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小紅帽教學反思(精選19篇)

小紅帽教學反思(精選19篇)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1

《小紅帽》是童話故事這一課中的一首歌曲,曲調流暢、活躍。是兒童比較喜歡的一首歌曲。本次課“以情景為中心”進行教學,以“情感為主線”開展課堂教學,創設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樂中學”,在生動、形象的情境過程中感受音樂,獲得情感體驗。在教學中我製作了生動的課件,利用一系列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低年級學生有好奇、愛動、模仿能力強等特點,我就運用多媒體展示童話王國,通過在童話王國的一系列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動畫、闖關,看故事、模仿動作等教學環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感受音樂,並在看故事的過程中以邊聽音樂邊講故事的方式,即知道了故事的梗概又聽音樂,在潛移默化中為學習歌曲做了鋪墊。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因為之前多次聽了旋律,所以能較快的學會歌曲。在學會歌曲後我設計了給歌曲做舞蹈表演的教學環節,但在表演時,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班裏音樂成績好的同學總是搶着作“主角”, 而一些表演能力一般的同學卻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可是他們的小眼睛裏卻分明流露出無限嚮往,於是我先讓踴躍的學生上台表演,而對於沒有勇氣的同學我讓全班同學一起做,這樣同學們都很快樂的參與到活動中,能用簡單的動作去感受音樂,用自己的動作愉快的表演舞蹈。

小紅帽教學反思(精選19篇)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我會給予積極,鼓勵的評價,在聽音樂和個別同學表演時能引導學生用拍手等動作配合,同時培養了合作意識。以學生為主體,設計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課堂中充滿音樂。通過綜合運用欣賞、歌唱、表演等各種手段,培養學生音樂審美素養和審美能力。教學中隱含有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逐步培養學生的辨別能力、自我保護意識。

本次課有些地方我覺得應該注意一下:如在教學中注意每個環節的時間安排要合理。用有趣的方式(如擊鼓傳紅帽等)對歌曲的演唱進行驗收,讓個別同學唱一唱,看看掌握的情況怎麼樣!識譜唱譜並不是二年級的掌握範圍內的,我在教唱整個歌譜時,學生唱的不太理想,如果我只選擇一兩句來教的話,學生可能會掌握的更好。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2

歌曲《小紅帽》一課,是音樂課改教材二年級下學期的歌曲教學課,如何讓學生掌握氣息(急吸氣)方法更好地表現歌曲的情緒,並讓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創編活動,體現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本課設計,我從教材入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教法,突破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技能、技巧,並鼓勵學生大膽進行音樂實踐活動。

在發聲練習過程中,教師用親切的語言激發學生演唱的興趣,師:春天來了,聽!百靈鳥在放聲歌唱春天的到來,她在把這個消息報告你,報告她。她的聲音多麼的動聽!讓我們同她一起歌唱美麗的春天吧!教師範唱“啦啦啦。。。。。。”用“急吸”的方法演唱。並引導學生模仿老師的演唱方法,模仿百靈鳥清脆悦耳的聲音,用輕快的聲音,積極地咬字報告春天的到來。把小朋友盼望春天到來的心情唱出來,讓學生初步感受,模仿演唱方法。

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我首先抓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這一特點,給學生富有感情的講述《小紅帽》這一童話故事,並向同學提出思考的問題:童話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同學們聽得認真,回答問題踴躍。在學生聽範唱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歌曲表現的內容。採取讓學生模唱的方法進行學習歌曲,在模唱的過程中,通過比較法、探究法選擇歌曲的演唱技巧。(急吸氣的方法)師問:哪種演唱方法更能表現歌曲的情趣?讓學生感受、體驗並選擇正確的演唱技巧來表現歌曲的情緒。在跟着老師視唱旋律中,讓學生仔細觀察樂句的特點?用對比的方法比較樂句的相同與不同。在學唱歌詞的過程中,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學習(小組演唱,律動表現、獨唱等)。學生的興趣很濃。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鼓勵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我結合歌曲的特點,給學生創設音樂表現的機會,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師説:今天我們學習了《小紅帽》這首歡快活潑的外國兒童歌曲。下面我們要對這首歌曲進行創編活動,你可以為歌曲改編歌詞,也可以加入情節進行表演,還可以用自己製作的打擊樂為歌曲伴奏等等。看誰的思維最活躍,誰的表演最精彩,誰的想象力最豐富。 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自由組合了故事表演組、歌詞創編組、器樂表現組、續編故事表演組。學生的創作的興趣很濃,都分組進行了展示,師生進行講評。學生們在歡快的情緒中結束了音樂課。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3

