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回到教育的原點

回到教育的原點

《回到教育的原點:朱永新最新教育隨筆選》為朱永新的最新教育隨筆選,收錄了“誰偷走了教師的幸福”、“為什麼閲讀很重要”和“如果不燃燒,請悄悄離開”三部分內容。下面是關於《回到教育的原點》的讀後感,歡迎閲讀。

回到教育的原點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這個暑假過的格外充實,因為我有幸品讀了清華大學附屬國小校長竇桂梅的《回到教育原點》一書,她在書中所闡述的教育觀點與教育理論精華,着實讓我的心靈為之震撼。

一提到當代的中國教育,我們腦海中便會出現“應試”二字,所有的一切都會圍繞着各種各樣的考試而展開。學校的升學壓力,家長的盼子成龍,社會對於教育的關注目光等等,這些都是困擾着當代中國教育的一大難題。我們在喊着為學生減負的同時,課業的壓力卻絲毫沒有減弱。評價一個教師的標準也是基於升學率的基礎之上。而這一切的矛盾點卻將我們的教育畸形化。我們在一味追求成績的同時,卻忽略了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我們的教育應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局面。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深深地感覺到,在當今教育的環境下,作為體、音、美為代表的“小科”常常不被重視,而對於語文、數學、英語這個三大主科,教師身上承受的壓力確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其實教育只有學科之分,並無主次之別。但是當今的教育環境中,卻無形的將各個學科分出主與次。殊不知對於學生來講,無情的剝奪了他們的愛好。作為一名剛剛參加教育的工作者來説,着實心中十分困惑,無奈的情緒湧上心頭。

教育究竟會給學生什麼,這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課堂上風趣幽默的語言,給予學生最真摯的教育,讓他們樂於學習,愛學習,有着強烈的求知慾望,我想這才是教育的真正內涵。正如竇桂梅所言閲讀使人心靜,確實是這樣,我們不能強迫孩子讀書,不應該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作為教師和家長應該適時的疏導孩子的心理,幫助他們把握正確的方向,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我平時書看的不多,閲讀十分淺薄。今年幹訓部推薦給校級領導的必讀書目有一本是竇桂梅的《回到教育原點》。一日,打開書,一看便不能放下。這本書讓我們分享了竇桂梅老師精彩的教育人生,領略了她堅持不懈地讀書學習、永不停步地追求卓越的奮鬥精神。

竇桂梅老師從吉林省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走出來,1982年15歲的她走進吉林師範學校,畢業後她以優異的成績留校做文書工作,同學們都很羨慕她,可她認為既然學了4年的師範,就該當一名好老師。幾經周折,終於來到吉林市第一實驗國小,由於分配晚了,她被分到教務處做輔助工作,這一干就是5 年。先後教過語文、數學、音樂、美術、自然、思想品德等幾門課程。這5年使她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經驗,各方面的素質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開課的歷練讓她快速成長。1995年至1997年她先後代表吉林省參加全國國小生語文教學大賽,並獲得一等獎,從此以後她成了中國國小界的一位名師。現任清華附小黨總支書記、校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博士。教育部“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特聘專家、專題課程主持專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國小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國小教師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教育學院兼職教授,東北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提名全國中國小中青年“十傑教師”,先後獲得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被評為“建國六十年來從課堂裏走出來的教育專家”之一。

竇桂梅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教育需要我們經常學習,不斷實踐。學習是會得到實實在在收益的,“學習讓我們走向生命的高貴”。

竇桂梅在《回到教育原點》一書中多次提到閲讀與反思,我的讀書意識還很淡薄,讀書還沒有成為我的生命需求。要想體會到教育的幸福,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生活質量必須多讀書,我告訴自己,從今天開始不要再給自己拒絕閲讀找任何理由和藉口,閲讀從今天做起。

回到教育的原點讀後感

一日,無意中打開,一看便不能放下,不為別的,只為她寫的字字句句真正切中了我的內心。面對知識的更新,信息的爆炸,我有着她所説的迷茫與無助!她所説的每一個關鍵詞,正是我所想了解的,比如:閲讀、上網、基礎、態度、共同體等等。雖然,竇桂梅所説的側重點相對於語文學科多一些,但是,我覺得對於我來説,還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關於閲讀。當互聯網還沒有像今天這麼鋪天蓋地的時候,我總是習慣於閲讀,經常利用閒暇的時間,看看教育雜誌,不獨是美術,語文的、音樂的都看看。我覺得可以看看其他學科的研究方向、教育動態,也會對我在美術上有所啟示的。不僅用眼睛,有時還進行摘抄好詞好句,甚至是好的標題。而後在寫論文的時候,這些就有了用武之地。然而,現在,當網上的信息快捷、大量地向我們撲面而來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只用眼睛去一目十行地看了,可是還是看不夠啊,太多了。然而,這樣的結果卻是能記得的很少。所以,我更推崇看文本的東西,這樣可以不拘時間,不拘地點的隨時來看,可以反覆讀,來回品。需要時,再來查閲相關的段落、內容,很便捷。我想,我們所缺少的就是這樣的閲讀,這樣的積累。

關於上網。面對網上各種新鮮的事物,我們漸漸地迷失在裏面,我也經過一個:玩遊戲、偷菜、聊天、淘寶的過程,然後,一樣一樣的戒。我對自己説:要能控制自我。現在,我已經能控制上網了,上網看看作品,瞭解教育信息,和熟人聯絡事情,做到只做有用的事,堅決不浪費時間。然而,看到許多朋友還迷戀在網購,迷戀在看韓劇,迷戀在炒股中。心裏覺得不是滋味。教育者要能自我控制。特別是上網這樣的事,最能檢驗你的意志力。讓網絡成為教師成長的推動力,而不是助力。關鍵就在你的控制能力如何。

關於共同體。共同體也就是集體、團隊。時下,個人意識遠遠超越了團隊意識。正是這樣,很多事,很多活動出來,大家第一時間想的不是怎樣把它做好,而是,這件事中,我有什麼好處。然後,推脱、拖拉,工作不僅不出效果,能不能完成,還是個問題。而那個組織開展的就不要提有多難了。有些事真的深有體會。團隊意識的缺失在我們的工作中很常見。結果,常常是做事的被議論得到了某種好處,獲得了什麼利益。而這種不公平的議論會導致惡性循環,做事的怕做事,誰也不做事。所以團隊意識的培養,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大家如果不能心望一處想,勁望一處使。那麼,教育只是一種職業,而不是我們終身在做的事業。正如竇桂梅所説的“教師們會各幹自己的事,或把工作當作完成上級佈置的任務。這樣,教師的幸福感自然無法找到,更談不上彼此分享。找不到職業的成就感,也就談不上事業的幸福感。這樣,我們將在”自以為是、各自為政“或”得過且過“中,喪失自己的”命業“。”

關於態度。時下,教師隊伍中年輕人很多,這很好,教育就是需要不斷有人來充實我們的隊伍,為我們補充新鮮血液。熱而,教育需要我們經常學習,需要不斷實踐。雖然你是本科畢業,或者研究生畢業,但是,這些絕不是你驕傲的資本,作為教育者,要常懷謙虛學習之心。我們要對教育常懷敬畏之心,對生活常懷感恩之心。

隻字片言,難以描述我的感想。教育需要的是時時的反省,需要的是不斷的改變自己的行為。我們需要多看看竇桂梅這樣的好文章,她給我們很多的啟示與思考。

標籤: 原點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9lrev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