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精選20篇)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精選20篇)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1

《論語》為政篇,是學而篇的一個延續,學習之初要有美德,學習運用中,美德之用也是無法或缺的。如開篇第一句“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用道德來治理國家才會使自己像北極星一樣,別的星辰都圍繞它。就説明了,德的重要性,這也説明為政之人同樣也需要有諸多的美德才可達到,此種效果。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精選20篇)

圍繞德這個主題,《論語》為政篇講到何為孝,講君子不器,講信之重要性,德是為政之源,使看似散亂的為政篇,主題鮮明,條理清晰。

在德的主題下,又穿插了學習,“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談論學習的名言,很難和為政相聯繫,但是無論做什麼,都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都是學習、實踐、思考,再學習、再實踐,在思考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學與思的結合,只有如此才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從孔子對顏回的評價就可得知,只要懂得學與思的結合就沒有愚蠢的人。孔子言傳身教,以自身所感教育學生,學與思的結合受益終身,“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説,我十五歲有志於學習,三十歲説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不致迷惑,五十歲能領悟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七十歲能隨心所欲,有任何念頭不會越出規矩。

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學與思是達到成事目的的必經之路。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2

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談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君主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羣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用法制禁令來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求得免於犯罪受罰,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的治國方針是重道德而忽視刑罰,法制的作用,如“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所説,他認為只要周君用道德來教化,諸侯就像眾星圍繞北極星一樣來拱衞周朝,也就是垂拱而治。也可以看出孔子只想着維護周朝的封建統治而不重視百姓,像希臘雅典制定法律是用來維護公民的權利,而這的刑罰是用來維護封建統治,這就是東西方民主思想的不同。

孔子“以德治國”的理念在當今社會依然是重要的,一個名叫“小悦悦”的幼小生命,連續被兩輛車碾過,旁邊的路人竟然熟視無睹,任由其身受重傷,最終不治身亡。可見道德的重要性。然而越來越多的老人假摔騙錢,就需要公安部門必須依法嚴懲,拒不姑息,應當追究法律責任。只有提高了“假摔”騙錢的違法成本,才能讓“假摔”者安分守己,保護本以薄弱的公眾道德。

由此只有將道德和法律相結合,把法律作為約束行為的一個底線,提高道德水平,社會才會更加和諧。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3

和第一篇“學而”篇比較起來,個人覺得第二篇“為政”讀起來難度就大了很多。第一篇其實只要明白了“學問”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則每一句都可以理解它的用意。但是第二篇中,除了幾個句子是真正正面談到政治外,其他説的似乎都是與政治沒有關係的東西。

為此,我也專門去查了“政”字的意思。在古文中,“政”也通“正”用,所以我就在想,這裏是不是孔子還是在講做人?講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不過很快我認為這樣解釋是很牽強的。其實為政就是講如何來當政,很明白不過。不過南懷謹先生的一句註釋也值得我們注意:《論語》中講的是“為政”,不是“政治”。孔子沒有系統地去提出政治相關的概念。根據這句註釋去理解“為政”篇的句子,似乎開始有了一些頭緒。

“為政”一共二十四句。第一句講的是為政的最高境界,然後用詩經的“思無邪”説明為政最需要解決的是思想問題,再後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説明為政需要豐富的人生經歷。接下來,用了好幾句的篇幅講“孝”,然後講了一個為政者的修為問題,最後用一句話總結:為政者“要有見義而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胸懷”。這樣一看,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當然,這個思路是南懷謹先生的《論語別裁》中間理出來的。我也曾試着去懷疑它,但是找不出比之更好的解釋,所以我還是比較認可這個解釋的。“為政”篇有好幾句話都是講“孝”的,似乎與為政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實關係很大。我國古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在這裏講“孝”是有它的意義的。這點在“為政”第二十一句中也得到了證實: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在這一句中,孔子就明確説到:推行孝就是為政。所以該篇中間出現了很多人問孝的情況,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此外,孔子還講到了一個為政者的基本要求:要周而不比,即不要偏心眼;要不器,也就是説要全面發展;要温故而知新,要且學且思,還不能鑽牛角尖,等等。

不過,雖然為政不能翻譯成“做一個正直的人”,但是可以看出,這些為政的道理,放小了看,也都是做人的道理,這點在後面的章節中也有體現。所以我個人認為,《論語》總體講的還是做人,還是“學而”篇説的“學問”。不管是講“為政”也好,還是後面講“禮”、“仁”也好,孔子的主張都是從自身做人入手,就像第一章所講的“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我想這也應該是“學而”篇作為開篇的原因吧。

整體來説,為政篇給我的啟發不如學而篇多,可能是“為政”這個話題對我們這些一般人來説,沒有“如何做人”更貼近。不過在專家的解釋中,我還是體會到了《論語》文章佈局的特點,對中間的一些話也還是有一些體會。我想,只要能學到一點東西,也是很好的事情。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4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裏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藴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眾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眾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衞靈公篇)”。按照孔子説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着、趕着跟他説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説,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着可不教之才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應該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衞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説:“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麼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為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説,為人子,為人弟者,在家裏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多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説明了做人要以德為先。也就是《論語》中説的“仁”,我們今天説的德乃為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曾經問過老師説:“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説:“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説:“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説,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為説君子就一定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為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裏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應該對我特別好吧?錯!他會認為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為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説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着。你怎麼樣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説,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隱私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説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一定好嗎?孔子説:“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為什麼呢?因為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為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為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5

