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讀水滸傳有感1500(精選15篇)

讀水滸傳有感1500(精選15篇)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1

在這個暑假,我有幸讀完了《水滸傳》這本名著,感想深刻,很想與大家溝通一下。

讀水滸傳有感1500(精選15篇)

《水滸傳》主要講了梁山泊以宋江為主的草莽英豪如何聚首,乃至發展壯大,到最後的因宋江的愚忠而死傷殆盡的悲劇性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是不不可多得的英雄傳奇小説。小説內容豐富,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讓每個讀過的人都愛不釋手,不愧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讀水滸《水滸傳》一開始便讓人憤憤不平,本來是高俅恃強凌弱,低俗無理,因受了王進父親的一棒,便把氣全都撒在王進身上。他新官上任,王進因有病未來拜見,但也沒少了給他送禮,帶他偏生小人得志,氣量如此狹小,打了王進幾十大板不説,還把王進送進了大牢,準備在刺配途中將其害死。幸好王進及時逃跑,才保住性命。在這兒,他們地位戲劇性的變化,王進文武雙全,卻被迫流亡,高俅無德無才,竟官居太尉,可笑,高俅為什麼不去當運動員呢?由此可見,封建君主制的弊病,不是任人為賢為百姓謀福,而是自私狹隘只憑一己的好惡做着荒唐的決斷,由此,我便深感施耐庵從本書的開始便預示了梁山好漢的悲劇性的結局是必然的。

梁山一百單八將,個個身手不凡,驍勇善戰,俠肝義膽,仗義疏財,梁山的實力足以抗衡朝廷,但最後卻悲劇性的收場,不但沒成就一番霸業,還因首腦宋江的愚忠而送了性命,真是可悲,可歎, 又可氣。宋江説過,寧朝廷負他,他不負朝廷,他也知道招安是一條不歸之路,而他卻愚不可及的帶着眾兄弟被招安了,真真是冷了兄弟的心。其實,與其招安,為奸佞害死,還不如在梁山泊,替天行道,殺富濟貧,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稱分金銀,快活自在。朝廷縱使幾次圍剿,總是損兵折將而歸,足見梁山的實力,怕什麼!但是宋江的愚忠想法,人生價值觀佔了主導,害了眾英雄。我深深的感到,整本書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所以我認為這部小説在我國古典文獻中之所以有如此突出的地位,原因就在於此無聲勝有聲的魅力,讓人愛不釋手,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但有時情節總是出人意料。如喬道清迴風燒賊一段,本來宋江在密林中安營紮寨是兵家大忌,可《水滸傳》偏要寫敵軍放的火被喬道清使法術逆風回去,結果大敗王慶,這未免有些虛幻色彩。

再來講一講我們最熟悉,最厲害,最早出現的林沖。他守法得很,卻一再遭到高俅的陷害,我非常為他心痛,忍得多卻無益,真是不可取呀!在刺配途中,屢次遭到官差的陷害,險些喪命,最後在魯智深的幫助下,痛下決心殺了押解他的兩個官差,逃走了。真是忍無可忍,官逼民反呀!讀《水滸傳》時,我發現一個微妙的現象,那就是所有的梁山好漢不是殺了壞人就是被逼迫,沒一個毫無原因就上梁山的。這説明什麼?朝廷腐敗無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被逼無奈,沒人願意成為古代以忠君為正統思想下的所謂的亂臣賊子。

眾位英雄聚首樑上,經濟實力,戰鬥力足可對朝廷取而代之,但首領宋江選擇了招安這條路,意味着他們終究是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封建皇權容不下,奸佞朝臣更是欲殺之而後快,事實如此,在徵方臘的眾多戰役中兄弟們死的死,傷的傷,出家的隱姓埋名的,一百單八將最後所剩無幾,什麼功名利祿,什麼封妻廕子,什麼榮歸故里,最後只是為這些草莽英雄悲歎的唱了一曲輓歌。古人有詩一首評《水滸傳》:

莫把行藏怨老天,韓彭赤族已堪憐。

一心報國摧豐日,百戰擒遼破臘年。

煞翟罡星今已矣,讒臣賊子尚依然。

早知鴆毒埋黃壤,學取鴟疑范蠡船。

宋江死後,葬在蓼兒窪,風景與梁山無異,更有吳用,花榮,李逵陪葬,這説明宋江心裏還懷念梁山泊,真心愛着兄弟們啊!面對如此下場,如果老天再給宋江一次選擇的機會,他會選擇招安嗎?雖然時間不能倒流,但至此,給我們後人無限感慨,無限遐想的空間呀!宋江雖愚忠,但兄弟們始終對他衷心耿耿,徵方臘回來的途中,魯智深於六和塔坐化,武松獨臂出家,燕青的相望於江湖,説明什麼,人生在世,愚忠不可取。

大江東去,浪淘盡,數不盡多少英雄豪傑,他們已成為歷史,成為後人的一面鏡子,歷史無法改變,但歷史給我們的教訓卻是深刻的,他教我們如何為人如何處事,“雖義薄雲天,但莫把義空負。”古人有詩評曰:

生當鼎時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

鐵馬夜嘶山月曉,玄猿秋嘯暮雲愁。

不須出處求真跡,卻喜忠良做話頭。

千古蓼窪埋玉地,落花啼鳥總關秋。

感謝《水滸傳》這本書,讓我感想如此深刻;感謝《水滸傳》這本書,讓我明白做人的道理;感謝《水滸傳》這本書,它將成為後人永存不朽的奇蹟!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2

近日,電視台正熱播”新水滸“,我只是隨便看了幾集而已,但《水滸傳》這部小説我早就爛熟於心了。我記得我上國小五年級的時候是在琉璃廠買的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印刷的這部小説,全書三冊,定價才三塊五!現在這部書就躺在我的書架上,不知被看了多少遍。

《水滸傳》寫了什麼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幫流氓無賴造反的過程。 ”流氓會武術 ,誰也擋不住“,這句郭德綱的”名言“,用在《水滸傳》上是再恰當不過了。那些身懷絕技、武藝高強的好漢們在江湖上”該出手時就出手“,要是行俠仗義也就罷了,但要是幹了壞事,就憑他們的一身本領,誰也拿他們沒辦法,幾乎就是無法無天了。 但我看水滸裏的好人極少,壞人和流氓倒是一抓一大把。在書中被作者口口聲聲稱為好漢的梁山頭領們,他們的行為實在夠不上好漢的標準,如果用流氓去套在他們頭上,真是很貼切。 不信我們就來看看這麼幾個人:武松是水滸裏的主角之一,這個頂天立地的”武二郎“在中國民間也可以説是家喻户曉。按説武松可以稱作好漢了吧,其實也不盡然。武松在《水滸傳》這部小説裏一出場,就是個不好的形象。《水滸傳》第二十二回裏描寫了宋江在柴進大官人的莊園裏無意間巧遇武松的場景 —— 宋江去上廁所走路不時小心踢到了地上的火鍬,火炭濺了武松臉上,那武松不由分説,張嘴就罵”你是甚麼鳥人, 敢來消遣我!“ ,他還揪住宋江,看樣子馬上要揮拳打人。幸虧莊客攔住並向武松介紹説那人是宋江,一場誤會才算瞭解。雖然此後武松馬上向宋江賠罪,但由此看來這個武松實為一個粗魯無禮的渾人,張嘴罵人,抬手打人,他看來是習以為常了。

武松為什麼會在柴進的府上呢,按武松自己的解釋就是,他在老家清河縣因為喝酒醉了,與地方上的一個小官起了爭執,一拳把人家打昏了,武松以為把他打死了,嚇得跑到柴進家來躲避牢獄之災。由此看,這個武松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流氓,醉酒打人,畏罪潛逃,行為實在是不光明磊落。

另外,按説柴進大官人是個廣交天下豪傑的愛才之人,但偏偏柴進並不喜歡武松,為何?《水滸傳》裏説得清楚,這個武松在人家的府上經常喝醉酒,醉了就打人,因此”滿莊裏莊客沒一個道他好“,所以”柴進雖然不趕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看來,連心胸寬廣的柴進都不待見武松,武松實在不能是一個好漢。

武松在景陽岡打虎,現在是眾多野生動物保護者聲討的對象。後來他又殺了潘金蓮西門慶,雖然説是替兄報仇,但殺人總不是一個值得後世讚頌的行為。

武松後來被髮配到孟州,替金眼彪施恩奪回了快活林,這件事是極不光彩的。”快活林“是個什麼東西,那是個賭場,施恩僱了一幫亡命囚徒,強迫妓女在他那裏交份子錢,欺行霸市,發了大筆不義之財,可見那施恩並不是一個好東西,後來他的快活林被蔣門神奪走了,因為蔣門神有更大的靠山,施恩鬥不過他,所以快活林的爭鬥不過是社會上的黑吃黑罷了。最後武松替施恩出頭,醉打蔣門神,奪回了地盤,《水滸傳》第三十回裏説”自此,施恩的買賣比往常加增三五分利息“,可見當地的小商小販們此後受到了更苛重的剝削,這場快活林的勝利雖然讀起來酣暢淋漓,但毫無正義戰勝邪惡可言,這麼看武松是條好漢嗎?我看他是混蛋!

