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黨團相關 >黨委黨建工作 >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精選14篇)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精選14篇)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1

黨的創新理論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精選14篇)

1.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2. “一二五”期間,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為主體,以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為主線,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3.堅持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相統一,是軍隊建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4.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5.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大會上指出,我們黨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關鍵則在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6.提出領導幹部要具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戰略意識。決策平是各級黨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力的集中體現。 7. 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永遠是領導人民開創事業新局面的核心力量。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源泉是實踐,發展依據是實踐,檢驗標準也是實踐。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8.我黨的三大歷史任務是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9.必須劃清的“五個重大界限”指的是: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同私有化和單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中國特色軍事制度同西力軍事制度的界限。

10.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軍隊黨的建設,必須把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作為根本目的。軍事鬥爭準備是我軍履行使命的基本實踐,是最重要最現實最緊迫的戰略任務。

11.黨的xx大報告中指出,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關鍵是要科學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必須軍民結合、寓軍於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 12.文化軟實力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關鍵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I3.黨的xx大報告詳細闡述“黨員主地位”的基本含義包括黨員是黨的主人、黨員是黨內權力的源泉、黨員是黨內行動的主體。

14.黨的xx大報告中指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

15.堅持一箇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l6.當前要抓好培養的“四類人才”指的是聯合作戰指揮人才、信息化建設管理人才、信息技術專業人才、新裝備操作和維護人才。

17.把我軍的優良傳統概括為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人民軍隊必須深入開展軍隊歷史使命、馬克思主、戰鬥精神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四項重大教育。

18.黨的xx大提出,適應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和我國發展新要求,推進軍事理論、軍事技術、軍事組織、軍事管理創新。

19.軍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首要的是應對國家被侵略、被顛覆、被分裂的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首要的是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

20.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是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提供堅強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發揮重要作用。

21.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是實現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軍隊履行職能使命的根本保證,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生命線。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必須從思想上、政上、組織上確保我軍始終成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確保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確保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史使命。我軍政治工作本作風和方法是實事求是和聯繫羣眾。

22.當今和今後一較長時期,我軍建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現代化水平與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要求不相適應、軍事能力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適應。

23.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五個方面是相互聯繫的整體,是反映我軍官兵與黨、人民、國家、軍隊的關係以及我軍官兵相互間關係最基本、最核心的價值觀念。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思想政治建設的根本任務。

2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2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

26.社會保障體系的基礎是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就業是民生之本。

27.“七一 ”重要講話深刻指出,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一是毛澤東思想,另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8.“七一”重要講話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中國人民在救亡圖存鬥爭中頑強求索的必然產物。

29.90年的奮鬥歷程,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這“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三是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30.“七一”重要講話高度概括了“三件大事”的重大政治影響和社會意義,深刻指出“兩個不可逆轉”,即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髮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

31.“七一”重要講話一個鮮明的亮點,是概括了我們黨領導人民經過90年奮鬥、創造、積累的“三大成就”,即:1、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3、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3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形成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繫的制度體系。

33.“七一”重要講話指出,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四個考驗”,即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

34.“七一”重要講話指出,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四個危險”,即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脱離羣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

35.“七一”重要講話指出,全黨同志和全社會都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牢固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觀念。

36.“七一 ”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這“四個選擇”,是總結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結論。

37.胡主三席“七一 ”重要講話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做出“兩個不愧為”的歷史結論,即中國共產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愧為領導中國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38.“七一”重要講話深刻指出,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要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

放,要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道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要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五個堅定不移”大政方針。

39.黨的xx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40.黨的xx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是和諧文化。

黨史軍史

41. 1920xx年各地先後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當時建立最早並作為建黨發起組的是上海共產主義小組。

42.1920xx年八七會議土,中共中央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確立了實行土地革命和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

43.1927 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在江西永新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建立了黨的各級組織和黨代表制度,主要包括:1、支部建在連上。2、連以上設立黨代表。3、建立各級士兵委員會。4、營、團建立黨委等內容。

44.1920xx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 45.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瑞金舉行,宣告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以南昌起義的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 46.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紅軍於1934年10月開始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勝利結束。47. 1936年12月發生的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有效促成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中共中央確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的會議是瓦窯堡會議。

48.1937年9月,八路軍第115師在平型關戰鬥中,殲滅日軍1000餘人,取得了自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華北戰場上對日作戰的第一個大殲滅戰。

49. 1939年l0月,毛澤東在《 <共產黨人>發刊詞》 首次提出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是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和黨的建設。50.中國抗日紅軍大學的教育方針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 51. 1944年9月8日,為悼念張思德毛澤東發表了著名的《 為人民服務》 的演説。

52.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軍先後發動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154 萬餘人,使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

53. 毛澤東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全黨同志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54. 1948 年1 月,毛澤東在《軍隊內部的民主運動》 中,第一次把我軍民主制度概括為政治民主、軍事民主、經濟民主,這是人民軍隊本質的體現。

55. 1949 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討論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制定了國旗,規定了國歌,決定了首都。

56.1951 年5 月23 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團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團經過談判,簽署《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 (簡稱“十七條協議”)。

57. 1964 年10月16 日,我國在西北核試驗基地首次進行原子彈爆炸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58.1971 年10 月25 日,第26 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的票數,通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和立即驅逐中國台灣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的2758 號決議。 59.1987年10月,黨的十三人首次概括和全面闡發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60. 1992 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2

一、理論創新的內涵界定

第一種觀點認為:理論創新就是認識世界,就是把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由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形成理論形態的認識成果,即新的思想、觀點、原理。i

第二種觀點認為:提出新觀點、新理論是理論創新,對過去的觀點、理論有所改進,增加了什麼或減少了什麼,也是理論創新。新的“理論”應該是真實的理論,即真理性的理論,而不是主觀隨意的虛假之詞。理論創新並不是為新而新,新就是一切。ii

第三種觀點從理論創新的客觀根據、客觀內容、客觀標準的角度,界定理論創新的科學內涵有二:一是理論確實反映了人類歷史時代的變化和中國社會歷史時代的變化;二是理論確實回答了時代變化提出的新課題;二是理論的這種反映和回答確實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iii

也有論者提出:“理論創新就是要在解決實踐問題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不斷提出正確的新觀點、新論斷、新理論”。 理論創新是客觀辯證法發展的必然,理論創新的靈魂在於體現時代性,創新的動力在於它的實踐性,創新的本質在於它的開拓性,創新的關鍵在於把握規律性。

二、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歷程

恩格斯指出:“歷史從哪裏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裏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後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v。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歷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

國化的歷程,這一歷程基本上是沿着“回答什麼問題,怎樣回答問題”這一理論範式展開的。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理論探索

20世紀初期,中國處在一個社會衝突激烈、矛盾變動急劇的時代,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並領導中國革命實踐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想也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孕育起來的。急劇變動的時代必然呼喚新的時代,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傑出代表,在這樣一個大變動的時代背景下,帶領中國共產黨人解決了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無產階級如何領導革命,如何奪取政權,中國走向何處去的問題。

1920xx年爆發了“五四運動”,這是一場由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掀起的為挽救祖國危亡而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把目光由西方轉向東方的轉折點,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這一進步促進了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1920xx年,選擇馬克思主義為行動綱領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在黨初期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對於無產階級究竟應該如何領導革命,如何奪取政權,中國走向何處去等一系列問題的看法並不是完全清晰的,在摸索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曲折與反覆。經歷了大革命失敗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尋求新的革命道路。1920xx年8月起,仿效俄國十月革命道路,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心城市舉行武裝暴動,相繼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二大起義。由於脱離了中國的實際情況,二大起義均以失敗而告終。以毛澤東領導的湘贛秋收起義為代表,首先放棄進軍長沙的原定

計劃,開闢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這是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最初探索。毛澤東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vi,並且提出了富有哲理的兩句話,一個是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一個是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瞭解中國的情況。在經歷了一大前後的艱難起步後,從二大到八大這長達34年的歷史中,隨着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國情的認識漸趨全面、深刻,革命鬥爭的日益廣泛、深入進行,經驗教訓的不斷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始在理論上和實踐中不斷取得突破,結出豐碩的果實。在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首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論斷,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學會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十中國的具體環境,“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着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説,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vii。從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有了旗幟鮮明的標誌性方向。以黨的七大為標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第一次飛躍,達到了第一個高潮。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科學地回答了近代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性質以及革命的動力、領導權的問題,並分析了中國革命的前途,找到了中國自己的革命道路,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做足了思想準備、理論準備和組織準備,帶領中國共產黨把新民主主義革命順利地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

20世紀50-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面臨着如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問題。社會主義是作為一種理想制度被介紹到中國的,但是究竟社會主義是什麼樣子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不僅一般人不清楚,就是以它為奮鬥目標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當時也“不甚了了”,毛澤東也不例外。建國前夕,他指出:“他們已經建設起來了一個偉大的光輝燦爛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共產黨就是我們的最好的先生,我們必須向他們學習”viii。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認識的起點。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過程中,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國內,經歷了百年戰亂,基礎十分薄弱,百廢待興;國際上,面臨着西方發達國家反華勢力的叫囂,如何搞建設成為了擺在新中國面前的一個新問題,是一項需要我們去開創的嶄新的事業。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提出以蘇聯為借鑑,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的偉大構想。1955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內率先提出了以蘇聯經驗為借鑑,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大問題。1956年4月,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係》的重要講話,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1956年9月召開的中共八大,正確分析了二大改造完成後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黨在今後的根本任務,並制定了黨在經濟、政治、組織等方面的方針和政策,取得了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大成果。隨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又從經濟建設、經濟體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設、思想文化建設等各方面,進一步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問題。1957年2月,毛澤東發表《關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後的問題》重要講話,提出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學説,取得了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新成果。

