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精選25篇)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精選25篇)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1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叫《堂吉訶德》。讀完後心中感慨萬分。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精選25篇)

這本書講的是吉哈諾原本是一位紳士,由於讀了大量的遊俠騎士的小説,所以變得瘋瘋癲癲,竟想模仿遊俠騎士,並把自己改名為堂吉訶德。他又收買了一個農民當他的僕人,這個人叫桑丘。他們去周遊世界。一路上,堂吉訶德老是把客棧看成城堡;把店主的女兒看成公主;把風車看成巨人;把羊羣看成軍隊···他總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但有時會給他人帶來更大的困難和危險。直到他臨死時,才悔悟過來。

這本搞笑的諷刺書籍常常令我忍俊不禁,開懷大笑。堂吉訶德的所為實在太幽默了,桑丘也是傻乎乎的。雖然有時他們會幫人家倒忙,但他們是善良的,是無惡意的,只是有點傻罷了。

其實,堂吉訶德如果不看那些騎士小説的話,絕對是一個完美的紳士。他是很富有哲學的。桑丘當海島總督之前,他還叮囑桑丘做總督的一些行為,比如要公正、仁慈還有寬容什麼的,這證明堂吉訶德並不是傻到極點的人,不然絕對説不出這種話。也證明他是公正、仁慈和寬容的。而且他很講義氣,別人幫助了他,他永遠不會忘記,並且努力報答。他也不會忘記那些與他朝夕相處的朋友,比如桑丘,他跟着堂吉訶德受了不少苦,捱了很多罵名,堂吉訶德悔悟時將家產分了桑丘一半,作為報答。

桑丘也是好樣的。他在海島當總督時公正,秉直,破了無數案子。給當地人民無數的温暖。走的時候他也沒有拿走當地任何財產,隻身來,隻身去。跟現在的那些貪官是典型的對比。

讀過這本書,我懂得了凡事都要適可而止,否則會像堂吉訶德一樣,瘋瘋癲癲,不務正業。

我記住了,“休息時間”也是很重要的!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2

一天下午,我沒有事情,就去書店逛了一圈,這時一本名叫《堂吉訶德》的書吸引了我。我就抽出這本書,細細品讀起來,不覺哈哈大笑,因為主人公吉哈達太可笑了。

《堂吉訶德》主要描寫一個瘦弱的沒落貴族吉哈達,讀騎士小説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歷。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副破爛不堪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訶德,又物色了鄰村的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內婭,作為自己終生為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再以矮胖的農民桑丘·潘沙作侍從,共三次周遊全國,希望創建除暴安良的騎士業績,誰料鬧出不少笑語,他到處碰壁受辱,被打成重傷或被當做瘋子遣送回家。

小説塑造了可笑、可敬、可悲的堂吉訶德和既求實膽小又聰明公正的農民桑丘這兩個典型的人物形象,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的結合起來,既有樸實無華的生活真實,又有滑稽誇張的虛構情節。

堂吉訶德是個塗抹着喜劇油彩的悲劇主人公,一方面,他嚮往自由,具有高尚的人文主義精神;另一方面,他是個天才的幻想家,在自己的白日夢中,不斷幻想着用過時的騎士精神來改造現實,而因屢屢上演鬧劇,引爆了無數讓人捧腹大笑的笑料,從而發人深省。

《堂吉訶德》以誇張而色彩斑斕的幻想,以生動具有表現力的語言和極富情趣與荒誕色彩的各色人物,構建了這本傳世佳作。真不愧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和歐洲最傑出的作品。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3

常言道:説話是一門藝術。但即使我知道這句名言,卻依然不善交際。我常埋頭於各種習題中,看班裏那些同學八面玲瓏、巧舌如簧,不禁常常詫異他們是如何練就一張巧嘴的,表面不屑,其實內心羨慕。而《蔡康永的説話之道》就在這個時刻以這種姿態來到了我的面前。

我從前是不相信市面上那些暢銷書的。如《説話三十六計》《如何討好你的上司》《三天變身説話達人》……它們舉着教人説話的幌子,內容多是正確但無用的廢話。然而,《蔡康永的説話之道》不同,它注重以情動人,提倡説話時設身處地替他人着想。蔡康永自己也説:“這本書雖然談很多‘説話之術’,但我相信的不是‘術’。我相信的是先對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認真看待,然後得到比較多對人對己的瞭解,然後比較靠近幸福。”

是的,這就是我一直苦苦尋找的説話之道。

説話很簡單,簡單到有張嘴便能説話;説話又很難,能句句説到人的心坎裏且適當露出真情實屬不易。鄉間老農一句話,常常比廟堂之上大人物一百分鐘的演講動人,因為老農那一句話裏面的“含金量”很高,能夠打動我們。

如此説來,口才流利的人並不一定就討人喜歡,真正討人喜歡的是把別人看在眼裏、放在心裏、又懂得適當表現出來的人。

一項報道顯示,如今各大企業的老闆們在選聘重要職員的時候,應聘者的溝通能力已經成為首要條件。我有一個同學,每年都會去青島學“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訓練,説白了就是“口才訓練班”),只學兩天但學費達四千八百元!學的效果怎樣不説,只是説話這樣的事,本不就應在日常生活中去感悟、去領會的麼?與四千八百元比起來,我花二十五元錢買《蔡康永的説話之道》,學習説話的投資並不算多。

周立波,是一個懂得説話之道的人。他主持的類似於奧普拉脱口秀的節目《壹周立波秀》,收視率節節攀升。每人每天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話,可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打開電視去聽周立波自説白話呢?毫無疑問,他抓住了觀眾的心理,他懂得怎樣説人們才會愛聽,怎樣説才會使觀眾產生較多的共鳴。所以,他成功了。

“你説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幽默像走路,講笑話像翻跟斗”“開口找人幫忙時,要‘大事化小’”……《蔡康永的説話之道》中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標題,讓我徹底明白了説話的藝術與多變的可能性。從此,我每説一句話,都要細細思考一下這句該不該説、怎樣説會更好。

當下流行一句話:“別人罵你一句,你回罵一句,這叫吵架。別人讚美你一句,你也讚美一句,這叫社交。”但我想,若別人罵你一句,你卻讚美他一句,這就是説話之道吧!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4

安妮是一個樂觀的女孩,字裏行間都透漏出她對未來的美好希望,她將温暖帶給了周圍的每一個人。當人們都在黑暗中掙扎、絕望時,她正等待着黎明並鼓勵別人,温暖別人。

安妮想當一名記者,但這個簡單的願望被當時的黑暗籠罩和淹沒,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遠望而無法觸碰。但她依然懷着希望,用樂觀的眼神觀望現在,暢想未來。

日記本該是少年少女記錄日常,平凡而快樂的“流水賬”,而隨時受着死亡威脅的安妮卻留下了一本不一樣的日記!因為希特勒發動的戰爭,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納粹集中營裏,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了她人生的句點。戰爭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戰爭來臨,我只能敬佩和緬懷這位女孩,同時珍惜現在的時光。“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

她做到了!1947年,倖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後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也許,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着説:“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當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裏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温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記》,它寄託了一個少女的美好願望,記錄她對自己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啟迪着我和更多人。

願安妮能將這温暖永遠留在人世。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5

張恨水的《金粉世家》演繹了一出豪門的興衰史,他把寫作的重點放在了“家”上,在描寫上儘量生活化,語言上極具趣味性。冷清秋與金燕西婚姻悲劇可以看成《金粉世家》向前推進的一條線索,金家的由盛轉衰的過程也可以看成是一條線索。這兩條線可以看成《金粉世家》的主線,在主線下面張恨水又設置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分線,如金家八個兄弟姊妹可以分別看成一條線,金銓與金家太太可以分別看成一條線,小憐與柳春江的愛情可以看成一條線等等,在小説中的分線其實遠不止我列舉的這些,這裏就不在一一列舉了。

