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精選20篇)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精選20篇)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1

所謂師生互動主要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方式之一。通常以教師發起為主,然後再邀請學生與之配合實現某個教學任務,或與教師共同解答疑難問題,以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互動,活躍課堂氣氛的常用方法。師生互動的主要目的即師生通力合作完成某件事情,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精選20篇)

一、中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形式

1、師生間的互動

中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最基本的互動關係表現形式。通過師生間的交往,提供給學生髮揮音樂潛能和解決問題的機會,給予他們發揮想象力和表達自我的充裕空間,使其積極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自由盡情地參與到各種音樂活動中,體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並實現身心的和諧發展;同時也提供給教師輕鬆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出自身教學的積極性。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應採取多樣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令雙方在共同參與的活動中交流、溝通、理解,幫助教師減輕壓力,避免學生感到枯燥,促使每位學生都產生與夥伴共同欣賞體驗音樂表演的興趣,嘗試性地用音樂形式表現出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而快速實現教學目標。

2、生生間的互動

中學音樂教學中,不僅需要師生間的互動交流,也需要生生間進行有效互動。音樂教室要給予全體學生學習音樂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有享受學習音樂文化的權利,使每位學生都具備超強的音樂藝術能力,為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因此,中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不可只關注師生間的交流溝通,還應促進生生間互動交流。在學生眼中教師具有一定的威信,而同學則是每位學生最要好的朋友,故而教學環節中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學生之間的互動,只有學生之間自然和諧,才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

二、中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作用

1、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氣氛

中學音樂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利於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師生互動的過程有效轉化了師生角色,使其真正形成了共同學習體,創設出更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通常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形式,要實現師生間的討論對話、表演問答等,必須基於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之中。學生只會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下毫無忌憚地吐露心聲,積極闡述自己的觀點思想,從而改變既往教師一言堂的課堂教學模式。音樂原本就是相對自由的藝術,它以情感體驗和自然之美為追求。增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才能讓師生共同享受體驗音樂,令學生在自由的環境中學習音樂。

2、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

中學音樂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教學方法,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增強。新課改倡導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摒棄傳統重教形式轉變為重學形式,即將重視教學過程變為重視教學成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使其學習的主體性作用充分發揮,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因此,要實現這個方面,音樂教師有必要採取科學先進的教學模式,也就是師生互動式教學。可以説,採取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才能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促進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而只有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才能促使其更加豐富多彩。

3、促進師生情感交流

師生互動式教學利於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師生關係良好與否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學生常會因為喜歡某位任課教師而對該門課程產生興趣,音樂課程也不例外。中學音樂教師要靈活運用師生互動式教學方法,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深入瞭解教師,喜歡上教師,願意接觸教師,期望學習音樂,才能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對音樂的情感如何,將對學生理解音樂產生影響,而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受,也將使得教師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這是師生間互通心意的體現,只有採取師生互動式教學才能實現,使雙方在音樂中相互交融精神與感情。

三、中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

首先,轉變觀念及角色,從情感態度方面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以真心待全體學生,無路課堂之上亦或課下,面部都應時刻保持微笑,時常用言語激勵學生,並提醒自己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鼓勵學生勇於發表自身見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重視每位學生的價值和自尊。其次,合格的中學音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人格魅力及專業素養,以己身行為感染學生。課堂教學中,優美的樂曲、催人淚下的文章、優雅別緻的舞蹈、詼諧搞笑的言語,都會在某一時刻打動學生的內心,提升其學習興趣,進而積極參與其中,展開有效的交流互動,轉變既往教師為課堂主體的模式,突顯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實際上就是相互輔助的過程,即教師與學生的發展相輔相成。最後,現代教學過程中,教學中教師不再是永遠的主角,而是主角轉變為平等者中的首席,由既往傳授知識者轉化為促進學生髮展者,合理轉換教師角色定位,是實現互動式教學的一種方法。這種轉變令音樂課堂更加活躍豐富,利於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使其產生了解自己情緒情感的濃厚興趣,嘗試性利用各類藝術形式來表現交流,進而有機聯繫音樂作品與藝術表現中的情感,促進審美情趣增強,愉悦和諧其身心。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2

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好老師。我在教學《當兵的人》這首歌時,就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

一、導入的環節,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為了誰》深深吸引學生,接下來指導學生欣賞並理解歌曲是在什麼時候什麼背景下為誰而作的,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歌曲的興趣。

二、學唱歌曲,我以“兵”為線索展開教學,採用了聆聽與思考相結合的方式。在初聽歌曲時,我出示問題:歌曲的情緒特點是什麼?復聽時,提問:歌曲的體裁是什麼?就課堂實效來看,這些問題對學生而言難度並不大。現在想想,如果當時能夠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劃一劃4/4拍的指揮圖示或者利用學校現有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將會使課堂氣氛更為活躍,這也是本課的不足之處。當講解“進行曲”這一概念時,我採用了體驗式教學的方法,讓同學們邊踏步邊演唱,從而更真切地感受進行曲的的特點。但這教學環節美中不足的是歌曲的音調對部分同學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我當時能夠根據學生的聲線及時作出調整,應該會取得更好的實效。

三、拓展的環節可以説是本節課的亮點:我為同學們播放了國慶60週年閲兵式的視頻片段,還伴有背景音樂,而背景音樂正是本單元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進行曲。我設計意圖是:一是想通過聆聽,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進行曲”的認識,加深印象;二是想通過視頻,使學生更為直觀地目睹軍人那種高大、威武的形象,激發他們對軍人的崇敬之情。緊接着,我又讓學生欣賞歌曲《當兵幹什麼》,目的是讓學生對和平年代的軍人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也就更有效地引導了學生在身心愉悦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他們對音樂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創設了一種平等、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注重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感知,我積極引導學生從多方面來理解和表現音樂的美。此外,在本節課中,我注重提倡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鼓勵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層層遞進的環節中,學生自然、愉快地掌握音樂知識,體驗到音樂的魅力。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3

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顯示:現在的學生熱衷於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他們可以如數家珍似的報出一長溜的、連音樂老師恐怕還未所聞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對音樂課上老師反覆教唱、竭盡所能講解的歌(樂)曲卻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這裏固然能找到許多原因,講出一大串非我們音樂教師所能的理由,但從一個教育者應有的工作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來反思我們的教育,憑心而論,我們的課堂教學本身存在的許多問題恐怕也是一個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一、課堂音樂教學中的“音樂”含量過低

音樂課類似文學課,語言文字解説的多,提及音樂語言、挖掘藝術情感的少。在我所聽到的音樂課裏,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尤其是欣賞課。有些老師的課,他們講得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師的教學中,語言多,音樂少,全然沒有了音樂的我,也沒有了“音樂作品是要悟的”這個道理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我們坦言,講文學我們比不過語文老師(就普通而言),講解數理也非我們所長,為何不發揮我們音樂教師的優勢呢?