2、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理論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

xx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1)鄧小平理論的創立,不僅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而且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框架基礎,初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

鄧小平1982年9月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宣告:“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ix。此後,全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逐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闡明瞭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978年底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們黨歷史上的一次偉大轉折。以這次會議為標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始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偉大實踐。在這場偉大變革中,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注重總結歷史的和現實的、中國的和外國的、成功的和失敗的經驗教訓,開

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1978年以後,鄧小平同志領導全黨恢復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總結歷史經驗,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進行理論創新。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並借鑑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緊緊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命題,深刻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從而基本解決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的進一步深入,體現了對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在繼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麼建設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創造性的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基本問題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3

中國共產黨自從1920xx年誕生以來,就十分重視理論建設與理論創新。從某種意義上説,黨所走過的90年曆程,就是理論創新的90年。正是因為不斷地進行理論創新,黨才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才取得了各個歷史時期的輝煌勝利。

90年來黨的理論創新的歷史進程

中國共產黨的90年,始終堅持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有機地結合,成功地進行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不僅繼承捍衞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且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與創新的兩次歷史性飛躍,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一)毛澤東思想是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與創新的第一大理論成果

長期以來,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和中國共產黨內,曾盛行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錯誤傾向,中國革命也曾因此幾乎陷於絕境。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深刻研究了中國革命的特點和中國革命的規律,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新中國建立後,又創立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一系列理論,其中特別重要的有: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提出了中國資產階級的分析和統一戰線的政策,中國武裝鬥爭的特點和作用,“用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特殊道路;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提出了“一化三改”的具體政策,社會主義建設的十大關係,人民民主專政理論,兩類矛盾學説和正確處理人民矛盾,三個世界劃分理論;關於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黨指揮槍而不是槍指揮黨,軍隊政治工作的方針和方法,人民戰爭思想,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建設現代化革命武裝力量和發展現代化國防技術;關於黨的建設,提出了從思想上建黨,“三大作風”,“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等等。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人民取得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並開始了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與創新的又一理論成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鄧小平理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面對十年“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難局面,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不斷探索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形成了一系列創新理論: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問題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問題上,作出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在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問題上,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三個有利於”標準;在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問題上,強調改革也是一場革命;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外部條件問題上,指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保證問題上,提出了四項基本原則;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步驟問題上,提出了“三步走”戰略,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在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問題上,強調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在祖國統一的問題上,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創造性構想。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開始走上了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征程。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國內發生嚴重政治風波,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面臨新的巨大困難和壓力。在這個重大歷史關頭,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探索和回答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進行了艱辛的理論創新,取得了重大

的理論突破:在經濟建設方面,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及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在政治建設方面,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在文化建設方面,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在社會建設方面,提出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在黨的建設方面,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等。正是在這些理論指導下,中國共產黨才率領全國人民戰勝了重重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勝利。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黨的xx大以來,我國既面臨着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又面對着嚴峻挑戰的矛盾凸顯期。以為首的黨中央,不斷探索和回答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取得了許多重大理論創新成果: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反映了我們黨最新的發展理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佈局的認識;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建設和諧世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建設創新型國家,使我們黨對創新在黨的全局工作中作用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豐富了我們黨關於“三農”工作的理論;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展了我們黨關於道德建設的思想;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建設學習型政黨、學習型黨組織,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黨建理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理論;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管理思想。這些戰略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深化,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黨的創新理論,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科學發展觀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樣,都是緊緊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抓住黨的建設的關鍵,貫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堅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辯證統一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史實踐中,不斷開拓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這個進程還在繼續之中,它將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進一步發展。把握了這一點,就把握了黨的創新理論發展的歷史脈絡,也就把握了黨的理論創新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90年來黨的理論創新的幾點啟示

新的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總是建立在已有理論成果的基礎之上,以前人的成果作為理論創新的起點,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進步。黨的理論創新的偉大曆程,彰顯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對於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進理論創新,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和啟迪作用。

理論創新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馬克思主義是有史以來最為科學、深刻、徹底的理論,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才能保證理論創新的科學性和正確的發展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譜寫新的理論篇章,要反對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反對借創新之名、行“砍旗”之實的錯誤傾向,又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對基本原理一知半解就急於構建“創新體系”的不良作風。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努力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使馬克思主義根據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發展,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理論的前沿,這是我們堅持理論創新的根本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論。

理論創新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是不斷髮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它不斷汲取和融入新思想、新觀點、新方法,開闢自己的發展之路。繼續推進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進程,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更加鮮明的時代特色、實踐特色和民族特色,至關重要的一點在於必須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把我們的思想認識從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從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準確把握時代特點和國情特點,積極探索共產黨執政的規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把我們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不斷推向前進。

理論創新必須始終堅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中心。鮮明的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區別於其他理論的一個重要標誌,如果理論本身只是紙上談兵,不能面向社會實踐,那就無法實現其使命和目的,就變成了無意義的活動。當今時代是一個迫切需要馬克思主義大發展和理論創新的時代。不斷髮展了的實踐向我們黨提出了許許多多過去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新情況新問題,迫切需要通過理論上的創新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和解決。只有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才能解答現時代提出的種種複雜問題,沉着地應對來自國內外的種種挑戰,進一步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新局面。

理論創新必須始終堅持尊重人民羣眾的首創精神。堅持羣眾路線,尊重人民羣眾的首創精神,是理論創新的必經之路。人民羣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羣眾改造世界、創造幸福生活的偉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動力和源泉。高度重視從人民羣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善於把羣眾的智慧集中起來,上升為理論,用以指導全黨的行動,這是黨的理論創新取得成功的寶貴經驗。深入基層深入羣眾,調查研究,真心實意地向羣眾的實踐請教,及時總結羣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經驗和獲得的新認識,有力地回答現實生活提出的、幹部羣眾關心的重大思想理論問題,是黨的理論創新的正確途徑和根本方法。

理論創新必須始終堅持與理論武裝工作相結合、相促進。理論創新的價值在於實踐,理論武裝的價值在於使理論的價值得以實現。我們黨是一個重視理論武裝和善於理論創新的黨,特別是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大歷史轉折關頭,在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的時候,總是把理論武裝的問題突出地提到全黨面前。實踐證明,黨的事業的發展,黨的自身建設的進步,黨的幹部隊伍素質的提高,都同全黨重視、加強理論武裝密不可分。黨的理論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應當跟進一步。面對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各種思潮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激盪的複雜局面,要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黨員、教育羣眾,在黨的創新理論和人民羣眾之間架起橋樑,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走進羣眾、掌握羣眾,成為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為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4

1、中國共產黨人理論創新的重大意義

關於它的重大意義,首先從管理學的角度我們來理解一下。從管理學的角度看,任何組織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理論都是非常重要的。西方比較推崇的管理學大師德魯克,他有一個説法叫做每一個組織無論其是否為商業性的,(商業性的就是説企業,其他的組織,比如説學校,醫院,包括黨,它們都不是商業性的)只要是組織都會形成自己的事業理論,德魯克把它叫“事業理論”。我們通常説的比較多的就是指導思想,或者是基本理論。應該説一個具有清晰的、一致的和目標集中的特點的這樣一個有效理論,它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

我們有時候好像覺得指導思想這些話都比較抽象和空,好象沒有多大的用處,跟我的實際工作沒有太大的聯繫,其實不是這樣的。不光我們黨重視理論,實際上作為企業來講,真正有作為的企業也是非常重視自己的基本理論和指導思想的,它的作用是巨大的。我這兒只是借用這個來看一看,這個問題它具有普遍意義。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説我們黨歷來也是非常重視的。當年是我們中央黨校的校長,有一次開學典禮的時候就專門講到這個問題,他提出要高度重視黨的指導思想的作用,當時正好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主持的。要高度重視黨的指導思想的作用,為什麼要這樣呢?他講了三句話:

一個叫做這個指導思想決定了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因為這個基本理論,指導思想它是總的東西,大的原則,它指出了方向。後來的各種各樣的路線、方針、政策這些東西都是跟着它在走的,如果這個基本的東西錯了,那其他的東西就沒有辦法正確了。其實我們年齡大一點的經過不同時代的人都能體會到,一旦基本理論錯了,那你一點兒辦法都沒有。應該説這種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這個我就不用多説。

第二個就是説黨的指導思想具有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能夠起這樣一種作用。這種作用當然所有的組織都是需要的,我想,尤其是黨組織,指導思想的這種作用更加突出了。你作為一個政黨來説,你來參加黨,什麼人都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窮的、富的,各式各樣的人他們靠什麼走到一起?應該説主要就是靠你的指導思想,靠你的理論,靠你的追求,靠你的宗旨。你的這個東西正確,有吸引力他就來了,不但不索取什麼,甚至要付出代價,大的代價,甚至犧牲都是可以的。那麼這個實際上就是指導思想上宗旨的這種力量,是特殊的一種作用,不是其他的東西能夠代替的。戰鬥力也是這樣的,有一個正確的指導思想能夠激發大家的戰鬥力,形成巨大的能量。

另外一個就是創造性、創造力。創造力也非常重要,指導思想正確了,給你一個正確的方向,它給你的創造既提出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同時也給你一個很大的空間。就是説你要順着這個,按照這個要求去做,怎麼去做自己去考慮,它既給你一個大的推動,同時也給你的這個創造一個巨大的空間。所以説這個指導思想,這三個力的作用應該説是非常明顯的。 最後有一句話就是概括,叫指導思想正確不正確關係到黨的興衰成敗。回顧我們黨的歷史,再對比國際上不同的政黨,比如説中蘇兩個黨的對比,在像這樣的一些對比當中都能看出來,指導思想它所起的作用確實是關係到興衰成敗的。

