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侷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説。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脱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説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毛澤東的話幹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為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台,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最近,筆者通讀了我國古代的儒家經典《孟子》一書,頗有些感想。

《孟子》一書的內容,總起來看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仁政”。大多數的篇章就是講什麼是“仁政”,如何才能實現“仁政”。當然,還有關於修身、學問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暫不討論。

什麼是“仁政”?孟子在書中並未加以解釋。但從《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關於仁政的某些觀點。你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食,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亡。”、“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悦而願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徵,則天下之旅皆願出於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税,則天下之農皆悦而願耕於其野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民為貴,社稷次這二,君為輕。”、“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説到底,仁政也是兩個字:“保民”。作者並椐此得出結論:仁者無敵。

應該説,孟子的“仁政”觀點,在20xx多年的封建社會裏,被歷代統治者奉為經典,並被當作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長期處於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

但是,為什麼“仁政”説並未能讓歷代統治者真正去實現“仁政”,更多的時候,老百姓依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關鍵是“仁政”説只是提出了或描繪了大同社會的美好藍圖,但未從制度層面解決封建社會存在的弊端。從這個方面説,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們。

從中國歷史上看,真正能實行仁政的君王有幾個?漢朝有漢高祖、漢文帝、景帝而已。就連漢武帝我看都還算不上是好皇帝,雖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時期尚可稱得上是仁政,則天和玄宗時雖然出現了盛世,但那是因為祖宗給他們打下基礎,他們在不少方面都還算不上仁政,就連個人生活作風都還存在很多問題,就別説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沒有能稱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連太祖和神宗都説着吧,他們的積分也還不夠。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對其他民族是嚴防死守,倍加歧視。也許只有世祖還有點仁政的意思,還算幹了點人事。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一個勁的加強封建統治,殺人如麻,哪裏還有仁政的意思。特別是這老東西當他讀到《孟子》裏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時候,認為這哪裏是臣子説的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並説“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並下令將孟子從文妙殿裏逐出!此後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樂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誅十族、廠衞特務機構等基本上空前絕後了。)其後的皇帝們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説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麼,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這兩朝來看也算不是實行了仁政。韃子皇帝是異族入主,對漢人是很不信任的。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製造了一個的文-字-獄就是明證。當然這兩個老頭在位時多少幹了些人事。

可以説,“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歷代統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沒樹立起來,這與每個皇帝的素質和封建制度密切相關。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雜曲裏説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在學習了一年多的《孟子》後,我想我可以用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孟子這位賢人。孟子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治國方針,對後世影響重大,被後人譽為“亞聖”。但是他又有一些傲慢,要求君主尊敬像自己這樣的賢人,還時不時巧舌如簧把人駁得無話可説。但相比之下,他的優點要比缺點多得多,那為什麼得不到國君的重用呢?

第一個原因是孟子在亂世中很難實行自己的主張。春秋時期已經很亂了,戰國更沒有給孟子留下施展的舞台,所以孟子這個時代應該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説,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但是在亂世之中,國君必須富國強兵,才能一統天下。不然今天你在這裏行仁政,搞王道;明天別國就兵臨城下了,我覺得這也是許多君王拒絕採用孟子的主張的原因,諸侯在亂世之中,只能記住一個詞:生存。

另外一個原因應該是:孟子做不了實事。當年子貢一使變五國,是孔子為了魯國而策劃的。那麼孔子為什麼不自己去呢?因為他有自知之明,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自己口才不好,應變能力不好。孔子都做不好,何況孟子呢?如果齊宣王讓孟子做外交官,孟子肯定不幹;就算孟子幹了,也可能會弄僵兩國的關係,説不定另外一個國君還給他嘮叨個半死。對於國君來講,那些受重用的人都是提出了對國家來講可以獲得實實在在利益的政策並能夠加以實施的,孟子的理論是對於他們來説有用的,所以齊宣王只對這個賢者進行供養,並不讓他實現他的政治抱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孟子就沒有孔子謙虛,孔子“不知為不知”,孟子吧,丟不起面子,非要把別人説得一無是處才罷。孟子就沒有孔子謙遜,沒有能像孔子一樣這樣的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就是這些原因孟子得不到君主的重用。

這些因素讓孟子得不到君王的重用,而只是擺擺架子,也體現了孟子對仁和義的執着,和無法實現的政治主張。這就是孟子這個人和《孟子》這本書中所記載的他的言行舉止給我留下的印象。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4

