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建議書 >

休閒林業觀光園建設項目建議書

休閒林業觀光園建設項目建議書

1、總論

休閒林業觀光園建設項目建議書

1.1項目名稱

德清環林休閒林業觀光園建設

1.2承辦單位概況

德清環林休閒林業觀光園建設項目,由浙江環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

浙江環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由王環林等自然人出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金人民幣1000萬元。公司法人代表王環林。公司地址為浙江省德清縣武康鎮。公司是一家集林業技術開發,農業技術開發,農林科技成果轉讓,休閒農林園區開發建設,旅遊設施開發建設,果樹及城鎮綠化苗新技術新品種引進、繁育、種植、銷售,乾鮮果種植銷售,技術諮詢、技術培訓等於一體的現代農林科技企業。公司現有員工22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6人;技術人員中,有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9人,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和推廣能力。

1.3擬建地點

德清縣武康鎮上柏雙燕村雪銀山朝天塢。林地屬性為村集體薪炭林、早園竹林、小竹林及部分荒山。

園區四至界限為:

東界:外朝天塢爛水坑;南界:朝天塢山崗;西界:野豬頭山崗;北界:直塢底東西廂山溝至炮台山頂。 

1.4建設規模與內容

園區總面積1500畝。主要建設乾鮮果種植園1000畝,花卉苗木基地290畝,林間道路50000平方米(75畝),生產管理用房8畝,山塘蓄水池30畝,旅遊設施用房50畝,遊客集散地15畝,林間旅遊設施30畝,其他2畝。

項目全部建成後,達到年遊客流量20萬人次以上,成為集林業物產、休閒採摘、生態養生、自駕露營、綠色餐飲、文化會展於一體的大型現代生態林業休閒觀光園。 

1.5建設年限

整個建設週期為5年,分兩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自項目建議書批准之日起三年內,完成生產基地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第二階段:項目建設第三年起至第五年,完成全部生產和觀光旅遊設施建設。 

1.6投資概算

項目總投資19819.5萬元,其中工程投資11371.8萬元,其他工程費1101.1萬元,基礎預備費623.6萬元,遞延資產、無形資產4523萬元,前期流動資金2200萬元。 

1.7效益分析

項目投產後,年銷售收入可達10360萬元,上繳各種税金 2352.6萬元,淨利潤3609.1萬元。項目投資回收期7.58年,項目投資利潤率30.08%。項目直接解決就業崗位300人,帶動周邊農民XX人次以上。對挖掘大莫干山旅遊資源,建設清涼世界、竹海別墅為特色、具有觀光、休閒、度假、避暑和生態保護等主要功能的綜合型風景名勝區,發揮積極作用,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8建設依據

1.8.1《德清縣域總體規劃(XX-2020)》

1.8.2《德清城市總體規劃(XX-2020)》

1.8.3《德清縣十二五規劃綱要》

1.8.3《德清縣旅遊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XX—XX年)》

1.8.4德清縣《政府工作報告》(XX年2月17日在德清縣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條件

2.1項目背景

本項目是以農業生態旅遊為主要業態的現代林業精品園區建設。

2.1.1農業生態旅遊是以農業生產為依託,使農業與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現代旅遊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產業。

2.1.2農業生態旅遊是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式,也是一種新型旅遊活動項目,是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有機地附加了生態旅遊,成為普通大眾的一種新的旅遊消費方式,是農業經營形式和旅遊經營形式的一場革命。

2.1.3農業生態旅遊可以讓城市居民遠離都市喧囂,在質樸、清新、典雅的環境中放鬆自己,聆聽大自然的聲音,親吻土地的芳香,舒展被辦公室僵化了的神經,體會採摘豐收果實的喜悦心情。

2.1.4我國農業生態旅遊起步較晚,在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旅遊走向興旺發達之後開始萌發。最近三、四年,隨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居民消費需求的變化,農業旅遊在全國各地逐漸升温,成為我國旅遊產業鏈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1.5農業生態旅遊項目的出現是後工業文明社會渴望已久的迴歸自然的旅遊主題。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樓,疏遠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緊張、煩躁壓迫着現代人的神經。於是“生態熱”、“休閒熱”成為都市人的追求與渴望。

