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7篇)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7篇)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

黃金週假期中,學校要求我們讀《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説實話,心裏當時還忍不住抱怨:假期還有任務。可當我開始讀了這本書後,心靈不斷地被觸動着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7篇)

出生貧窮的威爾?鮑温以超乎尋常的毅力,考上了美國重點大學。畢業後,他屢次找不到夢寐以求的工作,為此而感到傷心,不由地抱怨命運。但在朋友的啟迪下,他站了起來,終於成為美國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之一。他走上成功的獎台,只説了一句話:你們都擁有無盡的潛能,但只有不抱怨一切,才能取得成功!

這句話使我恍然大悟。有些人學滑板,摔了幾跤就不學了,説:都怪這滑板太難學,輪子又太少了,害得我摔死了!這樣,這位學生是永遠也學不會任何技巧的。而有的人則堅持不懈,摔倒了,爬起來,繼續!擁有這樣的精神,再難的事,在他眼裏都是小菜一碟!海倫?凱勒雖然殘疾了,但她絲毫不埋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而是更努力地使自己從一棵弱不禁風的小苗成長為一棵高大挺拔的蒼天大樹。無論是譏笑與困難,她只當作是對自己的鍛鍊。你想想看,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哪個不是靠着這種不埋怨一切、樂觀向上、持之以恆的精神才一舉成名的呢?

一個個勵志故事如流星一般在我的腦海中劃過。威名不是靠關係和錢財買來的。真正的名人,是通過千錘百煉和不懈的努力誕生的,不是從一帆風順和無拘無束中成長出來的,真正的成功人士,是從苦難中磨練出來的。

要有頑強的毅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不抱怨的心,擁有這一切,就一定會成功的!要敞開胸懷,涵養一顆包容的心。有時,我們會因為他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一件事,而心生抱怨。而這種抱怨往往是自己被冒犯的一種宣泄。它是人際關係的腐蝕劑,會導致夫妻不睦、朋友不和,尤其在工作中,會在同事之間產生隔閡。學會包容,從某一種意義上説就是解放自己,提升自我。作為工作人員,包容就是要善於換位思考,理解、寬容他人,用海納百川的胸襟來承受委屈、經受挫折,真正做到言行有度,舉止有方,謙恭禮讓,平易隨和。

要直面挑戰,奮揚一顆上進的心。也許你會因為領導交付的任務過於繁重而抱怨,或者由於工作毫無頭緒、進展不順而抱怨其實説到底是我們內心深處在排斥、掙扎和躲避,是一種向困難示弱的表現。就像華為總裁任正非説的那樣,獅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它就生存,如果它跑不過羚羊,只能餓死。羚羊如果抱怨不公平,那青草羚羊的早餐該向誰抱怨?羚羊還能跑,青草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過多的抱怨不僅對工作毫無幫助,而且會失去自己寶貴的信心和他人對你的信任。作為機關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該想的是怎麼做,而不是沒辦法做;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始終奮揚一顆上進的心。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幾乎沒有什麼不能是我們的抱怨對象。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從中獲得一種自我膨脹的優越感。我們難以且不情願意識到,所厭惡的種.種問題,譬如身邊人無休止的抱怨,同樣存在於自己身上。

威爾·鮑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許多時候,我們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面,並且積極做出改變,有時候,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我們開始留意自己的言語措辭,以沉默代替抱怨。這實在不是一個能輕易勝任的挑戰,儘管抱怨和評斷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環境,但習慣性的東西總是會帶來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們常常在努力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改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着的意識緩緩敞開。

對舊有習性的挑戰必然帶來生活層面上的某些變更,鮑温温和而又堅定地指出:在這場把生命導向光明、積極的內在改變中,如果其他東西的確是阻礙,工作,或者朋友都應該考慮放棄。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説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機構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不抱怨的世界》並非是一部闡釋觀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場“不抱怨運動”的發起、描述、記錄與召喚。正是那些已經改變了全球數百萬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蜕變流程。

所有的描述至多隻是路標,真正的開始總是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踐行,如果堅持,已經足夠造成改變的敞開,穿透我們雜亂無章、充滿問題而又缺乏審視的生活。

“不抱怨”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藉助這把鑰匙,我們會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諸多層面,喚醒我們渴望已久的改變。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一本書,一種思想,一個行動,加入不抱怨的隊伍。改變愛抱怨的自己,成就不抱怨的世界。

打開書的序幕,就象一股磁場把我吸引住,文中胡志強的太太在受盡千辛萬苦,不停地開刀與復健,飽受身體與精神雙重挑戰的一位女性,最有資格抱怨的人。可她卻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堅強地選擇向前看,誠如書中所説,不抱怨的磁場,將引來更多平安喜事,正因為她有了不抱怨的心態,讓她走到哪裏都有來自各方無限美好的祝福,也成就了她開朗豁達的性格和人生觀。從她的身上,見證了不抱怨的正面影響與神奇力量。

書看得越深,不抱怨的含義瞭解的更透徹。由此看來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可人為什麼會抱怨?怨天尤人是一種負面的思考與具殺傷力的表達方式?是人們只看到了生活中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背離自己的價值觀時,抱怨便應運而生,這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工作、家庭、學習、交通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就象腳臭,它會傳染,而習慣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裏倒水,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抱怨的人,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那就是凡事懂得知足、感恩、惜福。

抱怨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的生活、工作態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密的人。的確如此,以前在平常工作中遇到挫折或遭受批評時首先躍入腦海的是由於別人的錯誤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而不是先從自身尋找根源。讀此書後讓人幡然醒悟的真言,為什麼有的人會不快樂,為什麼有的人會覺得其他人都對不住自己,這是因為,是在抱怨!是在把人生的不如意,小挫折,怪罪到別人的頭上,是在一相情願地認為並希望別人來為我的人生承擔責任!正如他們所講不快樂過一天,快樂也是過一天,何不快快樂樂的過一天呢?

心理學家説:改變想法就是改變世界。當你開始有意識地避免抱怨的時候,你會在突然之間,發現自己可以接受現實,並開始用一種積極的態度,感恩的心態,嘗試讓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思考如何繼續向着自己的目標奮進!我們尋求的改變從來無需外求它是發生於我們的內在。

哲學家説過:我們會成為自己想象、思考的東西。而書中也寫道我們的話表明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每一刻,你都在用自己最關注的念頭創造人生。所以説改變行為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當我們醒悟並開始改變自己的時候,我們又驗證了我們的行為的確會影響世界,因為它會影響我們周遭的人們,而且這種影響力會擴散開來。你的態度,也就是你內存思維的外在表現,決定了人們和你之間的關係。因為,當你開始讓自己變得不抱怨,快樂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周圍的人也開始變得友好,你們之間重新開始建立信任!

書中講到一位先生為了自己即將過世的太太尋找快樂,在自家周圍樹了一塊如果快樂你就按喇叭的告示牌,每天幾百萬輛藴含快樂的車輛從他家門口經過,這種快樂成了救治他太太的良藥,她躺在房裏,只要聽到喇叭聲,她就覺得很知足,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她也享受着全世界的快樂。

生活給予我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我們堅強,我們也就有了另一種閲歷,對於熱愛生活的人,看你有沒有一顆知足的心,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它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試着用一顆知足的心來體會,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擁有一顆知足的心,就沒有了埋怨、嫉妒、憤憤不平。知足的人並非沒有慾望,只是他們善於剋制自己的慾望而已。

知足常樂做為一句俗語,耳熟能詳,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的,而快樂的根本便是惜福,珍惜擁有的一切,心裏手裏全是滿滿的,便騰不出手或心來攫取更奢侈的東西了,也就不會為得不到而抱怨。

書中寫道你會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連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也不例外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發揮這種確保健康的力量是的,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生命會時時得到滋潤,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熬過去,喜歡抱怨的人,即使是福至將來也會變成禍。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活在感恩的世界裏: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智慧;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你應該自立;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一種智慧的生活態度,人人都懷有一顆如此感恩的心,那麼人生一定會過得堅實而有信心!因為感恩,我們才擁有了一個多彩的社會。

