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大教學論》是17世紀20xx年代捷克教育學家誇美紐斯創作完成的一部影響深遠的教育名著。這部著作被認為是近代教育學的奠基之作,它構建了教育發展史上的第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同時提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先進教育思想,對教育的組織形式和教育方法也進行了創新,誇美紐斯的教育主張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開始讀的時候,不知道自已在讀什麼,覺得不像是談教育問題,倒是在談宗教人生的問題,但是當讀到第七八章時,感覺就不一樣了,以後就都是關於教育的了。讀了以後,覺得受益非淺。感受確實很多,我主要談以下的幾個方面: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一、敬佩誇美紐斯有教育的理想

作為一名基督教徒,對於教育有這樣的一種美好的期望,一種執着的追求,我真是佩服!誇美紐斯生活在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時代,他是這個時代產生出來的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反對封建的等級教育,主張實行全民的普及教育,併為此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統一的學校教育體制,為後來資本主義學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他身上的這種面對困難決不退縮、對事業的執着追求的精神很值得我學習。回想自己,工作了二十多年,看到了一些負面的東西,慢慢地自己也開始倦怠了,對於事業的那種激情也開始減少了。有時候很想去改變一些現狀,但是又想,有些現狀是你一個人能改變得了的嗎?我就認為自己再努力都不會有什麼結果,為什麼要不斷地努力呢?讀了誇美紐斯的作品後,覺得不能失去信念,人活着還是要有一種信念的。不管自己能改變多少,只要去做了,盡到自已的努力就行。

二、誇美紐斯主張普及教育

誇美紐斯主張“人人應當受到一種教育,進學校的人應不限於有錢有勢的少數的子女,而是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論貧富,也不管住在城市或鄉村,都應該送入學校。” 誇美紐斯指出,普及教育要從學前期開始。他認為:“人最容易在少年時期去形成,除了這種年齡就不能形成得合適”,“應該趕快對上天的植物及時加以培植、修剪和灌溉,把他們謹慎地形成,使在學問、德行與虔信方面獲得興旺的進展”。他認為一切人都要受教育,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提高人的素質。教育對於國家的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的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要想使我們國家更加繁榮富強,就必須加快培養建設祖國所需人才的步伐。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只有優先發展教育,我們的強國之夢才能早日實現。

三、教育要適應自然

誇美紐斯明確地提出了“教育要適應自然”的原則。他所説的“自然”實際上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則;二是指人的與生俱來的天性。首先,教育應該以自然界及其普通法則為依據,步自然的後塵,找出教育的普遍規律。誇美紐斯強調指出: “改良學校的基礎應當是萬物的秩序。”在他看來,教育的嚴謹秩序應該以自然為借鑑,模仿自然。這樣,教育藝術的進行就會同自然的運行一樣容易、自然。

誇美紐斯把整個自然界看成是一架機器,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按照機械原理安排的,是有秩序的。秩序是事物的靈魂,一切秩序良好的東西,只要能保持它的秩序,也就可以保持其地位和力量。在他看來,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就像一座組合得很巧妙的鐘一樣,有自己的秩序。誇美紐斯舉例説,人模仿魚在水裏遊的方式而學會游泳和造船,人模仿動物的發聲器官而學會製造笛子、哨子及其他管樂器,等等。因此,教育也可以模仿和借鑑自然的秩序。其次,教育要根據人的天性,適合人的年齡,使每個人的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誇美紐斯看來,自然界的萬物都在自己合適的時機生長髮展,例如,鳥兒在春天繁殖,園丁在春天種植。同樣,童年是人類的春天,是受教育的大好時期;早晨是一天中的春天,是讀書的好時光。自然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學校教育也應分成學前、初等、中等、高等四個階段進行;要把學校的時間、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使之符合自然秩序,獲得預期的效果。

這正如我們中國提倡的“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思想、要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這樣的教育對於培養人才是有益的。

由此我想到我們工作室的課題《構建自然的語言課堂,培養合理兒童》,我們的思想和誇美紐斯的思想不期而遇,教師的教要合乎自然,學生的學也要合乎自然,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才能顯現出生命的活力。

四、教育與生活相結合

教育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教育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育的世界就是生活的世界。這個複合世界是按照兒童、少年的成長規律設計的,比較而言,學生學到的知識淺顯但卻複雜,不太規範但卻鮮活、生動,帶着強烈的個人體驗性。這個世界中,學校、教師、教材與現實生活同等重要。

講讀課文與家庭生活相結合,把學生已有的家庭生活經驗引進到閲讀中來,把學生的現實生活引入到課文中來。學生們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庭生活。托爾斯泰説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生活中的母子情、父子情、祖孫情、兄弟姐妹情永遠是温馨甜蜜、款款動人的;母愛、父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愛,甚至是繼父養母的愛,總是博大精深、牽魂系魄的。把豐富多彩、真實感人的家庭生活引入到課堂中,總能使學生很快進入教學情境。“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的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外繼續學習語言、歷練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生的語文素養將不斷得到提高,語文這個特殊工具也會被“活用”。

千方法萬方法,再沒有什麼方法比讓學生親身經歷讀書實踐活動更好的方法了,生活的邊界就是教育的邊界,生活的範圍就是課程的範圍。”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是語文教學的活水源頭,學生可以觀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祕密、領悟人生的真諦。相信在語文教學這一廣闊的天地裏,只要充分運用教育藝術,將“生活”這一活水引進課堂,必將達到“天光雲影共徘徊”的境界,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語文教學和諧地統一起來,就必然會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

總之,語文教學要面向生活,更要走進生活。語文教學只有面向生活,才能從根本上找到教什麼;只有走進生活,才能從本質上解決怎樣教。我們必須把語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緊密地連接起來,把學生經驗與語文教學內容的和諧統一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在人類教育史上,有個人佔有光輝的一頁,他的著作《大教學論》標誌着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第一次從哲學中獨立出來,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體系完整的教育學著作。這個人,就是17世紀捷克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

由於作者所處時代的限制,書中存在一些神學原則和《聖經》思想,具有神祕的宗教神學色彩。但書中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措施仍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作者強調了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對人發展的作用,認為所有的人都應當獲得教育;對教學內容,方法及其藝術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説明;提出了一套教學原則,如直觀性原則、循序漸進性原則、鞏固性原則等,奠定了教學論的理論基礎;系統地制定了分班上課的教學制度。

留給我印象很深的有幾點:首先是通過教育才能形成一個人。

作者認為知識、德行與虔誠的種子是天生在人身上的,但是實際的知識、德行和虔誠要通過祈禱、教育、行動去取得。

我們每一個人不是一出生就懂得説話、走路和思考的,這些都是靠後天的教育、學習、訓練才能達成的。每一個學生並不是天生就能説會道的,而是在父母薰陶、教導、示範、指引下不斷學習發音、説話,在老師的教導與同伴之間的交往中逐漸得到發展的。所以我們老師,尤其是語文老師,更要在課上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訓練,及時抓住學生説話當中的漏洞、不足之處、語言不規範之處進行糾正指導,更要時時處處運用規範準確的語言以及語言文字的表達方式來以身示範,給學生良好的榜樣作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系的規範準確的語言文字表達內容和方式。