武松即是如此,那《水滸傳》裏的一幫小毛賊就更不是什麼好鳥了。小霸王周通是佔山強搶民女的山賊,菜園子張青和母夜叉孫二孃是開黑店賣人肉包子、殺人越貨的強盜。浪裏白條張順、船兒火張橫是江上劫殺過往客商的水賊。矮腳虎王英是個見色起意的色魔。時遷是個專門挖人家祖墳的臭盜墓賊。石秀和揚雄因為潘巧雲和人通姦,就殺了姦夫淫婦,可畢竟潘巧雲和裴如海和尚沒有像潘金蓮和西門慶那樣害人性命,揚雄把她休了交給官府治罪也就行了。為什麼要殺人呢? 而且最不該的就是石秀把潘巧雲的小丫鬟也一帶殺了,搭上了一個無辜的年輕生命,這種草菅人命的”好漢“值得頌揚嗎?

李逵、阮氏三兄弟、劉唐等一大批”好漢“,則或搶劫殺人,或欺行霸市,或敲詐潑皮等,受害者都是普通百姓。他們只在同夥之間講”義氣“,有錢大吃大喝,無錢了又去犯罪搞錢財。這種”江湖義氣“已與真正的”義“或”義氣“毫無共同之處,但《水滸傳》的作者對這種”義氣“卻是讚許的。

這些江湖草寇如此,那麼作為官府的將軍們又怎樣呢?就説雙槍將董平吧,這位後來當了梁山”五虎將“之一的原大宋東平府兵馬都監也是人品極差! 董平早在在東平府兵馬都監之時,就貪圖美色看上了程太守的女兒,但太守看不上董平,並未答應這門親事。後來董平投靠梁山,反過頭來攻打東平,城破後,《水滸傳》六十九回中寥寥數語説 ”董平逕奔私衙,殺了程太守一家人口,奪了這女兒。“ 由此看來,這個董平殺了他的岳丈、搶奪其女為妻,滅絕人倫,這樣的夫妻能長久嗎?所以我看董平不過是把程家小姐搶來滿足他的淫慾罷了。

再説説那個被逼上梁山的林沖吧,他在東京被逼得家破人亡的遭遇確實值得同情。小説中説林沖善使”林家槍法“,有萬夫不當之勇,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乍一聽,覺得林沖的地位非常顯赫,其實不然。

北宋的軍隊由禁軍、廂軍、鄉兵和藩兵組成。禁軍就是北宋的正規軍,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解放軍,不是宮廷的禁衞軍。 當時,北宋80萬禁軍的教頭有5700多個,林沖是禁軍中的槍棒教頭,林沖的岳父也是禁軍教頭,所以林沖只是這5700多個教頭之中的一個。這”教頭“是一種軍銜,上面依次還有都教頭、虞候、都虞候、指揮使、都指揮使等等。都指揮使是正五品,教頭是從八品,當時的縣令是正七品。若拿今天來對照,那麼林沖就相當於副科級幹部,或者説是部隊的副營級幹部,所以根本不是什麼高級軍官,我們千萬別把他當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教練。 林沖在滄州的山神廟裏殺死的那個陸謙,就是一個”虞候“, 比”教頭“軍銜高兩級。

我這麼説林沖的官階並不是要貶低他,只不過是為了説明為什麼太尉高俅能那樣隨心所欲地欺負林教頭罷了,這就是因為林沖的官階實在是很低,5000多個教頭裏少一個根本不算什麼。要是林沖真是個高級軍官,高俅一定是會有所顧忌的。

再説這林沖,被逼上梁山後,本來應該感謝王倫,但他見異思遷,在晁蓋等人上山後,為了撈取以後的政治資本,竟然反戈一擊,恩將仇報,火併王倫,上演了一出黑吃黑的鬧劇,實在是不光明磊落,根本稱不上好漢。

另外,《水滸傳》這部書對女性也極不尊重,書中的主要篇幅裏描寫的不多的幾個女性人物, 不是潘金蓮、潘巧雲、閻婆惜這樣的淫婦,就是孫二孃、顧大嫂這樣殺人越貨的女強盜,就連扈三娘這個算是女中豪傑的人物, 最後不過十分屈就地嫁給了小矮子王英,作了宋江的順水人情,實在可惜。

《水滸傳》這部小説為一羣流氓無賴樹碑立傳,怪不得世人都説”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呢。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3

斷斷續續把《水滸傳》看完了,很慚愧,之前只看過電視劇哼兩句”大河向東流“,這次完完整整把120回目讀完了。有喜有憂,感慨頗多,三個版本的電視劇基本都對原著進行了閹割。

水滸似乎在訴説一個命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天給你經歷的,就像天罡地煞一般,一百零八星宿從天而降,經歷人間繁華榮辱,轟轟烈烈聚義梁山,慘慘淡淡枝葉凋零。雖有一百零八好漢,但民間耳熟能詳的故事和人物就那幾個,諸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林沖風雪山神廟、晁蓋智取生辰崗、武松打虎、江州劫法場、宋江三打祝家莊等,其它的好漢基本都是沿途收復的,屬於錦上添花友情客串。這些橋段可謂經典,不僅情節跌宕起伏,而且讓這些好漢們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就説那魯達魯智深,自從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剃度出家遠走他鄉,居然見誰都把自己的老本都出來,”俺是老種經相公底下的提轄,因三拳打死了鎮關西不得剃度出家,遠離官府“,真是個心胸坦蕩的胖大和尚。還有相當奇葩的山東呼保義及時雨宋公明,不管走到天南地北,販夫走卒官吏富賈似乎都聽過他的大名,想拿古代社會,信息如此閉塞,居然人人都識宋江,真不可思議也。此外,宋江號稱山東及時雨,説的他是急公好義仗義疏財,他本人就鄆城縣一小吏,不知哪兒的巨資仗義疏財。話説那晁蓋一夥,準備截生辰綱,行動的道德依據是,這批財物乃民脂民膏不義之財,不取有位天道。民脂民膏給蔡京太師享用就是腐敗,給梁山泊用度就是天理,這理由太説不過去了。

反正水滸傳中有許多有意思但説不通的想法。其實前八十回講了好漢們聚義的故事,後四十回講了好漢們招安東征西討的橋段,和三國演義有的一拼,只是三國演義有隻那幾個能打的將領,這梁山中居然有一百零八能打的主。林沖雖列五虎上將,但感覺武藝和其它幾位相比有些差距,那幾位大刀關勝、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雙槍將董平,這四位在入夥前都是大宋軍隊的高級將領,武藝高強且統帥過千軍萬馬,上馬就能衝鋒陷陣。而林教頭之前只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缺乏實戰經驗啊。尤其是梁山好漢出戰遼國之時,林沖每每出戰只能和敵將打個平手,實在拼命時也需在五十多回合後勝出。而那幾位將軍,基本出戰二十回合內取敵將首級,如此一對比高下立判!出征遼國,剿平河北田虎淮西王慶,基本沒費什麼周折,尤其是徵遼國,簡直就是完爆,差點把大遼全滅了。結果征剿江南方臘卻是損兵折將,最後只剩了二十七位好漢回朝,打地真可歌可泣。其實我觀察一百零八好漢各人特長,基本已制定出了百戰百勝之作戰方案。先來分析一下單兵能力較強的好漢,鼓上騷時遷偷雞摸狗出身,飛檐走壁是剛剛的,派他去刺探軍情,下毒下巴豆是絕佳人選。沒羽箭張清,打石子神出鬼沒,遼國大將被去打死不知幾何,可以讓其在陣前發暗器突襲敵將。小李廣花榮,神箭手,適合遠距離狙擊敵將。入雲龍公孫勝,擅長幻術,適合擺出迷魂陣。凌振擅長放炮,總攻前派其出征。這樣各種迎敵方案都有了,要是兩軍對陣,首先派大刀關勝迎敵,要是獲勝,直接衝殺;要是敵將兇猛,焦灼不勝,派花榮射箭,狙擊後大隊衝殺;要是敵將太猛,追殺過來,讓張清打石子,暗算他。要是敵軍據守不出,讓時遷下毒放火,然後讓凌震放炮轟城,接着大隊人馬衝殺。如果對方排兵佈陣準備大會戰,好極了,讓公孫勝使幻術,使敵軍不戰自亂,然後凌震放炮大規模殺傷敵軍。我覺得,古代戰爭不可前期就拼人力,先得上各種神祕殺器,打得敵軍自亂陣腳,更何況梁山好漢中有的是這方面人物,這樣資源優勢不用太可惜了。征剿方臘正是因為沒有動用各種武器,基本每場都是人力衝殺,其死傷慘重的後果無可避免。

書中晁天王和宋公明的兄弟情誼也非表面上那麼深厚,雖然晁蓋一行逃脱緝拿都虧宋江報信,但晁蓋在宋江漸得人心中必定不好過,因為這會危急其梁山第一把交椅的位子。在宋江上山初,晁蓋表示願讓位,這顯然是做姿態,那個新入夥的敢做大哥,根基未穩想做也做不成。自宋江三打祝家莊,平了周邊幾座城池,收服眾多兄弟後,晁蓋必定寢食難安,雖沒讀過幾年書,但功高震主的道理還是懂的。於是在宋江聲望不斷上升之際,他不能再讓宋江有立功的機會了,於是面對曾頭市的挑釁,晁蓋一意孤行要親自出徵,明眼人一看就是去奪軍功的,從他帶去的將領可以佐證,都是他的心腹。其實這一點將就暴露出了問題,全是心腹干將,表面了梁山是有派系的,他晁天王只是由這些弟兄擁護而已。而宋江每次出征各路人馬都會點到,儼然成了山寨之主。晁蓋去就去吧,將還沒帶夠,關鍵還沒帶個軍師去,還是取生辰綱時的思維,人馬衝殺蠻幹,結果一箭被史文恭射死。臨死前,晁蓋遺言,”為我報仇者為山寨之主“。明擺着不想讓宋江上位,後文所書,史文恭被玉麒麟盧俊義手到擒來,於是又是一番故事,若不是宋江手下兄弟眾多,盧俊義初上梁山沒有根基,這番爭奪估計得兄弟血拼。可見,面具上的稱兄道弟是不可信,尤其是涉及切身利益。

總之,《水滸傳》雖為通俗小説,卻寫出了人生之道。流民看了可能去落草,將領看了如虎添翼,文藝小青年看了感慨人生聚散,胖大和尚看了哈哈笑!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4

“大河向東流哇,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哇,説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見不平一聲吼哇,該出手時就出手哇,風風火火闖九州哇……”合上《水滸傳》一書,聽着《好漢歌》,108條梁山好漢的形象又湧現在我眼前:雪中送炭的“及時雨”宋江,膽大如虎的武松,機智聰明的吳用,嫉惡如仇“黑旋風”李逵……他們無一不是被人們大加稱讚的英雄,他們的“俠肝義膽”英雄品德被傳揚,他們的英雄事蹟被人們津津樂道着。只是這些英雄,當真是名副其實嗎?

