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colours教學反思(精選20篇)

colours教學反思(精選20篇)

colours教學反思 篇1

本節課主要學習顏色的詞彙,教學重點是學習表示顏色的單詞blue,green,yellow,red,教學難點是"green"一詞的gr發音較難,教師要多帶讀。通過動手、歌曲、歌謠、遊戲等方式來完成教學,由於上課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教材內容設計新穎有趣,所以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程中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但同時我也注意到了由於學生接觸到的詞彙和句子不多,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利用詞卡明白活動中單詞和句子表達的意思,在教學中我還採用了直觀的教學方法,利用實物教授單詞,運用教學圖片加深學生的印象,還創設遊戲幫助學生記憶單詞。

colours教學反思(精選20篇)

我合理地利用教材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學習,為了讓學生能牢記詞彙,在結束學習前,我採用了有趣的遊戲,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中鞏固知識點,在活動中輕鬆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colours教學反思 篇2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基於這一理念,我把美麗的、學生都非常喜愛的彩虹帶入課堂,以“看彩虹——畫彩虹——唱彩虹”為主線,在課中精心創設儘量真實的語言環境,如説説日常用品的顏色、找找教室裏的顏色,開展“動手調色、設計小房間、唱彩虹歌”等一系列活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感受,體驗,參與、合作過程中來學習語言,感受用英語交流的樂趣和愉悦感,培養學生初步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

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相互滲透和聯繫,可使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我在教學完紅、黃、藍三種顏色後,我巧妙地利用美術課上的色輪,現場調色,步步設疑,讓學生們想象兩種顏色混合後會產生什麼顏色,學生興致極高,大聲地表達着自己的想法,連平時膽小的學生也受到感染,敢於表達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他們對色彩的敏感度和審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促進了英語和美術課的整合。又如“MySmallRoom”這一任務型活動中,學生聯繫自己生活實際,發揮想象,通過畫、填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小房間,再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向大家作介紹,互相問答,評出最佳設計師,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和審美情趣,也使學生的空間智能、人際交往智能等多種智能得到發展。

colours教學反思 篇3

三年級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是學好英語的第一步,然後在此基礎上,重視學生對情景交際的學習與運用,重視句子的聽説讀,本課就是在此理念的引導下而設計的。

本 課採用複習舊知的形式引入新課,通過與幾位學生對話複習What’syourname?/Myname……我趁機向全班學生介紹 ThisisWangYifan;ThisisChenWeixin;ThisisYinZhengjie。然後讓學生猜測Thisis……的意思,學生 順理成章猜出它的意思。然後我通過卡通圖片的形式對句型進行演練,就這樣在遊戲中,學生不知不覺進入了課堂。整堂課幾乎都是把知識的學習融入遊戲活動之 中,尤其是對本課重點(介紹他人的情景交際訓練)的學習,我通過範讀、跟讀、自由讀、小老師領讀、分角色讀等形式練熟對話後,讓學生用學過的鉛筆、橡皮、 尺子等進行了分組木偶劇排練與展示,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很高,學習很投入,有不少學生都是脱稿,在不知不覺中就背會了課文。

colours教學反思 篇4

通過對比,總結出兩篇文章都運用了擬人手法,使鵝都的形象變得鮮活.兩篇文章都是先介紹鵝的特點,再具體描寫.都是“傲”,但各有各的“傲”。同時都運用了反語來表達對鵝的喜愛.這樣,不僅讓學生體會到了鵝的特點,而且感受到作者的語言特點,比較了兩位作家的不同寫作風格,還教會了他們運用反話寫作文的方法,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語文課堂強調“悟”,而這種“悟”往往只偏重於人文方面,重視作者情感的體會,而忽略了語言文字本身的特點,忽略了寫作特色的感悟。總是在單純的教課文,不是在教語文。而詞語學習正是最基礎的語文。所以在這一課時我在詞語教學上下了一些功夫,讓學生學會理解詞語的方法。當學生提出“榮膺”一詞不理解,我問:平時我們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怎樣理解?學生説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猜想意思。