《金粉世家》由這些線交織形成了龐大的網狀結構,引出了許多或生動有趣,或可悲可氣的故事。《金粉世家》可以看成是一部家族史,也可以看成是一部社會史,他展示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各階層不同的生活面貌,社會上層的官員、商人,社會底層的平民、戲子以及丫鬟等等人物形象都被張恨水刻畫的細緻入微,展現了他一向細膩的筆法功底。

《金粉世家》是深受《紅樓夢》影響的一部鉅著,這是張恨水吸收明清章回小説所帶來的必然結果,無論是《金粉世家》還是《紅樓夢》他們都有意的抬高了女性的地位,站在了讚美女性的一方。在《金粉世家》中金家的四個兄弟個個是紈絝子弟,吃喝嫖賭樣樣俱全。而金家的四姐妹卻都被塑造成知書達理的知識女性。就是金家的丫鬟在張恨水的筆下也成了具有思想,極具個性的人物。張恨水在某些人物刻畫上借用了《紅樓夢》里人物性格的殼來導演自己全新的故事,如小説中的冷清秋與小憐其實都借用了林黛玉某些部分的性格特徵。像是把一個人的性格拆分在這兩個不同的人物上,然後在賦予這兩個人物不同於林黛玉的其它性格特徵,那麼這就成為了作者造成出的新的人物形象了,因此我們説冷清秋與小憐都不是林黛玉,但在她們身上卻能看到林黛玉的影子。

《金粉世家》在思想上批判了官場的腐敗,揭示了官場鬥爭的險惡以及勾心鬥角,反應了社會的黑暗。而張恨水的這種批判不是停留在口號式的,而是通過故事的本身來展現的。用小説中人物的所做所見所聽來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現。官場腐敗的描寫主要由鳳舉、鶴蓀、鵬振三人引出,他們三人靠總理父親的權利,順其自然的就當上了官。可話説回來,他們不靠當總理的父親,不去當官,還有其他賺錢的本事沒有?事實還真沒有。

這也是金銓死後,金家慘敗,最終分崩離析的根本原因。金家的子女全是靠當總理的父親才會有安逸的生活,因為官場的腐敗他們才會這麼有錢,不僅有人賄賂他們,他們更是可以用手中的權利大做生意,賺錢的途徑那是多種多樣,正所謂有權就有錢就是這個道理。金家的子女是一羣寄生蟲,這是毫無疑問的,難道只有金家的子女是寄生蟲嗎?實質這種寄生蟲還有許許多多,而且是官場越腐敗社會越黑暗,這種寄生蟲就越多。金家光鵬振一人就可以領三個公務員的工資,並且都不用上班,腐敗程度讓人瞠目結舌。

其實不只是鳳舉、鶴蓀、鵬振三人這樣,所有當官的都這樣,早上已過10點衙門一個人沒有,就算是去衙門也是喝茶看報無所事事一天,去也是無聊一天,你説他們不整日吃喝玩樂,花錢如流水才怪,因為大家都這樣,他們幾兄弟不吃喝嫖賭,別人不説他們是傻子才怪呢!金家四兄弟要談什麼奮鬥、發奮就談不上了。因此,金銓死後,其它當官的都排擠金家,廢掉了他們的官位。正應了那句“樹到猢猻散”。他們怪自己倒黴,死了老子,可能在別人眼裏也是這樣想的,卻不反思自己,他們除了壓榨百姓,來獲得富裕的生活他們還剩下什麼,這些人可能丟了權力,連社會最底層的人都會不如,因為他們不僅丟了良心,還丟了勞動的本領。

《金粉世家》中的愛情線向來也是備受讀者關注的,特別是金燕西與冷清秋的這條愛情線,張恨水還用柳春江與小憐的愛情線與之做了對比,一喜一悲,冷清秋是悲劇,小憐是喜劇。金燕西與冷清秋的愛情悲劇是什麼原因呢?冷清秋本知道金燕西是一個紈絝子弟,整日遊手好閒,她為何還往火坑裏跳呢?

我想説如果不是金家慘敗,冷清秋跳進的不是火坑,而是金坑,即便是金燕西不愛她了,去找其她女人,只要不威脅她的地位,只要金燕西還肯敷衍一下她,她會選擇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一生。金燕西追冷清秋只用了一招就是投其所好,你缺什麼我就買什麼,冷清秋就上鈎了,再加上金燕西也算穿着時髦的風流少年,還有什麼不肯的嗎?再加上社會底層的人都有這種心態,想靠婚姻來改變自己處於社會底層的命運,就算冒險也會試一試,冷清秋對於金燕西的這個人是欠缺考慮的,特別是香山那一夜更加的草率,以致懷孕,讓自己完全沒有退路,不得不逼金燕西娶她,這就有點讓人聯想冷清秋是愛金燕西這個人呢還是愛金家這個家庭呢?

而金燕西也從始至終沒有愛過冷清秋,他愛錢多過愛人,只是被冷清秋不是脂粉氣的女人而是清淡的氣質所吸引,當自己成為沒錢的窮光蛋,他的本性就完全暴露出來了,對冷清秋惡言相向,為了錢便毫無骨氣追白秀珠,毫不念及與冷秋清的夫妻情。反而是冷清秋這個女子還比他有骨氣,清秋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最終在大火中悔恨的離去。最終自食其力靠賣字教書為生,這點我是非常的佩服清秋的,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小憐這個人物形象寫的非常讓人垂憐,雖然自己是丫鬟,從來不自怨自艾,有才學,有美貌,有氣質,能思考,又温柔善解人意,應該是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正是小憐從一開始是想嫁給柳春江這個人而不是柳春江的錢所以小憐的結局正是冷清秋的反面,她過的非常的幸福,找到了自己所愛的人,當柳春江追小憐時,她並沒有興奮認為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先是忐忑,再是回絕,當柳春江表現出十二分的誠心,小憐被她感動,當柳春江説不嫌棄她是丫鬟,並帶她去國外時,小憐表現出了堅定的決心毅然的勇氣,逃離金家與柳春江私奔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其實《金粉世家》藴含的東西還有許多,正等待着你細細品味,慢慢發掘,以上所訴也只是自己一家之言罷了,還望各位指正、指教。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6

今天我讀了神筆馬良這本書,這本書深深地吸引我。這本書主要寫有個男孩名叫馬良,他喜歡畫畫,因為家裏窮買不起筆,只能用樹枝在泥土畫畫。一天晚上,馬良幹完活回家休息,突然一位老爺爺出現在馬良前面,老爺爺遞給馬良一隻神筆,讓馬良給窮人畫畫。馬良以為是夢,醒來後手裏真的拿着老爺爺給他的筆。馬良每天給窮人畫畫,人們都很喜歡他。

不久,大官知道馬良有隻神筆,就把馬良抓過來叫馬良畫搖錢樹,馬良不肯。於是他畫了一片大海,在海里畫了一座金山。大官説:“畫一艘船去運金子。”馬良畫了一艘船,大官上了船,船慢慢地向金山開去。大官嫌太慢,大官對馬良説:“畫點風。”馬良加幾筆粗大的風,船被吹得東倒西歪。船翻了,大官被淹死了。馬良仍然和以前一樣善良、一樣勇敢、一樣樂於助人。

我們應該像馬良一樣善良、一樣勇敢、正直,有樂於助人的精神,馬良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假如我有一隻馬良的神筆,我會給買不起車的窮人畫車,讓他們不會走路太累。 假如我有一隻馬良的神筆,我會給買不起學習用品的小朋友,畫很多學習用品讓他們好好學習。假如我有一隻馬良的神筆,我會給村裏的小朋友畫很多電視機,讓他們看電視。馬良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馬良是我們學習的指路燈。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7

今天,我讀了《金波童話》裏的一個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雪人”。

故事的內容説的是:每年冬天,下雪的時候,我都要堆一個白白胖胖的雪人。可是,當春天來臨的時候,那個白白胖胖的雪人就融化了。我很捨不得雪人融化,可是春天還是來了。雪人變成了一攤融化的雪水。我的腦海裏浮現了一個問題:能堆一個不融化的雪人嗎?這成了我趕不走、丟不開的念頭。一個痴想!