我認為不是,梁山好漢濫殺無辜的現象是相當嚴重的,甚至不分老幼良賤地殺。老人和小孩,特別是很小很小的小孩,良是主人,賤就是奴僕丫鬟,他們無辜地被牽連被殺害。比如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武松,景陽岡打虎讓他成為威震四方的英雄,他仗義、愛打抱不平,人們都説他是頂天立地的真好漢,可是武松在血濺鴛鴦樓的時候殺了15個人,其中就包括兩個小孩,馬伕、丫鬟、僕人各一人。蔣門神設計陷害他犯了官司,他殺蔣門神報仇也就算了,可他還不解氣,本來都已經要出門了,又回來把大門關上又殺了兩個婦女,最後留下八個血淋淋大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正義凜然”地向世人公佈其英雄壯舉。這些無辜死去的平民何錯之有?就這樣被武松一刀奪取了寶貴的生命。再者最最有名的當數李逵,江州劫法場救宋江時,“黑旋風”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分兵丁、百姓,見人就砍。” 後來就是抓住了壞蛋黃文炳,李逵卻自動請纓把黃文炳殺掉,其手段之殘忍,以千刀萬剮了了他人性命。李逵卻還自我感覺良好地大喊: “我殺着開心啊!”一邊殺一邊烤了人肉吃。他不僅主動殺黃文炳,割來烤着吃,也讓大家吃,真讓我感到一陣徹骨寒意。所謂的“梁山好漢”的“英雄壯舉”更是不止這些,母夜叉孫二孃、菜園子張青夫妻二人,還有催命判官李立,都慘無人道的把死屍開剝了“把做饅頭餡”;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白麪郎君鄭天壽,自家喝“人心醒酒湯”,把人肉賞給小嘍囉解饞,更是讓我感到毛骨悚然。

縱觀梁山108位好漢,能真正為百姓伸張正義,除暴安良的可謂屈指可數。打着“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名號,乾的卻是為私心為私利的事情,為的是個人義氣,以至於還幹出濫殺無辜的兇狠暴戾之事,真的不由我不發出一聲感慨:梁山好漢非真英雄啊!

古人曰: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聰明智慧是吳用,膽力過人有武松等,“英”“雄”梁山好漢都佔了,但是我認為,他們也只能被稱為英才和雄才,確切説他們只是才能勇武過人的人 離英雄還是有一段距離的。我心目中的英雄,應當是頂天立地,無私忘我,仁心宅厚,扶弱助殘濟困,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 ,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奮鬥,令人敬佩的人。梁山好漢只算是才能和武功高人一等的人,不算為人民利益而作抗爭的英雄。

我心目中的英雄,應該是這樣的……“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封狼居胥,大捷而歸。”這些無不是西漢著名的驃騎將軍霍去病以汗血立下的赫赫功績。霍去病生為奴子,長於綺羅,卻從來不曾沉溺於富貴豪華,他將國家安危和建功立業放在一切之前。漢武帝曾經為霍去病修建過一座豪華的府第,霍去病卻斷然拒絕,説:“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他這種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的行為,才絕對是錚錚鐵血的英雄的本色!

我心目中的英雄,應該是這樣的……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是文官,卻為了保家衞國,反抗元軍,依然走向了戰場,領兵抗元。不僅奮勇抗戰,還拿出了自己的家產,招募了3萬壯士,抗原救國。後來南宋統治者向元軍投降了,文天祥卻依然堅持抗戰。無論受到多少元人的嚴刑壓迫和高官厚祿的利誘,文天祥依舊堅持着自己對國家的忠心,不想苟且偷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視死如歸,大義凜然,這才是頂天立的英雄。

我心目中的英雄,應該是這樣的……20xx年7月2日下午1點半,在杭州濱江區的一住宅小區,一個2歲女童突然從10樓墜落,在樓下的吳菊萍奮不顧身地衝過去用雙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吳菊萍的手臂瞬間被巨大的衝擊力撞成粉碎性骨折。吳菊萍也是一名母親,事件發生時孩子只有七個月大,還在哺乳期。在墜樓女孩生死關頭的瞬間,沒有過多考慮這一舉動會造成傷害,就毫不猶豫地伸出手去,這位“最美媽媽”用捨己為人的犧牲精神詮釋什麼是英雄。

我心目中的英雄,應該是這樣的……20xx年5月29日,司機吳斌駕駛客車從無錫返回途中,突然有一塊鐵塊從空中飛落擊碎他的車輛前擋風玻璃,砸中他的手臂和腹部,他的肝臟破裂及肋骨多處骨折,肺、腸挫傷,在這危急關頭,吳斌忍着疼痛,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車措施,保證了24名旅客的安全,而他自己經搶救無效去世,時年48歲。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鐘,他沒有被痛苦所折服,而是把自己身為司機的責任履行到底。是他,在身負重傷的危難時刻緊握牽着乘客生命的方向盤,將大家的生命行駛到安全的終點,而他自己則忍受着劇痛的折磨最終離開這令他留戀的人間。他用自己平凡的一生,譜寫出了不平凡的英雄事蹟。

《水滸》的梁山好漢固然是“英雄”,他們都有常人不能媲美的高強武功,英勇過人,行俠仗義。但在我心裏,霍去病、文天祥、吳菊萍、吳斌這些無私忘我,扶弱助殘濟困,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 ,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奮鬥的人,他們才是當之無愧的真英雄。他們或許年輕,或許弱小,或許平凡,但他們有捨己為人的品質,用堅強和勇敢,詮釋着生命的勇氣,閃耀着人性的光芒!他們偉大的事蹟,就這樣在危難中綻放,從平凡中誕生。他們也許並不比我們高大,但那一刻,已經足以讓我們仰望,無關身軀,無關力量,無關其他,我們仰望的是人性的高尚!他們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5

話説:“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水滸傳》中描寫了一羣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朝廷招安而失敗的全過程。

《水滸傳》中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那一百零八將,都是俠肝義膽,敢抱天下不平,為了義氣,為了朋友,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他們的性格令我敬仰。在我們這個社會上,也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們,為了朋友,可以放棄一切,他們,用行動體現出對國家最高忠誠,他們,用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無私的幫助着平民百姓,他們,用自己的所有力量,建設着中國,他們,與一百零八將有着相似之處。細細品讀《水滸傳》,我彷彿走進了那個紛繁黑暗的宋朝,彷彿讀懂了被逼迫造反的好漢心中的那份無奈。

書中的宋朝,是奸臣當道,上至殿帥府太尉,下至地方父母官,個個都搜刮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相比之下,我們現在就幸福多了,有吃有穿,如果受了委屈,我們還可以去法庭告狀,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要好好讀書,長大之後要報效祖國。言歸正傳,正因為這樣,所以,一羣俠義好漢,聚義梁山水泊,在呼保義宋江的帶領下,開始了與朝廷對抗的漫長之路。

看完水滸傳,彷彿看見了人間最美好的品質。要問我最喜歡誰,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拼命三郎石秀”。為什麼?就因為他把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當成自己的一種習慣,他這種精神,在我們這個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實在是難能可貴,現在的人們,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先保全自己,不讓自己受傷就行。別人的死活都不關自己的事。全然不像石秀那樣為了世間的不平事可以拼上性命,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仰嗎?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宋江提出的投降主義的線路,是導致起義失敗的原因,剛開始,我還不能理解宋江的這一做法,因為,憑着一百零八將的武功蓋世,不愁打不下宋朝江山,憑着宋江、盧俊義等英雄對老百姓的理解,憑着一百零八將的仁義禮德,足以為老百姓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所以當我讀到一百零八將接受招安時,我對宋江,有了一種怨氣。後來,我終於明白了,他們都是一羣好漢,他們,對國家還是忠誠的,雖然國家統治者——皇帝逼迫他們,但那是奸臣唆使皇帝乾的,所以,他們只想反奸臣,不反皇帝,也就是不反國家,他們對國家的忠誠,難道不與我們的共產黨員一樣嗎?

