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精選15篇)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精選15篇)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1

這學期的二年級音樂課本上有一課是《童話故事》。有一首好聽的歌曲我知道孩子對這一課肯定很感興趣,於是就認真準備想給孩子上一堂精彩的音樂課。。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精選15篇)

上課時我先戴了一頂紅色手工製作的帽子,問小朋友們:“你們發現老師今天和平常有什麼不一樣啊?他們看到我戴了個帽子煞是喜歡。

我説了幾句 :“那好,讓我們跟老師跳一段帽子舞吧。"學生們立刻假裝拿起手中的"小紅帽"跟着老師象模象樣地跳起舞來。

律動之後,我讓學生放下手中的帽子,我問:“你們知道《小紅帽》的故事嗎?那就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我們聽一聽吧!”我請了一位班裏成績好的女孩子。等她説完了我就讓孩子們觀看了動畫片《小紅帽》。課堂頓時安靜下來,學生們都聚精會神地盯上了大屏幕。

觀看過後,我順勢導入今天學習的歌曲《小紅帽》,學生們帶着極大的興致和熱情很快就學會了《小紅帽》這首歌。

在接下來為歌曲《小紅帽》編排音樂劇這一環節,我讓學生設計故事的三個結尾,並分組限時表演。第一組不僅表演的很精彩,而且時間也恰到好處。但到了第二組上台表演時,卻出現了嚴重超時問題,如果不採取有效合理的方法,就會使其他小組失去表演的機會。但是,又必須是不露痕跡的暗示學生。於是,我運用了課堂急救小貼士之二:未完待續法。我輕輕地走上講台,找準一個懸念點,對大家説:"這組同學表演的是一個電視連續劇的《小紅帽》,他們表演的很棒,如果想知 道後面又發生了什麼事情?請看下回分解。在下節課的開頭,我們再讓他們把下集演完。"這樣一來,時間就得到了合理的安排。

緊接着,我又將學生的活動引入高潮,帶學生玩起了在《小紅帽》的音樂中傳帽子的遊戲。一頂小紅帽在學生手裏交替地傳,誰要是在音樂停止時手中拿着帽子,誰就得表演一個音樂節目。學生們歡快的笑聲充滿了課堂,他們的音樂細胞也跟着手中傳送的帽子活躍起來。他們邊傳邊唱,興致可高了。歌曲在無形中得到了鞏固。

快到本節課的尾聲了,我正在把這節課上學生的表現作出評價。這時,我突然看見有一位學生正低着頭在桌子上寫着什麼。我不動聲色地走了過去,發現那位學生正在畫"小紅帽",而且畫得栩栩如生。但是這個時候畫畫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於是,我又用了課堂急救小貼士三:順水推舟法。我拿起他的畫,來到講台上。對全班同學説:"x x同學正在為我們班今天紀律表現最好的同學作畫,現在他準備親自把畫送給他。"這種一箭雙鵰的辦法,不僅讓學生們明白上課的紀律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讓課上作畫者懂得自己錯了。而且還很好的顧及了他的顏面,保護了他的自尊心。最後,我播放了《小紅帽》的音樂,讓大家唱起歌,跳起帽子舞出教室。( 勵志天下 )

學生是鮮活的個體,這就決定了課堂上學生反應的變化莫測。有時候常會出乎老師的預料。這時恰當地運用一下課堂急救小貼士,就能讓課堂充滿活力,避免不必要的尷尬。

好奇、好動又是國小生的天性。課堂上,哪怕是一丁點的小事,學生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沸騰起來。特別是像音樂這樣的美感和動感很強的科目,需要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充實課堂。因此,課堂秩序就更難調控。這時,就需要教師有足夠的應變能力,因勢利導學生,將學生的興趣點、注意力引導入"正軌",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帶上道具進教室。學生的好玩天性立刻被激發出來, 帽子放下了,但到了自編音樂劇環節,又出現了學生表演超時的問題,教師及時運用學生熟知的播放連續劇方法(未完待續法),給學生設置了一個懸念,激活了他們的探知慾望。給他們一個小小的期待。

此後,我再將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到遊戲中去,進入高潮。學生體會到了樂學的快感。

有了興趣學生自然就會學好,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教態,語言都會激發學生的興趣,感染學生的情緒。教師只有在課後不斷反思,才能進步,這節課我還是比較滿意的,所以寫下來和大家交流,希望對我的教學能夠更上一層。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2