於是,我讓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然後猜一猜。馬上就有學生説是“當上”“成為”,這是孩子最簡單的換詞獲得的理解;我再引導:怎樣地當上?“光榮地當上、榮幸地成了”;我説,你是怎樣體會到的?有的學生説,成為海軍上將一定是件光榮的事,有的説,從“榮膺”的“榮”知道。雖然這個過程化了較多的時間,但讓孩子們經歷了學習理解的過程,學到了理解詞語的方法。再如學生彙報白公鵝“耀武揚威”時,我引導學生想想每個字的意思,學生就體會到是“炫耀武力,宣揚威風”。我再讓學生想象,“耀武揚威”是什麼樣子,從而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可見同一類型的文章,進行對比教學好!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可以仿效不同的表達方式,可以獲得不同的閲讀體驗。

colours教學反思 篇5

回顧今天的課堂,我很欣慰,也很激動。孩子們在和我相處的40分鐘裏,我能感受到他們的心始終是快樂的,學習狀態是高漲的積極的,這正是我所希望帶給孩子的享受,也是這篇寓言故事應該留給學生的享受。作為今天的教學,再從“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這點出發來檢驗我今天課堂,還是有一些值得我和大家分享的地方:

一、挖掘成功源泉

俗話説,“自信是成功的源泉”,我們的課堂學習要想讓學生嘗試學習成功帶來的喜悦,就應該首先考慮讓學生充滿自信地投入學習,如何挖掘這成功的源泉?我在教學中充分考慮了這個問題,想方設法讓學生帶着自信走入課堂。在課前遊戲中我特意設計了一個傳話遊戲,遊戲形式雖然簡單,但目的是在簡單的遊戲中讓學生形成“我是很棒的”這樣一種學習心態,在這樣一種心態下我順勢導入新課的學習,使學生充滿自信地投入了學習。除此之外,我還達到了一個目的,那就是在無意識中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比直白地對學生説:“我們開始上課了,請同學們注意聽講,注意看書”相比,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二、搭建朗讀平台

寓言的故事內容,是寓言的外殼,它就是靠這個外殼來藴藏豐富的思想意義的。因此,對寓言內容理解愈深愈透,領會寓意就愈明愈深。而朗讀則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思想感情、學習語言的重要方法,也是閲讀教學,特別是低年級閲讀教學的主要形式。基於以上兩點認識,我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試圖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以讀代講、以讀促講、以讀促學,幫助學生領會寓意。本篇課文的重點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我緊緊抓住了“找碴兒”這個詞語引導學生開展朗讀訓練,設計提問,引導學生分別分角色讀狼為了想吃小羊找碴兒的話,小羊極力申辯的話。狼的話以粗而低沉的語調來讀,一字一句充滿殺機;羊的話以尖細柔和説理的語調來讀,這樣把課文內容角色化的讀書,一方面完全適應孩子的童心,淡化了學生為讀書而讀書的被動意識,激起孩子們“我要讀”的熱情,激發起孩子們主動體味角色的情感、心理及語言的興趣;另一方面抓住角色對話的朗讀容易在學生腦海中引發一種情境創設,刺激學生大腦,活躍學生思維。

三、拓展閲讀時空

讀書可以使人明智,讀書可以使人明理......閲讀是學好語文、提高寫作的有力途徑,幾乎所有的語文老師都認識到閲讀對於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新課程頒發後,閲讀受到了更大的關注,大閲讀觀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通過接觸大量的閲讀材料讓孩子有所感悟、有所習得成為很多語文老師的追求,我也就是其中的一位追隨者。語文課堂上的拓展閲讀,有課堂的當場閲讀--對文本的一種補充與挖掘,有課後的推薦閲讀--與文本相關或作者其他精彩文章。今天我在教學中運用了第二種方法,拓展了閲讀的時間--向課外延伸,拓展了閲讀的空間--向校外伸展。以好書推薦的形式向學生推薦閲讀《伊索寓言》,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讀好名著。推薦閲讀該書的原因有兩個:1、與文本相關。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就選自這本書中,利於學生產生閲讀的親切感和迫切心理。2、能學以致用。今天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重視了朗讀,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故事人物的情感、心理及特點,從而在一步步的朗讀中領會寓意,這種讀中感悟的方法就可以讓學生在拓展閲讀《伊索寓言》這本書時有所運用,如果堅持這樣做的話,我想學生的閲讀能力是會與日俱增的。

colours教學反思 篇6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師生對於違法及犯罪的含義及相關知識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法律的尊嚴以及法律護我成長的重要性,從而學會做一個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在教學中,感覺到教學資源挖掘得不夠,知識性的講解偏多,這是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總之,每上一節課,我都能得到一些收穫,我們一定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成長,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讓自己在成長中進步。

colours教學反思 篇7

自主合作學習是物理學習的最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而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和引導者。在《眼睛和眼鏡》一節的教學中,我從學生中較普遍的近視談起,