當讀完水滸,我只能凝視遠方,一百零八將為國家多數都戰死了,即使活下來的少數,也有被奸臣害死的,唉,正應了那句老話:“起義軍最終逃脱不了失敗的命運。

話説:”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水滸傳》中描寫了一羣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朝廷招安而失敗的全過程。

《水滸傳》中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那一百零八將,都是俠肝義膽,敢抱天下不平,為了義氣,為了朋友,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他們的性格令我敬仰。在我們這個社會上,也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們,為了朋友,可以放棄一切,他們,用行動體現出對國家最高忠誠,他們,用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無私的幫助着平民百姓,他們,用自己的所有力量,建設着中國,他們,與一百零八將有着相似之處。細細品讀《水滸傳》,我彷彿走進了那個紛繁黑暗的宋朝,彷彿讀懂了被逼迫造反的好漢心中的那份無奈。

書中的宋朝,是奸臣當道,上至殿帥府太尉,下至地方父母官,個個都搜刮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相比之下,我們現在就幸福多了,有吃有穿,如果受了委屈,我們還可以去法庭告狀,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要好好讀書,長大之後要報效祖國。言歸正傳,正因為這樣,所以,一羣俠義好漢,聚義梁山水泊,在呼保義宋江的帶領下,開始了與朝廷對抗的漫長之路。

看完水滸傳,彷彿看見了人間最美好的品質。要問我最喜歡誰,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拼命三郎石秀“。為什麼?就因為他把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當成自己的一種習慣,他這種精神,在我們這個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實在是難能可貴,現在的人們,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先保全自己,不讓自己受傷就行。別人的死活都不關自己的事。全然不像石秀那樣為了世間的不平事可以拼上性命,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仰嗎?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宋江提出的投降主義的線路,是導致起義失敗的原因,剛開始,我還不能理解宋江的這一做法,因為,憑着一百零八將的武功蓋世,不愁打不下宋朝江山,憑着宋江、盧俊義等英雄對老百姓的理解,憑着一百零八將的仁義禮德,足以為老百姓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所以當我讀到一百零八將接受招安時,我對宋江,有了一種怨氣。後來,我終於明白了,他們都是一羣好漢,他們,對國家還是忠誠的,雖然國家統治者——皇帝逼迫他們,但那是奸臣唆使皇帝乾的,所以,他們只想反奸臣,不反皇帝,也就是不反國家,他們對國家的忠誠,難道不與我們的共產黨員一樣嗎?

當讀完水滸,我只能凝視遠方,一百零八將為國家多數都戰死了,即使活下來的少數,也有被奸臣害死的,唉,正應了那句老話:”起義軍最終逃脱不了失敗的命運。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6

看完水滸,“忠、義” 二字始終在我腦海中飄蕩,揮之不去。宋江至始至終不忘招安朝廷,是“忠”;李逵至始至終對宋江“忠”心不二,哪怕最終被宋江親手毒死也無悔,是義。在水滸中,隨處可以看見“忠、義”的身影。可以説,在一百零八位好漢眼中,“忠、義” 二字早已沉甸甸地壓在了他們心頭。以至於所有人都形成了一個慣性思維:凡事都必須以“忠、義” 二字為準則。“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自古以來,“忠”便是中國的道德規範之一,臣子誠心盡力地服從於君主,一片赤膽“忠”心,自然是好事。可是,不分青紅皂白,過分的服從有時也會釀成悲劇。宋代以來,“忠”更是發展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這樣的“忠”還有意義嗎?

在好漢們心中,尤其是在宋江心中,朝廷是至高無上的,甚至為朝廷賣命也不足為惜。這本身並沒有錯。可是,對一個烏煙瘴氣、腐朽至極的朝廷效忠賣命,這也是“忠”嗎?僅僅是因為踢得一腳好球,就得以輕輕鬆鬆攀上太尉的寶座,單憑高俅一人就足見當時宋朝之腐敗。這一點,宋江應該心知肚明。然而,他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非但沒有遏止這場“腐朽之風”,反而欲“助紂為虐”。一意孤行地抱着一顆絕對忠臣的心,打着“順天”“護國”的旗幟,滿心歡喜地投靠宋朝,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而他手下的一百零七員大將,不説對朝廷抱着“忠”誠,自然也對大哥懷着一片“忠”義之心,自然都毫無怨言地跟着大哥接受了招安。

結果呢,三敗高俅的成功頓時化為烏有。還為朝廷所利用,前往圍殲方臘。眾好漢死的死,殘的殘,一百零八將的壯舉被徹底摧毀,梁山泊上空空遊着一百零八個“忠、義” 之魂……

結局甚是悽慘,難免讓人惋惜。造成這一結果的,自然有宋朝庭的一份“功勞”,想必高俅此時得知此信後,正得意地坐在太尉府,輕蔑地想着:活該,這就是和我作對的下場!這些山賊死了,正好除了我的心頭大患!這固然是一個原因。可是,除此之外,不都是“忠”一字在作怪嗎?

宋江被一個“忠”字矇蔽了雙眼,只知道一味地對朝廷效“忠”。雖然身為梁山泊寨主,可他卻“身在曹營心在漢”,對朝廷念念不忘,一心想要歸順朝廷。在他眼中,不分好壞,不分腐朽與清廉,只要是自己的國家,哪怕明知道會走向滅亡,他也會義無反顧地效“忠”。三敗高俅的輝煌戰果他渾然不顧,唾手可得的京城王位他也置之不理,他只是一心想招安。他甚至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忠”,亦不知道怎樣做才能解除大眾的苦難。他只是固執地認為,朝廷的做法一定有其可取之處,而作為臣子,“忠”義“也是天經地義的。為了”“忠”義“,他可以放棄美好的前程,可以置眾多好漢的前景於不顧,甚至不惜為此獻出自己的生命。殊不知,對這樣的朝廷”忠“誠,無異於”助紂為虐“,到頭來,只會落得個”忠“義兩空,甚至自身難保。

宋江效”忠“朝廷效, 宋江手下一百零七員大將對宋江”忠“心耿耿,充滿了江湖上的”義“,為了一個”義“,可以置自己的生死於不顧。李逵同樣也被一個”義“字矇蔽了雙眼。在眾位好漢中,他算是造反精神最徹底的了。面對朝廷的招安,他二話不説,扯了皇帝詔書,要殺欽差,甚至揚言反攻到東京。然而,對宋江過度的”忠“矇蔽了他的頭腦。至死不渝地追隨,甚至甘心為宋江賣命,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一個”義“字。為了”“忠”“,他可以冒死劫法場;為了”忠“,他可以違揹着良心跟隨大哥招安朝廷;為了”“忠”“,他甚至不惜被大哥用毒酒結束生命。在”忠、義“ 面前,他不再是那個行事魯莽、嫉惡如仇的李逵,他只是任由”忠、義“ 擺佈着,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盡頭。

而其他的眾位好漢,也或多或少地為”忠、義“ 二字所迫。他們只知道一味地講究江湖義氣,只知道”同生死,共患難。“魯智深大鬧野豬林是講義氣,宋江怒殺閻婆惜是講義氣,梁山好漢劫法場也是講義氣,可以説,一百零八將做的每一件事無不是與義氣相關聯的。對待素不相識的人講義氣,對待朋友講義氣,對待大哥宋江更是斬釘截鐵般的義氣。”大哥做什麼,咱就跟着做,絕無二心。“想必在招安時,一百零七位好漢心中都是這樣想的吧。

為了義氣,不管是非、死不足惜,如此變味盲目的義氣還有什麼意義呢?凡事都得有個分寸,義氣也一樣。兄弟朋友間講義氣這本身並沒有錯,可有些事情被”義“所束縛,這時的”義“非但無所能,反而會得不償失。當真理在握,有時,又何必再講那些所謂的”江湖義氣“呢?試想一下,如果宋江正確認識了”忠、義“ 二字,如果一百零八將憑藉實力推翻了腐朽的朝廷,如果眾好漢沒有被固執的”忠、義“ 二字義所束縛,那麼,故事也許是的另一種結局了!

然而,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他們個人的經歷早已註定了他們的結局,他們,註定要為”忠、義“二字付出沉甸甸的血的代價!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7

《水滸傳》乃中國四大古典小説之一,也是四部古典小説中最具爭議性的一本。為何?全因小説的中心內容觸及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造反。

雖然小説中的梁山好漢最終造反失敗,接受朝廷招安後更是成為朝廷鷹犬,奉命鎮壓其他造反者。於是,這便順理成章地引起後世論者的爭議,處不同政治立場或持不同價值觀的人對《水滸傳》有截然不同的評價。各派論者更是紛紛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一時眾説紛紜,梁山好漢真是忠奸賢愚兼而有之。那麼,梁山好漢們真如世人所説的一般,是真英雄、真豪傑麼?籍此問題,我來説兩句。

梁山泊好漢均是英雄麼?

何謂英雄?出類拔萃謂之“英”,有長才不世出,洞燭先機,明察世事,卓卓然如鶴立雞羣,英姿勃發,可得其“英”字!

“雄”者!父權千姓萬家,志於九州,氣吞海內,識人而又復容人。天下羣豪無分男女老幼,甘願納側棲身。如此霸氣,吾得尊其“雄”!

“英”這個字,説的便是有出類拔萃的大本領。“雄”這個字,則是魯智深、林沖、武松等豪傑的大氣概!

少了“英”字,志向再大,也抑鬱難作。反之,沒了父權萬家的擔當,無論闖下多少豐功偉業,都只是自個兒淫樂業,百年後墳前淒涼,天下誰還會懷念他?