我只能等待冬天的到來,可是這一年,我覺得春天過得很慢,夏天太長了,秋天遲遲不走。我多盼望一個紛紛揚揚飄着大雪的冬天啊!於是,在企盼冬天的日子裏,我做了一個夢!夢裏下了一場大雪。然而我夢見的是一個陽光燦爛、鮮花盛開的季節,同時,也是一個飄着大雪的日子。奇怪的是,這些雪花自動聚攏起來,堆積成了無數個雪人。一羣白白胖胖的雪人現在桃紅柳綠之中。我在驚喜中醒來,原來自己做了一個夢啊!就在這時,窗外颳起了風,飄起了大雪,冬天真的和大雪一起來了。夢想成真!

通過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雪人雖然只能在冬天存在,可是隻要心中有夢,雪人永遠不會融化、永遠存在!就像我們小學生,從小就要樹立一個正確的目標,然後向着目標努力,好好學習,努力實現夢想!只要我們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奮鬥,夢想一定能成真!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8

今天我讀了《神筆馬良》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從前有個孩子叫馬良,他特別愛畫畫,可因為家裏非常窮,連一支筆都買不起。一天,他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畫師正給大官畫畫,馬良看得出神,不知不覺得走了進去。可他們卻把馬良趕了出來,馬良氣呼呼地説:“我偏不信窮娃子就不能學畫畫?”。從此馬良下了決心想要學畫畫。因為沒有筆,他就用樹根和草枝在沙地和河灘上畫。後來,他畫什麼就像什麼。一天晚上,有一位神仙老爺爺出現在他面前,送給他一支筆。並交待馬良要給窮人畫畫。馬良立刻拿起筆在牆上畫了一隻大公雞。奇怪,公雞活了!原來這是一隻神筆。後來,馬良就專門幫助窮苦人家畫他們需要的東西,人們都非常感謝他。不久,被官府知道了,就把馬良抓了過去,讓馬良畫金子。可馬良畫了個無邊無際的大海,大海中央畫了一座金山。大官們急忙讓馬良畫了一隻大船,大官們都帶着官兵上船去運金子。可馬良又畫起了很大很大的風,風越來越大,最後把官兵們都淹死在大海里。馬良又回到自己的家鄉繼續給窮人畫畫。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做人一定要善良,用自己的能力盡力去幫助別人。同時,也從馬良身上學到了不怕困難,同壞人鬥爭到底的勇氣。今後,我要用我的愛心和自己的能力來幫助別人,因為幫助別人就是幸福自己。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9

寒假裏,我讀了幾本課外書,其中有一本名叫《神筆馬良》的書我特別喜歡,讀過之後,有以下幾點感觸:

第一,馬良非常地熱愛藝術。

他很喜歡畫畫,因為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生活貧困,以打柴、割草為生,連一支畫畫的筆都買不起,可是這絲毫不減他畫畫的興趣和決心,沒有筆就用樹枝來代替,他照樣畫得畫栩栩如生,象模象樣,他在地上畫一隻兔子,天空就有老鷹在打轉,他在山上畫一隻熊,嚇得牛羣再也不敢上山吃草。

第二,馬良心地善良,樂以助人。

有一天,一個白鬍須的老人得知馬良喜歡畫畫,就送給了他一支筆,這筆可神啦!畫出來的東西居然可以變活,馬良就用這支神筆專門為窮人畫畫,窮人需要什麼,就幫他們畫什麼,大大地改善了窮人的生活,他還給孩子們畫文房四寶,好讓他們可以讀書寫字。

第三,馬良是非分明,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有人在野外抓來一隻花豹,要馬良幫他畫一個大籠子,馬良説應該讓花豹自由地生活在大山裏,不應該將它關起來,我堅決不畫籠子,我只畫那些窮人所需要的東西。

第四,馬良充滿智慧,很有正義感,不怕與惡勢力做鬥爭。

有一個財迷心巧的皇帝把馬良抓來,要他畫聚寶盆,搖錢樹,或者金山銀山,好讓自己有更多的財產,馬良得知皇帝完全不管百姓急苦,又貪財,於是決定給皇帝一個深痛的教訓,他拿起神筆在牆上畫了一片海,在海上畫了一座巨大的金山,然後又畫了一條大船,皇帝看了高興極了,帶着侍從迫不及待地上了船要去搬運金子,馬良開始畫風了,他不停地畫呀畫,畫呀畫,風越來越大,越來越猛了,猛獸般的巨浪向船用力地衝擊,最後把船掀翻了,船上所有的人都被捲入大海,全都被淹死了,海面上什麼也看不到了。

後來,馬良又回到了窮人的隊伍中,繼續為他們畫畫。

馬良的故事真感人,他對藝術的追求,樂以助人的品德和充滿正義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1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描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四起,平定董卓之亂後割據三國,最終,在司馬懿和司馬昭的率領下,統一全國,天下歸晉。

其中,湧現了各路英雄豪傑,赴湯蹈火,單騎救阿斗的趙雲;疑心重重,大戰官渡的曹操;有勇有謀的老將黃蓋……但我卻更喜歡美髯公——關羽。

關羽,之所以被稱為美髯公,是因為他長相不凡:一雙單鳳眼,一對卧蠶眉,身高九尺,使一,騎一匹赤兔馬,但是,我更讚賞的是關羽的赤膽忠心,自從“桃園三結義”過後,關羽與張飛,劉備結為異姓兄弟,他一心輔佐劉備,為劉備打下無數江山,深得劉備寵愛,起初,關羽因打戰,與劉備走火,被困小山上,願與曹軍決一死戰,曹操見此人勇猛無比,勢不可擋,便招來自家軍營,給予最奢華繁榮的生活,希望關羽從此留在大魏。雖然關羽身在曹營,但仍不忘舊主,只把此地當作短暫的歇息之處,處處打探劉備的消息,可見一字一—忠。在一天他得知劉備還活着,不帶走任何一樣東西,飛馬離去,可見對舊主的忠心耿耿。不但如此,關羽在華容道心釋曹操再現他的“忠義”。

在中國復興時期,出了不少忠於祖國,報效祖國的科學家,錢學森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來到美國,學習了各種原子理論,使他成為一名非常強大的科學家。他在美國可以受到非常優良的待遇,但他再回頭一看,當時的祖國,沒有科技,也沒有設備,受各國嘲笑與欺辱。錢學森不忘“舊主”,冒着生命危險,假扮成逛街,誰知他帶了一家,趁機逃跑,來到中國,為中國原子彈打下堅固的基石,這就是錢學森“忠”的表現。

“忠義”一直是中國的傳統精神,這是一種君子的表現,代表了一個人品格之高尚。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11

《百年孤獨》這本書是我看得最困難也是最久的一本書,每一代人都用同樣的名字命名,這常常讓我頭痛不已,但我不得不承認,這是我所看過的最吸引人的一本書,這本書是一本人類心靈孤獨的苦難史。

小説離奇的情節令人歎為觀止。在小鎮馬貢多,布恩地亞家族上演着百年的興衰史。這個家族由衰轉盛,又由盛轉衰,一百年的歷程,轉來轉去,又回到原來的樣子,一切都逃不出一個詛咒。霍阿布恩地亞與表妹烏蘇拉近-親結婚,阿蘇拉擔心會像姨媽和姨父近-親結婚那樣生出長豬尾巴的孩子而拒絕與霍阿布恩地亞同房。布恩地亞於鄰居發生口角的時候,布恩地亞因為鄰居嘲笑他被烏蘇拉拒絕同房而殺了鄰居。結果死者的鬼魂攪得布恩地亞一家日夜不寧,布恩地亞家族被-迫遷移到小鎮馬貢多。起初布恩地亞家族人丁興旺,但是隨着內戰的爆發和外敵的入侵,布恩地亞氏的命運急轉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領導的32次土著居民起義都以失敗而告終。到了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的時候,因為與姑媽烏蘇拉通婚,結果生下一個帶尾巴的女嬰,正好應驗了一百年前吉普賽人用梵語在羊皮紙上寫下的密碼,而這個密碼的破譯者就是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自己。這個無疑充滿了諷刺的意味。而這個帶尾的女嬰,被螞蟻咬爛以後拖入了蟻穴。隨後,小鎮馬貢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中。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的結尾寫道:就在奧雷良諾布恩地亞譯完羊皮紙手稿的最後瞬間,馬貢多這個鏡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鎮,將被颶風從地面一掃而光。將從人們的記憶中徹底抹掉,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作者對於落後和愚昧的態度是徹底否定的,於是安排了一場颶風隊舊事物來了一次徹底的清理。

