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從前,有一對老人生了兩個兒子,分別叫大林和小林,他們雖然是親兄弟,但最後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一次偶然的奇遇,兄弟兩人失散了,弟弟小林被狗紳士皮皮“撿”到,賣給了四格格,四格格強迫小林每天做金鋼鑽,小林認真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結果小林靠着自己的辛勤勞動,學會了一些本領,生活得很快樂。

哥哥大林遇到了一位“天使”,被送給了一位富翁做兒子,每天什麼都不用做,只要打一個手勢,就有差使來完成該他做的事。在跟薔薇公主去濱海結婚的路上,他們乘坐的火車被怪物推進了水裏,大林被鯨魚吞到了肚子裏帶到了富翁島上,那裏只有成堆的金子、寶石,但大林很快發現小島有一個不足,就是島上沒有人能為大林服務,由於沒有飯吃,大林被餓死在島上。

我讀完這書後陷入了深深地沉思:為什麼大林在那麼好的條件下命運卻是那麼悲慘?

讀完這本書,我認為我們更應要象小林那樣去認真克服困難,小林雖然經常被四格格打,但他卻能用自己的雙手換來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也只有自己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同樣,我們在遇到任何事時,要勇敢面對,渡過難關就能收穫快樂。

而象大林那樣,不勞而獲雖然得到了金銀財寶,但自己沒有做事情的本領也沒有得到任何快樂。雖然金錢是有用的,但是有許多事情是用金錢買不到的,比如:友誼、尊嚴、知識。只有你自己付出的越多,你的收穫才會越多,金錢雖然會給人們帶來幫助,但也會害了那些貪婪的人,只有用自己的努力才會得到幸福的生活。

我們應該象小林那樣不辭辛苦地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的的美好生活。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前幾天,我看了一本張天翼的《大林和小林》這本書。這本書讓我感覺頗深,因為它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做一個勤勞的人,不要不勞而獲。

故事內容時候這樣的,有一户人家,有兩個孩子,是大林和小林,後來,他們出去了,就走分開了。他們經歷許多事情。後來,大林成了富翁,小林還是窮孩子,可小林有許多的朋友,可大林一個朋友都沒有。小林靠自己的雙手勞動得到錢,大林是不用勞動就得到了錢。最後,大林流落到了孤島上,島上都是錢,沒有水、沒用食物,就被餓死了。小林還活着。大概就是大林不勞而獲,就死了,小林是個勤勞的人。大林的不勞而獲讓我可恥,如果大林還活着,他一定要像小林一樣勤勞。生活中像大林這樣不勞而獲的人還有許多。我的有一個同學就是個不勞而獲的人。

就讓我向你介紹一下吧。我們班有一個非常懶惰的人。中午老師佈置了課堂作業本,等老師要講的時候,它把課堂作業本拿出來的時候,只寫了幾個字,可能是想等老師講的時候把答案炒上去。他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沒有用頭腦思考,得到答案了也是沒有用的,這就是和大林一樣不勞而獲的人,在生活中也有是像小林一樣勤勞的人。我的一個同學就是像小林一樣勤勞。這個人還喜歡看書,學習。有一天,我們一直在門口玩,我們一直在玩球,我們沒看見這個人在認真讀書。還有一次別人在打擾她,她也當沒聽見,還在認真學習即使她的好朋友叫她出去玩,她也不去,所以她期末考試考了四個95分以上獲得了學校的五星級少年。還深受老師的喜愛。

大家們,他們一位是不勞而獲的人,另一位是勤勞學習的人,我們要像勤勞學習的人學習,不要像這個不勞而獲的人一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們要記牢哦。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假期裏,我讀了張天翼的兒童文學——《大林和小林》。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大林和小林。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有個窮人夫婦,他們很老了,突然有了孩子,這就是大林和小林,他們是雙胞胎。他們雖然長的一樣,但性格和心地卻不大一樣。有一天,大林和小林被怪物追丟了,大林因貪財讓狐狸幫忙,成了巴哈富翁的兒子,過起了飯來張口的生活,什麼也不學,最後活活被餓死了。而小林卻被皮皮買到了四四格,他在那兒受盡了苦頭,但也學會了很多本領。雖然小林過得不好,但他很快樂。

從這本兒童文學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大林太貪心了,在別人的幫助下成為富翁的兒子,二百個隨從,吃飯都不用自己來,向來都是隨從一號、二號 ……用手幫他扶住嘴一張一和,把菜嚼爛了,然後再過來一個人拿着鏡子往食道里照,看食物嚼爛了沒有,另一個隨從則幫他把食物戳下食道,自己連吞都不用。還有 ……我也不想説了,他簡直太享福了,象個廢物點心,什麼都不幹,活着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還是學生可不要向他學習,否則長大了也什麼都不會幹。難道落得象大林餓死的結局嗎?