今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秀讀物《論語》。

當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啟發。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句話翻譯為現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孔子説:“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説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後悔。説話少出錯,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從事學校中層領導幾年了,活沒少幹,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可是人際關係及上下級關係處得就是不怎麼樣。有時候總結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説,做得多就錯得多。當今天看了孔子教導弟子的話之後,我才知道,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於傾聽和觀察。人長着眼睛和耳朵是做什麼的呢?絕對不是擺設,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先鋒反饋的消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後經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判斷,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可以棄之不言,謂“其餘”。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瞭解借鑑曾經出現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為“其餘”之列了。

孔子説,只有這樣,你説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後悔的次數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捨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於借鑑利“前車之覆做後車之鑑”。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善於聽取眾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擇。這樣才會不做或少做後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換車字旁音為倪),小車無軏,(音為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話説,一諾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沒有講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國小,説好了,把投稿地址發給那個國小的教導主任的,可是回來之後,把那個郵箱和電話不知道放哪兒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沒有發。心裏很是愧疚。可是等後來找到郵箱的時候,那個投稿地址的文件又不知道放哪兒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佈置學校教師學生做手工製作的事情,有的班級做得很認真,像此類的活動,一定要評比,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可是由於自己工作拖拉,沒有認真的評選,也沒有及時地總結,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以後對此類事情要引起重視。必須明確規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讓別人知道做的結局怎麼樣,有佈置有檢查,才能落到實效。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6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人。孔夫子正是以這種樸素的、温和的生活態度來影響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種子,把那種生活的態度、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

在閲讀論語的過程中,我更進一步加深了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的理解與感悟。

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着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而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於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做到學與思的結合,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反思性的教師,才能不斷進步 。

孔子説:“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夏説:“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説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與孔子的這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説是驚人的一致。可見人類在知識的認知和獲取上,不論地域、種族如何差異,其根本性的原則往往是一致的。學習要聽別人講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聽信別人。

只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為了學習而學習,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學習,大腦卻一片空白,學習只為了追求數量,而不在乎質量,結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學習在思考,也在於吸收。

也有不少人,為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學習。只是一味地思考,沒有一定的學習指導,結果思考鑽進了死衚衕,就難免是非不分。

因學習而思考,而感到充實。因思考而學習,而感到明智。可見,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缺一不可。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7

今天開始認真讀《論語》。對於這一類的古籍,年輕的時候真不太上心。想想自己讀了很多年的書,竟連這樣一本古典、經典、充滿智慧、字字珠璣的書都不曾好好讀過,不禁汗顏。

細讀之下,竟萌生了寫點什麼的慾望。於是乎,開啟了塵封的個人公眾號,寫下讀《論語》後的第一篇感想。作為開篇文章,這真是一個不過的選擇。

第一段便是那耳熟能詳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説”同“悦”,一早便知。然“悦”與“樂”的區別在哪?之前從未細想。悦在內心,樂則見於外。可不,學習的過程中內心充滿喜悦,那是靜靜的心底的私語。百家筆記網()雖有時也會忘形地手舞之,足蹈之,但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表面平靜,內心洶湧。有時竟然是不能説,不可説,説不得,説不出。呵呵,有時候語言的力量真真有限的很。

而有“朋”來到,若不喜形於色,豈不讓“朋”誤會?而“朋”之一字,絕非泛指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之人。可見古人擇友嚴苛,並不隨意與人為朋。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這樣的人來了,豈會不樂開了懷?那絕對是喜不自勝啊。

“人心隔肚皮,對面不相識”。人與人之間的瞭解可謂是難之又難。知你、懂你的人世間能有幾人?年輕時常常豪氣干雲地吼上一句:莫道前程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現在想想不免發笑。所以,人不知,我不愠,這豈不是我們該有的基本境界嗎?話説,你愠了又如何?可不就是庸人自擾嗎?就讓花自飄零水自流吧。

靜靜地享受讀書的喜悦,讓真正的朋友感受你的在乎,在不為人知的角落淡然地微笑。這是夫子早就給予我們的智慧。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8

他也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二十幾歲即因與美學名家朱光潛論戰而成名,八十年代他的學術性的美學書籍居然在社會上風靡一時,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讀了整整一個月,終於將這本500多頁的書讀完,非常、相當有成就感,畢竟是第一次全部讀完這本書(也為自己汗顏,畢竟這也是系裏的必修啊!)

此前最接近孔子的一次,就是讀錢穆的《孔子傳》,比起他的《論語新解》,這本書相對簡單易讀,而且呈現出的孔子形象,也比較可愛。

對《論語》的解讀,幾千年來從未停止,最近的不是有于丹的“心靈雞湯”式麼?比較出名的幾大學派,有漢代董仲舒,宋明理學,現代儒學等等。人家説,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論語》也是吧?