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中,吾認為只有一個人堪當“英雄”二字,他便是“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宋江!看小説中如何描述?曾有一道《臨江仙》贊宋江好處:

“起自花村刀筆吏,英靈上應天星。疏財仗義更多能。事親行孝敬,待士有名聲。濟弱扶傾心慷慨,高名水月雙清。及時甘雨四方稱,山東呼保義,豪傑宋公明。”

而在潯陽樓的一首反詩,更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道盡平生英雄志!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全謀。恰如猛虎卧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又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面慢嗟吁。他時若逐凌雲之,敢笑黃巢不丈夫!”

天道不公,奸佞橫行。宋江要造反,但他卻無帝王之夢,只反貪官,不反皇帝。他本着一片忠義之心,矢志報效朝廷,幫助天子誅除奸佞,恢復朝綱。否則,他亦不會把晁蓋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廳”,多次奉迎朝廷欽差,接受朝廷招安。並在招安後四出鎮壓其他不忠於宋朝的造反者,如抗遼、徵方臘等。但他卻非一味的“愚忠”,他不甘心當一個貼貼服服、碌碌無為的順民。否則,他亦不會在何濤前往捉拿晁蓋之前,擔着“抄家滅族”的危險去通風報信,也不會在成為梁山一員後多次領兵攻打州縣。

宋江有英雄之志。他久有凌雲志,胸中雄心萬丈,一心要幹一番大事業。奈何奸佞當道,最終落得個刺配江州,凌遲處死的悲涼結局。當他迫不得已,反上梁山後,仍然心繫朝廷、渴望招安,為兄弟找一條理想的出路——為朝廷效力。

宋江有英雄之氣。他仗義疏財、義薄雲天,常常救人於水深火熱中,並贏得“及時雨”的美名,街坊鄰里無不對他尊敬有加。當上梁山之主後,更是友好對待兄弟,四處招賢納士;虛懷若谷、各取所長、嚴於律己。

如此一條鐵錚錚的好漢,難道不能稱之謂“英雄”?

宋江既是“英雄”,那麼其他一百零七人呢?歷來歌頌《水滸傳》的人都把梁山人物説成是鋤強扶弱、劫富濟貧的英雄好漢。的確,在梁山泊眾多頭領中,不乏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真豪傑,如魯智深、武松等便是。尤其魯智深,為了幫助素未謀面的金老頭父女三拳打死鎮關西!他這樣做,丟了官職不説,還得連夜逃亡、削髮為僧。此外,也有本性善良,但為奸人所害,不得不迫上梁山的好漢,如林沖便是這一方面的典型人物。

不過,若細心考究。在梁山眾多頭領中,亦有許多是綠林大盜、土匪流氓出身的。他們有些人的行徑實在難以稱上是“好漢”。如十字坡孫二孃和揭陽嶺李立迷暈過路客商,並拿來作人肉叉燒包(人肉饅頭)。人家與你無仇無冤,你又何必作此上天害理之事?他們也幾乎因此而害死宋江、武松和魯智深。更有甚者是濫殺無辜、殺人如麻、強搶民女、逼良為娼。

若要數梁山泊第一兇徒,那麼黑旋風李逵真是當之無愧了!此人上應天罡殺星,生來似乎只為殺人。李逵在戰場上奮勇殺敵,這是為世人所稱道的。但當他殺得性起時,往往是敵友不分,亂殺一通。如果李逵在戰場上錯殺戰友可以解釋是混亂環境所致的話,那麼下面三宗殺人事件實在是難以解釋了。

第一宗。李逵為迫朱仝上梁山,竟任意殺害滄州知府的小衙內。這殺害兒童本非好漢所為,更是有傷天理。何況這小衙內甚得朱仝所愛,弄得一向敦品仁厚的朱仝一見李逵便氣炸了胸膛,勢要與他拼個你死我活。

第二宗。李逵為迫公孫勝上梁山,竟企圖謀殺其師傅——羅真人!天幸羅真人身負驚世仙術,只見他腳踏七星、手捏法決,反而把李逵耍得團團轉,也是對他的一點懲罰了。但李逵如此行徑,當真是有違朋友之道,毫無義氣可言。

第三宗。正當三打祝家莊戰事快要完結時,李逵竟把已和梁山泊達成協議並且正要把祝家三少爺擒獻梁山亦示友好的扈家莊老小殺個精光!此一行徑不僅殘忍,而且違反了梁山與扈家莊的協議,有損梁山泊忠義之名。看來,李逵真是嗜血成性、掠殺成貪了。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一丈青”扈三娘在血海深仇前,竟還加入梁山泊,嫁給那個矮得像冬瓜似的“矮腳虎”王英!這……這也未免太不符合實際了吧……

若問誰是梁山第一採花賊?除了“小霸王”周通強搶民女外,便要數這身居馬軍五虎上將之一,自號“風流萬户候”的“雙槍將”董平了。董平之所以上梁山除了因為被梁山軍生擒而被迫投降外,主要還是為了搶奪東平府程萬里的女兒。為此,他竟在平東府城破時徑自殺害程萬里全家,奪其女兒!由此可見 ,董平實在難以稱得上是“英雄”,他的所為比起垂涎林沖妻子的高衙內來説,真是有過之無無及。

看來,梁山泊中真非人人皆是英雄好漢,但這也恰恰反映出中國古代農民造反者真實的一面。他們往往有兩面性,亦俠亦盜。在品流複雜的造反隊伍中,有為勢所迫、鋌而走險的善良百姓;亦有生性強悍、憤世嫉俗的好漢;更有窮兇極惡、兇殘成性的惡匪。

可是,人是會變的,這需要一個過程。當那些綠林大盜加入梁山泊,成為一直“替天行道”的起義軍,性格變會逐漸改變,再也不幹那種打劫村坊、傷天害理的勾當,以免有損梁山泊的聲譽。於是大魔頭便搖身一變,成了人人津津樂道的大豪俠!正因為有這個過程,才造成他們的兩面性。

吾幼年愛讀此書,總認為這個世界便由乾坤利劍劈成兩瓣一般,從此正邪黑白,是非對錯便含糊不得。如今吾虛長十七,重讀此書,方知這複雜的世界亦可存在亦正亦邪的人,亦有一個黑白參雜的地區——灰色地帶,供那些在江湖中身不由己的人小憩一會兒、喘口氣。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對與錯、忠與奸!有的只是真理與強權的長期對抗罷了!人生,總是充滿無奈與驚喜……

以上乃吾讀《水滸傳》後的一點感想,願與大家分享。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8

自來喜歡武林奇聞,江湖快意恩仇。幼時聽好漢歌,看水滸,只是懵懵懂懂記得有一班好漢聚在梁山泊,替天行道,除奸去惡。

除卻國中時,白話本有刪減版小説讀完過,其他並無多大涉及,今番來讀原著,頗有感受,以此來寫些讀後感。只可惜未讀通透,只能略發感悟。

水滸傳的楔子,略帶神話色彩,説是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大官一時矯情,犯孩子習性,洪信掘了“遇洪而開”的石碑。天理命數放出了三十六天罡,六十二地煞。雖説如此,看似神話,實是作者不滿當時朝政,一時諷之。心説“我管不了你,自有治你之處,只是教‘惡人自有惡人磨’。”

接下來書中就以端王上位,高俅得勢,奸佞當道開始説起。以王進、史進、朱武、路達等好漢掀起了一朝皇帝,夜眠不穩,晝食忘餐的無邊風雲。

本人對花和尚特別鍾愛,在此淺談。他的性格與多位好漢一般,粗魯隨性。卻粗中有細,機警善良。凡其所為,盡顯義字。

一、

他和史進為了請李忠喝酒,李忠叫他們等一會兒,他便道:“誰耐煩等你?去便同去。”然後卻將看李忠賣膏藥的人,一推一交,把眾人趕散,使李忠被迫與他們喝酒。這反映了他性格粗魯、慷慨大方的特點。

魯提轄在瓦官寺,面對一羣襤褸而自私可厭的老和尚,雖然飢腸如焚,但在聽説他們三天未食,就即刻撇下一鍋熱粥,再不吃它。“拳打”鎮關西時,採取不依不饒的態度,“應口”要打,“討饒”更要打,三拳便將這個地方惡霸置於死地。本來,魯提轄與金家父女素不相識,與鄭屠無怨無仇,能如此這般,就充分顯示了他見義勇為、嫉惡如仇、扶危濟困、愛憎分明、仗義疏財、慷慨大方的性格特點。而這些性格特點的中心皆在一個“義”字。

魯智深還具有“救人須救徹”的稟性。救劉太公的獨生女兒的不幸婚姻,不僅將周通打跑,而且還説服小霸王永不來強娶才放心;為了救林沖,他不僅沿途暗中細心保護,在野豬林救下林沖性*命後,還親自送林沖到滄州地界開闊之地後才罷休等。

二、

當他知道史進失陷華州城時,他不聽武松等人的勸阻,急躁地去救史進,並説:“都是你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你也休去梁山泊報知,看灑家去如何!”結果史進沒有救出,還把自己也搭進去了,這裏也反映了他急躁冒進的性*格特點。

魯提轄在救助金家父女,懲治惡霸鄭屠時,處處表現了這個性*格特點:當詳細瞭解金家父女的姓名住處及鄭屠肉鋪的地址後,雖氣憤難當,卻能權衡利弊,首先解救金家父女,使其脱身,並能考慮到他們缺少盤纏,將銀子送給他們;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趕他們,一反平時的火暴脾氣,竟然能“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約莫金公去得遠了,方才起身”;“拳打”鄭屠,更顯出他的智勇雙全:先採用“激將法”,鄭屠果然經不住“三激”,被他引到當街上,手執利器,造成持器行兇的口實,然後再當眾質問“你如何強騙了金翠蓮?”使圍觀的人知道懲治鄭屠是伸張正義,待到“拳打”時,本欲狠狠懲治,並非想把鄭屠打死,面對這種意外情況,卻能隨機應變,故意説:“你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一頭罵,一頭大踏步走了。細膩的筆法,刻畫出魯智深急中生智,膽大心細的性格。