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啟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不抱怨”這三個字,把我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出來。它就是期望我們每一個人學會包容、理解、謙讓,用主動、積極、樂觀、豁達的心態去面對人生,面對世間的一切是非非,。無論什麼事,沒有什麼應該,也沒有什麼不應該,不要老是怨天尤人,有沒有、能不能真正先從自身找原因。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説不能。如果説千刀萬剮還不能成佛,為什麼不能再一次浴火重生。 成如書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不要打壓自己,替自己或假借批評將注意力轉移。”在現實的工作中,我們會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所有的抱怨和不滿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不能,它只會使問題越來越複雜化,朝相反的方向而去。久而久之,就會對自己、對別人產生一種消極的負面影響,腐蝕我們的心靈,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讓我們的意志消沉下去,在抱怨中喪生了積極、樂觀、上進的心態,迷失自我,失去自我,而不再有所為。

同事們!朋友們!我們作為21世紀的主人,應該學會和董得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少抱怨,不再抱怨,努力認識自我、瞭解自我,確定自我的人生價值。遇事多從自我找原因,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每個人在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不能是我們的抱怨對象。我們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總是想在抱怨中尋找一種安慰,我們不想承認,自己過得很消極,總是在逃避。

很多時候,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無時無刻在抱怨,抱怨這個月的生活費不夠,抱怨老師批評了自己,抱怨同學欺騙了自己,每天總是生活在抱怨中。。。

但書中一位因車禍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車禍之後,她經受了千辛萬苦,不停的開刀與康復,飽受身體和精神的挑戰,她是個很有資格“抱怨”的人: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她撞擊它的駕駛者…但是她沒有!她相反每天祈禱感謝救助他的醫生,護士,和每天照顧她的丈夫,她謝天謝地,她感謝諸神,感恩自己可以浴火重生。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説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人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當然我們也希望改變,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不抱怨的世界》,剛看到書名時很不解,我們生存的世界充滿抱怨,但我們也討厭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麼,從來都離我們很遙遠。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他寫了這本《不抱怨的世界》,併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

紫色的神奇手環用法如下:

1.將手環戴在一隻手腕上。

2.當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講閒話或批評時,就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

3.如此交替更換,直到養成連續21天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的目標為止。

4.如果聽到其他戴紫手環的人在抱怨,你可以指出他們應該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如果這麼做,你先要移動你的手環,因為你在抱怨他們的抱怨。

5.堅持下去。21天連續不抱怨手環不換手。

這個方法我也試過,我以前總認為自己是個積極的人,但我才發現,我每天能移動20多次,抱怨人、事、情、自己總是無時無刻的抱怨,直到真正做過以後才發現生活原本就有許多種,包含着許多的內容,有快樂的,也有痛苦的,我們不可能只會擁有快樂,痛苦往往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種元素。然而,當我們過着快樂的生活時,我們應該感謝生活過着痛苦的生活時,我們也應該感謝生活,因為生活原本就是美好的,我們應該積極樂觀的面多生活中的一切無須抱怨……

從現在起,做一個積極的人,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這樣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為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穫,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給它一點時間,同時仔細觀察,這一切就會發生。

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所以,讓我們向“抱怨”開戰吧!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6

父母也許會犯錯,會誤會你,打他們的愛沒錯,天下怎會有父母不愛自己兒女的呢?最後是不抱怨自己的身體。不抱怨的身體來自健康的生活理念,的確如此,擁有健康的生活理念,自己才會擁有健康,才會不抱怨自己的身體。

不要抱怨疾病,如果自己生病了,不要壓抑自己的心情,誰還會不得病嗎?但不要抱怨它,要積極樂觀地去消除它,它才會很快的離開你。在書的下篇,作者寫道學會感恩。感恩生命,感謝生活,感謝身邊的一切。

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無論生病,還是健康;無論缺陷,還是完美。我們都要感謝生命,感謝它能讓我們活在世上,感受快樂,以及人間的喜怒哀樂。感謝生活,因為生活讓我們認清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實現自我價值。

不抱怨的人永遠是快樂的,我們要學會做一個不抱怨的人,同時影響身邊的人。讓世界少一分抱怨,多一份温暖,多一份愛!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7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在抱怨:工作忙了,消費水平漲了,家庭壓力大了,生活環境差了,或是感冒發燒頭疼了,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社會不公,怨人心不古,怨金錢至上,怨命如紙薄......似乎藉此可以發泄自己的不滿,並獲得他人的同情。可是抱怨過後,一切照舊,問題該怎麼解決還得怎麼解決。

古代許多仁人志士受到諸多磨難甚至摧殘,仍矢志不逾,卧薪嚐膽,不抱怨,不放棄,直至達成自己的理想。“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明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司馬遷受刑辱著《史記》”。對於物質富裕而精神貧瘠的現代人來説,他們是最好的榜樣。近代史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如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和八年抗戰,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爭取自由和解放,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在他們的生命歷程中,沒有抱怨,只有勝利的渴望。

我還想引用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給加西亞的信”。羅文在只知道加西亞將軍的名字而沒有任何聯繫方式、沒有援軍也沒有同伴、也不知道如何尋找的情況下,歷經磨難穿火紛飛危險重重的古巴叢林,最終成功地將信交到加西亞將軍手中。這是一件多麼令人驚訝的事!!換作我們,肯定會發一通疑問或抱怨:“沒有電話和地址我怎麼找到加西亞將軍 ”“漫無目的地穿越古巴叢林那是多麼愚蠢的事!”“我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但羅文是一個偉大的信使(這正是他異於常人之處),他沒有任何抱怨,毅然決然地踏上征途、最終完成使命。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的難題和挑戰。在困難面前,我們發出抱怨和不滿的聲音能夠解決問題嗎 不能!那甚至會使問題越來越糟糕!互相抱怨會對身邊的人產生消極影響,形成惡性循環。試想,將抱怨的精力用來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不是更好嗎?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一句歌詞來概括,“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風順、四通八達,免不了磕磕絆絆。在危機和困難來臨時,我們應該端正態度,不抱怨,不放棄,勇敢接受挑戰。誠如《不抱怨的世界》書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不要打壓自己、替自己找藉口,或是假借批評和抱怨,將注意力轉移。你應該要接受不安感來襲,同時在這樣的時刻支持自己。”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8

最近我們學校很流行一本書《不抱怨的世界》,該書的作者威爾·鮑温被譽為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他發起的“不抱怨”運動,就是想最終實現人們“平和心態”在自己個性中能生根。

在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事情要抱怨:工作忙了,成天要風吹日曬了,消費水平漲了,家庭壓力大了,生活環境差了,孩子的成績下降了,或是感冒發燒頭疼了,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當今的社會不公,怨人心不古,怨金錢至上,......似乎藉此可以發泄自己的不滿,並獲得他人的同情。可是抱怨過後,一切照舊,問題該怎麼解決還得怎麼解決。

自從我讀了這本書,自從我帶上了這個紫手環,書中抱怨不如改變的理念,正不知不覺悄然影響着我平時的工作與生活,當我有時再説抱怨的話時,心裏馬上就會有個聲音提醒我,“你在説抱怨的話,停止抱怨”,在聽到身邊的人抱怨時,我也會告訴他們,不要説抱怨的話,抱怨不如改變。首先讓我們學會知足,讓我們用一種超然的心態對待眼前的一切,對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其次是感恩,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生命會時時得到滋潤,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熬過去。最後是珍惜。光陰一去不復返,只有把握住最值得珍惜的時刻,我們才能抓住現在,抓住未來。而讓我更加欣喜的是這隻紫手環停留我右手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紫手環神奇的力量,正如它的顏色物語一樣,我的思想正在發生着蜕變,心底裏那份積極向上的細胞正在活躍起來,生活中正面思考的雪球愈滾愈大,我學會了用微笑來面對生活和工作,面對着一羣羣的孩子,我變得更有耐心、愛心啦,更積極、寬容了,更能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了!也變得更快樂了!紫手環,只是能起到監督的作用,從現在開始一種陽光的、積極的、獨特的心靈體驗,讓我每天的抱怨少一點點,試試自己的人生會不會有所改變!