我們還要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閲讀好書,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有關人生的許多啟示,可以從中體驗到那些無法親自去經歷的東西。讀課外書的好處可多了。讀課外書可以增加識字量;很多同學在沒上學前就認識了很多字,就是在課外書上認識的。讀課外書可以豐富詞彙量;書上有很多優美的詞語,成語,可以讓説的話很精彩。讀課外書可以增添豐富知識;書上有各種各類的知識。讀課外書可以增加閲讀量,提高閲讀能力;多讀書,可以很快就歸納出文章的主要內容。讀課外書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讀課外書可以增添智慧。讀課外書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

總之一個人的成長是離不開教育的。

其次是教育要遵從三大原則:直觀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鞏固性原則。

誇美紐斯是探索教學工作規律最早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三大教學原則特別著名。

直觀性原則這是教師必須遵守的一條金科玉律。在可能的範圍內,一切的事物都應當儘量放到感官跟前。知道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國小一年級的老師在課堂上為我們演示烏鴉喝水的“石子放進瓶子裏,瓶子裏的水就升高”的場面,就是那節語文課,讓我對語文充滿了興趣,對語文充滿了嚮往。開始喜歡語文,喜歡學習語文,直到現在我自己也成為了一位語文老師。直觀性原則帶給了我極大的改變。

循序漸進原則。學習必須循序漸進,要是層次高了,學生就很難學會、學懂。比如現在總聽辦公室裏老師説,有的孩子不懂二十四計時法,區分不清白天和夜晚不同時間的説法和記法,還有的小孩怎麼也搞不清人民幣的使用方式等,我想這也許是教材本身高於學生的接受能力,使得孩子在接受能力上處於弱勢。

鞏固性原則。特別強調學生能夠牢固地掌握知識並可以靈活運用。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通過實踐把知識固定在記憶之中。具體而言,可以通過適當的温習與練習或者教導別人等方式使知識更加鞏固。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大教學論》是17世紀20xx年代捷克教育學家誇美紐斯創作完成的一部影響深遠的教育名著。這部著作被認為是近代教育學的奠基之作,它構建了教育發展史上的第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同時提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先進教育思想,對教育的組織形式和教育方法也進行了創新,從而使教學變得更容易、徹底和迅速。誇美紐斯的教育主張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誇美紐斯“近代教育之父”之名可謂實至名歸。《大教學論》的全名是“《大教學論》——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的藝術”。誇美紐斯給《大教學論》加註這個副標題並不是毫無道理的。副標題突出了兩個方面,一個是“一切事物”,它體現了誇美紐斯的泛智主義教育主張,另一個便是“一切人”, 誇美紐斯把“一切人”作為教育對象的思想,體現的恰恰是教育公平的思想。儘管原著沒有明確的提出教育公平的概念,但我們從原著的章章節節、字裏行間都可以體會到誇美紐斯對於教育必須實現教育公平的思想和主張。

1、誇美紐斯把“一切人”作為教育對象的理論基礎

誇美紐斯之所以把“一切人”作為教育的對象,是基於他對人性的假設和認識。誇美紐斯認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他在《大教學論》第一章中詳細地闡明瞭並多處強調了自己對人的認識,人是“理性的動物”,是“一切造物的主宰”,“造物主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人是“造物主的愛物”,人與生俱來三種品質“博學、德行和虔誠”的“種子”,人有着天生的求知慾望的天賦和認識能力。因此,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是崇高和美好的有着天然的德行和虔誠的種子,人們生而平等”,“凡是生而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世界上找不出一個人的智性孱弱到不能用教化去改造的地步。”概而言之,誇美紐斯認為人的生而平等性和天賦的求知慾及能力是進行教育平等的基礎和條件。

誇美紐斯關於“一切人”的教育對象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它是建立在當時基督教的發展和資產階級文藝復興的情況之下的。在這個時代背景之前的教育家、思想家或者政治對於“誰應該接受教育”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是人羣中的少部分人,而不是“一切人”。他們往往以人的生而不平等來論述教育也應該是不平等的。例如,《理想國》認為不同的人身上注入了不同的元素——金、銀、銅和鐵。只有注入了金子的人才能接受教育,成為“哲學王”。而其他的人就應該接受命運的不同安排,他們不能接受教育,這是命運的安排,命中註定的事。這種以人性的不同、人生而不平等的觀點來論述教育不平等的思想無論是在古代中國還是國外的著作中都是為數不少的。這是因為在階級社會中,教育帶有明顯的統治階級的政治主張,教育為政治而服務的目的非常明顯。

2、誇美紐斯的教育公平思想的內容及評價

誇美紐斯主張“人人應當受到一種教育,進學校的人應不限於有錢有勢的少數的子女,而是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論貧富,也不管住在城市或鄉村,都應該送入學校。”通過這段話,誇美紐斯的教育平等指的是教育機會均等,教育對象不因性別、貧富、城鄉的差異都應該接受教育。雖然誇美紐斯的教育平等只是涉及到了教育的最樸素、最基本的公平——教育機會的平等。

3、對當前教育公平問題的一些啟發

教育公平是一個艱鉅的任務。教育給社會創造價值,教育直接的收益者是受教育者本人,最大的收益者是國家。國家有義務讓每個人接受公平的教育。然而實現教育公平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實現教育機會的平等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負擔巨大的教育成本。這對經任何國家和社會而言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是個巨大的挑戰。眾觀當前社會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現象,它仍然呈現一種複雜化的趨勢。特別是教育機會的不平等,其表現更為突出:一是地緣性的教育不公平,例如以户籍作限制,外地學生入學必須交納贊助費(實為擇校費),外地學生與本地學生在錄取分數上不平等,外地學生必須取得較本地學生高出許多的分數才能被學校錄取;二是性別歧視,這主要是指男女學生的入學率不平等,男童的入學率明顯得高於女童,這主要是由人們的舊觀念造成的;三是城鄉歧視,城市的教育物質資源配置比鄉村好,教師的數量和質量都比鄉村的要強,城市適齡兒童的入學率比鄉村的高出一大截等。以上的各種現象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更加複雜化的問題。由此可見,教育要實現公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我利用休息時間拜讀了好多教育專著為我新學期的工作充電。我讀的書有:《新教育之夢》、《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教育的55個細節》、《愛的教育》等。現在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陶淵明説: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堅持不懈,就會天天成長。教師作為知識的傳

播者、人才的培養者,就更應該勤奮的讀書學習。最終達到一種境界:讀書內化為自己的精神需要,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讀書成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李海林校長總結的讀書方法是:在身邊尋找問題————帶着問題讀書————通過讀書找到解決問題的觀點、立場、方法———用書中找到的觀點、立場、方法解決現實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改善自己的行為。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鑑。

特級教師宋如郊認為:“讀書學習這個過程貴在堅持和得法。”他總結出一線教師讀書的要點:

第一,讀書要堅持這樣的習慣:1、勤,天天讀一點。2、博,各種書都看一點;3、新,追蹤前沿的新信息;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寬度;新,是鋭度;思,是深度。

第二,讀書要堅持內化:1、由數量上的積累進而形成質量上的積澱;2、將資源轉化為能量。即將所讀內容有效轉化,為己所用,變成自己的專業思想和技能。

第三,讀書要堅持務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1、即重點要突出,教育理論和本專業的著述是讀書的重點,數量上要保證,時間上要傾斜,整合上要優先;2、返“本”,即經典著作要常常“回頭看”,常讀常新,像《葉聖陶文集》這類著作應該多看幾遍,每一遍都有新收穫。在教育新形勢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者,學習是唯一的途徑: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學習,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從錯誤_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

第四、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於酒囊飯袋、行屍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教師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為,“觀念改變行動,行動改變命運”。