三、

邀史進、李忠吃酒敍話,當酒保問他:“官人吃甚下飯”時,便不耐煩地説:“問甚麼!但有,只顧賣來,一發算錢還你!這廝,只顧來聒噪!”當聽見隔壁閣子裏有啼哭時,就摔碟子摔碗,並要酒保“你與我喚得他來”問個明白。聽了金家父女的哭訴後,二話不説就要去“打死了那廝”,又送銀相助等。這些都反映出魯提轄對朋友熱忱,辦事直爽,性情剛烈粗獷,兼有粗野的性*格特點。

他視兄弟間的情分如生命,重視朋友間的義氣,當他知道史進陷入華州城後,自己不顧生命危險,隻身犯險而遭擒;他雖然仇視朝庭,不滿當時的黑暗腐朽的社會現實,不想與官場上的貪官污吏,奸臣賊子為伍,但礙於兄弟間的義氣,而和梁山泊眾英雄接受招安。在後來的戰鬥中,為了兄弟間的情誼,他出生入死,為救武松,而自己左臂受了重傷。

他身材高大魁梧,力大無窮,武功超羣。他隨軍破遼、徵田虎、打王慶、剿方臘,每次都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這些都不能使他引以為榮,當他捉住方臘後,宋江向他慶賀,他卻答道:“灑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尋個淨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 “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這些都表現了他對當時黑暗的醜陋的官場和社會現實的強烈憎恨之情,顯示其不求富貴、淡泊名利的性格特點。

魯智深的行為最為鮮明的特點,是不拘格套,率性而為,沒有什麼規矩束手束腳。魯智深無家無小,一無牽掛,闖蕩江湖,四海為家,遭遇過各種人物,還做過提轄下級軍官,有豐富的生活閲歷和鬥爭經驗。他心胸闊大,但心明眼亮,把好人和壞人分得十分清楚;他瀟灑豪放,但粗中有細,急有中慢,該出手的時候敢出手,該忍耐的時候能忍耐。“禪杖打開不平路,戒刀殺盡不平人”,魯智深似乎就是專為剷除人間不平事而來到這個世界的,但他並不一味魯莽行事,而是講究策略,頗有鬥爭藝術,也不死拼硬打,該住手的時候就住手。他三拳打死鎮關西,這樣的“權詐”,在魯智深身上只覺其“權”,不覺其“詐”,令人開心解頤。魯智深身上散發着一種魅力,他沖決一切文化之禁錮而放任身心,雖然做了和尚,清規戒律卻於他無用,他“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狗肉敢吃,金剛敢打,佛殿後敢拉屎尿,懲治色頑救人女兒。他生活在人間,卻不守人間的“規矩”,天性自由,任性而為。

魯達,一出場便是“大踏步”地走來。僅這“大踏步”三字,就已預顯出此人一生的慷慨磊落。個性十足“花和尚”,彰顯了這個人物另一個可愛之處,那就是不受禮教所束,按説出了家做了和尚,便應該守清規戒律,好生參禪,可是魯達他不,他不參禪不説,甚至連清規戒律也不守,做了和尚照舊下山討酒吃肉,在魯達看來,大概做和尚和做提轄區別僅僅是一頭烏髮和幾點結疤而已罷。魯智深儘管喝酒吃肉,不避葷腥,是個不折不扣的破戒和尚,可是,他比那些只知道機械地死守戒律,對世事心如止水,冷漠如鐵的和尚們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佛法是出世法,但時時不離世間法,它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對於魯智深來講,酒是要喝的,不平事更要管;肉也是要吃的,但不平事比肉更重要。所以,他才會打死鄭屠,逃亡他鄉,顛沛流離而無怨;才會風雨兩千裏送林沖方才心安;也才會為殺作惡多端的tan官,身陷囹圄而無畏!金聖歎則説得更加有情感,他説:“寫魯達為人處,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

可以説,晚明宗門尚豪傑品格,尚狂縱之行的風氣,給魯智深形象的接受以及內涵的文化化、狂禪化,提供了一個十分現實的説明。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9

無論從兒時的看電視劇,還是到後來捧起書本讀水滸,這本小説都給了極大的影響和思考。《水滸傳》的成書,取材於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故事。據《東都事略·侯蒙傳》:“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又據《宋史·徽宗本紀》:“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宋史·張叔夜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鉅舟十餘,載擄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此外,李□的《十朝綱要》,宋代陳均《九朝編年備要》和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也都有類似的記載。還有的記載説宋江投降後曾參加過徵方臘之役。從這些記載裏,可以知道這支起義軍,人數不多(但也決不止36人),戰鬥力很強,在羣眾中甚有影響,曾經給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脅。宋江等起義的年代大約在宣和元年(1119)至宣和三年(1121),前後三年多。

而書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將,各個都有自己的悲慘的命運,以至於造就了他們不同的性格處世方法。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住,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如土。林沖有一個突出的性格特點:能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不敢反抗。孫二孃黑店老闆娘,孟州道十字坡開人肉包子鋪的,綽號母夜叉。她這個“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條鮮紅生絹裙,擦一臉胭脂鉛粉,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鈕”,“眉橫殺氣,眼露兇光。”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間的關係是倒過來的,丈夫武藝沒她高強。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李逵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頭腦簡單、直爽率真。武松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不足:濫殺無辜)。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血刃潘金蓮、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魯智深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在渭州為金氏父女打抱不平,先巧妙救助金氏父女脱身,再激怒鄭屠,進而三拳打死他,最後説鄭屠詐死並藉機離開。其他情節還有: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楊志精明能幹、粗暴蠻橫。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

而作者通過這一系列鮮活的人物所要表達的是下層勞動人民被腐朽的統治階級逼得走投無路,唯有拿起刀槍奮起反抗才能求的一時的生存。

我想《水滸》在今天的社會中仍有它的社會價值,當今的社會中不乏會經常出現一些富二代或官二代的醜聞,如:12月1日,西安晚報記者對藥家鑫身世進行調查,從藥家鑫高中同學張某口中得知:“上國小時藥家鑫的成績就不錯,在老師和同學眼中,他屬於比較乖的學生,中學時的藥家鑫穿戴都很普通,並不像有錢人家的孩子。”

藥家鑫所在學校西安音樂學院鋼琴系一名大三男生證實,藥家鑫平時並沒有在學校宿舍住,看不出他是什麼“富二代”。藥家鑫所在居委會社區事務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藥家鑫的父母之前都是華山廠的職工,如果有個一官半職的,大家應該都知道。這位工作人員説,説藥家鑫是“富二代”似乎有點誇張。

這是記者從藥家鑫中學同學,大學同學,鄰居中調查到的藥家鑫身世。但是,網友並不相信。網友在問:為什麼一個大學生會開着車上學?為什麼他父母的身份始終籠罩着一層迷霧?而從事件發生到現在,我們始終沒有見過藥家鑫的父母,甚至不知道他們長什麼樣。自然也無法證實藥家鑫就是富二代官二代,無從得知藥家鑫的父母是否位高權重或者腰纏萬貫。在一個富二代官二代為人詬病的時代,藥家鑫被貼上這個標籤,成為批判的一個標靶。

紅網就這一問題發表評論《勿讓藥家鑫肇事殺人誤入“標籤式批判”慣性》,文章寫道:“這種被扭曲的人生價值觀,不能完全用‘富二代’或‘官二代’來詮釋,因為之前發生過‘窮二代’因為交通事故不堪追責而自殺事件,説明這些年輕人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表現出同樣的對生命的漠視,在人生價值觀的取向上存在極大誤區。”

但是,並不是所有網友都這樣想。網友“m_xy”評論説:“權力的神經症性紊亂傳導到社會上,只能讓一個社會變得瘋狂。”官二代“、”富二代“飆車撞人構成當代奇觀。這些現象表明,權力和金錢在社會上已經牢固地確立起主宰性的意識形態,窮人在遭受羞辱。貧富懸殊必然埋下衝突的種子。

網友”語蕊“説:”胡斌,李啟銘,藥家鑫,這是個吃人的社會嗎?就因為你是官二代、富二代,其他人就該死嗎?藥家鑫,要麼法律把你幹掉,要麼你把法律幹掉。“

其實藥家鑫是否為官二代、富二代和他所犯的罪行以及法律判決本身沒有直接聯繫。但是網友根據常識和慣性,已經給藥家鑫貼上了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標籤,他可被指責的地方更多,人們可以從更多的角度來批判藥家鑫。

記者:你為什麼會殺人?