在歌曲《小紅帽》教學時,我設計了給歌曲做情景表演的教學環節。但在表演時,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班裏音樂成績好的同 學 總是搶着作“主角”, 而一些表演能力一般的同學卻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可是他們的小眼睛裏卻分明流露出無限嚮往……這樣就使得活動失去了平衡,以及我想讓所有同學都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的初衷。我靈機一動,出示了兩幅畫,請小朋友比較一下哪一幅更形象?同學們都説第一幅好,我故意問為什麼,學生説:“第二幅畫只有小紅帽、外婆、和大灰狼比較單調,第一幅除了這些還畫有房子、花、草、樹、小鳥等等,看上去更漂亮”。我説:“對了,雖然這些只是配角,但是加上他們,圖畫就更豐富了,我們的表演如果加上他們,一定會更生動的。我們班是不是還有一些小朋友沒有加入到我們的遊戲呀,你們願意讓我們的表演更生動嗎?”這麼一説,同學們的積極性全部被調動起來了,隨着音樂的流動,小朋友們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之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所以我想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創造性思維方式和靈活的應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讓我們成功的扭轉教學被動的局面,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4

課堂是學生的舞台。

教師是也只能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過多的展示勢必撼動學生的主體地位,他們缺乏了表現的機會,缺乏了“綻放”的體驗後肯定是影響注意力的。這節課,我何不在“質疑”、“解疑”上再多給學生一些時間和空間呢?何不取消那幾個“有梯度”、“見水平”的預設問題呢?

公開課的目的不應只關注教師素質的檢閲,還應成為學情研究的真實素材。

過多地關注教師素質,只會促使“作秀”、“表演”,而關注學情,課後共同研究學情,則能使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增強。比如這節課中,學生不能提出“‘由學講到教沒有過渡,缺乏邏輯性’的説法正確嗎?”這個問題,教師值得研究;學生看投影的目的就是為了抄筆記值得研究;平日裏學生髮言積極,大型活動就膽量小了,值得研究;成績最差的張文迪同學大膽發言,正確地回答出問題值得研究……

完不成既定任務又何妨。

絕大多數執教公開課的老師坦承:“這課還得‘回火’,不然孩子沒法吃透”,我也是,明天肯定得講深講透文意,否則學生月考就要“愁斷腸”了。何不上成常態課?何不實實在在地完成前幾個環節?我警醒自己。下次,咱就在教室上課,就盡情地讀,敞開了説,熱烈地討論,不見得不精彩。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深處漫溯”會發覺自己課堂中缺漏甚多,惟求循着“人的教育”的初衷不變,惟願學生們能快樂地馳騁!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5

在閲讀教學中,要抓住語言因素,突出語言文字訓練,通過適當的練習,鞏固並綜合運用已學過的語言文字。在朗讀和説話的訓練中,通過充分討論,落實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學生讀了青蛙認為小鳥説“大話”那段文字後,我先讓學生弄懂什麼是“大話”。同學們逐一解釋為“吹牛”“做不到,也要把它説出來”“沒有根據的話”“假的”“太誇張了”,經過不斷點撥,學生對這個詞的理解逐步向課文中所表達的意思靠攏。而且通過語言文字的運用,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但是後來我想,雖然我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同時也注意到如何體現老師的“導”。分角色朗讀的訓練,我先完全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但從學習的效果看,優秀的學生,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孩子,自主學習的效果明顯,能讀出不同角色的特點,可是對於一些後進的學生,效果就有待提高,他們讀得並非是聲請並貌,甚至有些疙疙瘩瘩。我們是否可以在引導之後,孩子們自學練讀之前,我先和個別學生分角色朗讀,全班評價後再讓孩子深入研讀。是否可設計這樣的導語:你們能讀得比他們更好嗎?想想哪些地方怎樣讀才會讀得更好?這樣設計,既可以不挫傷後進生自信心,又可以這些孩子一個模範學習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激發全體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再一次跟文本深入對話,改進先前的不足,注意把握住重點詞句的朗讀。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6

《雨鈴鐺》這篇課文,內容短小精悍,語言清新優美,生動活潑,充滿了情趣,是一篇豐富學生語言,積累學生語言,訓練學生語感能力,獲得初步情感體驗的好課文。在鑽研了教材之後,如何通過朗讀,領悟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何巧設環節,引導學生想象,促進個性化學習?是備課過程中我不斷思考的問題。課後,我對這課的教學過程進行了認真反思,總結出了一些成功之處:

一、展示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老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激-情地學習?展示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是這節課的一個優勢。

二、提高興趣,讓學生愛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特別是直接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説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教學這課時,我以《小雨沙沙》這首歌導入,看着他們興奮自豪的樣子,我知道這節課開了個好頭。課上,我充分利用學生愛聽“好話”的心理,“你真棒!”“你真會想!”“你讀得太美了,真希望現在就下場春雨吧!”等鼓勵的話我會毫不吝嗇地送給他們。特別是送給學生第一份“豐厚”的獎品時,我感覺到同學們的興致更高了,學習的動力更強了,都紛紛舉起了小手,用渴求的目光注視着我,顯然這種獎勵機制奏效了。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7

在上這一課時,學生對於非典很是陌生,所以我在第一課時開始時瞭解並觀看了有關非典的畫面,把學生帶入了非典抗戰前線。第二課時從也信這個人物入手又安排了一組許多人與葉欣的遺像告別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了“花圈如海,淚水如雨”的動人場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什麼葉欣會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這樣帶着問題去研讀課文。第三課時安排了:面對葉欣的遺像,假如你是她的同事、孩子或她曾救治過的病人,你會對她説什麼?然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犧牲的不止葉欣一位醫護人員,還有許許多多,又出示了一組醫護人員的照片,這樣加深了學生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犧牲的這些醫護人員的肅然起敬的感覺。結束時讓學生觀看醫護人員在抗擊非典戰鬥中工作的場景,又一次把學生帶入情境中,更體會了他們是“永遠的白衣戰士”,而且更能理解課題用“永遠的白衣戰士”比“永遠的白衣天使”更恰當,説明他們不僅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戰士,是犧牲在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的,而且“白衣戰士”更能體現戰爭的殘酷和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8

《將相和》這篇課文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而成的一篇歷史故事。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記敍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三個小故事相對獨立且又互相聯繫。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讀課文,理清層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接着重點教學《完璧歸趙》,畫出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總結學習方法,最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我注重對學生進行“抓住人物特點”的學習方法指導。藺相如被封為上卿,廉頗很不服氣。我讓學生體會廉頗為什麼不服氣,有個學生説要站在廉頗一邊,他説:“廉頗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拼了命地在對抗敵人,多危險啊!所以廉頗不服氣,我能理解。”被他這麼一説,個別學生一致贊同他的看法,都覺得藺相如不過是憑一張嘴,就爬到廉頗頭上,覺得不公平。於是,我拋出探討的問題:“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張嘴,沒什麼能耐?説説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藺相如並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學生通過學習討論,找出句子説明藺相如並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如“……我指給您看”這是有謀。“我的腦袋和璧就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這是有勇。“我就跟你拼了”這是捨身救主。“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為趙王擊缶。”這體現了不畏權勢。

當我問到課文中你更喜歡誰的時候,很多學生説喜歡兩個人,並且能細緻地説明喜歡的理由,特別是説藺相如的,把人物的性格特點説得很全面、很到位。比如有:政治眼光長遠,懂得權衡利弊,不與廉頗爭執,心胸寬廣,機智勇敢,一心為國,維護國家尊嚴。而説廉頗的基本是英勇善戰和勇於認錯。

通過學習,學生對兩個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認識,但是要想真正領悟品質還需要一個內化的過程。為此,我大膽地請同學自編、自演課本劇,學生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故事或一個角色進行表演,本課的課本劇表演有進步 ,孩子們能夠把人物的特點表現出來。比如藺相如説話時的理直氣壯和廉頗的不服氣和後悔、慚愧都能奶好地表現出來。

通過演課本劇,學生們對人物性格的感受越來越真切,但同時也會對廉頗這一人物形象的認識產生偏差。所以我最後安排了小練筆“廉頗深夜靜思”。孩子們的思考過程,其實就是廉頗認識轉變的過程。練筆之後,廉頗的形象也在學生們的腦海中樹立起來了。此時,他們明白了:藺相如也好,廉頗也好,他們的偉大就在於以國家的利益為重。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9

《打掌掌》這一首童謠的學習加上音樂遊戲的環節,讓老師和孩子們覺得非常開心,孩子們在遊戲中玩,在玩中學習,學習內容可以深深地紮根在孩子們的腦海中。同時,通過這一堂課的學習,孩子們的節奏感得到提升,音樂表現慾望也得到增強。孩子們能夠從遊戲中感受音樂的美妙之處!