2.1.6高效益的生態農業,為我國傳統農業的現代化提供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途徑。農業生態旅遊改變了我國傳統農業僅僅專注於土地本身的大耕作農業的單一經營思想,把發展的思路拓展到關注人一地一人和諧共存的更廣闊的背景之中。這也正好契合了長期以來農民渴望脱貧致富的願望。同時,生態農業開發項目因其農業特色,直接受到國家投資政策的傾斜優惠。城市周邊農村地帶正是基於這種地緣加血緣的優勢,吸引了大批投資者進入,並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2.2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2.1.1農業生態旅遊,有利於解決“三農”問題,是加快農村,農業發展,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2.1.2農業生態旅遊,有利於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當前正在迅猛發展的農業旅遊,將會帶來農村第三次發展浪潮。各地實踐證明,農業旅遊具有很強的產業滲透性和互動性,可以將農村一產、二產資源轉化為新的旅遊資源,可以帶動一產,推動二產,拉動三產,進一步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的良性發展。

2.1.3農業生態旅遊,有利於擴大就業門路,使農村富餘勞動力實現就地轉移,既不離鄉也不離上,增加農民直接收入,加快脱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1.4農業生態旅遊,有利於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農業旅遊吸引大量城市的人流、信息流、資金流,從而使農民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文明意識、經濟意識、市場意識、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同時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從整體上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德清農村 “山水美、農家富、社會和、機制新”的目標,推進“中國和美家園”建設。

2.1.5農業生態旅遊,有利於豐富旅遊產業。農業旅遊滿足了人們迴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個性化需求,具有休閒娛樂、健身療養等綜合功能。同時農業旅遊延伸了旅遊產業鏈,擴大了旅遊經濟覆蓋面,增強了旅遊業發展的後勁。

2.1.6農業生態旅遊,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開展農業旅遊能夠增加就業,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的消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增進城鄉居民感情交流和信息交流,對於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差別、統籌城鄉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都具重要意義,是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創新、接滬融杭”戰略,堅持創新融入、推進三化同步、謀求和諧跨越,全力打造轉型升級的先行區、城鄉一體的引領區、生態建設的示範區、幸福和諧的樣板區,加快建設長三角“秀美、富裕、和諧”的現代田園城市,實現德清“全面翻一番,實現新崛起”的需要。

2.3建設條件分析

2.3.1區位與交通條件

德清縣位於浙江省北部,屬杭嘉湖平原,東鄰桐鄉市,南毗餘杭市,西界湖州市安吉縣,北與湖州市郊接壤,東望上海、南接杭州、北連太湖、西枕天目山麓,處長三角腹地,是杭州都市經濟圈的重要節點縣(區)之一。地處北緯30°26~30°42,東徑119°45'~120°21'之間,東西長55.95公里,南北寬29.89公里,全縣總面積936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1個開發區、151個行政村,總人口43萬。縣城所在地武康鎮。

杭寧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104國道、09省道、宣杭鐵路、京杭運河、杭湖錫線航道穿境而過,杭州k588公交車直通縣城武康。武康距杭州市中心僅半小時車程,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40分鐘車程,距上海、寧波、南京均在2小時車程以內。隨着寧杭高鐵的加快建設、杭州繞城高速公路西複線和輕軌的規劃,德清臨杭近滬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顯現。

雙燕村地處武康鎮郊南部,東至龍鳳村,長春村,西至山民村,南至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項目區位於104國道西側,距104國道1800米,區位優勢十分突出。

2.3.2歷史沿革與人文

德清因瀕臨餘不溪,取政德清明如水之義。宋代詩人葛應龍《左顧亭記》道:“縣因溪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故號德清。”

德清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繁衍生息。縣境周初隸吳,春秋屬越,越滅屬楚。秦漢兩代,為烏程、餘杭縣南疆北境。三國入東吳版圖,吳黃武元年(222),武康立縣,初名永安。晉太康元年(280)改永安為永康。太康三年改名武康。唐天授二年(691),析武康東境17鄉立德清縣,初名武源,景雲二年(711)改名臨溪,天寶元年(742)又改名德清。此後兩縣長期並存。1958年,武康併入德清縣。

