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數軸的教學反思(精選12篇)

數軸的教學反思(精選12篇)

數軸的教學反思 篇1

首先讓學生回顧有理數,同時藉助多媒體讓學生舉手回答,使學生思維活躍迅速進入上課狀態。

數軸的教學反思(精選12篇)

在進入新課時,又藉助實物讓學生對數軸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引導學生回答在實際生活中類似於温度計的例子,讓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

教師對教材中的例1進行靈活性的解釋,學生通過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模型歸納他們所具有的共同特點,從而得出數軸的定義,教學中應在學生的歸納處突出數軸的三要素,學生踴躍發言,共同不漏,興趣提升,課堂氣氛活躍。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始終保持高度的活躍的性,出現了很多的閃光點,對我的啟發也很大。

在教學中應把握教材的精神,創造性的利用教材,在設計安排和組織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很意識的體現探索的內容和方法,避免教學內容的過分抽象和形成化,使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去理解和把握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體現數學學習的樂趣,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體驗數學思維的意義,讓學生在中學中逐步形成創新意識。

本節課中,相信學生,併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教學活動的設計力求使學生多動手,多思考,多反思,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創設實際情景,情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進行有效的學習。

本節課注意改進的方面是課堂最後的小結中,教師提出數軸上的點與有理數並非一一對應的關係,將學生的思想引入更深一層做的不好,在小組討論之前,應該留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時間,不要讓一些思維活躍的學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學生的思考,掩蓋了其他學生的疑問,與其對困難學生的幫助等,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具時效性。

數軸的教學反思 篇2

這一課時學習的數軸概念是中學數學中數形結合的起點,數形結合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學好數學的重要思想方法。在教學與學習中注重數形結合是數學教學與學習的重要指導思想,以後學習有理數的有關性質和運算都是結合數軸進行的,由此可見這一課時學生學好數軸概念的重要性。

“數軸”這堂課我在教學的引人部分進行了一些修改和細化,我從“射線→數射線→數軸”一步步引入。先在屏幕上出示一個點,再從這個點引出一條射線,在射線上等距離地標上數,使之成為一條數射線,接着把數射線向另一方向延伸,就成了一條數軸。有了這樣動態的過程,學生對數軸的形成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帶着以下幾個問題進行自主學習:

1、怎樣用數學語言描述數軸?

2、説説數軸有哪些要素?

3、畫數軸有哪幾個步驟?

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非常認真,問題一一得到了解決,整個概念的教學流暢自然,而且讓學生充分地進行了思考和積極地探索,令學生對於數軸的三要素理解深刻,突破了難點。學生在畫數軸時容易出現一些畫法上的小錯誤,所以我在屏幕示範畫數軸的過程中邊畫邊附上幾點説明:原點、單位長度和正方向三要素缺一不可;直線一般畫水平並非只能畫水平;原點可取直線上任一點但一取定就不再改變;正方向用箭頭表示,一般取從左到右為正;單位長度取適當應結合實際需要但一旦取定就不再改變,要做到刻度均勻。這一示範和説明使他們對自學的內容進行了糾正和有效的強化,但簡單的説教所達到的效果並不顯著,所以, 我設置了一組典型的錯誤畫法讓學生辨別及時糾錯、深化理解,幫助他們真正領會了數軸的含義。

我想,作為教師,我們在備課時不但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學生可能會出現怎樣的問題和疏忽,我們要有所準備,及時預防和糾正。我又想,如果先放手讓學生自己畫,然後把學生自己畫的數軸(特別是有錯誤的)展示,相互指正,以示警戒,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學資源。