二年級的小同學愛唱、愛跳,喜歡錶演,也喜歡看錶演。 在這節音樂課上,我就利用孩子們的這一點愛好,開展了教學,讓孩子們通過表演體會音樂的情境,感受音樂的動態,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鼓勵他們大膽的表現歌曲。 本單元的歌曲《小紅帽》,孩子很感興趣,於是我就認真準備想給孩子上一堂精彩的音樂課。我問:“你們知道《小紅帽》的故事嗎?那就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我們聽一聽吧!”我請了一位班裏成績好的女孩子,順勢導入今天學習的歌曲《小紅帽》,學生們帶着極大的興致和熱情很快就學會了《小紅帽》這首歌。然後,我又將學生的活動引入高潮,帶學生玩起了在《小紅帽》的音樂中傳帽子的遊戲。一頂小紅帽在學生手裏交替地傳,誰要是在的笑聲充滿了課堂,他們的音樂細胞也跟着手中傳送的帽子活躍起來。他們邊傳邊唱,興致可高了。歌曲在無形中得到了鞏固。 最後,我播放了《小紅帽》的音樂,讓大家唱起歌,跳起舞,進入高潮。學生體會到了樂學的快感。 有了興趣學生自然就會學好,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教態、語言都會激發學生的興趣,感染學生的情緒。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3

二年級教學內容《小紅帽》是一首歡快、活潑的巴西兒童歌曲,這個童話故事也深受學生的喜愛。本課的教學目標是:用輕快的聲音、有感情地背唱《小紅帽》;學唱唱名;引導學生根據歌詞即興創編動作進行表演。為了能較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我採用以下方式展開教學:

1、童話導入,創設情境。

《小紅帽》是個學生們都很熟悉的童話故事,在導入環節中,請一名學生來講一講《小紅帽》的故事,其他同學來補充,使學生走入到童話故事的情境中,並且總結出小紅帽機智、勇敢、活潑、可愛的性格特點,為歌曲學習做好準備。

2、理解故事,學唱歌曲。

學生在理解《小紅帽》的故事後,將部分故事內容以歌詞的形式出現,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歌詞,學生也能夠較容易朗讀出歌詞的情緒。在學唱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歌曲的節奏,自主學習歌詞,並能夠較好地聽唱歌詞,對於歌曲音高、節奏把握較好,能夠用輕快的聲音表現小紅帽快樂、活潑的形象。

3、藉助旋律線,學習歌曲唱名,理解歌曲形象。

本首歌曲的前四樂句都採用了1 2 3 4 5 3 1自然音階的形式,我將這些音符標註在

黑板上,請學生將音符用一條曲線連接起來,形成旋律線,學生一邊用手划着旋律線,一邊聽唱音符的唱名,我提示學生:這條旋律線起伏有什麼特點?感覺像什麼?大多數學生根據歌詞的內容體會出這樣旋律線像是小紅帽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要去探望外婆,這種方式學生樂於接受。在一、三樂句中都出現了 1—1的八度大跳音程,旋律線也呈現了大跨度的上行,我提示學生:在高音1的位置出現了哪些歌詞?(“郊外”、“僻靜”)表現出外婆家遠而偏僻,因此用了大跨度的音程。學生能夠理解歌詞形象,並通過聽唱較好地把握音準。藉助旋律線的形式,不僅使歌曲唱名的學習更加生動有趣,而且還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形象。

4、即興創造表演,增強表現力。

在學唱並理解歌曲形象的基礎上,請學生分組合作,根據歌詞的內容為歌曲創編動作表演,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在創編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更夠根據歌曲內容創編簡單的動作表演,但不夠形象、生動,我提示學生:小紅帽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她走在路上是什麼心情?應該怎樣表現?要按照歌曲節拍表演。學生在我的提示下表現出多種動作形式,效果較好。再引導:當她擔心要遇到大灰狼的時候是什麼心情?應該怎樣表現?學生表現出緊張的情緒,並用雙手環抱肩膀、小碎步來表現緊張的情緒。最後,我又引導:小紅帽探望外婆後平安地回家了,和媽媽一起進入甜蜜夢鄉後是什麼感受?應該怎樣表現?學生表現出甜蜜、幸福的表情和動作。通過我的引導,學生能根據歌曲的內容,創造歌表演,增強了音樂表現力。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於演唱上沒有給學生創設更多的空間,學生沒有演唱充分在指導通過旋律線理解歌詞以及歌表演上用的時間較長。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引起注意,更加合理安排教學過程。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4