這是一首童謠,流傳於江西鄱陽一帶,是小朋友們在一起玩對拍手掌遊戲時的兒歌,全曲僅8小節,只用了mi,sol,la3個音,節奏明快,口語化。

我以《打掌掌》為背景音樂教孩子們玩打掌掌的分解遊戲,讓孩子們對歌曲有個整體的印象。緊接着,引導孩子們隨着節奏念歌曲的唸白部分,引導孩子們在反覆的遊戲中熟悉音樂,再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學習歌曲,學生很容易就學會了歌曲,最後,再讓同學把節奏和歌聲結合起來,大部分的同學都能做的很好。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10

《一個蘋果》這篇課文,課文記敍了在上甘嶺戰役中,八位志願軍戰士在防炮洞中,儘管乾渴得厲害,卻捨不得吃完一個蘋果的感人故事,歌頌了志願軍戰士互相關懷、體貼的階級友情。這是一篇情感性很濃的課文。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進行情感體驗,使學生的情感、教師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三者達到共鳴。在教學中具體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了一個“情”字

主要運用了“激情引趣,渲染情感”的階梯性閲讀教學方法。

就是在教學中實現了層層深入、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使情感逐步昇華,水到渠成。

二、突出了一個“巧”字

教學中,我只設計了一個問題:“誰該吃這個蘋果?”讓學生抓住人物的具體描寫深入研究,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又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牽一髮而動全身”,由這一問題輻射全篇,體現了巧妙。

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一個副板書:“他渴呀!他應該吃這個蘋果,但是……”並圍繞這個問題巧妙地貫穿了全文,同時讓學生情感逐步地昇華,深深地體會了戰友間階級友愛的情感。

三、注重了一個“法”字

在教學中,我注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運用了邊讀書、邊畫、邊批註的讀書方法;教給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課文的方法等,培養了學生閲讀能力。

四、體現了一個“諧”字

在教學中,做到了欣賞學生,運用激勵的語言評價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後進學生,如開始的腦筋彎彎繞遊戲,對讀得慢學生的尊重等,真正地做到了師生關係的民主和諧。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11

《山中訪友》這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文章。以此文為依據,進行學習意圖有兩個:一是,通過感受作者描繪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是,學習作者運用想象來表達情感的方法,同時積累優美的語言。

一、依據教材,加強基本功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對於農村的學生來講體會美、感悟美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他們生活的經歷太單調,太單一感觸就比較匱乏。為了調動他們審美情趣,我運用美文賞讀教學法。一堂好課要有好的預設,在講課之初我先讓有條件上網的同學聽《山中訪友》的朗讀。然後跟讀最後在班上示範讀。

初上課,讓沒有在網上聽朗讀的同學先讀課文,讀的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同學聽的很隨意,表情木訥,甚至有的同學都不知道已經讀到什麼地方了。當這樣讀完整篇文章後,班中大部分同學都不知道課文講了什麼內容。隨後我讓劉雨欣(網上聽過)同學讀,這個同學平日裏朗讀基本功好。我發現在她讀的過程中同學聽的都很認真,面部表情也豐富了。因為她的原因帶動了整個課堂的氣氛。當我讓學生將書合起來,我讀他們接讀時就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我讀“走出門,就與微風( )”“風中含着露水和( )氣息”“早晨( )!”同學們居然可以背出來。此時我發現同學們已經進入了作者優美的文字中,所以我趁機問:“通過這些描寫,你是否讀懂了作者是什麼樣的心情?”結果班中所有同學都舉起了手,我讓同學一起回答,答案很準確。因此我總結出:調動學生對美好事物、優美語言的體驗和感悟很有效的辦法就是:引領作用。所以佳文賞讀再跟讀再示範讀的方法是我語文教學的一種新模式。很多學生對文字感覺也就是視覺感較差,但聽覺遠遠好於視覺。所以這種模式是將視覺轉化為聽覺,讓學生更好的吸收。通過聽、讀兩項訓練讓學生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朗讀除了要調動審美還要注重基本功的的訓練,我採取糾錯法。為了強化認字、字字的能力,在讀文過程中讓每個學生認真去聆聽,讀完後讓其它同學找讀錯的地方,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聽的能力同是又將説結合起來。因此,教學中我也注重學生聽、説、讀的能力。

二、依據教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運用想象的手法來表達情感是本文的特色之一。偉大的愛因斯坦説得好:“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為了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我採用了模擬情境法:照課文句子仿寫句子。當文章講到作者與山中景物對話的段落時我讓學生跟班中的具體事物結交一位朋友,然後想象想對這位朋友説的話。有的學生將盆花看成是自己的一位朋友,對花説:“你好!美麗的滿天星!你綻放的每一朵小花,都是在邀請我去品香嗎?”有的學生對鎖頭説:“朋友,你好!忠誠的守位者,默默的工作,謝謝你。”……聽着學生表述我欣慰術了,同時也感到了無比的幸福。是的學生的想象力真的很豐富,是一個巨大的寶藏,需要我們去開發。