本節課,當學習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正負數時,學生不但要知道數軸上給定的點表示的數,還要能把給定的數用實心點表示在數軸上。在整個數軸的教學中始終注重數與形的結合教學,在最後設置了一個實際問題,如:上海楊浦大橋主跨602米的結合樑斜拉橋在1994年建成時居世界斜拉橋跨度之首,現名列第三。它是中國大跨度橋樑的又一里程碑,標誌着中國正在走向世界橋樑強國之列。①上海楊浦大橋中孔跨徑A、B點的距離為602米。如果以AB的中點0為原點,向右方為正方向,適當的單位長度畫數軸,那麼A、B兩點分別表示什麼數?②如果以左塔A為原點,那麼塔B所表示的數是多少?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數軸上的點表示的大小與點的位置有關”,並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數軸的教學反思 篇3

完成《數軸》這節課的教學,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自己有幾點還是很欣慰的,比如:

1、能較好的把握住了本節應讓學生掌握的內容:一、通過與温度計的類比認識數軸,會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二、藉助數軸瞭解相反數的概念,知道互為相反數的一對數在數軸上的位置關係。學生上完本節課後,相信對於以上兩點應能靈活掌握。

2、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主動參與到課堂中。比如:情境引入中,由學生模仿温度計,自己設計出能表示有理數的圖形,後教師幫助總結得出數軸的形狀及概念,此過程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其明白數學可來源於實際,以後也許對身邊的事物就會多留意,會去多一層的探索,培養創新意識;其次,為了調節課堂的活躍氣氛,還專門設計了一個遊戲和一系列搶答題,遊戲為:請一列同學所在直線為數軸,任一同學為原點,定好正方向,請其他同學分別説出此列同學代表的數及相反數。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變得異常活躍,降低了學生的疲勞感,輕鬆完成了知識的鞏固。再者,在作業的選擇上,我也花了一定的心思,選擇由易到難,層層遞進,也結合了部分第一章的所學知識展開,較為理想。最後,本節課我向學生較好的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為將來數學的學習奠定好基礎。

另不足之處也不少,如:在數軸的圖形與概念介紹前應讓學生將其模仿温度計設計的數軸展示在黑板上,讓同學們自己總結,就更為完美了;在介紹相反數的概念時,竟將“0”的相反數是“0”忘記強調了。

數軸的教學反思 篇4

從這節課的準備來看,針對教學內容從課題的引入、知識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活動安排、知識的鞏固練習等多方面進行了多次的修改。通過課堂的實際實施感覺上也不是盡善盡美,還有許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究其原因,教師不能就這節課的知識而教這點知識,教師應該通觀教材,把握知識的脈絡體系,又要站在高於教材的位置統籌安排。這樣,教師才能靈活的把握課堂教學。而現在,教師缺乏的正是這一點,還是為了教而教。按部就班,設計的條條框框較多,多了一些穩重,少了一些靈活。而在課堂上,教師面對的是數十名學生,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考慮問題的角度、方式要靈活的多、開放的多,有可能教師固定的設計會影響到學生的思維發展。從這一角度講,教師應在把握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表現,靈活多樣的處理知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活動是新教材的一大特點。新教材在知識安排上,往往從實例引入,抽象出數學模型。通過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歸納,探究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得出結論,並能運用解決實際問題。側重於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如何學。因此,教學過程中,如何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至關重要,本節課,學生活動設計了三個方面。一是通過畫函數圖象理解一次函數圖象的形狀。二是兩點法畫一次函數的圖象。三是探究一次函數的圖象與 k 、 b 符號的關係。在學生活動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互動性,提高學生活動的實效性。值得老師們探討。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我結合每個活動,都給學生明確的目的和要求,而且提供操作性很強的程序和題目。如在活動一中,要求學生觀察圖象的形狀,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在活動二中,強調兩點法(直線與座標軸的交點)畫直線。在活動三中,探究 k 、 b 符號與直線經過的象限與增減性的關係。學生目標明確,操作性強,受到了較好的效果。