俗話説的好:愁一愁,白了頭;笑一笑,十年少。不要抱怨,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而正是因為有這些波波折折,才練就出異彩紛呈的人生。生活本來就不是事事如意,生活本來就不會十全十美,相反,起起落落,悲歡離合才是家常便飯。如果能常換個角度來看問題,你可能會很容易發現自己的人生照樣很精彩。反思我做教師的行為,還算慶幸,我一直沒有鄙視過哪個學生,也沒有一直打擊某個孩子。但是,在有意無意中,我可能真的太過嚴厲,要求過高。今後,努力做個不抱怨的老師,不抱怨孩子的犯錯,不抱怨家長,不抱怨自己的選擇!懷一顆寬容的心,靜靜等待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長!

最後,再次把書中的一句話和大家分享:“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而不要抱怨!”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9

近期,中心組織閲讀了《不抱怨的世界》,認真閲讀後,我感覺受益匪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那我們就陷入一個自擾的困境,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抱怨的最大受害者還是自己。威爾·鮑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為什麼會抱怨呢?怨天尤人是一種負面的思考與具殺傷力的表達方式?是人們只看到了生活中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背離自己的價值觀時,抱怨便應運而生,這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工作、家庭、學習、交通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就象腳臭,它會傳染,而習慣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裏倒水,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抱怨的人,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那就是凡事要懂得知足、感恩和惜福。

每個人共有的需要,就是獲得注意,受到重視,而且會以各種方式方法去獲得注意。我們常常在努力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改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着的意識緩緩敞開。

知足常樂做為一句俗語,耳熟能詳,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的,而快樂的根本便是惜福,珍惜擁有的一切,心裏手裏全是滿滿的,便騰不出手或心來攫取更奢侈的東西了,也就不會為得不到而抱怨。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説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這才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一種智慧的生活態度,人人都懷有一顆如此感恩的心,那麼人生一定會過得堅實而有信心!因為感恩,我們才擁有了一個多彩的社會。

從現在起,做一個積極的人,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這樣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為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穫,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給它一點時間,同時仔細觀察,這一切就會發生。“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啟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大概是在國慶節前夕的時候,單位為我們每位員工都準備了一本叫《不抱怨的世界》的書。首先在此感謝領導對我們的關懷。但我相信,在國慶節期間用心看過這本書的人屈指可數。不幸的是,儘管在這寥寥無幾的,用心看過這本書的人羣之中,我始終無法尋覓到自己的蹤跡。但這並不能促使我到網絡上“百度一下”《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的想法,因為那些都是別人的想法,不是我自己的想法。而我並不是在完成任務,我只是在這個期間無法靜下心來品味這本書的格調。但我相信這是一本不錯的書,只是這個時代太過浮躁,所以我喜歡在一個人的時候關在房間裏靜靜的看着每一本書的字裏行間,然後大腦跟着節奏快速變換每一個章節的畫面。

記得在06年的夏天,那時候的我還在服役,一個人獨守兩座空營房,那就是我的世界真正沒有抱怨的世界,有的只是寂寞。後來我喜歡上了看書,起初是完全出於無聊,但後來慢慢發現看書是最廉價的享受,但從中得到的卻是今後生活中最受用的財富。因為我認為一個人生存在這個無處不抱怨的世界中,理所當然的必須具備強大的內心及和諧的思想,因為這些東西沒有貴賤之分,是真正的平等。

記得第一次完完全全出於志願去看完的一本書叫《懂得選擇 捨得放棄》,主體是以一些小故事,一些名言名句來講述一些簡單易懂的事情。我喜歡這種類型的讀物。因為把簡單複雜化,那就是真的簡單了,但要把複雜簡單化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裏就可以説到“抱怨”這個詞彙了。就像上面説的,這個世界抱怨無處不在,只看如何對待。正確的抱怨不斷推進着整個社會的進步,簡單點來説,從前人們的交通工具只有馬匹,後來有思想的人就開始抱怨這種交通工具太慢,所以有了現在的汽車,而且搞不好汽車的製造者就是當初那些抱怨者行列中的一員,唯一的區別在於他們去製造了當初抱怨為何沒有的事物。但隨着社會的步伐逐漸加快,抱怨變成了生活的習慣,而習慣這東西是一種很自然的表達,無論對錯,一觸即發。所以有的人抱怨生活如此不易,但私底下都在想盡一切辦法買三套房了,有的人抱怨你看我家房子多破爛啊,才5 6百個平方,而且馬上要被房開商徵佔了,其實心裏早有打算了那就是“媽的,不拆一還二,孫子才搬”。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表現,因為孫子都喊外婆叫作媽了。

所以抱怨不一定都是錯的,但錯誤的抱怨那就一定是不對的。就好比不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要求加工資的員工不是好員工,但經常要求加工資的員工那就一定不是好員工。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裏會説我是在拍馬屁,在領導面前歌功頌德,但是對不起,我當那是你發脾氣的權利,但是我也有把你的想法當空氣的權利。因為我只是在表達我自己的想法,這不是讀後感,這是一篇關於“抱怨的方向感”的自我敍述,無論表達的方式正確與否,但唯一能確定的是,這是我的東西,你無法搜索,更無法複製。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在兩個月前就拿到了這本 書, 只是一直沒有好好閲讀, 直到 最近, 我才靜下心來認真翻閲了一 遍, 深感受益匪淺。事實上, 我一 直對勵志書籍或者成功學書籍抱以 不屑的態度, 因為它們絕大多數都 是“空談”, 內容無非是眾多例子+ 説教, 不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往往 起不到實際效果。起初以為這本書 也是如此, 但是真正閲讀之後, 才 發現這本書強過很多勵志書籍, 給 我耳目一新的感覺。與其他勵志書 籍相比, 我認為這本書最為突出的 特點有兩方面: 第一, 作者對人們 抱怨的原因、行為表現做了非常深 刻的詮釋, 分析非常到位; 第二, 最難能可貴的是, 書中一直在推崇 一個叫“紫手環” 21 天不抱怨活 動, 説將手環戴在手腕上, 發現自 己在抱怨、講閒話或批評時, 就把 手環移到另一隻手, 重新開始, 堅 持下去, 達到連續二十一天不換 手, 不抱怨的目標。這可以使讀者 “身體力行”。可以説整本書都貫穿 了科學的心理學思想, 無論是作者 對抱怨行為的分析還是這套操作方 法, 尤其是後者, 其本質上就是一 種認知行為療法, 其步驟、方式、 時間都藴含大量的心理學原理在裏 面。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我讀過的 最好的勵志書籍之一。

下面就自己的一些淺見與朋友 們分享: 一、關於抱怨行為的心理分析 在這本書的作者鮑温看來, 很 多時候我們抱怨環境、抱怨他人, 還可能是因為個體缺乏安全感, 自 我價值不確定, 在這種心理背景 下, 我們需要通過抱怨環境來向外 界傳遞自己是受害者的信息, 需要 通過抱怨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秀, 需要用抱怨來為自己的缺點、害怕 成長和改進找藉口。對此我深有體 會, 近兩年來, 應該説我一直處於 情緒起伏大的時期, 在生活上, 剛 剛結婚的我對於兩個人、乃至兩個 家庭的生活, 還只是適應、摸索性 階段; 在工作上, 頻繁變動使我越 來越缺乏安全感, 越來越找不到自 己的價值。因此我抱怨, 我不斷地 向別人述説自己不得志的緣由, 不 斷地抱怨環境的不公、抱怨他人的 自私。最終, 自己變成了祥林嫂, 現實情況卻沒有一點改善, 甚至更 加糟糕。讀了這本書後, 我認識到 生命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選擇過程, 在每一個選擇關頭都有前進與倒退 的衝突。有時可能會走向防衞、退 縮, 有時也會向成長邁出一步。而 成長包含了走向未知, 常常要放棄 熟悉的生活方式, 結果我們傾向於 害怕成長, 害怕因為成長而付出種 種代價。 二、關於抱怨的行為改變 鮑温認為走出抱怨的四個階 段, 即無意識的無能, 有意識的無 能, 有意識的有能及無意識的有 能。無意識的無能, 即是對自己的 抱怨即無能, 毫無所覺即無意識 的; 有意識的無能, 是指自己能覺 察到自己的抱怨, 以及周圍其他人 的抱怨; 有意識的有能, 是指傾向 於用沉默來便於自我反思、慎選措 辭, 以便於説出有價值的話語, 而 非喋喋不休的抱怨; 無意識的有能 是指你已經重塑思維模式, 習慣於 不愛抱怨了, 並且不需要意識控 制。