那麼再説一句它的意義的話,我覺得在建黨快要到九十週年了,九十華誕了,這個時候來總結,來進一步地提煉、學習、研究黨的理論創造、黨的指導思想問題,應該説它的作用就更加的突出。我想起碼兩個作用:

一個是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深刻地瞭解歷史。我們黨的歷史快有九十年了,這個歷史到底怎麼來把握?應該説,通過對它的基本理論和對它的指導思想進行了解,才可能對這段歷史有深刻的把握。

第二個作用,就是通過理論的研究,可以更自覺地把握今天和明天。我們今天該怎麼幹?我們明天、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走?跟這個理論的研究、指導思想的研究關係更加的直接?所以,應該説,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黨的理論創造和這九十年來我們黨在這個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應該説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造,我覺得還有一個特殊的重要性,或者説是它的可貴之處,在什麼地方呢?就是説中國的國情對理論創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中國的國情很特殊。大家知道,革命以前就比較特殊,那個時候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你説是搞民主革命吧,資產階級還比較軟弱,你説是搞社會主義革命吧,這個條件好象還不完全具備。這麼一個特殊的情況下,該怎麼辦?這已經是夠複雜的了。其實你執政以後,應該説依然是相當複雜的,為了瞭解這一點,我覺得恩格斯講過得一段話對於我們來講是很有啟發的。這一段話,我琢磨了很久,給很多的學員推薦過,我覺得對於理解我們今天的狀況以及我們遇到的問題是很有啟發的。恩格斯講過這麼一段話,他説,對於一個激進派的領袖來説,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在運動還沒有達到成熟的地步就被迫出來掌握政權。大家都能想到,我們跟蘇聯其實當前都處於這麼個情況,你説共產黨它是要搞社會主義的,那麼條件成熟不成熟呢?應該説不是很充分。生產力發展水平,整個社會的發展水平,應該説離社會主義所需要的那種客觀條件還是有距離的。但是由於特殊的歷史條件,我們有可能奪取政權。

有人説,這個是好事兒啊,你都能奪權了多好啊?但是我們要看到,它既是好事兒其實又有它的風險和問題。按照恩格斯的説法,那説得就比較厲害了,叫做最糟糕的事情。糟糕在什麼地方呢?他是這樣説的,他説這樣的情況下,你奪取政權就不可避免地會陷入一種無法擺脱的進退維谷的境地。怎麼個進退維谷呢?進退維谷實際上就是左右為難,這麼做也不好,那麼做也不行。具體説怎麼呢?他説,他能做的事情通常迄今為止的全部行動同他的原則以及他那一派的直接利益是互相矛盾的,這是一種情況,而他應該做的事情則是無法辦到的。這是不是左右為難啊? 我琢磨一下,我覺得我們黨實際上建國以後恰恰是倒過來的。第一段就是經歷了那麼一種情況,就是想做應該做的事情但是因為條件不具備無法辦到。

大家可以琢磨琢磨,現在我們講得那一段,叫“左”的錯誤,“左”的錯誤犯的比較多。所謂的“左”的錯誤都乾的些什麼事情呢?你要認真想起來,好像都不是共產黨應該做的事情。消滅剝削、公有制、按勞分配諸如此類的。計劃經濟那不都是你共產黨應該做的嗎?但是你現在條件不成熟,你能不能做得到?做不到。你勉強去做,結果怎麼樣呢?一個就是你的做法本身就扭曲了,另外就是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的,本來想把事情做好的,結果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這樣的一個狀況,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了。

那既然是這樣的一個情況,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吃了虧以後就轉向了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説既然做不到,那我們做我們能做到的事情就是從實際出發,也就是説向後退一步。我覺得大體上改革開放這些年來,我們實際上大體上是這麼一個思路吧,就是説做能做的事情實際上就是向後退一退。你比如説消滅剝削的問題。共產黨人應該不應該消滅剝削?肯定是要消滅剝削的,這個是它的追求和目標,但是是不是無條件的呢?應該説不是無條件的,消滅剝削是有條件的。拿今天來,我們只能消滅那些應該消滅、能夠消滅的剝削,而有些的所謂的剝削,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的那種剝削,有些剝削説實在的在今天你恐怕還得容忍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允許他的存在,因為是在今天的這個發展階段上,你不得不這樣做。

再比如説很具體的,我們的所有制的問題。在過去,我們説我們應該統統地搞公有制,那麼統統搞公有制在這個階段行不行呢?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現在我們叫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並存的,那麼就向後退一步了。比如説分配,原來我們説的就是按勞分配就完了,其他的都是不合理的,就是剝削了。那麼今天呢?你恐怕除了按勞分配以外還包括按資分配的,包括你買了股票、你投了資了,你説你要不要參加分配?包括你的專利、你的技術、你的管理等等方方面面所有生產要素,它都得參與分配。這跟我們原來理解的好像又有所不同,是不是有這個問題?再比如説計劃經濟好不好,按照我們理解是非常美滿、非常理想、非常好的,但是你能做得到嗎?實際説做不到。那麼比較現實的辦法還是要以市場機制為基礎,那麼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做的,也就是説向後退一步,站在我們能做的這個基礎上來做事情。那麼這樣做的結果怎麼樣呢?應該説比較務實,比較有成效,大家也都看到了,這些年來我們發展起來了。

這樣做又帶來另一個方面的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説迄今為止的全部的行動,它的原則以及它那一派的直接利益是互相矛盾的。你説你為什麼這麼做?你共產黨不是一直説要消滅剝削、要公有諸如此類的,為什麼你後退了呢?就覺得好像跟原來一直在説的那些原則違背了,你是不是倒退了?你叛變了?你幹什麼了?怎麼想得都有的,覺得好像不可理解。某種程度上,好像説除了原來忠心耿耿的基本羣眾以外,你還為別人説話,你沒有完全按照他們的這個直接的利益來説話來做事,也引起一些不滿,這個恐怕是我們大家都感覺到的。

我記得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兒,我直接遇到的。有一次講課,中間休息的時候一個小夥子就問我,他説毛老師我問你一個問題。我説什麼問題啊?他説中國共產黨現在還代表工人農民嗎?你看他一會兒給知識分子説話,一會兒給新階層説話,怎麼不給工人和農民説話呢?後來我跟他講,我説根據我的瞭解,共產黨它肯定還是代表工人農民的,這個它沒有變,問題在什麼地方?就是説他現在為知識分子説話,為新階層説話,他為什麼要為他們説話?難得僅僅是為了他們的利益嗎?你知識分子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新階層的那些人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那中國的現代化還能不能搞下去?你中國的發展還有沒有可能?我説這個問題不解決,在我們的這個階段上你不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不解決這個問題,是發展不起來的。廣大的勞苦大眾、全國的人民,包括弱勢羣體在內,你説你的問題怎麼解決?所以我説這個問題確實比較現實,不是那麼太好辦。怎麼把這個問題説清楚,説實在的這個就涉及到對理論的需求。當年恩格斯在講到這個話以後還説了兩句話,一個就是説既然是這麼一種情況,你就要有點兒準備,一個準備就是説,你要為自己辯護。

這個就是對理論創新的一個要求,你完全照着別的説法你根據解釋不通的,你怎麼説得清楚?你必須實事求是地按照我們的基本的相關的方法論,又能夠實際的説明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要讓大家能接受,大家能夠形成合力,大家願意共同奮鬥,這個實際上就是理論所面臨的、所承擔的一個重大的使命,你説這個擔子重不重?

當然了,恩格斯還説了另外一句話,還有一種準備,就是説你準備掉腦袋了,那你左右為難啊,你解決不了,發生衝突打起來都是完全可能的,發生嚴重的衝突都是完全可能的。你説該怎麼辦?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也看出來,中國共產黨經過這麼多年的摸索,能夠創造出一套理論,一套革命的理論和一套建設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這麼一個理論的體系應該説是非常的寶貴的。要是沒有這樣的一套理論的話,你很難自覺地指導行動,也很難把大家都攏到一起團結起來共同奮鬥,這個就是我想説的這個重大意義。大家琢磨琢磨是不是這樣的?

一個是一般的説,一個組織都有這樣一個需要,另外特殊地説,我們中國的事情,要沒有一個理論的創造説實在是很難的,我想大家都能理解。

2、中國共產黨人理論創新的基本內容

那麼,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以來它的理論創造表現在什麼地方?我想這個問題現在倒是比較統一的。前一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讀本》這個是中宣部編的,裏頭有些説法我覺得説得還是不錯的,叫做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實際上他是做了兩件事兒,完成了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一個是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簡單地説一個是革命的任務;一個是建設的任務,或者説執政的任務。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實現了兩次歷史性的飛躍,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兩次歷史性的飛躍,飛躍的結果就是形成了兩大理論成果,一個就是毛澤東思想,一個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大家都比較一致了,也應該説還是比較清楚的。那麼我們今天探討的實際上就是這兩塊的內容。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5

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工程,基層黨的建設更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程。不斷加強和創新基層黨的建設,是進一步提高黨的整體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根本保證,也是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必由之路。在新一輪思想解放活動中,上蓮開發區就是要站在新的起點上,大膽探索,統籌解決黨建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新問題,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不斷增強做好黨建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創新來源於紮實的功底,創新需要用紮實的基礎工作來做保障,更需要在不斷學習中找準突破口。我們必須提高對學習的認識,通過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切實增強做好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擔負起工作職責,為創新黨建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近年來,我們有意在提高黨委、支部成員的學習力方面下了功夫,通過以會代訓,日常工作督查、總結交流為大家提供了平台,強化了學習。今年又結合創先爭優、學習型組織建設等活動,由組織委員、宣傳委員深入到各村培訓,並由村黨支部組織廣大黨員學習,在全區範圍內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研究,積極推進黨建工作創新