本節課的重點是由一次函數的解析式確定函數圖象,研究函數性質。由函數圖象的位置判斷解析式中 k 、 b 符號。體現了數學中非常重要地數形結合的思想。這段內容的教學,還是從學生活動出發,從具體的實例研究起,觀察圖象的位置和性質,在按照 k 、 b 的符號分類討論,使學生建立起數形之間的聯繫。還要找到數形間的結合點,明確 k 的符號決定直線的什麼位置, b 的符號又決定了什麼。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課上設計了由解析式畫函數圖象的草圖,由草圖的位置判斷解析式中 k 、 b 的符號的練習,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本節課我在練習的處理上,顯得比較薄弱。一是時間安排上有些前鬆後緊,二是題量、題型不是很全面。感覺練習不到位,學生知識落實情況不是很瞭解。這一環節,今後還應加強。

數軸的教學反思 篇5

這次教學《北京》一課,在反反覆覆的磨課中,我感受到自己在不斷進步。我們教研組的每位成員都鼎力相助,出謀劃策,幫我更改教學設計,聽我的課,再改教學設計,再上課,教研組長張老師更是幫我聯繫學校讓我試上,師傅胡老師也是不斷幫我指出各不足之處讓我改正。在這個磨課過程中的收穫遠遠超出我的料想。

首先,要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學《北京》這一課時,聽取其他老師的意見,改變導入的方式,把課文的第一句的後半句“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作為本課的導入,再引出北京不僅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它還是我國的首都。另外,先上學生喜歡的,讀起來優美動聽的有許多優美詞語“綠樹成陰、鮮花盛開、川流不息”等的第三自然段,教師作為導遊來介紹沿途的風光,讓學生閉目想象,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再讓學生作為遊客的身份談談看到的美景,給學生自主的權力,而不是由老師牽着學生一個個地教學好詞好句。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這也給我的教學帶來了難度,課堂的生成性變化不易掌控了。最後上北京的象徵即最重要得景點——天安門,使整個課堂達到一個高潮。

第二,生動的評價語。課堂是學生和教師、文本對話的過程。教師富有趣味性的生動的評價語能給課堂增色不少。以往我總能給予那些朗讀動人或回答問題準確、精彩的學生以肯定、生動的評價,但對那些朗讀不到位的學生卻不知如何應對了,又不能太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只能説“哪個小朋友想跟他比比”。其實這樣對於他的朗讀指導沒有落到實處,這次教學中針對我的這個不足點,同事們告訴我,貼合孩子心理的評語既能給孩子指出不足之處,也很有趣味,讓孩子能立馬能領悟到自己讀的不夠好的地方。比如“天安門前面是寬闊的廣場,廣場中間矗立着人民英雄紀念碑。”如果孩子讀得太快,我這樣評價道:“呀,這廣場有點小啊,這紀念碑也有點矮,誰能把它讀得又高又大?”比如“道路兩旁綠樹成陰,鮮花盛開。”孩子讀得太快了,我又可以這樣評價“這麼美的景色一晃眼就過去了,你能慢慢地讀,讓我們慢慢地欣賞嗎?”這樣形象生動的朗讀指導和評價對孩子朗讀的進步很有幫助。

第三,課堂感染力。老師充滿激情地上課,很能感染學生,讓學生的情緒高漲,融入到課文所創設的氛圍中去。教師的示範朗讀對學生的課文朗讀至關重要,當學生讀不好時,教師飽含深情的朗讀就能起到榜樣作用,讓學生模仿。不僅老師的示範讀很重要,其實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每一句話都不可忽視,要抑揚頓挫,就像朗讀一樣動聽,並配上適當的肢體語言,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像一根繩子時刻拉住孩子的視覺神經和聽覺神經。除了要有老師深情並茂的講解,也離不開現代教學技術,漂亮的圖案、精彩的視頻、舒緩的背景音樂,在平時的課堂中巧妙地運用這些技術能給課堂錦上添花。

還有很多很多課堂細節,比如要及時抓住學生精彩的回答,讓孩子帶着這樣的感情朗讀,這就是對年輕老師課堂機動性的考驗了;當一個孩子讀得不好時,給予機會再讀,這對孩子幫助是深遠的。。。。。。總之,經過這段時間的磨鍊,我有了蜕變。今後,我要把所學的這些方方面面都運用到平時的家常課中,以後的每一堂課都是我的練兵場,繼續磨鍊自我。