雙燕村唐宋時屬崇仁鄉,明時屬崇仁鄉五都。清時為南鄉五都上管一保二莊、四莊、五莊,五都上管二保一莊、二莊、三保、四莊、六莊、九莊。民國時期為防風區湘溪鎮五保,共17個甲。解放初期為上柏區鳳燕鄉百燕村、白燕村。1956年為百燕,白燕農業合作社。1958年,為龍鳳生產隊、長春生產隊。1961年調整社隊規模,把龍鳳生產隊分設鳳燕、龍鳳兩個生產大隊。長春生產隊分設長春、白燕兩個大隊。文化大革命期間鳳燕改名勝利,1978年復原名。1984年恢復鄉鎮建制,為上柏鄉鳳燕村,白燕村。1987年上柏鄉改鎮。1999年上柏鎮併入武康鎮,XX年鳳燕、白燕合併為雙燕村至今。

德清有千年古剎雲岫寺、宋代石橋等一大批歷史文化遺蹟,還孕育了沈約、孟郊、管道昇、俞平伯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

德清“五山一水四分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名山之勝、竹茶之地、文化之邦”之美譽。德清歷史悠久,有着良渚文化的遺蹟和古代防風文化的傳説。境內有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莫干山,江南最大濕地、防風古國故里下渚湖,東部千年水鄉古鎮、素有“千年古運河、百年小上海”之譽的新市。

雙燕村的福慶寺,據道光《武康縣誌》載,在縣南十八里上柏埠南。宋乾德四年,錢氏建,名鎮安院。僧崇慶開山。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元末毀,明洪武四年僧普潤重建。寺有翠屏軒,秀亭。國朝雍正八年僧寶輪復修。今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著名書畫家陸儼少來福慶寺,在寺側購建住房,避亂居住,並作國畫《山居圖》,題蘇東坡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雙燕村南有馬頭關,姚塢關遙遙相對,為武康鎮南北兩大關隘。據道光《武康縣誌》載:馬頭關在縣西南二十七裏,高二百八十丈,周十八里。一名馬頭塢。晉成和七年,石勒將韓雍浮海寇吳興,中郎趙允,敗於馬頭塢,即此。其險隘處,日與頭關。關外為餘杭。南走宣歙。元伯顏分兵東下,破獨鬆天,入臨安,陸路之要害也。一雲鐵菱關,土中墾掘多鐵蒺藜。民國24年(1935)夏,馬頭關發生一起綁票大案,國民黨南京政府的中國、中央4大銀行的頭日被悍匪馬立山綁架,驚動朝野。

2.3.3氣候與自然條件

德清縣境呈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氣候特徵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度濕潤。由於縣城內地貌類型的多層性,構成了我縣土壤類型的多樣性。據土壤普查表明,我縣共有5個土類、9個亞類、31個土屬。其土類分別為紅壤、黃壤、巖性土、潮土、水稻土。

縣境地勢自西向東傾斜,西部為天目山餘脈,山巒起伏、竹茂林豐,是全縣竹木生產基地。西部山區有700米以上的五指山、黃回山、塔山(莫干山主峯)、天山、倍頂山等五座山峯。國家級著名風景區莫干山就在境內。中部,屬湘溪、餘英溪、阜溪“三溪”河谷,為山區向平原過渡地帶。東部,在東苕溪導流以東,地勢低窪,海拔3.5米左右。古運河流經縣境東南,東苕溪斜貫東北,水塘河港縱橫,漾蕩星羅棋佈,屬杭嘉湖平原水網地帶。德清縣境內中西部有竹、木、林、茶、果,東部為糧食、蠶桑、水產、畜牧的主要產區,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富庶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茶竹之地”的美譽。縣境山地丘陵面積341.28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36.48%;平原面積456.05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48.74%;水域面積138.35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14.78%。

