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論語的讀書心得(精選20篇)

論語的讀書心得(精選20篇)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

今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秀讀物《論語》。

論語的讀書心得(精選20篇)

當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啟發。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句話翻譯為現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孔子説:“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説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後悔。説話少出錯,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從事學校中層領導幾年了,活沒少幹,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可是人際關係及上下級關係處得就是不怎麼樣。有時候總結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説,做得多就錯得多。當今天看了孔子教導弟子的話之後,我才知道,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於傾聽和觀察。人長着眼睛和耳朵是做什麼的呢?絕對不是擺設,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先鋒反饋的消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後經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判斷,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可以棄之不言,謂“其餘”。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瞭解借鑑曾經出現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為“其餘”之列了。

孔子説,只有這樣,你説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後悔的次數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捨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於借鑑利“前車之覆做後車之鑑”。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善於聽取眾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擇。這樣才會不做或少做後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換車字旁音為倪),小車無軏,(音為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話説,一諾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沒有講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國小,説好了,把投稿地址發給那個國小的教導主任的,可是回來之後,把那個郵箱和電話不知道放哪兒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沒有發。心裏很是愧疚。可是等後來找到郵箱的時候,那個投稿地址的文件又不知道放哪兒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佈置學校教師學生做手工製作的事情,有的班級做得很認真,像此類的活動,一定要評比,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可是由於自己工作拖拉,沒有認真的評選,也沒有及時地總結,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以後對此類事情要引起重視。必須明確規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讓別人知道做的結局怎麼樣,有佈置有檢查,才能落到實效。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2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而於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説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人們常説,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説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

平時,總喜歡看一些純文類的書籍、目的也是想淨化自己的心靈,盪滌內心的浮躁,但這種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轉移較之於自內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從容實則“其遠差矣。”能將一部《論語》經典講得深入淺出,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國學造詣。在“君子之道”章節,作者對君子進行了精闢講解。但書中有個觀點讓我費解,“君子的社會角色是變通的、與時俱進的。一個君子重要的不在於他的所為,而在於他所為背後的動機。他們是社會的良心。”用動機而不是用行為判斷人,這是早已被唾棄的謬論,讓人聯想起衞道、道德殺人等不雅字眼,作者放在自己鍾情的君子身上所為何來?歷史上心懷悲憫手舉利刃和流着眼淚殺人的人着實不少,莫非他們也是君子?不知該敬佩還是同情作者,一位《論語》的信徒,卻無心快語道破了“君子”的偽善本質。

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現在我們必須得仰望它。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説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這就是于丹教授《論語心得》給我們的啟迪。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國》更好一些,她的語言沒有易中天那樣幽默,但絕對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是從天地人之道説起的。從盤古開天地這種變化最終達到的一個境界,叫做“神於天,聖於地”,她説: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有了這樣一個大的宇宙觀,再將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來,全方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人、普通人及現代社會的需要。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説對國 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3

過去曾有過“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説法。在延續一千多年的科舉時代,《論語》也是國家錄用官員考試的指定教科書。

但是隨着時代的變遷,治理國家的環境變了,治理國家的方式自然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因此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指望通過兩千多年前形成的《論語》上面制定的治理國家的方式來管理國家,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我根據開放社會的理論、從國際視野的角度、圍繞怎樣學習文化知識和怎樣學習做人的主題,從整部《論語》中選擇了一半與此有關的部分,按照“教育、孝順、仁愛、誠信、禮節、義利、察人、交友、鬼神、志向、反省、君子”這十二個分類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學會怎樣做人有所參考。另外,為了保證《論語》的完整性,我們同時也在這本書的結尾,附上了整本《論語》的全文。一來可以讓大家瞭解本書所選擇的部分在《論語》中的具體出處,二來也可以為那些有興趣學習整本《論語》的讀者提供一個方便。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4

