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會議發言稿 >

充分發揮“五老”作用  致力關心下一代工作大綱

充分發揮“五老”作用  致力關心下一代工作大綱

充分發揮“五老”作用 致力關心下一代工作

充分發揮“五老”作用  致力關心下一代工作大綱

前童鎮關心下一代協會成立於1987年,1992年7月更名為前童鎮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由歷屆黨委副書記兼主任。目前,前童鎮關工委共有成員42名。全鎮現有離退休老幹部老教師74人(離休16人),其中前童片52人(黨員24人),人人都參加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在縣委、縣關工委和鎮黨委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全體老幹部老教師學習正常、精神飽滿、意氣風發,在老有所學、學有所用的結合上致力關心下一代工作,並取得了較好成績。近幾年,前童鎮關工委已連續4次被評為寧波市先進集體,3次被評為縣先進集體,柵下村關工小組2次被評為縣先進集體,楊志肯2次被評為寧波市先進個人,楊啟芳1次被評為寧波市先進個人,童中法、童洐孝、王恕寅、童吉華等多次被評為縣先進個人,童中法、童洐孝被評為縣校外優秀輔導員。在2000年縣關工委成立十週年時,童洐孝、童中法、王恕寅、楊志肯等4位老同志,還因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關心下一代工作而領到了榮譽證書。同時,我們還先後接待了温州市平陽縣關工委、寧波市江東區、江北區、鄞州姜山鎮、集化港等地的領導和老同志的來訪,交流關心下一代工作經驗,共同做好關工委工作。下面,就近年來鎮關工委在充分發揮“五老”作用,致力關心下一代工作方面的做法及體會簡要彙報如下:

一、加強學習,力爭“五老”隊伍與時俱進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作為離退休的老同志常常會感到思想和所掌握的知識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但我們不甘落後,我們應當努力學習新知識,縮短與時代的距離,作為新時代的老幹部、老教師等“五老”人員,更要更新觀念,提高素質,與時俱進,做一個不落伍的學習型老幹部。為此,我們制定了學習制度,規定每月開展三次政治理論學習,集中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中共中央關於在全黨開展的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學習《中國火炬》等報刊、雜誌。老同志們都十分珍惜學習時間,現年70餘歲的老幹部胡小論同志,他家離前童有五、六里路,走路又不方便,但他總是風雨無阻,次次到會。退休幹部楊啟芳同志,經常利用雙休日對國中學生進行義務教育,並在自學《中國火炬》後選出10餘篇文章組織學生學習,用這些典型事例解決學生的團結問題,使學生們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學習更加勤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去年楊啟芳同志也因此被評為寧波市先進個人和縣級先進個人。學習使全體老同志堅定了理想信仰,做到工作上退休,黨的事業不停止,思想不滑坡,信仰不迷失,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上,只有奉獻,沒有索取;只有服務,沒有報酬;只有辛苦,沒有享受,這就是我們前童鎮“五老”人員的本色,在羣眾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努力培育“四有”人才

前童鎮現有中學1所,國小2所,幼兒園5所,成人學校1所;國小生1542名,國小教師83名;中學生689名,中學教師51名。前童鎮歷來重視教育,近年來共投入1000餘萬元,建造前童國小教學樓、竹林國小教學樓、前童中學宿舍樓以及前童中、國小操場和球場,進一步改善了教學基礎設施。全鎮教育結構和學校佈局更趨合理,教育資源得到進一步優化,2004年2月份還代表寧海縣順利通過了省“創強”檢查組驗收。前童中、國小分別設立了多項由個人出資的獎學金,每年獎勵優秀學子上百名;聘任18名“五老”人員為校外輔導員;取締黑網吧3個,沒收電腦36台;前童鎮已先後被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省級旅遊城鎮、市鼓亭之鄉,以上這些均為前童教學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前童民風淳樸,人才輩出,這裏的父母傾心鼓勵孩子勤奮求學,孩子們也似乎天生就有愛讀書的勁。自1977年恢復大學聯考後,前童鎮共出了36位博士、碩士和58名高級職稱的專業人員。童亞明、童亞輝兄弟倆,從小刻苦學習,終於雙雙獲得了博士學位。童富永現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浙江教育學院教授。近年來,凡從前童鎮中心國小畢業的學生,每人都有一手漂亮的書法,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英語初識,每人都學會一種樂器(笛子、胡琴)。為此,前童中心國小順利通過省示範國小驗收,並被確立為寧波市唯一的全國少先隊工作學會科研實踐基地,學校少先隊2次被評為浙江省紅旗大隊,1次被評為全國紅旗大隊,少先隊工作經驗還在全國少先隊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申報的《“紅領巾前童文化學習研究院”的建設》課題也已被列入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十五”期間課題計劃。前童中學也由於教學成績顯著,被評為寧波市示範性文明學校。學校領導人告訴我們,學校取得如此好的成績,一是由於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二是教師們的辛勤培育;三是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幹部老教師的關懷。如老教師童洐孝同志,經常來校幫忙工作,為學校種樹栽花,美化環境,鼓勵學生勤奮學習,奮發向上。他希望在教學上能實現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真正做到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每位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前童鎮現在已是省級教育強鎮。

