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現代教育的心得感悟:中國的脊樑

現代教育的心得感悟:中國的脊樑

在魯迅先生的文章裏兩次看到“脊樑”這個詞,一次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另一次在《最先與最後》裏。

現代教育的心得感悟:中國的脊樑

前文中先生這樣説: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鬥,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

先生用四個句子告訴我們這些人是中國的脊樑,他們的共同點是行動力。為民請命和捨身求法對象目標是明確的,一為民,一為法。民從來都是弱勢羣體,他們的利益訴求被切割擠壓,遭受不公正之待遇,艱於生存。心中懷有蒼生的人怎麼忍心眼睜睜看到惡行猖獗?他們上書朝堂,為民呼籲。求法一説是佛法,屬於信仰的類型,如唐三藏和鑑真和尚當屬於這種類型。也有延伸為變法的,看到弊端覆壓,如不思改革變通,恐旦夕禍福,代表性的有商鞅、王安石、譚嗣同等。

不能明確的是前兩種類型:埋頭苦幹和拼命硬幹的人,他們也是為着什麼目標去做的的吧。如果只是授意於上面的某種強大力量,那麼這樣的苦幹和硬幹就是顢頇的,甚至粗野的,當然先生所指的不是這樣類別。個人以為他們依然是為着有利於民有利於國的目的在行動,不然怎麼能説是國之脊樑呢?他們的力量可能是小的,但是抵抗的姿態卻很清晰。代表的人物有陳勝、黃巢、李時珍、畢昇、洪秀全等。

這樣説來,他們的共同點有二,一是行動力,而是目的。他們確信自己的目標,然後用行動靠近這樣的目標。他們是擁有自信力的中國人,雖然正史中他們的身影不如帝王將相家譜們清晰,但是他們的光耀是遮掩不住的,先生盛讚他們是中國的脊樑。中國的脊樑不在帝王將相身上,而在這些人身上。

這些有自信不自欺的中國人,一直到今天不曾少見。但是他們的生命總是坎坷些,被抹殺,被殘害,很多不為人所知。這真是令人心傷憤懣啊!這些地底的火被誰湮滅了呢?他們不是被外族所滅,大多是滅於自己人之手。殘害同族,這樣的事情不鮮見呢。那些推動環境保護的,推動人權的,揭露社會不公的志士仁人等等,遭遇了什麼?曝光地溝油的李翔,身中十餘刀,無以活命;曝光三聚氰胺的蔣衞鎖遇害;中國藥品打假人高敬德被某地派出所帶走,三日後離奇死亡……

有眼睛可以看,有耳朵可以聽。先生告誡説,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樑。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地底下在哪裏?大概你是懂的。

後文中先生這樣説: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

這段話裏,先生所説的脊樑包含兩種人,一是落後而不止的競技者,二是肅然不笑的看客。

優勝者是有能力的,落後而不止的人是有精神的。落後和獎牌無緣,為什麼還要非跑至終點呢?因為目的在那裏。這樣的競技者身上具有鮮明的精神氣質,那就是堅持不懈,恆心毅力,不自棄的韌性戰鬥。魯迅在很多作品裏對看客多是批判的,他們冷漠無情,麻木瑣屑,別無懷抱。但是這裏的看客前有限定詞語,肅然不笑,也就是心懷尊重。對於落後者,弱者沒有嘲笑譏諷,而是感佩於那種任性抗爭的精神。

自己落後如果被別人嘲笑,除非內心非常強大,強大到唯我獨我,才不受制於人,很多人都是容易受周遭環境影響的。假設別人哂笑自己,就會感到自慚形穢,退縮怯懦。所以那種肅然不笑的看客對於落後而不放棄的競技者意味着力量支持。在先生眼裏,他看重的是韌性抵抗和心懷尊重,這是讓人激賞的國民性格,是中國的脊樑。

為何説是將來的脊樑?那是因為競技者多是少年學生。如果這些孩子年少時代就具有良好的國民性格底色,那麼國家是可論希望的。梁任公不是這樣論述: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兩次提及的脊樑,前者為歷史傳承,今天不曾少(卻也艱難),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丟了。孩子如果丟了,那麼歷史何以傳承?先生説救救孩子。誰來救孩子呢?孩子會自救嗎?一切都是被成人掌控。

看來孩子得救,首先在於成人,在於學堂,在於家庭。師者,推動自己,才能推動教育。你自己先長成一棵樹,一棵樹才可能搖動另一棵樹;你自己成為一片雲,一片雲才可能推動另一朵雲;你自己擁有靈魂,擁有靈魂才可能喚醒另一個靈魂。這是教育的本質了。而後者在孩子早期更重要一些。

【本文作者:程予東(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秋螢微言)】

標籤: 感悟 脊樑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m3le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