再説説小林吧,他可和小林截然相反,心地善良,被解救出來後,不依不靠,努力地工作,用自己的汗水養活自己,快樂的生活着。你説同是兄弟倆,為什麼差距就那麼大呢?我們要象小林學習,心地正、不貪心,而且用自己的努力創造美好的生活。

這就是我讀完這篇兒童文學的感受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在這段時光,我閲讀了張天翼所寫的一本書《大林和小林》這本書的豐富內容使我至今難忘,讀完這本書後我也有許多感觸——

這本書令我有太多太多思考,首先發生在一個落後的社會,富人都靠窮人給他幹免費的活而生存,看那個國王只顧自己利益嫌窮愛富,窮人們個個淳樸善良,這是一個多麼不公平的社會啊!我希望這樣的社會永遠都出現在童話中,永遠不要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大林和小林本是一奶同胞的親兄弟倆,卻有着別樣的人生。從他們身上我們也能體會很多很多,大林為何從瘦變成了胖怪物,因為他不懂得去勞動,完全靠他黑心的富翁老爸去養活他。可以發現,在他爸爸死去僅幾天,他因為沒有社會實踐而“被淘汰出局”轉眼再看小林,小林在剛開始沒有哥哥好運,在後來明顯他比較幸福。自已靠自己努力養活自己。從中我能下一個結論:“勞動創造美好未來。”大林沒有了家長的庇護,溺水後來到海上的小島——富翁島,後在那裏餓死了,小林靠自己雙手為自己創造成了美好的明天。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這些深奧的道理。不能在家長的寵愛下成長,要學會自己創造別樣的未來,否則將來會一事無成!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5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叫《大林和小林》的書,它是由新蕾出版社20__年9月出版的。

這本書主要講了有一對很老很老的夫婦,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哥哥叫大林,弟弟叫小林,過了幾年,夫婦倆先後去世,大林和小林成了孤兒,他們為了生活,四處遊蕩,走了一段時間,他們的水喝光了,米也吃完了。在尋找食物的時候,還遇到了怪物,怪物想吃掉他們,大林向東跑,小林向西跑,他們就這樣跑散了。大林想當富翁,這樣他就有珠寶給怪物,就不會和小林跑散了。於是他成為了巴哈的兒子,過上了安逸享受的幸福生活,過了不久,在一次事故中,他被風吹到了富翁島,為了金銀財寶,被活活的餓死了。而小林呢?他被四格格買走了,成為了四格格的奴隸,天天給四格格送早飯,天天送,天天送,他的力氣練大了。他救出了被變成雞蛋的喬喬,有幫助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他不願意做奴隸,在夥伴們的幫助下,打死了四格格,他和喬喬遇到了開火車的麥伯伯,自己也成為了火車司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要像大林一樣貪財,金錢不是萬能的。我們要像小林學習,做一個樂於助人的人。

在生活中,我也幫助過別人,記得有一天放學,天空陰沉沉的,不一會兒,豆大的雨點從天上落了下來,像無數顆斷了線的珍珠往下落。我看見賀夕沒帶傘,就走過去對他説:“我送你回家吧!”説完我便拉着他走進了雨中。我們邊走邊説,説道高興時,就一起哈哈大笑,清脆的笑聲彷彿要把雨幕拉起,迎來太陽。賀夕到家了説:“快進來休息一會兒吧!”“不用了,我還要回家呢。”説完,我便一路小跑的回家了。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6

暑假,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美國作家羅伯特?麥卡蒙創作的小説《奇風歲月》。它是推理,是奇幻,是驚悚,也是深情動人的成長故事,讓我開始瞭解什麼是人生。

這本書的主題涵蓋了親情,友情,死亡,寫作,勇氣,正義,善良,惡勢力,種族偏見。寫了一個簡單又不簡單,淺顯又深刻的一生。小説以發生在寧靜的奇風鎮的一件謀殺案為線索,講述十二歲的主人公科裏追查兇手,探索奇風世界,探索生命的真相,探索人性中交織的善良與邪惡,探索生與死的意義的故事。但在敍事技巧上,作者讓我們感覺到,那男孩同時用兩種不同的角度看這個世界,一個是孩子的角度,一個是大人的角度,兩者互相交融,形成一種完美的平衡。通過長大成人的男孩回顧過往,我們彷彿也親身經歷了那小男孩的成長過程。

全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那貫穿全文的神祕的力量。“這個世界要求孩子趕快長大成人,要求他們遺忘那神祕美妙又純真的力量。”《奇風歲月》中反覆提到這“神祕的力量”,但卻沒有給出它的解釋,那它到底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童年時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大無畏精神以及純真的心靈,是追求真善美的美好願望。

我們在不斷成長的同時也“被”丟棄了許多珍貴的東西。從當年作文寫“同桌借我半塊橡皮”的同學誼,到現在揭露社會黑暗面的胸懷天下;從當年看見花草樹木凋零的悲傷,到現在看見路人倒下卻見死不救的冷漠;從當年因得到一粒糖而歡天喜地,到現在卻寧可在寶馬上哭,也不願在單車上笑……

“人之初,性本善。”杜甫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為理想;范仲淹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己任;諾貝爾女性得獎者卡曼以為女性安全和女性權利抗爭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他們之所以仍能夠出淤泥而不染,在這複雜的世界中仍舊持有一顆赤子之心,是因為他們都沒有失其本性,還守着那“神祕的力量”。所以,千萬不要丟掉我們與生俱來的“神祕的力量”!