黨建工作創新,就是要體現出特色,要有精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叫得響,有影響力。

1、要在教育管理上創新。要大膽改變傳統的按單位、按片設立的方式,探索在居住臨近、方便活動、黨員較多的自然莊、兩新企業中設立黨支部;按照從業方式、年齡等劃分設立特色黨支部等;採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等方式來靈活設立黨組織,使黨員活動與管理更便利、更容易,進一步激發黨組織的活力。

要堅持有利於黨組織教育管理,有利於黨員發揮作用,有利於黨員參加活動的原則,充分考慮黨員實際,在管理教育上堅持分類指導,避免千篇一律、“一刀切”。

在活動開展的時間上、活動內容上要分層次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增強黨建活動的豐富性和吸引力;在教育管理上要推行分類管理:對離退休黨員實行“能動式”管理;對外出務工流動黨員要實行“強化式”管理,對在崗黨員實行“雙重式”管理,一方面要強化組織、紀律、制度規範管理,同時也要強化崗位責任制,履行好工作職責。

2、要在實現工作方法上創新。科學的方式方法是實現創新工作的保障。一要創新黨員幹部教育培訓方式,加強培訓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增強培訓的實效性。要繼續深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進行開放性培訓,可以以鄉鎮黨校為依託進行提高性、技能型培訓;以遠程教育為載體進行普及性培訓,通過培訓,把我們的黨員幹部培養成為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引路人、帶動全面進步發展的中堅力量;二要拓寬黨員幹部監督渠道,繼續按照“堅持用好的制度來約束管理黨員幹部”的要求,強化對黨員幹部監督措施,把黨建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對黨員幹部的紀律要求等結合兑現承諾制度的實施,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羣眾監督,營造更有利的工作基礎;三要立足區情、村情,深刻分析當前熱點、難點問題,上情下情、主觀客觀條件,克難攻堅,重點突破。培育和樹立典型,發揮典型示範引導輻射作用,以點帶面,系統推進,統籌解決黨建工作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

3、要實現工作載體上創新。要精心設計創先爭優載體,高水平落實好全年黨建工作任務,通過亮點和特色工作抓出成效,抓出精品。針對目前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工作,我們的工作中心就是強化黨員的思想意識,提升黨員的文明素質。圍繞這個中心,創新工作載體就要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圍繞全面提高村黨員幹部素質、能力,適應新時期下農村的發展來創新活動載體,建立村黨員幹部經常受教育機制。二是圍繞保持和發揚黨員的先進性創新活動載體。通過不斷深化黨內關愛機制,組織黨員幹部開展分片包乾、結對幫扶,為民辦實事等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6

本人於20xx年上半年至南京進行了為期一個星期的發明問題的解決理論(萃智理論)的系統學習,回公司後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和應用,也有了較深刻的心得體會。 就我公司而言,存在着各種各樣的技術難題和技術矛盾,而激烈的市場競爭又要求我們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找到解決辦法,為企業的有序發展鋪平道路,而發明問題的創新理論是一門針對各種技術難題和技術焦點的一種全新的問題解決模式,它讓我們在工作中遇到紛繁複雜的各種技術問題時不再有盲目感,它讓我們能夠對各種技術問題或矛盾從表象到實質進行理論抽取,獲得相關模型,總結出相關技術參數得到矛盾參數是哪一對或哪幾對,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問題的根源,最後再進行相關的系統功能分析和描述然後進行問題解決工具或解決方案的查找,得到一條能夠解決或完善相關技術難題的解決途徑或大致的解決方向,從而避免無謂的時間和人力資源浪費,使得技術人員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出方法,產生出巨大的效益。

通常我們對工作中遇到的技術矛盾往往是就事論事,就解決方案來説經常是解決(或減輕)了此矛盾又會產生新的矛盾。而萃智理論它遵循的是以下三步驟:第一是問題是什麼?第二現在有什麼解決方法?第三是現有的解決方案有何缺點或不足?由此可以知道產生了什麼什麼樣的技術矛盾即:它改善了什麼參數又惡化了了什麼參數,從而根據此查找矛盾矩陣表得到相應的創新原理,從所選擇的幾個創新原理當中可以提出較為可行的技術問題解決方案,最後再進行優化綜合各方面得到最經濟最可行的最佳解決方案,從而圓滿的解決一些較為難以處理的技術問題或技術矛盾。

萃智理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工具,它能過一系列的工具讓我們不再面對各種技術問題時只侷限在一個較為狹窄或片面的小範圍內進行尋找解決之道,而是以一種全新的觀念去思考和體難。當我們先試着用它先來解決一些較為容易的技術矛盾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總結和提高就一定可能為我們將來解決較大型、較難的技術系統問題在有限的時間範圍內迅速找到解決辦法。

運用萃智理論還應注重集體的力量,所以回公司後,我們對相關的技術人員進行了普遍的宣講,通過講座、幻燈片、書面教材等宣講方式讓更多的技術、商務、生產人員瞭解甚至掌握它。特別是現身説法,以自己在實際工作中通過萃智理論有效解決的技術問題讓他們有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從而讓他們認為萃智不是一個高深莫測的不好用於實踐的空洞理論,而是切實可行的,這就為他們來解決公司各領域(商務、生產等)的相關難題來提供一個較好、較有力的解決工具。從而為*公司的發展不斷注入活力。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7

一、創新能力與國家、區域競爭力

(一)創新能力與國家競爭力

創新即原始性的科學發現和原始性的技術發明,是指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領域取得前人所沒有的發現或發明。創新是國際競爭力的源頭 。

1、國家競爭力的內涵

國家競爭力是指國家產業創新和升級的能力,即國家獲得生產力高水平及持續提高生產力的能力。

2、綜合國力與國家競爭力

(1)綜合國力的定義

綜合國力是指一個主權國家賴以生存與發展所擁有的全部實力及國際影響力的合力。綜合國力的內涵非常豐富,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國防、外交、資源、民族意志、凝聚力等要素有機關聯、相互作用的綜合體。

(2)綜合國力的分類

綜合國力有潛在綜合國力與現實綜合國力之分。

現實綜合國力是指構成綜合國力各要素已經具備的實力和各要素之間有機組合所顯示出的整體實力。

潛在綜合國力是指隨着經濟增長、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由於某些要素實力增長,非物質要素水平與狀況改善以及系統結構的變化致使整個要素系統組合功能增強的潛在能力。

(3)綜合國力與國家競爭力的關係

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和條件往往突出地表現在國家競爭力上。

國家競爭力不僅包括綜合實力,還包括實現綜合實力的社會經濟環境條件和運行整體的競爭力,以及長期持續發展的內在的成長能力。

從根本上説,國家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的區別在於,經濟價值究竟發生在社會的哪個地方。

3、技術創新與國家競爭力的關係

(1)技術創新提高國家競爭力

(2)國家競爭力的提高有利於技術創新

(二)創新能力與區域競爭力

1、什麼是區域競爭力

區域競爭力就是能支撐一個區域持久生存和發展的力量,即一個區域在競爭和發展的過程中與其他區域相比較所具有的吸引、爭奪、擁有、控制和轉化資源,爭奪、佔領和控制市場的能力,為其自身發展所具備的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

區域競爭力分為三個層次:基礎競爭力、和主導競爭力

基礎競爭力是由、勞動力、設施、科技等基礎性要素產生的競爭力。

區域的核心競爭力亦即區域的,是指區域內的在一定的濟體制和經濟運行環境下,所表現出來的綜合實力及其發展潛力強弱的程度。

區域主導競爭力是指輻射與聚集能力的大小。

2、如何理解區域競爭力

區域競爭力內涵應注意突出以下要點:

 ①競爭主體是具有相對獨立的一國內的經濟區域;  ②區域競爭是全球化背景下的開放式、國際化競爭,特定區域的競

爭對手並不限於國內,還包括所有基於特定資源、要素或有利條件形成競爭關係的國外區域。

 ③區域競爭力的強弱直接表現為區域內產業(或)相對於其他

區域內產業(或企業)創造財富、爭奪國內外市場能力的強弱,其根本目標在於保持區域經濟持續增長,而這種能力的形成與強化則主要得益於該區域對全球資源的吸引、整合和有效配置。

3、創新能力與區域競爭力的關係

區域核心競爭力是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源泉。

自主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城市競爭實力的重要途徑。

區域創新能力是影響區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

二、創新能力與企業競爭力

(一)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是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

技術創新能力擁有以下幾個特徵,使得它成為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

1、價值創造性

2、可擴展性

3、難以模仿性

(二)企業獲得創新優勢的可能途徑

1、新產品或新服務

2、新工藝

3、複雜型創新

4、對知識產權進行法律保護

5、增加開拓競爭性因素

6、時限因素

7、穩健的設計

8、規則重塑

9、將各個部分重新組合

10、其他

(三)技術生命週期越來越短

每一項技術都有它的生命週期,具體可分為:①科研、②試驗、③推廣、④普及應用、⑤老化,這五個階段。

原有的技術和產品由於下述原因而被逐漸淘汰:①使用新技術可能取得更好的經濟效果;②出現了效率更高、經濟效果更好的替代技術;③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原有產品的設計、結構、功能等,已不能適應生產、生活的要求。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8

教學目的:認識和掌握確立廉政意識的必要性,用實際行動來踐行廉政。

教學對象:街道社區全體黨員幹部

“反腐倡廉”教育活動中,作為黨員幹部要好好思考“廉政”兩個字。今天這堂課我們重點來探討“廉政”建設。

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關係黨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