鮑温提出的四個階段是對“改 變抱怨行為” 整個流程的理論描 述, 而紫手環運動則是一種矯正行 為的具體方法,二者結合使用,簡直 可以説完美的認知行為療法! 結合 二者, 我個人覺得 改變抱怨行為的整個流程可以這樣 直白地描述: 最初, 你是一個慣於 抱怨的人, 每天喋喋不休地抱怨並 且自己毫無察覺(無意識的無能); 終於有一天, 你發現那些受夠了你 抱怨的朋友都遠離了你, 你身邊聚 集的全是和你一樣愛抱怨有意識的 無能的人; 你發現抱怨不僅沒有改 變你的現狀還變本加厲, 你想改 變, 因此, 你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 己不抱怨, 可以採用紫手環運動, 開始用沉默來給自己思考的機會, 便於説出有能量的話而非無意義的 抱怨; 經過一段時間, 你抱怨減少 了, 心態平和了, 行為積極了, 你 得到很多來自於環境的正向反饋, 例如: 表揚、成功等, 這些鼓勵、 強化使你不斷地選擇不抱怨。久而 久之, 你遇到不順心已經習慣於不 抱怨, 正如人們走路不由自主地邁 出步子一樣, 完全不需要意識控 制, 即無意識的無能, 如此你整個 思維模式已經被重新塑造。

這本書對我的工作幫助很大, 讓我明白到應適當的調整自己的心 態, 減少抱怨, 努力地接納自己、 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 尋找問題, 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保持積極良好 的心態。馬雲説過: “不抱怨的態 度是人生的第一態度”, 非常有道 理。我不能將眼光只着眼於眼前的 困境, 而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到未 來, 看到我漫長的生命歷程。因 為, 在漫長的生命中, 眼前的困境 僅僅是滄海一粟而已, 我相信自己 會有很多機會來改變的。正如書中 所説: “停止抱怨, 你就已經在通 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

雖然 這條路還很長很遠, 還需要我付出 無法想象的努力和代價, 但是既然 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 勇 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 定, 面對生活中的問題, 讓自己有 “能量” 去解決它。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書中寫道“你會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連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也不例外”“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發揮這種確保健康的力量”是的,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生命會時時得到滋潤,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熬過去,喜歡抱怨的人,即使是福至將來也會變成禍。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活在感恩的世界裏: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智慧;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你應該自立;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一種智慧的生活態度,人人都懷有一顆如此感恩的心,那麼人生一定會過得堅實而有信心!因為感恩,我們才擁有了一個多彩的社會。

“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啟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一開始很多時候自己抱怨完了才發現自己又抱怨了,甚至想要説個夠不想停下來,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現自己確實抱怨的越來越少了,每天的心情也都好了很多。

慢慢的發現很多以前不覺得是抱怨的事其實也是在抱怨,比如我常常會問別人“為什麼”,我媽做菜做鹹了我會不停的問為什麼,或者問很多人你為什麼要這樣做(我認為沒有理由的或者是不好的事),意識到這些問題以後我才發現,原來常常把自己困在抱怨裏影響了別人,因為這樣的情況常常是鬧得不歡而散。

而當我發現我這些問題並且試着避免了以後,我和身邊的朋友、同事和家人相處得越來越融洽了,看客户也越來越親切了,也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客户都對我也很好,我想這就是不抱怨的力量吧。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寒假期間,我拿到了《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發現抱怨是如此糟糕的一件事情,而最糟糕的是我們常常深陷抱怨之中而不自覺,久而久之,讓其成為了我們的一種習慣,以及看待事情的一種心態,在“抱怨的輪迴”中,喪失了積極、樂觀、上進的心。慶幸的是,在這本書中,作者還向我們耐心地講述了抱怨的原因是什麼,抱怨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停止抱怨的輪迴,怎樣才能讓周圍的人停止抱怨,怎樣才能做一個積極、樂觀的工作者,做一個快樂的自己。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

在細讀了以後,真正理會了其中的道理。也許有人會説,不抱怨如何讓人發泄,長期不抱怨會不會得病。其實不抱怨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是一種放下挫折和不滿去尋找和追求新目標的一種銜接方式。真正的做到不抱怨,再加上努力和拼搏,你的事業會更加成功,你的人生會更加美好。

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渴望尋找人生幸福和快樂之時,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有些人便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同事、怨領導…… 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抱怨雖然沒有明顯的惡果,但一種心懷感恩、寬容大度的態度卻給我們帶來另外一種人生,如果做到這一點我們的人生會更加快樂。不抱怨需要一個過程,加入“不抱怨”活動,戴上紫手環,讓快樂代替抱怨,關閉那扇抱怨之門。

細細想想,人生真正值得抱怨的理由真的很少,但人都不想抱怨,可都禁不住的報怨。也許經過了眾多挫折和困苦之後,人們需要更多的抱怨,可是抱怨又有什麼用處,又能解決什麼問題?長期抱怨之後,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真正成為現代的“祥林嫂”。我們要學會更多的放棄,放棄過去的挫折帶給我們的傷害和痛楚,我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為自己尋找更多的前進的藉口。

在工作中,我們更應該放棄抱怨。我們常常會抱怨工作環境不好,同事之間不夠和諧,工資不高等等,但當我們放棄抱怨,心懷感恩,用一顆寬容的心投入工作時,你會發現你所期待的一切又已“水到渠成”。過多的抱怨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只能讓你的心情更加不好。學會不抱怨之後,心情會比較開朗,也會有能量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難題。

書中不乏至理名言,但我卻深深的記住了一句話:任何人和團隊要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為抱怨不如改變,要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朋友,試着加入“不抱怨”活動吧!不要匆匆經歷這個過程,這不是賽跑,而是一種過程。從帶着紫手環的那一刻起,你就在改變,你用你的意志在完成一種挑戰,為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的挑戰。放棄抱怨,相信自己!

書中寫道“你會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連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也不例外”“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發揮這種確保健康的力量”是的,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生命會時時得到滋潤,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熬過去,喜歡抱怨的人,即使是福至將來也會變成禍。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活在感恩的世界裏: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智慧;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你應該自立;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一種智慧的生活態度,人人都懷有一顆如此感恩的心,那麼人生一定會過得堅實而有信心!因為感恩,我們才擁有了一個多彩的社會。

“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啟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遇到值得抱怨的事情時,我們也許可以試着不去張口,而是首先理智的思考,然後再去馬上行動,改變處境。我覺得書中一句話説得很對,“我們的想法創造我們的世界,我們的話語又表明了我們的想法。”在很多時候,也許就是我們抱怨的話語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我們原本可以輕鬆、積極、樂觀、上進,卻可能因為抱怨而變得痛苦、悲觀、沉重、無所作為。這本《不抱怨的世界》為我打開了消除抱怨的美好生活,那麼從現在就開始改變吧,相信紫手環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打敗抱怨,創造新世界。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這個月偶然接觸到《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抱着隨意的態度翻了幾頁,被書中的幾句震撼到了,便一發不可收拾的讀下去。

“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任何個人和團隊要想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為抱怨不如改變,要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這個《不抱怨的世界》中比較經典的兩句。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風順。當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時,有些人常常開始抱怨,“工作太忙了”,“物價水平太高了”,“生活環境差了”……。可是抱怨過後又能怎麼樣呢,不但對要解決的問題沒有一點幫助,而且還把負面情緒傳給別人或者整個團隊。

依稀記得國中讀到過的一篇文章——《為學一首示子侄》。裏面有一段描述兩個和尚(一貧一富)想到南海朝聖的故事。有錢的和尚總是抱怨這,抱怨那。還嘲笑沒錢的和尚説:“我這麼多年來,想要買船到南海都沒有成功,你沒有錢憑什麼能成功”

沒錢的和尚回答説“我只要一個缽就能夠化緣到南海”。到了第二年,沒錢的和尚卻成功從南海回來了。而有錢的和尚卻沒有成功到南海去。

這就是不抱怨的力量,遇到問題不要抱怨,抱怨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遇到問題要冷靜,不要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腳踏實地的想辦法去解決,勇敢的面對,而不是通過抱怨來為自己找藉口。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這一個世界上有了太多的抱怨,批評與閒話,想要改變這一切,就來看看不抱怨的世界這一本書吧!

