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黨團相關 >入黨動機 >

黨員幹部批評與自我批評

黨員幹部批評與自我批評

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是着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準確深入地查擺問題。xx指出,“教育實踐活動要着眼於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要“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開好民主生活會,堅持開門搞活動”。因此,我們地方各級人大機關每位黨員幹部都要以整風精神,充分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武器,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來一次切實有效的大掃除,確保黨的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黨員幹部批評與自我批評

批評,是指對別人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而自我批評則是指對自己的缺點錯誤進行檢查,找出原因,明確危害,加以改正。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早在抗戰勝利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形象地説:“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我們同志的思想,我們黨的工作,也會沾染灰塵的,也應該打掃和洗滌。”這個話,在今天仍沒有過時。只有拿起這個武器,經常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才能有效地抵制各種不良風氣對黨員幹部的侵蝕,才能及時地糾正黨員幹部的缺點和錯誤。那麼,我們的黨員幹部怎樣以整風精神開展好批評與自我批評呢?

一、必須消除模糊認識,增強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自覺性。我們黨九十多年的成長歷史已經證明,正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有力武器。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每一次整風活動的有效開展,都得益於對這一武器的成功運用。然而,由於“左”的思想的影響和社會上不正之風的影響,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利器”在很多地方成了“鈍器”,入庫多年,鏽跡斑斑,對問題觸及不到、觸及不深,就像雞毛撣子打屁股不痛不癢。有些人把相互批評變成了相互吹捧,信奉“多講好,少説壞,互相之間不見怪”,結果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把自我批評變成了自我表揚,講成績誇誇其談,講問題避重就輕,工作上報喜不報憂,甚至是以喜掩憂。非要開展批評不可時,對別人也是少栽刺,多栽花,明知不對,也是少説為佳;對自己則是得過且過,認為自我批評是“自找麻煩”。諸如此類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又怎麼能發現不足、糾正錯誤?又怎能解決“四風”問題,使教育實踐活動達到預期目的?因此,我們黨員幹部要認清當前形勢,從思想上消除模糊認識,增強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自覺性。

二、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增強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針對性。我們黨歷來主張,對任何一件事物,做任何一項工作,都要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這也是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開展好批評自我批評的前提。因此,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之前,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應該以黨章為鏡,對照黨的紀律、羣眾期盼、先進典型和改進作風的要求,客觀地查擺自己和他人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等方面的問題與差距,分析問題發生的根源,認清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會帶來的後果與危害,從而明確整改努力的方向。如果事先不調查,不分析,在開展批評時,就會出現主觀臆斷或漫無邊際的毛病,輕者會使被批評者產生反感,重者則產生牴觸情緒,影響工作的開展;自我批評也會蜻蜓點水或只談一些不疼不癢問題,或談一些諸如“工作方法簡單”、“説話不分場合”等“不能算是優點”的“缺點”,觸及不到靈魂深處。如果這樣,“鏡子”也沒照好,“衣冠”也沒端正,“澡”也沒洗乾淨,“病”也沒治徹底,也就失去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意義,影響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效果。

三、必須堅持有理有據,增強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要有個良好的態度和善良的動機。尤其是批評別人,一定要以事實為根據,有多少就説多少,不誇大,不翻舊帳,不糾纏細枝末節,分寸得當,剛柔適度。尤其是對平時自己看不慣、曾經反對過自己的人,更要誠懇地指出其不足,加強感情的交流,以情感人,以誠動人。只有對方感到你是真情實意,才能向你啟動心扉,達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創造出一種和諧融洽的良好氛圍。對於自我批評,也要實事求是,不要自己給自己上綱,更不要避重就輕,而應該從思想深處找根源,重在吸取教訓。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在開門搞活動中,要虛心聽取羣眾意見,對一些羣眾語言犀利的批評,不要認為是故意讓自己出醜,不能“記恨在心”,更不能“秋後算帳”。否則,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中,做不到“感人之心,莫先乎情”,或是亂扣帽子,或是一團和氣,或對提意見的人打擊報復,不僅不可能達到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目的,而且有悖於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

四、必須堅持與人為善,增強黨員幹部的凝聚力。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應該是平等的,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有特殊的人和事,資格老的也決不能以大壓小或以強欺弱,級別和職務高的也不能以勢壓人或以權壓人。普通的黨員羣眾,也不要認為自己是個無足輕重的“小卒”,人微言輕,也不要把領導幹部真誠地徵求意見看成是“走過場”、“擺樣子”。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中,領導班子成員及黨員幹部之間都要廣泛開展談心活動,使大家有話講在當面,不搞自由主義。要主動與基層羣眾交朋友,主動徵求羣眾意見,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要在自我剖析、廣泛談心、民主評議的基礎上,按着“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解決問題。任何人都不能借機泄私憤,更不能借機整人。對確有問題而又不能認真進行自我批評,或諱疾忌醫、拒絕幫助的,主要領導同志和上級要及時指出,促其改正。領導幹部對下屬的批評要做到以誠相見,以心交心,真正體貼下屬,幫助其解開思想疙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總之,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的傳家寶,必須真正使用、經常使用,使之越用越靈、越用越有效。針對不斷出現的問題,及時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切實幫助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發現和解決自身問題。善意的批評使人進步,認真地反省促人提高。我相信,只要我們地方人大機關每個黨員幹部都勇於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件“利器”,就一定能準確發現問題和問題產生的根源,為整改落實、建章立制明確方向,為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打下堅實的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angguan/dongji/0o6n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