當初見到這本書時,我只是隨意地翻看了幾頁,就認定是一本枯燥無味的書,就再也沒有動過它。後來,我在書櫃裏找書時,偶然發現了這本《孟子旁通》。當時並不是很在意,但看到了是南懷瑾寫的時候,我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也許我得認真看看這本書才能下定結論。那時我是這麼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這本書的確讓我明白了很多。

這本書講的是孟子的故事。在這本書裏,南懷瑾用了許多的人來做對比,更能看出當時孟子的淒涼待遇。

《孟子》是儒家的經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蹟及其學説的最重要的資料。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於它。歷代註釋亞聖思想的著作不計其數,但是適合當代人讀的幾乎沒有。經過文革批林批孔、儒法鬥爭各種理論的影響,當代人幾乎對孟子的思想毫無所知。而《孟子旁通》這本書不像傳統學者的傳注那樣過於重視訓詁,而只是對廣徵博引地對孟子的思想進行闡述。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權能問題》這一篇。齊宣王問:你所説的不為和不能這兩種情況,又有什麼樣的差異呢?什麼樣具體的情形是不為?什麼樣的具體事實是不能呢?看了齊宣王的這個問題,我暗暗發笑,這個國君還真是幼稚,連不為和不能都分辨不出來。沒想到下面的一句話駁回了我剛才的想法我們不可以用這樣的觀念去讀這句話,否則的話,差勁、幼稚的就該是我們了。我臉刷地就紅了,急急忙忙接着看下去,孟子啊孟子你該怎麼回答呢?孟子如此回答道:假如叫一個人,把泰山夾在腋下,跳過北海,這人説,這種事情我辦不到。正如現在我們叫世界拳王阿里,夾起日本的富士山來,跳過太平洋,落到美國西海岸去,阿里説,我辦不到。這是不能,是能力不夠,不是不願意去做。假如叫一個人去為一位老年人,折一根樹枝,而這個人説,我沒有辦法,折不下來。那麼,這個人是不肯做,而不是他沒有能力。

乍看之下,孟子像在講一個童話故事,但其實不然,這裏面的內涵很深,這正是孟子暗示齊宣王,你有此權能,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問題,只是你肯做不肯做而已。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最近幾周,我完成了《孟子》這本書。

其書共分為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離婁章句上,離婁章句下,萬章章句下,萬章章句下,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下,盡心章句上,盡心章句下。

其實,我對那些古文是一竅不通。但是後來,我發現家裏實在是沒有什麼書了,只能讀它了。它裏面有原文、譯文和註釋,這也帶個我了不少便利。一開始,我是按照原文、註釋和譯文來讀的。原本就不懂古文的我按照這個順序讀書,自然更是“一頭霧水”了。我是讀着讀着就不想讀了。因此,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直到幾天後,我無意中先看了譯文,又看了註釋,最後才看了原文,這樣我一下子就可以讀懂了。真是太棒了!我終於成功了。

於是,在後面的閲讀中,我是嚴格按照先譯文,後原文,再註釋的順序。我也明白了很多孟子的思想和道理,我受益無窮。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説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萌化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説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説:“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説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説:“不會。”孟子説:“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説的諫臣,孟子所説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又如“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譯:稱一稱,然後才知道輕重;量一量,然後才知道長短。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這樣地向人説明道理,能讓人不服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廣大的人民羣眾又怎麼能忽視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沒有人民羣眾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嗎?“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譯:君主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君主把百姓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這個思想一直延續到現在。以人為本,“三個代表”,黨的宗旨,無不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體現。

《孟子》中有許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譯:動用心思的人治理別人,動用體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養活別人,治理人的人靠別人養活。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7

《孟子》一書的內容,總起來看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仁政”。大多數的篇章就是講什麼是“仁政”,如何才能實現“仁政”。當然,還有關於修身、學問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暫不討論。

什麼是“仁政”?孟子在書中並未加以解釋。但從《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關於仁政的某些觀點。你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食,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亡。”、“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悦而願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徵,則天下之旅皆願出於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税,則天下之農皆悦而願耕於其野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民為貴,社稷次這二,君為輕。”、“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説到底,仁政也是兩個字:“保民”。作者並椐此得出結論:仁者無敵。

應該説,孟子的“仁政”觀點,在20xx多年的封建社會裏,被歷代統治者奉為經典,並被當作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長期處於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