的開頭,就明確指出,這本書在於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一個在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社會裏奔走救贖禮崩樂壞的時代的孔子。

黑格爾曾經嘲笑論語就是一本人生箴言,根本沒有哲學思辨的成分。當我們從前三三兩兩讀着《論語》裏的篇章時,得出的結論可能也正是如此。

而李澤厚則否定了這種看法。《論語》不是散漫的無體系的格言。相反,通篇讀完,孔子的思想已經浮出水面。書中闡述了他的哲學、教育及政治思想。

但中國人確實不善於思辨哲學,《論語》所體現的哲學為“實用理性”,即一切思想均可應用於政治和生活。因此與西方的哲學體系分發為兩種不同的體系,這種體系的分別也正是東西方文化的差別所在。

孔子思想的源頭及最終的理想即是原始氏族社會時期的社會關係。氏族長不僅在政治上統領族人,而在在思想道德上,也是部落的典範,比如堯舜。因此,中國人對統治者向來要求“內聖外王”,及“社會性公德”與“宗教性私德”不分。同時,這些首領是由古代負責與上帝溝通的巫師發展而來。也造成了中國社會的政教統一。轉載自讀後感// ,請保留此標記。,

孔子的貢獻之一,在於對氏族社會形成的一些典禮,禮儀,重新進行解釋,內化為中國人心中的情感,即“仁”。比如守孝三年的制度,古已有之。而在孔子這裏,就解釋成了,嬰兒從出生到脱離父母的懷抱有3年的時間,因此孝子要用3年的時間來報答父母,已寄哀思。"禮"經情感化而變成“仁”(所謂“情本體”),內化為中國人的文化積澱,團結了整個民族。

以上所述的“情本體”“兩種道德”等等,只是《今讀》所闡述的基本的理論基礎。《論語》各章,從一些細節方面對這些理論進行解釋、補充及説明。

當然,《今讀》的目的之一是還原真實的孔子。如果在讀《論語》之前,讀者不去接觸其他各家的闡釋,則各章中所顯現出來的孔子形象,也絕不是後世所看到的在神壇之上受人膜拜的聖人。

比如,孔子的“經”與“權”,即原則性與靈活性。理論上三年守孝,那如果守孝一年之後,你覺得自己可以接受錦衣玉食,孔子也認為可以,因為守孝是為了寄託哀思,時間只是一種表達方式。比如,如何報怨?以德麼?不是,孔子説,要“以直報怨”,公正對待,這就是報答別人怨仇的方式,犯不着人家打你左臉,你右臉也伸過去給人家打......

孔子的弟子中,除了顏回最為人熟知之外,《論語》中所刻畫的其他的人物,也各有特性,栩栩如生,如勇猛的子路,好辯的宰我,遲鈍的樊遲,修身養性的曾子,一心從政的子張等等。對待不同的學生,孔子的教育方法也不同,可謂因材施教也......

松下幸之助創辦的旨在培養青年政治力量的松下政經塾,將《論語》列為學員必讀科目,且必須熟練背誦。《論語》的魅力,跨越時代與國家。如果有時間,還是可以多讀幾遍滴!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9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裏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藴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眾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眾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衞靈公篇)”。按照孔子説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着、趕着跟他説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説,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着可不教之才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應該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衞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説:“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麼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為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説,為人子,為人弟者,在家裏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多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説明了做人要以德為先。也就是《論語》中説的“仁”,我們今天説的德乃為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曾經問過老師説:“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説:“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説:“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説,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為説君子就一定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為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裏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應該對我特別好吧?錯!他會認為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為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説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着。你怎麼樣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説,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隱私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説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一定好嗎?孔子説:“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為什麼呢?因為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為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為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10

今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秀讀物《論語》。

當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啟發。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句話翻譯為現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孔子説:“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説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後悔。説話少出錯,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從事學校中層領導幾年了,活沒少幹,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可是人際關係及上下級關係處得就是不怎麼樣。有時候總結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説,做得多就錯得多。當今天看了孔子教導弟子的話之後,我才知道,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於傾聽和觀察。人長着眼睛和耳朵是做什麼的呢?絕對不是擺設,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先鋒反饋的消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後經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判斷,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可以棄之不言,謂“其餘”。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瞭解借鑑曾經出現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為“其餘”之列了。

孔子説,只有這樣,你説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後悔的次數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捨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於借鑑利“前車之覆做後車之鑑”。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善於聽取眾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擇。這樣才會不做或少做後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換車字旁音為倪),小車無軏,(音為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話説,一諾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沒有講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國小,説好了,把投稿地址發給那個國小的教導主任的,可是回來之後,把那個郵箱和電話不知道放哪兒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沒有發。心裏很是愧疚。可是等後來找到郵箱的時候,那個投稿地址的文件又不知道放哪兒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佈置學校教師學生做手工製作的事情,有的班級做得很認真,像此類的活動,一定要評比,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可是由於自己工作拖拉,沒有認真的評選,也沒有及時地總結,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以後對此類事情要引起重視。必須明確規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讓別人知道做的結局怎麼樣,有佈置有檢查,才能落到實效。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11

《論語》這部書基本上可以稱之為我們中國人的聖經,幾乎所有中國人的道德規範,行為規範,都得從這部書裏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們的一個指路明燈,當然暫且不論此明燈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論語》從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就走上了神壇的道路,歷朝歷代,都把這本書當做統治階級的工具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顯然這種思想是非常利於統治的,最起碼各階級的人羣能夠安於現狀,而且還能聽命於朝。因此,從漢朝起,至清朝終,所有的學問研究者,讀書人,都會對這本書做出註釋、解析,力圖通過自己的想法來重新詮釋孔子的思想,甚至於我們的鄰居,韓國、日本,也有大量的關於《論語》的研究文章。據不完全統計,光是關於《論語》的這種註解類書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參差不齊,有好的,也有壞的。這裏面比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可以説把儒家的學説推向了頂峯。那麼,這浩如煙海的《論語》書籍,如何讀呢,哪種思想比較正確反映孔子的真實思想呢?答案是《論語譯註》--楊伯峻注。