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思考,提起探究眼睛的興趣,從而引入課題。這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物理就在身邊的新課程理念。

學生有生物知識基礎和凸透鏡成像知識,加上強烈的探究慾望,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通過自主閲讀、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像特點、生理變化和矯正方法就已掌握較好。

教學中最大的遺憾和不足就是限於儀器條件,沒有能夠讓學生運用模型進行實驗探究眼睛看遠近不同物體時晶狀體變化、近視眼和遠視眼觀察物體時晶狀體的變化及矯正方法等,這樣學生學得不夠形象、輕鬆。

colours教學反思 篇8

課文意在讓學生領悟到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依賴、彼此欣賞、共同進步。課文的寓意很深,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説比較深奧,難以理解,為了上好這堂課,我上網查閲了很多相關資料、並利用網絡資源備課,在導師的指導下對教案進行了多次修改,雖然談不上準備得充分,也算得上有備而來了,然而課堂上還是出現了不足的地方,反映出了我自身教學的問題。課是上完了,反思還是要有的,讓自己在每一節課中成長吧。

在教學方法選擇上,我一方面重視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夯實,重視對學生生字,詞的書寫與積累;另一方面,採用以讀代講的教學法,寓在以讀悟情,同時嘗試在低年段學生中對有價值的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力圖增強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實效性。我的教案設計,是想要發揮教師的組織、引導、點撥作用,充分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重視朗讀,“讀”貫穿教學的始終,教學中從讀入手,激發學生的情感。如學習本課文第一自然段,通過看一看、讀一讀、品一品、背一背四個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學習到積累,綜合運用了多媒體、繪畫、朗讀、品評等多種手段,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可是,課上起來就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學生因為教學過於多樣化而分散了學習的精力;讀的時間多了,識字的時間就相應的少了,影響了識字教學;一些過渡語、引導語使用不恰當等等。

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每一次授課都是一次歷練,在這過程中看到了不足,總結了優勢,一點點進步,一次次蜕變。

colours教學反思 篇9

在《白鵝》這篇課文中,作者重點表現的是白鵝的性格特點----高傲.文章為了表現這一特點,大量運用了對比等手段從叫聲,步態,吃相中表現鵝的高傲.

因為缺乏媒體手段的直觀感受,在上這課內容時,我總感覺學生對錶現鵝叫聲的幾個詞語“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理解的還不夠透徹。對了,我何不讓他們比較一下這三個詞的不同點呢?一開始學生沉默了一會,然後面露難色地直直地盯着我,我憋不住了,便提示説:“你們可以從聲音的大小、距離的遠近比較一下,看看有什麼變化?”聰明的孩子一思索就出來了:呵斥距離最近,聲音相對來説要稍微輕些;叫囂樣子更兇,聲音更大;大叫由於距離遠,聲音就更響了。 “這些詞照道理都用在認為不好的地方,這兒是不是作者對鵝的這種做法不滿呢?”“當然不是,感謝還來不及呢!它這樣做是為了保護主人。”我一驚,一語驚人呀!“那鵝要是會説話,它會説些什麼呢?”我順勢引導到。學生稍加思索就有了很多的答案,有的説:“小偷,你別想進來,有我在呢!。”有的説:“主人快出來看看哪,有人來了!”“快滾出去,誰讓你進來了?我的主人不在,不許你靠近一步……”還繪聲繪色的表演了起來。是呀,就是因為這樣,鵝的主人告訴我養鵝等於養狗,果真沒錯。

“現在在你的眼裏這是一隻怎樣的白鵝?”“它是一隻忠於職守的白鵝。”“它是一隻忠於主人的鵝。”“做事認真的鵝。”“它是一隻了不起的白鵝。”真是會讀書呀,把作者要告訴大家的都説出來了,真了不起!我不禁誇獎起來。“這時你對它產生一種什麼感情?”“喜愛之情。”孩子們脱口而出。“除了喜愛還有什麼呢?”我不滿足於這一點了,學生稍作考慮就説:“還有欽佩,佩服。”這些看似貶義的詞句,實則誇獎呢!是呀,這是一隻了不起的白鵝。就讓我們用喜愛而又欽佩的語氣來讀這一段..

colours教學反思 篇10

《燈光》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在,中間絕大部分寫往事。

開頭寫由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勾起往事的回憶,結尾照應開頭,從“我”在璀璨的華燈下回憶犧牲的戰友,可以體會“我”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和不忘過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中間部分先寫郝副營長在戰鬥開始前,藉着火柴的亮光看一本破書,書上的插圖是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讀書的情景。