每一個人一天之內多多少少會有點抱怨、會有點批評、當然也不免會説説閒話了。但是,這些都是一些不好的行為了,有些人卻想改卻不能改,而《不抱怨的世界》這一本書,正是告訴了你如何改正。首先,讓你戴上一個紫手環,只要一察覺到自己有一些抱怨、批評、講別人閒話,就將把手環戴到另一隻手上,直到21天不移動手環為止。

在抱怨的世界裏,沒有什麼特別的快樂,到處都是怨氣沖天的,每一個人都是沉着臉的,這樣的生活還有意思嗎?大家不如都想開點,讓這一個世界成為一個不抱怨的世界吧!在不抱怨的世界裏,大家都開開心心的,每一個人都是陽光的,開朗的,樂觀的,那又何必為一些瑣事而煩惱呢?你所抱怨的值得嗎?你所想要抱怨的事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當自己遇到不幸的時候,請不要抱怨;當他人遭遇不幸時,請不要漠然旁觀;當遇到有人做錯時,請不要苛刻批評;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抱怨、温暖的世界裏。

記住,當抱怨的時候剋制住自己,這樣才能讓生活更加美好!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抱怨,是每個人在面對困難和不公平時,最自然的表現,當我們設身處地面對這樣境況的時候,經常會説:“事情都已經這樣了,難道還不允許我抱怨兩句麼?”當我看到這本書名時,我還覺得它和一般的勵志書一樣,用着命令的口吻,像獨裁法西斯一樣的教育讀者,可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就被它的媒體推薦所吸引:

“這本書寫得既睿智又直指人心,抱怨就是推開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讓這個世界聽見了,就會帶來更多的壞事給你。”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滿;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還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本書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得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我們可以這樣看: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這些看似平淡的話語卻都已經道出在面對困難時少有的人生真諦。當我看完這本書時。感覺所有不抱怨的生活智慧全部囊括在這本書中。人生在世,總會有不如意,會有各種險阻。在巨大的城市生活壓力下,做到不抱怨越來越成為一件很難的事。

然而這本書卻給出了答案。“終此一生,我們都處在各種各樣的關係中,與父母之間、與朋友、與兄弟姐妹、與愛人、與同事或者與某位萍水相逢之人……你決定着關係的路線。是你--不是上帝,不是其他人,不是你的命相,不是命運,不是職業、年齡、種族、教養,也不是你有多少錢--決定了你的關係走向何方。關係現在是,而且將來會一直是,人生的一部分。它是人類最大的難題,本書將告訴你如何在各種關係中,實現愛、平和、喜樂,使人生變得美好而圓滿。”

誠然,我們每天都面臨着事業發展的壓力,同行業者競爭的壓力,生活成本的壓力,似乎我們越來越像一塊海綿,生活喜歡的擠幹我們生命中每一滴精力,每一點夢想,讓我們在它的重壓之下,做着只顧眼前的奴隸。我們每天抱怨着高房價,高油價,高通貨膨脹,讓我們的生活得不到一絲的快樂,覺得生活是暗淡無光,看不到希望。我並不是有意要為這些開脱,也不是為了這些存在即為合理的解釋。而是就像書上這段文字一樣:

“獅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它就生存,如果它跑不過羚羊,只能餓死。羚羊如果抱怨不公平,那青草--羚羊的“早餐”該向誰抱怨?羚羊還能跑,青草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羚羊要想活下去,只有平時加強訓練,提高奔跑的速度,讓自己跑得更快,即使跑不過獅子,也要比其他羚羊跑得快,只有這樣才能得以生存。”

對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進行的抱怨是無用的,可以説是在自己的內心繼續強化了潛在的困難。抱怨會消磨你的意志,吃掉的前進的動力,接下來就是要為自己的失敗尋找藉口。永不抱怨的人生態度才是第一位的。我們可以把抱怨的時間和精力來想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是分散自己的精力,讓自己在另外一個方面有所建樹。就像書評中説的“遇到挫折要從容面對,不抱怨、不放棄……只要繼續努力,就一定會成功”“把壞事當好事辦,人生就只有快樂、沒有抱怨。”

就像書中所説的那樣,給我們自己帶上隱形的紫手環。然後朝着夢想前進。“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不要打壓自己、替自己找藉口,或是假借批評和抱怨,將注意力轉移。你應該要接受不安感來襲,同時在這樣的時刻支持自己。”不抱怨的世界,也告訴我們同樣一個道理,做永遠比説重要。

抱怨的人的心態往往是悲觀的,甚至覺得整個世界都是悲慘世界,停下了前進的腳步。這本書正是傳遞這樣的生活智慧給我們,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是對憤世嫉俗的抱怨沒完,也拿不是“吃虧是福”的聊以自慰,而是讓我們行動起來,戴上我們生活中紫色的手環,看見了壓力、不公平和困難不要像往常一樣去抱怨,把精力去尋求解決的最佳方案,“把壞事當成好事去辦”。不抱怨的世界,不抱怨這個世界,自己會真真正正的收穫到好處,真真正正的會在人生上取得成功。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一直以來不是很喜歡讀外國作家的書,一來記不住人名,二來總覺語言生澀,所以內心總是有意地規避。初看《不抱怨的世界》是抱着完成任務的心態,另外書名也還算小有吸引力。習慣看書前瞭解一下作者及他人對本書的評價:威爾·鮑温,美國最偉大、最受尊崇的心靈導師之一;有人説這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一本書,它會改變你的命運。

零零碎碎的時間看下來,還是不太習慣外國人的表達方式,所以記憶中只有些許片段,而印象最深的只有三個字:不抱怨。

曾幾何時,我們這個社會充滿了抱怨,大到對社會對體制的怨言,小到對家庭對自己的不滿,太多的抱怨充斥於耳。有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對一些面臨各種刺激(包括長時間的抱怨)之人,進行大腦活動分析研究後發現,大腦的工作方式就像肌肉,如果讓它聽到太多的負面信息,很可能導致當事者也會按照消極方式行事,更糟糕的是長時間暴露在抱怨的環境中,還會使人變得愚蠢和麻木。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想想也是,抱怨能解決什麼問題?只會徒增自己的煩惱,還破壞別人的心情。記得正看此書時,可巧女兒來電,抱怨連天:牙疼,朋友不解人意,論文,演講各種任務壓力重重。聽着女兒連珠炮似的抱怨,我的心情瞬間糟到了極點,既有擔心,又有無以言喻的焦躁,不知該怎麼安慰她。這時,我就在想,當我們像這樣不停地抱怨時,帶給別人的恐怕同樣是煩悶、不安、躁動,這對別人真的是一種傷害。

百般的勸慰之後,我隨手拍下書的封面《不抱怨的世界》發給女兒,同時告訴她“在你所抱怨的每件事後面,應該都有值得你感謝的地方”,女兒無語,過後也許自悟發給我一張笑臉。

其實每個人都會向別人傾訴自己的不滿,傾訴有時也未必不是一種釋懷。只要我們不把抱怨裝得太深。

我也知道抱怨無益於事,可是生活中總忍不住會跟着別人附和抱怨,或者主動發泄自己的抱怨。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做到不抱怨,是否能像書中有些人那樣做到21天不抱怨。但書中傳遞給我的信息,讓我開始反思:既然抱怨不能解決問題,我們何不欣然接受,安然處之呢?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你如果大聲喊‘痛’,傷害就會出現;你如果抱怨,就會遇上更多要抱怨的事。”就像我們接受負面的東西多了,情緒、心情會隨之消沉,壓抑。正如我們現在倡導的遠離負能量,傳播正能量。

那麼如何讓自己做到不抱怨呢?