音樂課即唱歌課,但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們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裏(課的後半部分)唱歌卻是“老太婆唸經,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裏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當然會到課外去找。找他們處認為好聽、夠味的歌來唱,還工工整整地把它們抄在精心挑選的小本本里,裝在兜裏,並引以為豪。

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我們的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了技能,過於偏重技能,使得我們的中學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中學生當作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裏,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為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師”定位失衡

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裏,很多教師不是笑臉相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站在講台上不挪窩、指手劃腳,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備的教案、時間表灌之。學生回答問題順我者表揚、逆我者斥之並不少見……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平等的教與受的關係,從未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從來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受器,教師絕對是主宰而非主導,學生是完全被動的。這樣的音樂課學生哪來的情、哪來的興趣?也就無從説“我喜歡音樂課”了。

教師做夠做足“教”字這篇文章的多,創設良好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體驗的功夫不足。我聽過少的音樂課,也看過很多老師的教案,總髮現我們的教師在構思一堂課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學全過程,他們經常在考慮的是我該怎樣做、怎樣教,很少考慮學生怎樣來學、怎樣來體驗。一些教案連教師説的每一句話都有了,惟獨沒有“這時學生該幹什麼、此時學生會出現什麼”。他們只想課堂40分鐘我該怎樣安排,卻沒想到作為“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音樂學習本身是一個複雜多樣的變體,神經質的信息輸入不是單一的,應該包括聽覺、視覺、運動覺全方位的。而這種信息的輸入,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積極體驗,那“學”的過程、“學”的結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師的意志強加給學生的多,聆聽學生心聲、把握學生心智、願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師的疾話對的”、“我是老師,學生應該聽老師的話”,恐怕是我們很多老師常有的心態和所説的話。因此,許多教師挖好一個個的陷阱讓學生一個個往裏跳的事總是很樂意去做的。比如説:“對不對?“對”“好聽不好聽?”等等。儘管老師自己都覺得多餘,有時還顯得底氣不足,但總是樂此不疲。

三、課堂教學的觀念落後,方法陳舊、手段及模式單一,教學設施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

一邊是“奧爾夫”、“柯達伊”、……等教學法鋪天蓋地而來,令我們目不暇接,大有我是誰的忙碌驚呼四起之勢;而另一邊卻為音樂與素質教育有什麼聯繫、音樂教育如何滲透德育、中國小音樂教學到底該用什麼譜等“重大問題”爭論休。這令第一線的音樂教師們無所適從,還大有望不到窮盡之態。

一邊是高保真立體聲音響、鋼琴、家庭音樂教育;而另一邊是簡易的手提錄音機加劣質的教學磁帶。

一邊是歌廳、音樂會、mtv盡情享受;而另一邊還在我唱一句你跟一句,先認譜再唱歌,剩餘時間聽錄音。

如此強烈的對比、反差,再加上管理水平與意識,家長們的“務實”,社會對音樂教育的偏見,還有新聞媒體的導向,足以能把我們的課堂音樂教學擠進可有可無、被人遺忘的角落。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4

一,本課教學我把唱歌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歌唱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實現這一內化的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節奏訓練與情感體驗結合。所以我鼓勵學生先讀歌詞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邊讀邊演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歌詞,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薰陶。加以節奏與旋律便能逐步入境悟情。學生在教師的有意引導下能較好達到教學預設的目標。大部分學生都能按要求較好熟練演唱。

二、在器樂教學,尤其是國中低年級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學生對器樂演奏的學習,只有在調動起學生的各路感官,讓他們積極地觀察、感受、操作,才能逐步對樂器產生興趣而至熟練、和運用。八孔豎笛在音色的掌握上一定的難度。為了使學生吹奏出較好的音色。我試用幾種方法後,採用先訓練呼吸然後練樂器的方法。教學效果較好,大部分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裏吹出圓潤的音色。針對本校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覆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由於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積極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課內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後還須努力.孩子們需要美,追求美,那麼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是開心的!快樂的!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他們純真的心靈.教學中,我覺得自己全面指導學生的廣度還不夠充分,對教學效果略有影響。

5教學調控不夠靈活有效,教學機智有待提高。今後在這方面要加強學習.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5

看着學生的寫作能力令我十分擔憂,“如何恰當指導並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一直是我反思的主要能容:

一.要利用好課本和練習題上的寫作訓練,通過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詞語、句型,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學會避難就易。成文後,要求學生檢查是否存在以下問題:要點有無遺漏,語法、句子結構有無問題(包括時態、冠詞、介詞、單複數、大小寫、代詞等用法錯誤或使用不當),拼寫、標點符號是否正確,格式是否正確,字數是否符合要求,篇章結構是否連貫等。

這樣的指導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謀篇能力和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的迅速提高

二.要抓好基本功訓練

英語寫作就像建築房屋,也需要打好地基------進行必要的基本功訓練。在我的教學中,經常設計如下基本功訓練:

1.造句訓練

(1)基本句型訓練

英語中的五個基本句型應作為寫作訓練的出發點,通過反覆練習力求掌握。

(2) 擴句訓練

在簡單句的基礎上進行擴句。主要是增強詞彙表達的豐富性,儘量使用形容詞與副詞及其同義詞或反義詞,以避免重複。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擴大句式,鼓勵學生利用課文中的句型造句。例如:

The girl likes reading.

The pretty girl likes reading novels.

The pretty girl likes reading novels very much.

(3)“發散思維” 訓練

“發散思維”是指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內容,鼓勵學生百花齊放。例如:表達“他的英語很好。”可用以下句子:His English is good./He is good at English./He does well in English./He learns English well.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增加學生表達同一句子的靈活性,提高應變能力。

2.連句成文訓練

一篇好的英語作文應該句子流暢,意思連貫、邏輯合理、層次分明,這就需要學生運用比較貼切的連詞將句子有機地連接起來。因此,訓練學生辨別句子之間的關係,學會掌握連詞的用法就顯得十分重要。

例如:有這樣一篇文章“I used to make mistakes in grammar, but now I am not afraid of grammar rules . I study grammar by taking notes. I study it by asking my teacher for help .I study grammar by reading grammar books. I think I become interested in English now.”顯而易見,這是一篇初級的英語習作,儘管用到了but構成並列句,也出現了I think引導的複合句,但看上去句式結構簡單,沒有亮點。於是,引導學生做了連句成文練習,上文改動如下:“I used to make mistakes in grammar ,but now I am not afraid of grammar rules. First of all , I think taking notes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grammar. Secondly, I ask the teacher for help when I am in trouble. If I am free, I often study grammar by reading grammar books. In a word,I think I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English now .”這樣一比較,上下文的區別就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對連句成文練習也有了很深的認識。學生們往往會把連句成文練習視作學習的挑戰,“百家爭鳴”,學生躍躍欲試,一比高低,因此,也常常能激發學習的興趣,效果較好。

3.改寫或複述課文訓練

如果學生寫出的英語作文符合英語表達習慣,文理通順,語言準確得當,條理清楚,他們的寫作情緒就會高漲。而改寫和複述課文也是行之有效的寫作訓練方法。

(1) 改寫課文

在訓練學生寫作的教學實踐中,我主要採用改寫人稱、引導學生把對話改編成短文或歸納課文要點等方法。例如:選用課本上的文章Jane`s Day進行改寫,然後在班內進行交流。學生個個聚精會神地聆聽並對不正確的地方爭先恐後地進行更正和補充。

(2) 複述課文

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中心,提取關鍵語句,訓練連句成篇的能力。例如,在學習Mary`s Happy Life後,我要求學生課內複述,並在課外將課文改寫為80詞左右的短文,結果大多數學生都能寫出令人滿意的新作文。這類訓練既培養了學生總結、概括、變通的思維能力,又鍛鍊了學生遣詞造句、連詞成篇的書面表達能力。

