或雜記,在教育實踐中主要有這樣一些樣式:教學筆記、教學後記、讀書筆記、教學札記、教育教學隨感錄、備課筆記等等,這些都屬於教育隨筆的範疇。我們今天提倡的是教師寫教育教學隨感錄。

一、教育隨筆有如下特點:

1.短小精悍。

它一般篇幅不長,多則千字左右,少則百十來字。它不用經過縝密的構思後再動筆,而是像寫日記一樣,興之所至,一揮而就,把教育實踐中最有意義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歷鋪展成文。比如有個教師在備課時查看資料,對“歷”與“‘厲”的區別頗有感受,就寫了一篇百十來字的短文《“歷”與“厲”辨》發表在教學雜誌上。上海市特級教師於漪在上課時,學生就《畫龍點睛》一課中“點之即飛去”議論紛紛,於老師寫了《“睛”探》一文,由“睛”字出發談了“備課要深人才能講到點子上”的體會。總之,教學隨筆短小精悍,是教育應用寫作中的輕騎兵。

2.迅速及時

教育隨筆像新聞體裁一樣,有較強的時效性。教育實踐中的見聞、體會、意見、看法這些稍縱即逝的東西若不及時記錄,再回首時就會失去神韻。當今世界發展較快,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追上世界發展潮流。教育實踐中的經驗體會及時反映出來可以供別人借鑑,教訓反映出來可供別人吸取,問題反映出來可引起人們的注意。總之,及時反映教育實踐的情況可以使教育少走許多彎路。

3.取材廣泛

教育應用的其他文書取材受一定條件限制,教育隨筆則不然,可以説沒有任何限樹。大的方面而言,可以寫教育方針、教育思想、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等教育思想理論方面的問題。小的方面而言,可以寫一件事、一個字詞、一句話、一個動作、一點感觸、一個問題等教育第一線最具體的東西。總之,選材只要扣住一個“新”字就可以入文。

二、教育隨筆的分類

(l)教育隨筆主要是一種敍事議事的文體,有的講教為主,有的以議為主,根據敍與議的情況可以分成五類:先敍後議型;先議後敍型;夾敍夾議型;敍事型;議論型。

(2)根據隨筆的目的意圖又可以分出如下一些類別:有的是針對某種教學現象發表自己的看法後提出建議的;有的是針對教育現象進行批評針相的;有的是針對教育現象分析得失的;有的提供教育實例,以供借鑑的。

(3)根據所用主要表達方式來分,有記敍性隨筆、議論性隨筆、説明性隨筆,有時還有抒情性隨筆。記敍性隨筆是以記錄教育現象為主,議論性隨筆以發表觀點看法為主,説明性隨筆主要是對教學中的問題作的闡釋。

三、教育隨筆寫作的意義

1.寫作教育隨筆是第一線教師及時反映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方式

教師們每天接觸新的教學內容,每天與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少年兒童打交道,沸騰的生活必將燃起心靈之火,把那耀眼的一瞬記下來,就是隨筆。只要我們每位教師真心實意熱愛我們的教育事業,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隨時都會發現值得寫、值得反映的東西。我們知道,其他教育應用文體的選材較嚴格,組織結構也較嚴密,比較而言,教育隨筆則更加方便快捷。

2.教育隨筆的寫作是教師進行教育藝術、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總結的良好形式

傳統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方法能否適應現代教學,一個勇於創新的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就會主動去發現問題,並以積極的態度去思考問題,創造條件去解決問題。教師把這些東西用隨筆的形式反映出來,對推動教育事業的進步,對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都有一定作用。

3.教育隨筆的寫作是提高教師寫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

寫作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在於勤奮練筆,教師把教育實踐中的見聞感受記下來,是一種很好的提高自己書面表達能力的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説,教育隨筆的寫作是教育科研的初步,可以為教育科研準備素材,可以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育隨筆是教學反思的理性提煉

古人強調:“吾日三省吾身”,新課程改革則提出反思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手段之一。為師者把記寫教育隨筆作為日常教育反思的主要形式,將一天所見、所想、所讀載入日記,這些行動本身就是教育的總結,有助於自身的提高。

教育變革的寶藏隱藏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通過對教學經驗、新問題的分析與研究,從而發現新理念、新見解,可以促進教師對實踐的反思和智慧的提升。教育反思可以避免教學中重複的失誤,如果讓教育隨筆中的反思成為教師的一種職業習慣,那將是教師教育教學發展新的境界。