我覺得最關鍵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心態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動:改變自己説的話,不要再抱怨;改變自己的思維,當你想為自己的抱怨辯解時,先捫心自問,這次的經歷是否真的那麼糟?讓你抱怨的實際原因真的很嚴重嗎?然後下定決心,實踐不抱怨的承諾。

我們可以好好表達自己的期盼,而不需要用抱怨現狀來獲取想要的結果。只要將我們的渴望和可以提供解決方案的人談,我們就會縮短等待的時間,那麼我們的需求就會最大限度地被滿足,也就會更快樂。

我們要認真看待所有微不足道的小事,並時時感恩。當我們決定接納各種人事物,並從中發現其光明面時,我們就會體驗到越來越多的良善和美好。

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我們只要從自己開始,從“心”開始,對自己説“與其在抱怨中苦熬,不如把祝福送給自己”。在不抱怨中感受生活的快樂。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俗話説: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這是大實話。人活在世上,在短暫的人生旅程中,沒有誰能永遠一帆風順。人生際遇,一如起起伏伏的大海波濤。

當我們遭遇到逆境或生活的煩惱時,無論大如國家安危、全球環境、人類未來境況,還是小如個人前途、失眠、孩子吵鬧等等事情,我們都會多多少少發一通牢騷——獨自或向他人——以此宣泄內心的不滿,也就是人們平時所説的抱怨一番。

一般而言,人們普遍地認為對一些不合理現象發表看法是很正常的事,甚至在有些時候會促使事情向好的方面轉化。這樣的情況也不是沒有,有些媒體開設曝光台或傾聽煩惱抱怨的欄目,不也幫人們解決了許多困擾嗎?

然而,那只是短暫的安慰。抱怨最終導致的結果卻並不是快樂,也非積極向上的。

為什麼?

美國的威爾·鮑温牧師在他暢銷世界的著作《不抱怨的世界》中,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明確傳達了抱怨對人們生活造成的巨大傷害,以及許多人蔘與“不抱怨運動”成功後的喜悦和不可思議改變。這些美好的改變,促使更多人意識到抱怨對自身和他人的危害,從而進一步影響了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人去加入以換紫手環來消除抱怨的運動中去。

讀罷此書,我心潮澎湃,久久難平。

以前,我們認為某人做錯了一件事,我們看不慣,會批評他的行為,或向他人宣泄自己心中的不平是很自然的事。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對人對己都毫無裨益,而且極易成為破壞人際關係的導火線。

他人的言行如果是錯誤的,我們去批評甚至抱怨,並不能讓其馬上改正。我們在抱怨他人的言行並試圖改變別人時,只會讓其更加執守自己的本意。因為,從人性本質上講,沒有誰願意讓人強迫。那是對人不尊重的行為。只要我們客觀地面對現實,並從根本上自我改善,進而以脱胎換骨的面貌影響他人,達到認同,並在周圍人羣中產生漣漪效應,才有可能讓別人從內心真正地改變自己,也就有可能對世界產生影響。

抱怨本身並不能令事情向良性方向發展。火車晚點時我們的抱怨聲再大,也無法讓火車在原定時間開走。那麼,我們為何要耗費精力和時間去做無意義的事呢?不如用那些精力和時間去做些力所能及的快樂事情。直接面對現實永遠比抱怨現實有價值得多。

有時候,我們會從抱怨某件事或某個人中取得暫時的快慰,引起他人的同情和憐憫。事實證明,這無異於飲鴆止渴。抱怨聲中,我們推卸掉了本該承擔的責任,把自己的狡黠、無知和自私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此種行為,智者不取,德高者不屑。抱怨聲中,昔日自己千辛萬苦建造起的堅固壁壘瞬間崩摧,我們得到的只有冷眼、孤獨、失敗,還有一點點同情。雖然沒人願意這樣,但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卻無意識地重複製造着這種自我摧殘的火藥。日久天長,火藥累積多了,就會自燃,讓我們的生活陷入不可挽回的覆滅深淵。

所以,在不順和煩惱面前,停止抱怨是最明智的做法。或者,更進一步,捨棄它。像丟棄一張用過的滿是污垢的紙巾一樣,把抱怨這種不良習慣丟棄吧!你會發現,你並沒有損失什麼呢,捨棄了抱怨,你卻開啟了追逐夢想的奮進之門,激發出生活的正能量,也從中得到了一個清新安寧的世界。

同類相吸,也是一種自然法則。相同類型的人必定會招引類似的人。當你某一天抱怨少了,你會發現自己周圍的人犯的錯誤也少了,他們的抱怨也同你一樣,減少了許多。你的身邊,總是迴盪着和諧的旋律。

不抱怨生活,就會心平氣和地看待周圍的人事物,也會對周圍的環境和他人的言行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判。這種評判是令人信服的。

不抱怨,即是自我覺醒的開始,也是一個人成長的開始。一個下定決心去嘗試着不抱怨生活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於做到連續二十一天不抱怨的時候,他會驚奇地發現:自己正踏在灑滿陽光的康莊大道上精神抖擻地邁步前行,他的心因無比的欣喜而日漸豐盈。世界也會將一份豐厚的獎賞饋贈給他——無論是誰,都會發現:因為捨棄了抱怨,我們在心靈上更加接近上帝;因為捨棄了抱怨,把目光投向了事物光明的一面,我們不僅讓生活和思想境界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還為自己和他人贏得了一個安寧祥和的美麗新世界……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大概是在國慶節前夕的時候,單位為我們每位員工都準備了一本叫《不抱怨的世界》的書。首先在此感謝領導對我們的關懷。但我相信,在國慶節期間用心看過這本書的人屈指可數。不幸的是,儘管在這寥寥無幾的,用心看過這本書的人羣之中,我始終無法尋覓到自己的蹤跡。但這並不能促使我到網絡上“百度一下”《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的想法,因為那些都是別人的想法,不是我自己的想法。而我並不是在完成任務,我只是在這個期間無法靜下心來品味這本書的格調。但我相信這是一本不錯的書,只是這個時代太過浮躁,所以我喜歡在一個人的時候關在房間裏靜靜的看着每一本書的裏行間,然後大腦跟着節奏快速變換每一個章節的畫面。

記得在XX年的夏天,那時候的我還在服役,一個人獨守兩座空營房,那就是我的世界真正沒有抱怨的世界,有的只是寂寞。後來我喜歡上了看書,起初是完全出於無聊,但後來慢慢發現看書是最廉價的享受,但從中得到的卻是今後生活中最受用的財富。因為我認為一個人生存在這個無處不抱怨的世界中,理所當然的必須具備強大的內心及和諧的思想,因為這些東西沒有貴賤之分,是真正的平等。

記得第一次完完全全出於志願去看完的一本書叫《懂得選擇 捨得放棄》,主體是以一些小故事,一些名言名句來講述一些簡單易懂的事情。我喜歡這種類型的讀物。因為把簡單複雜化,那就是真的簡單了,但要把複雜簡單化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裏就可以説到“抱怨”這個詞彙了。就像上面説的,這個世界抱怨無處不在,只看如何對待。正確的抱怨不斷推進着整個社會的進步,簡單點來説,從前人們的交通工具只有馬匹,後來有思想的人就開始抱怨這種交通工具太慢,所以有了現在的汽車,而且搞不好汽車的製造者就是當初那些抱怨者行列中的一員,唯一的區別在於他們去製造了當初抱怨為何沒有的事物。但隨着社會的步伐逐漸加快,抱怨變成了生活的習慣,而習慣這東西是一種很自然的表達,無論對錯,一觸即發。所以有的人抱怨生活如此不易,但私底下都在想盡一切辦法買三套房了,有的人抱怨你看我家房子多破爛啊,才5 6百個平方,而且馬上要被房開商徵佔了,其實心裏早有打算了那就是“媽的,不拆一還二,孫子才搬”。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表現,因為孫子都喊外婆叫作媽了。

所以抱怨不一定都是錯的,但錯誤的抱怨那就一定是不對的。就好比不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要求加工資的員工不是好員工,但經常要求加工資的員工那就一定不是好員工。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裏會説我是在拍馬屁,在領導面前歌功頌德,但是對不起,我當那是你發脾氣的權利,但是我也有把你的想法當空氣的權利。因為我只是在表達我自己的想法,這不是讀後感,這是一篇關於“抱怨的方向感”的自我敍述,無論表達的方式正確與否,但唯一能確定的是,這是我的東西,你無法搜索,更無法複製。