以上這些練習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再創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4.背誦範文並仿寫訓練

我們都知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學英語也是如此。對學生來説,英語寫作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而語言的內化是語言輸出的基本保證。所以在多年的教學中,我一直堅持讓學生朗讀背誦部分課文。首先朗讀可以增強語感,學生在背誦的過程中能夠感悟英語語言的習慣表達,還可以使學生記住優美的語句,繼而創造性的運用文章中的詞彙。國中生背誦範文後仿寫,可使文筆流暢,寫作速度加快,寫作能力大大提高。

三、 面批點評訓練

對一些學生來説,個別輔導式的面批效果很顯著。面批時,老師要與學生交流,並對其進行寫作指導,指出習作中優點和錯誤及修改方案。因此,面批不僅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還能培養師生感情,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這主要分兩類:

1.典型錯誤文章

老師精心挑選學生習作中的“錯誤百出”的文章,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由師生共同修改,特別是時態錯誤及漢語式的句子,指導學生各抒己見,找出錯誤改正,學生學會了細心認真,意識到了自己寫作中的錯誤,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

2.佳句展示文章

老師要認真摘錄習作中的佳句,挑選優秀的佳作,並註明作者,通過課堂展示,使這些寫出佳句佳作的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激勵他們在以後的寫作中積極嘗試創新,也使其他學生從中借鑑,取長補短。

總之,英語書面表達的訓練是綜合能力的訓練,要將大量的多種訓練貫穿於課堂聽、説、讀、寫的全過程,要讓學生明白寫作過程不僅要有“苦功”,還應有“巧功”,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鼓勵和指導學生多讀多練,堅持不懈,才能克服寫作這一薄弱環節,達到“下筆如有神”的效果。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6

七年級是整個國中階段起始年級,基礎打的牢不牢固,會影響到今後兩年乃至高中、大學的英語學習。因此我認為七年級是整個國中階段最關鍵的一年,今年我開始上七年級的英語並擔任班主任,為了能讓學生在接觸英語這門學科上產生興趣,取得好的成績,在以後的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我在開學的時候就滿懷信心,充滿的激情。但是從第一節課接觸到了學生之後,就讓我心中充滿了焦慮。在教學外研版的1Hello,MissLi時,我驚呆了,説教材是國中銜接版的,但學生連26個字母的讀寫和最基本的日常用語都不會用。Oh,myGod,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了,為此,我在教學中嘗試了一些教學方法,效果不錯,作一下教學反思。

一、從頭再來。七年級新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原來中心國小的學生接觸過英語,我詢問後才知道,其實國小隻學過單詞,只要求讀單詞,不要求寫,更不用説進行對話。原來村小的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26個字母都不會,這給國中英語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從新安排了教學計劃,從26個字母開始學,聽説讀寫默,全部過關了才學習日常用語。

二、會讀才要求會寫。上課的時候往往花在對話操練上的時間比較多,造成了最後動筆練習的時間變少了。為此,我再對課堂進行了定位,一節課45分鐘,花在聽説讀這些方面要用35分鐘,花在課堂練習上用10分鐘,這樣學生能夠在掌握了知識點之後,做起練習作業就容易,壓力也不大。

三、慢慢調整學生寫的質量。要知道國中生寫的字,比較潦草,難看。從學生交上了的作業可以看的出來。所以平時上課多叫學生上黑板上寫,有時間進行英語書法比賽,縣把英語寫好,然後逐步要求工整,提高速度。

四、慢慢規範發音。七年級的學生雖然基礎參差不齊,但他們對英語的學習熱情還是比較高漲的,因為新鮮,所以產生的極大的興趣。在學生的操練過程中時不時改正一下,學生也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如Iam和I’m,thankyou,there,mouth等等。

五、教會學生考試的技巧。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就是考試,一堂成功的英語課,往往給人以自然,和諧,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師在教材處理,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等諸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設計,在教學過程會出現閃光點。在平時的聽説讀寫練中,到了考試的時候真正有用的主要是聽和寫,不是嗎?聽力30分,筆試90分。所以,教學當中的一些技巧也要説給學生聽,比如説Be動詞的用法,I用am,we,you,they用are,is用於他她它。句型的轉換,怎麼考,考什麼等等。

總之,問過所有教過國中英語的老師都説,七年級的英語老師是最累的。但是隻要我們本着教書育人的方針,以對人民,對教育負責的態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當中去,不斷創新教育模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打成一片,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我相信苦中也會有樂的。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7

和新教材同行,已近半載,箇中滋味一言難盡。 新教材是新穎的,形式活潑,內容豐富,融入了英美加拿大等多個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語言習慣。整個教材編寫的故事性, 趣味性都和以往的老教材大相徑庭, 一眼望去,從封面設計到內容題材,所有的文字都在跳躍,人物也從四面八方跑過來,從國家大事到尋常小事,一口氣談下來。孩子們被這新奇的世界吸引,像是被劉姥姥領進了大觀園一樣,東看看西望望,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片繽紛的世界。然而他們不像板兒那麼老實,他們爭着驚奇的眼睛不斷的追問,這是什麼, 那是什麼,為什麼?

我不是孔夫子,我比孩子們更懵懂,剛剛拿起冀教版的時候,面對新教材的色彩斑斕,我頗有微詞。走進課堂,我迷惑彷徨,我不知道怎麼給他們面授機宜。如果把新教材拍成電視連續劇,一定是受歡迎的。如果我像放電影一樣的給孩子們播放一節課,他們無疑是快樂的。故事裏説説笑笑的內容很多,常常逗得孩子們捧腹大笑,但是笑過之後呢?拿來一張考試卷子,發到他們手裏,他們的嘴角不再上翹而是以光速下滑,笑容瞬間凝固,眉毛像天津麻花一樣擰起來,課堂效果如何,可見一斑。

我們沒有辦法選擇新教材,只好聽天由命。有句話説:“閉門常思己過,人前莫論他非”,從排斥,困惑中走出來,置身事外的去看,新教材是學生們瞭解世界的窗口,也是走向世界的必經之路。世界在變化,一切都在進步。公平的説, 新教材是與時俱進的,對於孩子們還是有相當的引力的。她的靈動的旋律正適合活潑好動的孩子們。從孩子們興高采烈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們對新教材的喜愛。作為老師,固守着多年來的一點經驗,習慣了拿起教鞭侃侃而談,忽然要放下正襟危坐的架子,走入學生們中間,和他們一起歡呼跳躍,同悲同喜,從講台上走到講台下,雖一步之遙,卻很難落下雙腳。反思自我,如何和學生們打成一片,如何讓他們高高興興的上課之後,也能同樣歡歡喜喜的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呢?

做老師做得久了,便生懶惰,以為課本里的東西盡在掌握之中。新教材豐富的內涵打破了這個寧靜。很多新時代的東西,如果不聞不問還真是不能理直氣壯地走上課堂。很多詞典裏都查不到的詞語跑出來了,跟不上潮流,意味着被學生們淘汰,新的教學方法如百花齊放,多媒體開發做得熱火朝天。面對新教材,探究新的教法,勢在必行。但是隻講究華而不實的課堂卻不能夠讓學生掌握紮紮實實地語言知識。反思的多了,也就總結一點,既哄的學生們心情愉快還要不失時機地把他們放到考試的小爐子裏去練一練,使他們不知不覺地學會考試。都知道,説事容易做事難,要讓學生輕鬆學習又要輕鬆考試談何容易?