《奇風歲月》,過目難忘的奇書,書寫了每一個人的少年情懷。當你找不到感動的時候,當你覺得人生找不到方向的時候,那麼就懷着一顆赤子之心來看這本書吧,這樣你就會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愛和活力。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7

張居正在歷史上以鐵腕著名。黃仁宇先生認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依靠自己的勤奮和人事關係安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改革卻遠遠超過了盤根錯節的文官集團可以接受改革的範圍,過大的威脅到了既得利益者而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張居正的確很快,但是不見得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太快。只是現實沒有給他放慢的機會。萬曆年幼尚有他改革的機會,一待萬曆成年,有了自己的見解與看法,他的種種措施很有可能化為泡影。

他必須在短短十幾年內獲得成功。書中一章取名為“世上再無張居正”,倒是反映出作者對張居正的些許惋惜之情。如果多那麼幾個張居正,前赴後繼般努力進行變革,張居正也不需要那麼急切,可以按部就班理清各種複雜交錯的社會關係,將整個社會推上正軌。

只可惜,儒家的中和色彩排斥着這種人的存在。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8

薛瑞萍有一本書叫做《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書中內容且不必説,光從題目就足見當一年級的班主任如何難當,要受多少的氣,讚賞是最好的教育。一年級的孩子,天真、可愛卻也好動,孩子們剛入學,對學校、課堂規矩還很難遵守,這一切都讓一年級的班主任特別不好當。幾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嚴管只會令學生反感,讚賞是最好的教育。

報名時,看着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聽着一聲聲稚嫩的“老師好”,我心裏由衷地喜歡他們,真心地稱讚他們每一個:“小姑娘,你的眼睛真漂亮!”“你真懂禮貌!”“你會認這麼多字呀,真了不起!”……孩子們很快就跟我熟了起來,報完名還不肯走,站在我的旁邊,看着我做事,還不時地和我聊上一兩句。瞧,適時的讚賞,讓我成了孩子們的朋友,也讓我更進一步地瞭解了他們,發現他們的優點,便於今後的班級管理。

上課了,40分鐘的時間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很難堅持,堅持不住的孩子開始説話、玩紙片、畫小人兒……如果這時大發脾氣,只會讓課更加無法上下去。每到這時,我總會用眼睛去找——找坐得端正、認真聽的孩子,對他豎起大拇指,在全班表揚:“你坐得最端正!”“你上課真認真!”這時,受表揚的孩子坐得更端正了,其他不聽課的孩子們,也馬上就會學着受表揚的孩子的樣子,坐好看,及時的讚賞,讓我很自然地把課進行下去,孩子們又認真地聽我講課了。

凡是個可愛的女孩,但平時學習時有些粗心。期末考試的那天,她發高燒了,早上打完吊針媽媽送她進教室,準備考試。前一個晚上沒休息好,再加上是燒得難受,凡想跟媽媽回家,不參加考試了。這時,我走了過去,輕聲對她説:“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堅持下去的,對嗎?老師讓媽媽就在教室外面等你,如果你考試的時候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媽媽就帶你回家,好嗎?”也許是因為在老師面前,孩子不好意思撒嬌,凡讓媽媽走了。考試前,我給孩子們強調考試注意事項時,特別在班上表揚她,生病還堅持考試,讓全班同學向她學習。結果,這次期末考試,她考得出奇的好,語文99、數學100。這,就是讚賞的力量。

值日時,總有些孩子不會掃地,亂掃一氣,地上是不掃還好,越掃越髒,看着髒亂的教室,正想大發脾氣,轉身發現妍正很賣力地掃着,一手拿掃把,一手拿灰鬥,把自己的任務很快完成了。“妍,你真厲害!<蓮~山 課件>是不是在家經常幫媽媽掃地呀!”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繼續掃着。剛才還在亂掃的另一個孩子,聽到我對妍的誇獎,也學着妍的樣子掃了起來。看來,同伴才是最好的老師,當然,還有我讚賞的作用,我不由得在心裏有些得意。