《小螺號》是一首曲調歡快、甜美的兒童歌曲,抒發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為2/4拍,二段體結構。第一段由緊湊的節奏和明快跳躍的旋律,形象地表達了螺號聲聲以及海邊兒童期盼阿爸快快回時的急切心情;第二段將節奏拓展,尾音拉長,給人以舒展優美之感。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引導學生用歡快甜美的歌聲演唱歌曲《小螺號》,抒發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教學重難點是感受和表現歌曲歡快活潑的情趣。

對於這首歌曲,其實我自己也非常喜歡,聽着歡快而悠揚的歌聲我彷彿感覺到自己又回到了年幼的孩提時代,彷彿也面對着大海感受它的博大。所以在情感態度上我已經有了很大的投入,也很想讓如此動聽的音樂走進孩子們的心靈深處。

但是農村的孩子很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大海,所以課堂上,我用圖片和聲音導入,讓他們先去感受大海的寬闊與美麗,再引導孩子進入本課內容,為了使課堂更加的生動,從設問引入到情景設置,帶領孩子來到海邊,感受大自然的變幻與神奇,培養學生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另外, 我用恰當的比喻把課堂中的裝飾音引入到了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模仿上滑音與波 音的聲音,並運用肢體語言形象的表現出來。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輕鬆中學習、快樂中理解、玩中掌握、形象中模擬、模擬中感知、認知,並達到了我預期制定的目標。

而對於在第二部分曲調中長音的時值是三拍半這個學生不是很能唱到位的難題時,我想到了用指揮劃拍這個辦法,這樣既控制了三拍半的時值又具有樂感。學生在節奏感得到鍛鍊的同時也將歌曲表現得更為生動。本課的學習也在這個環節達到了高潮。孩子們甜美的歌聲,唱出小海螺回到温暖的家,從而使他們富有愛的童心得到昇華。

但在此課教學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我在通過引導學生聆聽時,沒有做到讓學生靜下來,專心的來欣賞音樂表現力,學生很自然的隨着音樂哼唱出來。我則盲目的認為這麼多學生都會唱,那在我的教學中不是很容易了嗎?但事情往往是因為平時教學要求的不夠嚴禁,而導致學生不會欣賞就無法正確學習歌曲中暴露出來的難點問題。這是我多年教學中的一盞紅燈,我要把這盞紅燈儘快的消失在我曾失誤的教學中,讓學生從會欣賞簡單的歌曲開始,慢慢的去欣賞著名的音樂作品等等。在歌曲教學中沒能及時抓住難點:咬字、吐字及對學生備的不深、不透。總之,不足之處一籮筐。我要以此為借鑑,在教學中不斷摸索、不斷探究。

縱觀整堂課我覺得還是比較具有親和力的,也適合學生的年齡段,我為學生創設了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孩子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同時,我也注重了學生的發展,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我想,只要老師對課堂投入了情感注入了心血,那我們的學生肯定會熱愛堂課並喜歡音樂!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5

音樂教師,首先就應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構成健康的音樂審美潛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用心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僅做到此刻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一、根據學校現有的樂器,透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

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透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電子琴鋼琴音色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能夠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潛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透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一樣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一樣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潛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6

《粉刷匠》是一首風趣、活潑的波蘭兒童歌曲,四二拍,一段體,F大調式。全曲在簡單詼諧的曲調中,生動形象的刻畫了粉刷匠快樂勞動的情景。

思考到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集中,因此本課以節奏00︱︱做為主線貫穿始終線從二聲部練聲曲導入,每一個環節都設計了讓學生們為輔線貫穿始終。從充分參與的活動,從學生練習中的伴唱,歌曲旋律滲透中的伴唱,再到歌曲演唱中的伴唱,是層層深入,深化主題。本課以“遊玩農場”唱響農場,到舞動農場,再到裝修農場,最後告別農場,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始終興趣盎然的在表現。培養他們的音樂興趣。

首先,我以一曲《去郊遊》把學生帶進了“開心農場”,該情境的創設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用心性,之後讓學生扮演小雞和小鴨,練習簡單搞笑的二聲部旋律,在簡單愉快的氛圍中讓學生感受到了和聲的效果,為下面的教學做良好的鋪墊。然後,我引着學生進入農場的舞蹈室,律動表演,很自然的過渡到了巧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是歌曲的學唱環節,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了裝修的本領00|刷刷刷|,透過幾次的音樂實踐,學生基本掌握了這個動作,而且也能做到及時調整學生的音色,不再出現像前幾次試教時,過分強調學生的動作而忽略了學生聲音的統一的狀況。緊之後我邊做動作邊有節奏的介紹粉刷匠的歌詞,學生聽着這麼搞笑的介紹詞就迫不及待