通過《山中訪友》一文的學習,學生不但增加了生字、新詞的積累,還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情趣,豐富了想象力,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濃厚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樂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當然,通過本課的教學,我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如怎樣通過活動開展,更好地體現語文教學的思想性;如何巧妙設計活動、挖掘活動的深度,使活動與教學內容不至於流於形式,達到設計意圖和課堂教學目標;如何將活動延伸至課外,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思維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這些問題還有待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探索,讓語文課真正有效地“活”起來。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12

一、三點收穫:

1.兩點“突破”。“不求完美,但求突破”作為本次教研活動的中心思想,“追求高效課堂”是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為了體現中心思想,凸現主題,我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1)教學內容的“突破”。從教材的編寫來看,因為考慮到學生認知水平的侷限,似乎突出了對“a÷b÷c=a÷(b×c)”的理解,而有意識地淡化了對“a÷b÷c=a÷c÷b”和“a÷(b×c)=a÷c÷b”這些形式的理解。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由於是在“解決實際問題”和“連除的運算”的背景下來研究“連除性質”的,引導學生在理解“a÷b÷c=a÷(b×c)”的本質意義的同時,不可避免會碰到對“a÷b÷c=a÷c÷b”的理解。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既成為了課堂教學規律拓展的內容,也成為了認識規律逐步完善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我有意識的設計了相關的變式題目,讓學生完整的認識了“除法性質”,還進行了有效的拓展。

(2)教學方法的“突破”。本節課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自始至終整個課堂都變成了學生表演的舞台。由學生去發現規律,探究規律,總結規律。通過學生“自己做自己講”,讓學生去傾聽學生的思想,更有代表性,更有吸引力;通過“極限挑戰”賽讓學生去體會、去感受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理解得更深刻;通過“你有困難我來幫忙”活動化解重難點,運用“互幫互學”,加強了教學針對性,讓知識落實得更到位,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2、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教學流程上我從“唱響口號”開始,設計了“小試身手”“熱身活動”“一式定音”“深化認識”“獨立解題”“你挑我講”“應用拓展”等環節,環環相扣,步步引入。特別是“熱身活動”,讓學生耳目一新,極大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慾望。“你挑我講”活動,讓平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不再在課堂上顯得無所事事,被同學選種為心中“小老師”,自然是莫大的光榮,也為他們今後更加努力學習樹立了信心。

3、關注學生的心聲,構建輕鬆愉悦的課堂。

在這個課堂上,我極大的滿足了學生表現慾望,每個學生都在課堂上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本着“學生有疑問,我們當堂就解決”,“學生有感想,我們一起來傾聽”的宗旨,我不放過教學中學生的一點一滴的異議,讓每位學生都體驗到“大快人心”之感,真正體現了口號中所提倡的“認真傾聽,大膽表現”。教學中“温馨提示語”,課結時“老師送給你們的話”,構建出了一個和諧、輕鬆、愉悦的課堂。

二、兩點反思;

1、學生“悟”得不深。在第一環節“小試身手”中,如果每位學生兩組題目都做,自己去對比,感悟,印象會更深刻;在“熱身活動”中,如果將一分鐘的比賽時間再增加一分鐘,學生的體會會更深刻;在“深化認識”中,對兩種思路分析得更透徹一點,學生對算理會理解得更深刻。

2、作為一節計算課,在各種不同形式的大量練習之後,讓熱鬧的課堂沉靜下來,安排4、5道的獨立計算練習,檢查一下教學效果,老師做到心中有數,學生學得也會更紮實一些。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13

這節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和啟發。如果説有“閃光點”,我自認為有以下 幾點:

一、 以誦讀為主。七年級的學生學習《江城子·密州出獵》,有一定的難 度,誦讀是最好的方法。讀題,讀作者,讀課文,讀註釋,通過多次的“ 讀”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把握語感,瞭解詞的思想感情。

二、質疑探究。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先在小組裏提 出,小組探究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在班上提出,師生一起探究。學生 提出的問題先由其他同學分析解決,老師點撥。這一環節的訓練,學生 提出的問題的“面”廣,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三、討論延伸。由老師設計問題,讓學生討論解決。目的是引導學生 把握重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學生帶進作者所營造的意境裏,品 味這首詞的美。水到渠成地感情朗誦和背誦課文。