楊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漢語語言文學的專家,生於清末民初時期,自小接受正統教育,對先秦文學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看楊先生的這部書,打開來馬上就能瞭解到楊先生治學之嚴謹,對於研究之認真。《論語》中的文字,他不會隨意解釋任何一個字,如果不把這個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會寫在註釋中的,所以,常常會發現,在註釋文字中,關於一個字的解釋,楊先生需要引經據典,甚至還要講上一段故事,然後才告訴你,這就是他如此翻譯這段文字的原因。可見,他對於這本書所傾注的心血是現在很多所謂教授所不能比擬的。

因此,讀這本書,可以讓人相對客觀的瞭解到孔子的真實思想,而不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這個客觀的思想本身,其實就是孔子所要表達的想法。

那麼,孔子究竟是個具有什麼樣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個人。這個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穌、也不是默罕默德、釋迦摩尼,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與你我一樣,只是,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點與我們不同。《論語》是孔子的弟子門生逐漸整理起來的記錄孔子言論的書籍。這其中有些言論是站在很高的哲學高度來説明一些治國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論也是孔子日常要表達某種想法的尋常語言。所以,從一些尋常語言中也是可以看到孔子的可愛之處的。比如《論語·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説:“觚不像個觚(一種容器),這是觚嗎?這是觚嗎?”。孔子用這種簡單的事情表達他對於禮制的看法,着實可愛。看到這一章好像有一個生動的畫面出現在眼前,孔子拿起來一個觚,一邊捋着鬍子一邊氣憤地説,這是觚嗎?啊!你們都成了什麼樣子!憤世嫉俗的憤青形象躍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個品德高尚的人,這個不得不佩服。孔子窮其一生的時間要達到“仁”的境界,對待自己、對待學生、對待所有他接觸的人,都是用這個“仁”字來對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傳授的思想,來逐漸改變那個社會,從而使天下變得更為和諧,更有秩序,當然,這個秩序同樣是有階級等級的階級秩序。但是在當時,能夠有這種想法並且付諸於實踐的人已經難能可貴了。

那麼,《論語》是不是就是我們現今社會的治療良方了呢,是不是我們的信仰歸宿已經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論語》大致成書開始於春秋末期,編輯完成於戰國初期,這個時代,中國還處於十分動亂的時代,各國諸侯你爭我奪,互不相讓。社會禮制崩塌,各種思想氾濫,東周其時已經是名存實亡,各個諸侯國甚至發明了自己的語言文字、貨幣單位等等,儼然一副分裂景象。而當時的孔子懷揣着一個偉大理想,遊走於各國,希望能夠付諸實踐。這種思想便是禮制的思想,希望通過恢復原有的社會結構和禮數規則,來重新構建社會。比如老百姓能夠認真耕作,士大夫能夠治家有方,諸侯能夠治理好國家,這樣整個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個階層不要總想着越級,你是一個士大夫,就不要想着哪天把諸侯王趕下台,不要在禮制上超越諸侯王,參見諸侯王的時候要保證諸侯王的威嚴,這樣社會各個階層就都穩定下來了。所以,他這種思想在當時的社會看來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點,人的慾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會的發展帶來的就是慾望,所以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孔子的思想是想讓所有人都和他一樣,做好自己應有的社會角色,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這恐怕相當於烏托邦了。其實通過後代的發展也基本能夠看得出來,儒家思想用來教育人民大抵是管用的,但是用來治理國家基本上是沒有什麼作用,還是要嚴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貞觀之治,繁榮的根基正是一種“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這麼説來,《論語》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嗎?也不是。孔子的思想中很多是涉及到我們自己修身方面的問題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終生學習、謙虛、仁慈等等,這些對於現今社會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意義的。説儒家類似於宗教也正是在此。孔子給大家構建了一個極為高尚的目標,甚至於孔子認為在他那個年代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到,所以所有人都可以朝着這個目標前進,而永遠也無法達到,因為有一個終極目標在那裏擺着。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終止這個無休止的輪迴,可是也許需要幾世的修行才能達到,可是上一世的修行誰還記得。那麼你就要接着修行,因為你知道現在不是終點。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説你的仁已經修行的很好了,不,因為孔子都沒有達到,而你,連孔子還沒有達到。那麼儒家可以成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會和諧的。我看僅此而已。

另外,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説《論語》不好的言論,我看也沒有什麼道理。因為當時的孔子可能不是這麼想的。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當時的孔子只是想要表達一種倫理綱常的想法而已,因為當時那個社會已經完全亂套了。所以我還是那個觀點,看一本書,一定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不可以亂理解的。當時,社會戰爭頻仍,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沒有人再遵守以前的舊秩序,孔子認為這是不對的,所以提出這種思想,想要規範人們的行為,不過可惜,他的思想並沒有得到實現,因為可能與社會的發展想違背了。還有“死讀書”的問題,其實孔子是最反對這個觀點的。“學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學活用”。還有就是“學而優則仕”,後世拿這句話為根本,指揮着萬千讀書人在科舉,其實這個話還有半句。子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餘力的要抓緊學習,學習好的,有餘力的,要出來做官。你看,這斷章取義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麼樣,我們不要把《論語》放在一個神的位置頂禮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腳下踩上兩腳,這本書是中華民族承繼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們不能輕易把他忘掉,因為我們的血管中流着《論語》的血,而之所以是中國人,《論語》是我們的根。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12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裏行間。

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説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觀棋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儒家學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鬥”,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孔子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孔子眼中一個可以稱為君子的人一定要有一顆寬容待人的心。藺相如以寬容之心對待廉頗的刁難,展現了君子的博大胸懷。“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由古至今的名人雅士,那些品德高尚、學識淵博的君子們哪一個是沒有寬容坦蕩的胸懷呢?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並非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罷了。《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與小人相差甚遠。