《百年孤獨》的敍事結構不同一般馬爾克斯採用了連環、環環相套、循環往復的敍事結構來展現小鎮馬孔多的歷史。彷彿一個循環向上的氣流。這種環環相套的結構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小説的一個主題:人的孤獨、封閉以及由孤獨封閉而造成的落後、消亡。作者對孤獨這一具有民族特性的問題作了深刻的揭示。

馬爾克斯在談及作品中人物孤獨性時,他説過: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這是以這個家族的命運來反映整個拉丁美洲的命運,他希望於整個民族的團結。布恩地亞家族都不懂愛情,不通人道,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祕密他們的孤獨並不是擁有真理的靈魂而具有的高潔峭拔,因不能與人分享智慧的快樂而孤獨寂寞,而是由於與愚昧並存的感情的匱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與心的離異與隔膜,這樣的孤獨竟可以將一個昔日曾經繁華的小鎮最終消失。在此,馬爾克斯是告訴人們,孤獨的實質是一種毫無意義的生存哲學,它意味着一冷漠、消極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事實上,你以怎樣的態度去對待生活,生活同樣會以怎樣的態度來回報你,一個陷入孤獨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只能與貧窮、愚昧和落後為伍。

這是一部描寫家族的小説和中國的《紅樓夢》有些相似。但這是形似而神不似。《紅樓夢》的矛盾來自於家族內部是封建的等級制度毀了大觀園;而《百年孤獨》的矛盾來自外部科技、政治、戰爭、商業一次又一次地衝擊着馬貢多小鎮。開篇的吉普塞人帶來了科技令霍阿布恩蒂亞發現了地球是圓的像橙子。然後隨着政治的介入。本來馬貢多是個幸福的村莊至今還沒死過人是他們驕傲的宣言。然後隨着政治的介入鎮長的出現兩黨派的鬥爭都讓這個和平的小鎮漸漸變質:士兵為非作歹學生嚮往戰場。而壟斷資本主義的進入又讓小鎮得到了虛偽的繁華並且迅速地在這泡沫經濟中衰敗。

所謂魔幻現實主義,以荒誕的形式反映現實,不管馬貢多發生的一切有多離奇古怪和撲朔迷離,都是取材於馬爾克斯對拉美現實的觀察和感悟。

夢想與光榮的嚮往,對獨立與自由的憧憬,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現實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於形式的虛幻,找到了最終完美無缺的結合點。

或許會有人説它太過荒誕,或許會有人説他的內容太過偏激,但這偏偏是它的價值所在,它的荒誕造就了它濃厚的現實意義,它豐富的想象力使它成為文壇上不朽的經典。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12

有一位作家曾説過,人生來就是孤獨的。

在拉美文學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中,一位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其對現實世界魔幻般的思索和訴説,開創了魔幻現實主義這一文學流派,也因之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百年孤獨》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她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故事的發展更是令人費解。作者在《百年孤獨》中用夢幻般的語言敍述了布恩迪亞家的每個成員在一個小小的名叫馬貢多的鄉村發生的大大小小,平凡但足以震撼人心的故事。“這裏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經看到過,也早已知道!”這是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良諾閲讀了記載這個百年世家的命運的羊皮卷後所説的。整個拉美的近代史,從這句話開始就陷入了循環的怪圈中。

讀這本書,整個人似乎都被孤獨感給包圍着。全書的主題是孤獨,孤獨的對應是愛。但是在這部小説中都沒有類似的描寫,書中的主人公或者是在逃避愛,或者是被命運捉弄而沒有能夠得到愛。書中描寫的最突出的就是不同人物的命運。不同的性格對應着不同的命運。他們都逃不了命運的安排。連同決心要開闢出一條道路,把馬貢多與外界的偉大發明連接起來。可惜的是,他卻被家人綁在一棵大樹上,幾十年後才在那棵樹上死去。馬貢多的文明也隨之消失了。孤獨、苦悶、猜忌,導致了馬貢多狹隘、落後、保守直至沒落。

人生來就是孤獨的。孤獨是需要摒棄的。人與人之間少了猜忌,少了勾心鬥角,多了信任多了友善,自然孤獨會被驅逐一邊。也不至於出現書中的最後一個場景。那個長豬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亞家族的第七代繼承人,他剛出生就被一羣螞蟻吃掉。也不會出現清zf閉關鎖國遭受的滅頂之災。也不會出現左傾右傾內戰。

拉丁美洲,恥辱與壓迫,血腥和悲劇的地方。與歷史一般的不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故事的內容。我還沒有真正看明白這本書。等幾年後我在重新去看這本書,收穫到的或許不僅僅是這些浮於表面的東西了吧。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13

我喜歡讀小説,我總是會被跌宕的情節吸引:看着福貴坎坷的命運,先後目睹着一個個親人死在自己之前的場景,看到他的悲痛欲絕我們還能淡定自若嗎?想像着若這災難發生在我們周邊,還能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嗎?看着一切希望似流星般劃過天際,卻終將面臨着隕落,我的心還能像湖水般平靜的不起一絲漣漪麼?

故事開篇是老人福貴坐在樹底下老生常談着自己的人生,他恬淡地笑着,似乎講的不是他的人生,這是一個看破塵世,無牽無掛的老人,他看淡了命運帶給他的不幸,他將那份悲傷埋在了心底,笑對生活中的不幸,這是一份發自內心的,與世無爭的笑容。有時活着並不是一種幸福,而成為肩上的負擔。老人的親人都相繼地離他而去了,只留下他一個孤獨的背影於塵世。活着,親眼看着親人們生命的消亡,親手把他們埋進了土裏,命運一次次的向這位形單影隻的老人開着玩世不恭且嚴肅的“玩笑”,即使再無情的人也會被逼瘋。

似乎這是上天對他的懲罰,山雨欲來風滿樓,是福貴年輕時的放浪,為以後的不幸種下了惡果的種子。福貴年輕氣盛時是個紈絝子弟,吃喝嫖賭無所不涉,丈人在米行一看到他就像老鼠遇貓般地逃竄,最後賭光了家產,氣死了父親,送走了媳婦,家中光景是日漸慘淡。從風光無限的少爺墮落到無人問津的貧民,似乎一切惡果都是他自己所種,往後自然得咬碎牙齒往肚裏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他從一個闊氣的少爺,到一個得耕地來養家餬口的貧民,那個年代因為一貧如洗而免於槍決,幸福來臨時又遭遇親人的離去,直到一個孤獨的老人,福貴的經歷不可謂不跌宕,這樣孤獨地活着這就是對他的懲罰。

這讓我聯想到巴金的《家》、《春》、《秋》,也是那個時代的產物,老太爺辛辛苦苦攢下的家業,置辦的家產,全被下一代中的紈絝子弟大手大腳地揮霍掉了,抽大煙,請戲子,奢靡浪費的生活使他們最後連家宅都要賣掉,各奔東西。所以如果子孫有德,留給他們產業又作何?如果子孫無德,留給他們產業又作何?隋文帝好不容易統一了南北朝,卻被繼任的暴君隋煬帝給毀了,再好的江山也功虧一簣,只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福貴悲慘的命運和貧窮落後的狀況也是息息相關。雖然解放了,但是沒能徹底改變人們貧窮落後造成的痼疾思維。落後的面貌、痼疾的思想造成了這種悲劇的不斷髮生。那個年代村民們的糧食也得一粒一粒地數着吃,以至於外孫苦根吃豆子噎死。貧窮落後充斥着每個角落,這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貧困,還有精神上的落後,這些都是災難發生的導火索。

