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筆記_有效教學讀後感(精選4篇)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筆記_有效教學讀後感(精選4篇)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筆記_有效教學讀後感 篇1

讀了《有效教學》這本書後,從這本書中我獲益非淺,不僅知道了有效教學的含義,也同時意識到有效教學對於教師來講在新課程教學當中它有着很多實際的意義。閲讀《有效教學》一書後,我受到了很大啟發,我覺得老師若想把認真準備的課付諸實施,把教學原則成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還必須達到上好課的一些基本要求。書中有關促成有效教學的幾種關鍵行為之後,我深有感觸,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課堂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時空場所,是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舞台。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劣關涉到教師生命價值的展現,對教師自身的發展也有着重要影響。有效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師生能夠平等交往、高質互動的真實的課堂,是師生能夠充分展現個性魅力與智慧、演繹生命價值並最終實現共同發展的課堂;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師生能夠感受幸福,共享智慧,充滿詩意,成為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的課堂。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筆記_有效教學讀後感(精選4篇)

“備學生,才能備活課堂”。因此在備課中,多獲取學生信息,準確診斷和預測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可能會遇到的內容,是“備學生”的重要原則。教師備課如果單單憑藉對學生的片面瞭解,而忽略學生的經歷水平和反應水平,一堂課成功的機率是非常低的。教師應該試着從以下六方面着手:學生可能想到的內容;學生難懂的內容;學生疑慮的內容;學生易錯的內容;學生激動的內容;學生易忘的內容。教師通過備學生,加強備課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進而優化教學過程,發展學生潛能,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從而達到更好地駕馭課堂,有效教學。總之,要“備”好學生,我們就要與學生為伍,做學生的朋友,和他們同甘共苦;我們就要放得下老師的架子,虛心向學生請教、向學生學習。

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書中引用維果茨基一句話“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有效指導下逐步發展的過程,教學的本質特徵不是行為注意者所認為的刺激——反應,而是激發學習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機能。課堂教學的中心應該在於學生而不在於教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是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這句話指出了教師在教學中應起的作用,也明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要地位,還有指出了課堂必須是在教師有效指導之下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把握指導時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五不”,即學生能理解的不講解,學生能敍述的不替代,學生能操作的不示範,學生能發現的不暗示,學生能提問的不先問,保證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和時間;二是指導適當,就是教師話語不重複,意思表達清楚,指導內容針對性強,即學生想了解的內容、難以解決的問題給予指導,教學指導的有效性,往往表現在教師給予學生的指導與學生期望得到的指導的一致性上。

有效管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的管理有助於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使教師能夠有效地組織教學,師生之間的溝通則變得順暢,教學效果就高。反之再充分的教學準備都將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故而教學的有效性依賴於教 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準備好了嗎?幼教開學準備國小教師教案國小教師工作計...國中教師教案國中教師工作計...師管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效管理它要求教師具備特有的專業素養,要求教師在單位時間內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和情感,使教學內容、教學信息的傳達達到最佳的效果。

有效的監控,給學生個人或全體學生布置作業後,如筆頭練習、口語操練等,就意味着監控開始了。並非所有學生都能立即按教師要求去做,此時有效監控非常重要。如果佈置完作業,教師就站在講台上,根本不去接觸下面的學生,或偶爾遇到學生有違紀現象,只朝學生指指點點,這便會加大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自然也無法保證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深入到學生中間,及時幫助他們完成作業,或個別制止某位學生的不良舉動,就會變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為心理合作,也使大多數學生的練習作業順利進行。另外,部分性格內向或膽小的學生,有問題也不會當眾舉手提問,而對走到身邊的教師則敢於大膽求教。走到學生間還有一個好處,教師能從幾個學生出現相同錯誤的情況中瞭解學生理解上、運用上存在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注意某一知識點的理解或交際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本書秉承課程改革目標要求為宗旨,緊緊圍繞“有效課堂教學”這一主題,充分體現課堂教學要“優化課堂環節,活化教學資源,綻放師生智慧”的特點。書中滲透了教學實踐、部分課型實施流程、實施的關鍵等內容,對課堂教學中涉及的步驟和環節加以詳盡闡述,以求實現將現代教育理念融於有效課堂教學中的旨意,解決課堂教學瓶頸。《有效教學》這本書,我的感悟頗多,讀書,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更使我懂得了教育的高尚,教育的純潔。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我會不斷地讀書,用讀書來充實我的人生。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筆記_有效教學讀後感 篇2

對於現代教育來説“有效教學”一詞,應該是很熟悉了,我卻遲遲未深入學習。最近有幸讀崔允漷教授《有效教學》一書,頗有感觸,一直以來,我對有效教學的理解非常淺薄:有效教學就是最大限度的在教師教學領域裏,以最少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快收效的結果來使得教育成果最大化,達到又快又好的本質。其實,我的理解有些偏頗,不僅失之科學,而且過於片面。現就閲讀崔允漷《有效教學》一書寫點讀後感想。

一、書中基本框架

這本書的指導思想是讓學習者“像專家一樣思考”。本書的單元組織、各章內容、正反信息、練習設計、參考文獻/網站的選擇等都體現瞭如下思考:如何把問題還原到原點來思考?如何將教學問題置於課程、教育、社會大背景中綜合地思考?如何促使學習者將中國小的課程標準、教材、教學、學習、評價進行一體化的思考?如何促使學習者形成教育領域的大觀念(big idea),而不至於去記去背書中提供的那些條條框框的東西?