根據新課標精神,改革課堂教學,實施創新教學模式,實行民主、開放 、以生為本的教學,讓學生“走出灌注”。以上幾點正是這一精神的體現 。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學習勁頭高漲,與老師配合得較好 ,課堂氣氛活躍,較好地完成了這節課的學習任務。(這節課的學習目 標是:1、朗誦、背誦。2、感知、品味)。

這更使我深刻地認識到:要教好古詩文,一定要透切理解新課標的精神 ,指導教學活動,利用最佳的教學方法,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對古詩文的教學才有促進作用。

當然,存在的問題也不少,上課時情緒比較緊張,普通話不夠標準,對 這首詞還理解得不夠透切等。比如,一學生提問:“為什麼文題用“密州 出獵”而不用“密州打獵”?一個同學回答是因為作者當時想到“出”,沒有 想到“打”;另一個同學回答是因為他們打獵要走出城裏的原因。我的補 充回答是:同意第二個同學的説法,還有一個原因是“打獵”是口頭語, 而“出獵”是書面語。這顯然是不到位的牽強的回答。造成這原因是因為 對古詩文知識積累不多,理解不夠透切。這警示我趕快廣泛閲讀古詩文 ,積累這方面的知識,提高文化素養。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14

《鳥的天堂》一課,脈絡清晰,記敍了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分別描述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羣鳥活動的情景。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教學這樣的課文,就是要通過朗讀進入文字所描繪的意境,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教學中我就重點引導學生想象“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沒想到想象不僅產生了豐富的畫面,還產生了我所沒想到的。

一、在想象中豐富畫面

學習課文時,我以作者的心情為線索組織教學。在第一部分,學生不難體會作者驚訝、讚歎的心情。我先讓孩子們找到形容樹的詞句體會,想想作者為什麼會如此驚訝,重點放在課文的第八自然段──描寫樹的部分。這一段話語句非常生動: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説説自己的體會,也許是文字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是很遠,除了感受到一些美麗與生機之外,似乎沒有深深地打動他們。或許是心還沒有沉靜下來,所以很難感受到作者這份在寧靜中的美吧。

一直以為看景讀景,是非要帶着這顆善感寧靜的心才能品味到其中的美麗的。為了能給學生營造氣氛,我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後,我開始動情地朗讀這一段話,慢慢地,孩子們的臉上有了一絲沉醉的氣息,好像已漸入佳境。當我讀完課文,他們開始踴躍地描述自己眼前出現的畫面:

生1:我看到一棵很大很大的榕樹,像一片森林,樹葉碧綠碧綠的,把河水都映綠了。

生2:我看到大榕樹的葉子非常光滑,像塗了蠟一樣,反射着那翠綠的顏色,刺得我們眼睛都有睜不開。

生3:我看到一樹碧綠的葉子,樹葉微微地顫動着,好像榕樹正在悄悄長大。

生4……

聽着孩子們的描述,我心中竊喜,看來這一招還真管用。記得以前學習這種畫面感很強的文章,也常用這種方法,而且屢試不爽。當孩子們全身心地投入到作者所描繪的文字時,才能讓想象插上翅膀,調動已有的經驗與積累,與作者的文字銜接起來,填充認知上的一些空白,讓畫面變得豐富生動。

二、我所沒想到的

第一部分的教學取得成功,於是教學第二部分時我又故伎重演,引導學生想象榕樹周圍千鳥競飛、百鳥齊鳴的景象。我先用優美的語言描繪晨光中的大榕樹,“……那翠綠的顏色,更加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突然,靜寂的樹林中起了一聲鳥叫……”這一次學生更加踴躍,他們迫不及待地向我述説出現在自己眼前的畫面:

生1:我看到許多鳥在我周圍飛,它們擋住了我的視線,我的眼睛裏除了鳥再也看不到別的。

生2:鳥太多了有的甚至停在我的頭上、落在我的肩上。

生3:我彷彿看到了一場精彩的聯歡會,最先飛出來的是報幕的主持人,然後鳥兒們依次出場,紛紛登台表演節目。

我忍不住為學生豐富的想象叫好,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説:“我看到鳥飛出來拉屎。”哄的一下,教室裏炸開了鍋,剛才還沉浸在聯歡會中的同學們一齊鬨堂大笑起來。聯歡會上出現了不和諧音符,我不由得火冒三丈,正準備發火忽然想到《富饒的西沙羣島》一課,於是待學生稍稍安靜我便問他們:“還記得《富饒的西沙羣島》這一課嗎?可別小看這些鳥糞,這可是寶貴的肥料,正是靠這些肥料提供養分,榕樹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長這麼大,長麼茂盛。大榕樹為鳥提供舒適、快樂的生活環境,大榕樹成了鳥的天堂;鳥在榕樹上生活,也為榕樹提供肥料。鳥離不開樹,樹也離不開鳥,大自然的和諧美好使巴金爺爺不由得讚歎“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聽了這番話剛才還嘻嘻哈哈的同學們一下子安靜下來,我也輕輕地吁了口氣。