但是,為什麼“仁政”説並未能讓歷代統治者真正去實現“仁政”,更多的時候,老百姓依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關鍵是“仁政”説只是提出了或描繪了大同社會的美好藍圖,但未從制度層面解決封建社會存在的弊端。從這個方面説,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們。

從中國歷史上看,真正能實行仁政的君王有幾個?漢朝有漢高祖、漢文帝、景帝而已。就連漢武帝我看都還算不上是好皇帝,雖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時期尚可稱得上是仁政,則天和玄宗時雖然出現了盛世,但那是因為祖宗給他們打下基礎,他們在不少方面都還算不上仁政,就連個人生活作風都還存在很多問題,就別説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沒有能稱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連太祖和神宗都説着吧,他們的積分也還不夠。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對其他民族是嚴防死守,倍加歧視。也許只有世祖還有點仁政的意思,還算幹了點人事。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一個勁的加強封建統治,殺人如麻,哪裏還有仁政的意思。特別是這老東西當他讀到《孟子》裏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時候,認為這哪裏是臣子説的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並説“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並下令將孟子從文妙殿裏逐出!此後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樂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誅十族、廠衞特務機構等基本上空前絕後了。)其後的皇帝們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説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麼,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這兩朝來看也算不是實行了仁政。韃子皇帝是異族入主,對漢人是很不信任的。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製造了一個的文-字-獄就是明證。當然這兩個老頭在位時多少幹了些人事。

可以説,“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歷代統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沒樹立起來,這與每個皇帝的素質和封建制度密切相關。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雜曲裏説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8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説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能教育我們怎樣做人的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所謂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就有幸讀到了這本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書。

關於教我們怎樣做人的書我讀的不多,但也涉獵過一些,比如《三字經》、《弟子規》等。但這本書對我影響比較大。這本書主要寫了戰國時期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邊發生的一些故事,我讀後受益匪淺。

在這本書裏有幾個故事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裏,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師友之道》。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孟子説過父子有親,羣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心,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法則,為政治應率先垂範,身先士卒,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交友不能看這個人的財產和地位,重要的是看這個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讓你學習,這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這本書裏還有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這個故事裏講的是仁義,這個經常聽到的詞,在孟子看來,就好像良好的種子一樣,種下去以後生根發芽,耐心呵護,最終使之成熟收穫。如果種下去了,但沒有收穫,那和雜草沒什麼區別了。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每個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標,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廢,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通過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愛這本書,我不會忘記它的。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9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局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説。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脱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説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台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施行了仁政之後,可以獲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來要做的,是救他國之民於水火,也就是征伐問題,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過程。孟子説春秋無義戰,實際上戰國時期也是如此,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都是為了土地、人口的爭奪,説統一天下在當時並不實際,只有到戰國後期,在秦國強的國勢下,其它諸侯國摧枯拉朽,統一天下才成為一個目標。孟子説的王天下,其實並不是指的是土地意義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獲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於征伐他國,必出於義,義,在孟子看來也就是民意,孟子説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説孟子言必稱堯舜,其實並不完全,其更多説到的是商湯和周文王,其中説到商湯更詳細。如對於王天下,商湯實際上就是孟子經常提到的君王榜樣,商湯的征伐就是為了救民於水火,所以東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沒有先來解救自己,可見這種征伐由於出於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來幫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當“義師”到來的時候“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征戰必勢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以彰顯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説“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來警戒君王。雖然孟子終其一生沒有實現理想,但其對於民心的重視及其對於仁政的闡釋對後世無論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都有着較大的影響。

(一)持志養氣

孟子十分重視立志,認為道德教育的首要問題便是"尚志"、"持志",即堅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捨生取義"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與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學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貪圖物質生活的享受。認為志士仁人應該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這點説,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慾望與道德意識對立起來,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強調學習、修身的關鍵在於自得。他説"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他認為君子深造要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要求他自覺的追求而得到。自覺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會比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會積蓄得很深,積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據此,孟子主張,學習的深化,必須要有自己的收穫和見解。尤其是學習中要有獨立思考精神,讀書是必要的,但應求理解,而不能書雲亦云,對前代的文獻典籍,不要輕信,不能盲從。

(三)專心有恆

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舉例説:"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兩個人同時跟一個圍棋國手學習下棋,但結果大不相同,這決非由於其智力差異,而是由於專心與不專心的緣故。因此,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這是孟子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原則。

