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古箏教師心得體會(精選3篇)

古箏教師心得體會(精選3篇)

古箏教師心得體會 篇1

古箏是我國的優秀民族傳統樂器,它的音色優美、典雅、飽滿,表現力極為豐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對幼兒進行古箏教育是一條發揚我國傳統民族音樂的好路子。

古箏教師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一、選擇年齡

對培養對象的年齡選擇是學習樂器演奏極為重要的,根據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論述,四歲前的幼兒由於其衝動不能自制,注意力不集中,固此不宜培養。選拔學彈古箏的幼兒年齡,以5——6歲為好,這個年齡的幼兒一般自制力、注意力、記憶力、模仿力和求知慾望有明顯的發展,特別是他們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從這個年齡段着手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好處在於早選苗,早育苗,如果錯過這個年齡,要取得很理想的成績,困難就大一些了。

二、入門教育

幼兒古箏最大的困難是手型不易固定,教學時,如果用簡單的語言要求學生做到漫圓型手型是很難的。為防止學生摳弦,在講授要領時-讓學生在箏弦上用指頭向裏撥唁,邊撥邊啟發他們,假如你的左手被蚊子叮了,你的右手指頭怎樣擊抓癢呢?學生會馬上用指關節帶動指頭做出了抓癢的動作,用這種通俗易懂的語言給予啟發,學生會很快地理解和運用。彈弦時,根正確地做到了彈而不是摳。通過各種的訓練,而後可教其大指和名指扎樁順勢而上下,最後達到各指配台使用的套指指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了正確的漫圓型手型。

箏是五聲音階樂器,這個特點十分適台幼兒音樂教育。柯達伊教學法認為:由小三度和大三度椅成的三音樂組,似乎是全世界兒童適用的音樂語彙。根據這一特點,我把五聲音階中的任何一個八度分成為:123-321-56i,i65二個音組,再編些簡單的小旋律。教學生學唱簡譜在練習中,告訴學生,一定要記住它的音名,在琴絃上的位置開始的時候,速度放慢一些,當學生完全背熟樂譜,熟練掌握之後再進行其它音域的同樣內容的彈奏練習。

三、興趣教學

興趣是幼兒學箏的根本動力,是最好的老師,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興趣也不能特久。在教學中,就需要時刻注意讓幼兒感興趣,從他們自身的特點出發,利用各種形式,不斷地激發他們的學箏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產生了動力。

運用幼兒易於理解的語言形象地比喻,也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授正確的觸弦方法時,我把學生的雙手指關節比喻為一座座小山,讓他們自己時刻檢查小山是否立穩了,歪倒了。凡教新箏曲時,我用故事的形式,形象的介紹內容,使學生的腦子裏對這段箏曲的內容有了具體的印象,這樣學下去,學生產生了興趣,彈奏起來才會繪聲繪色,有形有色。

四、囡人旄教

根據幼兒特點,在古箏教學時一定要適用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從易到難,從具體到抽象一從部分到整體,由簡到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等教學原則和方法。每個幼兒都有其先天稟賦,有些學生理解力強,反應敏鋭;有些學生反應敏鋭;有些學生接受力差,表現遲鈍。所以在教學中應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琴情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五、切忌心躁

耐心、細緻啟發、誘導,切忌簡單、急躁。這是我教幼兒學箏最深刻的體會。合理地安排學生的學習進度,本着示範與試彈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佈置作業與回課檢查相結合,少批評多表揚等方法鼓勵學生勤學苦練,調動學生彈箏學琴的積極性。

此外,幼兒學箏,一定要得到家長的密切配台,尤其在初學階段,家長陪伴幼兒上課,可以幫助老師管好孩子,儘快使孩子適應學習環境,而家長昕課後回家也能輔導孩子。

古箏這一古老藝術,在眾多的器樂中,將顯現出它的奇光異彩。

古箏教師心得體會 篇2

兒童古箏教學心得古箏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的形制古樸典雅,聲音優美動聽,深受家長和兒童的喜愛。引導兒童學習古箏,對培養兒童熱愛民族音樂、充分感知中國箏文化的豐厚底藴,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有着極大的作用。那麼,怎樣才能使兒童正確地步入古箏藝術的殿堂?結合這幾年古箏教學的實踐,我總結成以下四點適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以琴激趣,點燃孩子們的學琴興趣和熱情。