課後,回顧這節課,有一點值得肯定那就是:讓學生沉靜下來,潛心閲讀,全身心地投入到作者所描繪的文字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形成豐富的畫面,這樣才算讀出真味。但是同樣的想象卻產生不同的結果,那是因為課堂是動態的隨時有新的內容生成,教師對課堂中的生成預設不夠。不過就算是這樣,學生出現了意想不到,甚至奇怪荒謬的答案,教師也不能發火,而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只有師生和諧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15

昨天我上了一節公開課,講的是《燈祭》,説實話這節課講的不理想,不像以前做公開課下來,感覺輕鬆舒暢,有一種酣暢淋漓之感。這節上下來總有一種失落感,好像心裏堵着一塊石頭,總是沉甸甸的,難以釋懷。我對本課進行簡要反思:

①引領學生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語文訓練,如在我提燈過年聽別人誇我的的能有多好時生髮揮想象別人怎麼誇體會女兒對父親的摯愛,以及父親死後我家過年與別人家過年不同情景一段,讓學生感悟對比手法,在父女對話一段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在豐厚的情感、豐富的內涵中使語言訓練立體化,實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②文字是一種符號,往往在文字背後藴含着豐富的情感和內容,包含着多處“空白”令人遐想。像作者點燃玻璃燈,周圍的夜色顫動了一下,此時作者的思緒肯定也隨之顫動,我適時抓住這一空白點進行拓展:此時你就是作者,你此時的心情怎樣?你會對逝去的父親説些什麼?個體面向父親告白,是個性化的,也是再現課文具體內容的,這樣很自然地就把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與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引導學生更深地感悟了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16

《匆匆》是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詩歌般的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足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提示了舊時代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全文語言優美,內容趣味性強,運用了大量對比,比喻,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具體。

這一節課,我認為有幾點較成功的地方:

1、我擴展了讀書領域:

學習語文,是學生接受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教育,同時也是提高他們語文實踐能力的過程。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為了擴展學生的讀書深,廣程度,我擴展了讀書領域,上課時,課件播放有關朱自清的圖片簡介,配畫課文朗讀引導學生提前進入如詩如畫的散文境界中,為新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課後,收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進一步感悟時間的珍貴。

2、反覆誦讀,積澱感悟:

朱自清先生説:“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卻在情感的濃厚”。此篇散文最為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語言的優美,二是其情感的濃厚,引導學生深入地讀,富有個性地悟,結合自己內心的情感體驗去讀,去傾聽,傾聽作者的彷徨,傾聽作者的無奈,傾聽作者的傷感……及對人生的思索。讓學生在閲讀中揣摩,在閲讀中體會,在閲讀中領悟,在交流和討論中説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在這節課上也有較好的體現。

3、利用課件,回憶我們的日子是如何匆匆溜走的,並仿寫:

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試圖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驅動學生靈動的心,飛揚他們智慧的語言,從而達到積累與運用的有機結合。

上完這節課,我覺得有很多不足之處,如:1、個別學生參與不夠主動,依賴小組其他成員。2、還有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沒有形成系統,表達不夠明確,有的地方支離破碎。3、還有的學生不能認真地聽別人的發言……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17

昨天上公開課,執教《貓》。感覺還是手忙腳亂,進行不完,一點也不輕鬆。

我想,或許是我設計的問題太多。四個問題需要四個小組來彙報。就是正常的話,也就是孩子們都能順利、切題彙報,加上其他孩子的補充評價至少也需要二十到二十五分鐘,稍微一耽擱就得三十分鐘了,加上課前的資料展示,是很難在三十五分鐘之內完成所有預計展示的。

所以設計的問題太多,這是失誤的原因之一。其實正如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一樣,課堂也不可能那麼完美,那麼面面俱到,完全可以捨棄一部分,抓住重點進行。如果一味地追求全面,那結果只能是殘缺。---這樣的教訓不是一次兩次了,所以要記住了,不可以再犯。