第五、是用思想陶冶學生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於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複,不可替代,無比珍貴的生命。

第六、做一個寬容的智者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有一條就是寬容,在《中國教師缺什麼》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着承認兒童的差異,承認兒童的未完成狀態。教育應從寬容開始。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悦;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説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5

經歷了近二十年的教學實踐,開始對教育教學問題自覺思考之時,我有幸與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相遇,看作者從關注教師心靈的角度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讓我有豁然開朗,重獲教育生命之感。

——漫步教師心靈》通過相互滲透的三個方面,即智力、情感和精神,來處理這些問題。全書的思想軌跡以教育觀為指導對這三個方面進行解釋,這是本書令人滿意的地方。

有沒有這種感覺?與剛剛走上講台時的我們相比,現在我們的心慢慢地變得硬起來了?那時候,在辦公室看到有些老師很嚴厲地批評學生,甚至體罰學生,心裏總是替學生委屈,覺得老師太過分了。什麼時候,我們也加入了對學生厲聲呵斥的行列?想象一下,再過幾年,十幾年,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覺得可怕。我們很容易發現,我們身邊有很多不快樂的老師,教師這個職業,給他們帶來的是壓力,是痛苦,是無可奈何的謀生手段。

開始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於模仿。看到一種好的教學方式,就不顧我們自身的特點,也想照樣子去做。這也許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但如果一直是模仿,就有問題了。我們要學會尋找,尋找那與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學方式。這段路肯定很漫長,要走很多彎路。但我們必須去尋找。怎麼尋找?重要的是去認識自己。

“我”是什麼樣的?先認識自己,再談教學。聽從自己的的心靈呼喚是那麼不易。也許要經過一段漫長的“折磨”,才能找到自己的心靈所在。還記得《時代廣場的蟋蟀》中的那隻“蟋蟀”嗎?只為選擇自己完整的獨特的生命,而拒絕按世俗的成功標準歌唱與生活。作為老師,你是否為只能“為他人作嫁衣裳”而委屈?大可不必,在“與學生的生命重新相逢時”,你有了新的發展機會。不要吝嗇“贈予”,在“贈予”的同時,你已悄悄收穫。在沒有體驗之前,你也許會覺得這是老生常談,這是一種道德説教。只有自己充分體驗之後,在真正獲得自身認同後,你才知道此言不虛。

有些老師,他們只顧一個勁兒地責怪學生。他們的話聽上去像醫生在説:“不要再把有病的病人往我們這兒送——我們不知道拿他們怎麼辦。給我健康的病人,以便使我們看上去像醫生。”我們假定學生的大腦是死的,這種假定導致了一種使他們的大腦麻木的教學。我們很少考慮到學生在教室裏可能會死氣沉沉,因為我們用一種不當他們是活生生的人的方法來教他們。在課堂上看上去沉默和表面上憂鬱的學生,他們的大腦不是死的:他們充滿了恐懼。他們的沉默不是由於天生愚蠢或才平庸,而是出於一種想保護他們自己生存的願望。那是一種對成人世界的恐懼所驅使的沉默,在這個成人世界裏,他們感到疏離、無力。我們的學生在恐懼、沉默的背後,是想去發現他們自己的聲音,想去發出他們的聲音,想讓人們聽見他們的聲音。一個好老師能夠傾聽學生甚至尚未發出之聲音——這樣有一天學生才會能夠真實而又自信地説話我們很少這樣去觀察發現學生,很少這樣去設身處地地設想學生,在一些老師的眼中,學生不是具體的“人”,而只是抽象的物體。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觀察他們,去傾聽他們,去了解他們,我們才會有更多的寬容和理解,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6

這本書建立這樣的理念上:“良好的教學不在於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於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

本書是對教師職業和教育工作的深度闡釋,適合所有把教育當作事業的教師閲讀。

這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學本質的精神之旅。人們出於情感的原因選擇教師這個職業,他們深愛着自己的學生和課程。但是,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於無心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秀的老師那樣,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為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

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教師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這本書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學不在於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於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

儘管表現形式不一,但是優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複雜的網,這張網聯結着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為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繫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於教師的內心中。教師的內心包含着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

帕爾默引導教師們進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幫助我們建立了對教學的共同認識。他也號召有關的教育機構在這方面支持教師。教育是帶領孩子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用更真實的方式來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生存。如果沒有這樣的鼓勵和引導來探索內心世界,那麼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學校將如何完成它的任務和使命?

帕爾默的書總是使人激動、令人感動。這是一本具有開創性的對教師生涯進行探索的書。教師、和教師相關的人,以及任何關心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精彩書摘

60年前,美國哲學家巴贊(Barzun,J.)出版了一本在當今堪稱經典的書,名為《美國教師》,裏邊的一句話長久地縈繞在我心頭:“教學並非一項

不復存在的藝術,而是尊重它的傳統已不復存在。”

對美國人來説,這句話現在就像它在60年前一樣真實,這既是好消息,又是壞消息。好消息是我們有許多教師不想讓教學藝術衰亡,例如,他們拒絕接受這種荒唐的觀點:好的教學僅僅是信息轉移,且一台電腦可以做得和一個活生生、呼吸着的人一樣好。然而,壞消息是指,這些好教師是在艱難甚至卑微的境況中進行着他們的工作,這種境況產生於喪失了尊重教師和教學藝術的美國文化。

中國智慧中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美國人學習。我個人認識到這點,是因為我曾經與一位中國人產生了深厚友誼,他在我任教的學校呆了一年,我是那時候認識他的。雖然我們最後一次對話已經是大約20xx年以前了,但至今仍能感受到,他那強健而富於活力的精神風貌印記在我的腦海和心頭。通過他——也通過我自己對中國歷史和哲學的研究——我瞭解到,在中國文化中古老而悠久的尊師愛教傳統。

所以我深深地感謝吳國珍和楊秀玲教授、餘巍博士把我的《教學勇氣》譯為中文。我希望它的出版會促進兩國教育家之間的對話——讓中國讀者瞭解,在美國我們正在如何努力重新振興教學、恢復對她的敬重;讓美國人更多地瞭解那幾千年來豐富人類文明的、敬重教與學的中國文化。

我們所有關心教育的人需要一起努力,來幫助人們認識到,教和學屬於人類所有追求中最高雅、最迫切需要的追求。世界的未來依賴於這樣的教師和學習者——他們願意向着環繞我們的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內心世界敞開頭腦和心靈,向着每一個人、向着日常生活、向着我們多災多難的世界所固有的、值得珍惜的多種可能性,敞開頭腦和心靈。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7

《差異化教學》體現了格利·格雷戈等十數位差異化教學領域專家的智慧的書籍。

從方法論的角度系統地探討差異化教學,並結合案例研究,為我們的大腦構建一個清晰、系統的“差異化教學”知識網絡。

在這本書的序言中,格利·格雷戈明確指出了教學中差異化的普遍性。

隨着教育的普及和學校的發展,學校開始根據學生生理的差異來區分學生。

不同年齡和年級的學生被安排到不同的班級,學科從最初的混沌狀態中被分成不同的部分。在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差異化教學思想開始萌芽。

教師可以認識到學生能力和興趣的差異,並通過不同的學習活動和評價來處理這些差異。然而,標準化的試應要求阻礙了差異化教學的發展,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差異化教學才成為一種“幫助所有學生成功的思維方式和模式”。

格利·格雷戈認為,差異化教學是創造積極課堂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安全”的基礎。這裏的安全包括身體和智力上的安全。

如果一個學生的校園生活不斷受到欺凌、嘲笑和排斥的威脅,他就很難集中精力學習。其次,當個體感受到壓力時,大腦的認知功能主要受情緒控制,學生的理性思維很難發揮其作用,這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障礙。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抱怨的問題:為什麼教室死氣沉沉,為什麼學生不主動,不配合,為什麼學生對老師的問題不感興趣?