古箏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的形制古樸典雅,聲音優美動聽,深受家長和兒童的喜愛。引導兒童學習古箏,對培養兒童熱愛民族音樂、充分感知中國箏文化的豐厚底藴,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有着極大的作用。

那麼,怎樣才能使兒童正確地步入古箏藝術的殿堂?結合這幾年古箏教學的實踐,我總結成以下四點適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

以琴激趣,點燃孩子們的學琴興趣和熱情。在教學伊始,教師總會遇到:學生對古箏充滿了極強好奇心,但缺乏耐心,思想不集中。教師應認識到這是正常現象。但我們應抓住兒童愛玩好動、注意力集中在感興趣事物上這一心理特點,因勢利導,使無意識變為有意識,完成從好奇心到產生興趣的轉變。在教學時,可採用融技巧與樂曲為一體的教學方法。注意用美的旋律,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還可採用演奏和表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在教學中舉行一些彙報演出,讓孩子們在準備練習中提高演奏水平和競爭意識,在演出中體驗成功,享受成功。“教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只有把單純的教學表演化,把抽象的定義具體化、形象化,把枯澀的概念優美化,使知識性和趣味化相結合,教育才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循序漸進,遵循孩子們的認知規律。古箏的學習,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兒童年齡小這一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設計一些由淺入深的教學內容,循序漸進,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如:左右手的演奏從保持手的基本手型的順指法開始,逐漸拓展;在節奏音型的選擇技能技巧的安排、練習曲和樂曲的選擇等方面均做到逐漸增加難度,不讓兒童有過量的負擔。這樣的過程步驟清晰、目標明確、由淺入深、從易到難,才能水到渠成地讓孩子們紮紮實實地掌握古箏演奏技巧。

循循善誘,培養孩子們的樂感與表現力。教師在培養兒童樂感方面的教學過程中,重點應放在音樂語言上,盡力將無形的東西形象具體化,以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體會音樂作品的內在意境,以達到教學要求。如在學習古曲《漁舟唱晚》時,筆者先把樂曲的意境作了形象的描述,然後再分段講解此曲的演技處理:開始速度要慢,宜用“慢板”,通過抒情手法,儘量發揮左手顫、滑音的妙用,使之實現優美愉悦的情調;當轉入逐漸快速樂段“快板”後,要儘量情緒歡快活潑,層次清楚;尾聲描繪回憶和嚮往,應力求含蓄深遠,有曲終不盡之感。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們用心、用情去表演樂曲的內涵,才能進入角色,才能將樂曲的色彩、情緒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生在不斷地通過對作品的旋律、節拍、速度、力度等處理的訓練中逐步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表現力,對作品的分析鑑定能力。

精益求精,增強孩子們的創造能力。在古箏教學過程中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要讓學生成為開拓型、才能型、創造型的新一代,就要培養他們從小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具有高度發揮想象能力的習慣和善於運用創造性思維的習慣。為此,在樂曲教學過程中,就要重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不要讓學生成為複製品。當學生學完中級教程,識譜、演奏技能已達到一定的水準,就要注重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深度的理解和表現能力的培養。在學生演奏之前,要大致瞭解作者創作背景,去感受作者的視角和情懷。而教師應積極激活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造衝動,創設易於產生創造性活動的環境,使他們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得到充分發揮。

藝無止境,法無定則。要讓學生在自由、積極和愉快的音樂實踐中,自主地感受音樂,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其實用性和可行性。

古箏教師心得體會 篇3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也是音樂文化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我國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發明和創造了能演奏七聲音階的骨笛、陶壎等樂器了,大型編鐘的出土不但讓國人自豪而且讓世界各國感到震驚。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中國音樂不斷吸收外來因素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音樂,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民族特色以及獨特的審美觀念和音樂思想。這些古老而悠久的音樂文化已經被世界各國人民予以高度重視,作為中國人更應當引以為自豪。通過對這些充滿着濃郁民族風格的音樂作品的深入學習、研究、繼承和發展,中國音樂必將再現往日的輝煌。

古箏是我國最古老的撥彈樂器之一。古箏是一門易學的高雅藝術,民族特色濃郁,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古人曾用“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的生動詩句來描繪古箏的美好境界,陶冶身心。古箏常用於獨奏、重奏、器樂合奏和歌舞、戲曲、曲藝的伴奏,因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動聽,被稱為“眾樂之王”,亦稱為“東方鋼琴”。因此與古箏高雅藝術的追求已深入到各個階層。