歸根結底,抱怨是每個人的權利,只是大多數人把這權利當成了脾氣。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21

幾乎沒有什麼不能是我們的抱怨對象。我們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從中獲得一種自我膨脹的優越感。我們難以且不情願意識到,所厭惡的種種問題,譬如身邊人無休止的抱怨,同樣存在於自己身上。

許多時候,我們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面,並且積極做出改變,有時候,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我們開始留意自己的言語措辭,以沉默代替抱怨。這實在不是一個能輕易勝任的挑戰,儘管抱怨和評斷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環境,但習慣性的東西總是會帶來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們常常在努力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改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着的意識緩緩敞開。

對舊有習性的挑戰必然帶來生活層面上的某些變更,鮑温温和而又堅定地指出:在這場把生命導向光明、積極的內在改變中,如果其他東西的確是阻礙,工作,或者朋友都應該考慮放棄。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説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機構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不抱怨的世界》並非是一部闡釋觀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場“不抱怨運動”的發起、描述、記錄與召喚。正是那些已經改變了全球數百萬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蜕變流程。

所有的描述至多隻是路標,真正的開始總是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踐行,如果堅持,已經足夠造成改變的敞開,穿透我們雜亂無章、充滿問題而又缺乏審視的生活。

“不抱怨”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藉助這把鑰匙,我們會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諸多層面,喚醒我們渴望已久的改變。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22

沒有風雨的洗禮,勝利不能顯現出動人光彩,不經風霜的歷練,偉大無法持久相伴,海燕的精神,是在風暴裏閃爍,白楊的意志,是在風雪中挺立,不要抱怨,所有的不幸與困苦,都是為着最後的流光溢彩! --題記

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女人之一奧普拉説“這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一本書,它會改變你的命運。”可對於我來説,吸引我的是那枚小小的紫色防抱怨手環……。它真的能讓我不再抱怨嗎?於是我便翻開了這本美國作家威爾·鮑温的《不抱怨的世界》,尋找着屬於自己的答案。

威爾·鮑温在書中記錄了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對“21天不抱怨”活動的感受,行政主廚蓋瑞·希爾説“當我的思想與語言更趨於感恩,積極去尋求解決方案,就能吸引更多類似的事物。”瑜伽老師馬蒂·李説“當你不再抱怨,你會有更高的覺悟,變得更加感恩。”

類似這樣一句句看似是“雞湯”的話卻在我心裏激起一陣陣漣漪。這些充滿了正能量的話語對於一個初為人母的我、一個剛剛回到離開了一年的工作崗位的我、一個自我感覺青春不再、身材變形的我來説是一次最好的心靈洗禮。它讓我對與寶寶一起成長的未來充滿了憧憬,讓我對曾經熟悉、現在卻無比陌生的環境不再恐懼,讓我對自己不在美麗的外表、不再年輕的心靈充滿了感恩與希望。

當你無力改變這個環境的時候,請心平氣和的接收它,當你可以心平氣和的接收它的時候,請儘自己的努力使它變得更好。所有人都在説,我們的企業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可是,那又怎樣呢,誰不説困難總是與希望同在,挑戰一定與機遇並存。“戀戀長白山、心行天地寬”“記憶心歸路、本色桂花香”“世界那麼大、心歸才是家” 這一句句朗朗上口、扣人心扉宣的宣傳語不正是我們在逆境中萌生出的希望嗎。

如果説,我們把每天的時間都用在了抱怨工作壓力大,車間管理嚴,工資不夠花上,又怎麼能夠解決我們正存在的那些困難呢。正是因為有了那些遇事不抱怨,願意在逆境中迎難而上的同事們,才有了我們一批批完好的煙絲,一條條完美的包裝,一個個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這些好評如潮的新品不就是我們打好翻身仗的有力武器嗎。

我是制絲車間的一名工藝員,我願意遠離“抱怨”的隊伍,我願意儘自己的努力為我們的企業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我願意認真的檢查設備的每一個角落,我願意在生產中認真的核對每一個參數,我願意積極的參加到全員營銷當中,我願意認真的交好每一個朋友。也許這些我願意對企業來講只是杯水車薪。但是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不抱怨現狀、我願意積極的改變它”的隊伍中來。

生活本就是在崎嶇的小路上攀登,別再困難中抱怨,我相信真正的一帆風順,不是從來沒有遇見過挫折,而是能在跌倒後依然堅強的站起來。

合上一本書,合不上的是心中的思緒萬千。 願我的生命充滿陽光,不要讓抱怨的陰霾阻擋了生活的希望。最後,分享易術的一段話“你是否身在異鄉,別人的城市燈火輝煌;你拒絕平庸尋常,故鄉的安逸讓你忘記了飛翔。落寞的時候,請記得—青春不是眼前的苟且,還有夢想和遠方。”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23

《不抱怨的世界》開卷語所説的,“紫手環”只是一種象徵、一種媒介、一種手段,最根本的還是改變自己的內心。或許要真正達到“不抱怨”很難很痛苦,實在這只是尋找內心平靜的一個過程。

《不抱怨的世界》書中多處提到生活中一些我們經常會“抱怨”的細節,我們總是“抱怨”別人怎樣不好,“抱怨”外部環境如何不利,書中所説的,讓我不禁聯想到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婚姻保衞戰》,該劇導演趙寶剛在被問到“取得婚姻保衞戰勝利、雙贏的祕訣是什麼?”時,他回答:“別企圖要求別人,要做的只有改變自己。”我以為趙導的這句話與“不抱怨”所提倡的精神境界是異曲同工的。俗話説心態決定狀態,只有擺正我們自身的心態,才能發現他人的美。

回想起上大學的時候,總會聽説哪間宿舍又吵架,問其原因,無非是誰不講衞生,誰太晚睡影響到他人。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便會引起一場戰爭。我們宿舍四人也並不是對彼此完全沒有意見,但卻從未發生爭吵,只因我們善於忍耐,善於理解,善於溝通。人與人的相處之道總是如此,得饒人處且饒人。假如你有時間打掃衞生,那麼幫幫人家打掃又如何呢?假如你真的影響到別人,為何不能多站在別人態度將心比心,改變一下自己的作息呢?實在很多事情看起來總是那麼簡單,但不知道為什麼人類總會把他們複雜化。“不抱怨”不就是對別人多多忍耐、理解與溝通,對自己多多省視、要求、改變嗎?

在想想現在的工作,日復一日,有時自己很努力,成效卻很微小,於是我們總會在別人身上尋找原因,某某不配合,指導不正確,對手太強大……等等,總有成千上萬的理由,卻無一條是關於自己的,就算有也是運氣太背之類的。現在想想,實在我們能“抱怨”的永遠只有自己,只有“抱怨自己”才能轉化為生產力,才能轉化為前進動力,這種“抱怨”於人於己才是有意義的。抱怨別人、抱怨外部都是愚蠢、無濟於事的,這種消極心理更會使自己永遠得不到進步、永遠無法取得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不快樂,是由於我們要求太多卻無法實現;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很失看,是由於我們總按着自己的設想臆造客觀世界,卻發現事實原來不是所想的。想要快樂實在很輕易,珍惜眼前便可;想要滿足實在很輕易,平常心接受現實便可。

讀《不抱怨世界》,用“紫手環”時刻提醒自己:永遠別企圖要求別人,要做的只有改變自己!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24

一本書,一種思想,一個行動,加入不抱怨的隊伍。改變愛抱怨的自己,成就不抱怨的世界。

打開書的序幕,就象一股磁場把我吸引住,文中胡志強的太太在受盡千辛萬苦,不停地開刀與復健,飽受身體與精神雙重挑戰的一位女性,最有資格抱怨的人。可她卻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堅強地選擇向前看,誠如書中所説,不抱怨的磁場,將引來更多平安喜事,正因為她有了不抱怨的心態,讓她走到哪裏都有來自各方無限美好的祝福,也成就了她開朗豁達的性格和人生觀。從她的身上,見證了不抱怨的正面影響與神奇力量。

書看得越深,不抱怨的含義瞭解的更透徹。由此看來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可人為什麼會抱怨?怨天尤人是一種負面的思考與具殺傷力的表達方式?是人們只看到了生活中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背離自己的價值觀時,抱怨便應運而生,這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工作、家庭、學習、交通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就象腳臭,它會傳染,而習慣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裏倒水,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抱怨的人,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那就是凡事懂得知足、感恩、惜福。

抱怨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的生活、工作態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密的人。的確如此,以前在平常工作中遇到挫折或遭受批評時首先躍入腦海的是由於別人的錯誤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而不是先從自身尋找根源。讀此書後讓人幡然醒悟的真言,為什麼有的人會不快樂,為什麼有的人會覺得其他人都對不住自己,這是因為,是在抱怨!是在把人生的不如意,小挫折,怪罪到別人的頭上,是在一相情願地認為並希望別人來為我的人生承擔責任!正如他們所講不快樂過一天,快樂也是過一天,何不快快樂樂的過一天呢?