周虹在分享他成功培養女兒的經驗時,主要強調了一條——賞識教育。女兒做的每件事,他都豎起大拇指。這,就是教育。每天走進學校、走進教室,我都告訴自己,要發現孩子們身上的每一個優點,讓他們為自己而驕傲,不斷努力,讓老師和家長感到驕傲!只要我堅持,一定會有收穫。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愛是圍繞着我們一生的,有友情的愛、感情的愛、親情的愛等等。總之,愛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是生活中的調解劑。寒假裏,我和女兒閲讀了《愛的教育》,這是一位四年級的意大利小孩子寫的日記,內容生動、有趣,各個故事講述了愛在各種層面的體現,富有教育意義。

在《愛的教育》裏面,充分寫出了個“愛”字。把所有的故事用“愛”巧妙的連在了一起,它講述了同學間的愛,濃濃的師生之情,温馨的母子之愛,還有對祖國的關愛。這一個個小小的故事讓我感到印象深刻。

《為父分憂》裏講述四年級的“許利亞”品學兼優,他爸爸是鐵路工人,掙的錢很少,要幫客户寫五百條文件才能得三元。他從小就知道爸爸的辛苦,掙錢是不容易的,要慢慢積累才能有更多的錢。晚上,他偷偷幫父親工作,我們都被他這孝順父母的行為打動了……

《勇於認錯》裏講述了做錯事後不敢認錯的“古路非”,在“甘倫”的支持、鼓勵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處。“古路非”在“甘倫”的陪伴下,一起去找警察承認錯誤,警察被他敢於承認錯誤的行為感動了,所以沒有責備他。我們從小就明白知錯能改,這個故事恰恰驗證了這一道理。

《敬愛的老師》裏講述一位可敬可愛的老師。他在巡視學生默寫的時,發現一位同學皮膚上長滿了小紅疙瘩,老師看到後非常心疼,十分關心這一位同學。但一位同學在老師後面做了一個怪模怪樣的動作,老師一轉身他馬上坐下來,卻被老師發現了。他原以為老師會處罰他,可是老師只是按了按他頭,笑了笑。下課後,那個同學來到老師身邊對老師説:“請老師原諒。”老師笑了笑,原諒了他。老師是辛勤的園丁,細心陪育着“花園裏的小花朵”。這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作為一名老師,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着他的學生,所以我們必須尊師重道。

《愛的教育》裏讓我明白了人生是需要“愛”,“愛”在世界上是無處不在,只有真愛才能讓世界更美好,我們也應該學習《愛的教育》中的主人翁的真愛之情。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近日讀一本好書——《中國觸動全球》,作者張維為是鄧小平的資深翻譯。作者對小平同志的思想精髓把握深刻,通過走訪百國,用比較思維的方法談中國與世界。説一句實在話,以前對於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之類的話總認為是一句口號,而讀了這本書,我才真正理解了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深刻內涵。在七一前讀這樣一本書,無疑讓我增強了對黨和祖國的熱愛。感慨萬千之後,整理幾點心得與博友共享。

一、在當今這樣的世界,做一箇中國人是幸福的。

新中國成立結束了中國社會近百年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和蹂躪的歷史,但從此站起來的中國人民仍在與貧困與飢餓作鬥爭。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使中國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連續20多年GDP的平均增幅超過9%,這不能不説是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蹟!

如果説GDP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的話,那麼,作為一個普通百姓完全可以從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來感受這30年的經濟鉅變。市場上的商品琳琅滿目,每次去超市、百貨店甚至農貿市場,都會讓人質疑:這麼多商品都能賣得出去嗎?是啊,只要自己口袋裏有足夠的錢,什麼商品都能買到。倒是賣家在愁,內需不足,老想着怎樣把產品賣給外國人。當世界仍有10億人常年處於忍飢挨餓、食不果腹的煎熬中時,中國用最短的時間基本解決了13億人的温飽。這不能不説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不錯,中國的一線、二線城市房價確實貴得驚人,但中國老百姓擁有自己的住房比例在全世界範圍中還算是很高的。在居者有其屋的問題上,各級政府動了很多腦筋。雖然在廉租房和經濟設用房的建設、分配上還存在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但至少已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至於“行”,近幾年,中國的高速公路發展速度真為世界驚歎。現在中國高速公路的總里程數已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如果僅從縱向對比今昔還不能讓我們有足夠的幸福感的話,作者更側重從當今世界各發展中國家的現狀這樣的橫向角度帶着我們去觀察、去思考。

社會主義的朝鮮在當今世界上經濟落後的程度,相必大家不會懷疑什麼。只是我最近看到有關資料説平壤人的月薪只夠勉強買1-2公斤大米,怪不得,有媒體説從98年到20xx年,朝鮮餓死了幾百萬人口。

人口才1100萬的社會主義國家古巴敢於向美國人叫板的勇氣固然令人佩服,但作者實地考察後得出的結論是:古巴的經濟太困難,人民的生活太艱苦。古巴雖然在教育、醫療方面比較成功,但主要生活用品都實行配給供應,牛肉只供給涉外的飯店賓館,私人是無法買到的。街上的汽車都是50年代的污染耗油的舊車。在老卡斯特羅年代,手機甚至遭嚴格管制,鮮有人用。物質產品的匱乏是不言而喻的。

在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孟買城市人口的60%至今仍生活在貧民窟。以作者的觀察,孟買、加爾各答兩個城市所看到的貧困現象比在中國過去20xx年走過的十來個城市所看到的貧困現象加在一起還要多!