接着寫在戰鬥中,郝副營長為了使後續部隊找到突破口,點燃了那本書,高高舉起,為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保證了戰鬥的勝利。他自己則因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犧牲。

從作者對往事的回憶中,體會郝副營長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為美好生活而獻身的精神,是教學上的重點。

colours教學反思 篇11

《陶罐和鐵罐》是一則很有啟發性的寓言,講述的是國王御廚裏的鐵罐自持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裏許多年以後,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教學重點為通過體會陶罐和鐵罐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的描寫,讓學生理解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於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由於在第七單元中類似課文已經學習過,再加上本文語言生動,貼近兒童實際,內容淺顯易懂,適合學生自主閲讀。因此,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決定放手讓學生自讀,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做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明白寓言中藴涵的道理並受到教育。

我在上這課時,我做了這樣的設計:在學習生字新詞的基礎上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在自由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朗讀之後,讓學生説説自己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麼。雖然此時的感受是粗淺的,但是促進了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説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和陶罐的謙虛、善良和真誠。

在精構環節,圍繞陶罐和鐵罐的四次對話,我在教學中採用範學式,先指導學習第一次對話,然後總結學法,再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去學習其他的對話。在學習第一次對話時,我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關鍵詞,體會人物説話的語氣和表情,並通過指導朗讀,感悟人物性格特點,由此對人物的性格有了全面的瞭解。之後採取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由小組長組織進行學習。在小組充分學習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讓我欣喜的是學生不僅能有感情地讀出人物的不同神態不同性格特點,有的小組甚至自告奮勇要為大家表演一番,可千萬別小瞧孩子們,鐵罐和陶罐的特點被孩子們演繹出來了。看着孩子們意猶未盡的神情,我想這樣自主主動的學習,帶給孩子們的是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享受吧。並請學生説説悟出了什麼道理,這樣讀寫結合,激活了學生頭腦中儲存的信息,使學生有話可説,樂於寫作。

教學中存在不足之處如下:精講環節中,在總結學法的時候我沒有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對細節之處沒有講得更清楚,導至小組合討論走形式,不知從何入手進行學習。有些小組長在組織小組學習時,人員分配不夠合理,沒有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這些方面的訓練在平常還需加強。通過國培學習我能認識到自己不足。要及時轉變觀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跟上時代步伐與時俱進。

colours教學反思 篇12

十月十三日上午,我們全縣的教研活動在我校召開,我的公開課是《泊船瓜洲》,在接到教學任務到公開教學有10多天的時間,我在備課的歷程中感受頗多。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文學真實與生活真實:

文學作品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現實生活,是現實生活的昇華,它是作者對社會生活現象進行藝術加工創作出來的藝術形象,所以文學與生活不是簡單的對應關係,因此文學真實不能可以違背生活真實,否則讀者也難以接受,只有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文學真實,才能帶給讀者審美的享受。語文教學中,由於古典詩歌距離現在生活時代久遠,含義、語法等都有很大差異,且內容簡單,理解困難。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理解錯位,對體會詩歌的內涵與情感產生阻隔。

在教學《泊船瓜洲》時,在理解“鐘山只隔數重山”時,我讓學生同桌交流討論“數重山”是幾座山,還是許多座山?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京口只隔幾座山;而有的學生認為:鐘山與瓜洲隔着許多座大山。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分歧,我先讓學生各自闡明觀點,展開辯論,結果同學們爭論得面紅耳赤,勝負難分。最後我讓他們聯繫上一句“一水間”,提出問題引導:為什麼寬闊的長江在作者的眼中僅僅是“一水”之隔?為什麼作者詩中“又綠江南岸”,而不是江北岸呢?他們稍作議論,便爭先恐後地説:“因為作者馬上就要到京城任宰相,遠離親人和家鄉,此時勾起了作者悠悠的思鄉之情。”

對於文學真實和生活真實的區別,經同學們這麼身臨其境的推想,詩歌的理解便變得迎刃而解了。而學生將保持這種高昂的情緒,順利學完此詩,這真是無聲勝有聲啊!