今天開始認真讀《論語》。對於這一類的古籍,年輕的時候真不太上心。想想自己讀了很多年的書,竟連這樣一本古典、經典、充滿智慧、字字珠璣的書都不曾好好讀過,不禁汗顏。

細讀之下,竟萌生了寫點什麼的慾望。於是乎,開啟了塵封的個人公眾號,寫下讀《論語》後的第一篇感想。作為開篇文章,這真是一個不過的選擇。

第一段便是那耳熟能詳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説”同“悦”,一早便知。然“悦”與“樂”的區別在哪?之前從未細想。悦在內心,樂則見於外。可不,學習的過程中內心充滿喜悦,那是靜靜的心底的私語。百家筆記網()雖有時也會忘形地手舞之,足蹈之,但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表面平靜,內心洶湧。有時竟然是不能説,不可説,説不得,説不出。呵呵,有時候語言的力量真真有限的很。

而有“朋”來到,若不喜形於色,豈不讓“朋”誤會?而“朋”之一字,絕非泛指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之人。可見古人擇友嚴苛,並不隨意與人為朋。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這樣的人來了,豈會不樂開了懷?那絕對是喜不自勝啊。

“人心隔肚皮,對面不相識”。人與人之間的瞭解可謂是難之又難。知你、懂你的人世間能有幾人?年輕時常常豪氣干雲地吼上一句:莫道前程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現在想想不免發笑。所以,人不知,我不愠,這豈不是我們該有的基本境界嗎?話説,你愠了又如何?可不就是庸人自擾嗎?就讓花自飄零水自流吧。

靜靜地享受讀書的喜悦,讓真正的朋友感受你的在乎,在不為人知的角落淡然地微笑。這是夫子早就給予我們的智慧。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5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裏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藴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眾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眾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衞靈公篇)”。按照孔子説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着、趕着跟他説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説,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着可不教之才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就應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衞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説:“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樣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為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應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就應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説,為人子,為人弟者,在家裏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剩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説明了做人要以德為先。也就是《論語》中説的“仁”,我們這天説的德乃為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以前問過老師説:“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説:“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説:“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説,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為説君子就必須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應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這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為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裏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就應對我個性好吧錯!他會認為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為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説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着。你怎樣樣能夠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説,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能夠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保密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説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必須好嗎孔子説:“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為什麼呢因為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為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為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6

今天讀了論語。讀完第一個感想就是:果然是論語啊!謬論真不少!很多話都像廢話一樣……明明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做到的人幾乎沒有嘛……怪不得孔子是聖人——全部都做到這樣也算他有本事了!像他學習!!

不過我覺得學習真的很重要,而且學習要經常去實踐。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説呼?”不是沒有道理的。身邊學習好的人有很多,雖然我不是很自覺的人,可是我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啊!

本來要寫讀後感的……可是正正經經的作業一樣的讀後感好難寫,所以先上來發發牢騷——就開心一點了——等一下就去寫作業,要好好研究一下孔子這個人!

我其實讀得是李澤厚的《論語今讀》,是學校的暑假作業啦……不過呢讀了真的有感覺!覺得時間過得好快……作業都快來不及做啦!!讀完厚厚的一本《論語今讀》不知道要幾天以後了——乾脆先挑幾句寫起來!

不知道慧欣以前有沒有讀過論語呢?又開始想她了……希望早日跟她的blog聯繫上,當然我先要把自己的blog弄得好一點,否則不敢“見”她咯。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7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裏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説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説:“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8

一部書在兩千五百年前編撰而成,現存二十篇,四百七十餘章。它主要集中反映了某位聖賢的思想,成為了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對古代中國社會和現在中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就是《論語》,這位聖賢就是孔子。