君子還應講求誠信。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在社會生活是很難立足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治理國家也應該講求誠信。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可見,講求信用不但是君子有的品德,還能給人們帶來福運。

當然,作為君子還應當有很多別的品質,比如善於反省,敏而好學,虛心求學,不恥下問。還要胸懷天下,以天下為己任。要注重禮儀,不做違法亂紀的事等等。儘管並非孔子的所有思想觀念都與我們現代社會相符合,但是在《論語》一書中所講的做人道理值得我們去反思,去學習。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13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當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於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當説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言論,大多關於學習,最適合我們國小生閲讀。

《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温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我的過程,懷着愉快的心境去對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也在強調温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經過細讀《論語》,僅閲兩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僅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僅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僅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昇華了。僅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僅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構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終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典古文中較優秀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僅能夠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教師嗎?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14

暑假開始讀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有點頓悟的感覺,就來寫寫自己的感受。

首先從一個節目開始,某個晚上看某電視,李連杰給人感覺很滄桑的感覺,他説出了他的人生感悟,人一輩子,光溜溜的身子來到人間,光溜溜的離開人世,來的時候,需要別人救濟幫忙,走得時候也要麻煩人火葬幫忙,每個人其實都是在別人的救助下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以還是利用在世間的日子去多救助一些別人,才有意義。當別人問他,慈善最大的感慨,他説是"給別人的才是你的",解釋到比如別人送一個表給他,他每次看錶的時候,其實都在想念那個送表的朋友,其實他朋友已經戴在他的身上,他認為,在我們離開世間的時候,什麼都不能夠帶走,為什麼不在自己活着的時候,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呢,這樣一來,自己就永遠的存在在世界上。他把人生歸結為"助人"和"愛人",我想就是他的偉大和成功,他在人生中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真精彩的感受!

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才知道原來我們以前為了論語而論語的思維使我們認為古文化沒什麼用處,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讀懂論語,而且由於沒有生活經歷,對論語之道也沒有真正的體驗。

經歷了20xx年的社會生涯,有時候會對社會有悲觀的想法,對人生有無奈的想法,現在周圍,好象始終是那些有關係的人吃得開,利益始終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熙熙攘攘,皆為利往",不但是那些社會的寵兒,哪怕是平民百姓,都在為手頭的工作而生存,有幾個人可以超脱的生活,有幾個人可以做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畢竟説什麼生活還得繼續。正因為工作的辛苦和無奈,大部分人都覺得不快樂,混日子的感覺很厲害。有錢的人也不快樂,因為他想更加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把錢轉化為長期的快樂,最多就,那種窮快活很少了。

總之,我們的生活,得為"利"字。在這個前提下,那論語的做人學問,仁的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呢?畢竟這個不管我們飯的。我結合自己,想了一下認為其實是我們還是沒有理解人生之道。

首先,不管我們怎麼樣一個人,其實都有一個做人之道,誠實之人,狡詐之人,其實都在修煉自己的人生的道。這個是客觀存在的。只是有些高人,如南懷瑾先生,就會去把做人理論化,找到人生的修煉理論,可以更好的指導做人。而大部分人,則是根據自己的教育和周圍人的影響,在無理論的實施而已。

其次,做人之道,其實並不與謀生之道不相容,它可以知道我們更好的謀生。可以認為,做人之道,是和做事的態度和方式相輔相成,只是做人之道越明確,做事就越清晰,不會出現原則的問題。

最後,做人之道,其實是給人尋找真正的幸福和快樂的根本。始終人生必須明白,財富和享受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疾病、窮困、死亡、失敗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情況,真正人生不敗的境界就是人生的修煉。一個人做人明確了,他可能事業失敗,可能遇到疾病,但是他始終還是會有生存的勇氣和決心,因為他可以面對。否則,則可能會由於某個原因,他失去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也許,我們每個人,不管讀論語也好,還是西方哲學也好,或者自己確定一個準則,找一個健康之道,做自己的人生指南,才是健康的人生,確保永遠不失敗。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15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記錄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_言行的書。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兩大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二是講有關於思想修養方面的。《論語》使我懂得如何處世待人,教給了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其中有幾句論語,我受益非淺。

“温故而知新。”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它的意思是:温習舊知識後,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我對這句話有較深的體會:我時常會拿起國小時的課本來複習,每次複習後,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有時還能發現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識,由此可見覆習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是處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別人的身上。不是嗎?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怎麼可以強施到別人身上呢舉個例子吧:開學時,__要發新課本給同學,如果她/他發現有一本課本缺了個角或有破損,就馬上發給了別人,這就是錯誤的做法。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間該多麼的美好,多麼的和諧啊!!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會知道松柏是最後落葉的。讀了這句話,可想而知,松柏是多麼堅韌不拔,是那麼經得起惡劣環境的考驗。我們不正需要這種精神嗎不論在如何惡劣的環境中,都應該堅強不屈,高風亮節!!抗戰英烈吉鴻昌,面對着敵人的_,毫不畏懼,大義凜然;烈士羅學瓚在獄中堅強不屈,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_員賈起面對國民黨的嚴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靜,英勇不屈,嚴守黨的祕密……這些烈士,他們這種堅強不屈的品格,是多麼令人肅然起敬!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決不能退縮,應該堅強面對,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勇往直前!!