老舍的《駱駝祥子》是很好地反映瞭解放前那個社會時代的腐朽。祥子只是想用自己攢的錢買一輛車,可是省吃儉用,起早貪黑的勞動才攢足的錢,三次卻都以失敗告終,不僅如此,還經歷了兩段不幸的婚姻。他的努力沒能使他擺脱不幸,至此以後,讀書筆記祥子吃喝嫖賭,幹盡壞事,從一個勤勞的人力車伕到一個鬍子拉渣的社會病胎,而這樣的轉變只是因為他的老實、勤勞,這是多麼不公平的社會啊!就像小馬兒祖父後來説的:“身子好?鐵打的人也逃不出咱們這個天羅地網。心眼好?有什麼用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並沒有這宗事!”看來老百姓的命運逃不脱社會時代,只有趕上好時代我們才有好的生活。

因此,個人的不幸,不僅有自個兒的責任,還有那個社會時代的責任。小至一個人,一個家庭,大至一個國家,都受其左右,一個家門的不幸,影射了一個國家的不幸,家國天下,密切相連,息息相關。只有國強,才會家安,只有國強,才能避災。這不僅僅是一個個家庭的問題,更是一個時代的思考。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14

對於龍應台的瞭解是由她的《目送》一文。後來才知道,《目送》是一本散文集。集子裏,滿滿的都是作者對於人生的感悟。其中龍應台將對親人真摯、又很複雜的情感表達得十分真實。

朱自清在《背影》中寫道,因看到父親為自己擔心操勞的背影而油然而生的心酸;龍應台則寫了兩種背影。一種是目送父親離開人世,另一種則是看着兒子慢慢長大。漸漸只能遠望兒子高大的背影。文章抒發的是一種不捨,卻又不得不捨的心情。作者身為人子,身為人母,經歷了大半輩子,回首往事,內心泛起點點漣漪。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作者倏地發現當年的小男孩已經長成大人、自己也無法隨時隨地的陪在兒子身邊了,心裏有幾分落寞。

全文的感情基調有些壓抑,語言卻十分真誠。如今我們也生活在父母庇護的翅膀下。卻未曾報答過什麼,小時候我們總自顧自地一往直前,好像探險之路絲毫不艱險,我們去忘了回頭看看保護着我們的父母。我們快要在社會中變得獨立,在將來又會目送我們的孩子。或許真的像龍應台所説的那樣,我們間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中行漸遠——記得回頭看看關心我們的人。

這本集子裏更有作者內心的獨白——由這個社會聯想到的。對於任何事情的相信與不相信,都沒有絕對的説法。説愛國、歷史、文明、正義、理想、愛情、海枯石爛的永恆都讓人不可相信,揭露出社會的黑暗面後話鋒一轉,提出:雖然我們改變不了過去,幹可以控制未來。哪些我們不相信的東西其實有他自己的定律。使得文章一下子明朗起來。作者經歷了許多、想要教會我們的是超脱的看待這個塵世。的確,有時候需要的是繼續往前走,而有時,需要停下來。正如“相信與不相信之間,彷彿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這便是我們的生活:相信了便是這樣,不相信便非得刨根問底,親身試驗。總之,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信心地做事,而不要拒絕困難、甚至拒絕生活……

……

這本書自始而終,像是人生的一個輪迴。將人間酸甜苦辣一一嚐遍。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15

約半年的時間,總算把《百年孤獨》第二遍結束了。雖説是第二遍,但仍覺得艱澀難懂。看完了全本,心裏異常的累,不知自己到底看懂了幾分。放佛他們都在堅持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好像都未能堅持到底。

他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都在堅持着所謂的理想。或許是因為上帝不想讓人們過於幸福;所以,當上帝以無邊的美意創造了一切後,又會讓魔鬼所破壞,正如馬爾克斯所説的那樣,布恩迪亞家族經歷着這樣的一切:街上的女人會使人流血,家裏的女人會生下長豬尾巴的孩子,鬥雞會讓男人喪命、終身內疚,槍彈一沾手便會引發二十年的戰爭,冒失的事業只會將人導向失落和瘋狂……當年邁的烏爾蘇拉走了,整個布恩迪亞家族也走向了衰老。梅爾基亞德斯,這個智慧與先進的代表雖然與布恩迪亞家族有着不解之緣,也影響了家族中重要的成員,他預知着一切,可是他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大家死去,家族衰敗,為什麼?

直到現在也沒能明白這一角色的作用,是在表現人類的無奈嗎?烏爾蘇拉算是這個家族的精神支柱吧?作為馬孔多第一代的移民。布恩迪亞發現了馬孔多,他們在那落地生根,發展壯大,引進文明,但也隨之衰落,也帶來了戰爭,流血,瘟疫,或許這就是這本書的意義吧,微縮的世界,歷經一切,還有人類特有的不安分的心。或許還應該説説奧雷里亞諾·布迪地亞上校,直至他死去,我也仍舊未讀懂他。我不懂阿瑪蘭坦-烏爾蘇拉為什麼要回來,過着與馬孔多格格不入的生活,她是想改變他嗎?還是她也擁有者何她高祖母類似的精神力和意志力,但她始終不是烏爾蘇拉,所以她失敗了。最無法理解的應該是他們“變態”的愛情吧,我不知道是否這樣説恰當。布恩迪亞家族最後的愛情還是讓這個曾經輝煌但也孤獨了百年的家族結束了。正如那捲神祕的羊皮卷所預言: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住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或許我無法讀到書中更大的,更宏遠的意義,一本書,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16

讀完,心裏留下點點的回味:一片土地—馬孔多、一個家族—七代人的掙扎輪迴、錯綜的性、情關係和因此衍生的家族;最難記得的是不同的音譯人名和同一名字下不同的人…

對拉美史沒有什麼概念,也不知深層代表着什麼,所以也沒有讀出拉美的味道。故事本身沒有太吸引人的地方,反倒是讀完後對人物關係的理順越品越有味道,家族和馬孔多生、住、壞、滅越品越有味道。

烏爾蘇拉,家族“生”“住”的,第一代開創者,除了給下一代以生命外最偉大的任務便是創造了家族物質基礎與精神傳統,但對不能把握的事也顯出了家族衞道者的無力,最諷刺的是再烏爾蘇拉人生的最後卻被後代們塗鴉式的玩弄了兩年。她盡責的愛着每個子孫,創造了家族的小生意,蓋起了家族的大房子,佈置了房子的一切,全力維繫着家庭的血脈;在不損壞家族榮譽的情況下給他們的自由空間,堅持着生活習慣,就在阿爾卡蒂奧自由派獨裁當道時也堅持彌撒等;她致死保護着陌生人的金幣堅持着信譽。生命將近時,她隨盲,卻仍努力的去為子孫犧牲奉獻着,在被後代塗鴉的玩弄了兩年後,生命在迴光返照似的再次努力後結束,並致死保護着家族的榮譽—沒有因困窘説出金幣的下落,最後以回到嬰兒大小的死亡方式死亡,也值得人深思的。她的兩個兒子:一個周遊世界,卻帶回了放蕩與混亂;一個想奪取自由,卻得到延綿的戰火與無盡的迷失。