縣境地質構造,處於揚子準地台之錢江台拗中,屬安吉──長興台陷的武康至湖州隆褶束南段東側,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西北面以莫干山為主體的低山區。東南面山地較低,在上柏、武康、三橋一帶為蜿蜒起伏的丘陵,母巖以沉積巖相為主。緊接山體的英溪、湘溪、阜溪所形成的不很發育的河谷地段,母質主要是河流新老沖積物,質地砂壤至重壤,下游形成地勢低窪、封閉的圩區。母質為河湖相、湖海相、湖沼相併存。東部水網平原,由晚更新世以來多次海侵和東苕溪交替而成。母質以湖海相、湖沼相沉積物為主。

2.3.4社會經濟條件

德清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先後8次進入全國百強縣(市)行列,排名從XX年的第93位躍升至XX年的第39位(浙江省第17位),獲得了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世博之星•中國(長三角)最具活力民營經濟縣、國家衞生縣城、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首批文明縣城、全國首個新農村建設氣象示範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和全省首批“金融創新示範縣”試點縣、省示範文明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省級森林城市、省首批教育強縣、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XX年,全縣生產總值達278.9億元,財政總收入44.2億元,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971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5776元,一、二、三產業比例為7.3:58.2:34.5。逐步形成了以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裝飾建材等新興產業為主的3+x工業產業體系,生物醫藥產業被列入全省現代產業集羣轉型升級示範區試點。“3830”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兩區”建設紮實推進,莫干山現代農業綜合區、新港現代農業綜合區被列為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被湖州市列為全市唯一的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驗示範區“示範縣”,氣象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做法在XX年全國氣象工作會議上進行交流。第三產業加快發展,莫干山風景區、下渚湖濕地風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新市古鎮通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驗收,“名山濕地古鎮、休閒度假德清”旅遊品牌進一步打響,被評為省旅遊經濟強縣、全省首批中國低碳旅遊示範縣。

XX年末全縣總户數為137166户,總人口431669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7150元上升到2971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13442元上升到15776元。

德清縣現轄11個鄉鎮(9鎮2鄉)、1個開發區、151個行政村。縣城所在地武康鎮轄20個行政村、12個社區居委會,其中塔山、英溪社區居委會於XX年新成立。

2.3.5政策環境條件

德清縣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和“3830”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穩定發展傳統產業,加快發展優勢產業,積極發展花卉苗木和休閒觀光農業。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狠抓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範,大力推廣新型農作模式。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構建“5+n”服務業發展體系,狠抓集聚區建設,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圍繞“一核兩翼”旅遊發展格局,培育以“洋家樂”為代表的國際化高端低碳旅遊新業態,提升旅遊品質,拓展旅遊外延。

這為本項目建設創造了極佳的政策環境條件。

2.4主要產品市場分析

2.4.1藍莓:近年來,傳統三大果在市場上的價格走低,藍莓、荔枝、櫻桃、葡萄等小雜果價格看好,特別是藍莓中的花青素能夠延緩記憶力衰退和預防心臟病的發生,因此被人們視為超級水果。藍莓這一被美國農業專家預測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水果品種,在走俏國際市場的同時,也開始在國內悄然升温。

XX年市場價格高達100元/kg左右。

2.4.2美國薄殼山核桃:在我國俗稱“長壽果”、 “碧根果”。在核桃族中,美國山核桃含部分營養素是普通核桃的二倍以上。

薄殼山核桃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長期食用美國山核桃有明顯的防衰老、健腸胃、預防前列腺癌、肝炎、婦女白帶增多、防治心臟病、心血管疾病、改善性功能等作用。

薄殼山核桃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為世界著名的高檔乾果、油料樹種和材果兼用優良樹種。