數軸的教學反思 篇6

我在本節課中的最大收穫有兩點:

1、電流與電路是電學的入門,電流的感念比較抽象,講解時我用形象的身邊的事例像在操場上百米賽跑的學生來類比電流,這樣學生較易理解電流,掌握電流。

2、對簡單的電路連接及畫電路圖,採用先讓學生探索,教師再糾錯的教學方法,這樣做達到了一下效果

(1). 能充分曝露學生學習上的問題,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2). 不約束學生的思維,適合中學生好表現的年齡特點,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終身探索的興趣;

(3). 讓學生在探索並解決問題過程中,體味成功的快樂。

在本節課上,我需要以後注意的是:在電流和電路的基礎知識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過於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自己動手能力的培養,以教師黑板演示連接代替了學生,當學生自己動手的時候,很多同學都不會畫,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加強素質教育,以課程改革為標準,做到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數軸的教學反思 篇7

一、精選教學素材

素材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教學效果,記得在第一次試教中,為了介紹形態各異,功能不同的機器人,我用靜態的圖片素材,然後口頭加以介紹説明。通過教學,這種介紹方法學生不僅參與的積極性不高,而且很難不能體會機器人的主要特徵。發現問題後,我將大部分的圖片素材,換成了視頻素材。實踐證明動態素材不僅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而且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將無趣的知識教學融入到趣味的素材展示中,學生的心情會變得輕鬆、愉快,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由強迫學變為自覺學,進而使注意力變得集中和持久,觀察力變得敏鋭,想象力變得豐富,創造思維更加活躍。

二、理論聯繫實際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十分重視理論聯繫實際。如:為了引出機器人能按照人們事先編制的程序工作,我特意安排了“按軌跡搬運機器人”的視頻,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了機器人會按照我們事先為它畫好的黑線行走、搬物。有了這個視覺上的感知,學生就可以輕鬆的理解機器人的這個特徵。又如:在得出機器人的三個特徵後,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我特意帶了一個機器人,讓學生觀察,實踐。通過觀察,學生體會到機器人有一定的機械結構和外形,並能完成一定的動作。通過讓機器人一下子變兇猛,一下子變温柔的實踐,體會了它有自己的大腦,會按照人們事先編好的程序工作。

三、注重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培養

未來是屬於學生的,未來的機器人也需要學生去發明創造。因此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最後一個環節中,我安排了前後桌的同學一起設計未來的機器人。在討論交流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注重知識的擴展

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而機器人的相關知識有很多,(如:機器人的由來,除了我介紹的機器人以外還有哪些機器人等等)教師不可能在40分鐘能內滿足所有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因此課外的擴展顯得尤為重要,而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有計算機,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根據需要進行學習。在這種環境下,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所限定的作息時間得到了妥當的延伸和優化,豐富的教育資源足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學習的自由和權力。機器人教學使師生在學習中隨時都可能產生一個驚喜、一種成功、一個期待、一個新思路的誕生。

數軸的教學反思 篇8

思想品德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品教師要教育、啟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教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品德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達到教學目的,淺談幾點反思。

一、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自身素質,一是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

1.堅持學習。隨着改革深化和社會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絕不能滿足於學歷達標和原有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才能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需要。知識是相關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豐富知識,才能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教學生動風趣、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豐富知識,跟上時代節拍。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育教學經驗,努力使教育教學少走彎路,讓學生樂意接受。有學生對我説過:“老師,我本來對思品課沒興趣,喜歡你上課,才對思品課產生興趣。”為了充電,要經常買書,不管是教育教學方面的,還是雜誌、歷史、經濟、心理訪談等。

2.勇於反思。老師要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更重要的還需勇於反思,敢於面對和改進自己的偏差、錯誤,才能不斷提高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課教學的好方法,有效推行素質教育。不斷反思、時時提醒自己,本節課學生反映情況怎樣?