的想聽歌曲的旋律,老師再範唱歌曲。由於這首歌曲學生都比較熟悉很快就讓學生合着音樂練習。再到師生練習(老師演唱,學生用00|刷刷刷|為老師伴唱,隨之主角互換),男女生配合練習等方式讓學生能和諧整齊的進行二聲部合唱。

最後,我根據《粉刷匠》的伴奏音樂即興創編結束歌,學生用00|再見啦|與教師合作創編,構成二聲部,這個特色告別是對本課重點的鞏固,透過二聲部練習,提高自己與他人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的潛力。

但在教學過程中依然還存在着很多問題:比如,讓學生扮演小雞、小鴨進行簡單的二聲部訓練時沒有落實到位,學生從剛開始完全合不起來,到之後慢慢有感覺了,我就趕着下個環節,生怕時間會不夠,就這樣帶過去。在歌曲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聆聽的太少了,教唱歌曲時間太短,以至於到最後有一部分學生節奏唱的不是很準。整個教學過程給人感覺很豐富,但沒個環節都沒有落實到點上。最終導致整堂課30分鐘就結束了。本堂課自己也沒有完全放開,總擔心學生沒有唱好或者是不會唱,在他們唱的時候,總是有我的聲音。如果在前面節奏學習環節裏爭取一些時間放在演唱這一環節中,教師改變原有的主動身份,充分展現學生主體,讓他們自己唱,使之產生極高的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和用心性得以調動,增強了主體參入意識,構成了教與學的整合。出現樂句錯誤時,再單獨把錯誤句彈琴教唱、糾正,那麼歌曲掌握的肯定會比此刻好。

整堂課給自己的感覺就是還不夠細,透過此次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自己的課堂教學還不成熟,還要繼續努力,爭取做到當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另外,這節課的每個環節都沒落實好,只是走一個過場,以至於最後提前10分鐘下課,在這10分鐘完全能夠讓學生把歌曲學得更好些.經過這次展示活動,我深刻的體會到教學環節落實到位的重要性,再好的教學設計沒有很好的落實也是空談,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細緻到每一點,並且要在學生活動前講授清楚。這樣才能讓事情更好的按預期的目標完成。這是我本次團隊賽課的最大收穫。

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繼續努力,爭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7

本節課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情感這一主題,通過讓學生了解中國台灣的歷史、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等相關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感受、理解中國台灣與祖國大陸不可分割的歷史事實和海峽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尊,堅定祖國一定要統一的信念與決心,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在教學中,學生從“聽,賞,唱,演”中感受和體驗音樂的情感和風格,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分析比較,達到了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的目的,同時也較好地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即準確掌握歌曲的典型節奏、歌曲演唱,表現歌曲的情緒。以多形式創作、練習進行歌曲表現,培養了學生自學的良好習慣與合作意識,進而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藝術表演能力。通過多媒體教學,觀看圖片,由情感作為主線貫穿,讓學生了解中國台灣的歷史、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等相關知識,並瞭解半屏山的民間傳説以及歌曲歌詞所表達的情感,由而引發出祖國大陸與中國台灣不可分割的歷史事實和海峽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和愛國之情,引導學生用歌聲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在歌唱方法教學中,教導學生做好歌唱的狀態,用較深的氣息支持發聲,唱歌中要以連音為主,裝飾音要唱得自然,歌詞咬字要清楚,把握好歌唱的情感。

在創編教學環節中,引導學生在體驗歌曲的情緒意境中,運用多種形式積極創編表演,從而使學生在表演中進一步豐富情感體驗,提高對音樂的表現力。通過“比一比,演一演”這種創作形式,更好地表現了歌曲的內容,鍛鍊了學生的自學、創新、合作能力,同學們非常積極勇躍參與。

這節課我體會最深的是在教學中必須抓住教材的特點,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創設情景,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營造一種愉快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愉悦中學到知識、增強學生的自學、創新、合作能力。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8

有感情地朗讀對中班幼兒來説相對困難,我就請幼兒自己説説小鳥的形態,嘰嘰喳喳快樂的唱歌,那我們在讀的時候也是輕快愉悦地來讀出小鳥的感覺,小星星是靜靜躺着,輕聲地説着悄悄話,那“小星星們”在讀的時候就是輕輕地與樹媽媽説話。當幼兒對各自的形態和特點熟悉後自然就帶着感情來朗誦兒歌了。