自古有言讀書要“知人論世”,現在讀《論語》就必須要了解孔聖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三歲喪父,家境貧寒,但“志於學”,好學上進,“三十而立”,創立了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傢俬塾,收徒講學,傳經授藝。50歲左右事政,頗有政績,而後因不滿魯國國君的昏庸,帶領顏回等弟子周遊列國,顛沛流離十四年並一路宣傳他的“仁禮”主張。之後回到魯國專心於教育工作,收授弟子3000人,其中賢者72人。孔子一生為政教學貢獻都很大,有人神化孔子,稱“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這句話雖不實且誇張,但也道出了孔子的思想和論著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歷史的影響。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載體,這本自古被譽為“四書”之一的經典,飽含了無數的道理。自古也有無數人不斷地閲讀和研究,但想要弄懂和看透它,絕非易事。今天,我只是在這裏寫下我所想到的和得到的一些啟迪。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集合了一位偉大的古代聖人的思想,實在是博大精深,每一次閲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的。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9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現在有一些人辦事,無論事大事小,總是要把前因後果,種種可能都考慮清楚。反反覆覆,舉棋不定。用當今主流的眼光看來,這種人都是可以統領大事的,因為他們是那麼的謹慎,精打細算。由此看來,三思而後行是誇讚人謹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這段話裏,卻並不贊成以季文子為例的三思而後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虛詞,當多次講。季文子是魯國大夫,非常計較個人得失。這人考慮事情反覆不定,辦事過於謹慎。孔子説:考慮兩次就可以了。為什麼是兩次而不是多次考慮呢?我想,這就牽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於事而訥於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謂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軀,但是辦事講究迅速敏捷,説話謹小慎微。這就是季文子的謹慎之所以不為孔子所稱讚的緣故。

孔子所説的敏於行,並不是説毫不考慮後果地草草了事。孔子是要人們斟酌計劃兩次。因為有敏於行作為基礎,所以第一次思考便應該定下了大致脈絡,第二次思考只不過是錦上添花,查漏補缺罷了。由此看來,第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純數多餘了。這種情況和我在考場上的境況大致相同。第一遍填完答卷,整個試卷就明白了打半。這時候的勝負其實幾乎成了定局,只不過還應該檢查一遍,以防有小節有虧。但是別説時間無多,就算有時間一遍又一遍地檢查下去,我也不會做。為什麼?因為這時候第三次視察考卷,雖然更加細緻謹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特別是在一些改動過的大題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斷全都拋諸九霄雲外了,當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反倒壞了事。

謹慎是人沉穩的表現,但是過於謹慎了,卻是小器,拘泥於瑣屑之中了。所謂物極必反,如此三思而後行,就只有坐失良機,自己吃自己種下的苦果了。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0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論語·子罕》

孔子很重視日常生活中的禮節。他尊禮,守禮,行禮,並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一種自我修養。當做官的人,穿喪服的人,還有盲人路過他面前,不管這個人多麼年輕,他也一定要站起來;如果他要從這些人面前經過,他就小步快走,這表示對這些人的一種尊敬。

這就是一種禮儀,這就是對人的一種尊重。

尊重,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對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種對他人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盡善盡美,完美無缺,我們沒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申視別人,也沒有資格用不屑一顧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別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們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傷害別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某些地方不如他人,我們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理應有的尊重。一個真正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必然會以平等的心態、平常的心情、平靜的心境,去面對所有事業上的強者與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運者與不幸者。

尊重,是一縷清風、一泓清泉、一顆給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劑催人奮進的強心劑。它常常與真誠、謙遜、寬容、讚賞、善良、友愛相得益彰,與虛偽、狂妄、苛刻、嘲諷、兇惡、勢利水火不容。給失敗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對別人失敗後的同情、安慰與鼓勵;給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對別人成功的敬佩、讚美與追求。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間的真情在,就有未來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後的繼續奮進,就有失敗後的東山再起。

尊重不是盲目的崇拜,更不是肉麻的吹捧;不是沒有原則的廉價奉迎,更不是沒有自尊的低三下四。懂得了尊重別人的重要,並不等於如何尊重別人。從這個意義上説,尊重也是一門學問。學會了尊重別人,就學會了尊重自己,也就學會和掌握了人生的一大要義。

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地體味與摸索吧!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1

小時候,我們大家都學過《論語》十則。雖然叫十則,但是《論語》可不光十則。他總共有二十篇,它的作者就是偉大的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它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及學説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論語》就是孔子的代表作,記錄了孔子及其_言行,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的第一篇是《學而》。這一篇主要是闡述讀書與做人的關係,強調嚴於利己,仁愛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範疇。《論語》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章的前兩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而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千萬不能空談浮言,心中不一。這種踏實態度和質樸精神長期影響着中國人,成為中環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內容。

而《論語》的第二篇主要是講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温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述。這一篇裏,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孔子還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的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篇裏面提到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論語讓我知道了每天都能學習到新的知識,這些新知識能擴大我的知識面,如果每天都能做到複習前面學過的知識,並且用心體會有自己的理解和領悟。那麼,我就能不斷進步了。知識積累豐富了,那麼學習就能進步了。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2