撰寫教育隨筆,記錄個人成長的所感所想,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重温舊事,回想教育成效,教師常常會品嚐理性的感受,對自己有更全面的認識,這有利於教師提高修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5、教育隨筆是撰寫科研論文的基石

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大多教師感到無處入筆,無從下手。筆者認為,教育科研論文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實際教學。每一篇教學日記都是顆明亮的珍珠,把一串明亮的珍珠連起來就是一個漂亮的項鍊。把許多日記歸納起來,就成了一篇有價值的科研論文。沒有實際經驗感悟,教育科研論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誇誇其談,無實際意義。

教育隨筆隨處都可以寫,可以是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德育方面的;可以是課堂教學畫龍點睛的精彩一筆,也可以是教育教學沉痛的反悔;可以是班主任組織工作的領悟,也可以是任課教師某一方面敗筆的思考;可以寫家庭教育,也可以寫學校的見聞;或表述,或議論,或吶喊,或助威,所喜、所惡、所思、所見皆可入文。哪怕是點滴小事,都要善於捕捉,記入日記。尤其是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如何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如何將情感、態度、價值觀融入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感到困惑,均可以以教育隨筆的形式表現出來。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學校、家庭迫切需要高素質教師,教育隨筆對教師素質提高顯得尤為重要。願撰寫教育隨筆能夠成為每一位教師的一種職業習慣。

一位教育家曾説過:“只要對教育決策產生影響的行為就是教育科研;只要對教育實踐產生影響的行為就是教育科研。”教育隨筆來源於課堂教學和學生生活,每一次對學生的成功談話、每一次對教育的失敗與教訓、每一堂課程設計與探索都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學不可缺少的方面,許多中國小教師對教育科研感到迷惘,其實對於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而言,通過思考並改進每一天的教學工作就是搞教育科研。

教育隨筆記錄着教師的生命價值。教育科研並不深奧,它就在教師身邊。鍾情於教育隨筆的教師,對一次創新、一次感悟、一次反悔經過思索,都會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有幫助,因此教育隨筆是一線教師特有而實用的教育科研。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13

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我逐步領會到教學的終極目標不是讓受教育者適應現實,而是改造、創建新的現實,培育出有創造能力的人。從而形成了“實施新課程的成敗在教師,教師的要務在於更新教學觀念”的共意識。確立了“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的思想。

樹立學生主體觀,貫徹民主教學思想,構建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相信學生都存在發展潛能,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的條件。

樹立學生髮展觀,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使獲取知識,學會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成為學生豐富情感完善自我,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的過程。加強了教育的開放性,加強了教學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現代科技的聯繫。

教師教學中立足課堂而不受課堂侷限,立足學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於捕捉現代社會,現代科技,其它學科的知識信息和最新成果,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使教學活動始終充滿活力。同時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研究性學習等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了學習、體驗的實際情境,創設動手實踐、創造的現實環境,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拓展到教師外、校外,加強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的密切聯繫。我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新教育觀念。

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準與構件新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我將一輪課程改革視為一次難得的機遇,將理論聯繫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質結構接受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

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的調動了我的積極性。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14

隨筆,又叫隨感、筆記,是一種古老的散文體裁。許多散文大家都擅長這種文體,比較有名的作家就有劉基、宋濂、公安派袁氏三兄弟、唐宋派的歸有光、桐城派諸君等等。到了近代,隨筆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散文體裁,為廣大羣眾所喜聞樂見。

隨筆選材廣泛,形式自由,是隨時反映見聞感受的一種文體。教育隨筆就是用隨筆的形式,反映教育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和感受、體會,或針對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見解的教育應用文書。

教育隨筆形式自由,它有時像小品文或雜文,有時又像日記或雜記,在教育實踐中主要有這樣一些樣式:教學筆記、教學後記、讀書筆記、教學札記、教育教學隨感錄、備課筆記等等,這些都屬於教育隨筆的範疇。我們今天提倡的是教師寫教育教學隨感錄。

一、教育隨筆有如下特點:

1.短小精悍。

它一般篇幅不長,多則千字左右,少則百十來字。它不用經過縝密的構思後再動筆,而是像寫日記一樣,興之所至,一揮而就,把教育實踐中最有意義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歷鋪展成文。比如有個教師在備課時查看資料,對“歷”與“‘厲”的區別頗有感受,就寫了一篇百十來字的短文《“歷”與“厲”辨》發表在教學雜誌上。上海市特級教師於漪在上課時,學生就《畫龍點睛》一課中“點之即飛去”議論紛紛,於老師寫了《“睛”探》一文,由“睛”字出發談了“備課要深人才能講到點子上”的體會。總之,教學隨筆短小精悍,是教育應用寫作中的輕騎兵。

2.迅速及時

教育隨筆像新聞體裁一樣,有較強的時效性。教育實踐中的見聞、體會、意見、看法這些稍縱即逝的東西若不及時記錄,再回首時就會失去神韻。當今世界發展較快,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追上世界發展潮流。教育實踐中的經驗體會及時反映出來可以供別人借鑑,教訓反映出來可供別人吸取,問題反映出來可引起人們的注意。總之,及時反映教育實踐的情況可以使教育少走許多彎路。

3.取材廣泛

教育應用的其他文書取材受一定條件限制,教育隨筆則不然,可以説沒有任何限樹。大的方面而言,可以寫教育方針、教育思想、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等教育思想理論方面的問題。小的方面而言,可以寫一件事、一個字詞、一句話、一個動作、一點感觸、一個問題等教育第一線最具體的東西。總之,選材只要扣住一個“新”字就可以入文。

二、教育隨筆的分類

(l)教育隨筆主要是一種敍事議事的文體,有的講教為主,有的以議為主,根據敍與議的情況可以分成五類:先敍後議型;先議後敍型;夾敍夾議型;敍事型;議論型。

(2)根據隨筆的目的意圖又可以分出如下一些類別:有的是針對某種教學現象發表自己的看法後提出建議的;有的是針對教育現象進行批評針相的;有的是針對教育現象分析得失的;有的提供教育實例,以供借鑑的。

(3)根據所用主要表達方式來分,有記敍性隨筆、議論性隨筆、説明性隨筆,有時還有抒情性隨筆。記敍性隨筆是以記錄教育現象為主,議論性隨筆以發表觀點看法為主,説明性隨筆主要是對教學中的問題作的闡釋。

三、教育隨筆寫作的意義

1.寫作教育隨筆是第一線教師及時反映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方式

教師們每天接觸新的教學內容,每天與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少年兒童打交道,沸騰的生活必將燃起心靈之火,把那耀眼的一瞬記下來,就是隨筆。只要我們每位教師真心實意熱愛我們的教育事業,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隨時都會發現值得寫、值得反映的東西。我們知道,其他教育應用文體的選材較嚴格,組織結構也較嚴密,比較而言,教育隨筆則更加方便快捷。

2.教育隨筆的寫作是教師進行教育藝術、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總結的良好形式

傳統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方法能否適應現代教學,一個勇於創新的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就會主動去發現問題,並以積極的態度去思考問題,創造條件去解決問題。教師把這些東西用隨筆的形式反映出來,對推動教育事業的進步,對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都有一定作用。

3.教育隨筆的寫作是提高教師寫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

寫作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在於勤奮練筆,教師把教育實踐中的見聞感受記下來,是一種很好的提高自己書面表達能力的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説,教育隨筆的寫作是教育科研的初步,可以為教育科研準備素材,可以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育隨筆是教學反思的理性提煉

古人強調:“吾日三省吾身”,新課程改革則提出反思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手段之一。為師者把記寫教育隨筆作為日常教育反思的主要形式,將一天所見、所想、所讀載入日記,這些行動本身就是教育的總結,有助於自身的提高。

教育變革的寶藏隱藏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通過對教學經驗、新問題的分析與研究,從而發現新理念、新見解,可以促進教師對實踐的反思和智慧的提升。教育反思可以避免教學中重複的失誤,如果讓教育隨筆中的反思成為教師的一種職業習慣,那將是教師教育教學發展新的境界。

撰寫教育隨筆,記錄個人成長的所感所想,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重温舊事,回想教育成效,教師常常會品嚐理性的感受,對自己有更全面的認識,這有利於教師提高修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5、教育隨筆是撰寫科研論文的基石