古箏學習的意義首先是適應時代的發展,時代需要具備綜合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就是能夠培養豐富的想象能力,高度的專注能力,大膽的表現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優秀的記憶能力,良好的協調能力,沉穩的自控能力,接觸的組織能力,鋭意的創新能力,自主的學習能力等十大能力,使 學習者奠定複合型人才的能力基礎。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音樂開發智力的潛能,陶冶道德情操的教化功能,

是古今中外所證明並實踐的。如《西楚霸王》,該曲音色飽滿,氣勢雄渾。聆聽此曲,既能感受到項羽那氣蓋山河的.英雄氣概,亦有“死亦為鬼雄”的英雄末路的悲哀與無奈。這裏既有古代英雄美人扣人心絃的精彩故事,亦有兒女情長、生離死別的唏噓慨歎。演奏這首樂曲,從技術上要注意把握對旋律線條的精雕細鑿、還要控制好音響上的強弱變化,要做到強而不躁、弱而不虛。既要通過力度的對比來體現樂曲的魅力,又要通過表演的誇張來刻畫音樂情緒的變化。同時還要深刻理解這首曲子的歷史背景和深層次的情感世界,這樣才能達到高水準的要求,才能把樂曲豐富的思想內涵表現的更具藝術感染力。因此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寶庫中最璀璨的的樂器瑰寶的古箏,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天籟之音,具有滋養靈魂的作用,使習箏者潛移默化之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古箏有利於想象力的發展,無論技巧、旋律多麼簡單,一首樂曲的演奏不是機械的手指運動或單純模仿教師的演奏,它應該是演奏者對作品的再創造,必須建立在理解、內化樂曲的基礎上,也就是我們常説的未曾有聲先有情。幼兒的“情”來自對音樂的創造想象,同樣是旋律11|55|66|5-|44|33|22|1-|有的孩子認為是小雨點一滴一滴的落下,有的孩子認為是老爺爺爬山,有的孩子認為是星星眨眼睛,為了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兒童必然會在日常生活中豐富自己的現象,發展了想象力。在如《雪山春曉》這首樂曲,音域寬廣,節奏自由,旋律在連續的上行或下行中跌宕起伏,音樂情緒高亢、嘹亮,氣息悠長。描繪了雪峯層疊的青藏高原,在春天到來時冰雪融化、萬物

復甦,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還有着濃郁藏族音樂風格的“長袖舞曲”。一羣藏族婦女踏着悠揚的節奏,翩翩起舞,潔白的長袖隨着音樂旋律飄動,優美的歌聲表達了人們對大自然的讚美和春天帶來的愉悦情緒,給人無盡的遐想。

古箏的學習有利於意志力的發展:俗話説:“勤能補拙”。由於勤奮,即使基礎稍差,也能提高能力出成果,而且勤奮的關鍵在於意志力。古箏學習中技能技巧的熟練,需要堅持不懈的練習,一個難點有可能要經過上千次的正確的重複練習才能掌握,因此,古箏練習有利於培養兒童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和持之以恆的良好學習習慣。每一首古箏曲都需要有較好的基本功,不但是體現在對音準、節奏的把握,還有演奏法劈、託、抹、挑、勾、剔、搖等,音質的按音、滑音、吟音、顫音、泛音等一些基本技巧的處理上,從單手(右手) 彈奏到雙手同時彈奏,從搖指的出現到快速指序的應用,要掌握古箏豐富多彩的彈奏技巧,需要堅持不懈,鍥而不捨。

古箏是“仁者之器”是雅樂,常習者氣質趨於古典優雅,古箏學習是需要有傳統文化底藴作為積墊和潤養的。如此,才 能各位能夠好的理解古箏這個樂器的根性,也才能更好地理解曲目的內涵,從彈奏出發動聽的樂章,也 能發達到更高的水平和境界,如此,潛移默化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和藝術修養。古箏演奏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身體配合綜合指法全身發力和運動,常彈對身體極好的鍛鍊。而彈好古箏,是需要培養良好的心態與情感,同時優美的樂曲,對心靈是滋養,培養仁和之氣。總之,古箏是一種有益鍛鍊人的身心健康樂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zw0jg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