抓重點,讓課堂就像閒庭信步一樣。

老師們在評課中説是否可以不設計探究問題,讓孩子們自己自由地預習,自由地展示彙報。不要用既定的探究問題束縛了孩子們的思維,那樣孩子們才會有奇光異彩。這不可否認,孩子們自己的想法才是最珍貴的。但是我還是有些擔心,那樣的話豈不亂了套?該交流的可能會交流不到,不該交流的也許會滔滔不絕地沾滿了整個課堂,就像郭思樂教授的博客中引用的一個笑話“司馬光,你為什麼砸缸”?一樣,豈不把老師急得暈倒……矛盾的生本啊!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18

執教了《祖國,我終於回來了》一課後,無論是對教材的內容,還是對作者的感情,以及學生對課文的的學習興趣,我都有了更深的體會。在教學中,我把“讀”貫穿始終,用讀書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學生們積極參加教學活動,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自始至終都在認真地讀、領悟、體驗、揣摩,從而感悟課文的真諦。

此外,我重視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精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趣。深入地瞭解學生自主研究的情況,並參與研討,建立自主互動的課程學習空間,努力創設新型師生關係。及時、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對其學習方法及時進行總結與肯定,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引領作用。在學生充分地彙報後,我又及時地加以總結,同時有效地佈置下一步研究的內容,使學生更好地交流課外收集的信息,提高知識水平。學生不僅可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領悟到閲讀的過程和方法,從而學會閲讀。同時,一種強烈的正義感、一種民族自豪感、一種對美帝國主義的憤慨之情和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中國人的責任感,也會伴隨着情感的體驗過程油然而生。

小紅帽教學反思 篇19

本課在教學設計上符合了學生的特點,課件及錄相的適時播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堂課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學生“動起來了”,學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較好的鍛鍊。以下是我這次教學的心得:

一、良好情境的創設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

在這堂課裏我適時的播放了錄相“威尼斯的風光片”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好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不住的發出嘖嘖的讚歎,這就為學習課文體會“威尼斯的美”奠定了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一直推崇情境的創設,並奠定一個情感基礎,以此達到與文本的共鳴。多媒體的出現集音像等為一體,對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條件。當然在這裏我們要注意多媒體的使用要恰到好處,否則有的太多太爛反而影響了課堂的質量。

二、讀中感悟,體驗“美”

我們都知道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和感悟能力,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讀”,採用多種形式的讀,比如:教師的範讀、自由朗讀、默讀、競賽讀等等。著名語文教育家於永正、於漪都是採用這種教學法是學生乃至教師達到情感的共鳴的。

本堂課我在教授“研讀課文,欣賞美”這個環節時,我讓學生通過比較閲讀,體會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好處,在用讀的方式表示對小艇的喜愛。發揮想象,體會情景——如果你也乘上了這樣的小艇,飽覽着威尼斯水城兩岸秀美的風光,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會產生哪些新奇的想法?有了這個前提,在請同學們帶着這美好的感覺一起朗讀他們就很容易的讀出了“坐在小艇裏的情趣”。

通過這樣反覆的不同形式的朗讀,學生的情感被激發了出來,有效的實現教學目標,體會到了俄“威尼斯的美”,從而理解了課文內容尤其是明白了“小艇與威尼斯人的密切關係”。當然指導朗讀時,我的語言還有待於精煉。

三、朗讀的同時,感悟寫作方法

本課一個教學的難點就是對於寫作方法的領悟。這篇課文采用了抓住事物特點並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進行描寫的方法。寫作方法一向是教學的難點。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我想了很多。最終決定教師的引導要多一點。我就把這種提示分散到幾個環節,比如在“小艇樣子”這部分時,我讓學生找出小艇的特點,並想想在表達上有什麼不同之處,學生很快就説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想到這裏就説明學生有所瞭解了。在最後的總結環節中,我再引導,學生的體會就深一些。對於抓住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就能掌握些。在課下的小練筆中學生的作品讓人耳目一新。

一直以來我都在反思我的教學,這節課的教學設計通過這堂課的反饋,感覺的出還是適合本班的學情的。在激發興趣方面還是可以的,只是我自身的語言表達和情感感染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我每次講課都有個遺憾,就是教學設計在課堂中體現的不是很好,所以我的課堂的駕馭能力還要加強。

我想教學能力的提高在於不斷的學習和不斷的實踐,並不斷的反思。我一直將語文教育家賈志敏的“紮實、平實、樸實”的課堂標準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爭取在學習別人優點的同時,不斷反思,不斷進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7x3dr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