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大多教師感到無處入筆,無從下手。筆者認為,教育科研論文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實際教學。每一篇教學日記都是顆明亮的珍珠,把一串明亮的珍珠連起來就是一個漂亮的項鍊。把許多日記歸納起來,就成了一篇有價值的科研論文。沒有實際經驗感悟,教育科研論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誇誇其談,無實際意義。

教育隨筆隨處都可以寫,可以是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德育方面的;可以是課堂教學畫龍點睛的精彩一筆,也可以是教育教學沉痛的反悔;可以是班主任組織工作的領悟,也可以是任課教師某一方面敗筆的思考;可以寫家庭教育,也可以寫學校的見聞;或表述,或議論,或吶喊,或助威,所喜、所惡、所思、所見皆可入文。哪怕是點滴小事,都要善於捕捉,記入日記。尤其是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如何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如何將情感、態度、價值觀融入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感到困惑,均可以以教育隨筆的形式表現出來。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學校、家庭迫切需要高素質教師,教育隨筆對教師素質提高顯得尤為重要。願撰寫教育隨筆能夠成為每一位教師的一種職業習慣。

一位教育家曾説過:“只要對教育決策產生影響的行為就是教育科研;只要對教育實踐產生影響的行為就是教育科研。”教育隨筆來源於課堂教學和學生生活,每一次對學生的成功談話、每一次對教育的失敗與教訓、每一堂課程設計與探索都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學不可缺少的方面,許多中國小教師對教育科研感到迷惘,其實對於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而言,通過思考並改進每一天的教學工作就是搞教育科研。

教育隨筆記錄着教師的生命價值。教育科研並不深奧,它就在教師身邊。鍾情於教育隨筆的教師,對一次創新、一次感悟、一次反悔經過思索,都會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有幫助,因此教育隨筆是一線教師特有而實用的教育科研。

教育教學反思心得 篇15

這段時間,我們都在學習關於教育教學改革的相關內容,通過學習,收穫頗豐,為我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指導,下面來説説我的感受。我的一個很深的感受就從中體會到了一種寬容的理念。

一、教師角色的改變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寬容。

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幾乎每一個學校都舉起教育改革的大旗,政府將教育改革和學校改進納入政府優先考慮的議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作為參與者必須打破“教師中心”,構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態”,教師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學生一道去尋找真理,分享他們成功的快樂。教學過程中不再是教師獨白,而是教師和學生不斷地進行對話。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個體不斷探究。其中,教師主要是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並獲取積極的體驗,主動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學生主體性的展現需要自由,寬容則是自由的保障,沒有寬容也就沒有自由可言。而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我們主動和積極營造寬容氛圍的表現。

對學生而言,教師對學生內心深處的寬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啟頓悟,進行更有效的教育,並培養他們判斷是非的能力。對教師而言,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通訊技術使得教師不再擁有絕對的權威優勢,這種角色的轉變也是對教師個體能力有限性的寬容。

二、課程結構的選擇性體現了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寬容

課程結構具有選擇性,課程設置出現了多樣性,教學組織制度具有靈活性,加大了選修課的比例,以適應學生多樣化的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形成一種寬容的文化創造了條件。從短期看,課程結構的選擇性為學生學業的自由發展和創造性的培養提供了一定的條件,而從長遠看,這能使學生在邁向社會前,儘早地學會認識自己、尊重自己和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給學生選擇的自由也就是承認了學生的差異,並寬容於學生之間的差異。

三、課程結構的綜合性體現了學科間的寬容

新課程強調綜合性,克服了學科門類過多、相互獨立的傾向。因此課程中所體現的這種融合,能使學生間接地從綜合學科中學到寬容,也能在經歷綜合的學科教育後,以全面的觀點和多元的視角來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

教育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學校、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相互寬容、共同努力。基礎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前行。

由此更深刻理解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孩子有能力在體驗後思考和決定,在犯錯誤和改正錯誤中有效地學習。孩子由此獲得的學習能力是可持續的,由此獲得的成長動力也是可持續的!因此我們更應該“1,解放孩子的頭腦;2,解放孩子的雙手;3,解放孩子的嘴巴;4,解放孩子的空間;5,解放孩子的時間。”

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必然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的改革必須適應甚至超前於社會的發展。因此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變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素質教育中我們在探索中前行,在發展中創新,中創新中尋求更高、更快、更強的發展,不斷推進我們的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ypzd4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