《論語今讀》是儒家原典思想的現代闡釋,李澤厚先生提倡古為今用。一 方面,李澤厚先生讓孔子復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們言説;另一方面,他又憑 其獨特的方式針對孔子的問題給予回答。通過閲讀《論語今讀》 ,值得我們思考 的不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澤厚所闡釋的孔子的思想,是現代的孔子思 想。 粗略的閲讀了一遍之後, 最為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數李澤厚先生對論語中孝道, 讀書,以及為人修身養性之道所做的闡述。 《論語》作為儒家學説的代表作,有着包羅萬象的價值觀念,如“孔顏” 一樣的的人格,自古以來都有着獨特的感召力,其積極進取的入世精神,始中激 勵着人們不要碌碌無為的虛度人生。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 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孔子直 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 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 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論語”中有政治主張,教育原則,倫理觀念, 品德修養諸多環節,孔子以自己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 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一、孝道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 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孔 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 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 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 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 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 ”這裏講了什麼是孝, 同“事

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 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 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 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 正的孝。 二、讀書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這是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 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 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 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 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 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多向 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 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 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 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 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 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 ……但是正是這樣的 “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 多偉人。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 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 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為人之道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説“夫儒者,難於變革,可與守成” 。斯言一出, 遂使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 成為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 “守成” 之學。 建國已五十多年, “五十而知天命” ,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秀傳 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 ,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 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藴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 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 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 吹又生” ,就是因為這其中藴藏着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 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 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 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説對國 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 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 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品味 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 達的心胸, 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 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 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 內心的安寧、 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 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 極目標,整體主題。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四、修身之道 《論語》所創導的道德修養理論與方法是:自省、克己、慎獨、忠恕、中 庸和力行。 自省是在思想意識、 情感態度、 言論行動等各個方面去深刻認識自己、 剖析自己;克己仍是指自我剋制、自我約束能力的影響,使自己的言行舉動都符 合社會道德規範,促進社會的和諧;忠恕便是根據自己內心的體驗來推測別人的 思想感受,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別人着想,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 而深度則是在自省和克己基礎上,使自我修養達到更高境界的一種修養方式;中 庸就是寬容和接納異己,設身處地為人着想,聆聽別人的心聲,和諧人際關係。 這些豐富的思想就是在現代的中國小政治思想教本中也有不少引入。 它對青少年 健康道德觀與世界觀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是孔子教導人們養性之道。做人應 持虛懷若谷之心,揣廣博天地胸襟。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 解別人。在生活中,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考慮,多站在對方的 角度上想問題、做事,我想許許多多的矛盾、糾紛甚至悲劇都不會產生。然而, 當利益衝突一旦出現,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為什麼今天的我們想問題總是忽略 了它呢? 漫漫人生途中,我會用生命去體會,用行動去感知,用至高無上卻又簡單 至純的精神去和千古的先賢聖人進行心靈的對話。這部曾被譽為治國之本的《論 語》 ,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今天還能啟發 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3

佛學象百貨店,裏面百貨雜陳,樣樣俱全,有錢有時間,就可以去逛逛,不買東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會需要它。

道家象藥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則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變亂時期,要想撥亂反正,就非研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藥等等無所不包,所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則是糧食店,是天天要吃的。

小時的語文課本里曾經論語的文章,但不喜歡念,一向喜歡色味俱佳的文字,論語念起來生澀難懂,上下文也不連貫,再沒有啥歷史知識,就更加費勁,一直也沒啥興趣。南先生的書真是深入淺出,從一句話引申開去,上下古今中外,娓娓道來,讓人不忍釋卷。如果國小中學的語文老師可以這樣講解論語,我們怎麼會有文化斷代呢?