藥家鑫:怕撞到農村的人,特別難纏。

網友:作為一個農村人,我想和藥家鑫談談

張妙的父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俺們不想要他娃的命,養活一個娃不容易,你總要來道個歉吧“。

這樣的一個對比,讓網友更加憤慨,並引發對農村人地位的討論。

網友”米米“説:”這裏體現了一種社會不公平。農民不僅自身的社會地位低下,在城市人的眼裏、心裏,連生命權都可以被輕易剝奪。“ ID為”法律界“的網友在微博上説:”農村人難纏?就可以傷害後再刺上幾刀要了他(她)的命?藥家鑫以農村人難纏為由,對張妙連刺數刀致其死亡,並逃離現場。這樣的行為不激起民憤也難。“

網友”第一思考者“説:藥家鑫在駕車撞人後故意惡性殺人,是”怕農村人難纏“,目的是”殺人滅口“。在藥家鑫們的眼中,某類人是等而下之的,不僅他們品質不好,”難纏“,他們的生命也是在”敬畏“之外的。藥不是不懂得自我生命的價值,而是不懂得社會正義,不認為應當平等地看待他人的權利和生命。

此間,一篇題為《作為一個農村人我想和藥家鑫談談》的評論被廣泛轉載,文稱:”農村人進城生活很不易,既要接受別人的歧視,還時時擔心遇到黑心老闆,他們有的只是一雙手一條命,他們只想幹一份活拿一份錢,養活自己養活家人。遇到糾紛,農村人也希望用最文明的方式解決問題,要不是被逼無奈,誰願意死纏爛磨啊?“文末,作者這樣對藥家鑫説:”下次你父母探監的時候不要忘了問一問,您爺爺或者爺爺的爺爺,是不也是‘特別難纏’的農村人?“

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很多,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這些人憑什麼這麼飛揚跋扈,只是他們有錢有權嗎,他們駕車撞人,殺人就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嗎。我想對於今天這樣的法治社會,我們要做的不只是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而是要健全人們心中的法,要讓社會公眾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你爸是李剛,法律也不能給你開後門。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10

《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古代文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富的文學遺產。這部長篇名著主要描寫了北宋徽宗宣和年間,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傳奇故事。他們的鬥爭事蹟被染上了濃厚的傳奇色彩,在民間廣泛流傳至今。

這部名著整體上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描寫了官逼民反、百姓起義、轟轟烈烈大聚義;後半部分則主要描寫了他們豎起”替天行道“大旗,接受招安,東征西討,最終悽悽慘慘鳥獸散的結局。小説真實地描寫了封建社會中的基本矛盾,深刻地揭露了統治集團的罪惡,大膽地歌頌了造反的英雄,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反抗鬥爭的發生和發展的規律,這在整部中國文學史上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縱觀全部,本書自始至終都特別突出忠與奸的鬥爭。《水滸傳》中的”義“雖然也難以擺脱儒家倫理的羈絆,但主要還是表現了下層,羣眾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而團結一致,戮力相助,進而”濟困扶危,殺富濟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封建的意義。至於”忠“,雖然也有忠於梁山事業的內涵,但主要還是指忠於封建君王。且”忠“與”義“之間,忠又處於主導地位。

小説中的主人公宋江就是”一生忠義“的代表。他曾經憑着自己的聲譽和才能,將梁山事業上引向興旺發達,但他同時又在”忠義“思想指導下,堅持了一條”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道路,所謂”身在水滸之中,心在朝庭之上,一意招安,專圖報圖“,最後領導義軍歸順了朝庭,去打”不‘替天行道’的強盜“,並自己走向了絕路。小説在表現宋江等最後被奸臣毒死時,還頌揚了他的忠心不負朝廷,而皇帝也不負忠臣。在主觀上只是想表明”自古權奸害忠良,不容忠義立家幫“,而不想否定宋江他們的投降歸順,但小説事實上描寫了宋江因接受招安而最後走向悲劇,在客觀上還是對投降主義作出了有力的批判。這應該説是現實主義的勝利。

《水滸傳 》是一部政治性很強的小説。但長期以來廣大羣眾之所以喜愛這部小説,不僅僅是由於它宣揚了忠心報國或描寫了階級鬥爭,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歌頌了英雄,歌頌了智慧,歌頌了真誠。《水滸傳》中的不少英雄都”力“和”勇“的象徵。他們有的能空手打虎,有的能倒拔楊柳,並且還殺貪官污吏,抵千軍萬馬,一往無前。他們智取生辰綱,三打祝家莊,有勇有謀,出奇制勝,其鬥爭的計謀和策略實為後人所讚歎。特別是李逵、阮小七、魚蝦知深等一些人物,不拘禮法,不計名利,不做作,不掩飾,”任天而行,率性而動“,保存了一顆與封建理學相對立的”絕假純真“的童心,更為廣大羣眾所喜愛。

《水滸傳》是一部思想內容很豐富的小説。它沒有給讀者揭示出梁山泊這支隊伍的基本性質,沒有告訴讀者這是一支以什麼樣的階級成員為基礎構成的隊伍,只是着力刻畫了一羣代表性人物。人們也只能以這些代表人物亦即隊伍的領袖人物去理解這支隊伍的性質,看他們是在什麼樣的社會衝突下走上梁山的。

”逼上梁山“是羣眾形容梁山好漢落草原因的諺語,其實上梁山的並不全是被副的,逼法也各人不同。最典型的當推林沖。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不是城市貧民,更不是農民。由於高衙內企圖霸佔他的妻子,設計陷害,使他成了囚犯被髮配滄州,而後又火燒草料場要置他於死地,”閃得他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為了求活他不得不上梁山。逼使他落草的,是大官逼小官的矛盾,與地主官僚壓迫農民無關也不是在租税災害的迫害下無法謀生才鋌而走險的農民起義的標準原因,而是任何社會中都有的與對立無關的強者欺凌弱者的現象,同一階層內部也可以大量發生,打不上什麼階級烙印。那情況與高俅逼走王進一樣,是與階級利害無涉的私人恩怨的爆發。

與林沖出身相似的是曾任殿前制使的楊智。他因失陷花石綱而丟官。如果他要參加起義,正該去參加因花石綱而逼反的方臘隊伍。可是他累遭挫折,仍一心想搏得一個封妻廕子。殺牛二事件使他被髮配到大名府,而他又甘心為樑中書送贓禮效勞,直到生辰綱丟了,才不得不以到二龍山落草轉入梁山。而這也和揭竿起義的農民革命不相干。

魯智深也是軍官,在提轄任上因仗義救人,三拳打死鄭屠,官府追捕下被逼削髮為僧;後又因仗義救護林沖在東京不得安身,流蕩江湖而落草。他的身份與落草的原因也和農民反抗地主的起義無關,倒是因仗義而嘯山林這一點卻是許多梁山好漢集結的最大原因,稱之為”聚義“。那一羣俠義之士聚集在一起行義俠之事才是《水滸傳》給予讀者的最重要的意向,這個意向在小説中壓倒一切。

使梁山泊走上興旺道路的晁蓋一夥的入夥起因是打劫生辰綱,這也是江湖上通行的奪取”不義之財“的俠義行為。劉唐的報信,阮氏三雄的撞籌,公孫勝的奔來參加都是衝着”義“字來的。晁蓋的身份是當保正的莊主,從江湖上的角度可稱得上是”開明地方“;吳用是教書先生,可稱鄉村貧民;公孫勝是道士,劉、唐、白勝是無業遊民,只有阮氏三雄是漁民,可排得上是農民,而且受官腐的捐税勒索。但他們所向往的只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的快樂生活,入夥也是因為有仗義的莊主晁保正牽頭。官兵來捕捉的戰爭中他們還唱着”忠心報答“趙官家”,哪有反王權的氣息!《水滸傳》少數幾個出身農民的也都是江湖氣重於泥土氣,只有李逵的哥哥還像個農民,偏偏他正是反對李逵落草的。

《水滸傳》中的地主,晁蓋不必説,史進的父親史太公,桃花莊的劉太公,宋江的父親宋太公,孔明、孔亮的父親孔太公,穆弘、穆春的父親穆太公,等等,無論從肖像描寫還是從性格描寫,都是仁善之輩。只有陷害解珍兄弟的毛太公和沂水縣陷害李逵的曹太公才是負面形象,而好壞則是以與梁山好漢的關係,即以“義”來劃線的。小説中幾乎沒有出現過地主欺壓農民的鏡頭,作者的標準是義與不義,而不是以地主與農民的對立的關係為準的。

宋江是地主出身的縣吏,和江湖好漢結交,仗義疏財出了名,他因通風報信救了晁蓋一夥,殺淨婆惜(是因救晁蓋通梁山惹的因)而出逃,累遭動難,都是梁山好漢仗義營救脱的險,而他仍不肯落草,後因江洲一線,事情鬧砸了才上山,終於當上了梁山之主。其他如戴宗、李逵、張橫、張順、石秀、楊雄、孫立、孫新一夥,青洲三山,飲馬川一夥等等,也都是慕宋江之義和梁山泊的名聲投奔入夥的,連降將呼延灼,關勝也盡是悉於宋江“義氣深重”上的山,只有盧俊義是因為山寨慕名邀他聚義不成,才逼他上絕路,營救出來後,感於恩義入夥的。情況雖不同,題目都是一個:江湖義氣。

招安以前的歷次戰爭也無不為了“義”。燕順、花榮等打青洲是為了救宋江,大鬧江洲也是為了救宋江,三打祝家莊是因為石秀一夥為祝家莊所困辱,打高唐州是為了救柴進(收呼延灼之戰也由此引發),三山聚義打青洲是為了救孔明、孔亮,打華洲是為了救魯智深和史進,打大明府是為了救盧俊義、石秀(收水火二將之戰是其餘波),打曾頭市是為晁蓋報仇,打東平、東昌府是因為山寨位置擺不平,為了免傷義氣以攻城為卜,打泰安洲是為了策應燕青,鬧東京雖算不上戰爭,也興師動眾,大費周張,只是為保護宋江一夥去東京看燈進行的窺探活動。這些小説中最熱鬧的地方都是為了表現江湖義氣而寫的。