菲律賓政局動盪,反反覆覆的政治謀殺和政治鬥爭使經濟停滯不前。全國30%的人仍處於貧困線以下。現在每10個菲律賓人中就有1個離鄉背井,800萬菲傭在海外打工的收入是菲律賓外匯的主要來源。

再看非洲,無休無止的種族屠殺和空前絕後的艾滋病蔓延,使得非洲一些國家死氣沉沉,以至於棺材業成為了有些國家發展最快的產業。盧旺達今天的人均壽命才50歲。肯尼亞、烏干達分別為47、45歲。

當然,也許有人會説,為什麼不和發達國家比?是呀,我們今後確實要把這些發達國家作為經濟發展的標杆並急起直追。但,我們畢竟要看到我們原有的基礎,我們13億眾多人口的國情,我們對於這30年所取得的經濟成就要有一個客觀和實事求是的看待。應該説,這30年來我們黨的偉大英明之處就在於把注意力放到了改善民生上。正因為如此,中國才有了今天的欣欣向榮的景象!

二、中國必須走自己的道路。

在經濟發展的問題上,中國用事實證明了自己道路的正確性,用生動的實踐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於今天這個世界的價值意義。

同樣,在民主政治的進程中,中國必須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民主”是個好東西,但西方所謂的有普世價值的民主不一定適合中國。蘇聯、東歐的教訓是慘重而深刻的,曾被西方視為亞洲“民主櫥窗”的菲律賓的民主政治實在讓人感受不出好處。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除了需要民主的形式和程序,作者的觀點是,更需要內容和程序並重。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需要民主,更需要發展和穩定!在中國學習借鑑西方民主自由的問題上,作者的觀點是應採取“拿來主義”而不是“送來主義”。所言甚是!在西方民主輸出這個問題上,作為讀者,我的想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己所欲”,不一定要“施於人”。所以,也請西方國家充分尊重中國人民自身的選擇!

三、中國在崛起的進程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近年來有許多學者專家談了很多關於中國崛起的話題,但對照中國人民的偉大理想和抱負,我們在崛起的進程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此,我比較贊同作者的觀點:中國已經觸動了全球,觸動了整個世界!

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還很多,在當今這樣的社會大轉型時期,許多問題指導思考並期待解決。對此,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了3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社會貧富分化問題,官員腐敗問題和生態環境問題。

相信我們的黨有決心、有能力、有辦法解決好這些問題。

總之,《中國觸動全球》讓你瞭解中國,瞭解世界,瞭解未來!是一本好書,值得一讀,更值得收藏。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有人説:“錢可以創造財富。”有人説:“困難能造就成功。”而當我讀了《把信送給加西亞》後,我卻想説:“信念可以創造奇蹟。”

這是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事,美國和西班牙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這時,安德魯。羅文接到任務:與古巴起義軍領袖加西亞聯絡,並將信送到他手中。羅文沒多問一句話,立即無條件執行,他克服了種種困難,歷盡艱險,終於在預定時間內完成了任務。憑着這封信,美國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主人公羅文是那麼負責,他的信念如此堅定,接到任務時,沒有多問,而是抓緊時間執行任務,這種精神是多麼可貴啊。我覺得這種精神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上、學習上都是難能可貴的。學生或是下屬接到任務時,就該毫無怨言,認認真真地完成。這麼一説,我倒是覺得我們班長身上有羅文的影子。

這事發生在一年級,我們剛上學那會兒。我們和班長玩得正歡,劉老師又叫班長去辦公室了。“到底什麼事兒老叫班長?”不一會兒,班長就回來了,問道:“有誰知道文印室在哪兒?”我們搖搖頭:“不知道。”一聽這話,他就腳踩“筋斗雲”飛奔而去,我們疑惑不解,也就繼續接着玩。時不時只看見他的身影在樓道中閃現,每一次,他都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偶爾望見他停了那麼一下下,又挺直腰板,繼續奔路……從後面看,班長簡直就像奔跑的火雞。

不知不覺我們都玩了十分鐘,休息時,又看見他跑了出來,上氣不接下氣,衣服、褲子都被汗水濕透了,可他臉上依然掛滿笑容,手裏還握着一張紙。他一刻也不休息,踉踉蹌蹌地走進了辦公室,出來時,只見他一屁股坐倒在地上……

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像羅文一樣,既要自己主動去做,又要紮紮實實地做事,不能一拖再拖。遇到困難,不能畏縮,而是要勇敢地去面對。正如書中所説:羅文是敬業、主動、忠誠、勤奮的象徵。全世界人們都應向他學習。