不由得想起國中的語文老師,他是我們的班主任,那時剛剛畢業。我自他那裏受益良多,他是“狂熱”的魯迅崇拜者,也是浪漫主義的推崇者。還記得他氣宇軒昂地向我們這羣小朋友宣傳説,他最愛三位大詩人,一是屈原,二是李白,三是郭沫若,愛他們的浪漫,愛他們的無羈,愛他們胸懷天下,愛他們絕代風華。

有次中午放學,他是第四節課,一如往常還是拖堂了,這次拖得時間特別長,是因為他在給我們讀郭老的長篇:《鳳凰涅磐》,他大聲而深情地吼着:前不見燈台,後不見海岸~我們更生了,更生了……那時餓着肚子聽着,雖不懂郭老詩中深意,只覺得震憾,但由此知道世上原來還有如此激烈的感情存在。放學後我還特意到書店了買了郭老的詩集,至今還記得《爐中煤》裏的句子“我為了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不僅流下淚來~~現在想來非常感謝他的多次拖堂,感謝他在課堂上激情的發揮,因了他的熱情讓我曉得原來這個世界是如此大。

一個好的老師對孩子的成長真的非常重要。古時講尊師重教,現在總是説對老師越來越不尊重,可是憑心而論,回頭看看所接觸過的老師,能夠當得起“老師”這個稱呼的...還是有限的。講這句話,真是有些難過。高中時的語文老師便是失敗的例子,只會照本宣科,他的教案與輔導教材是一模一樣的:|||,上課時我們拿着老師的教材書,仔細核對他哪句有唸錯!一直不齒那位老師的為人,記得高一時班上有農村考上來的同學,國中時應該是讀死書的,家境看着也不好,老師竟然當着全班同學走到那位同學的面前,對人家説:我看你還是回家幫着種地吧,你在這兒也是浪費時間!......這樣的老師真的非常非常讓人痛恨!學生何辜,遇到這樣的老師就得受這樣的屈辱嗎?畢業後再也沒有拜訪過這位老師,儘管他教了我三年。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4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就是《論語》裏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前一則,那麼,他們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後一則告訴我們:聰敏而一則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我的人請教為羞恥。這兩句話雖就是説:幾個人在一齊出自20__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這天對我們的學習仍有重要的指導好處。

人不怕犯錯誤,只要勇於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我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當的時候,一經別人指出,他就會立即道歉並改正。他的弟子子貢就以前感慨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説:“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就是説教師對自我要努力學習,永不滿足;對學生要勤奮教導,不知疲倦。《論語》引孔子的話説:“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去爾已矣。”他説,如果説到聖與仁,那我怎樣敢當!我只但就是就是學習和工作從不厭倦,教誨學生總不知疲倦,那就是能夠這樣説的。

在《論語》裏對以前犯過錯誤的少年,孔子表現出寬宏的胸懷。他説:“人潔以進,於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意思就是説人家已經去掉了污點而進步,就要讚許他的潔淨,對他的過去不就應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將孔門的七十二賢三千弟子看成就是棵棵樹苗的話,那孔子就就是肥沃的土壤,他們共同營造了一片生命的綠洲,兩千多年來,我們華夏大地。這一片綠洲一向點綴裝扮着

孔子認為,學習務必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就是説,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説:“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就是吾憂也。”也就就是説,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就是我們憂慮的。

透過學習《論語》,我懂得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關於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度,真就是得益非淺!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5