庇拉爾·特爾內拉這個為家族誕生了第三代子嗣的女人,卻是家族“壞”的開始,她不羈的笑聲、理不清的性關係、身上煙味、紙牌算命…都是被烏蘇拉爾拒之門外的原因,但她卻孕育了家族的第三代的生命,卻也見證了第三代的橫死。她的第一個兒子—不知身世的兒子阿爾卡蒂奧—險些釀成母子不倫,此外,阿爾卡蒂奧還是一個在自由派下徹底的殘忍獨裁者,後死於保守派下;第二個兒子,知其為母的兒子奧蕾莉亞諾。何塞又一次出現了姑侄不倫的苗頭,橫死於亂軍中;好在兩次不倫都被拒絕,不然家族的滅亡會來的更早些。

桑塔索菲亞·德拉·彼達—阿爾卡蒂奧之妻,這個為50比索而奉獻自己的女人孕育了第四代,延續着家族的“壞”。她的兩個兒子,在名字與第二代互換的情況下集成了第二代兩個祖先的事業,奧蕾莉亞諾繼承了不勞而獲與無盡的享樂;阿爾卡蒂奧,則繼承了對自由的追求與迷失。

真正的“滅”始於費爾南達,這個生活在父母給予的世界的女人,在掌控了家族的生活後,便將家族拖入了無盡的深淵。相對於烏爾蘇拉,她沒有給子女任何自由,她設計並安排着子女的一切,卻收穫了最惡毒的結果。而,佩特拉·科特斯—奧雷里亞諾第二之情婦這個烏爾蘇拉式的人物,卻被命運拒於家族之外,以“令人不解”的方式供養這家族,但也沒有組織家族的幻滅。費爾南達的子女沒有任何自己的追求,知識她幻滅家族中的工具,梅梅的兒子與烏爾蘇拉。阿瑪蘭妲(這個名字基本代表了這個人的命運,返回馬孔多的開始,她便如烏爾蘇拉似的要重振家族與馬孔多,但接下來便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阿瑪蘭妲,完成了對愛情的追求,只不過致死,她也不知道那是“不倫”的愛情)最終在不倫之愛中結束了家族…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17

小説裏的主人公已經換了好幾個學校,這次是因為五科考試有四科不及格而被學校退學了。忘記説了,這次是國中。小説講的就是主人公在自己認為家長應該知道消息的前三天所做的一些事情。短短的三天,哦不,確切的説應該是還不到兩天,作者就把這一天多的時間裏發生的事寫成了本小説,你可以想像有多麼細緻。其實也不到那麼細緻。或者你可以想像一下在這一天多的'時間裏,對於一個不太聽話,稍有些叛逆的男孩來説都會發生什麼。

呵呵,以主人公的語氣就是離開了那所混賬學校後,他做了些混賬的事。對於發生了什麼事情我不想多説,總之是不太好的事情。如果非要我説些什麼的話,那我想在這裏多説一下主人公的妹妹。她太可愛了,可愛到主人公半夜沒地方可去的時候都情不自禁的偷跑回家看一下這個可愛的妹妹。可愛到主人公想離家出走都不得不想和她道個別。更是因為這樣,在道別的時候沒想到她既然收拾了自己的行李準備和主人公一起出走。簡直太可愛了。當然主人公太愛這個妹妹了,所以他最後決定不離家出走了。

每個叛逆的孩子內心也都存在着純潔和善良的一面,就像主人公一樣,他最想當一個麥田裏的守望者,看着一些小孩子在麥田裏玩。有時會提醒他們會有危險。

想想叛逆期是不是人人都會經歷呢?只是每個人對於這個時期的承受力,自制力都有所不同吧。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我想卻是隨機的,誰會知道當時會遇到什麼人,發生什麼事呢?但是話又説回來了,不管是遇到什麼人,發生什麼事,內心的修養,或者説自身的意志也會決定了什麼樣的結果。如果在叛逆期前多和孩子分享一些所謂對他們有幫助的故事是不是會好點呢?人生的慢慢長路,我算是在叛逆的十字路口走過來了。回想我的那個時期,我好像還蠻聽話的,哈哈!但是有些事經歷了也並不是一件壞事,就要看能否以一個正解的心態走出來!算了,不説了,再説都比書搶眼了。這次可真成了讀後感了。再説一句,我真的不否人這是一本好書。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18

切斯特結束了在時報廣場的最後一次公開演奏,在塔克、哈里和馬里奧的幫助下,幾經周折登上了回康涅狄格州的火車。臨行前切斯特説:“有機會我一定會和你們聯絡的。”馬里奧望着遠去的火車,臉上露出了微笑。

一天上午,車到站了。切斯特躺在一個農夫的籃子裏睡覺,強烈的陽光催促切斯特醒來。切斯特睜開眼睛,看到了自己頭頂上的藍天、白雲和大樹。原來,那位農夫已經提着籃子下了火車。切斯特籃子,為自己重獲自由和遠離紐約的喧囂而感到高興。切斯特經過長途的旅行,已經是口乾舌燥了,於是它來到溪邊的一棵樹上,樹葉上有一顆雨後的露珠。這對於切斯特來説已經足夠解渴了。切斯特小心翼翼地爬到那片樹葉上,喝起那顆露珠。或許是切斯特太大意了,腳下一滑,跌落溪中。切斯特用手腳努力地拍打着水面,大聲喊救命。但這麼做似乎沒作用,切斯特在往下沉,也沒有人聞訊趕來施救。就在這時,一隻白鴿朝切斯特飛了過來,把溺水的切斯特銜在嘴裏,飛到岸邊。不久後,切斯特醒了過來。那隻白鴿説:“你還好嗎?”切斯特:“還好,我沒事。謝謝你救了我!”“不用謝。”白鴿説。切斯特向白鴿講述了剛才發生的一切,無意中提到了紐約。白鴿説它生活在紐約,那是個不錯的城市。切斯特不認同白鴿的觀點,講了他在紐約與馬里奧一家發生的故事。白鴿想起了什麼,説那個叫馬里奧的男孩它認識,馬里奧一家是它主人的鄰居。切斯特開心的笑了,説能不能讓白鴿給馬里奧捎個消息。白鴿馬上同意了。

切斯特找來一片掌般大小的樹葉,在上面啃出一個個字符。白鴿看着上面的字,淡淡地笑了。切斯特“寫”完了,把樹葉交給白鴿。白鴿銜着樹葉欣然前往。望着白鴿越來越小的身影,切斯特也笑了,笑得那麼輕鬆,那麼自然……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19

這是我讀過的最好小説的其中一本。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安娜是一個資質優美,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子,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裏,她像蕪草叢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驚人的美,她的聰慧典雅質樸活躍,她的單純沉靜從容高貴,使得她在各種場合下出現都是美豔絕倫的… 這是我讀過的最好小説的其中一本。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

安娜是一個資質優美,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子,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裏,她像蕪草叢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驚人的美,她的聰慧典雅質樸活躍,她的單純沉靜從容高貴,使得她在各種場合下出現都是美豔絕倫的。

對安娜一直懷有成見的列文,都為她的美為她的豐富活躍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在瞬間由悠閒恬靜而又顯得那麼優美端莊突然變為好奇,氣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聰慧和良好的教養,都深深打動了他,使他不由得在心裏讚歎道:“這是怎樣一個女人!”“一個多麼可愛,出色,惹人愛憐的女人!”“這個活人身上帶着一種動人心魄的風度。”短暫的會面,便使列文依依不捨地離安娜而去時,他“又望了望那幅畫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對她發生了一種連他自己都覺得驚訝的一往情深的憐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僅溢於言表,更富於內心,她心地善良,單純自然,感情熱烈真摯,對不幸的人懷着深厚的同情,她對受了欺騙的杜麗表現了無限的關切,温柔,真摯,善良和友愛的感情,如此一位優美的女性,他所追求的不過是真摯的愛情與母愛,可她的追求由一開始便註定了無盡的悲劇結局。

我們企盼着幸福有一天會來到身邊。它會伴隨着我們,直至我們生命的結束。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

而愛情,最絢爛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禮物,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幸福最終將安娜帶入了痛苦的深淵。