這需要長時間不懈的努力,把課本的精髓掰開揉碎重新組和,變成一道道適合學生們口味的盤中餐,讓他們遇到英語就像遇到色香味俱佳的美食一樣迎上去,大快朵頤。不僅要愛吃,還要吃飽, 吃好。吃的膘肥體胖,能征善戰。這將是我在今後三年中追求的方向。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8

我是一名農村英語教師,在這個工作崗位上,我已經呆了整整十年了。大家都知道,在英語教學中,英語寫作是一個重點,但是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卻經常是一個盲點。不少同學對英語寫作沒有信心,甚至於談其而變色。更有甚者在考試中,寫作題竟是一片空白!因此,我對農村國中英語寫作教學進行了反思。

察其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詞彙拼寫錯誤,詞語搭配不當,語句支離破碎,語序顛倒,語言單調,上下不連貫,前後矛盾,沒有中心,語法錯誤,Chinglish現象嚴重,且在語篇上的佈局能力弱。另因限於條件,資訊不通,閲讀面窄,致使寫作時無話可寫。

究其原因,我以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1、學生方面:詞彙貧乏,詞彙運用能力差,受母語干擾,不注意英漢表達的差異,平時練習少。另外,學生對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語言習慣不瞭解,也是一個原因。2、教師方面: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比較注重單詞、語法教學,不重視文章的結構、段落佈局、表達方式及英語的語言習慣,不重視教材中安排的寫作教學任務,課堂上缺乏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寫作訓練。

針對以上情況,經過長期摸索和探討,我總結了幾條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經驗。在應用之於實際教學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此,拿出來供大家參考,批評和指正。

1、字詞句的練習與積累。平時應加大對學生的單詞、短語和句子的練習。文章由句子構成,句子由單詞和短語構成。首先要能夠正確地拼寫單詞,正確地運用單詞和短語,才能寫好句子。寫好了句子,才能寫好文章。注意:應是由字及詞,由詞到句的順序。教師在講解單詞和短語時,應結合語境,並要求學生仿造句子。如此,學生既記住了單詞與單詞的用法,更練習了英語語句的表達。如此便可為英語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朗讀與背誦。朗讀和背誦是學好英語必不可少的環節。我認為,作為英語初學者的國中生,每天應保持在至少20-30分鐘的朗讀時間。對於課文,尤其是每個單元的話題篇目,一定要能夠熟練地進行背誦。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和背誦課文,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法知識,增加單詞量,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提高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

3、改寫、仿寫課文。改寫和仿寫,相對於要自己創作一片文章來説,難度就小得多了。改寫和仿寫課文的練習,對那些害怕英語寫作,對寫作沒信心的同學,將會產生巨大的幫助。此舉可以幫助他們克服對英語寫作的畏難情緒,跨越心理關口消除心理障礙,培養和提高寫作興趣,逐步養成愛動筆的習慣。

4、複述、縮寫和擴寫課文。複述、擴寫和改寫,較之於改寫仿寫的難度就大多了,但是它們對於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的幫助卻是非常大的。如複述中可以給出一些關鍵詞,讓學生根據它們來進行復述。然後在更熟悉課文之後,逐漸減少關鍵詞,讓學生繼續複述,最終讓學生能夠在沒有關鍵詞的幫助,能夠自己組織語言文字來進行對課文的複述。縮寫課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結構,段落佈局以及文章重點。擴寫則難度更大,實際上就是學生創新創作一篇新文章,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寫作能力。這三點都是提高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如果運用得當,將會使學生有成就感,從而更熱衷於寫作。

5、幫助學生提高閲讀量,並充分利用閲讀材料。閲讀是寫好作文的重要保證。在閲讀中,學生可以積累大量素材,亦可在閲讀中鞏固已學知識。先輸入了,然後才能輸出。但在農村限於條件,這一塊就幾乎為零了。建議農村教師在發現比較好的閲讀材料後,可以採用油印或是打印的方式,來印發給學生,並對材料進行充分利用。可以利用這些材料做閲讀理解訓練、做複述訓練,做改寫或仿寫訓練,做縮寫或擴寫訓練等等,都有利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6、英漢翻譯練習。不少學生在英語表達上有不足之處,出現很多的Chinglish。我認為應該針對性地做一些英漢翻譯練習,如一些重點句子、句型。我要求學生做預習課文時,須把話題篇目課文翻譯成中文,專門寫作一本本子上。期末複習之際,便要求他們在不參看課本,再把中文譯成英文。譯好了再來打開課文核對,是否寫得一樣,總結得失。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加深對英漢表達差異的理解,促進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

7、傳授學生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如要求學生寫作文要養成打草稿、修改的習慣;採用何種方法,如總-分-總,分-總等;巧妙運用連詞,是語句更加連貫、流暢;靈活運用複合句;長短句相結合;一定要提醒學生注意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等等。

8、共改、互改作文。可以抽時間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寫作後進行互改。或是叫一二學生寫一二篇作文在黑板上,然後大家一起來進行批改。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髮現並改正一些在寫作裏的錯誤或不妥、不足之處,提高眼界。也有助於學生寫作時避免犯同類錯誤,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在知道學生過程中切不可操之過急,注意學習的漸進性。應堅持由易到難,先課內後課外的原則,持之以恆,定可提高。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9

本節課採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既符合化學的學科特點,也符合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的發展特點。實驗事實是最具有説服力的,本節課以生活事實設疑,又以實驗事實釋疑,讓學生從直觀、生動的實驗中發現問題,找到自身的知識生長點,但未達到引導學生進行推理和分析並通過實驗驗證分析的目的。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高一文科班的學生探索慾望能力不強。實驗探究可以讓學生在具體實驗的基礎上分析問題得出結論,有利於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這堂課的亮點有兩個:一是複習氧化還原反應;二是讓學生自主的去實驗,的確有很大的收穫,學生的熱情也很高,實驗做得也很積極。

但是對圍繞概念模型教學原理而言,這堂課的教學實施仍有很多不足之處:

1、如果是全新的概念模型教學,應該直接給出原電池模型,通過不斷變換原電池的組成條件,讓學生在“不變應萬變”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原電池的理解和應用;

2、改變原電池組成條件的設計沒有規律,應由學生設計,並且最好由學生提出,通過“質疑——猜想——驗證——結論”的方式鞏固原電池組成;

3、實驗探究中缺少驗證原電池組成條件之一的電解質溶液

4、師生互動較少

5、教學時間掌握不好,前面所講的知識稍微快些,後面的習題時間稍微長些

6、錯將硫酸溶液歸為電解質

綜上所述,通過此次彙報課我發現自身的教師基本功仍然很欠缺,對課堂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將通過資深教師的觀摩課、示範課汲取更多的教學經驗。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10

在教學中,我們能掌握教學規律,因材施教,從開發非智力因素入手,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媒體創造情景,認真組織好每堂課的教學,從現實生活中選取一些典型、生動、有趣的事例補充教材,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能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深深地體會到,學生在學習中最大的興趣、最持久的興趣在於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學生對所學問題是否弄懂、學會,只有老師的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又能弄明白,他們對學習才有興趣,課堂的教學才能得到順利進行,老師的主導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調動,才能收到較好的實際效果