3.為人師表。正人先正已,老師必須以高尚師德為學生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這就需要老師做到:①在言論上,要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對社會有不同看法,不能在學生中大發言論,誤導學生,學生對社會的認識還不成熟。②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

4.尊重學生。學生尊重老師天經地義,但老師也應尊重學生權利,尊重學生的特長、個性和人格。有的老師總是一廂情願替學生“着想”,認為自己是為學生好,常常忽略學生權利。於是,上課經常拖堂、擠佔課間活動時間、隨便把學生活動課或課外課挪用、作業沒完沒了,久而久之學生難免厭倦、反感。老師尊重了學生,學生才會尊重老師,這也許是作為教師比較幸福的事了。

5.保持快樂心態。只有老師輕鬆快樂教學,才能使學生樂於接近老師、樂於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學生快樂情愫。當然,老師也是人,現實生活中,有種種煩惱和不如意,要保持快樂心態好難。但只要本着以學生為重,以教書育人為重,忘我工作,在面對學生時摒棄懊惱,調節情緒,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帶給學生。常到學生中間看看,關心學生痛癢,和學生打成一片,師生關係一定融洽。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思想品德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是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課堂環境,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形式多樣,應根據不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採用不同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無論採取何種方式,要體現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達到傳授知識,提高理論水平,又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使知與行統一。因此,每學完一節內容,只要與學生活有關,都要學生反省自己的行為,引導他們學着解決遇到的問題。

三、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繫實際,也就是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思想品德課推行素質教育重要途徑。其主要方式就是學到相關知識時,讓學生結合調查採訪,聯繫自身和同學實際,開闊學生視野,進一步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開放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然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分析,寫政治小論文。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思想品德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昇華,激發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追求,有效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素質教育效果。

“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樂老師就是教育教學的快樂,就有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

數軸的教學反思 篇9

在《白鵝》這篇課文中,作者重點表現的是白鵝的性格特點----高傲.文章為了表現這一特點,大量運用了對比等手段從叫聲,步態,吃相中表現鵝的高傲.

因為缺乏媒體手段的直觀感受,在上這課內容時,我總感覺學生對錶現鵝叫聲的幾個詞語“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理解的還不夠透徹。對了,我何不讓他們比較一下這三個詞的不同點呢?一開始學生沉默了一會,然後面露難色地直直地盯着我,我憋不住了,便提示説:“你們可以從聲音的大小、距離的遠近比較一下,看看有什麼變化?”聰明的孩子一思索就出來了:呵斥距離最近,聲音相對來説要稍微輕些;叫囂樣子更兇,聲音更大;大叫由於距離遠,聲音就更響了。 “這些詞照道理都用在認為不好的地方,這兒是不是作者對鵝的這種做法不滿呢?”“當然不是,感謝還來不及呢!它這樣做是為了保護主人。”我一驚,一語驚人呀!“那鵝要是會説話,它會説些什麼呢?”我順勢引導到。學生稍加思索就有了很多的答案,有的説:“小偷,你別想進來,有我在呢!。”有的説:“主人快出來看看哪,有人來了!”“快滾出去,誰讓你進來了?我的主人不在,不許你靠近一步……”還繪聲繪色的表演了起來。是呀,就是因為這樣,鵝的主人告訴我養鵝等於養狗,果真沒錯。

“現在在你的眼裏這是一隻怎樣的白鵝?”“它是一隻忠於職守的白鵝。”“它是一隻忠於主人的鵝。”“做事認真的鵝。”“它是一隻了不起的白鵝。”真是會讀書呀,把作者要告訴大家的都説出來了,真了不起!我不禁誇獎起來。“這時你對它產生一種什麼感情?”“喜愛之情。”孩子們脱口而出。“除了喜愛還有什麼呢?”我不滿足於這一點了,學生稍作考慮就説:“還有欽佩,佩服。”這些看似貶義的詞句,實則誇獎呢!是呀,這是一隻了不起的白鵝。就讓我們用喜愛而又欽佩的語氣來讀這一段..