我們傳統的課堂教學也追求“中庸”之道,只有按照“中等”水平的學生設計教學,使高水平的學生感到無聊,因為在課堂上缺乏挑戰,而另一部分學生因為難度太高,不合適壓力太重,所以放棄挑戰。

因此,教師應該考慮到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注意聯繫學生的學習和學習目標,並計劃為學生的學習經驗,因材施教的解決問題。

當然,將這種“差異化”設計推廣到每個人身上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教師通常採用分組的方法。教師可以提前將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並在課程任務設置中調整任務難度,學生覺得具有挑戰性,同時又不至於超過其能力範圍。

其次,格雷戈裏等專家認為了解學生的學習優勢也是差異化教學的必要前提。這樣,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優勢知識,提供多樣化的獲取知識的途徑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8

《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在歷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説。《論語》不僅影響了中國歷史兩文摘:醫學類讀書心得體會)治國、為政,涉及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等各方面,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建國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藴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為這其中藴藏着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

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一、要勤學善悟,學以致用

讀完《論語》之後,腦子裏都是中國倫理道德和我們民族傳統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關於學習方面的論述。孔子很重視學習態度,強調要終身“好學不厭”,提倡“不恥下問”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人”當然不會都是強於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從之”,對於“不善者”要引以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點。這裏指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像我們工作時間短的人,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學習首先要勤奮,其次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愛因斯坦有個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奮努力+正確方法+講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奮看成是首要因素,説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須具備勤奮精神。勤奮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方法,就是要勤學、勤記、勤思,“温故而知新”。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和才幹,就必須認真讀書和思考,兩者不可廢,要養成經常思考問題和總結自己的習慣。通過自身的知識儲備,形成自己有理有據的判斷,那就是要勤奮學習,勇於實踐,善於總結,定期對自己所感所悟進行梳理和提煉,不斷温故舊學、收穫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高,才能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會豁然開朗,對新問題有新的辦法,而不是束手無策。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説,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在於“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

二、愛人猶如愛己,敬人猶如敬己。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意思是指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現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為什麼自己付出了什麼,卻很少去思考。有的人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裏;有的人出口就髒話粗話,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如果自己心中沒有了別人,就難得到別人的尊重,特別是生活中諸多不如意的人,憂患多於歡樂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愛,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顆真誠的心,真心讚揚他人,真心對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論語精神指導我們的行為。在日常工作中,真心對待每一位前來辦事的市民,對所提出的問題要一一解答,為市民提供快捷服務、便利服務、微笑服務。

三、以正確的心態面對人生觀

每個人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承認現實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陷的態度。在處世之道中,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隱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在我們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社會是一所大的學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真正勝任本職工作,就要多聽、多看、多思、謹言慎行,以自己的身體力行結合別人的間接經驗才會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餘,孔子所言的“修以安百姓”那樣的一種高尚的信仰、情懷和社會坦蕩,作為我們一個普通人的認識沒有能力顧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始於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好份內的事,那麼整個集體就是一個和諧的集體,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

四、生活中正確對待自己的得與失。

《論語》一書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遺產,具有極大繼承價值,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真可謂是“學而不厭悔人不倦”。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使我印象很深刻:一座寺廟裏供着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細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過這座佛像的台階也是跟它同一山體的花崗巖石砌成的,台階不服氣的對佛像提

出了抗議: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都踩着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領導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了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心中常常自覺不自覺的與他人凡事做比較時,其前提就是自己是否有可比性,比較方法是否有科學和理性。通過比較應該是發現差距而產生壓力和動力,因有了鑑別而便於定位和確定目標,其目標應是催人向上,奮發有為,這樣比起來我想內心就平和多了,怨氣自然就少了。常言道,你有你的快樂,我有我的開心,知足常樂!孔子説:“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將眼光放長遠些,你才會收穫更多。

讀《論語》,讓我們領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學習的正確認識,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實生活中的理性道德。總之,《論語》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徵,作為兩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們今人有許多共同之處,其中的許多思想是當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為今用”。我們今天也常會説,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特別是在我們努力創造和諧社會的今天,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顯得尤為重要。有時間就去讀一讀《論語》吧。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9

這本書有個故事我讀了三遍,每遍都有不同的感受,主要講兩個孩子同樣在上兩節課,但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有所不同。愛麗絲是個活躍的女孩,她對一切新事物都感到新奇,開學第一天,第一課老師安排座位是按照字母順序坐的,她卻抱怨怎麼不能改姓,然後與座位後面的謝莉爾打招呼,卻收到了裏奇得老師的批評説他沒有遵守紀律。這節課愛麗絲上得很壓抑。而與此相反的是傑弗裏,他是個整潔乾淨禮貌待人的男孩,他在本節課上非常認真的聽着裏奇得老師的講解,認真做着筆記,一節課下來收穫很多。第一節課下課了,第二節課開始了。很顯然,這節課是愛麗絲喜歡的課。看她與合作的小組成員準備好物品後等待着教師的下一步安排,她需要展示小組的成果。而與此相反的是傑弗裏,他迫切希望這堂課內容趕快結束,他擔心他的小組工作,他不希望最終還要完成其他人的工作。第一遍讀的時候,我覺得我就是傑弗裏,不太愛創新,喜歡直接接受教師的知識,再讀的時候,發現這種現象國小常見,每個孩子都有其出彩特殊的一面。最後讀,我在尋找是否有解決的辦法。如果在課堂上,教師能夠多多運用視覺聽覺和動覺,學生不僅會學得更快更容易,而且他們也會喜歡學習。如果我們想讓學生關注學習,那麼他們必須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

本書中傑弗裏是個視覺型學習者,也就是説他偏愛的輸入系統是視覺的。他喜歡坐前排,並且喜歡閲讀書本,他也是個獨立的學生,對他來説在小組中工作會感覺不舒服。他在"學校課業比賽"中是成功的,他知道如何獲取語義信息,而且可能擅長將這些信息用於老師佈置的作業以及標準化測驗中。

另一方面,愛麗絲需要活動和交談,她是動覺型學習者,喜歡通過活動來輸入信息,通過夥伴或者團體合作,愛麗絲有機會藉助動覺和聽覺通道來加工信息。聽覺學習者需要説和需要聽得一樣多,這才是他們真正學習到東西的方法。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安德魯。梅爾佐夫建議教師要運用各種信息輸入方式。所有的信息通過感覺系統進入我們的大腦,教育者必須意識到個人不僅有有偏愛的感覺系統,而且很有意義的是被觸動的感覺悦動,從而使感覺變得更加完美。所以,對於愛麗絲,如果允許愛麗絲走動和説話的話,那麼她會從視覺方面接受信息,不言而喻,我們都能夠使用所有的感覺通道。在不同方式接受信息的能力方面,有些學生會比其他人更平衡些。