通過學習《論語十則》,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處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16

佛學象百貨店,裏面百貨雜陳,樣樣俱全,有錢有時間,就可以去逛逛,不買東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會需要它。

道家象藥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則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變亂時期,要想撥亂反正,就非研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藥等等無所不包,所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則是糧食店,是天天要吃的。

小時的語文課本里曾經論語的文章,但不喜歡念,一向喜歡色味俱佳的文字,論語念起來生澀難懂,上下文也不連貫,再沒有啥歷史知識,就更加費勁,一直也沒啥興趣。南先生的書真是深入淺出,從一句話引申開去,上下古今中外,娓娓道來,讓人不忍釋卷。如果國小中學的語文老師可以這樣講解論語,我們怎麼會有文化斷代呢?

不由得想起國中的語文老師,他是我們的班主任,那時剛剛畢業。我自他那裏受益良多,他是“狂熱”的魯迅崇拜者,也是浪漫主義的推崇者。還記得他氣宇軒昂地向我們這羣小朋友宣傳説,他最愛三位大詩人,一是屈原,二是李白,三是郭沫若,愛他們的浪漫,愛他們的無羈,愛他們胸懷天下,愛他們絕代風華。

有次中午放學,他是第四節課,一如往常還是拖堂了,這次拖得時間特別長,是因為他在給我們讀郭老的長篇:《鳳凰涅磐》,他大聲而深情地吼着:前不見燈台,後不見海岸~我們更生了,更生了……那時餓着肚子聽着,雖不懂郭老詩中深意,只覺得震憾,但由此知道世上原來還有如此激烈的感情存在。放學後我還特意到書店了買了郭老的詩集,至今還記得《爐中煤》裏的句子“我為了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不僅流下淚來~~現在想來非常感謝他的多次拖堂,感謝他在課堂上激情的發揮,因了他的熱情讓我曉得原來這個世界是如此大。

一個好的老師對孩子的成長真的非常重要。古時講尊師重教,現在總是説對老師越來越不尊重,可是憑心而論,回頭看看所接觸過的老師,能夠當得起“老師”這個稱呼的...還是有限的。講這句話,真是有些難過。高中時的語文老師便是失敗的例子,只會照本宣科,他的教案與輔導教材是一模一樣的:|||,上課時我們拿着老師的教材書,仔細核對他哪句有唸錯!一直不齒那位老師的為人,記得高一時班上有農村考上來的同學,國中時應該是讀死書的,家境看着也不好,老師竟然當着全班同學走到那位同學的面前,對人家説:我看你還是回家幫着種地吧,你在這兒也是浪費時間!......這樣的老師真的非常非常讓人痛恨!學生何辜,遇到這樣的老師就得受這樣的屈辱嗎?畢業後再也沒有拜訪過這位老師,儘管他教了我三年。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17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裏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藴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眾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眾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衞靈公篇)”。按照孔子説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着、趕着跟他説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説,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着可不教之才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就應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衞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説:“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樣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為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應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就應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説,為人子,為人弟者,在家裏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剩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説明了做人要以德為先。也就是《論語》中説的“仁”,我們這天説的德乃為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以前問過老師説:“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説:“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説:“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説,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為説君子就必須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應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這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為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裏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就應對我個性好吧錯!他會認為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為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説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着。你怎樣樣能夠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説,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能夠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保密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説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必須好嗎孔子説:“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為什麼呢因為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為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為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18

《論語》是中國歷史上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該書由孔子的弟子編撰而成,現在較為流行的看法是由孔子的弟子曾參的學生編寫的,大概成書於春秋與戰國之交。《論語》的主要記載了孔子與其弟子之間的一些對話集。我們年輕人讀書,應該做到“讀一部書,該要進一步瞭解此書的作者從事學問,不能只看重材料,若只看重材料,便可不要一部一部書地讀。每一部書應作一全體看,不專是零碎材料的拼湊,不專為得些零碎知識而讀書。我們必須瞭解每一書的作者,才懂得這一書中所藴涵的一種活的精神。”①“文史之學背後,則每有一種藝術存在,或説精神存在,所以我們讀文史方面每一書,必定要讀到此書背後之人。”②因此,我認為,讀《論語》應該先了解一下孔子本人和《論語譯註》一書的作者楊伯峻。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這兩位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孔子是個大思想家,他創立了儒家學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學説,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的學説後來成為我國20xx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對後世影響極大。孔子又是個大教育家。在奴隸社會裏,只有貴族子弟能夠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壟斷了。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突破官府的壟斷,擴大了教育對象的範圍。據説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學生:學習知識要經常複習,“温故而知新”,學習態度要老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相傳,孔子晚年編訂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詩》、《書》等幾部書,還根據魯國的歷史材料編成《春秋》一書。這對古代文化的保存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孔子的弟子曾將他的談話和他與門徒的問答,輯成《論語》一書,這成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楊伯峻(1909~1990)語言學家。原名楊德崇,湖南省長沙市人。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的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譯註方面。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研究方面,他著有《中國文法語文通解》、《文言語法》、《文言文法》、《文言虛詞》(、《古漢語虛詞》、《春秋左傳詞典》等。在古籍的整理、註釋和譯註方面,著有《列子集解》、《論語譯註》、《孟子譯註》、《春秋左傳注》等。在這裏我們還必須提到一個人, 楊伯峻的叔父楊樹達,楊樹達是我國現代著名的語言學家,經文學家,著有《論語疏證》等書,其人對楊伯峻影響極大。《論語譯註》一書影響非常大,曾被香港、中國台灣翻印,日本的兩所大學用做教材。該書譯文明白流暢,註釋重字音詞義、語法規律、修辭規律、名物制度、風俗習慣等的考證,結論在集古今學者之大成的基礎上頗多個人新見。因此,我認為楊伯峻版《論語譯註》應該是瞭解孔子思想和《論語》精髓的一本教為權威的書。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論語》一書,《論語》一書記載了孔子的言語行事,也記載了孔子的若干學生的言語行事。從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我們可以得知,“論語”即為論纂語言的意思。今天我們講的《論語》一書,共有20篇,495條語錄,因此也稱為“論五百”。《論語》的核心思想是“仁”。“《論語》中講‘禮’75次,包括‘禮樂’並言的;講‘仁’卻109次。由此看來,孔子批判的繼承春秋時代的思潮,不以禮為核心,而以仁為核心。①但孔子的思想體系還是 “禮”、和“仁”的統一。“仁”是內在的道德體系的最高範疇,“禮”是“仁”的外在標準。下面具體來談一下“仁”,孔子曾説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這句話點明瞭孔子的中心思想,忠即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6·30)恕即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2·2)。“仁的實踐包含了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話説,‘己之所欲,施之於人’。這是‘仁’的積極方面,盡己為人謂之忠。‘仁’的含義並不僅是‘己之所欲,施之於人’,還有另一方面‘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兩方面合起來,稱作‘忠恕之道’”②。另一方面,“仁”在我們具體的生活中又是如何體現的呢?“樊遲問仁,子曰:‘愛人’”(12·22)。孔子説的“仁”就是愛人。但在這裏應該要指出的是,孔子説的“仁愛”並不等於墨家的“兼愛”和西方的“博愛”。“愛人”的人在當時孔子生活的時代是指士以上的人物,並不包括下層的人民大眾。愛在當時也是有等級的,有差別的。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會責任。