共有三大問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

1、理論創新。理論上的成熟是一個政黨成熟的標誌。一個政黨只有不斷進行理論創新,才能永葆生機,不斷前進。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其他各方面的創新,並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

2、發展。發展是硬道理,落後就要捱打。歷史反覆證明,不發展就會亡黨亡國、亡國滅種。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3、腐敗。這是關係黨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羣眾,不堅決懲治腐敗,黨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就會受到嚴重損害,黨的執政地位就有喪失的危險,黨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毀滅。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古今中外無數事實證明了的真理。

二、必須正視當前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應當肯定,當前我黨的主流是好的,絕大多數幹部是勤政、廉政的。但是也確確實實存在不少問題,個別問題還非常嚴重,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高度警覺。

(二)幹部隊伍中不勤政問題比較突出

必須認識到:貪污受賄是腐敗,不廉政是腐敗,不勤政也是腐敗,精神狀態不振,工作不作為,不負責任,不執行政令,不履行職責,都是腐敗,而且是很大的腐敗。

三、我們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決心很大,力度很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 體現在黨方針政策上,擺在了突出位臵,高度重視、周密部署。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黨和國家的重要工作,也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堅定不移地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保證,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務,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們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按照xx大的要求,堅持這些寶貴經驗,進一步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必須堅持黨委統一領導,各方面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必須圍繞發展

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來進行,必須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必須依靠人民羣眾的支持和參與。

指出,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進一步加大懲處力度,依紀依法嚴厲打擊腐敗分子。第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以黨風建設帶動政風和社會風氣的好轉。第三,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構築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線。第四,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防範腐敗的體制機制。第五,要進一步發展黨內民主,加強對領導幹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指出,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必須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各級黨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旗臶鮮明,堅定不移地抓好工作,切實擔負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責任,發揮好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使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有效運轉起來,形成齊心協力反腐敗的良好局面。

(二)體現在案件查處中,重拳出擊,嚴厲懲處。

近幾年,先後查處了一批在全國影響惡劣的大要案。如:

1、原江西省副省長鬍長清受賄、行賄案;原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貪污案;廈門重大走私案;原全國人大副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成克傑受賄案;原雲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嘉廷受賄案。

2、胡星案;陳雙全案。

四、標本兼治,切實加大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力度

一靠自律(自我約束),二靠制度,三靠查處,建立反腐敗工作的長效機制

(一)切實加強主觀世界改造,過好“六觀”,牢築反腐敗的思想防線。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看待問題,一定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看待世界。

1、世界觀:指人們對整個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積極與消極,主觀與客觀)

2、人生觀:指人們對人生的意義、理想、目的、態度等的根本看法和觀念。(人活着為什麼,應怎麼樣活)

3、價值觀:人們斷定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根本觀點和評價標準。(為己還是為別人,奉獻還是索取)

4、權力觀:權為民所用。

5、地位觀:公務員是公僕。

6、利益觀:利為民所謀。

(二)切實加強制度建設,堅決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要變“事後”治理為“事前”預防,逐步建立一套防範

腐敗的制度體系,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約束,用民主、公開的辦法解決腐敗問題。一是制定財務管理辦法,完善財務核算制度;二是建立鍵全黨員幹部廉政和業務檔案,定期檢查執行情況,規範、嚴肅黨員幹部年度考核;三是繼續抓好黨員幹部作風建設,狠剎賭博、酗酒、吃請等行為,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總之,廉政是一個長期的課題,需要我們全體黨員和幹部能夠長抓不懈。

思考題:1、談談廉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結合實際,談談你將如何提高廉政意識。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9

1.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2. “一二五”期間,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為主體,以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為主線,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3.堅持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相統一,是軍隊建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4.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5.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大會上指出,我們黨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關鍵則在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6.提出領導幹部要具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戰略意識。決策平是各級黨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力的集中體現。 7. 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永遠是領導人民開創事業新局面的核心力量。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源泉是實踐,發展依據是實踐,檢驗標準也是實踐。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8.我黨的三大歷史任務是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9.必須劃清的“五個重大界限”指的是: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同私有化和單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中國特色軍事制度同西力軍事制度的界限。

10.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軍隊黨的建設,必須把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作為根本目的。軍事鬥爭準備是我軍履行使命的基本實踐,是最重要最現實最緊迫的戰略任務。

11.黨的xx大報告中指出,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關鍵是要科學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必須軍民結合、寓軍於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 12.文化軟實力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關鍵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I3.黨的xx大報告詳細闡述“黨員主地位”的基本含義包括黨員是黨的主人、黨員是黨內權力的源泉、黨員是黨內行動的主體。

14.黨的xx大報告中指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

15.堅持一箇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l6.當前要抓好培養的“四類人才”指的是聯合作戰指揮人才、信息化建設管理人才、信息技術專業人才、新裝備操作和維護人才。

17.把我軍的優良傳統概括為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人民軍隊必須深入開展軍隊歷史使命、馬克思主、戰鬥精神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四項重大教育。

18.黨的xx大提出,適應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和我國發展新要求,推進軍事理論、軍事技術、軍事組織、軍事管理創新。

19.軍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首要的是應對國家被侵略、被顛覆、被分裂的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首要的是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

20.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是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提供堅強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21.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是實現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軍隊履行職能使命的根本保證,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生命線。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必須從思想上、政上、組織上確保我軍始終成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確保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確保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史使命。我軍政治工作本作風和方法是實事求是和聯繫羣眾。

22.當今和今後一較長時期,我軍建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現代化水平與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要求不相適應、軍事能力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適應。

23.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五個方面是相互聯繫的整體,是反映我軍官兵與黨、人民、國家、軍隊的關係以及我軍官兵相互間關係最基本、最核心的價值觀念。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思想政治建設的根本任務。

2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2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

26.社會保障體系的基礎是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就業是民生之本。

27.“七一 ”重要講話深刻指出,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一是毛澤東思想,另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8.“七一”重要講話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中國人民在救亡圖存鬥爭中頑強求索的必然產物。

29.90年的奮鬥歷程,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這“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三是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30.“七一”重要講話高度概括了“三件大事”的重大政治影響和社會意義,深刻指出“兩個不可逆轉”,即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髮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

31.“七一”重要講話一個鮮明的亮點,是概括了我們黨領導人民經過90年奮鬥、創造、積累的“三大成就”,即:1、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3、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3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形成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繫的制度體系。

33.“七一”重要講話指出,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四個考驗”,即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

34.“七一”重要講話指出,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四個危險”,即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脱離羣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

35.“七一”重要講話指出,全黨同志和全社會都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牢固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觀念。

36.“七一 ”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這“四個選擇”,是總結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結論。

37.胡主三席“七一 ”重要講話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做出“兩個不愧為”的歷史結論,即中國共產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愧為領導中國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38.“七一”重要講話深刻指出,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要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要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道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要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五個堅定不移”大政方針。

39.黨的xx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40.黨的xx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是和諧文化。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10

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這個時代特別強調創新。那麼我們有理論創新、科技創新、教育創新、文化創新,各個領域都存在一個創新問題。對於我們黨的事業發展來説,在各種創新之中,其中理論創新是居於核心地位,理論創新的深度、廣度也決定着其他各個領域的深度和廣度。所以今天我們要重點學習我們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

一、黨的理論創新的科學含義

我們首先來看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黨的理論創新,什麼是我們黨的理論創新?也就是説,我們黨的理論創新是對什麼進行創新。那麼我們大家知道我們黨的理論創新實際上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這樣一個過程。也就是説,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過去我們是把馬克思中國化理解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隨着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們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又增加了一個內容,就是時代特徵。

我們大家可能會問,馬克思主義來自於德國,我們現在反對西化,反對全盤西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創新那是不是西化呢?所以我們在探討中國理論創新的時候,我們首先就應該把這一點弄清楚,關於這個問題有兩點需要注意。

第一,西化是具有特定的內涵,它需要辯證地看待,是要做具體地分析。比如説鄧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談話中就講:“計劃和市場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社會主義也有市場。”也就是説市場經濟有一般性,因為它強調的是資源配置,所以我們學習和借鑑市場經濟的經驗,我們國家建立了社會市場經濟啊,當然它不是西化的。也就是説,我們反對全盤西化,但西化是一個特定的概念。西化就是西方資本主義文明中也有人類共同文明的成果。

第二點,為什麼不把馬克思主義看作西化的內容?這就要從馬克思主義當時怎麼傳入中國的情況來看。因為大家知道馬克思主義是在五四前後傳入中國的,但是那個時候馬克思主義是德國的,也就是源自西方。但是它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佔統治地位,也就是説它不是指導思想。也就是説,它不是指導思想不是主流的思想。那麼儘管到今天,馬克思主義在西方國家它也不是主流思想。同時,大部分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往往把馬克思主義往中國傳播是通過什麼渠道?當時主要是通過俄羅斯的渠道,後來經過列寧主義這個中介來傳播馬克思主義,所以説馬克思列寧主義啊,我們後來是通過列寧主義。儘管從日本也傳過來一部分馬克思主義,但我們主要傳播過來的是俄國版的馬克思主義。由於馬克思主義不是西方的主流市場,也不是通過正宗的西方渠道接受過來的,因此那個時候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一般都把它同資本主義思想和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區別開來。

當時我們講反對全盤西化,普遍都認為這個西化是資本主義的一套政治經濟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沒有把馬克思主義看作是西化的內容。所以這就是一個歷史形成的,就在當時形成的。也就是説它是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所以後來就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大家都不願意改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就像我們講的黨的生日,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們黨的生日是7月1日,實際上黨的創立那一天是不是7月1日?它不是,後來考證了,但是為什麼我們又定為7月1日呢?因為習慣了,所以也就這麼延續了。而且沒有改變還有一個原因。