心理學家説:改變想法就是改變世界。當你開始有意識地避免抱怨的時候,你會在突然之間,發現自己可以接受現實,並開始用一種積極的態度,感恩的心態,嘗試讓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思考如何繼續向着自己的目標奮進!我們尋求的改變從來無需外求它是發生於我們的內在。

哲學家説過:我們會成為自己想象、思考的東西。而書中也寫道我們的話表明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每一刻,你都在用自己最關注的念頭創造人生。所以説改變行為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當我們醒悟並開始改變自己的時候,我們又驗證了我們的行為的確會影響世界,因為它會影響我們周遭的人們,而且這種影響力會擴散開來。你的態度,也就是你內存思維的外在表現,決定了人們和你之間的關係。因為,當你開始讓自己變得不抱怨,快樂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周圍的人也開始變得友好,你們之間重新開始建立信任!

書中講到一位先生為了自己即將過世的太太尋找快樂,在自家周圍樹了一塊如果快樂你就按喇叭的告示牌,每天幾百萬輛藴含快樂的車輛從他家門口經過,這種快樂成了救治他太太的良藥,她躺在房裏,只要聽到喇叭聲,她就覺得很知足,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她也享受着全世界的快樂。

生活給予我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我們堅強,我們也就有了另一種閲歷,對於熱愛生活的人,看你有沒有一顆知足的心,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它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試着用一顆知足的心來體會,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擁有一顆知足的心,就沒有了埋怨、嫉妒、憤憤不平。知足的人並非沒有慾望,只是他們善於剋制自己的慾望而已。

知足常樂做為一句俗語,耳熟能詳,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的,而快樂的根本便是惜福,珍惜擁有的一切,心裏手裏全是滿滿的,便騰不出手或心來攫取更奢侈的東西了,也就不會為得不到而抱怨。

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啟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25

一篇篇的翻閲《不抱怨的世界》,這是一本很棒的心靈勵志書。看了這本書後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悦……而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

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脱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為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26

因為出於我不明白我要到底要買什麼書來看,邊上網查找好書,這本《不抱怨的世界》吸引了我的眼球,便買了來看,這本書被面有些者建議上架:成功心理,那更吸引我的眼球,使我如飢似渴的看了起來。

書中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無意識的有能。就是養成不抱怨21天中的四個階段。

在文中,作者告訴了我們抱怨是是什麼,是有什麼引起和它的危害,並列舉了許多有關抱怨和不抱怨的事例。還有許多的實驗和讀者心靈之間的交流,有許多有關書中內容的名言,還有讓你怎麼去讓你身邊的人不抱怨及一些心理反應,都很適用於生活之中。

書中有兩件事最令我震撼,第一件事,有一輛卡車撞死了作者家的夠,然而那個司機卻跑了,作者死命追上他,設置還有這樣的想法:等我追上他,一定要把那個卡車司機揍死,從中就能體會到作者是那種敢於與讀者分享,最後,在憤怒之後,他就明白了:那個卡車司機雖然撞死了狗,但其實他才是內心傷害的那個人。第二件事,作者又一次在開車時,看到路上有一個告示牌,上面寫着:如果你快樂,就按喇叭。來到那個安放告示牌的人家,得之了那個只有半年光陰的女人的丈夫給她安放的,而那個女人在每天聽到那麼多的喇叭聲,直到世界是那麼快樂,他身邊也有很多快樂的人。漸漸變得樂觀起來,使她戰勝了渺茫的存活概率,得以擁抱生命。

這本書可能再講一些理論是時會無聊,但是正是需要理解這正是要理解這些東西,才讓我明白我的抱怨是有多麼的嚴重,明白了不抱怨的好處,也同樣開始21天的不抱怨練習,在其中,我的言語會控制了,心情也變得很好,總往樂觀的方面想,也是我快樂了許多。在生活中進行,不會耗掉你的時間又能使心情變好,名副其實是一本好書。

七年級《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 篇27

《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心靈勵志書,它用一隻手環向我們傳遞了“抱怨不如改變”的生活理念。在美國《時代週刊》與《紐約時報》聯合美國NBC 電視台發起的“影響你一生最重要的一本書”投票中,它僅次於《聖經》。世界首富比爾. 蓋茨在推薦這本書時説:沒有人能拒絕這樣一本書,除非你拒絕所有的書。

抱怨,其釋義為心中懷有不滿, 責怪導致不滿的源頭。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人生幸福安順,但是每個人都難免要面對很多挫折和不如人意的事。如果當事人不能正確對待這份壓力將之化為動力的話,就會產生不滿,開始抱怨自己時運不濟,遇人不淑。

但是在鮑温的眼中,很多時候我們抱怨環境、抱怨他人,還可能是因為個體缺乏安全感,自我價值不確定,在這種心理背景下,我們需要通過抱怨環境來向外界傳遞自己是受害者的信息,需要通過抱怨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秀,需要用抱怨來為自己的缺點、害怕成長和改進找藉口。但是我們不該被前進道路上的荊棘絆倒,我們不該一味退縮,我們不該放棄成長。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鹹,每一味都值得我們去經歷去總結。我們應該勇敢的站出來,對自己説“我能行”。不斷的超越挑戰自己,去享受挑戰自我的過程,去回味此間的心酸,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可能性,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掌舵的準備。隨時隨地的充實自己,學會自我保值,我們就立足於不敗之地。為此我們的重中之重,就是走出不抱怨。

鮑温認為走出不抱怨的四個階段,即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及無意識的有能。無意識的無能,即是對自己的抱怨(無能)毫無所覺(無意識)的;有意識的無能,是指自己能覺察到自己的抱怨,以及周圍其他人的抱怨;有意識的有能,是指傾向於用沉默來便於自我反思、慎選措辭,以便於説出有價值的話語,而非喋喋不休的抱怨;無意識的有能是指你已經重塑思維模式,習慣於不愛抱怨了,並且不需要意識控制。

紫手環運動的方法很簡單:當參與者發現自己抱怨時,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21 天戴在一隻手上為止。這就時刻提醒着自己記得喊停。這個方法可行,是因為它運用了人類文化特有的宇宙觀,但人們相信某種帶有神奇的力量時,就會努力去執行某種儀式。所以,將某個健康行為賦予神奇的力量或意義時,此健康行為才容易養成習慣。這樣我們的思維模式就被重新塑造。

《不抱怨的世界》想表達的意義是:成功只垂青積極主動的人,只要你敢於擔當,勇於接受挑戰,任何艱難險阻都會變成坦途。任何事情就怕人去“做”,只要你敢於去做,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變得順暢了。

之後,你會發現,原來讓自己思慮重重的困難,竟然是小事一樁。優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他們總是會把消極的想法從自己內心中掃除殆盡,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充滿希望。你會發現,人們不但欣賞積極主動的人,還會對其充滿敬佩。因為世界上少有這樣的人,所以,世上也少有成功的人。一句話,庸人是因為自己而平庸的,也是因為不斷抱怨而平庸的。

作為一名公司的行政人員,每天工作中都會遇到各種讓人心煩的瑣碎小事,但件件都是必須面對,例如:招聘不到滿意的員工;在物料申購過程中,供應商不能及時供貨;設施、設備日見老化帶來的突發事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能順利進行等等,我應該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抱怨,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冷靜沉着,不侷限於眼前的困境,我們該相信自己,付出努力,付出汗水,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消極一面,調整心態面對困境,決不抱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jlqvk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