如同飛蛾撲向野火,註定這場愛情要將她毀滅。

這是個被壓抑的充滿勃勃生氣的女人,安娜因為羨慕光明,愛上了外表俊美,內心空虛的弗倫斯基。對愛情,對幸福的無限渴望是她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恐懼,在幻想之中只為了愛情而活。而一種虛妄的狂熱也籠罩了弗倫斯基,他對安娜一見鍾情,沉迷於她的美麗和獨特氣質,但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安娜的特殊關係帶給他有一種征服感,榮辱感。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的愛情十分膚淺。

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龍斯基對她來説,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託,就是她的一切。這種純潔無暇的愛使弗倫斯基自慚形穢,推動着他不得不重新認識與安娜的關係,對自己的膚淺和輕率表示自責,並在精神上強迫自己進一步愛這個女人。 被愛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幸福,而快樂始終贈與那些無私的愛者。

可是,“水滿則溢,説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20

《天龍八部》是金庸作品中極其出色的一部,着於1963年,前後三版,尤其在__年,金老先生以80多歲的高齡又對其進行了大篇幅修改,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拋開修改的效果不説,金庸先生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很多人都疑惑這本小説為什麼叫做《天龍八部》,和書中前言提到的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又有什麼關係?看過各種説法,我覺得最合理的應當是想用這八種神靈來對應書中人物經受着的佛家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求不得。個人感覺其中對求不得的體現尤為突出:蕭峯想要做漢人而求不得,虛竹想當和尚而求不得,段譽迷戀神仙姐姐而求不得,段延慶要做皇帝而求不得,慕容博要復國而求不得,蕭遠山要復仇而求不得……其實,現實中我們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想獲得某一件東西,經濟實力達不到;想謀求某一個位置,客觀因素達不到……這些都是求不得的苦。然而話説回來,即使達到了自己的願望又如何呢?山谷易滿,人慾難平。第一個願望實現了,第二個願望便很快地生了出來,所以求不得的苦是我們無法避免的。

既然無法避免,那我們就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從容地去面對人生的種種不得意。人生不能沒有追求,但也不能被暫時的得不到而影響自己的幸福生活。人們面對求不得時,往往產生很多不適,比如為何別人得到的,我卻得不到?於是嫉妒、仇恨、失落、怨尤……種種情緒紛紛而來,對別人、對自己都是極大的傷害。何不放下執着,笑看人生?徐志摩説:“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對於難以得到的東西不刻意地去追求和奢求,反而有時能活出另一種精彩。試想一下,倘若蕭峯苦苦追查帶頭大哥未果,索性帶着阿朱到雁門關外打獵放牧,又怎會有“塞外牛羊空許約”的愛情悲劇呢?上天是公平的,他給你一樣東西,就會讓你失去一樣東西;他讓你失去一樣東西,也會給你另外一樣東西,甚至是幾樣東西。從書中還可以看到,蕭峯雖然沒有成為漢人,卻最終得到了漢人的尊重,成為了民族英雄;虛竹沒有如願成為和尚,卻習得絕世武功,並獲得了名望、地位;段譽無法找到心中的神仙姐姐,但也收穫到了自己的愛情;慕容博和蕭遠山沒能復國和復仇,卻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大徹大悟……雖然他們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他們同時也得到了另一種實現。

正確地面對自己的追求吧,學會給自己的心靈鬆綁,充實的人生應該在於追求理想的過程,不必太在意結果。在這些看似沒有結果或者沒有結局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收穫良多。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21

安妮日記是由安妮·弗蘭克寫的,是一本世界名著,安妮·弗蘭克曾被世界人民稱作——永遠的天使。她也是們最崇拜的作家。

一到家,我立刻打開了包裝,抓起《安妮日記》就看了起來。我從“譯者”、“前言”開始看,一口氣一頁一頁地讀下去。

《安妮日記》這本書是講:安妮一家都是猶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西斯佔領了她的祖國荷蘭。法西斯在荷蘭用殘酷手段迫害猶太人。她們全家躲進了一座樓房的“後屋”,他們在裏面生存了25個月。在這段時間裏,安妮用她的筆,記錄下在狹窄的空間裏自己的成長。在面對死亡的恐懼中,他開始動腦筋思考,逐漸成長為一個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可是後來,他們還是被蓋世太保搜捕到了,送去了“集中營”關押。

大家為了紀念安妮·弗蘭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記》這本書和這部電影,造了安妮·弗蘭克的紀念館。

現在,看了我介紹的《安妮日記》讀後感,大家一定也喜歡上了這本書了吧,也很想讀它了吧!找個機會一定要讀一讀哦!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22

我在千千萬萬的書中,我最愛 《小婦人》,這本書的作者是 美國女作家-易莎.梅.奧爾科特。

小説以馬奇家的天倫之愛着重描寫,主要突出馬奇家四姐妹對生活的追求,有大姐梅格,她有着花一般的容貌,大大的眼睛,甜甜的笑容,二姐喬,身材修長,皮膚黝黑,鼻子俊俏,灰色的眼睛異常敏鋭,濃密的長髮使她顯得特別美麗。十三歲的貝思有着一雙明亮的眼睛。她膚色紅潤,舉止靦腆,聲音羞怯。艾米雖然最小,但她生得纖細,肌膚晶瑩,有一雙藍色的眼睛,言談舉止成熟穩重。

我最喜歡 喬,她説:“父親不在家,她就是就是家中的男子漢。”她在父親生病時,把自己心愛的長髮賣了,補貼家用,她十分熱愛寫作,她把寫作得到的獎金,送給了妹妹貝思去散心,但她的妹妹貝思因為生病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直到快要死亡,喬幾乎寸步不離地陪着貝思,在貝思翻着以前最喜歡的書時,發現了一張小紙片,上面塗滿了喬的筆跡。一個被淚水點模糊的名字吸引了她的目光,送給我親愛的--,如下:我親愛的貝思,你耐心地坐在陰影裏,等候着前往天國,你的神態是那樣的寧靜祥和,親愛的妹妹,你即將遠行,你贈給我的美德是最寶貴的禮物,它們曾使你的生命如此璀璨閃爍。

在我們的一生中有許許多多的情感,最重要的是情親,因為血永遠濃於水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23

這天,我讀了《德伯家的苔絲》這篇小説,使我受益匪淺。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艱苦黯淡的鄉村生活,藴藏着苔絲的夢想和期望。十六歲的苔絲,在家人虛幻的期望下,攀附豪門貴親。她躍身成為了幸福的貴婦人,之後從此墮入萬劫不復的痛苦深淵。

故事的情節並不複雜:純樸美麗的農村故娘苔絲來到貴族德伯維爾家當女傭,被惡棍少爺亞雷克誘騙失身懷孕,因而受到鄰里的恥笑和指責,從此開始陷入痛苦的深淵。之後苔絲遇到了出身富裕牧師家庭的克萊爾,兩人真心相愛。新婚之夜苔絲將自己過去的悲慘遭遇告訴了克萊爾,沒想到換來的卻是克萊爾的無情離去。苔絲吃盡了難以想象的各種苦頭,卻沒有得到克萊爾的原諒和任何消息。為潦困的生活所迫,絕望中的苔絲再次落入亞雷克手中。此後醒悟了的克萊爾重新找到了苔絲,苔絲追悔莫及。為了與心上的愛人克萊爾生活在一齊,苔絲殺死了毀掉自己一生的亞雷克。幾天後苔絲被捕,以殺人罪被判處絞刑,克萊爾則遵照苔絲的遺願,帶着她的妹妹麗莎開始了新的生活。