《把信送給加西亞》雖然講的是小小的一個故事,但是留給後人的卻是深思,因為它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事的道理以及堅定的信念定可以創造奇蹟。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人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與他人緊密相連,創造出一個個奇蹟,這是一偶然,也是一種必然,這正是《解憂雜貨店》告訴我的。

《解憂雜貨店》這本書主要敍述了三位失意的年輕人在一個半夜盜竊後潛逃到一座廢棄已久的“浪矢雜貨店”中,奇蹟地與三十二年前的人通信,解除來新人的煩惱,改變了來信人的命運。最後,三人都得到不同的人生啟發。

同樣,也給我一個全新的人生啟發。“人”這個字的結構就是互相支撐,無論是書中的三位對人生彷徨的年輕人,還是現在的我們,我們都需要互相幫助、扶持、被需要。而正是他們三人的內心原有的善良,讓他們在寄信和寫信的過程中,也漸漸認清了自己,改過自新,並感悟到:無論幹過什麼壞事的人都有資格,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即使前途迷茫,也可以重新再來,找對正確的方向,無怨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

每當讀到深處,我會想到,在生活中也是一樣,即使再強的人,也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而在這時,即使自己是很卑微的人,也可以幫助到別人。正如,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在別的同學不會做一道題的時候,如果自己會,就主動上前去幫助他;在別人摔倒的時候,匆忙走上前去把他扶起;在別人傷心難過的時候,走上前去安慰他……這些微不足道的舉動,都是你的人生價值,都能為之,儘管彼此不認識,也沒關係,只要是發自內心的呼喚,就能給他人帶來巨大的力量。

我覺得《解憂雜貨店》這本書是一本奇蹟小説,在豐富我的閲歷時,也能慢慢地接觸我心中的疑惑和憂慮。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黃仁宇寫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就是“萬曆十五年平淡無奇,明朝註定滅亡。”也就是説,在平淡無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後,導致了一個不平凡的大帝國的滅亡,這實在是非常經典的。你彷彿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後感覺到底下有一個巨大的冰山,在支撐着它,使你認清一個歷史的必然性,明朝的滅亡並不是決定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城,而是決定在萬曆十五年。

我們可以把萬曆十五年這個時期的明朝看作是一個家族企業,萬曆皇帝就是這個家族企業的繼承人、董事長;把第二章所寫的首輔申時行當做是他任命的 CEO ;把第三章寫的張居正這個人,當作是一個前任的 CEO ,你可以比較前面的 CEO 跟後面的 CEO 做法有什麼不一樣,從而影響了什麼樣的一個未來;第四章,“活着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這個家族企業所遺留下來的一些企業文化、企業的價值觀,所帶來的一些制約,祖宗雖然已經死了,可是彷彿活着,你的權力和限制都是來自祖宗,但是到底對一個人影響有多大,又與這個人的能力有關係,如果萬曆是唐太宗或者康熙這樣的皇帝,把他擺在同樣一個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樣的事情。

第五章所寫的海瑞,是一個低階別的政府官、地方官,有點像我們分公司、辦事處的主管。他們直接接觸客户,立即服務,為當地服務。然後他也會產生書中所講的困惑:到底是聽朝廷的,還是要聽老百姓的?類似這種矛盾。像以服務為導向的部門,自然是以客户為先。但是,朝廷的意願與百姓的心聲,永遠是兩難的選擇。

接下來戚繼光。戚繼光是一個將領,他去打倭寇,這比較像行銷部門,跟競爭對手作行銷的戰爭。例如我 從中國台灣被派到大陸來,就是一個外派的將領,就是要來攻打這個市場。而在打仗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用掉公司大量的資源,但這個仗要怎麼打,公司就要因此決定怎樣去分配資源。

如果説“活着的祖宗”代表了歷史的包袱、歷史的價值觀、或者是朝廷上層的價值觀,第七章講到的李蟄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層平民文化的價值體系和思想體系,他比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層的思想體系有一些衝突,是“自相沖突的哲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學家”。這就好像剛進公司的大學畢業生,感覺公司的上層,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識分子”,權力很高,已經萎靡了。

從第一章唸到第七章,從“公 司董事長”內心的轉變,一直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後你會慢慢醒悟,平淡的“萬曆十五年”如何決定了幾十年後明朝的滅亡。把它歸到你現在的企業裏面,或許這一週也是平淡無奇,和以前一樣,但可能公司未來的五年就決定在這一週,不是因為這個禮拜產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變局,不是!而是在這一週背後,有一個很大的冰山、一個很大的體系在運作,有形的官僚體系,加上無形的思想體系在運作,而導致了你五年後的景況。

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當我們觀察身邊周遭組織裏的這些人,從他們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當中,可以看到企業未來的興衰,從而培養出一種對未來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們去品讀。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最近看了一本名叫《新三字經》的書,令我感觸很深。