《論語》是中國歷史上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該書由孔子的弟子編撰而成,現在較為流行的看法是由孔子的弟子曾參的學生編寫的,大概成書於春秋與戰國之交。《論語》的主要記載了孔子與其弟子之間的一些對話集。我們年輕人讀書,應該做到“讀一部書,該要進一步瞭解此書的作者從事學問,不能只看重材料,若只看重材料,便可不要一部一部書地讀。每一部書應作一全體看,不專是零碎材料的拼湊,不專為得些零碎知識而讀書。我們必須瞭解每一書的作者,才懂得這一書中所藴涵的一種活的精神。”①“文史之學背後,則每有一種藝術存在,或説精神存在,所以我們讀文史方面每一書,必定要讀到此書背後之人。”②因此,我認為,讀《論語》應該先了解一下孔子本人和《論語譯註》一書的作者楊伯峻。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這兩位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孔子是個大思想家,他創立了儒家學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學説,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的學説後來成為我國20xx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對後世影響極大。孔子又是個大教育家。在奴隸社會裏,只有貴族子弟能夠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壟斷了。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突破官府的壟斷,擴大了教育對象的範圍。據説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學生:學習知識要經常複習,“温故而知新”,學習態度要老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相傳,孔子晚年編訂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詩》、《書》等幾部書,還根據魯國的歷史材料編成《春秋》一書。這對古代文化的保存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孔子的弟子曾將他的談話和他與門徒的問答,輯成《論語》一書,這成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楊伯峻(1909~1990)語言學家。原名楊德崇,湖南省長沙市人。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的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譯註方面。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研究方面,他著有《中國文法語文通解》、《文言語法》、《文言文法》、《文言虛詞》(、《古漢語虛詞》、《春秋左傳詞典》等。在古籍的整理、註釋和譯註方面,著有《列子集解》、《論語譯註》、《孟子譯註》、《春秋左傳注》等。在這裏我們還必須提到一個人, 楊伯峻的叔父楊樹達,楊樹達是我國現代著名的語言學家,經文學家,著有《論語疏證》等書,其人對楊伯峻影響極大。《論語譯註》一書影響非常大,曾被香港、中國台灣翻印,日本的兩所大學用做教材。該書譯文明白流暢,註釋重字音詞義、語法規律、修辭規律、名物制度、風俗習慣等的考證,結論在集古今學者之大成的基礎上頗多個人新見。因此,我認為楊伯峻版《論語譯註》應該是瞭解孔子思想和《論語》精髓的一本教為權威的書。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論語》一書,《論語》一書記載了孔子的言語行事,也記載了孔子的若干學生的言語行事。從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我們可以得知,“論語”即為論纂語言的意思。今天我們講的《論語》一書,共有20篇,495條語錄,因此也稱為“論五百”。《論語》的核心思想是“仁”。“《論語》中講‘禮’75次,包括‘禮樂’並言的;講‘仁’卻109次。由此看來,孔子批判的繼承春秋時代的思潮,不以禮為核心,而以仁為核心。①但孔子的思想體系還是 “禮”、和“仁”的統一。“仁”是內在的道德體系的最高範疇,“禮”是“仁”的外在標準。下面具體來談一下“仁”,孔子曾説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這句話點明瞭孔子的中心思想,忠即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6·30)恕即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2·2)。“仁的實踐包含了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話説,‘己之所欲,施之於人’。這是‘仁’的積極方面,盡己為人謂之忠。‘仁’的含義並不僅是‘己之所欲,施之於人’,還有另一方面‘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兩方面合起來,稱作‘忠恕之道’”②。另一方面,“仁”在我們具體的生活中又是如何體現的呢?“樊遲問仁,子曰:‘愛人’”(12·22)。孔子説的“仁”就是愛人。但在這裏應該要指出的是,孔子説的“仁愛”並不等於墨家的“兼愛”和西方的“博愛”。“愛人”的人在當時孔子生活的時代是指士以上的人物,並不包括下層的人民大眾。愛在當時也是有等級的,有差別的。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會責任。