。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很注意每一節課的引入,從複習舊課導入新課,使學生有一個温故而知新的感覺,使新舊知識銜接好,讓新知識能自然過度,為學生接受新知識作了鋪墊。同時,在教學中,我們堅持面向差生,緊靠課本講課。講課時,力求學生聽懂聽明白,對大部分學生堅持不講難題、偏題,重在基礎知識。教法上採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測驗我們都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儘量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覺,充分讓學生感到學好化學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學好化學。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11

開學快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的教學中我發現了不少問題,主要表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書寫有待提高,剛接這兩班時我發現學生的書寫個性差,我十分着急所以讓學生每一天寫單詞練書寫,但是出乎我的預料,一週下來不但沒有提高,有些學生反而更差了,透過了解我發現學生的抵抗情緒個性嚴重。在我值班的那天,我心平氣和的和學生交談了一次,個性是那幾個調皮的男生,我和他們從人生談起,逐漸説到書寫的重要性,又給他們把26個字母的書寫每人寫了一遍,沒想到從那天的書寫就有了很大的變化。同時那幾個調皮的男生上課也老實多了,這使我十分的感動,使我的信心大增。

2就應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朗讀課文。透過這一個月的學習,我發現學生的朗讀水平不高,僅僅透過課上練習是不夠的,為了能夠更好的讓學生朗讀課文,我讓學生課後由組長帶領朗讀課文,然後每節課拿出時間讓學生進行展示。透過閲讀我發現學生缺少朗讀方法的指導,在今後的學習中,我要在這方面多對學生進行指導,多讓他們練習。

3知識運用潛力差,透過學習Module2我發現學生的理解潛力差,我忽視了學生的理解要有一個過程,僅僅聽到學生口頭回答以為掌握好了,以致我再講完成時態的其他問題時就出現了問題。我深刻反思以後,決定從讀入手,讓學生先從語感開始,然後把自己説的最好的句子寫下來,這樣一步一步的效果明顯好多了。

透過這些問題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中,就應多關愛學生,把起點訂的低一點,然後逐步引導,不能只靠自己主觀意志,多分析學生,然後根據學生實際多練習,那樣學生才能愛學。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12

國中生學美術,很多人認為只要學會畫幾個人,畫幾隻動物,塗塗顏色就行了,其實不然。如果學生不喜歡學或學得很累,就會以致於一見上美術課就頭痛,甚至在美術課無聊地打發着時間,美術教學就很難順利地進行下去。在課前和課後,我千方百計地讓學生既能學習美術基礎知識,又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繪畫創作能力,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造就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氣氛。

國中美術教科書上,每一課都只有幾張插圖,其他的內容就比較少,所以我們上一堂課就需要很多的準備。在備課中,我力爭以充實的內容來吸引學生,通過聽聽、説説、玩玩來培養學生的興趣。比如,六年級“紙工飾物”這一課中,我結合現在的天氣情況,説説青蛙是因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着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學生製做好了以後,我讓學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請他們發揮想像力。問他們如何做到這一點?他們爭先恐後地發言,並且將好幾種方案都列了出來,然後我再讓他們將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案製作出來。小青蛙做好後,我們又可以做其他要冬眠的動物了。這些作業,所花的時間不多,但都是跟現實有關的事物,在學習的同時也幫他們解開了心中的迷霧,所以學生很感興趣,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最後,我叫他們都帶領動物去冬眠,童趣一點的語言原來以為六年級學生難以接受,但我的顧慮卻是多餘的了,一堂課,既輕鬆快樂又嚴謹地完成了。

二、增加練習的趣味性。

六年級的美術課有一部分是關於“戲曲人物”方面的訓練,我們南方的孩子,普遍對京劇感到陌生、遙遠。在進行授課時,學生會對京劇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角色覺得陌生而枯燥。我給他們講了楊門穆桂英這位女將的故事,及時放了一段穆桂英掛帥的京劇影片給他們看,並把講台變成舞台,學生們爭先恐後地模仿着京劇英雄人物的動作,一個個表演得非常認真,積極性高漲。我當場示範了一幅“武生”的戲曲人物圖,故意弄得比較幼稚,讓他們也勇敢地進入了創造領域,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這樣的課安排得當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使他們開闊了視野,激發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促進了國中美術的教學效果,提高了他們自覺的藝術創造力。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13

化學會考分數為70分,比起其他學科來説,比例偏低了,所以現在的學生非常不重視化學,覺得這只是一粒芝麻,和其他的西瓜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表現出的問題是學生積極性不高,有輕視的傾向。在加上化學是文理綜合較強的學科,有性質、反應規律、化學用語、基本操作等多方面內容需要記憶,且化學用語、分子、原子等內容的學習又是難點,不易較快的掌握。面對此情,我感覺到壓力好大。為提高會考成績,必須想辦法,經過認真反思,決定在複習中從以下以幾點入手:

一、曉知以理,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

二、複習中紮紮實實打好基礎,拼命趕進度不可取。

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國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係,因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化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節過關。由於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化學的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儘量降低落後面。那種為了留更多的複習時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拼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

三、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平時教學與複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近幾年化學試題中出現科學探究內容,對國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準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四、密切聯繫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近年試題涉及環保等社會熱點內容,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考查。這類試題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強。這就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閲讀課外科技知識,儘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14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定義.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數的圖象的特徵和相關的性質;體會數形結合思想。

3、弄清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區別與聯繫.

4、掌握直線的平移法則簡單應用.

5、能應用本章的基礎知識熟練地解決數學問題。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構建比較系統的函數知識體系,能應用本章的基礎知識熟練地解決數學問題。

難點:對直線的平移法則的理解,體會數形結合思想。

三、教學設計簡介:

因為這是九年級總複習節段的複習課,在這之前已經複習了變量、函數的定義、表示法及圖象,而本節的教學任務是一次函數的基礎知識及其簡單的應用,沒有涉及實際應用。為了節約學生的時間,打造高效課堂,我開門見山,直接向學生展示教學目標,然後讓學生根據本節課的複習目標進行聯想回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例如,在“圖象及其性質”環節中,老師讓學生自己説出一次函數圖象的形狀、位置及增減性,不完整的可讓其他學生補充糾正。這樣,使無味的複習課變得活躍一些,增強學習氣氛。隨後教師就用大屏幕展示出標準答案,然後教師組織學生以比賽的形式做一些針對性的練習。為了鞏固知識點,學生解決每一個問題時都要求其説出所運用的知識點。

四、教學過程:

1、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定義 :

一次函數:一般地,若y=kx+b(其中k,b為常數且k≠0),那麼y是一次函數

正比例函數:對於 y=kx+b,當b=0, k≠0時,有y=kx,此時稱y是x的正比例函數,k為正比例係數。

2. 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區別與聯繫:

(1)從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數)是一次函數;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數,顯然正比例函數是一次函數的特例,一次函數是正比例函數的推廣。

(2)從圖象看:正比例函數y=kx(k≠0)的圖象是過原點(0,0)的一條直線;而一次函數y=kx+b(k≠0)的圖象是過點(0,b)且與y=kx平行的一條直線。

基礎訓練一:

(1)、指出下列函數中的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①y = x +1;②y = - x/5; ③y = 3/x ;④y = 4x ;⑤y =x(3x+1)-3x ;⑥y=3(x-2);⑦y=x/5-1/2。

(2)、下列給出的兩個變量中,成正比例函數關係的是:

A、少年兒童的身高和年齡;B、長方形的面積一定,它的長與寬;