整個活動幼兒積極參與,大膽想象,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我覺得這節課,幼兒的激情很高,充分掌握了娃娃們各自的特點,並能有感情的去朗讀兒歌。不過在上一動物的對話和下一動物的銜接上不是很好,有些幼兒會忘記,需要老師提醒。還有我自己覺得教師的示範語言很重要,這節課我分別示範了不用動物的語言,幼兒很感興趣。尤其是讓他們來練習的時候,很多幼兒掌握的都很不錯。所以老師在以後的語言活動中會重視教師的規範語言和語氣,給予幼兒最好的示範和引導。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9

教學完課文《音樂巨人貝多芬》,感觸最深的就是:時代在發展前進,當今 是信息時代,資訊傳媒發達,我們的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非常廣泛, 速度非常迅速。我們教師永遠不能低估學生的智慧。

我們的語文教材中選用的課文藴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 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資料的反應也往往是多元的,因此作為教師,我們 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語文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也應尊重學生學習過 程的獨特體驗。我們在教學時,應改變傳統的“傳授式”的教學方式和學生“ 模仿式”的學習方式,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原有的認知結構,關注學生 的內心體驗和獨特感受,鼓勵他們不同的理解。只要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給 學生提供表現、思考、創造的機會,他們都樂於學習。尤其是在教學過程和 設計上,注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認知的積極性,尊重學生自己的感悟和體驗 ,採用合作與會話的方式,使每個學生把具有個性色彩的感受、理解得到了 豐富與完善,使個人在自主閲讀中生成的疑問得到了解決。

按照《新課標》的精神,我們教師不能像以前那樣完全佔着主動地位, 霸着講台照本宣科給學生滿堂灌,不再是教學的主宰者,而是教學的組織者 和促進者,是平等的參與者,就教材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學生有足夠的時 間和機會提出自己的見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對教材有深刻的認識和充 分的準備,對課堂設計就需要傾注更多的智慧和心血,並且具備較強的隨機 應變和駕馭調控課堂的能力。我們教師只有以温和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鼓 勵的語言,平等的態度,營造一種民主開放的課堂氣氛,讓每個學生都擁有 舒展的心靈,思考的大腦,讓感情碰撞感情,思想碰撞思想,讓思想的溪流 匯成浩瀚的江河,讓思想的火花匯成燦爛的禮花。還要充分的相信學生,永 遠不要低估學生的智慧,一旦學生情感的閘門被打開,思想的火花被點燃, 他的的精神世界所迸發的精彩,往往超出我們教師的想像,也是我們的一個 大腦所望塵莫及的。

有時,我感覺自己是一名平和的節目主持人,引導着學生説出自己的感 悟,自己的體驗,自己的故事;有時,我又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學者,有精闢 的見解與闡述,為學生點撥和補充,能夠給學生有益的啟示。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10

本月完成三、四課,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力圖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盡情地投入。總的來説,這節課還是得到了老師的肯定,我也感到十分欣慰。但是,在教學完畢的時候,我還是發現了一些做的不夠好的環節。

1、應多設計一些讓學生活動的音樂項目。如能夠加入“羣眾身勢練習”,用拍手跺腳來更好的感受八分和十六分節奏。這樣學生的用心性會更高的。

2、小組合作學習分工要更明確,讓每一組只完成一項資料,這樣學生的合作會更有效率。

3、教具的製作不夠完美,比較粗糙,還可做得更好,比如能夠做一個大門,歡迎小雞等。

這節課是我的一個創新嘗試,雖然不完美,但是在創新教學上我還是勇敢地邁出了一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地推陳出新,讓自我的思維火花點燃所有孩子的創造力!

本節課主要本着傳統、平實的教學設計思路,並透過一些小遊戲的介入,活躍課堂氣氛,使原本樸實無華的課堂又增添了一些生氣;條理清晰,教學環節一環緊扣一環,學生能緊跟着教師的思路走;整節課感覺比較順暢。存在不足的地方:

1、教學環節缺乏一些創新的設計

2、教師過於強調自身的教,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11

《蒲公英》是一則童話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寫蒲公英的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結果他們的命運也各不同從而告訴人們做事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有時,有必要聽從長輩的正確教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每一個學生對教材的感受各不相同,在教學中我們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遵循新課標“以人為本,促進個體和諧發展”的基本理論,以尊重學生情感,張揚學生個性為立足點,圍繞“讀好書”這一教學重點進行教學。讓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通過讀中悟,悟中讀,使學生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一、培養收集並處理信息的能力。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的視野更開闊。因上此新課前,我讓學生把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到的關於蒲公英的資料在小組內交流,把自己小組認為比較有價值的資料與人共享,不僅體現”大語文觀”,還對理解讀好課文有很大的作用。