下面談談我讀《論語》的一些感想,餘讀《論語》是從20xx年開始的,當時經中國台灣中文大學一教授指導,研讀此書。最初的形式主要是背誦全書,至於進一步理解則是在以後日常生活中去逐步體會。但是由於大多數語句不能及時理解。因此,於20xx年購買楊伯峻版《論語譯註》進行細讀。另同時購買其他幾個不同的版本作為比較參考書。幾年的時間下來,《論語》一本並未完全讀完。這本書總是看看停停、停停看看,當然更多時候還是在於將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作指導。餘讀《論語》,感覺《論語》是一本一個人時時刻刻都要讀的書,古代有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談。可見,《論語》是一本具有人生大智慧和治國的書。讀《論語》並非只是簡簡單單的看一遍,而是需要仔細的去體會其中的真諦,如現在市面上賣得很hot的于丹的《論語心得》,其實就是將《論語》的大智慧生活化,具體就是指導一個人如何為人處事。如此讚揚《論語》,並不是説《論語》中所説的都是好的,其中也有時代落伍的一面。如:《論語·鄉黨》一篇中,就主要是涉及古代一些禮儀方面的事,在今天看來,則顯得比較落伍。再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8·9)這句話被看作是孔子的一種愚民政策,在今天是一種歷史的退步。總之,《論語》對於年輕人做到格物、致知、修身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我談談《論語》對我日常生活的影響。學了幾年《論語》,吾尤愛三條:(1)、“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4·9);(2)、“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4·17);(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這三條我認為對本人的人生有極大的指導意義,時常拿來反省自己。第一條讓我緊記作為一個追求知識的學子不應集中於吃、穿這種粗俗的東西上,而應該一心一意地誌於追求真理、追求知識。即使平常吃、穿得很一般,但我可以樂在其中。做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7·16),“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6·11)。後一條讓我在看到賢者時,學習其長處,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更新自己,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看到不賢者時,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類毛病,通過這樣一步步的摒棄自己的陋習。第三條對於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了,因為大家在中學時都曾經學過。但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學了將近十年,有誰真正的去體會過着一句子,並在此後中應用過。我曾經説過《論語》是一部具有人生大智慧的書,如果每個人一生都能堅持做到“論五百”,必可以成為一代聖人、一個完人。退一步講,即使我們一生之中只堅持做到幾條精闢的“論五百”,我相信這對我們的人生也有巨大的改變。第三條與前面的第二條在某些意義上有相似的地方,這説明孔子本人也很注意這一點,孔子並非聖人也,其人也是在不斷地向賢人學習的過程中完善自己。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説,更應該如此。同時,這一條也教導我們這處理人際關係時,不應存在孰人優秀孰人不優秀的觀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第三、我談談《論語》與國際關係,更確切的説法應該是儒家與國際關係。《論語》是儒家的集大成的作品,其中也藴涵了不少人性善的思想,儒家提出要以“王道”來治國。“王道”即聖王之道,即是靠道德教誨和教育來貫徹的,王道的力量來自於道德教化,相信“人人皆可以為堯舜”。中國的法家則認為聖人治國是不是要使人人都自覺行善,而着眼於使大眾不能作惡。儒家認為要靠禮樂和道德,而不是靠法律和刑法來治理百姓。而法家在這方面正好與儒家相反。可以看出,儒家代表的是理想主義,法家代表的是現實主義。在中國歷史上,儒家一向指責法家卑鄙、粗野,而法家則總是指責儒家書生氣、不切實際。①理想主義並非不好,在中國歷史上,中國人治國其實還是靠道德與刑法。可以説,道德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而刑法只是防止社會不退步的力量。因此,理想主義在治國方面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在當今世界,中國提出了“和諧世界”的概念,這無疑反應了理想主義的色彩。雖然,表明上看“和諧世界”是很難以實現的,但從長遠看,若整個世界都向這個方向前進,若干年後,當我們的後人從整個世界的歷史體系再來看這個問題時,定能發現當時的人在處理問題時具有了何等的智慧。當下的國際關係就相當與古代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處於一種無政府的狀態了,理想主義在當時雖不起什麼大作用,但仍然是不可少的。

最後,我想説年輕人學習《論語》不應侷限於何地、何時、何書。對於《論語》的學習應該是一生的,不應該侷限於任何地方,在這裏我們可以學習歐陽修的“三上”,即“枕上、廁上、馬上”隨地都可以學習《論語》、思考《論語》。同時,也不應侷限於任何時間,隨時想起,隨時都可以思考《論語》,學習《論語》。另外,學習《論語》也不能侷限於任何版本,因為任何對《論語》的釋注、解説都只是一種解釋,其譯文通常只能表達一種含義,而《論語》本書可能還有其他層次的含義。原文是提示性質的,譯文則做不到這一點。每個譯者都認為其他譯書不夠滿意。無論一個譯本如何力求完善,它總是不及原書。因此,我認為,應該多看不同譯本的《論語》,待自己熟悉之後,再認真思考《論語》原文,得出自己的理解。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6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人。孔夫子正是以這種樸素的、温和的生活態度來影響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種子,把那種生活的態度、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

在閲讀論語的過程中,我更進一步加深了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的理解與感悟。

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着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而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於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做到學與思的結合,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反思性的教師,才能不斷進步 。