C、圓的面積和它的半徑;D、勻速運動中速度固定時,路程與時間的關係。

所以我選擇在多媒體上課。應該説在設計之初,我是在兩種方案中選出的一種為學生節省時間的複習方法,課前的工作全由教師完成,教師認真備課,查閲資料,蒐集有針對性的訓練題,學生只要課堂上能按照教師的思路去做就很高效了。可沒想到,在課的進行中,我就聽到有的教師在切切私語,都是九年級學生了,怎麼好象沒有幾個學習的。我也感覺到這節課確實有一大部分學生注意力渙散,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以致於面對簡單的問題都卡,思維不連續。糾其原因,是我沒有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學生沒有發揮出學習的主動性。課堂訓練以競賽的形式進行,似乎有一定的刺激性,但缺少後續的刺激活動,學生沒有保持住持久的緊張狀態。

課後我找到了科代表,請他們協助我一同反思本節課的優缺點,並把在以往的章末複習時曾採取過的另一種複習方案闡述給他們聽,就是課前先把所有的複習任務都交給學生完成,教師指導學生瀏覽教材、查閲資料歸納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基本方法,並收集與每個知識點相關的有針對性的問題,也可以自己編題,同時要把每一個問題的答案做出來,儘量要一題多解。再由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彙編,在彙編過程中要去粗取精。課堂就是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學生是主角,在這個舞台上學生可以成果共享,在這個舞台上學生收穫着自己的收穫。台上他們是主角,台下他們也是主角。

但是在九年級總複習時,我理解學生的忙,所以能包辦的我就一律代做,以為這就是幫學生減輕負擔,學生自己去做的事是少了,可是需要學生被動記憶的知識多;教師把一節設計的井井有條,想要學生在這一節課裏收穫更多,但被動的學生並沒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生中去,降低了課堂效率,又把好多任務壓到課下,最後教師減輕學生的課後負擔的想法還是落空了。

總結記錄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講授內如一位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分數應用題的綜合訓練時出了這樣一道題:一套課桌椅的價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15

秋風瑟瑟的季節,我來到了武漢,參加了為期一天半的湖北省國小語文教學觀摩課學習活動,親耳聆聽了名師的課堂,親自感受了名家的風采,感覺不虛此行,受益匪淺。

此次活動,我們共聽了7節課和兩場專題講座,在授課的老師中,既有湖北省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又有董曜紅、孫雙金等特級教師的身影。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高超的教學藝術,為我們做出了示範,讓我們知道了如何構建和諧課堂,提高教學實效果,也領略了教學的無窮魅力。

一有感於閲讀教學

1 閲讀課以讀為主,讀出畫面,讀出情感,從讀中品味,讀中感悟。

在《酸的和甜的》的教學中,魯巧雲老師就很注重對學生朗讀的指導,要讀出體會,讀出感情。比如指導朗讀第一段落時,就先讓學生自由讀,談體會,然後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讀出狐狸想吃卻吃不到的心情;在指導第四段朗讀時,引導學生讀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的心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示範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引讀,表演讀等方式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道理。

在喬能俊老師的《秋天的懷念》中,也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為教學目標。在檢查字詞部分便滲透了朗讀指導。喬老師先出示三組詞,讓學生先觀察每組詞的規律,告訴學生每組詞語都可以讀出一個畫面,一個情節,一個故事。你帶着想象讀一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把你的這種想象讀出來。在對課文品析中,更是把讀作為主線,尤其是對第一段的朗讀指導,非常到位。通過教師滿含深情的範讀,和教師富有感染性的語言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使學生充分理解史鐵生雙腿癱瘓後的痛苦,從而引導學生讀出感情,並用各種形式的讀,如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分角色讀,指名讀等,讓學生通過讀來體會作者的痛苦和母親的偉大。

在孫雙金老師《走近李白》的教學過程中,孫老師更是用詩一般的語言和豪邁的激情引導學生品讀李白的詩歌,讀出詩味,整節課,學生都詩性濃濃,課堂似乎變成了李白詩歌的朗誦會。

2建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注重鼓勵性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師生關係良好才能保證教學質量。很難想象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學生麻木不仁的老師能讓學生認真聽他講課。因此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這5位老師都不是高高在上的説教,都擺正了自己在師生關係中的位置,突出地體現了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他們的課堂上可以看到教師語言的魅力與藝術,他們的課堂上都充滿了鼓勵性的評價。這種評價已經脱離了公式化的你真好,真棒等模式。如《秋天的懷念》中,喬老師用了“你讀出了史鐵生的痛苦”“他一定會記住你的善良”等鼓勵性評價,在孫雙金老師的課堂上更是洋溢着激情與鼓勵,如他鼓勵學生質疑時,説“你有雙發現的眼睛”,當學生讀出了詩味時,他説“你就是現代的小李白”當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出現時,孫老師説“這是馮家的觀點,我喜歡聽到不同的”這樣的評價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使學生樂學,愛學。

3善於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這幾位優秀的教師他們的課堂方法各異,精彩紛呈,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善於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如魯巧雲老師在執教《酸的和甜的》這篇童話故事時,充分利用多媒體,在學生面前顯現栩栩如生的畫面,增加教學的情境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喬能俊老師在講《秋天的懷念》中,也用他富有感染性的語言為學生營造出畫面和場景,使學生對作者的悲慘遭遇感同身受;孫雙金老師在《走近李白》中,也通過用生動的語言給學生講述李白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李白是仙,也是人;李老師還用配樂詩朗誦及演唱詩歌的方式使學生進入詩歌的情境中。

除了以上幾點外,我還特別佩服各位老師的課堂駕馭能力。他們的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不是説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設計思路走,讓學生只回答自己設計的問題,而是能做到收放自如,使學生在課堂上能暢所欲言,自主互動。在和文本,教師,學生的互相對話中,讓學生充分的説出他們的所思,所惑,在課堂上充分地表達,真正做到學生能“小手直舉,小嘴常開”老師只是起引導和點睛作用。對比自己的課堂,我深刻的感覺到自己對於課堂的駕馭能力不夠,還做不到真正的收放自如。我知道,這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通過一次兩次學習就能立刻改變的。但是,態度決定一切。有了名家的引導,加上不斷的實踐努力,我想總有一天,我的課堂也會慢慢有變化的。

最後要特別感謝學校領導給我們創造了這麼好的一個學習機會,讓我們能夠開闊眼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走出去,真的能夠發現一片更廣闊的藍天……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16

在學習湘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3課《綠洲》時,這節課是以學習“ 造型·表現 ”為主,結合 “欣賞·評述 ”為輔的綜合課。主要是讓學生接觸超現實主義繪畫,感覺超現實主義新奇的視覺形象與效果,結合體現環保意識的招貼畫的藝術構思對應分析,學習掌握超現實主義繪畫的一些技巧展開教學活動,把教學與環保主題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問題情景的設置,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欣賞的眼光去審視學生的每一幅習作,注重培養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意識,力求達到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協調統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下面談談我在實施發散性思維教學方法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一、 鼓勵發散性思維 ,培養審美個性,審美意識.