仔細看過後,其中我最喜歡的句子是:“學與思,琢與磨,知與行,相交錯。成於勤,毀於惰,荒於嬉,敗於奢。省吾身,思己過,言必行,行必果。敗與勝,非天命,得與失,乃互生。”“學與思,琢與磨,知與行,相交錯。”意思是説只有把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我們才能收到真實的效果。我們既要重視行動,也要重視認知,兩相促進,才能塑造健全人格。牛頓就是經過反覆的思考,發現了“萬有引力”,居里夫人也是經過觀察,然後反覆思考,再試驗,才發現了“鐳”,所以我們要學會思考。

“成於勤,毀於惰,荒於嬉,敗於奢。”是説學業和事業的成功要靠刻苦勤奮。人不能過度的追求享受,否則就會敗在自己的手中。韓愈的《進學解》裏説:“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強調了勤奮思考的重要性。許多人的失敗是因為懶,一個人過於貪玩、貪圖安逸,就會自己荒廢自己。只有勤奮才能獲得成功。

“省吾身,思己過,言必行,行必果。”是説:每天反省自己、思考自己的過錯是種自我修養的方法,講究誠信,説了的話就一定要做。“吾日三省吾身”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第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説,曾子每天從三個方面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辦事有沒有不忠實的地方?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講信用的地方?老師傳授的知識和技藝是否温習了?還有一句話叫“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強調人説話要算數,要有信用。孔子認為,君子以言過其實,説了不做為恥辱,為人應言行一致,説到做到。

“敗與勝,非天命,得與失,乃互生。”自己的成功與失敗不是天註定,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生的所得與所失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我們在“得”與“失”之間作自我調節,使自己的心態保持平衡。

《新三字經》令我愛不釋手,能讓我們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學習,真是一本好書!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記得以前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什麼是生活?生活就是不可抗力,它就是合約裏唯一一條也是永遠都會存在的那一條無人可以更改的霸王條款。”我一直不相信這句話,甚至是不同意的。我始終堅信着:生活是可以靠人來改變的,人是可以做生活的主人的,因為“人定勝天。”

《家》這本小説以五四運動浪潮波及到的滯塞內地四川成都為背景,真實的描述了高公關這個“詩禮傳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沒落分化過程,揭露了封建專制的腐朽本質,控訴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惡,頌讚了年青一代的反抗精神。作者寫作這篇小説,一是表達了對封建制度的憎恨,“宣告一個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來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訴”;另一個是為青年一代呼籲,“要為過去那無數的無名犧牲者‘喊冤’,要從惡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由於歲對舊制度的深惡痛絕,對廣大青年的誠摯熱愛。

作者通過《家》向舊社會舊制度進行猛烈抨擊,生動形象地揭示出封建宗法制度必然滅亡的命運;並通過對青年一代勇敢抗爭的描寫,展現了在嚴密殘酷的黑暗王國裏放射出的一線光明,使《家》充滿了信心,希望和力量。作者説過:“無論在什麼地方總看見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動盪,在創造它自己生活的道路。”《家》也正是表達了這種不屈於命運安排,渴望征服生活,創造生活的精神和意志。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挑戰,處處有激流,也許有人説:“我們應該隨遇而安。”這不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平靜安穩。但我想問:“我們為什麼要有生命?”“我們生活來做什麼?”難道就是隨波逐流,隨遇而安嗎?羅曼羅蘭説過:“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來征服它。”我認為他説的不錯。生活的激流永遠動盪着,並不曾有一個時間停止過,而且它也不能夠停止,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發射出種種的水花,這裏面有愛,有恨,有歡樂,也有痛苦。生活中,我們應時刻懷有一顆戰鬥之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即使不知道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什麼,但自信,充滿戰鬥力是我們應時刻保持的態度,並且在戰鬥的過程中吸取一些教訓,總結一些經驗,為下一站的到來做準備。即使面對挫折,也應該越挫越勇,甚至要感謝失敗,是它們,讓我們成熟與成長。

山中的激流不會因為一瞬間的阻礙而停止動盪,它們會竭盡全力創造出自己的道路,通過亂山碎石中間。那面對生活的激流,我們又該如何呢?難道是將自己與世隔絕,任激流在周圍澎湃嗎?任生活所左右嗎?有人説過,路本沒有,因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條路。路是人走出來的,那生活不也是嗎?面對生活,我們應將自己放在主動的位置,去征服生活,在時光的磨礪中學會生存,在生活的激流中學會成長!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盛夏八月,閒來無事,不如手捧一本書細細品讀。

最近在讀《了不起的蓋茨比》,一個霸權建立破曉時分的故事。那是百餘年前的北美大陸,經濟發展的火車疾駛向前;機器的摩擦轟鳴,卻也過多地掩飾了一時的人心。這本書,便是那段歷史點滴的印記。