二、訓練從讀中悟的能力。

依據閲讀教學特點和低年級學生閲讀的認知規律,這節課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避免繁瑣的內容分析,以讀代講,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把文本讀正確,把自己的感覺讀出來。通過個性化的朗讀對學生進行語感訓練。如: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我創設朗讀情境,指導學生朗讀:這些蒲公英的種子在微風的吹拂下離開了媽______懷抱。他們要到廣闊的天地中去,也許要到天涯海角。如果你們現在都是蒲公英種子,一陣陣風吹過,你們飛到了天空中,朵朵白雲從你們身旁飄過,你感覺怎麼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學中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學生是怎麼理解的就怎麼讀出來。這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讀進去――理解課文,讀出來――表達情感)。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倡的“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閲讀,利用閲讀期待、閲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閲讀質量。”的境界。

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在教學中我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沒有把課文藴含的道理簡單地灌輸給學生,而是組織學生展開討論。這些蒲公英種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結果?在討論過程中尊重學生的體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感悟體驗進行交流,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思想的啟迪,不斷提高認識水平。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明白看事物應當全面,不能被事物美麗的外表所迷惑。有時,有必要聽從長輩的正確教導。真正以人為本,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來領悟課文的精髓。

四、 提高從拓展練習中延伸知識的能力。

結尾的小練筆設計,讓學生表演讀課文,然後根據題目要求自己寫一寫,小組充分交流。既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更幫助學生在懂得探索與幻想重要的同時,要正確處理聽從和盲從的關係,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在讀的形式上還夠多,學生能理解“囑咐”,也會用囑咐練習説話。但在如何讀好太陽公公囑咐的話時,學生還未讀出親切關愛的語氣。如果讓學生聯繫日常生活中父母、老師、長輩們是怎樣囑咐的,可能效果會更好些。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12

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優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因為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所以每學期對自己的一次教學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麼,音樂教學應該從那些方面進行反思,反思後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本學期,我主要是從事中、高年級的教學。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為此我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做了相關的調整,我通常把師生問候,練聲及複習前一首曲目的時間把握在前5分鐘。通過簡短的導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一來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導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説,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已經可以提高一半。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13

《音樂家海頓》是湘教版四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安排的內容是在西方音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交響樂之父”——奧地利音樂家約瑟夫·海頓的作品。在音樂家故事中,以本課的兩首聽賞曲目《第四十五交響曲》(告別)和《第九十四交響曲》(驚愕)為線索,講述了兩首首作品命名的由來,並根據這兩首交響曲在力度上的突出特點,穿插了“力度術語和記號”的學習,使學生在交響曲的聽賞中,獲得關於力度表現力的第一印象,為學生今後學習和運用力度記號奠定良好的基礎。

由於孩子們對於“聽賞”的興趣不甚高昂,特別是像本課的這種無歌詞的交響樂作品,我採取了由故事中的曲名由來聽賞音樂的辦法來激發學生聽賞的興趣。

在導入本課時,我先讓孩子們自己聽音樂看故事,瞭解音樂家小檔案。學生一看是“聽賞音樂”,都露出了頹喪的表情。於是,我從孩子們爭議的作曲家國籍“奧地利”的“地”入手,糾正讀音後再將孩子們的興趣引導到音樂家上,進而開始音樂家的故事。並事先告訴孩子們故事中介紹了音樂家海頓兩首作品命名的由來,讀故事後告訴我是哪兩首作品。讓孩子們有針對性的讀故事。

《第四十五交響曲》為什麼叫《告別》?孩子們用語言簡述後,我讓孩子們帶着介紹的一知半解聽音樂,説説初聽後的感受。很多孩子都發現了曲首的音樂旋律強,好像有很多樂器在演奏,快結束時音樂旋律很弱,好像都沒有演奏者了。我在肯定孩子們的發現後,我要求孩子們再聽音樂,在聽到有演奏着的離開時“舉手”示意我。有了針對性,孩子們聽的自然也就認真了。

隨着故事的發展,我將聽賞曲目引導到《第九十四交響曲》上,從它的別名《驚愕》上來激發學生聽賞的興趣。為了保持學生們的興趣,我沒有要他們聽全曲感受為什麼叫“驚愕”,而是讓他們先聽樂曲短小的主旋律。旋律中的ff記號,讓孩子們“驚愕”的不得了,對樂曲的聽賞興趣也有了。接着,我讓孩子們自己發現書上書寫的主旋律中,是什麼記號讓他們覺得“驚愕”,從而引入對力度記號的學習。通過“拍手”和“模唱”幹活搜力度加號的變化後,再來聽《第九十四交響曲》,學生對力度記號改變樂曲風格的表現方法也有了一個瞭解。