孟子主張專心致志的同時,還提出了持之以恆的思想。他告誡學生説:"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山間小道經常去走就變成了一條路,如果有一段時間不走,便會被茅草所堵塞。學習亦然。如果停下一個時期不用心學習,學到的知識也會遺忘。因此,學習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他説"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有所作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水,就停止挖掘,結果等於沒挖,這説明有為者必須有恆心,不能半途而廢。學習也是如此,必須堅持到底,不能功虧一簣。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學習態度,他説:"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長。都是反覆強調學習要持之以恆。

(四)教亦多術

學習主要靠學生深造自得、專心有恆,但教師也不是無所作為的,教師的作用在於積極引導,啟發學生思維,因此,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根據不同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他説:"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説:"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對學生,有的應及時指點,有的應成就其德行,有的要發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問,不能及門者可以間接地進行教育,甚至拒絕教誨,足以成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種教導之法。總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異。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被列為“四書”之首的《孟子》,深深地被該書暢達的説理,充沛的氣勢所感染。

孟子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其“仁者無敵”、“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思想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其“仁政”觀點,被歷朝歷代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治國良策。宋朝以後直到清末,《孟子》一直是科舉考試必考內容,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孟子》一書中有關教育方面的內容。出自《孟子》一書的成語“揠苗助長”,曾經被改寫為一則寓言故事編入國小教材。這則寓言通過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光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性,不可違背規律。要想使地裏的幼苗長得好,只能勤於耕耘。不願耕耘,拔苗助長,最終必然失敗。教學和植物生長一樣,也必須遵循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設計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時刻關注學生主體的體驗。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科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去汲取營養,學會知識,提高成績。切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

這則寓言故事也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欲速則不達”。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我們應該遵循規律、順其自然。當我們急於求成的時候,往往顯得過於浮躁,一味冒進反而更容易迷失方向,適得其反。

《孟子.告子下》中説“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教亦多術”反映孟子主張教育要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從實際出發,注重差異,因材施教。“不屑於教”是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不屑於教,亦是教之。“不屑之教”的奧妙在於,我之所以不屑於教誨他,是讓他羞愧而奮發向上。也就是説,不屑於教誨只是不循規蹈矩,不一味地從正面講道理,而是故意冷落、疏遠被教育對象,從反面激發他的自尊心,促使他改變自己,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當正面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適當地採用“不屑於教”的方法,可以達到優化教育的目的,不失為一劑“良方”。看來,儒家先賢教學很是注意教育心理學原理的運用,雖然他們當時並不一定概括出了這些原理。

孟子認為君子有三大快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其中一條。他認為通過教育使學生成為英才,是教育者的育人之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一羣活生生的個性迥異,興趣、需求不同的新生代。要想把他們培養為一代英才,就要心懷所有學生,尊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快樂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一切為了學生髮展”,“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教師理應具有的精神境界,也是教師應該追求的人生快樂的最高境界!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重要典籍,閲讀它,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閲讀它,可以啟迪心智,提升境界。與經典為友,與聖賢神交,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當初見到這本書時,我只是隨意地翻看了幾頁,就認定是一本枯燥無味的書,就再也沒有動過它。後來,我在書櫃裏找書時,偶然發現了這本《孟子旁通》。當時並不是很在意,但看到了是南懷瑾寫的時候,我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也許我得認真看看這本書才能下定結論。”那時我是這麼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這本書的確讓我明白了很多。

這本書講的是孟子的故事。在這本書裏,南懷瑾用了許多的人來做對比,更能看出當時孟子的淒涼待遇。

《孟子》是儒家的經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蹟及其學説的最重要的資料。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於它。歷代註釋亞聖思想的著作不計其數,但是適合當代人讀的幾乎沒有。經過文革“批林批孔”、“儒法鬥爭”各種理論的影響,當代人幾乎對孟子的思想毫無所知。而《孟子旁通》這本書不像傳統學者的傳注那樣過於重視訓詁,而只是對廣徵博引地對孟子的思想進行闡述。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權能問題》這一篇。齊宣王問:“你所説的‘不為’和‘不能’這兩種情況,又有什麼樣的差異呢?什麼樣具體的情形是‘不為’?什麼樣的具體事實是‘不能’呢?”看了齊宣王的這個問題,我暗暗發笑,這個國君還真是幼稚,連不為和不能都分辨不出來。沒想到下面的一句話駁回了我剛才的想法——我們不可以用這樣的觀念去讀這句話,否則的話,差勁、幼稚的就該是我們了。我臉“刷”地就紅了,急急忙忙接着看下去,孟子啊孟子你該怎麼回答呢?孟子如此回答道:“假如叫一個人,把泰山夾在腋下,跳過北海,這人説,這種事情我辦不到。正如現在我們叫世界拳王阿里,夾起日本的富士山來,跳過太平洋,落到美國西海岸去,阿里説,我辦不到。這是不能,是能力不夠,不是不願意去做。假如叫一個人去為一位老年人,折一根樹枝,而這個人説,我沒有辦法,折不下來。那麼,這個人是不肯做,而不是他沒有能力。”