除了約定俗成還有一個原因,那麼儘管馬克思主義在我們國家現在是指導思想,但是在西方國家目前還不是主流思想,基本上還是過去那種狀況。這是講的是理論創新的第一個問題,我們的理論創新是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創新,也就是把馬克思中國化。剛才我們講的原因,為什麼對馬克思中國化,就是理論創新?它為什麼?除了它不是西方主流以外,更重要是馬克思主義是什麼?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所以,馬克思主義具有科學性、具有革命性、具有實踐性。

20xx年,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週年大會上講話中,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用一個什麼詞來概括?“與時俱進”。也就是説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也就是説馬克思主義儘管現在的時代在變化,有的人就會懷疑嗎?馬克思主義按是那個時代產生的,現在我們時代發展這麼快,他怎麼樣能夠知道我們現在的時機,那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對中國來説,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與時俱進就形成了兩大理論成果:一個是毛澤東思想;一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大理論成果

下面我們看第二個問題也就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大理論成果,像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説,對毛澤東思想,我們是從課本上學的,我們沒有親身的經歷和體驗。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我們就有親身的經驗和體驗了,有感性認識。所以對毛澤東思想你要給真正的弄懂,弄熟、弄透,達到真信、真學、真用。你要真正地學、真正的能夠信,真正的用,這就需要下一番功夫。

毛澤東思想怎麼形成的呢?我們大家都知道,它是在第一次大革命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末,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講到的土地革命戰爭,特別是20世紀20xx年代末,我們黨的革命面臨着嚴峻的考驗,所以毛澤東發表了一系列的著作,比如説《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大家都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個就回答了中國革命的一些基本問題。

抗日戰爭時期是毛澤東思想一個大發展的時期。尤其是37年,毛澤東發表了《實踐論》、《矛盾論》,以及後來的《新民主主義論》,這樣一些重要的著作對中國革命在一些基本問題進行了進一步深入系統地探討。

黨的中國共產黨召開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對毛澤東思想進行了第一次全面完整地概括,並把它載入黨的章程,所以七大黨章是這樣説的:“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就是中國的共產主義,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導方針,反對任何教條主義的或經驗主義的偏向。”也就是説到黨的七大毛澤東思想就形成了一個體系。

毛澤東思想這樣一個體系包括哪些內容?1981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此進行了概括。那麼毛澤東思想是一個博大精深,具有豐富的內涵。在這一方面毛澤東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根據歷史文件的決議,主要是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包括兩大塊,第一塊就是具體內容,具體內容包括6個方面:一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大家知道毛澤東思想主要是解決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問題。當然後來它也解決了社會主義改造理論,同時對社會主義建設也進行了探索,但主要的還是解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問題。

我們大家可能會問,民主主義革命主要是資產階級領導的,為什麼中國的民主主義革命由共產黨領導,為什麼又在民主主義革命這個詞之前先加上一個“新”,這個我們一定要搞清楚。

在中國,我們的民主主義革命原來也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我們大家都知道,資產階級改良派有了維新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孫中山有了辛亥革命。

由於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殊國情,決定了中國的民主資產階級一方面具有革命性,一方面具有妥協性,所以它的革命就帶有不徹底性。中國民主資產階級的特點決定了它無法完成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這樣,這個任務就交給了中國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

所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前面加了一個“新”,這個“新”表明它不是資產階級領導的,而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當然,中國共產黨最主要的任務是什麼?是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所以我們大家這樣就理解了,所以中國革命是兩步走,所以當時有爭論,二次革命論,這個是錯誤的。

中國革命是兩步走,第一步是完成民主主義革命,建立新中國;第二步是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就是我們後來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們要建立社會主義。這兩步之間是一個相互聯繫的過程而不是割裂的過程,它不是割裂的,所以你把這一點搞清楚了你就對中國新民主主義弄清楚了,你也就基本上把握了毛澤東思想。

第二是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的建設。社會主義革命也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的建設這個我們在前面已經説了。

三是關於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由於新民主主義革命主題是革命,革命就得有什麼?就得有戰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系統地解決了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如何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性質的、具有嚴格紀律的、同人民羣眾保持親密聯繫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

四是關於政策和策略。毛澤東同志精闢地論證了革命鬥爭中政策和策略問題的極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是革命政黨一切實際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必須根據政治形勢、階級關係和實際情況及其變化制定黨的政策,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這一點我們大家可能有深刻的印象,我們在具體工作中我們經常説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對它具有方法的意義。

五是關於思想的工作和文化的工作。

六是關於黨的建設。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了在一個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建設一個具有廣大羣眾性的、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是極其艱鉅的任務。毛澤東把這樣一個艱鉅的任務稱為黨的偉大工程,它是我們社會搞改造工程是相配合。毛澤東的建黨學説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毛澤東特別注重從思想上建黨,其中黨員不斷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經常注意以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非無產階級思想。這是第一個板塊的內容,就是6個具體方面。

第二個板塊是屬於對這6個方面的再概括,哲學抽象,也就是的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現在我們一般不是叫活的靈魂,我們現在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什麼?它的精髓,現在我們一般不説活的靈魂,當時概括得叫活的靈魂,但意思是一樣的。“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貫串於上述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它們有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羣眾路線,獨立自主”。

毛澤東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運用於無產階級政黨的全部工作,在中國革命的長期艱苦鬥爭中,形成了具有中國共產黨人特色的執行立場、觀念和方法,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他們不僅表現毛澤東的全部科學著作中,也表現在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活動中。

我們大家知道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精髓。我們日常行為中是不是沒有指導。我們經常説“你這個人講話要實事求是”。我們的幹部考核,我們各方面都要説要實事求是。

羣眾路線,那麼我們在現實活動當中羣眾路線對我們影響也很大。我們經常會説,一個幹部考核我們説你要有羣眾基礎,要有民意,西方國家喜歡用“民意”這個詞,我們國家比較喜歡用什麼?“羣眾基礎”這個詞。怎麼建立羣眾基礎按?當然你要走羣體基礎。

第三個獨立自主。這個我們理解起來可能有點困難,為什麼我們中國革命要獨立自主?按理説我們聯合別人不是就會更強大嗎?我們一般意識上説人多力量大,中國革命當時具有特殊的國情,也就是我們一再強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我們沒有獨立自主,就不可能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這就是我們説的毛澤東思想。

那麼我們大家可能還會問,毛澤東思想是指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以及社會的建設的理論。這個時代都過去了,毛澤東思想有沒有過時?我們在大上學的時候都會問這個問題,有的老師給我們講的比較清楚。有的老師講的時候可能聽一遍我們還不太理解,為什麼?因為這個問題比較難?實際上從我剛才對毛澤東思想科學內涵的兩個層次來理解,我們就是比較好理解了。

從具體內容,有的內容現在是過時了,比如説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內容,那我們現在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民主主義革命當然沒有指導意義。當然,有的具體內容之間也有意義,比如説政策和策略。當然,社會主義建設也需要政策和策略,比如説軍隊建設,比如説黨的建設。

更為重要的是第二個層次,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對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觀點、方法的發展,它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 有一般原理性,當然對我們現在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理解,毛澤東思想的當代價值,它就回答了為什麼沒有過時,為什麼我們黨仍然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兩個還是我們的黨的指導思想。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大理論成果

我們接着來看第三個問題,也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大理論成果,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也是我逐漸記事的時候了,就是這個過程我真的有切身的感受。小的時候就是聽説但沒有學習,到後來讀大學、讀研究生的時候還專門研究這個問題,所以比較清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怎麼形成的?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的內容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它的內容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指導思想。也就是説中國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是由單一的理論構成的,它具有豐富的內涵。

鄧小平理論,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開始形成,1997年黨的xx大,把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括為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經驗的理論總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對20xx年經驗的總結,又不僅僅是對20xx年經驗的總結,因為它從唯物史觀對我們黨的

20xx年黨的xx大以來,我們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指導思想,最突出的有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諧世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一系列重要戰略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就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概念的形成是黨的xx大的貢獻。xx大為什麼要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呢?這是我們需要了解的,不是簡單地把三個關係一加、一拼湊,它有着科學的依據。

一、它們同屬於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第二次理論飛躍的成果。我們大家都知道,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這些理論創新成果雖然內容上各有側重,也各具特色。但是,從理論立論基礎看,都是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從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看,都是在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下;從理論的實踐基礎看,都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形成;從理論的主題看,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理論的目標看,都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從理論的精髓看,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第二點,它們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那為什麼這麼説?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內在的各個理論和各個部分不是分散的、孤立的,而相互連貫、相互連接、不斷髮展的,它們是一個整體,具有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特點。所以由於這兩個方面我們把它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就是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僅僅是我們從字面、從字數上看,比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指導思想更加簡潔、更重要的是它更加科學。

這樣的概括它有什麼樣的優點?這樣的科學有什麼樣的優點?有這麼幾點。

第一,它體現了理論體系的整體性。分別來看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都是一個具體的科學理論。但是因為他們是一個整體,概括起來整體給人的印象就更加清晰、更加科學,以便於廣大人民羣眾去認識、去把握和運用。

第二點,它體現了理論體系稱謂的本源性。也就是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它的命名是以什麼來命名的?是以它的主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所以我們一看到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個名稱,我們就知道它是講什麼內容的。它是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那麼在黨的十二大報告的開幕詞中鄧小平就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思想。此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把它簡化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樣就有了目前這樣一個規範的表述。

第三點,它體現了理論發展的開放性。儘管我們沒有把它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時候。比如鄧小平理論也是發展的,發展到什麼?發展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也是發展的,發展到科學發展觀。但是我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表達,它更能夠體現理論發展的開放性。因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在這段很長的理論階段中會不斷產生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從而呈現一個個階段性特徵。隨着中國特色事業的發展,也會與時俱進,理論創新的成果也會越來越多。

第四點它體現了理論表述的簡明性。我們大家都知道用理論要比較簡潔。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就講到學了要管用,你要搞得非常複雜就不便於廣大人民羣眾去掌握,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表述就非常簡明,所以便於廣大人民羣眾把這種精神變為物質的力量。

第五點也是最後一點,它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源性。

那麼改革開放以來,就像黨的xx大報告中講到的一樣,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那麼這個歷史性變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所以黨的xx大報告對此的回答,xx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這一段話就講的非常清楚。

那麼既然中國特色理論體系概括既科學又有特點,那麼我們想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它到底有什麼用?它是什麼樣的歷史定位?