孔子説:“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夏説:“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説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與孔子的這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説是驚人的一致。可見人類在知識的認知和獲取上,不論地域、種族如何差異,其根本性的原則往往是一致的。學習要聽別人講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聽信別人。

只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為了學習而學習,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學習,大腦卻一片空白,學習只為了追求數量,而不在乎質量,結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學習在思考,也在於吸收。

也有不少人,為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學習。只是一味地思考,沒有一定的學習指導,結果思考鑽進了死衚衕,就難免是非不分。

因學習而思考,而感到充實。因思考而學習,而感到明智。可見,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缺一不可。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7

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談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君主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羣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用法制禁令來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求得免於犯罪受罰,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的治國方針是重道德而忽視刑罰,法制的作用,如“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所説,他認為只要周君用道德來教化,諸侯就像眾星圍繞北極星一樣來拱衞周朝,也就是垂拱而治。也可以看出孔子只想着維護周朝的封建統治而不重視百姓,像希臘雅典制定法律是用來維護公民的權利,而這的刑罰是用來維護封建統治,這就是東西方民主思想的不同。

孔子“以德治國”的理念在當今社會依然是重要的,一個名叫“小悦悦”的幼小生命,連續被兩輛車碾過,旁邊的路人竟然熟視無睹,任由其身受重傷,最終不治身亡。可見道德的重要性。然而越來越多的老人假摔騙錢,就需要公安部門必須依法嚴懲,拒不姑息,應當追究法律責任。只有提高了“假摔”騙錢的違法成本,才能讓“假摔”者安分守己,保護本以薄弱的公眾道德。

由此只有將道德和法律相結合,把法律作為約束行為的一個底線,提高道德水平,社會才會更加和諧。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8

古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人讀出了“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的凌雲壯志,有人讀出了“朝聞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讀論語,更多的則是像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羣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一個平凡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其實,作為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這正是我們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東西。

人應該如何生活呢?孔子給出的第一個答案便是“愛”。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東西似乎是“禮”,如何宴請賓客,如何侍奉國君,所以禮節他都一板一眼、嚴謹無差,並認為禮樂是治國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説:“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在他看來,沒有仁愛的根基,禮也是無用的.。這點孔子曾反覆闡述。尤其是對父母之愛。他談論孝,人人都説孝就是奉養父母,而他卻説如果不能從心底裏敬愛父母,這又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事實上,也只有基於真誠的親子之愛,才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孝道。當別人向他請教治喪之禮時,他簡潔的回答:“與其易也,甯戚”,與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從心底裏真的為逝者悲傷,一場充滿愛的喪禮,才是對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實,不論是古今中外,對於任何人來講,愛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們能夠達致幸福快樂的階梯,不懂愛的人便不會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們受過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我們那個時候更聰明更靈巧,卻很少看到他們對父母的體諒和感激,父母盡最大所能給了孩子一切,讓孩子覺得接受別人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卻獨獨忘記教會孩子如何去愛他人,而愛的缺失,不僅僅會讓孩子在今後的集體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沒有愛的人,無法體會到生活中最高的快樂。因此,真誠的仁愛之心,是孔子反覆向他的學生所強調的,這也應該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恆中心。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19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當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於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當説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言論,大多關於學習,最適合我們國小生閲讀。

《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温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我的過程,懷着愉快的心境去對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也在強調温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經過細讀《論語》,僅閲兩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僅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僅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僅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昇華了。僅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僅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構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終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典古文中較優秀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僅能夠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教師嗎?

論語的讀書心得 篇20

今天,我終於讀到論語的第8篇了,回想着原來讀的辛苦。有許多字不會讀,都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查,字典翻都翻得想吐。雖然前面很辛苦,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嘛。孔子的仁和禮都在我的心底紮下了深根。正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從課前導讀上也讀到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不論社會地位高低貴賤,每個人都應有受教育的機會。

我讀論語時發現了一句話: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以為並沒有什麼大的含義便直接看譯文了。譯文上是這樣寫的:孔子説: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時説話辦事的有把握;四十歲時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時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時凡聽到的都能辨別是非;到了七十歲時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我從這句子中隱約體會到一個含義。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着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悟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身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進過長時間的鍛鍊和學習,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的遵説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9ynm4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