乍看之下,孟子像在講一個童話故事,但其實不然,這裏面的內涵很深,這正是孟子暗示齊宣王,你有此權能,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問題,只是你肯做不肯做而已。

讀了《孟子旁通》這本書後,我突然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哲理,讓我的生活也變得有意義起來。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侷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説。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脱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説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毛澤東的話“幹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為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台,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讀了《孟子》之後,我明白人生的一些哲理,收穫了為人處事的方法,感到自己明白了許多道理。

這本書主要講了孟子在學習與傳承孔子的孺家思想時説出的、做出的一些富有哲理、真摯的語言與行動。書中一個個小故事不但給人們帶來道理,同時還反映了當年諸侯之間相互爭鬥的黑暗官場,體現了當時人民對光明,對公正的的嚮往。

這本書一共有一百一十個小故事,讀完後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就拿 “ 反省 ” 來説吧,這個故事主要講了 “我愛人,人卻不親近我,我治理人卻不能把人治理好,我就應該反省一下我的仁愛與智慧,我敬禮人,人卻不回敬我,我就應該反省自己的敬意有沒有問題。大凡做事不能得到對方應有的反應,就應該在自己的身上反省,等到自己的身心順應了那天下的人,自然都歸服你了” 。結合生活實際,我對這個小故事理解是這樣的:《詩經》上曾經説過: “ 常常思念行為是否合於天理,自已去追求那圓滿的幸福。 ”人與人相處,就像是照鏡子,你對鏡子笑鏡子中人也對你笑。

讀了這本書我彷彿經歷了一場心靈的盛宴,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讓我們追尋孺家之美,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孟子》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小的時候,外公經常和我面對面的坐在一起,外公給我讀着經典,如:《桃花源記》、《岳陽樓記》等;我長大點了以後,爸爸、媽媽便開始讓我讀着帶有拼音的詩詞,並背;上了國小,老師讓我們讀《孟子》。經典詩文,處處都在我們的身邊,老師會讓我們學習、掌握、運用經典詩文。在學習中,經典和我們形影不離,就像我們的影子一樣。是它讓我們掌握更多知識,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在我讀過的書中,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孟子》。《孟子》一書記錄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孟子名軻,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後世將他和孔子併成為“孔孟”,有“亞聖”之稱。

在《孟子》一書中我個人最喜愛《成才先吃苦》,是説上天要把重大的責任加給這個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肌體飢餓,使他身體睏乏,使他做事時行為受到干擾,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動,使他性格堅韌,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讀了這一則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經過許多的磨難,要想鶴立雞羣,變成天才,就要從多方面去鍛鍊自己,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這是我想到了愛迪生説過的一句話:“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難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不能成功嗎?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數學題。做前面幾道題的時候都是“一路順風”的。可是誰知,半路卻殺出一個“程咬金”,搞得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前有敵軍,後有追兵”,進退兩難啊!做了十幾分鍾後,我便開始頭腦混亂了,真想把這一篇撕碎!可又轉念一想,哪一個成功之人的背後不是勤奮啊?他(她)們也同樣承受過,而且做得很好。同樣是人,難道他(她)們行的,我就不能嗎?又想起《成才先吃苦》。不行,我行,同樣我要和他(她)們做的一樣好!想好後我又重新從書桌上拿起筆,繼續在草稿本上演算着……哈哈,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算出來了,我高興得雙手狂舞+高聲尖叫!媽媽聞訊而來,看到我的樣子大吃了一驚。我發覺後,馬上收斂了許多,紅着臉,低下頭去繼續做。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呢?當然啦經典是對我們有好處喲!所以我們還是要讀經典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pjgrk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