這堂聽賞課,孩子們參與是非常積極的,在對力度的表現上也是非常的有興趣。教師通過講解、提示,啟發了孩子們的思維,激發了他們的聽賞興趣。無聊的交響樂也能靜下心來聽賞了,音樂知識的學習也不再枯燥,為孩子們今後的感受和鑑賞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14

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顯示:現在的學生熱衷於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他們可以如數家珍似的報出一長溜的、連音樂老師恐怕還未所聞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對音樂課上老師反覆教唱、竭盡所能講解的歌(樂)曲卻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這裏固然能找到許多原因,講出一大串非我們音樂教師所能的理由,但從一個教育者應有的工作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來反思我們的教育,憑心而論,我們的課堂教學本身存在的許多問題恐怕也是一個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一、課堂音樂教學中的“音樂”含量過低

音樂課類似文學課,語言文字解説的多,提及音樂語言、挖掘藝術情感的少。在我所聽到的音樂課裏,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尤其是欣賞課。有些老師的課,他們講得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師的教學中,語言多,音樂少,全然沒有了音樂的我,也沒有了“音樂作品是要悟的”這個道理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我們坦言,講文學我們比不過語文老師(就普通而言),講解數理也非我們所長,為何不發揮我們音樂教師的優勢呢?

音樂課即唱歌課,但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們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裏(課的後半部分)唱歌卻是“老太婆唸經,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裏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當然會到課外去找。找他們處認為好聽、夠味的歌來唱,還工工整整地把它們抄在精心挑選的小本本里,裝在兜裏,並引以為豪。

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我們的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了技能,過於偏重技能,使得我們的中學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中學生當作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裏,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為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師”定位失衡

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裏,很多教師不是笑臉相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站在講台上不挪窩、指手劃腳,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備的教案、時間表灌之。學生回答問題順我者表揚、逆我者斥之並不少見……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平等的教與受的關係,從未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從來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受器,教師絕對是主宰而非主導,學生是完全被動的。這樣的音樂課學生哪來的情、哪來的興趣?也就無從説“我喜歡音樂課”了。

教師做夠做足“教”字這篇文章的多,創設良好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體驗的功夫不足。我聽過少的音樂課,也看過很多老師的教案,總髮現我們的教師在構思一堂課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學全過程,他們經常在考慮的是我該怎樣做、怎樣教,很少考慮學生怎樣來學、怎樣來體驗。一些教案連教師説的每一句話都有了,惟獨沒有“這時學生該幹什麼、此時學生會出現什麼”。他們只想課堂40分鐘我該怎樣安排,卻沒想到作為“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音樂學習本身是一個複雜多樣的變體,神經質的信息輸入不是單一的,應該包括聽覺、視覺、運動覺全方位的。而這種信息的輸入,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積極體驗,那“學”的過程、“學”的結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師的意志強加給學生的多,聆聽學生心聲、把握學生心智、願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師的疾話對的”、“我是老師,學生應該聽老師的話”,恐怕是我們很多老師常有的心態和所説的話。因此,許多教師挖好一個個的陷阱讓學生一個個往裏跳的事總是很樂意去做的。比如説:“對不對?“對”“好聽不好聽?”等等。儘管老師自己都覺得多餘,有時還顯得底氣不足,但總是樂此不疲。

三、課堂教學的觀念落後,方法陳舊、手段及模式單一,教學設施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

一邊是“奧爾夫”、“柯達伊”、……等教學法鋪天蓋地而來,令我們目不暇接,大有我是誰的忙碌驚呼四起之勢;而另一邊卻為音樂與素質教育有什麼聯繫、音樂教育如何滲透德育、中國小音樂教學到底該用什麼譜等“重大問題”爭論休。這令第一線的音樂教師們無所適從,還大有望不到窮盡之態。

一邊是高保真立體聲音響、鋼琴、家庭音樂教育;而另一邊是簡易的手提錄音機加劣質的教學磁帶。

一邊是歌廳、音樂會、mtv盡情享受;而另一邊還在我唱一句你跟一句,先認譜再唱歌,剩餘時間聽錄音。

如此強烈的對比、反差,再加上管理水平與意識,家長們的“務實”,社會對音樂教育的偏見,還有新聞媒體的導向,足以能把我們的課堂音樂教學擠進可有可無、被人遺忘的角落。

音樂小紅帽教學教師反思 篇15

《二泉映月》是一篇很讓人感動的文章,生動記錄了阿炳熱愛音樂,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敢於同命運抗爭的故事,音樂記載了他苦難坎坷的一生。雖然課前有幾個學生就對我説:“老師,這篇文章很感人,好美啊!”但是對於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生,他們很難深刻領悟文章的中心,很難體會音樂要傳達的情感。然而學生的話給了我壓力,在學生的眼睛裏,文章是如此的美,萬一我上的讓他們感覺不到美怎麼辦呀?