第一點就是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這是相對於毛澤東思想來説的。他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啊?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基本問題?這個就是它的第一個定位。

第二個定位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重要組成部分。剛才我們已經講了,中國特色偉大旗幟包括中國特色道路和中國特色理論體系,我們比較好理解。

第三個定位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綱領。儘管毛澤東思想仍具有當代意義,永遠都不過時,但是能夠指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的行動綱領恰恰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當前特別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為什麼這麼説?為什麼當前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這是因為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鑑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

這是因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務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因為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這就是我們要講的第三個問題,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大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講完了兩大理論成果,我們或許就會問,這兩大成果是什麼關係呢?也就是我們接下來又要講的第四個問題。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毛澤東思想的關係

正確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毛澤東思想的關係。

那麼,我們過去曾經説鄧小平理論始於毛成於鄧,始於毛什麼意思?始於毛澤東、成於鄧,成於鄧小平。我們現在把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放在毛澤東思想裏面,我們把改革開放以來的成果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所以人們就會問,這不是不是割裂了這兩大理論成果的關係?對此我們就要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毛澤東思想,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它既是一脈相承而又是與時俱進的。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説的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需要與時俱進。所以有人形象地比喻把這兩大理論成果比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接力,就像奧運賽場上我們跑賽跑的接力賽,一棒接一棒,當然我們大家可以看出如果一個人遞棒子,你沒有遞好他也會失誤,如果你遞好前面人沒有接好他也會失誤,所以它是繼承與創新,他們的銜接關係。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毛澤東思想裏面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了理論淵源。

正如鄧小平所講的,“從許多方面來説,現在我們還是把毛澤東同志已經提出、但是沒有做的事情做起來,把他反對錯了的改正過來,把他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後相當長的時期,還是做這件事。當然,我們也有發展,而且還要繼續發展”。我覺得鄧小平這句話就把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關係説得非常清楚。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11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此時此刻,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經過九十多年艱苦奮鬥,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貧窮落後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前景。我們對黨和人民創造的歷史偉業倍加自豪,對黨和人民確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堅定,對黨肩負的歷史責任倍加清醒。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全黨一定要牢記人民信任和重託,更加奮發有為、兢兢業業地工作,繼續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繼續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完成時代賦予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總結

xx大以來的五年,是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勇前進的五年,是我們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五年。

xx大對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作出全面部署。為貫徹xx大精神,中央先後召開七次全會,分別就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制定“”規劃、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等關係全局的重大問題作出決定和部署。五年來,我們勝利完成“”規劃,順利實施“”規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二〇一一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四十七點三萬億元。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糧食連年增產。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基礎設施全面加強。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效顯著,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高速鐵路等實現重大突破。生態文明建設紮實展開,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全面推進。

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農村綜合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現代市場體系和宏觀調控體系不斷健全,財税、金融、價格、科技、教育、社會保障、醫藥衞生、事業單位等改革穩步推進。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進出口總額躍居世界第二位。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斷加大,城鄉就業持續擴大,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家庭財產穩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條件明顯改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農村扶貧標準大幅提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持續提高。

民主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政治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基層民主不斷髮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成績顯著。愛國統一戰線鞏固壯大。行政體制改革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取得新進展。

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文化創作生產更加繁榮,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取得新成績。

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顯提高。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形成。全民醫保基本實現,城鄉基本醫療衞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推進。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國防和軍隊建設開創新局面。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取得重大成就,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協調推進、全面加強,軍事鬥爭準備不斷深化,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能力顯著增強,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難險重任務。

港澳台工作進一步加強。香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同內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動兩岸關係實現重大轉折,實現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簽署實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形成兩岸全方位交往格局,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和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權益,加強同世界各國交流合作,推動全球治理機制變革,積極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為改革發展爭取了有利國際環境。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繼續推進,思想理論建設成效明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重要成果,黨的建設改革創新邁出重要步伐。黨內民主進一步擴大。幹部隊伍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人才工作開創新局面。創先爭優活動和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深入進行,基層黨組織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

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我們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深化改革開放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鉅;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羣眾生活比較困難;一些領域存在道德失範、誠信缺失現象;一些幹部領導科學發展能力不強,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少數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奢侈浪費現象嚴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進一步認真加以解決。

過去五年的工作,是xx大以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十年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十年,我們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勝一系列重大挑戰,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綜合國力競爭空前激烈,我們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發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契機,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前進過程中,我們戰勝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認真總結我國發展實踐,準確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及時提出和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開拓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廣闊空間。

二〇〇八年以後,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發展遭遇嚴重困難,我們科學判斷、果斷決策,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企穩回升,積累了有效應對外部經濟風險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經驗。我們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上海世博會,奪取抗擊汶川特大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和災後恢復重建重大勝利,妥善處置一系列重大突發事件。在十分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黨和人民經受住嚴峻考驗,鞏固和發展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增強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十年來,我們取得一系列新的歷史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台階,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

史性變化。人們公認,這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民主不斷健全、文化日益繁榮、社會保持穩定的時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實惠更多的時期。我們能取得這樣的歷史性成就,靠的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正確指引,靠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奠定的深厚基礎,靠的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12

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不僅擅長生產適銷對路的新產品,而且尤其擅長對周圍環境的任何變化做出適當的反應。在當今世界上,惟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以不變應萬變”,那是死路一條。 什麼是管理創新?創新(Innovation),含義為創新(Innovate)行為、發明(invent)行為或者創造(create)某種新事物的行為,即將原有的東西加以改變或引入新的東西。

創新是“形成創造性思想並將其轉換為有用的產品、服務或作業方法的過程,即富有創新力的組織能夠不斷地將創造性思想轉變為某種有用的結果。

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認為:創新的含義是有系統地拋棄昨天,有系統地尋求創新機會,在市場的薄弱之處尋找機會,在新知識的萌芽期尋找機會,在市場的需求和短缺中尋找機會。 創新是賦予資源以新的創造財富能力的行為。任何使現有資源的財富創造潛力,發生改變的行為,都可以稱之為創新。

從系統論的角度看,創新實質上就是要建立一個創造性的“生產要素集成系統”,追求最佳“系統組合效應”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管理創新對創新者來説是改變資源的產出效率,不是隻有以前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我們發明出來了才叫創新。以前沒有建立完善紮實的管理基礎(如管理規章制度的完善與制定),現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基礎,同樣屬於創新。

創新不一定是發明一個全新的創造物,創新也可能是改進和衍生。模仿往往是創新開始的第一步。創新需要審視內外部環境,處理、蒐集有關變革威脅和機遇的相關信號,決定組織需要關注的關鍵信號(以企業的發展戰略為基礎)。

摩托羅拉公司銥星計劃的案例説明:企業經營處處存在風險,只有通過創新(在這裏是通過“風險投資”降低風險)才能避免企業的滅頂之災。

無數企業的經驗告訴我們:創新必須從上到下。決策者和執行人必須得到授權,基層員工必須有理解力、責任心和足夠的能力,兩者缺一都會造成災難。

所謂“以人為本”,就是要把管理活動的動機和原則建立在千方百計調動並保護人們自我管理的自覺性和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上。創新要抓住自己企業的最薄弱環節。

任何一個系統都至少存在一種侷限(否則企業都可以賺取無限多的利潤),企業發展的關鍵是要把重點放在各種侷限上,即把重點放在鏈條的薄弱環節上,在絕大多數企業裏,最薄弱的環節不是客觀因素,而是已根植於行為方式中的某種做法。

對於我國企業來説,管理是最短的一塊板。創新就是最有效的加長短板的手段。 過於現實主義往往意味着不求進取。推動社會、歷史進步的一般都是理想主義者。

實踐證明,成功的企業,必將是具有個性化、活力化特徵的創新型企業,是能夠創造出與眾不同的產品和獨具特色的經營方式的企業。

“創新”一詞在英文裏有兩個詞相對應:innovation和creation。innovation是從經濟意義上説的,所以兩年前全國創新大會説“創新的主體是企業”。這就是從知識創新走向技術創新,形成生產力,出新創意、新設計、新材料、新工藝,形成新產品,到市場上去爭分額。這個過程當然是企業為主。這種“新”,以市場評定為依據。一套時裝,把三十年代的旗袍拿過來,改頭換面一下推向市場,取代了去年的裙裝,成為新款式,受到顧客歡迎,為企業爭得大量利潤,就是“創新”。這當然需要新思路,要了解市場動向,但不一定是過去從來沒有的。Creation現在常叫做“原創性”,就是在科學上得到過去從沒有過的東西。上帝創造世界用的就是這個詞。這當然是科學家的任務。所以我過去曾説,我們大學要更注重creation,

要原創。後來想,其實科學發展也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有些過去提過的一些概念、理論,曾經被證明是不恰當的或錯誤的,在一定歷史時期以後還會發現它有合理的成分,可以拿過來用。當然不完全是原來意義上的,可能是借鑑的。例如,牛頓提出過光的微粒説,後來被波動説替代了,“量子論”出來以後,光於概念又為科學界公認。當然,它己不是牛頓意義上的“微粒”了。50年代核磁共振的“自旋問波”發明以後,曾認為可以用此現象做計算機記憶元件,很快成了無稽之談。40多年後,量子計算的實驗,卻在核磁共振中實現了,當然不是用“白旋迴波”,但有相似之處。所以科學上也可以“温故而出新”。於是,我就認為沒有必要文嚴格區分innovation還是creation,能創新就行。何況大學還應該把一部分學生培養成企業家,讓他們去創業。所以,創新就是創新。能以前人以他人所沒有的方法、手段、器物、概念、理論之解隊提山米的問題,滿足社會的需求的,以及能找到前所未知或沒有的事物的,都是創新。?