二、教材挖掘與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是教師的舞台,只有課前充分挖掘好教材,利用好課堂這個舞台,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課堂教學的籌劃就像花園裏德園丁,只有園丁們精心護理,因地制宜的籌劃,才能有新穎別緻的風景。而古詩教學進入詩境、體悟詩情是國小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要求的目標。一般的公開教學很少看到教師們涉足,為什麼一些教師畏懼詩詞教學呢?教學名家的“觀摩課”與普通教師的“常態課”究竟有多少距離呢?我想在努力地尋求一個突破口。

古典詩詞藴含着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好感情,融入了作者對於審美的獨特感受。詩無達詁,讀者對於文本的理解會因為不同的人生經歷和文化背景,產生不同的感悟和體驗,因此在古詩教學時,要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適時引導學生理解詩歌情感,努力使學生的理解貼近作者的實際思想。王安石詩句中的“明月”就是中國傳統的思鄉的意象,我抓住這一意象做足文章,課前導入就播放歌曲《中國的月亮》,石順義作詞:哪裏月不圓,何處月無光,我卻深深地愛着你,中國的月亮。自古月是故鄉明,你深深的愛,你甜甜的情,總珍藏在我的心上。然後又選用不同時代的明月詩句:然後又選用不同時代的明月詩句: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三國】曹植。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代】李白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代】蘇軾

讓學生知道“明月”往往是在外漂泊的遊子思鄉的寄託,通過不同形式的誦讀來理解詩歌的情感。

另外關於“綠”字,我採用不同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首先我讓學生找一個合適的字來代替“綠”字,學生先後找到十多個動詞,可謂五花八門,令台下聽課的教師們稱奇。然後讓大家説説這個“綠”字的好處,是春天勃勃生機的象徵。再請學生説一説自己腦海中春天的畫面。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逐步加深理解。接下來讓學生看課後補充資料,出示多媒體: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閒。(唐代)丘為《題農父廬舍》選自《全唐詩》第129卷46首

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唐代)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

細心的學生會發現老師出示的詩句和書後的詩句“又綠湖上出”有一點差異,這是我在備課時發現,並查閲大量的資料得到的結果,我乘機告訴學生學習時要多動腦筋,要敢於懷疑權威的精神。

三、教學負擔與專業成長:

明末教育家王夫之在他的《四書訓義》中指出:“教者因人才不齊,而教之多術。”開課教師要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在駕馭課堂上才可能做到應對自如。的確,公開教學任務可能會影響自己的正常教學,畢竟需要自己下一番功夫來認真對待,因此有的教師便推辭,覺得開課己是一種負擔,不願意去啃這根骨頭。當然我也有過這種考慮,通過這次課堂教學,原本不太熟悉powerpoint的軟件製作,後來只有逼迫着自己去做課件,經過多次的請教和修改幻燈內容,我基本掌握了powerpoint的軟件製作,受益匪淺。

在備課的過程中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改進。在研磨教材教法的經歷中,常會有許多的靈感。通過備課、開課、研討活動,在教材和教學方法上又有新的突破。特別是和同事與專家的討論,更是一種教學觀念和理念上的一個洗禮。我希望能把自己所積累的教學經驗理論化,做一些課題研究,進一步昇華,以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同時自己的在歷練中也不知不覺地促進了專業成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是一項緩慢而美好的事業,我將會在這條漫長的路上,爭取去做一名有底藴、有情懷、有思想的語文教師。

colours教學反思 篇13

作者描寫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態,這一段話寫得特別精彩,既形象又生動,因為作者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熟透了的石榴看作了一羣石榴娃娃,成熟的石榴裂開了皮,寫成了石榴娃娃笑得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讓學生帶者快樂的心情反覆朗讀,讀出豐收的喜悦,讀出石榴娃娃的調皮與歡樂,並讓學生結合觀察書上的插圖,在朗讀中瞭解石榴果實的外形特點,體會作者寫法的精彩。

然後引導學生學習第四節,瞭解石榴子兒的形、色、味的特點。在理解“瑪瑙般的子兒”時,我向學生介紹了瑪瑙,對照圖片讓學生體會石榴子兒的形狀特點。在理解“一顆顆緊偎在一起”時,通過觀察圖片、舉例子理解“緊偎”,通過這段學習,理清段落順序,先寫作者看到的形狀、顏色,再寫品嚐到的味道,為課後習題品嚐一種水果奠定了寫作基礎。

