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暑期校長研修學習心得:研修是教師成長的助推器

暑期校長研修學習心得:研修是教師成長的助推器

七月的夏季,真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我參加了xx師範學校舉辦的xx年xx縣中國小校長領導力高級研修班,雖然活動只是短短的一週,但xx,xx等七位校長、專家、教授充滿哲理的思考,從教育的現代化、先進的思想理念、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創新的工作經驗等方面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扇窗,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久久回味……尤其是陳xx教授的《實施有效研修,助推教師成長》的講座字字珠璣,觀點新,經驗足,做法好,有理有據,可圈可點,可模仿,可推廣。可以為我所用,助推我園教師成長。

暑期校長研修學習心得:研修是教師成長的助推器

首先,陳xx教授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老師為什麼還要不斷研修?理由非常充足。一是變化的時代的需要,學習型社會已經來臨,今天的時代不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而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誰能學習在變化之前,誰能學得更快,誰就能贏得機會和成功;二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一輪課程改革,教師的專業素質成為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瓶頸;三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要;四是教師培訓發展的需要,現有的許多培訓模式是低效的,甚至有時還是無效的,勞財傷命,怨聲四起。於是,“有效研修”成了我們教師的需要、呼喚、心聲。

第二,要尋找有效研修的動力。轉變教師觀念,培養教師幸福生活的能力,引導教師追求幸福生活,創造幸福生活。

第三,明確有效研修的途徑和方法。

關於有效研修,陳xx教授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錦囊妙計。

1.實踐反思——出真知。

波斯納曾提出過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並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發展將大受限制。

(1)開展反思性教學。

陳xx教授提出的反思性教學五步驟,一明確問題,確認教育困境;二收集資料;三分析資料;四建立理論假設,解釋情境,指導行動;五實施行動。

縱觀我園老師書寫的教學改進記錄,明顯存在一些不足,如果能吸收陳xx老師提出的經驗,來充實二幼的“學習欄目”就好了,學習應該包括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建立理論假設,以此來指導實踐。

(2)組織教育敍事。

蘇霍姆林斯基説:“記日記有助於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所以,敍事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就是積累經驗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直觀我們的教育敍事,對照陳xx老師的觀點,我們的教育敍事存在諸多的不足。也就是説,我們的教育敍事還可以再拓展範圍,書寫、感悟的面就更廣了。

我們的教師往往忽視了敍述自己思想的變化。在敍述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回顧和描述自己的行為,更重要的是要描述自己是怎樣想的,為什麼這樣選擇,在整個教育事件中,自己的情感、價值觀念、對教育的看法基礎是什麼,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這樣更有利於剖析自己,產生更多的經驗與智慧。

(3)改進實踐行動。

蘇霍姆林斯基説:“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麼你就應該引導每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行動研究就是把行動與研究結合起來的一種研究方式。這個我們可以學習去做。

(4)修煉教學新技能。

面對新課程,我們老師必須學會傾聽、學會合作、學會激勵……而“微格教學”就是我們選擇教學技能訓練的主要形式。

2.同伴互助——可補短。

教師自願組成“學習社團”,組成“教學夥伴”(因為大家年紀彷彿)組織教研聯誼,互聽互評。

我們的案例研修應該以教學案例為載體,以參與者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獲得案例中的故事、藴函的困惑、解決的思路,形成解決相應問題的專業能力。

3.專業引領——改觀念。

專業引領是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是理論與實踐的溝通,它是校本研修走出本校侷限,走出因缺乏理論引導而就事論事、低層次循環的迷瘴的關鍵。

4.網絡研修——要跟上。

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教師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平時利用網絡搜索課件,利用網絡搜索課文相關資源,利用網絡協助論文寫作等。陳xx老師的觀點還讓我想到:利用網絡進行主題閲讀、網上教研、撰寫博客。

艾利奧特説:“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學校的發展,就沒有學生的發展。”我期待着通過校本研修,形成二幼教師發展文化。即一種精神:對教育事業執著追求的敬業奉獻精神;兩種態度:高度負責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心存感激寬容健康的生活心態;三種境界:高風亮節、高境界做人;博識淵知、寬眼界做事;雍容儒雅、高品位生活;四種品質:勤於學習業務精、學會尊重會溝通、善於合作促和諧、甘為人梯講奉獻;五種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危機意識、發展意識、創新意識;六種氣質:厚德載物要大氣、厚積薄發有底氣、拼搏進取有鋭氣、博學善思有才氣、開拓創新有靈氣、充滿激情有朝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4drje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