鼓勵審美個性,即是鼓勵學生不僅僅能學會欣賞藝術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審美判斷。美學家曾經説過:“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同一審美對象,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經歷、學識和情感個性,就會有不同的審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學習《綠洲》的教學中,我出示自己的兩幅環保作品,讓學生看畫,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氣氛,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審美感受,鼓勵學生用自己獨特的視覺感受看藝術作品,使學生的情感與對象產生共鳴,審美的想象力自然會得到自由的發展,我要求學生看畫的同時思考下面的問題:畫的是什麼?哪個地方給你感觸最深?然後,鼓勵每個同學都説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河水被污染了,魚兒變成了白骨;有的感受到的是強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畫面形成的視覺衝擊力,體現出環境被污染的嚴重;有的領略到的是一種震撼人心畫面,空氣被污染了,樹木砍伐光了,沙塵暴的肆意傾掠;有的則從作品中體會到環保的重要性。

學生對作品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我接着問:“看了作品後,我們的內心都會有自己的一片綠洲,你心目中的綠洲是什麼樣的 ? 你會畫成什麼樣 ?”,問題的設置引起學生的興趣, 激發參與意識都想來説出自己心中的綠洲是什麼樣的,會怎樣去表現他。有的認為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有的説綠樹成蔭,鳥兒飛,魚兒遊,孩子們在無憂無慮的玩耍;有的説只要是自然的不被污染的都很美;有的認為藍藍的天,綠綠的水。課堂活起來了,同學們的腦子動起來了,我對同學們細微的觀察、深刻的體會都一一給予充分的肯定,讓每位同學嚐到了跳着吃果子的樂趣。可見鼓勵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可以啟發同學們對審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複雜性和深遠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審美意識。

二、鼓勵發散性思維 ,改變事物正常的邏輯關係。

高年級的學生隨着生活經驗的豐富,及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形成了一些因果關係,其存在或改變都會導致他們產生“可能”或“不可能”的判斷。如果老師人為地打破這種因果關係,就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莫名奇妙的陌生和驚異,從而促使他們探索這種“不可能”現實的奧祕,或創造者的意圖。我們從賞析比利時畫家馬格里特的作品《綠洲》入手,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自己分析評價作品,闡述自己的觀點,得出自己對作品的認識。有的認為畫的是一種客觀世界不可能存在的景象——在反透視的桌面上,立着三棵樹;有的認為雲彩部分有的畫在樹前,而有的畫在樹後去了;有的認為更奇的是天空與大地的距離太小而顯得非現實;有的認為沙漠裏怎麼會有桌子;有的認為樹怎麼會長在桌子上,雲怎麼會在樹上等很多與正常邏輯關係相反的畫面,充分活躍了思維。我們可以看出《綠洲》是在現實中抽象

第2 / 3頁

出一些 “形象要素 ”( 樹、白雲、沙漠、桌子 ) ,然後按照藝術家的構思重新進行不同尋常的組合,變成了超現實主義觀念下的作品,其特徵形象新奇,視覺衝擊力強。 其次是教師綜合分析評價,既評價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又整體分析評價作品。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陳述自己對作品的看法和觀點引發學生對營造新奇視覺形象的興趣,通過圖片範例讓學生了解什麼是超現實主義,激發學生的思維進入超現實主義藝術創新表現,進行創造新奇視覺形象的嘗試,去體驗其中的方法和作用,通過學習與借鑑,鼓勵學生髮表“奇思妙想”,正確地認識理解和選用表現手法。給學生五分鐘的思維拓展時間,運用空間重組的藝術處理手法,描繪包含有樹木形象的環保主題作品。嘗試巧妙改變樹木原有的空間位置和環境,創造出新奇的視覺形象。

三、鼓勵發散性思維 ,激發藝術創造和表現。

現代美術教育家伊頓説:“教育是一種勇敢者的探險——尤其是藝術教育,因為它涉及到人類的精神創造。”可見,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我十分注意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藝術才華的空間,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在教學中我從來不隨意扼殺學生作品裏所體現的與眾不同的東西,因為美術不同於某道數學題只能有一個答案,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多樣性,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欣賞和評判,否則條條框框太多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路,使學生的作品顯得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與活力。所以,不管學生的作品顯得誇張還是平淡,細膩還是粗獷,熱情還是寧靜,奔放還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內在的含義,是學生思維創造性的結晶,是學生心靈的反映。作業評講時我注意多講優點,多肯定學生具創造性的一面,激發學生創造、表現美的慾望,這樣做,同學們自然會變得更大膽、更充分、更主動地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外界交流,這樣才會給學生的藝術表現提供一個有利的條件。因此,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且還要以一份真誠的心與學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見、交朋友、交心。讓同學們的藝術表現熱情培養起來,並留一個空間,讓學生的藝術個性表現出來。同時鼓勵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並啟發學生思考、嘗試用怎樣的表現形式最能將自己獨特的意境構思表現出來。結果,同學們的作業沒有雷同,內容與形式都非常豐富,且充分的體現了學生願意積極嘗試與借鑑新奇、適當的藝術表現形式及手法,有意圖地表現環境保護的主題,傳遞環保意識。對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有效性的探索,我有這樣幾點體會:

第一,鼓勵發散性思維的美術課堂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了學生的活動,有利於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助於學生的藝術性和創造性發揮。

第二、鼓勵發散性思維的美術課堂教學活動,更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而不是作品結果。完成一張好的作品固然重要,但在完成作品的全過程中,所進行的與眾不同的思維探索和創造更為重要。

第三,鼓勵發散性思維的美術課堂教學活動,能使更多的學生作品標新立異,畫面中充滿着成人眼光中的“怪異”,而這種怪異正是創作的靈魂。

因此,美術課堂教學活動應巧妙地誘導學生髮散性思維,啟迪他們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能充分發揮和培養他們的創造力,才能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17

在教學中要樹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髮展為本“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素質教育的本質是全體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發展。所謂“全面”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面向全體,二是各方面的而非特指某一方面。在學校工作中只有課堂教學具備這種的“全面”功能,它是素質教育的基石。就體育教學而言,其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身心發展,使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對發展學生身體各方面素質、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鍛鍊學生克服困難,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實大部分學生不論自身的體育成績如何,他們對體育運動都有着濃厚的興趣。培養和利用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歡快和愉悦,對我們的體育教學工作會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是每一位體育教學工作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體育學習的目的不光在於讓學生鍛鍊身體,而且還在於激發和保持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主要表現為學習興趣。學生對體育本身帶有一定的興趣,只要我們稍加引導就可以激發出學生的濃烈學習興趣。瞭解了學生對哪些體育項目感興趣,並根據此調整教學計劃,使教學內容儘量與學生興趣接軌。課堂中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採用民主和商量的口吻進行調動,使其主動學習,才能使學習氣氛寬鬆、廣闊,學生無拘無束地置身其中,嘗試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課堂煥發無限的生命力,學生思維活躍,熱情高漲,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課堂的主角。這樣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要想使一節課成功,教師的因素是至關重要的。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應當具備紮實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質,即使遇到前面所説的情況:碰到自己不是很擅長的教材,也能輕鬆完成。