現在一談到創新,就要説到諾貝爾獎之類,似乎只有獲得諾貝爾獎才算創新。這種觀念會誤導社會。如果我們僅僅是為了培養少數的尖子人才,傑出的科學家,就沒有必要興師動眾地在全社會提倡創新。我們民族需要創新,就需要大批的創新人才,去迎接國家經濟、政治、法制、社會、環境、管理、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健康、人民生活等方面提出來的無數的、層出不窮的實際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多數都不能完全依靠學習、借鑑、抄襲現成的方案,而需要我們的工作人員以創新的態度和創新的能力應對。我們每個人的職位有高有低,所遇到的問題有大有小,但都要以創新的態度和方法去處理,才能取得實際的成績,使社會進步。創新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少數人的行為,創新是全民族的任務,應當成為我們民族的精神。所以培養創新人才是對我們各級各類學校共有的要求和任務,而不僅只是某些高層次學校的事。這樣,培養高素質的、有創造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的任務才能完成。

如何理解創新必須堅持兩大根本要求?

總結我們20多年持續推進理論創新的基本經驗,聯繫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積累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看到,要創新,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必須堅持與時俱進這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

思想上 聯繫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我們都知道,理論創新的源泉在實踐。實踐是永無止境的。一個有作為的政黨,不僅要投身於變革自然和社會的偉大實踐,而且要善於傾聽實踐的呼聲,把握實踐的走向,使自己的思想、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能夠隨着實踐的進程不斷地推進和發展。毛澤東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正確道路,就是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結果;毛澤東在中國革命的過程中提出要着重從思想上建黨,也是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成果。由此可見,創新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始終如一地堅持實事求是。

在實踐中,常常會發生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的衝突,就有一個如何在實踐中重新認識自己原有的經驗和理論的問題。這樣,在堅持實事求是的過程中,就提出了“解放思想”的任務。毛澤東當年在延安整風運動時就提出過“要在黨內發動一個啟蒙運動,使我們同志的精神從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的矇蔽中解放出來”。鄧小平在真理標準問題討論過程中,更是把“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聯繫起來,作為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可見,創新的過程就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過程。

理論上 堅持與時俱進科學精神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從來不是被動地適應時代的變化,而是以一種歷史的主動精神和創造精神,能動地適應時代的變化。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説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深刻總結,提出的“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反映了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的新認識和新覺醒。

這就闡明瞭一個重要問題,我們在推進理論創新時,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時,在理論上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也就是説,推進理論創新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過程中開拓前進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13

通過參加此次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學習,本人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xx大精神、黨員的黨性修養、入黨動機等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儘管一段時間的學習尚不能讓我從最深刻、更高的層次上去領會和感受其間的要旨,但已足以讓我在端正入黨動機上受到了一次洗禮,對黨的理解上得到了一次昇華。以下是我參加此次學習培訓的幾點收穫和體會,總結概括來説有以下四點: 一是對黨的歷史和黨的基本知識有了比較系統的瞭解和掌握。

通過對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系統學習,我係統地瞭解了我們黨的歷史、性質、奮鬥目標、建黨宗旨、組織制度和組織原則等基本知識,使我明確了黨的性質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通過此次學習也讓我更進一步地理解了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等的真正含義,使我對黨的認識水平有了更深一層的提高,從而使我在工作,學習,生活等各方面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堅信共產黨的最終目標——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終將實現。

二是加深了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認識。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個代表”是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的;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是加強黨的建設、推進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是總結我們黨八十多年曆史經驗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向全世界表明我們黨是一個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充滿自信,頭腦清醒,鎮定自若的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們推動實踐創新的根本指針,又是我們深化理論探索的嶄新起點。“三個代表”不是三個方面的簡單相加,而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發展先進生產力,促進經濟增長,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人民

根本利益的物質前提和基礎;發展先進文化,是發展生產力和實現人民利益的靈魂;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發展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共產黨人全部工作和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不但要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要在實際學習工作中踐行“三個代表”。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關鍵——堅持與時俱進。首先,必須站在時代前列,立足時代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問題。其次,創造發展馬列主義,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掌握規律,既要堅持馬列主義又要開創新未來,新實踐,新發展。還要尊重規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吸引一些新經驗,新成果,為國家增添新生量。作為新青年的我更應該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三是對端正入黨動機的重要性有了更具體更深入的瞭解。

作為一個積極要求入黨的青年,我不但要了解黨的性質、指導思想、宗旨、目標、新時期的總任務,黨員的義務、權利、紀律,還要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入黨動機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反映。入黨動機的純正代表共產黨的黨性,是共產黨員內在品格的集中體現。重要的是,我們要追求思想上的入黨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入黨,要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不斷正確自身的入黨動機,實踐—認識—實踐,在實踐中形成信念,積極為黨工作,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通過這次學習,深深感到入黨不僅光榮,更意味着承擔黨員的責任和使命。共產黨的光榮是與奉獻和為公緊密聯繫在一起。一個人入黨時想法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黨員的質量。任何將入黨這種神聖的選擇同自己的私利相聯繫的想法,都會使黨員質量大打折扣。因此,從申請入黨開始就要端正入黨動機將“立黨為公”深深紮根於自己的頭腦中。此次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讓我明確了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論水平,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其次要學好理論知識,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做到博與專的統一,學與用的統一,以適應二十一世紀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需要。最後,要不斷經受實踐的磨練,增強黨性修養,把實踐活動融入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來。

四是看到了自己存在的差距,明確了努力的方向。

通過這次學習,進一步明確了共產黨的條件,認真對照黨員標準檢查自己的差距,明確在哪些方面達到了黨員條件,哪些方面還沒有達到;明確了入黨有兩個方面的要求,即從組織上、思想上入黨,最重要的是思想上入黨,把黨員標準融入到實踐去,以實際行動鍛鍊自己,要求自己;端正了過去認為只要自己工作做好就能入黨,現在充分認識到,黨員要從各個方面體現先進性,示範性。首先,要不斷深入學習黨的理論,體會其實質精神,結合當今動態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在思想上,要始終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武裝自己,實事求是,不斷吸收新血液,指導自我修養。 其次,在實踐中,要按照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執政為民的根本要求,為社會出一份力,為人民全心全意服務。在基層中,從自身出發,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學習工作中,時刻按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的先進作用。最後,要主動接受組織的教育、考察,嚴於律己,提高修養。

以上就是我對於本次黨的理論學習的體會和努力方向。單憑這幾天學到的知識是不足的,今後我將更加認真學習這些科學理論,不斷學習黨的理論知識,使自己的共產主義信念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加強思想和世界觀的改造,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團結周圍的人,帶動他們一起來學習。我會以黨員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一切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實事求是,不斷地努力,不斷地上進,從而不斷地完善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黨的領導下,前進!

2022年黨的創新理論 篇14

在我們黨的一系列理論創新成果中,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項最新理論成果,它既繼承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關於發展的基本思想,深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脈相承的重要特點;又緊密結合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作出了創新性發展,生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時俱進的寶貴品格。科學發展觀的創新性,突出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明確了發展的歷史地位。從“發展才是硬道理”到“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再到“第一要義是發展”的論斷,我們領悟到,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要靠自己的發展,發展對於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以及維護世界和平,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應當着力把握髮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第二,明確了發展的關鍵與目標,這就是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科學把握髮展的價值目標,是現代化道路選擇的關鍵因素。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推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這兩個過程應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地向前發展。

第三,確立了發展的核心問題。發展為了誰、依靠誰、成果歸誰,這些涉及核心的問題,關係到發展的成敗。科學發展觀中的以人為本,既不是簡單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不是簡單吸收西方資產階級的人本主義,而是具有自己深刻的內涵,這就是,着重強調尊重人的主體價值、發揮人的主體作用、實現人的主體利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不可動搖的原則和前提。要把堅持以人為本與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和奮鬥目標統一起來,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提出了發展的基本要求。這就是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發展遵循什麼準則,保持什麼狀態,是發展是否科學和有價值的直接標誌。科學發展觀積極吸收世界各國發展理念與模式的精華,明確把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準則和必須保持的狀態,要求做到各個環節、各個方面以及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文明發展、永續發展。由“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三個文明建設”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佈局,這正是科學發展觀的創新性之所在。

第五,完善了發展的根本方法。這個根本方法就是統籌兼顧。統籌兼顧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妥善處理社會發展中的重大關係。黨的xx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五個統籌”的思路,即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黨的xx大報告進一步提出,統籌中央和地方關係、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兼顧的方法的逐步完善,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是我們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根本切入點和重要實現途徑。

總之,在新世紀新階段,科學發展觀作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深化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了全黨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黨的理論創新的必然結果。

標籤: 精選 創新 理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angguan/dangwei/png7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