美國薄殼山核桃用途廣泛,經濟效益高,市場供不應求,產業前景廣闊。

XX年市場批發價在60元/kg左右。

2.4.3香榧:又稱榧子、赤果、玉山果、玉榧、野極子等,是一種紅豆杉科植物的種子,其果實外有堅硬的果皮包裹,大小如棗,核如橄欖,兩頭尖,呈橢圓形,成熟後果殼為黃褐色或紫褐色,種實為黃白色,富有油脂和特有的一種香氣,很能誘人食慾。榧子含有豐富的脂肪油,含量高達51.7%,甚至超過了花生和芝麻。榧子中含有的乙酸芳樟脂和玫瑰香油,是提煉高級芳香油的原料。 榧子仁中所含的四種脂鹼對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對治療和預防惡性程度很高的淋巴肉瘤有益。傳統中醫藥學認為,榧子具有消除疳積、潤肺滑腸、化痰止咳之功能,適用於多種便祕、疝氣、痔瘡、消化不良、食積、咳痰症狀。榧子可以用於多種腸道寄生蟲病,如小兒蛔蟲、蟯蟲、鈎蟲等,其殺蟲能力與中藥使君子相當。榧子中脂肪酸和維生素e含量較高,經常食用可潤澤肌膚、延緩衰老。食用榧子對保護視力有益,因為它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等有益眼睛的成分,對眼睛乾澀、易流淚、夜盲等症狀有預防和緩解的功效。近年來銷售價格連年攀升,目前市場批發價為300元/kg左右。

2.4.4靈芝:靈芝為珍貴中藥材,自古以來傳為“仙草”(白娘子上峨媚山盜仙草救許仙就是靈芝)。以其子實體及孢子供藥用,具有滋補、健腦、強壯、消炎、利尿、健胃等功能。主治慢性氣管炎、冠心病、神經衰弱、失眠、急慢性肝炎、白細胞減少症、萎縮性肌強制、高血壓、心肌炎、風濕性關節炎、腦震盪後遺症、偏頭疼、矽肺以及陽痿、遺精、耳鳴、腰痠等症。現代藥理證明,靈芝有震驚、鎮痛、抗驚厥、降血脂、鎮咳、祛痰、保肝解毒、抗缺氧、增強免疫力和抗癌作用。現市場上暢銷的中華靈芝寶為治癌常用藥物。另外,靈芝不僅有延年益壽作用,還是高級化粧品的添加劑。據分析,靈芝實體含有靈芝多糖、多肽以及多種氨基酸和十多種微量元素,營養豐富。

靈芝培養基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迴歸果園,並在果園中養土雞,雞食用靈芝培養基中的營養物質,毛色整齊光亮,冠鮮紅,皮光滑爽脆,肉質結實有彈性,肉脆皮也脆,香滑可口,具有野雞風味和獨特的靈芝香味。由於雞進食靈芝後,免疫功能顯著加強,經醫學臨牀證明,食用後能改善人體免疫調節功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明顯促進病後、產後及手術後的康復。

目前紫靈芝的市場價格高達450元/kg左右。由於靈芝藥用價值很高,用途十分廣泛,國內各大製藥集團用其開發新藥、特藥、中成藥和各種保健產品、美容產品、化粧品等,需求量明顯增加。

由於靈芝可明顯改善亞健康狀況,而且無毒副作用,可以藥食兩用,近年來也逐漸受到百姓餐桌的青睞,浙江、廣東、雲南、上海、深圳、北京等省市食用靈芝藥膳較為普遍,而在北京、上海各大型超市已列櫃銷售。

野生靈芝品種由於幾百年的採挖,資源已基本絕跡。而人工栽培靈芝起步晚,規模小,產量低,並不能滿足目前市場的需求,缺口逐年加大,缺口在50%以上,供需矛盾十分尖鋭,導致市場價格連年攀升,效益可觀。

2.4.5旅遊市場:XX年,德清接待國內旅遊者600萬人次,接待入境旅遊者3.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5億元,是省旅遊經濟強縣,被評為全省首批低碳旅遊示範縣。德清坐擁舉世著名的避暑勝地莫干山和下渚湖國家濕地公園兩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本項目受其輻射,獨特的區位優勢,能與之產生聯動效應,旅遊市場前景廣闊。

3、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3.1建設規模

園區總面積1500畝。主要建設乾鮮果種植園1000畝,花卉苗木基地290畝,林間道路50000平方米(75畝),生產管理用房8畝,山塘蓄水池30畝,旅遊設施用房50畝,遊客集散地15畝,林間旅遊設施30畝,其他2畝。 