究其然是一個人的杯具,還是整個社會的杯具,也許並不重要。酒天花地的派對,奢靡豪華的住處,五彩絢麗的衣衫,只是為了他心中摯愛的黛茜。回想初見之時,年輕美麗,一段草樣的年華;荏苒而逝,奈何命運弄人,心中的摯愛已然他人的紅顏知己。愛得愈深,傷得愈切;不幹現實,沉浸於夙願的完美,卻模糊了前行的視野。無力的槍聲,所有的夢想與完美,不堪一擊地破滅,散於風中,了無蹤跡。

蓋茨比,他了不起,因為他因時度勢的魄力,更因為他追尋完美的情愫。他沒有做錯什麼,卻也只得這人去樓空。一個夢想,如何極盡,唾手可得,卻也如何之遠,難以到達。在人人追求物質的時代,真實的情感那般一觸即潰。浮華眾生,沾染了銅臭氣味,失卻了是一顆至真純淨的內心。不留一片淨土,那個時代,註定要湮沒無畏的追夢者。

文中最終一句寫道:“我們繼續奮力前行,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後推,直至回到往昔的那段歲月。”

心中不禁一搐。習慣了爭權奪勢,習慣了勾心鬥角,人們,究竟幸福嗎浮躁的世界,寸步難行的時代,掩飾了流俗,口口聲聲追憶似水般的年華。這,難道就是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嗎

“日復一日,興奮之情被漸漸吞噬。”現實,抹殺了太多如真似幻的意象。那些似空中樓閣一般的完美,與空洞的人羣已然漸行漸遠。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我們該何去何從

蓋茨比的選擇是前者。縱然現實殘酷,命運無常,他的形象依然偉大;單純的難以阻擋的愛,左右了他的是是非非,也使之以一種壯美的勢態劃過一個過往時代的蒼穹。悄然而逝,少有人注視其光芒。穿越了百年,正是這縷光,給那個昏暗的時代留下了一個值得留憶的故事。

即使逆水行舟,在現實的洪流中,依然印記一個追夢無悔的背影。那個值得悲憫的時代,這些動人的文字,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今年寒假,媽媽上網給我買了一本很好看的書《數星星》。這本書是由一位叫洛伊絲。勞裏的美國作家寫的,它還獲得了“1990年紐伯瑞金牌獎”,我剛讀了幾行就愛不釋手了。書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年僅十歲的丹麥小女孩:安妮的故事。當納粹佔領丹麥後,每個街道轉角都有德國士兵監守着。安妮有一個猶太朋友,而當時德國人就要捕捉猶太人。安妮為了保護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勇敢地面對德國士兵。在經歷了一場又一場與德國人的較量後,她終於學會了勇敢,也終於懂得了保持勇敢的艱辛,還明白了作為丹麥地下反抗分子需要多麼大的勇氣。

在讀完了這本書後,我深深體會到了當時丹麥人面對德國士兵時的恐慌,還明白了當一個人在面對自己害怕的人時,一定要沉着冷靜、勇敢機智,不能退縮,要戰勝心理的恐懼。安妮與我一樣大,她能獨自一人勇敢地面對德國士兵,機智地與他們周旋,最後讓高大凶惡的德國士兵打了“退堂鼓”,也保全了自己與家人、朋友們的生命。而我又有什麼做不到的呢?

我深深感歎這位作家的文筆,她竟然能寫出這麼好的一本勵志小説。我想再把這本書仔細讀幾遍,就能進一步的體會作家想表達的意思。我也要學會克服自己心裏的恐懼,希望以後,我也會變得像安妮一樣,勇敢面對生活的!

大林和小林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這些天我讀了《彼得·潘》這本書。每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就好像走進了一個童話世界。裏面的永無島讓我十分嚮往。因為那裏有不想長大的彼得潘和小精靈叮噹鈴,以及他們和以胡克為首的壞海盜間的鬥智鬥勇的故事。以及他們和野獸周旋的情節都深深的吸引着我。

讀完《彼得·潘》,眼前浮現着一幅幅畫,被遺失的孩子尋找彼得,海盜們尋找被遺失的孩子,印第安人出來尋找海盜,野獸出來尋找印第安人,他們以同樣的速度行動,所以出現了誰也尋找不到誰。

彼得他們甚至在和印第安人的戰爭中也會變來變去,一會兒他們成了印第安人,一會兒又是成了敵人那一方。戰鬥還沒結束呢,又是突然再變回來。那些真正的印第安人也覺得彼得的主意挺有創意,同意變成那些孩子。否則這場仗還真沒法打下去了。

彼得的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一場真實的遊戲。有時我會把自我想像成是彼得·潘,想像着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想像着時光能夠倒流,做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彼得·潘》這個名字我會永遠牢記在心間。因為它在我的腦海中是那麼的唯美,純真,讓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kj3m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