下面談談我讀《論語》的一些感想,餘讀《論語》是從20xx年開始的,當時經中國台灣中文大學一教授指導,研讀此書。最初的形式主要是背誦全書,至於進一步理解則是在以後日常生活中去逐步體會。但是由於大多數語句不能及時理解。因此,於20xx年購買楊伯峻版《論語譯註》進行細讀。另同時購買其他幾個不同的版本作為比較參考書。幾年的時間下來,《論語》一本並未完全讀完。這本書總是看看停停、停停看看,當然更多時候還是在於將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作指導。餘讀《論語》,感覺《論語》是一本一個人時時刻刻都要讀的書,古代有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談。可見,《論語》是一本具有人生大智慧和治國的書。讀《論語》並非只是簡簡單單的看一遍,而是需要仔細的去體會其中的真諦,如現在市面上賣得很hot的于丹的《論語心得》,其實就是將《論語》的大智慧生活化,具體就是指導一個人如何為人處事。如此讚揚《論語》,並不是説《論語》中所説的都是好的,其中也有時代落伍的一面。如:《論語·鄉黨》一篇中,就主要是涉及古代一些禮儀方面的事,在今天看來,則顯得比較落伍。再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8·9)這句話被看作是孔子的一種愚民政策,在今天是一種歷史的退步。總之,《論語》對於年輕人做到格物、致知、修身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我談談《論語》對我日常生活的影響。學了幾年《論語》,吾尤愛三條:(1)、“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4·9);(2)、“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4·17);(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這三條我認為對本人的人生有極大的指導意義,時常拿來反省自己。第一條讓我緊記作為一個追求知識的學子不應集中於吃、穿這種粗俗的東西上,而應該一心一意地誌於追求真理、追求知識。即使平常吃、穿得很一般,但我可以樂在其中。做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7·16),“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6·11)。後一條讓我在看到賢者時,學習其長處,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更新自己,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看到不賢者時,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類毛病,通過這樣一步步的摒棄自己的陋習。第三條對於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了,因為大家在中學時都曾經學過。但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學了將近十年,有誰真正的去體會過着一句子,並在此後中應用過。我曾經説過《論語》是一部具有人生大智慧的書,如果每個人一生都能堅持做到“論五百”,必可以成為一代聖人、一個完人。退一步講,即使我們一生之中只堅持做到幾條精闢的“論五百”,我相信這對我們的人生也有巨大的改變。第三條與前面的第二條在某些意義上有相似的地方,這説明孔子本人也很注意這一點,孔子並非聖人也,其人也是在不斷地向賢人學習的過程中完善自己。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説,更應該如此。同時,這一條也教導我們這處理人際關係時,不應存在孰人優秀孰人不優秀的觀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第三、我談談《論語》與國際關係,更確切的説法應該是儒家與國際關係。《論語》是儒家的集大成的作品,其中也藴涵了不少人性善的思想,儒家提出要以“王道”來治國。“王道”即聖王之道,即是靠道德教誨和教育來貫徹的,王道的力量來自於道德教化,相信“人人皆可以為堯舜”。中國的法家則認為聖人治國是不是要使人人都自覺行善,而着眼於使大眾不能作惡。儒家認為要靠禮樂和道德,而不是靠法律和刑法來治理百姓。而法家在這方面正好與儒家相反。可以看出,儒家代表的是理想主義,法家代表的是現實主義。在中國歷史上,儒家一向指責法家卑鄙、粗野,而法家則總是指責儒家書生氣、不切實際。①理想主義並非不好,在中國歷史上,中國人治國其實還是靠道德與刑法。可以説,道德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而刑法只是防止社會不退步的力量。因此,理想主義在治國方面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在當今世界,中國提出了“和諧世界”的概念,這無疑反應了理想主義的色彩。雖然,表明上看“和諧世界”是很難以實現的,但從長遠看,若整個世界都向這個方向前進,若干年後,當我們的後人從整個世界的歷史體系再來看這個問題時,定能發現當時的人在處理問題時具有了何等的智慧。當下的國際關係就相當與古代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處於一種無政府的狀態了,理想主義在當時雖不起什麼大作用,但仍然是不可少的。