但是千萬不要讓學生利用感覺偏好作為不恰當行為或者不能完成任務的藉口,這是重要的信息和極好的工具。沒有理由讓學生靠此來擾亂課堂,它會讓你意識到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書中有個例子,賈森是一個表現出聽覺偏好的8年級學生。他通過聽和説比以前學得更好,當這一點得到證實之後我發現自己也比較少在他説話的時候指責他,除非他干擾了課堂。但他開始利用這一新信息作為藉口,我對課堂模式進行改變,設計成試聽動模式,運用黑板、投影儀、講義、PPT演講文稿等給學生討論的機會。運用某種動作或活動。

本書還介紹了學生不同的感覺系統對自身學習的影響,比如視覺記憶偏好,他們可以在腦海中浮想到各種情節以便更好地回憶起來,對他們而言,電影、地圖、圖形、表格和繪畫通常會激發他們的興趣。動手學習者他處理問題不會去閲讀錄像機的手冊,他直接動手實踐直到弄明白為止。最有意思是塗鴉者學習方式,他們在塗鴉過程中可以使大腦興奮起來,表現更加活躍,靜坐對他們來説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通常的情景是,如果教師待在附近,就會讓那個學生平靜下來,摸一下肩膀以表示肯定,也會讓其安靜下來。

通讀本書後,理解了差異化並非意味着每節課都按照複雜性來進行教學設計。它是指找到有趣的、吸引人的和適當的方式來尊重多樣性,幫助學生學習新的概念和技能。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作為教師的我,讀了蔡老師的新書《教學革命》後,我開始反思,在以後的課堂中,我嘗試着運用蔡林森老師創造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方法,儘量讓自己少講一些,留給學生的時間多一些,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突然一下子就活起來了,且真正實現了“讓課堂迴歸於學生”的教學理念。從此上課我輕鬆了很多,學生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一學期後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提高。

書讀多了,我們的認識就提高了,實踐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學閃爍着睿智的光彩,充滿着創造的奇蹟。讀了蔡林森老師的《教學革命》這本書後,我深刻領悟到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作後盾,才能為祖國培養出傑出的人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一場教學革命對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太重要了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這本書好難,真不容易看懂。第一遍看的時候,好多內容看不明白。根本沒有自己的想法,連作者的觀點都不明白。再次閲讀,感覺有點感悟了,可是説不出來,自己的語言無法表示出自己的觀點,只能在書上畫畫線條。再讀第三遍,感覺能明白作者的一些觀點了,但是還不能完全理解,只是對書中一些重要的觀點有比較深的印象而已。

我不知道別人是為什麼選擇教師這個職業,但我的選擇,開始並不是真心的喜歡。知道工作了三年後,我才找到了自己的職業認同感,我才感到了自己這一生是應該一直從事教師這個職業的。“我是用心的教師。有時在教室裏我忍不住歡喜。真的,當我和我的學生髮現可探索的未知領域,當我們面前展現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當我們的體驗被源自心靈的生命啟迪所照亮,那時,教學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我開始深愛自己的學生和職業。

但是,隨着時光的流逝,教學中各種困難的出現等等,卻使我感到激情逐漸消退以致於感到教學進入了一種枯燥、無味的情境之中。“教室卻如此毫無生氣、充滿痛苦和混亂——而我卻對此無能為力——此刻的所謂教師就像無處藏身的冒牌貨。於是敵人遠處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學生,那些我自以為熟知的學科,還有那有賴此業謀生的個人苦衷,都與我作對了。”以至於我開始懷疑自己的本心:我是真的熱愛這個職業嗎?我能像那些優秀的老師那樣,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為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嗎?這些問題不停地困擾着我。這本書,基本解答了我的疑惑。

帕爾默提倡需要發展教師職業的深層愉悦,這種深層愉悦的根基在於將教學工作融入自我完整之中,如果一項工作是內心真正想做的,即使辛勞也樂此不疲,工作讓生活充實快樂,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是自身成長的機會。這句話説得真好。想起央視體育頻道主持人劉建宏説的一句話:我們從事着自己喜愛的工作,怎能不真心地把它幹好呢?説到底,就是自己到底愛不愛這個職業。

作者告訴我的,就是要學會與自己的心靈對話,只有和自己的心靈對話,才有可能將心靈呈現在我們的學生面前,真正的教學才能發生。教師必須要保持心靈的完整,讓教學成為自己生活樂趣的一部分,這樣才不會感到教學的無力。

這本書中作者最主要的觀點:優秀教學不能被降格為技術,優秀教學源自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善;良好的教學不在於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於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這讓我對教學的實質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帕爾默説,要尋找一種與自己本性契合的教學方式。他的話給我指引了一條明確的道路。我要找回自己,慢慢找回自己,哪怕很艱難。開始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於模仿。看到一種好的教學方式,就想着怎樣照搬到我們自己的課堂中來。也許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但如果一直是模仿,就有問題了。我們要自覺地去尋找,學習去尋找。這段尋找的路肯定很漫長,要走很多彎路。但我們必須去做。

這本書,帶領我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學本質的精神之旅。這是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了我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它讓我明白,我的痛苦也是來自我對學生和教學的熱愛,“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上週,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數字化教學及數字資源培訓,有所感慨,通過這次的數字化教學及數字資源應用培訓,我學到了很多,給我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想法。

學習之後,我體會到我們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未知領域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不懈地去學習前沿的知識,不斷思考與反思,不斷提高我們的創新教學能力,讓教育永遠充滿活力、充滿激情。

其次就是數字資源的應用。隨着電子技術的發展,上級領導也越來越重視老師們信息技術的專業培訓,其實也是在拓展教師們的數字資源,而互聯網+,雲技術的開發和運用更是成為教師最強有力的數字資源。數字資源的應用也為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

這次培訓也使我堅信了只有全方位地學習新的理念,嘗試新的教學形式,教師之路才能走的更遠。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寒假有幸拜讀了李鎮西老師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書中的內容猶如陣陣清風吹進我的心裏,讓人感動,盪滌心靈。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師的教育教學思想、藝術和具體操作方法,書中沒有對缺陷的掩飾,沒有對成功的浮誇,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李老師的與眾不同。他從自己身邊的故事講起,樸實形象的語言中透露着詩意,包含着深情。讀着書,我時常會被李老師的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不禁為之讚歎,折服。

什麼樣的教師才是最好的教師?怎樣做才是最好的教師?李老師這樣告訴我們:“最好”是相對的。因為是永遠沒有止境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説,“最好”其實就是“更好”。雖然“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比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李鎮西老師的所謂“最好的教師”,是自己和自己比較而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近,“做最好的教師”是我一生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終點。

一、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做心中有愛的教師

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這種情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執着而深沉的愛,是教師對學生真摯而無私的博愛。愛學生,才能理解學生,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成長中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成為他們的親密夥伴。這種愛,不是表面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更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採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真誠的感情。一位優秀的教育者應瞭解學生的需求,力圖讓教育知識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讓教育更符合人性。

李老師對學生的愛讓我感動,他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自己的人生追求,書中的每一個章節、每一段文字中都充滿了他對學生濃濃的愛意和對教育事業無限熱愛的情感。心中有愛的教師必定會與眾不同、必定會在他所不懈追求的事業上取得累累碩果。

二、堅持閲讀和寫作,做學習型教師

在《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李老師對於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如數家珍,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也是隨手拈來。李老師之所以能夠這樣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正是他長期閲讀、積累的結果。李老師一直在不停地閲讀,從教20餘年,這已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説,“閲讀欲”就是李老師的“生存欲”。