本書的組織架構按學習單元的方式來呈現:什麼是教學——怎樣教得有效——怎樣教得更好、更有意思。這幾個方面循序漸進地詮釋了何謂有效教學、教師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並引入了大量的教學實例、教師教學反思和教學隨筆,讓人讀起來輕鬆、易懂、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二、讀書收穫

(一)明確有效教學的課堂框架

正確的教育理念是規範的教學行為的指路明燈。在閲讀第一章的開頭,文章就提出問題:什麼是教學?我在線教育已經十多年啦,可還不曾靜下心來認真的思考什麼是教學,怎樣教得有效,怎樣教得更好、更有意思。想起來還真的有點不可思議。總是認為教學就是把已知的東西教給未知的學生。

所謂“有效”,主要是通過教師在這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説,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生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所謂“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它的邏輯必要條件主要有四個方面:(一)引起意向——學生想學習,即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教師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 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二)明釋內容——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到什麼程度以及學什麼,學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學什麼或學到什麼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三)調適形式——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是指採用易於學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因此,需要藉助一些技巧,如信息技術中在講述理論時要配合適當的實踐操作等。如果教師在講課時不具備這些條件,那麼,即使教師教得十分辛苦,也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教學。(四)關注結果——學生學會了,教學行為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其落腳點在於讓每位學生學有所得,各有所獲。所以一些課堂行為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而捨本逐末地脱離了最初教學的意向性,教學最實質的內容在於學生得到了什麼。因此,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

(二)理解怎樣教得有效

有效性是教學的靈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的、有計劃的活動,因此在教學活動之前,我們要進行必要的準備,在頭腦中或書面形成一個計劃。教學準備的核心就是為實現一定的學習目標,教師綜合考慮各種資源和影響因素,並作出各種決定,進而形成相應的方案。一節課是否有效,老師自身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對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後備好一節課。 所以,我覺得備課這一個環節,是上課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但生成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預設、不需要備課。相反,有效的教學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為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保證;能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提供條件;能促使課堂多向、多種類型信息交流的產生並及時反饋。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讓“預設”真正服務於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三)思考怎樣教得更好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單元的“怎樣教得更好”中提到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的路徑是:一個是自我反思;第二是同伴互導;最後是專家引領。

首先是自我反思。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就知道自我反思對於一位教師來説是很重要的,自我反思成就了很多名師。以前讀書的時候,心理學的書中也有提到,波斯納著名的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因此,我們不可估量反思的作用。書中明確的提出,自我反思是提升經驗的橋樑、是錘鍊思維的工具、是追求卓越的動力。對於我來説,懶於記錄、反思是我欠缺的地方。只有不斷地反思,才能不斷地進步。要養成反思的好習慣。

其次是同伴互導。一位優秀的教師,除了學會堅持不斷地自我反思外,還要學會同伴互導。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渺小的。當你遇到一個難題時,自己怎麼絞盡腦汁都無從着手時,可以藉助的力量就是自己的同伴。別人總會有你想不到的想法。以我們信息技術學科為例吧,師資少,學校裏僅有五位信息技術教師。書中提到一點同伴互導時應注意的問題,讓我受益匪淺。第一是要積極參與合作;第二是心態要平和,坦誠相待;第三是學會如何合作;第四是積極行動,共同擔當。在師資少的情況下,同伴互導可以激發每位參與者的合作動機或智慧,讓每位參與者真正享受互惠的效益。

最後是專家引領。書上的定義説,專家引領是當你因某個問題不得其解而處於困惑狀態時,專家給予啟發、點撥而使你破解問題、消除困惑的過程。我們信息技術學科雖然在中學中已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但似乎效益不佳。即便我們能做到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導,有些問題是我們和同伴百思不得其解的,那就需要有專家引領。那專家在哪裏呢?羅丹説: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專家也需要我們去發現。當然,如果學校給我們搭建和專家交流的平台那當然更好。

以上是《有效教學》這本書的讀後感。崔教授的專著內容翔實,案例豐富,是一本貼合教師實踐經驗的好書。《有效教學》中有很多值得我們研讀和反思的精彩論述,今後我還將不時重温,不斷獲取新的實踐靈感。做一個“有效的”教師,實施有效的教學,力爭自己有更大的提高!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筆記_有效教學讀後感 篇3