最後,我想説年輕人學習《論語》不應侷限於何地、何時、何書。對於《論語》的學習應該是一生的,不應該侷限於任何地方,在這裏我們可以學習歐陽修的“三上”,即“枕上、廁上、馬上”隨地都可以學習《論語》、思考《論語》。同時,也不應侷限於任何時間,隨時想起,隨時都可以思考《論語》,學習《論語》。另外,學習《論語》也不能侷限於任何版本,因為任何對《論語》的釋注、解説都只是一種解釋,其譯文通常只能表達一種含義,而《論語》本書可能還有其他層次的含義。原文是提示性質的,譯文則做不到這一點。每個譯者都認為其他譯書不夠滿意。無論一個譯本如何力求完善,它總是不及原書。因此,我認為,應該多看不同譯本的《論語》,待自己熟悉之後,再認真思考《論語》原文,得出自己的理解。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19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裏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藴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眾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眾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衞靈公篇)”。按照孔子説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着、趕着跟他説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説,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着可不教之才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應該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衞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説:“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麼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為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説,為人子,為人弟者,在家裏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多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説明了做人要以德為先。也就是《論語》中説的“仁”,我們今天説的德乃為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曾經問過老師説:“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説:“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説:“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説,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為説君子就一定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為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裏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應該對我特別好吧?錯!他會認為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為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説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着。你怎麼樣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説,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隱私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説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一定好嗎?孔子説:“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為什麼呢?因為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為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為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論語為政篇讀書心得 篇20

小時候被老師逼着背書,背“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總覺得是一件苦事,根本不知道何“説”之有!按照教科書和老師的解釋,“學而”第一句的意思是:學習過的東西大家要隨時温習它,“不亦説乎”,説實在的,每天強迫性地讓自己去學習,不是“不亦説乎”,簡直就是“不亦苦乎”!所以根本就不覺得《論語》有多麼了不起,也不相信他説的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但在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裏,我卻看到了《論語》的異彩紛呈,孔子思想的遍地開花。讀到見解獨特之處,我會陷入沉思,讀到幽默之處,我會會心一笑,我知道自己已經被先生的言語所深深吸引,也開始相信,“學而時習之”,真的是“不亦説乎”了。

在此摘取先生對“學而”的解釋,並把以前我所理解它的意思列出,以作比較,從中可窺見先生對《論語》的精闢獨到的見解,也算作讀此書的一個筆記吧。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之前對它的理解是:學習過的東西大家要隨時温習它,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有朋友從遠方來看我,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別人不瞭解我,誤解我,而我並不在心裏怨恨他,這樣才算是君子。

按照這樣來理解的話,強迫性的學習是快樂的,即使我們覺得痛苦,也應該裝快樂狀;有朋友來了,即使窩囊中羞澀,吃完上頓沒下頓我也覺得招待他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你對我不起,我不打你,我不罵你,我心裏也不難過。這是什麼話?!完全是大話,空話嘛!《論語》要是這樣來解讀,那真是荒天下之大謬!我們再來看看,先生對“學而”的解釋。

頭一句的解釋,先生認為,“學而”中的“學”不單純是讀書,而是做人的學問。“學問”從哪裏來?學問不是文字,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這個修養不只是在書本上念,隨時隨地都是我們的書本,都是我們的教育。所以隨時隨地要有思想,隨時隨地要見習,隨時隨地要有體驗,隨時隨地要有反省,就是學問。

第二句的解釋,如果要做學問,就要準備一生寂寞,先生非常幽默,講到這裏時,他説孔子當年也是非常寂寞的,現在到處給他吃冷豬頭,當年他卻連一個“便當”也吃不上。讓人不禁一樂。承前所説,做學問是要忍受寂寞、淒涼之苦的,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瞭解,但是孔子説,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因此他説“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個人在為天下國家,千秋後代思想着眼的時候,正是寂寞淒涼的時候,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非常高興的事情。“遠”字不一定是空間的遠,也可能是時間的遠。

後一句,講的是,做學問的人,即使一輩子沒有人瞭解,也不“愠”,即不怨天尤人,如果能做到這樣,那麼就是所謂的“真人”“真君子”了。

讀完先生的解釋之後,我覺得我被騙了,被老師,被教科書騙了,而且一騙就是十幾年啊,真是冤啊!寫到這裏想起了朋友曾開玩笑地跟我説過的一句話:學問之美在於讓人一頭霧水。可不是嗎?我以前拿起《論語》就會覺得不知所云,確如霧裏看花。由此可見中國教育的粗淺陋薄。從國小到大學,我們的老師又有幾人能給過我們這樣的見解呢,又有幾人能給我們傳授真正的《論語》思想呢?接受這樣教育的我們一知半解,然後我們又一知半解地去教育下一代,這樣下去,可真是要一代不如一代了!

有人説,讀一本書,就是與作者的一次靈魂的交流,我非常認同這個説法。但看先生的書,還談不上能與先生交流,先生站得太高,我只能仰視他,聆聽他的教誨,從中汲取孔子及先生思想的精華,來彌補我之前讀書的缺陷,我也只能如此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xzp8n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