此外,有效的閲讀總是伴隨着思考,而思考總是讓人的思維迸發出火花,於是,一篇又一篇的好文章從李老師的筆下誕生了。在此,李老師告訴我們,寫作要日積月累,不能急功近利;要獨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自然樸實,不能故作高深;要讀寫結合,不要讀寫分離。這樣才能提高教師的寫作水平。

三、把問題當成課題,做研究型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應當引導每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李老師在書中談到,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穫,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樂。

四、堅持不懈,做永不止步的教師

李鎮西老師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台,我的生命在學生”。他從教20餘年,每天都堅持完成好“五個一工程”——上好每堂語文課;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不少於一萬字的書;寫一篇教育日記。正是這種堅持不懈、永不停歇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李鎮西老師。

社會在發展、科學在進步,教育更不能停滯不前。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教師不能有絲毫懈怠,每天都要學習,每天都要反思,每天都要爭取做到“更好”,也許我們永遠成不了“家”,但通過努力,我們完全可以成為最好的自己。

總之,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為;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

《做最好的老師》的確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首選教材,讀後感受頗深,但還有很多尚未完全消化之處,我將繼續學習下去,爭取不斷向“最好”靠近。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情懷。堅持讀書是每一個老師最起碼的職業底線。尤其是處於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學習化的時代,只有讀書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促進專業發展。

近段時間,讀了蔡林森的《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後教》,收穫頗多,這也為作為新老師的我,在教育行業內的起步發展指出了一條明路,讓我收穫頗多。

書的開篇就記錄了蔡林森的成長曆程,從蔡老師的一生經歷中,不難看出他是從艱苦生活中歷練出的一把寶劍,才能説出“吃苦是福、吃苦才能學會學習、吃苦才能當好老師······”這樣具有感染力的話,讓我們每個讀者,都能從蔡老師的艱苦經歷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從而與之產生共鳴,真正做到“甜從苦中來”。作為八零後的我,對於老一輩經歷過的那些滄桑歲月多數是我不能想象或者很難理解的,但是讀過蔡老師的書後,我在意的似乎已經不是當時的社會有多慘淡,又多麼的不公平,更多的是我對蔡林森老師那種面對艱難困苦仍然堅持不懈努力學習的品質的敬佩。我想,正是因為經歷過,所以才更有發言權,這也讓蔡老師精心研究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更具説服力吧。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是一種教學模式,是一種課堂教學結構,也是一種教學法。它包括三個主要環節:一、“先學”,即學生看書、檢測;二、“後教”,即學生更正,學生討論,最後教師點撥;三、“當堂訓練”,即當堂完成作業。在這三個主要環節之前,又一個輔助環節(一分鐘左右)。輔導環節包括:板書課題、出示目標、自學指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給了我們基層老師們具體的操作方法,我們老師能夠靈活運用,上好新課程改革的課,教學生學,讓學生髮揮好主體作用,很快的奔馳在自學的快車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這種課堂結構的實質實際上就是:全過程學生自學。

自古以來,教師講、學生聽的這種模式幾乎已經成為教育定式。社會需要發展,就需要教育的不斷更新,所以這種固有的模式也在逐步改進。但是這樣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短期內想要轉變為有學生學,老師點撥的方式,似乎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蔡林森老師的這一本新書,完全是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像我們宣告了,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既能充分發揮出學生學習的絕對優勢,也能讓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因勢利導的過程中自身得到不斷的提高。真正的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也真正的做到了以學生為本,老師的角色也得到了充分的轉變,由“匠”轉變成了“師”,真正突破了固有教學模式的禁錮。

作於一名新教師的我,在教學方面難免會落於之前的固有教學模式,把“教”放在主要位置,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以前我上課習慣於滿堂灌,一節課45分鐘只顧自己不停地講,同學們呢,不是昏昏欲睡就是交頭接耳,沒有一點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也很差,我很是苦惱。但是,讀了蔡老師的新書後,我開始反思,在以後的課堂中,我嘗試着運用蔡林森老師創造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方法,儘量讓自己少講一些,留給學生的時間多一些,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突然一下子就活起來了,且真正實現了“讓課堂迴歸於學生”的教學理念。從此上課我輕鬆了很多,學生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一學期後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提高。

書讀多了,我們的認識就提高了,實踐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學閃爍這睿智的光彩,充滿着創造的奇蹟。讀了蔡林森老師的《教學革命》這本書後,我對深刻領悟到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作後盾,才能為祖國培養出傑出的人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一場教學革命對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太重要了!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前段時間我認真閲讀了《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本書。《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15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着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本書中説到一個叫比利的孩子,總是喜歡發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例如讓水沿着水槽流下,帶着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起來,最後進入玩具鱷魚嘴裏。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啟動了,你可以在裏面削鉛筆。他發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還是被勒令退學了,他似乎不會按學校的規定的方式辦事,他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

還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於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這麼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裏,她充滿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她期待能瞭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着能與其他夥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她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裏,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複雜的説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於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後,又被人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痴呆生”。

托馬斯先生髮現,孩子學習有困難,本質上是他的學習方法壓根和你不一樣,托馬斯先生具體分析了很多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最後歸結到是現今的學校教育很難適應孩子們多種天賦類型和學習方式的多樣性,老師們僅僅重視孩子在很有限的幾個能力方面的培養,使得很多孩子天生的才能和潛能被打壓了,從而產生了很多不適應在學校教育的差生,學業上的殘疾人,但這些標籤被無情的貼到孩子身上時,孩子們就真正的成了學業上的殘疾人了。

其實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的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少呢?在報告文學《每個父母都能成功————李聖珍老師的教育勝經》一書中介紹的北京的一位叫李聖珍的老師,好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家長和老師認為在學業上無可救藥的差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校考試幾乎門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國小四年級,數數還超不過20,有的孩子一見到書本就想撕……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上全部脱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同托馬斯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李聖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為“拯救差生的聖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願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學業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異”,成千上萬的被認為有“學業殘疾”的小孩,並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而老師和家長並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校恐懼症或厭倦教室,是因為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説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李聖珍常説:教育是一門神祕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

無論古今中外不乏許多大器晚成的偉人,中國就有齊白石,年少時只能以木匠為生,五十歲時開始學習繪畫,終成一代國畫大師;而外國就有愛因斯坦,年幼時數次不及格甚至零分,也沒阻礙他成年以後智力的蓬勃發展,“最偉大的發明家”桂冠無可分非議的屬於他。所以,我們要把每一位學生都當成一塊玉,一塊可雕之玉,對他們一視同仁;並要堅信在愛的滋潤下,“另類學生”終有一天都會成就自己,成為社會可用之材。無論進步、落後,都不要讓我們的學生經常生活在否定中。一個學生如果很少得到表揚和激勵,總是受到副面的評價,就會產生自我的“負驅動”,進而自暴自棄。關注缺點,只會讓學生在充滿挑剔的眼神下,變的越來越不自信、甚至絕望;關注優點,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殷切希望,體驗成功的愉悦,獲取前進的動力,奔向成功的彼岸。錯誤的鐘情於缺點,更可悲的是總跟在缺點後面,只看到學生的缺點,無法以全面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學生。實際上人從愚昧到覺悟、由混沌到開化,總有一個過程。教師決不能因為學生的暫時混沌,便將其看扁看死;也不能為了讓學生所謂的早日開化、醒悟,而不惜違背教育規律去拔苗助長。教師要堅信學生將被喚醒的必然,要學會等待。等待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積極發現的過程。學生的品質、智慧、淺能,總會自覺不自覺地得以顯現。這種顯現,往往稍縱即逝,我們要有靈動的心與鋭利的眼光,善於於無聲處聽即將響起的驚雷。