一、藉助音樂,理解課文。

我在課堂中多次用了音樂,想借此烘托氣氛,讓學生儘快進入文本,我的設計是這樣的:用音樂渲染激情,上課前,我先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讓優美悽苦的樂聲把學生的深思凝聚起來,帶入一個優美的意境中,接着引入課題:這段旋律你們熟悉嗎?叫什麼名字?引入課題並板書,接着讓學生質疑:你最想了解什麼?隨着學生一個又一個問題的提出,就讓他們帶着問題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課文朗讀,乙級讓學生將自己最喜歡讀的段落多讀幾遍,為第二課時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我是用重組的方式(這也是借鑑了其他老師的方式),以文章的4、5自然段作為中心,這似乎似乎是阿炳在讚歎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這句帶到了文章的第一小節,隨即讓學生積累描寫環境優美的詞語;在懷念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帶到了文章的第二自然段,體會師父對“我”的重要性,在思索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隨機學習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想象阿炳失明後的生活是如何的,讓學生在想象中感受阿炳對音樂的熱愛,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也用到了音樂,讓學生學習第五自然段的時候,我自己配樂朗讀了讓學生找描寫泉聲的句子,以及這泉聲告訴人們什麼?在知道朗讀後的齊讀,我也用了音樂做背景,課後自己還吁了一口氣,感覺很順利。

二、感悟音樂,激情導讀。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情皆美的文章,初讀此文,我便被文中優美的語言文字所描繪的空靈意境所吸引,更被藴藏宇文中但又淋漓盡致流露出的精神美所感染,而當我聆聽完那舉世聞名的二胡獨奏《二泉映月》後,內心更是震撼!這是一篇適合朗讀,而且需要通過朗讀來感悟的課文。我該怎樣來指導學生朗讀呢?

1、先以音樂導入,在優美又激昂的旋律中幫助學生奠定感情基調——對曲子創作者的敬佩。然後給予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學生在敬佩與好奇的情感驅使下,必然會興趣盎然地開始自己的朗讀。

2、放課文朗讀磁帶,用優美的朗讀引領學生,激起他們朗讀的慾望,讓他們主動參與朗讀。

3、用小組比賽的方式,點燃他們朗讀的激情,讓他們不但要參與而且要努力,展現他們最好的朗讀水平。

4、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更易把握課文情感,理清文本所要表達的思想,幫助學生進行情感朗讀。

三、拓展理解,學説結合。

第二課時,我播放《二泉映月》,讓學生聆聽,説感受,但學生較為困難。然後再引導學生抓住第四自然段的重點句“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體會阿炳為何會產生這樣的情感。通過練習上文,“失去師父,患眼疾雙目失明,操着胡琴 ,賣藝度日。”我再次創設情境,進行了這樣的想象説話練習:A、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阿炳怎樣賣藝?B、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阿炳又是怎樣賣藝的呢?C、一天,阿炳發燒生病了,為了度日,他又是怎樣賣藝的呢?使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更深刻地體會阿炳的坎坷經歷,再次為阿炳的不幸而感到傷心難過。當阿炳在無人傾訴的情況下,把情思寄託於音樂表達時,我再次播放《二泉映月》二胡曲的視頻,一曲而終,學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當悦耳動聽的音樂鈴在耳邊盪漾開去的時候,我與我的學生都在心底鬆了一口氣,終於,《二泉映月》欣賞“完”了,也欣賞“懂”了!面對着一張張因收穫而快樂的臉龐,注視着一雙雙因興奮而清涼的眼睛,我又一次想到了“以人為本”這個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的,課程改革最關鍵的是改變過去教師“滿堂灌”的現象,聚焦於學生的探究、發現、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其交流合作的能力;不是隻注重知識的傳授,而要使學生在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獲得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下課鈴又一次奏響,我卻依然沉浸在《二泉映月》美妙的旋律中,沉浸在學生創造的美妙課堂中。原來,學生完全可以成為課堂的主人,原來他們可以更美的!那麼我又有何理由去埋沒他們的“美”,為何不信任地挖掘他們更多的“美”,為何不微笑着欣賞他們更多的“美”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pnyen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