3.2產品方案

3.2.1種植業產品:

乾鮮果:種植美國薄殼山核桃,香榧,藍莓,奉化水蜜桃,東魁楊梅、其他小規模應時水果。

苗木基地:城市綠化苗主要為雞爪槭、垂絲海棠、紅楓、櫻花、桂花、南方紅豆杉、厚朴、石楠、紅葉石楠、含笑香樟、黃山欒樹等;薄殼山核桃、香榧、藍莓、其他水果苗等苗木繁育。

盆景花卉園:各種山石盆景、樹樁盆景、花卉盆景。

3.2.2食用菌和靈芝土雞:

在果園林下,發展以靈芝為主的食用菌。修剪下來的廢樹枝通過粉碎後作為人工栽培靈芝的培養基,培養基用過後迴歸果園,再在果園養雞,雞食用培養基中的精華成分,雞屎留作果園肥料,從而形成一個果園---靈芝---土雞---果園的生態循環模式。可供應靈芝子實體、靈芝盆景,靈芝土雞等。

3.2.3休閒旅遊產品:

水果採摘、生態餐飲、森林養生、户外拓展、團體會議、休閒娛樂、文化會展等

4.1技術方案

生產技術主要是標準化栽培技術,包裝加工冷藏技術,農產品的綠色認證、有機認證、食品安全認證及相關標準化生產管理技術,肥水同灌、微蓄微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精準農業技術,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技術,農業可循環利用技術,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等。

●旅遊設施用房:

合計用地面積50000平方米,建築率為30%。

建築物採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佈局,特別是獨立單體賓館,將分散佈局於園區的各節點。其中:

單體獨立賓館100套,帶半地下室或架空,地上一層,重質木結構,每套佔地面300平方米,建築物佔地面積80平方米。分散佈局,建築風格多樣化。

綜合賓館區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其中室外景觀1000平方米,建築物外圍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賓館為三層,四合院佈局,層高3.3米,每層建築面3500平方米,合計10500平方米。其中客房150套,每套50平方米,計7500平方米;餐廳800平方米,廚房200平方米,計1000平方米;會議室:大會議室一個,400平方米,中會議室2個,每個150平方米,小會議室4個,每個100平方米,合計1100平方米;休閒娛樂用房900平方米。

辦公區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築物佔地500平方米,三層,層高3.3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其中員工宿舍500平方米。

文化展示館:一層,層高6米,建築面積XX平方米。

綜合賓館、辦公用房、文化展示館等建築,均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琉璃瓦,外牆外立面水泥砂漿找面,二度刷白。外立面四周邊緣用木質材料加框包邊,營造仿古磚木結構建築效果。

健身設施:佔地10000平米。其中標準網球場4個,籃球場1個,室內標準游泳池一個,健身拓展場地及野外露營基地4000平方米。

●公共設施用房:合計1000平方米。其中配電房30平方米,廢棄物處理設施與場地800平方米,消控室30平方米,其他建築物140平方米。均為磚混結構。建築立面風格與主體建築保持一致,為江南民居風格。

●山塘蓄水池:按需要建設5-6個,總面積控制在30畝以內,總蓄水容量為40000立方米。蓄水池與建築物的落差應不小於50米。

●遊客集散地:15畝,主要為停車場,附屬休息長廊,長50米,寬3米,江南園林式建築,兩邊帶靠背長凳。停車場除進出車道外,全部用彩色水泥植草磚鋪設。車位全部由高大喬木遮陰。

●林間旅遊設施:30畝,主要是遊客休憩場所,涼亭5座,分別用四角、六角、圓形、長廊型等,風格為江南園林建築;公共洗手間5處,每處建築面積60平方米,計300平方米,獨立化糞池,衝廁用水就近利用山澗水,利用自然落差加。