教育,自其誕生之始,就註定是一門關於喚醒的藝術。然而,喚醒,離不開對話。對話,不止是語言的勾通,更多的是心靈的交流。教師在課堂內外,不妨以詩歌般温暖的話語、一個眼神、一絲微笑,使學生天性中最美好的東西發揮到極致。同時,喚醒需設臵情境。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校恐懼症或厭倦教室,是因為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説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所以,教師要創造對話雙方共同探討的平台,要樂於傾聽,善於傾聽,在傾聽中提出懷疑與批判,但決不居高臨下,要讓孩子有選擇的餘地,即使有錯,也以各種方式來維護和諧的對話情境,以求對話得以持續。這並非敷衍,而是一種寬鬆。這樣才讓對話雙方有足夠的空間互動,在互動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得以喚醒,心靈潛能得以發掘……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正是認真探析了這一重要的教育現象,它揭示了許多十分有學習天賦的孩子卻被送進學業殘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劇根源,尤其是介紹了家長如何去發現你的孩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以及介紹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七種不同的方法。這樣的匠心獨到的指導,無論是對正在接受厭學煎熬的孩子的家長,還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小孩的家長,都有開闊思路、糾正偏差的效果。

對於教師來説,上課是件既容易又困難的事情,課堂教學要成功也並非輕而易舉。我想,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想要“上好課”必做到以下幾點:

一、增強師德認識,樹立教書育人德先行的思想。

具備良好的.師德以我的理解應該表現在對業務的認真鑽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對待學生生活上要關心,學業上要嚴格要求,要作到“嚴而不畏,敬而不遠”。教師在師德建設上應該時刻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二、積極投入到教改工作中去,為教改多做實際工作。

教育教學改革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為什麼要不斷對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呢大家也都會説,就是改革落後教育模式、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手段。完善培養模式是教育教學緊跟社會經濟發展,實現理論與實踐統一,知識與技能融合,這就是教育教學的理想目標,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論點。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我們如何搞教改工作,我看首先要搞清基礎教育的屬性,我個人認為基礎教育要以系統知識和實踐技能為主線,堅持以質量為主教。

三、作好教學工作還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和諧的師生關係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課堂教學中建立起一種相互平等、相互尊1重、和睦相處的師生關係,學生就會在一種建康、自由、愉快的、“人性化”的教學環境中自覺接受教育,自覺學習,和諧發展。

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理解學生,引導學生,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判斷和選擇。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學生,激起學生心靈的火花,讓學生在強烈的情感氛圍中樹立堅定的信念,培養健康的心裏和積極的態度,從根本上提高教育效果。

2、嫻熟精彩的教學藝術

課堂是師生雙邊活動的戰場,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揮好主動作用,教師的課堂教學要運用好講台藝術,發揮好主動導作用,學習是真正的主體,一節課中應由學生擔任學習任務。教師課堂藝術要想發揮好,首先要備好課,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環節,精心設計好板書,這就相當於設計一齣戲中的表演順序和精彩對白。其次要給學生以“漁”,把方法道理講透,尤其是把握好重點、難點,在“漁與魚”的問題上深思熟慮,決不可混淆。學生只有把握了“漁”才能成為人才,才能海闊天空地想象,實現理想。教師,擔負着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要注意課堂教學藝術。

3、充分利用的課堂資源

教師上課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教學資源。知識的建構有賴於學生原有基礎,從學生身邊的教學資源入手,讓學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有利於學生將所學知識納入其知識體系中,從而建構新的知識,掌握重點內容,理解難點內容。

隨着新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對課程理念的解讀也在不斷地深入,對課堂教學本質的認識已從認知領域拓展到生命領域,課堂教學不只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得,更注學生人生的發展。面對一個個各具個性的生命體,課堂教學應是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課堂的建構也應是動態發展、持續生成的,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上好課。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教學勇氣》的作者是帕爾默,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國高等教育協會高級理事,一位備受尊敬的作家和教師。他的《教學勇氣》一書,初讀,感覺有些地方不好理解。細讀之後,才越來越覺得這本書是那麼直通人的心靈。

讀這本書,我常常默然一笑,原來我們從來不是一個人;原來,地不分南北,人無論東西,對最初的熱誠逐漸消退的遺憾,對日復一日、重複工作中積澱下來的煩躁、倦怠情緒的苦惱,甚至對於選擇這份職業是否真能實現自我價值的疑慮,從事教師這份職業的我們,都曾經糾結過。

面對教師這種困境,帕爾默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中,字裏行間自然流露着對教師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它沒有深奧的理論,而是用一個個真實教學案例與你產生共鳴。它提供了一些日常教學中能夠用到的、能在教室裏生存下去的點子、竅門、技能。

教學是需要勇氣的,每當想到自己站在那三尺講台上,當一雙雙眼睛齊刷刷地望向你的時候,我必須做到謹言慎行、因材施教、為人師表。

書中説“最能獲得實踐效果的東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們內心發生的事,越熟悉我們的內心領域,我們的教學就越穩健,我們的生活就越踏實”。所謂洞悉我們內心發生的事情,其實是敏鋭地感受自我,感受自我內心的教學體驗,是否快樂、是否緊張、是否慌亂、是否享受?如果不快樂,那麼這堂課其實是一種折磨。洞悉內心本質是教師個人的“自我認同”,其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一項是職業認同,是否認同自己職業,是職業幸福的關鍵,也是課堂靈氣的關鍵。同樣的事情,也發生的家長身上。在一次家長會中,我分享了“自我認同”的理念,我説,我們的家長的家庭教育問題本源,也出在“自我認同”上,自我認同的缺乏,導致了各種家庭教育問題的產生,是否認同自我,是否認同自己的生活,是否認同自己的職業,都會在與孩子發生衝突時,以家庭教育問題的形式表現出來,造成家庭教育的低效或者傷害。在做進一步溝通中,很多家長陷入了沉思。這讓我反思我平時的家長會,我發現:我所説的,大部分是學科要求、管理要求,屬於技術層面的問題,並且會拿“升學問題”來增加家長的壓力,即便是談教育觀念,也更多是為提升家庭管理效率服務,卻很少涉及家長和學生的內心感受,缺少書中所説的“教師心腸軟”。但同時也發現了另外的問題:心靈和技術,到底哪一個應該更優先?某次我給一學生糾偏輔導,我們用了2個小時的時間,採用互動模式,把學科的一週知識複習、思考了一遍,並做了一部分習題,這個班裏倒數的女生表現表現出思維敏捷、學習認真、主動提問等優秀的學習品質,效果非常好。我在思考:達到這個良好的學習效果,是心靈的作用,還是技術的作用,到底哪一個起了關鍵作用?如果我一個晚上跟她談教育、談內心,會有這樣的效果嗎?我們的內心喚醒,到底是怎樣發生作用的?書中講到“只要我們稍微給自己內心聲音一些注意和尊重,它就會以一種更温柔的方式迴應,是我們參與到賦予生命活力的靈魂的對話中”。