《有效教學》這本書,使我懂得了作為一名教師,教學前教師認真地解讀文本就能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基本功,也是我們教師提升自我修養的重要途徑,是有效教學的第一步。

書中葉校長提到了解讀文本要一名語文教師,以及從所教班級學生的角度去閲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去解讀時就要抓住五個方面來讀:(1)明確教學目標;(2)理清知識系統;(3)把握文本線索;(4)重在咬文嚼字;(5)兼顧各種因素。再從班組學生的角度去解讀時:(1)選準重點難點;(2)確定好語言訓練點;(3)教給學習方法,提高閲讀能力。這“三讀”教材實現了教師與作者、編者、學生的對話,“深入”為“淺出”找到了出口,更讓“淺出”有豐厚的底藴,因而“舉重若輕”。這時,我知道了要用情感去感染學生的情感,用心靈去點燃學生的心靈,用生命去感動學生,這是我所感悟到的。

比如:拿到一篇課文首先自己要讀出感情,找出自己喜歡的理由,進而才能引導學生深入到文本中去,避免了浮於表面。其次找準文章的切入點。

1、 抓題眼。

題目是課文的眼睛,是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有的課文,抓住題目,步步深入,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如:國小語文S版的課文《翠鳥》,緊扣題目,引導學生分以下步驟教學:翠鳥是什麼樣子的?它喜歡做什麼?緊扣題眼,就抓住課文的重點,使教學設計清晰,課程目標得到整合。

2、抓中心句。

中心句的呈現方式因文而異。有的開篇點題,有的篇末總結。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結。每段的中心句,合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3、抓關鍵詞。

如果我們仔細地閲讀和品味語言文字,就會發現課文中有許多高度概括,內涵豐富的詞語,這些詞語對錶達文章的主要內容起着很大的作用。如:課文《廬山的雲霧》,先出示廬山的雲霧多,不難讓學生找到課文是圍繞一個關鍵詞來寫的。

4、勇於取捨解讀文本。

作為教師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學習文本、感受文本的同時,還應該有所取有所舍。 以前我上課時,總是從頭到尾,按部就班,一個片段一個片段地講下去,一節課學完了,總感覺有些零散,不知哪裏是重點?在教學中,一定要深入文本,抓住文章的教學重點難點來上課,捨棄那些次要的東西。

細讀文本,我們會發現每篇課文都有一些顯著的特點,或是結構特色方面的,或是表達方法方面的,或是語言風格方面的,教師應該走進細節,突出重點,遵循課標要求,引導學生去發現文本的精華、細節,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1、感悟結構特色。引導學生感悟一些文本的結構特色,對於國小生的習作是大有裨益的。

2、品味語言風格。每個文本的語言風格不盡相同,或風趣幽默,或恬淡明麗,或清新雋永,或凝練含蓄。解讀文本時,需要教師對語言文字有敏鋭的感受能力,要使學生有感悟,教師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學生能體驗,教師首先要能體驗;要使學生有感動,教師首先要感動。

總之,文本解讀與閲讀教學緊密聯繫,密不可分。如果説我們的閲讀教學是一顆枝繁葉茂的大樹。那麼,可以説文本解讀就是大樹的“根”,教師解讀文本越深入,閲讀教學這棵大樹就會越加生機勃勃,蒼翠欲滴!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筆記_有效教學讀後感 篇4

暑假我認真地讀了《有效教學》這本書,從這本書中我獲益非淺,不僅知道了有效教學的含義,也同時意識到有效教學對於教師來講在新課程教學當中它有着很多的實際的意義。有效教學首先體現在有效備課上,作為教師的我已經在教育戰線上工作了35年,回顧着35年的教學歷程備課無疑是經歷最多也是變化最多的,從教學初期詳細的備課,到現在簡單的備課,在這變化過程中無疑經驗在起着很大的作用,總是認為自己能夠把握住學生,但總是在一些細節上出現一些失誤,從而使有些學生就在課堂中不能很好的掌握住體育技能。

有效教學使我認識到這樣做是不行的,必須做到有效備課才能讓學生學得快學的好。樣才能算是有效備課呢?第一.備而能用。備課應該備而能用,減少無效備課,“備課”“上課”不能兩張皮。第二.有利於教。有利於教師落實地教、巧妙地學、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使教師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有利於學。讓學生學得快、學得紮實,所有的知識過手、培養能力到位,力爭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向課堂要效益。

其次有效教學還體現在有效指導上,書中引用維果茨基一句話“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有效指導下逐步發展的過程,教學的本質特徵不是行為注意者所認為的刺激—反應,而是激發學習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機能。課堂教學的中心應該在於學生而不在於教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是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這句指出了教師在教學中應起的作用,也明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要地位,還有指出了課堂必須是在教師有效指導之下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rwpz0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