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就考慮過課的類型,最後決定採用教師主講,學生聽、學的方法為主,考慮三年級語文基礎知識比較貧乏,所以教師講授的內容較多,我過於主導,讓學生髮揮的機會比較少,一篇課文可以有許多種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一個人的思維有限,一堂課上下來也發現了設計上有一些缺陷,而且學生不太敢回答問題,希望日後能更改善。

colours教學反思 篇14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對學生強調學習詩詞不但要思考,理解詞句的表面意思,而且要展開想象,進入詩詞所描繪的意境,感受到作者的心情,體會寫作意圖,從而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

教學主要分三個環節:一、在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理解詞句的意思。二、想象詩詞描繪的畫面。三、品析“漁翁”形象,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這首詞淺顯易懂,學生的理解沒有遇到什麼障礙。在想象畫面這個環節,我引導學生抓住詩中寫景的詞語進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如詩如畫的春景圖。美麗的西塞山、展翅飛翔的白鷺、豔麗的桃花、清澈的流水、肥美的鱖魚、微風拂面、春雨如絲……清新宜人的畫卷呈現在大家的眼前,學生的臉上洋溢着陶醉的表情——他們顯然已經享受到文字帶來的美感。接着,引導學生把目光聚焦在畫面中的“人”。學生抓住“斜風細雨不須歸”體會到他的悠閒自在,聯繫“白鷺飛”理解他漁夫生活的無憂無慮。我還補充了作者的背景資料:時局動盪、官場黑暗、退隱江湖、寄情山水,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了作者嚮往自由、熱愛自然的思想。學生的朗讀與背誦明顯更有感情了。

colours教學反思 篇15

本課的三個子目:“黃埔軍校的建立”、“北伐勝利進軍”、“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全部都是課標中要求學生知道或瞭解的內容。故此,三部分內容的活動設計都必須體現其重要的有效性。

一、“黃埔軍校的建立”——“結識黃埔人”小活動

在課堂上,把黃埔軍校的部分師生名單呈現在學生面前,其中,絕大部分是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黨內比較重要的人物,或大眾耳熟能詳的人物。學生通過直接的瞭解,就能夠得出黃埔軍校在歷史的卓越地位和對歷史的貢獻。

二、“北伐勝利進軍”——“軍情觀察室”活動

“軍情觀察室”是鳳凰衞視中文台每逢週三的一檔軍事觀察節目。借用它的名字就是為了直接的引起學生的關注和參與的興趣。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們被假設成為北伐軍的指揮人員,參與北伐戰略的總決策,讓學生們自己去設計北伐的順序。學生通過這個活動能夠學習北伐戰爭的主要對象和進軍路線,培養讀圖識圖能力,而且,也順便學習了一些戰爭常識。

三、“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找政府”活動

這是一個幫助學生打破慣性思維的活動。假設教師不提醒學生,學生就會習慣性認為,一個國家只有一個政府,而忽視了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的歷史產物。通過“找政府”活動,讓學生們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訓練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和細緻觀察、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

colours教學反思 篇16

通過文本的學習, 孩子需要從中汲取些什麼這是作為教材使用者的我們應該思考的 問題。回顧過往,一直以來我們重視語言的積累,注重文字的品味,關注句段的咀嚼。 將重點放在了文本細微處, 放在了文字的積累上。 隨着教學的發展, 我們越來越意識到, 不能僅僅滿足於此,而應該讓文本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讓閲讀和寫作為學生騰飛插上雙 翼。有了這樣的思考,這樣的認知,我在進行備課時開始關注讀寫結合點,本着一課一 得的原則,在執教《北京的色彩》時,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品讀色彩,學習表達,遷移仿 寫上。 上課伊始,我們一起研讀課題,抓關鍵字眼——色彩入手整體感知,把握文章主要 內容: 從秋林與建築兩個方面來描寫北京色彩的壯麗而輝煌。 進而研讀描寫秋林的段落, 發現在描寫北京樹葉時,作者按照地點轉換的方式。

在作者的帶領下,我們“從機場進 入市區”,感受着“千百種色彩紛繁而又和諧”帶來的“又驚又喜”,隨後“漫遊天 壇”欣賞了銀杏樹葉的曼妙,最後“攀登香山”探訪黃櫨樹的紅葉。且行且欣賞。滿目 的色彩令人歎為觀止!“深深淺淺的黃,閃閃爍爍的金,團團簇簇的紅”,“金黃、橘 紅、曙紅、猩紅、赭石”“幾乎沒有兩片樹葉是同色的,就是同一片葉子,也往往 是柑黃中滲透着桃紅,丹紅中凝結着玫瑰紫”抓住省略號,在理解的基礎上,放飛 想象。“在那殘留枝頭和鋪滿地上的紅葉中,還有哪些我所想象不到的層次?”“同一 片葉子,還會有什麼樣的色彩?”此處的補白是對自己想象的描摹,是對北京輝煌色彩 的補充。孩子們在補白中,觀察詞語的構成,在補白中尋找詞彙,調動多種感官,架起 文本與生活的聯繫。