要有勇氣構建共同體。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一直奮鬥在教育的最前線。教育改革像呼吸一樣存在我們的教學中,從以前的“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模式教學,到現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模式教學,總以為自己已經站在教改的前沿,直到讀到《教學勇氣》,方知自己的卑微之處。文中有這樣一段話:“課堂既不應以教師為中心,也不應以學生為中心,而應以主體為中心,在真正的共同體模式中,課堂上教師和同學同時專注一件偉大事物,在這樣的課堂上,讓主體——不是教師和學生——成為我們專注的焦點,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的最優物質獲得融洽和超驗昇華。”教師的滿堂灌不合時宜,學生的滿堂言有些荒唐,惟有師生專注於一偉大的事物,惟有師生的教育最優物質獲得融洽和超驗昇華的課堂才是最美的課堂。偉大的事物成就完美的學習共同體,成就學生、教師、學科三位一體的精彩課堂。然而在我們實際教學中,還是教師講的多一些。要麼就是滿堂言。我們沒有勇氣尋求偉大事物,沒有勇氣以偉大事物為主構建一個學習的共同體。當學生髮言離題遙遠,我們恐懼完不成教學任務,恐懼使我們與學生、學科保持分離。於是教師越俎代庖,慌里慌張、糊里糊塗講完課,冷落了學生的心靈感受,冷落了“偉大事物”,讓“真知”尷尬地站在教室門外徘徊。要麼學生髮言,教師無所適從,盲目肯定。讓真理遊離於教室外,讓新知在書本上躺着不動。教學勇氣何在?捫心自問,這時候,我們需要呼喚靈魂的迴歸,一起去尋求共同體的存在。是的,應該有勇氣去創建最佳的學習共同體。我們平時要做到:

1、多讀書籍,讓書為我們構建共同體導航,就像我現在讀《教學勇氣》方知構建共同體模式的重要。

2、要有勇氣去實踐,實踐出真知。

3、保持心靈的開放,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總之,作為教師要保持心靈的完整,讓教學成為自己生活樂趣的一部分。只有教師能和自己的心靈對話,才有可能將心靈呈現在學生面前,讓知識變得綠意盎然,這樣真正的教學才會發生。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一、蔡林森簡介

“鄉村教育家”。曾獲揚州市十佳教師、江蘇省中學特級教師、江蘇省首屆名校長 等榮譽稱號。創立“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 ,在教育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後教》內容特點

一、“先學”,即學生看書(讀書)、檢測;二、“後教”,即學生更正、學生討論、最後教師點撥;三、“當堂訓練”,即當堂完成作業。在這三個主要環節之前,有一個輔助環節(1分鐘左右)。輔助環節包括:板書課題、出示目標、自學指導。輔助環節就像高速公路旁的“引橋”,主要環節好像高速公路。“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給了老師們具體的操作方法,讓中、國小各學科老師靈活運用,上好新課程改革的課,教學生學,讓學生髮揮好主體作用,很快通過“引橋”,奔馳在自學的快車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例如

數學、常識課採用“四個一”的教學模式,即看一看(學生看例題)、做一做(學生仿例題,做習題)、議一議(學生更正、討論,教師點撥、歸納)、練一練(學生當堂完成作業);語文課採用“幾個比”的教學模式,即比讀書、比認字、比寫字、比説話、比當堂完成作業,每一個“比”都是一次“先學後教”。

三、讀後感

課堂學習緊張、高效,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真正地實現了“減負提質”。

給學生減負的口號已經喊了很多年了,可捫心自問,學生“減負”了嗎?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很大一個原因正是低效的課堂。課內不夠課外補是很多老師的“法寶”。課堂上老師不是“滿堂灌”就是“滿堂問”,對此我也深有同感,不把課本上所有的內容面面俱到地講一遍,就感覺沒有完成教學任務,生怕遺漏了任何一個知識點。這種不注重實效地“滿堂灌”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教師惟恐達不到教學目標,就給學生布置海量的課外作業。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將“減負”真正落到實處,潛心打造“45分鐘高效課堂”。學習的全過程都是由學生自學完成,教師由原來的講授者變成了組織者。從前輔助性的課前課後練習被轉移到了課堂,每節課當堂訓練的時間不少於15分鐘,訓練成了學習的重要手段,學生在不停地思考和動手中接受和運用新知識。作業當堂完成,課後自然無需作業,真正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

當然,我們無論學習了哪些教學模式、教學策略或方法,都要根據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學習內容、不同的學生適時適度的來使用;不是今天我們學了了先學後教,所有的學科、所有的課堂、所有的學生都適合使用“先學後教”,正所謂“教無定法”,蔡林森先生的“先學後教”又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構建高效課堂”的模式,我們每一位老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來嘗試。

教學論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在歷經了十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有幸與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相遇,讓我有豁然開朗,重獲教育生命之感。

這本書,作者從關注教師心靈的角度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讀着書,就好象在讀自己,真的觸動了自己的內心。因為這麼長時間來,總覺得自己的靈魂是孤獨的。而書中的內容正是把這種教師的內心提到了討論的層面上來。

的確如此,近幾年,隨着年齡、閲歷、經驗的增長,在我們的教學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困惑,就拿我自己來説吧。我經常覺得我在課堂上很多學生一點聽課的心思也沒有,在下面做小動作或者説話,嚴重挫傷了我的教學的積極性。讀了這本書後,我發覺我課堂行為缺乏一些教學機智,我的教學缺少心與心的交流,這是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好,學生無心聽講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教學勇氣》教會了我們如何將自己的心打開,如何用心地去上好每一堂課。

帕爾默在這本書裏已經告訴可我們,首先,從心靈導師身上去尋找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我們可以把心靈導師理解為引領我們進入教師這個職業的原因,它可以是我們學習生涯中真實的教師,也可以是感動我們的事件,也可以是我們的理想和抱負,這些可以匯聚我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也是我們優秀教學的源泉。其次,我們要明白為什麼選擇某個具體學科作為我們所從事的領域,這部分的知識可以激發我們的自我意識,在這之前,自我意識是處於潛伏狀態。當我們尋找到了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我們就不需要躲在講台後面,利用我們手中的“權力”去控制學生,與學生造成分離;我們也不需要簡單的模仿其他教師的教學法方,而是去尋找契合自己個性的教學方式,真正好的教學應該是源自教師的心靈。

在用心讀過帕爾默的《教學勇氣》之後,使我明白我們應該從學科,學生以及教師的自我知識三個層面來看待教學,優秀教學是源自於自己的心靈,優秀教師是不把自己的教學簡單的降低在技術層面,而是在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的基礎上讓自己的教學源自自己的心靈。因此,正如這本書的名字,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鼓起勇氣,去開放我們的心靈。讀了這本書,我真正認識到良好的教學不在於教學技巧的成熟,真正好的教學源於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教學就是人與人的心靈交流,是生命本身的一件快樂的事。

曾經看過中國台灣作家張曉風的一篇散文《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文章字字句句從作家的心底湧出來,重重地砸在我心上。今天,家長把一個又一個的孩子交給了我,多年以後,我能還他(她)一個怎樣的孩子?在讀了《教學勇氣》之後,我牢牢記住了帕爾默告誡我們的一句話:記住我們是誰,就是把我們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恢復我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重獲我們生活的完整。教育迫切需要找回教師的真心真我,學生迫切需要沐浴教師心靈之陽光,教師也迫切需要透過學生的生命完善自我,重振敞開心靈的教學勇氣。

我要努力朝書中所説的前進,為自己的心靈找到一個釋放和安放的地方,讓自己在享受教學的過程中保持純淨、健康的心靈!我會繼續閲讀,繼續品味,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探索其中的寶藏,共享這美妙的教育經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pzl0g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