三、創建德育基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前童鎮是革命老區,留下了許多革命史蹟,許多老游擊隊員、老黨員、老交通員(如1938年入黨現年95歲高齡的周鬆貴同志)。近年來,鎮黨委充分整合資源,發揮“五老”人員的政治優勢和經驗優勢,積極創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用先烈的革命事蹟教育下一代,取得了較好成績。我們創建的教育基地有:

一是建造鹿山革命烈士亭。鹿山革命烈士亭由老幹部童中法同志倡議建造。每年清明節,鎮關工委都要組織老幹部,接待來自寧海中學、柔石中學、知恩中學、城關中心幼兒園及本鎮的中、國小校青少年,前來瞻仰革命烈士,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在這裏,每年受教育人數多達6000餘人。這裏也已成為前童鎮中心國小少先隊員入隊宣誓的特定場所。寧海中學高二段師生也已連續十多年拉練到此地,體驗生活,陶冶情操。

二是創辦前童黨史圖片資料陳列室。黨史圖片資料陳列室陳列着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對越自衞反擊戰中前童籍烈士的遺像、英雄事蹟等圖片、資料,也有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為保衞國家財產同歹徒英勇搏鬥而壯烈犧牲的葛亞玲烈士遺像,內容豐富多彩、教育意義重大。通過開展經常性的黨史圖片資料展覽,激發廣大青少年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熱情,從而使他們更加勤奮學習,立志成材,將來為建設美好家鄉出力。

三是建立柵下村童遵孝烈士紀念室。此紀念室是由柵下村的童中敖、葉忠乾、童吉華等5位老同志,在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領導下創建的。為建此紀念室,他們5人共自捐現金4800元,同時四處奔走,籌集資金35100元,配置了錄像機、彩電、桌椅等用具。童遵孝烈士1941年入黨,入黨前就立下了“民族解放、自由平等、為國爭光、為國流血”的誓言,王惜耶同志在悼念童遵孝烈士犧牲52週年時題了詞:“戰鬥夏王宅,同志長安息,民族多災難,聚集為抗日,戰友今何在,餘姚市西北,而今豎此錧,後代要認識。”這個村的老幹部還編寫了童遵孝烈士紀念室暨柵下村地下黨革命鬥爭歷史紀念冊。現年83歲高齡的離休幹部童吉華同志,開展義務助學,他有一個規定:凡是考進寧海中學的本村學子每人獎勵300元,考上浙江大學的獎勵500元,考上清華、北大的獎勵1000元,如今凡是達到要求的學子他都已經作了兑現,為此去年他被評為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前童鎮老幹部活動室的老同志們也因此稱讚柵下村的老同志是:“梅花越老越精神,歲歲開花歲歲春,今歲花開花正好,幽香好醉看花人。”

四是建造福泉山“紀念碑”、“鐵流亭”。建造該碑亭,是為了紀念台屬武裝“鐵流”部隊在寧海革命鬥爭史上的功績。1994年9月,前童鎮熱心教育下一代事業的一批老幹部提議要建立紀念碑亭,得到了縣、鎮兩級黨委的重視。寧海縣委於1995年11月18日批示同意,建造紀念碑亭是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具體體現;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歌頌革命前輩的歷史功績的義舉;開闢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功在千古的事業,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此工程於1995年9月15日開工建設,至1996年7月5日全面完工。整個工程佔地960平方米,總造價18萬餘元。1996年7月5日,也就在寧海解放47週年紀念日當天,前童鎮黨委、政府隆重舉行了“鐵流亭”、“紀念碑”落成揭幕儀式;縣委在此建立的“寧海縣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碑也同時揭碑。福泉山“紀念碑”、“鐵流亭”已成為縣、鎮兩級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每年至少有4、5千人到此接受教育。此碑亭的建設,凝聚了前童鎮關工委和一批老幹部不辭辛勞,乾淨做事,甘於清貧,樂於奉獻的精神,是對先烈的最好紀念。然而,前童鎮關工委王恕寅、王興全、童中法、楊志肯等老幹部,為建造此碑亭,嘔心瀝血,從嚴冬到盛夏,跑鎮裏、上福泉山、進城關聯繫工作100餘次,均無享受任何補貼,車旅費、餐費總計不上100元人民幣。

五是創建前童民俗博物館。此館是在前童村文物保護利用辦公室領導下,發動全村“五老”人員開辦的,蒐集了日用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民間珍藏的古文物,還有鼓亭、千工牀等工藝品,館藏豐富,充分展現了這一地區從古老向近現代發展的農村文明史。現在,此館已被列為“縣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教育廣大青少年更加熱愛家鄉,珍惜古文化,不斷創新,熱愛科學,立志成材,為建設美好家鄉而努力。

前童鎮關工委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全體離退休幹部的共同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要求和兄弟單位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今後我們一定要按照中共寧海縣委辦公室[2004]96號文件精神認真學習,並在學用結合上下功夫,爭取做出更大的成績,為培養“四有”人才而不懈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huiyi/68rek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