學習關注點不僅在於發現它“寫了什麼”,還嘗試體驗“怎麼去 寫”,“省略號”成為學生放飛想象的練兵場。

colours教學反思 篇17

文中母親自己重病纏身卻隱瞞病情,無微不至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用深深的愛温暖兒子絕望的心,用深深的囑託幫兒子重新鼓起生活的風帆。我也是母親,我能體會當母親應對這殘酷的事實,心裏是如何的疼痛。可不管命運是如何的曲折,還是要勇敢地應對生活。文中作者透過細節細寫,往往就是那麼幾個小小的字眼兒,卻觸動了我們情感深處最脆弱的那根弦。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安排的:

1.讓學生在讀中受感染

這篇課文篇幅不長,但飽含深情。我在課前先讓學生對史鐵生以及和他的母親的經歷有一個較為詳細的瞭解。在課堂上讓學生讀的時候就很安靜,我讓他們能有感情地閲讀,説明他們看懂了別人的苦難。情感鋪墊之後,我繼續情感的感染,我慢慢地、帶着深厚地情感讀了這篇課文,這時課堂上,學生聽得很專注。在我營造的這樣的課堂氣氛之中,我和學生開始了交流,把自己最感動的地方讀讀。

2.讓學生在説中得感悟

開始讀課文時,讓學生邊讀邊劃出文中自己最感興趣的句或段,並要小組間説一説自己喜歡的原因。彙報:有的學生説最喜歡第一自然段,因為“我”因癱瘓,脾氣變得暴怒無常,對一切完美的東西都失去信心,砸東西,但是媽媽卻忍受了這一切,她不但沒有怪“我”還等“我”恢復時説要帶“我”去北海看花。有的學生説,我最喜歡第二自然段,因為那裏寫出媽媽再一次的要帶“我”去北海看花,幾乎是在央求“我”,媽媽之所以央求“我”是為了讓“我”開心呀!有的同學説,我最喜歡最後一個自然段,因為,媽媽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是我明白媽媽的話,懂得珍惜生命和妹妹一齊應對生活的困難,勇敢的活下去。也有的同學説,喜歡文中的五、六兩個自然段,因為那裏講了“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這樣”。説明媽媽有病,且因為過度的操勞,病已十分嚴重了,卻還是不告訴兒女,這不都是為了我們兒女嗎?還有她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也正體現媽媽在生命垂危時還掛念着自己的兒女該怎樣辦,根本都沒思考自己,這就是母愛,無私而又偉大的愛。在此時讓學生暢所欲言,只要他們的感受是真實的都説出來。

3.讓學生在思中受薰陶

最後一段話學生理解很深刻。我讓學生先讀,看看能想到什麼,學生説到作者懂得了母親沒有説完的話。提問:“我為什麼此刻懂得了母親的話?我是怎樣懂得的?”我引導學生再讀此段聯繫前句體會,有了效果。有學生説:“菊花開得那麼生機勃勃,母親想讓我看到菊花也能燃起生活的期望。”還有學生説到:“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都能開得那麼絢爛,母親也想讓兒子明白我們人也多種多樣,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説得太好了,説實話我都沒想到這兒。我又提問:“文中最後一個省略號有什麼含義?有哪些意思沒有表達出來而用省略號代替了?把你想到的寫在省略號的地方.”學生陷入沉思,裏面有對母親的思念、愧疚之情。

當然,教學中某些地方還存有不足,如對母愛的感受,學生找到相關語句卻不能概括時,教師的引導還不夠,沒有善於捕捉學生的語言來追問,在今後的教學設計及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善於隨機應變,循循善誘,以到達更好的效果。

colours教學反思 篇18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應充分放手讓學生根據課文後面的提示要求,自主閲讀,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或問題,展開對話交流,教師適當的點撥。注意引導學生用過去掌握的閲讀方法,來學習本課。注意語言的積累和朗讀的訓練。在讀中悟語,在讀中悟情,在讀中受到感染與薰陶。根據課文的特點,可採取演一演的方式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colours教學反思 篇19