梁山泊打的旗號是“替天行道”,簡單點説也就是為人間打抱不平。黑暗無能的官府所不能解決的人間不平事,由“義”來伸理,來誅殘除暴,這就是“替天行道”的確切含義。“替天行道”是“行使俠義”的另一種説法,是更冠冕的名稱。

招安以後雖然稱“義”作“忠”,幫朝廷去打別的強盜了,對打擊的對象來説可以説很“不義”了,但宋江一夥仍然講着義氣,儼然是宋王朝軍隊中一支特殊的用義氣團結起來的集體,但這時比起佔據山寨的時候來,味道已大不相同,似乎有了點缺陷,這也許就是《水滸傳》後半部分講史部分在形象上也差了些的緣故吧。

總之,《水滸傳》以其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廣大人民與封建官僚勢力英勇抗爭的社會圖景,不僅使讀者更加深刻地瞭解了當時的社會狀況,而且更反映了人民力量的偉大,使得這部長篇鉅著有着更為深遠地歷史和現實意義。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11

劉備是寧天下人負我也不願我負天下人,心胸寬廣,處處為人們着想,不因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而且,他還很重兄弟義氣,心懷天下,胸懷大志,武藝十分的高強,可惜年少的時候父親死了,只好回家種田。

關羽、張飛是劉備的好兄弟,關羽為人重兄弟情義,為人着想,武藝高超,一表人才,很多敵人都很怕他,不過有人也很希望他能到我這一邊,但又知道關羽是重兄弟情義的,所以就不問了。

張飛脾氣暴躁,也重兄弟情義,武藝高強。

曹操是寧我負天下人也不願天下人負我,很有策略,很看中關羽,連最好的赤兔馬都送給了關羽。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12

作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果然名不虛傳。

《水滸》有許多版本,京劇、評書以及電視劇,樣樣都有它的內容。然而讀一讀施老先生的原著,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痛快淋漓呢!人物對朝廷的不滿,一百零八好漢的俠肝義膽和英勇氣魄,以及他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氣正氣,真真令人佩服至極。

讀完《水滸》,令我念念不忘的,便是好漢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魄力。在現代社會,也有不少的”不平“吧?然而人們的態度呢?路上遇到了麻煩,只會遠遠地避開。尤記得小悦悦,那個可憐的女孩。她在馬路被一輛輛汽車碾過,十幾位路人卻視而不見。唯有那位收垃圾的老婆婆,好心地將她送往醫院,最終卻也沒逃過那悲劇命運。那十幾位視而不見的路人,卻比不上那位盲老人。若是人及時伸出援手,那麼小悦悦應該還在父母前玩耍吧”這個時代,人們的心仍比不上那幾百年前般的善良純淨了麼?所謂“拔刀相助”,只怕已成了“拔腳就跑”了吧!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是所有水滸好漢的俠義了吧。在現在,這俠義,只怕也已有了變化了吧?人們都記得,一位老人被車撞傷,兇手逃逸,老人被救卻誣陷救自己的恩人的事情。因為兇手跑了,所以老人寧可冤枉救自己的人,也要取得賠償。這也就是“報恩”了吧?即便尋到了兇手,老人卻拒死不認。這就是人心了吧?於是,即使“路見不平”,她難怪沒有人敢去“拔刀相助”了麼?

或許,這便是虛構與現象的區別了吧。但是,有人想把虛幻的美好變成現實麼?一定有不少人看過《水滸》,併為此激動奮發敬佩過。但為什麼,不用實際行動來詮釋這《水滸》精神呢?在《水滸》書中,那些背景要比現在差多了,處處戰亂,人民起義。至於現在,人們生活在太平盛世裏,生活安逸富足。在這些熱鬧繁華的城市裏,若人的心可以更暖一些,豈不更好?

我敬佩《水滸》英雄,也向往一個人人善良温暖的社會。我會開始,學習那“水滸精神”!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13

這幾天我迷上了《水滸傳》。對,就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這本書講了北宋末期,宋江和吳用、晁蓋和一些小嘍囉們起義上了梁山。之後,吳用用計謀把許多人騙上梁山,最後組成一百單八將。晁蓋在一次站戰鬥中,被史文恭用毒箭射死後,宋江心一橫投降朝廷。但童貫、高俅、蔡京陷害宋江,讓他們去平河北田虎、淮西王慶。

最後讓他們去和江南的方臘戰鬥,這一仗讓他們損兵折將,雖然打敗了方臘,單一百零八個兄弟也只剩下三十六個了。混江龍李俊、和童威、童猛兩兄弟不願回去離開隊伍走了。

宋江他們回去後想當個官,結果被陰的奸臣高俅用藥酒毒死,吳用心裏很悲痛也自縊而死。這就是《水滸傳》的悲慘故事。

這本書裏的故事被現在得人廣為傳唱,如: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智取生辰綱……這些都是我最為喜歡的事件。看完《水滸傳》後我為這些英勇的戰士感到悲傷,我們大家不要學那些打打殺殺,我們應該學學《水滸傳》裏英雄的勇敢,堅強和誠實。想到這些戰士的悲慘,我流下了眼淚。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14

元末明初,在我國文學,幾乎同時出現了兩部光輝的文學鉅作:一部是《三國演義》;另一部便是《水滸傳》。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據民間傳説,施耐庵曾參加過一次不成功的農民起義後,半路出家,以獨特的風格結合自身經驗寫出了驚世之作——《水滸傳》。

有一句古話叫做:老不讀三國,少不讀水滸。這是真的嗎?在我看來,並不是這樣。《水滸傳》中並沒有華麗的詞藻,誇張的手法,只有訴説一百零八將樸素地反對封建制度,不惜獻身於淤泥的頑強掙扎。但是全文簡單明瞭,節奏張弛,環環緊扣,奪人眼目,人物形態若然,無半點虛假,施耐庵很有可能將自己融入《水滸傳》中,用宋江來代表自己。所以各位英雄豪放的一面在施耐庵筆下被激活,每件事都寫得淋漓盡致,每個人寫得都如畫龍點睛般精彩,使得千古名人無不閲讀此書。同時,《水滸傳》還被稱為世上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説。

我覺得《水滸傳》的故事情節遠不如《三國演義》驚險,且用詞一般,可見不是出自大家之手。那為什麼《水滸傳》會千古流芳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樸實,因為它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及平行於生活。還有一點,就是這本書是施耐庵先生結合自身經驗寫出的畢生之作。為什麼這麼説呢?原來施耐庵前半生用於農民起義,直到壯年,才改行,寫起了《水滸傳》,而《水滸傳》就恰恰是反映農民起義的小説,如此看來,只有施耐庵用親身感受,用心來寫文章,才會寫好。

而現在中國小生寫文章的弊病就是:“大;空;假。”大話,空話,假話三類,以至於不能將自己的親身感受寫於文章中,導致自己的內心被深深的隱沒在書本,練習中。曾經有一位高中生在大學聯考作文中寫到自己父母雙亡,飢寒交迫,後來教委做出愛心調查,援助這位學生。誰想到,記者來到他家時,竟發現那位學生住着別墅,連爺爺奶奶都健在,何談“父母雙亡,飢寒交迫?”所以,那位學生的作文成績一落千丈,連跌10分。這就屬於假話一類。在我們日常寫作文時,一定要用心裏的話來灌溉讀者們飢渴的目光,這樣,這篇作文才會有價值。

讀水滸傳有感1500 篇15

《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説。它寫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過程。深刻提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水滸傳》也是中國曆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章回小説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一百零八位好漢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水滸傳》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有及時雨宋江,剛正不阿的托塔天王晁蓋,有勇有謀的豹子頭林沖,還有崇尚忠義的武松。在《水滸傳》中有各種各樣的人物。今天,我來講講我比較喜歡的人物,武松。

想必大家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吧!武松是一個脾氣倔犟的好漢,他在景陽岡喝酒的那一天,不聽酒家勸告搖搖晃晃的上山,見一塊大青石,便在那塊大石上稍作休息,忽然有狂風颳來,之後那大老虎便已落在武松背後,武松一回頭,急忙一閃,閃到大蟲背後,大蟲連武松邊都沒沾上,爪子一搭地下,猛吼一聲,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閃到了一邊,武松掄起超哨棒,盡全身力氣一棒擊去,不料打折了旁邊的樹杈,哨棒一截兩半,大蟲再次撲來,武松把那跟只有半截的破哨棒,赤手空拳就接着虎,只見武松把那虎頭只往土裏按,掄起拳頭,使盡平生力氣,只往虎頭上用力打,打得那老虎七竅出血,不久後便沒氣了。武松尋思着把這頭老虎帶下去給景陽岡的酒家,沒想到自己早已沒有力氣,所以他打算第二天再將這老虎拎下去。

林沖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人。因為他為人最忠樸。本來他的生活也是挺安分的,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林沖的妻子被高衙內看上了。於是,高衙內就請了林沖的好朋友——陸謙來幫助他,陸謙利用了調虎離山這計,陸謙先去把林沖叫走出去吃東西,又叫人把林夫人騙走,但是這個計劃到最後還是失敗了,於是高衙內的父親高俅親自出馬,讓林沖誤入白虎堂。結果,要被押送到滄州,去滄州路上險些被兩個賊子受害,幸虧魯智深相救,林沖到了滄州後,高俅又派路謙來放火燒死林沖,結果林沖直接殺死路謙等人連夜趕上了梁山。

標籤: 有感 水滸傳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y7w8k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