在我讀過的外國小説中,《苔絲》大概是最具詩化最吸引人的作品了。作者對19世紀英國西南部農村自然景色的優美描述,字裏行間無不浸透着濃郁的詩情畫意。尤其是他採用了詩歌的藝術手法,將自然界的優美景色與人物的細膩感情結合起來描述:透過自然景色來揭示人的心境,又透過人的心境來使自然景象充滿人的情感,這種巧妙的結合產生出詩的意境,因而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使人讀來真覺得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小説中哈代以生動的筆觸,深摯的情感塑造出了一個善良美麗的少女苔絲:宛若“一個清新、純潔的大自然的女兒”,“在氣質和體貌兩方面都表現出一種尊貴的端莊,儼然是個皇后”,“她周身洋溢着詩意,一舉一動都是詩,把詩人只在紙上寫寫的詩,活生生地顯現出來了”。雖然苔絲是個失貞的女人,甚至最後淪為了殺人犯,但作者還是大膽地摒棄了世俗的觀念,讚揚她為“一個純潔的女人”,“遠遠勝過別的處女的清新”。

苔絲是個杯具式的人物,究竟誰應當為這一杯具負責呢恐怕許多讀者都會認為,罪魁禍首是惡棍少爺亞雷克。而在我看來,導致這一杯具起因的固然是亞雷克,但導致杯具結局的還有苔絲名義上的丈夫克萊爾。亞雷克只是赤裸裸的剝奪了苔絲的貞潔,從肉體上揭開了杯具的序幕;克萊爾卻在新婚之夜拋棄了苔絲,從精神上導致了杯具的發展,並最終使這場杯具落下了幃幕。倘若克萊爾沒有拋棄苔絲,沒有披着那層虛偽的道德面紗,也就不會有這場杯具的發展與結局。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24

錢穀融先生在《雷雨·人物談》中,談到周衝時説:“象我們這些從舊社會生活過來的人,在孩子時代,誰沒有做過周衝式的美夢呢?誰沒有受過夢境破滅後的悲哀呢?”“在這個人物身上,寄寓着青年曹禺最純真的理想,最深摯的憧憬;寄寓着他對真善美的烏托邦世界的無限渴望和對醜惡的現實社會的極端憎惡……”

《雷雨》中的八個主要人物,能讓我大概讀得懂的,也就只有周衝了吧。

“他身體很小,卻有着大的心,也有着一切孩子似的空想。他年輕,才十七歲,他已經幻想過許多不可能的事實,他是在美的夢裏活着的”

他就像現在高中生的小情侶們般,嚮往着那綿綿不盡的愛。同時他也愛着他的父親。在他看來,父親一定會理解自己,甚至理解自己的夢想;相信父親會允許他把自己的教育費分一半給四鳳上學。但他似乎還是個懵懂的孩子呵,他沒能完全瞭解透他的父親,他不知道,自己的父親作為封建意識極其濃厚的一家之長,“父親”的權威是絕對的。當他父親當着他和哥哥的面逼着蘩漪立即將苦藥喝下去,就是為貫徹自己的意志,確立一種命令與服從的秩序。直到喝藥這一場景,他才真正認識了父親,認識了父親的威權籠罩下的家庭。父親的專制,擊碎了少年對父親的崇敬、對父親的愛,才真正相信了母親的話:“你父親一句話,就把你所有的夢打破了。”

在他心裏,他有着一個聰慧而慈祥的母親。他把母親當作自己最知心的朋友,甚至向母親透露了心中最隱祕最純潔的情感。他會跟母親説,他愛四鳳,他會在父親逼母親喝藥的時候為母親求情。在周衝心裏,蘩漪不是平常的母親:“你膽、最有想象,又最同情我的思想。”在喝藥的場景中,為母親痛苦流淚,身體發抖。他也愛他的母親,同樣的卻也不瞭解她。不瞭解她的自私、陰鷙,和被瘋狂情慾燃燒着的不安定的靈魂。當母親利用他來阻止四鳳與周萍出奔的時候,他親眼看到自己心中最慈愛的母親為了自己的情慾失去母性地歇斯底里的喊叫,他難過,心痛而痛極:

“媽,我最愛的媽,您這是怎麼回事?”

周衝還愛着四鳳。不,準確的説,是愛着“愛”,愛着“夢”。在這愛戀中,周衝寄託着自己的憧憬。在他有限的人生閲歷中,他發現了四鳳這個處在社會底層的需要被拯救的人,希望通過他的愛情來實現自己的社會理想。與其説周衝愛四鳳,不如説周衝愛自己的理想,愛自己的夢。抓住周衝心靈的並不是四鳳,而是他的青春與夢想。周衝渴望生活在一個公平合理、充滿愛的真世界,併力圖身體力行去改變現實社會。他以平等的人的身份與四鳳相處,在周衝心裏,四鳳是個單純的女孩,不是小姐堆裏嬌生慣養出來的人,她懂得勞動的意義,她是個聰明有感情的人並且她懂得我。他尊重四鳳,從不把她當作自家沒有地位沒有身份的底層人物;他真誠地幫助四鳳,希望四鳳能獲得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他渴望能與四鳳一起奔向夢想中的真世界:一個真乾淨、快樂的地方,“海……天……船……光明……快樂……”那裏沒有爭執,沒有虛偽,沒有不平等。直到四鳳與周萍即將出走不得已説破了自己的事的時候,他才發現四鳳也不是能與他在冬天的早晨明亮的海空乘着白帆船向着天邊的理想航駛去的伴侶,才發現,他的夢想是那麼脆弱,那麼渺茫……

“我忽然發現……我覺得……我,我,我——大概是胡鬧。”他是那樣慷慨的放手啊,但卻不像一個愛人在申説,而是一個夢幻者探尋着自己。

在這個封建色彩極濃的資產階級大家庭中,周衝是個不調和的諧音,他熱情、浪漫,恨講強權的人,恨不平等的社會,而周樸園就是講強權的人,周家就是不平等社會的縮影。他錯愛了強權的父親,錯愛了被情慾矇蔽的母親,錯愛了不愛他的四鳳,錯愛了一個在當時社會上的一個不了能實現的而又美好的夢……一個青春旺季的少年啊,要在這些各種錯愛中逝去,何等可惜!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的感想 篇25

許三觀,一個平凡之極的絲廠送繭工人,在那個動亂的歲月裏,為了一個個理由,而這些理由的根源就是為了他的家庭能夠存活下去,一次一次不得不去賣血來維持生計。當他的非親生兒子得了肝炎去上海治病,他竟一路賣血,在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裏賣了四次血。在大冬天一個50多歲的老頭用碗舀着河裏冰涼的水一口氣喝了八碗,賣了血後在避風的牆角曬太陽依舊瑟瑟發抖的鏡頭讓我心酸不已。

在這一場場賣血場景的背後,我看到的是一個凡人作為父親的義無反顧而承擔的巨大責任。他用這最原始最根本的生存方式——賣血,在苦難中頑強的生存。他用賣血來抵抗生命中的苦難,丈量苦難的長度和強度,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眼淚,温情,堅強和不服輸的精神。面對苦難和悲劇性的命運,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氣。在這裏餘華提出了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苦難和不幸無處不在,直面苦難才是最合適的解決方式,要敢於面對慘淡的人生。

如果説滾雪球層層積累的主題彷彿命運由緩至疾的敲門聲,預示着某種出人意料的重大問題的逼近,那麼,鐘擺式的往復則意昧着一種寧靜、祥和、忍耐和達觀的人生態度,這就是活着。在眾多苦難面前,許三觀始終有一種幸福感。在勝利飯店“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酒要温一温”成為了他賣血人最大的滿足與幸福。

感歎自己這輩子還是生活在好時代,沒有經歷糧食極其缺乏的荒年,沒有餓到只能喝粥的地步,生活無論是環境還是條件都大大的進步,但也阻止不了對他的精神的欣賞,欣賞那直面苦難的擔當,欣賞那種親人間團康的氛圍,欣賞那簡單的快樂,是實實在在。一頓豬肝配黃酒的飽足感,幾張幾十塊錢的富裕感,那就是滿足與快樂,可以追逐的充實的滿足、快樂。而現在,我們這代人的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一種是毫無念想的虛廢,一種急功近利的索求,但相同的是我們已經沒有人在意奮鬥,當擔,跨越苦難的意義,而是金錢的萬能性,在金錢中生長,在金錢中滅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lqjx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