●其他設施:2畝。 

●林間道路:總計15000米,其中

主幹道長5000米,有效路面寬5米,帶40cm×40cm排水溝,面層10cm瀝青路面,路基總厚度60cm。

遊步道:10000米,路面寬1.5m,分別採用花崗巖條石,鵝卵石與混凝土鑲嵌,混凝土預製條塊、仿木質鋼筋混凝土棧道等材料鋪設。

●網狀圍欄:四周及內部區域,用鐵絲網狀圍欄。總長度10000米,參照高速公路圍欄強度和標準。

●各種安全警示牌、森林防火警告牌、文明休閒告示牌、旅遊線路指示牌、垃圾桶等設施建設。

三項合計574.98萬元。

(1)燃料、動力消耗費:按照年旅遊人數20萬人,人均40元估算,則為800萬元;職工300人,人均年500元估算,計15萬元。兩項合計815萬元。

((3)折舊費方法及費率

(基本預備費、建設期利息及其它費用按建築工程和工藝設備所佔投資比例分攤到固定資產原值中提取折舊),根椐規定房屋及構築物的折舊年限按30年計算、機械設備折舊年限按18年計算,運輸設備折舊年限平均按XX年計算,預計殘值率按5%計算。

房屋及構築物:

6.2.1示範作用:

德清環林休閒林業觀光園建設,創立了一個全新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模式,既鞏固了德清農業發展成果,又找到了以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民俗風情為綜合開發的突破口,充分利用了雙燕村茶埠頭山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對區域荒山、荒地進行農、牧、林農業自然觀光開發,創出了一條以生態環境來開發旅遊,以旅遊開發來保護環境的路子,為德清山區薪炭林和荒山的生態建設和利用起到了重要的示範作用。

6.2.2解決就業:

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既豐富了德清生態農業和觀光旅遊的內涵,又解決了當地及周邊農村部分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也解決了部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同時還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及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

6.2.3拉動經濟:

項目區位於德清旅遊開發規劃的兩翼中,屬於環莫干山西部生態旅遊區域。在項目帶動下,當地農民依靠種植和旅遊致富的積極性會普遍高漲。同時,項目建成後,還將拉動當地交通運輸、食品工業、建築業、工藝、手工業、商業、餐飲業、金融業、信息業等相關產業發展。

6.3生態環境評估及分析

本項目將採用沼氣技術處理人畜排泄物,採用污水處理設施對生產生活用水進行處理,水排放達到國家標準。同時採用水循環設施,充分利用水資源。能源方面,生產生活用熱水,採用太陽能熱水器,整個項目不使用燃煤鍋爐,供水系統利用山體自然落差形成勢能,儘可能節約灌溉和供水用電。建築物設計採光儘量多使用天窗自然採光,以節省電能。

項目建設時期,特別是在將薪炭林改造為經濟林時,實行分步分年度改造。即在種植果樹時,預留大部分薪炭林,僅將會遮擋果樹生長的部分薪炭林改造,其餘的按照果樹生長進度,分年分期逐步改造,到果樹成林後,按照需要改造完成。從而將因改造而可能造成的生態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或無顯著影響。

該項目建成後,將形成一個集休閒、度假、娛樂、遊覽、觀光、美食為一體的生態林業旅遊區,樹立一個全新的山區綠洲形象,有利於改善山區生態和植被結構。

7、結論

7.1結論 

園區總面積1500畝。主要建設乾鮮果種植園1000畝,苗木基地290畝,林間道路50000平方米(75畝),生產管理用房8畝,山塘蓄水池30畝,旅遊設施用房50畝,遊客集散地15畝,林間旅遊設施30畝,其他2畝。項目全部投產後,達到年遊客流量20萬人次以上。

項目總投資19819.5萬元,其中工程投資11371.8萬元,其他工程費1101.1萬元,基礎預備費623.6萬元,遞延資產、無形資產投資4523萬元,前期流動資金投入2200萬元。 

項目投產後,年銷售收入可達10360萬元,上繳各種税金2352.58萬元,淨利潤3609.1萬元。項目投資回收期7.58年,項目投資利潤率30.08%。

項目直接解決就業崗位300人,帶動周邊農民XX人次以上。對挖掘大莫干山旅遊資源,建設清涼世界、竹海(林海)別墅為特色、具有觀光、休閒、度假、避暑和生態保護等主要功能的綜合型風景名勝區,發揮積極作用,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所以,本項目建設具有可行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yi/nemjx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