數軸的教學反思 篇10

本節課主要學習顏色的詞彙,教學重點是學習表示顏色的單詞blue,green,yellow,red,教學難點是"green"一詞的gr發音較難,教師要多帶讀。通過動手、歌曲、歌謠、遊戲等方式來完成教學,由於上課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教材內容設計新穎有趣,所以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程中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但同時我也注意到了由於學生接觸到的詞彙和句子不多,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利用詞卡明白活動中單詞和句子表達的意思,在教學中我還採用了直觀的教學方法,利用實物教授單詞,運用教學圖片加深學生的印象,還創設遊戲幫助學生記憶單詞。

我合理地利用教材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學習,為了讓學生能牢記詞彙,在結束學習前,我採用了有趣的遊戲,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中鞏固知識點,在活動中輕鬆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數軸的教學反思 篇11

《山谷中的謎底》是一篇敍事簡潔,説理深刻的文章。教學的重點是朗讀課文,進行詞句的訓練。謎底給人的啟示以及文章的最後一段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教學時我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是題目的導入,理解加拿大魁北克山谷中的謎是什麼,謎底是怎樣揭開的;領會雪松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體會“既要學會抗爭,又要學會退讓”的道理;重點指導生字“惟”的寫法,並進行朗讀訓練。第二課時教學的重點理解感悟兩位旅行者所得到的啟示的話,並讓學生列舉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同時聯繫自身的實際談談體會。

在教學第一課時,我採用猜謎導入課題的方法。我説謎面“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一個學生説那是“月亮”。我説:“月亮就是這個謎語的——”“謎底”(學生異口同聲地説),於是我便在黑板上寫了“謎底”兩字,告訴學生謎底就是謎語的答案,即事物的真相。接着,我把課題補充完整,指名朗讀課題《山谷中的謎底》。理解“山谷”一詞時,畫了一幅簡筆畫,使學生頭腦中有一個山谷的直觀形象。然後引導學生從課題質疑,帶着“山谷中的謎是什麼?謎底又是什麼?”這兩個問題初讀課文。我覺得揭示課題這一環節對整堂課的教學非常重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通過猜謎導入課題,給學生創設了愉快的學習氛圍;採用簡筆畫理解課題給學生一種新鮮感;從課題質疑,使學生在無疑處生疑,激發他們主動去探求知識的慾望,提高初讀課文的熱情,吸引他們非讀下去不可。

數軸的教學反思 篇12

這篇課文雖然是一篇閲讀課文,是以介紹民風民俗為主題的單元中的其中一篇,是一篇民俗散文,語言豐富多彩、生動傳神,頗具文學色彩。因為本文在語言上的這一特點,而且,藏戲對我們師生而言是一種很“新”的文章,所以我在教法上將它上成了精讀課文,我想這樣的“略讀”文章“精度化”,也是值得的。

因而我在教學的時候還是花了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因為這篇課文中優美的詞句較多,同時在説明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特色,因此為了讓孩子真正有所收穫,我覺得保證教學時間是一個必要條件。本課條理清晰,內容比較易懂,但距離孩子的生活比較遙遠,可以説是從未接觸過,並且本課有些詞語屬於少數民族特有的稱謂,所以,讀通課文、理解課文、瞭解藏戲是本課的重點。

在處理生字詞時,除了將帶有拼音的生字出示外,還將一些藏族特有的稱謂出示,並教學生讀準理解,為他們讀通課文打下基礎。此外,我還引導學生理解“鼻祖”“不一而足”等詞語,讓學生在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對課文有了大體的印象。我覺得這樣做的效果還是不錯的,特別是中下等的學生,不至於課文學完了,卻讀不準生字,讀不通課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yjqgp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