這是一節以計算為主的課堂,目標是讓學生體會分數連乘的方法,能快速正確的計算分數連乘運算;藉助已有知識,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課堂是按照這樣的幾個環節設計的:

一為複習鋪墊,為新課做準備;二為提出和課本同步的嘗試題;三讓學生帶着問題自學課本;四學生嘗試練習,檢查自學效果;五學生討論交流嘗試練習,説説為什麼這麼做;六教師評講、引導總結歸納;七為課堂反饋練習提高。

整節課,注重學生思維的發展,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學生能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主動學習探索新知。

課前備課,雖不是挖空心思,但也費盡腦力了。課本78和79兩頁知識點較多,有連乘、連除、乘除計算,還有分數混合運算應用。為了便於學生自主嘗試學習,我認真研讀教材,翻閲人教版相應的課題,仔細研讀教學用書和他人教學案例,翻閲自己的以前所做的筆記,最後把課本濃縮的知識一一挖掘出來,讓課堂目標變得單一明瞭。

課堂回顧:

一、在自學環節,總是擔心學生自己學不會,花了較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學課本78頁的內容。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信心有點動搖。還好,堅持了原來的想法。回顧以前的課堂和這節課,發現一個問題:學生不善於向同學或老師提問題。比如“這個是怎麼計算的”、“這步計算,表示什麼意思”。 學生在碰到不理解問題的時候,不敢甚至不會求助。這除了師生關係影響外,更多是“提問”這個學習習慣的培養上沒有做好。如何讓學生學會求助,這是一個要嘗試解決的問題。

二、這一個關於學生討論交流引發的問題。習題做完後,學生的一個鮮明舉動是高舉小手並“老師,是這樣做的嗎?”。在你的課堂中,請留意這一點。當然,學生完成練習後,問老師是很好的一件事——能把想法告訴老師,從而得到肯定——這是一種被動的肯定。我們能不能針對這個“被動”再做些動作呢?比如先讓學生自己去尋找來自其他人的肯定。這種肯定就先來自他的同學、好朋友、好夥伴,而不僅僅是他的老師。這就需要有時間有空間讓學生去討論交流。

我是這樣處理的:當學生完成練習之後,就可以自由下座位,找自己想找的同學討論交流解題方法和過程,最後統一答案。當然,整個課堂需要學生做到令行禁止,不然課堂紀律會比較亂。和學生約法三章,當聽到老師説回座位等停止討論的信息時,沒有馬上按要求做的,下次將不能在課堂上離開座位。學生也是願意接受的。如果學生直接來找老師交流答案,當然你可以建議他先和其他同學討論交流,統一答案後再回來和老師交流。

上面有些是本節課的額外語。今天的課堂,只看到那麼一兩個人敢離開座位,説明學生還是很守紀律卻又比較膽小的。總想:公開課也讓學生大膽離開座位討論,而不是僅僅侷限於同桌或前後四人。

三、本節課的連乘計算脱離了情境題,為了計算而計算,沒有讓學生結合例題説一説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雖然學生學會了連乘計算,但沒有聯繫實際問題解説,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課堂教學機智不足,缺少有效調整。在絕大多數學生熟練掌握連乘計算之後,還是按着教案上課,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跳開教案上課,導致後面的練習趨於簡單,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

五、教學語言趨於平淡,教學環節處理不夠有趣、不夠活。針對這點,覺得我們是否應該多看一些綜藝節目等節目,向主持人好好學習呢?因為我們也是整節課的“主持人”。

colours教學反思 篇20

1、教學中,我嘗試着隨文識字,抓住“端詳、評獎、叭、糟”等重點詞語進行識字教學。先從文中發現生字,然後學習生字理解生字,最後把生字放回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這樣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漸進,體現低年級語文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

2、聯繫實際,使“難點”的堡壘不攻自破,理解爸爸的話是全文的哲理所在,所以在“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這句話的“出場”時,我安排地也是比較“隆重”。“玲玲的心情是那樣高興,但是更讓她高興的是什麼呢?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這正如爸爸所説的……”在讀、寫、背爸爸的話的基礎,拋出問題“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通過動腦筋,卻變成了好事,你們遇到過類似的事嗎?”在學生聯繫實際談感受的過程中,其實不正是他們對文本所體現的啟發達到了理解的最高境界嗎?

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孩子們學得興趣盎然,在思考中互相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但在學生自主活動方面還需拓寬,教師在教學節奏還不夠緊湊,整個課堂還是有“牽”的感覺,需加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r37zg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