我們都知道優美的示範、準確的講解是最能感染學生的。但除此以外,教師還應該做到親而不媚、“笑”而不俗。親而不媚指讓學生感到很放鬆,覺得老師很好相處,願意與教師配合完成教學任務。從教學中我真的感受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有着不同他人的觀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説,學生有着獨特的個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是獨特個性的體現。實際上,有效的學習方式都是個性化的,沒有統一的方式。正如多元智力理論所指出的,每個人的智慧類型不一樣,他們的思考方式、學習需要、學習優勢、學習風格也不一樣,因此每個人的具體學習方式是不同的。這意味着我們在體育與健康教學,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根據學生不同性格類型設計教學法,不設上下限,力爭為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創造空間,為每一位學生創造一個可以發揮的天地。學生的差異性,學生學習客觀上存在着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同一內容時,實際具備的認知基礎和情感準備以及學習能力傾向不同,決定了需要的幫助不同。課堂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促進學生髮展更具有戰略性的意義。但是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與掌握,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式地接受、記憶過的過程。這種教學窒息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熱情。造成了學生喜歡體育,卻不喜歡上體育課這樣滑稽的局面。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必須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要想使學生在課堂上“笑”起來,首先要給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多表揚,少批評,教師過於嚴肅,勢必使學生產生距離感和畏懼感,如果學生做完練習的第一反應是觀察教師臉上的表情而不是體會練習過程中的滿足感,那麼學生也就永遠都“笑”不起來;其次,要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循循善誘,永遠不要讓學生覺得“我肯定不行”或“這太簡單了,我不練都行”,而要讓他們認為“我肯定能行,讓我試一試”。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自主練習的空間,底年級同學,興趣廣泛,並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師應考慮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打破以往教學中一切都由教師組織學生一起做同一活動的做法,而多給學生有選擇性的自由練習空間,使學生找到練習的樂趣,發現自己的特長,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練、自己去學,就給了部分學生表現的良機.總之,教師要善於從學生實際需要考慮,放開手腳,把課堂還給學生,努力去為學生拓展一個空間,而不是讓學生艱難的來適應自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和教學只有在師生愉悦的情況下才會迸發無限生機。

總之,無論體育場地如何,學生情況怎樣,作為我們一線的體育教師,新課程目標一定要吃透,認真備好每一堂課,激發、調動學生的興趣,重視和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充分利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模式,才能在小場地上好體育課,同時也需要我們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想出更多的辦法,使我們的新課程目標順利完成。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18

有些概念,是概念中包含概念,學生對這樣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有一定困難的。這就要從兩個概念的相互關係的着重練習做起,使學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講了“氧化物”的概念“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假如其中一種是氧元素,這種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後,可接着提出一個問題:“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麼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為什麼?”這樣,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反覆推敲,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概念中要害的詞句“由兩種元素組成”來分析,由此加深對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對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進行化學概念的複習中,要抓住每個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詞、句子以及相關特徵,把概念講清楚,講透徹,搞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這樣,對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強學習能力都是大有幫助的。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19

反思過去,許多感慨,酸甜苦辣一應俱全。思想品德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國中階段,思品教師要教育、啟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品德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達到教學目的。反思以往,結合自己的教學,淺談幾點反思體會。

一、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要提高素質,必須紮紮實實地做到如下幾點。

1.堅持學習。隨着改革深化和社會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絕不能滿足於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才能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知識是相關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豐富的知識尤其現實知識,才能做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教學生動風趣、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求知的慾望。但是,面對知識爆炸時代,我們所掌握的知識往往難以跟上形勢的發展。所以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識,豐富其他學科知識,跟上時代的節拍。不斷進行教學反思,記取和總結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少走彎路,讓學生樂意接受。有學生對我説過:“老師,我本來對思品課是沒興趣,喜歡你上課,才對思品課產生興趣”。為了充電,我經常買書,不管是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還是雜誌,歷史,經濟,心理訪談等。儘可能常與學生及社會上不同層次的人交往,在教學中加以運用。豐富課堂教學,加之我本人的豐富經歷,常以我自身的經歷説給學生聽,也許才有如此效果吧。

2.勇於反思。老師要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更重要的還需勇於反思,敢於面對和改進自己的偏差和錯誤,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我幾乎每上一節課後,都對自己本節課寫上那麼一兩句,有時不用多。不斷反思,時時提醒自己,本節課學生反映情況怎樣?學生的每一句話我都會在意。記得有一次,上課時有個學生悄悄地對我説:“老師,您以後能把一節課內容講完嗎?”原來我上課時,備課的內容在上課有時不能按時完成,除了隨機加的內容之外,關鍵在於我語言還不夠簡潔。我聽了這句話後,把這句話寫在備課本上時時提醒自己,的確不能再這樣了。這本身就是教學要求啊!“吾日三省吾身”,很難做到,但常反省自己還是可以的。

3.為人師表。正人先正已,老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這就需要老師做到:①在言論上,要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對社會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學生中大發言論,誤導學生,學生對社會的認識還不成熟。②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比如,我的普通話不是很好,語速快,講課時我就提醒自己注意。當我普通話發音不準或有錯別字時,學生能及時指出幫助我改正。這些都是我這幾年的收穫。正因為我能正確對待我所犯的錯,學生也深受影響。記得一次在九年級(2)班上課,有學生在課堂上違犯紀律了,當時我也不能準確知道是誰,但我説了一句,犯錯誤沒關係,只要承認錯誤並改正,我們大家都會原諒他的。説完,就有個同學站起來了。當時我真的很高興,不是學生犯錯,而是不用我去一個個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尷尬,更重要的是學生認識自己的錯誤,並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4.老師要尊重學生。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點,學生尊重老師是應該的,但老師也應該尊重學生的權利,尊重學生的特長、個性和人格。有的老師總是一廂情願替學生“着想”,認為自己是為學生好,而常常忽略學生的權利。於是,上課經常拖堂,擠佔學生的課間活動時間,隨便把學生的小課挪用,作業沒完沒了,久而久之難免學生厭倦、反感。甚至自己做法欠妥當,也不敢面對。記得上學期,有一次上課時,也許因現在會考思想品德課只作為畢業,學生不太在乎。一個成績還比較好的學生覺得聽課沒興趣,就抄寫英語。我提醒了一次,她仍然我行我素。當時我特生氣,將她的筆記本當着同學的面撕成兩半。頓時,教室很安靜,因為大家知道我一般情況是不會生氣的。在一片沉寂中,繼續將內容上完。課後我與學生談話瞭解她的想法,我給她道歉,學生也承認了她的錯。再次上課時,我當着全班同學的面給這位學生道歉。有學生不理解,説上思想品德課寫英語就是不對啊!對此我沒多解釋,主要説明了教師也會犯錯誤。記得很清楚,當時班上同學給我鼓了掌。這樣,我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很多學生有什麼心理話經常找我説,甚至請我為他們出主意。我尊重了學生,學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課的學生,還是沒上課的學生對我都很親近。這也許是作為教師比較幸福的事了。

5.老師要保持快樂心態。只有老師的輕鬆快樂教學,才能使學生樂於接近老師樂於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學生快樂情愫。當然,老師也是人,在現實生活中,有種種的煩惱和不如意,要保持快樂的心態好難。但只要本着以學生為重,以教書育人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對學生時摒棄懊惱,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帶給學生。常到學生中間看看,關心學生的痛癢,和學生打成一片。一次上課時,兩位學生在座位上因一點小事吵起來。當時我也很生氣,臉沉下來,流露出不高興的情緒。學生都説,老師請別生氣,生氣會老的。我樂了,趕緊調節好情緒繼續上課,課後又單獨找學生談了話,解決了問題。因此,我與學生的關係相處是比較融洽的。因此在學期結束時,學生給我打的分,還是蠻高的。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國中思想品德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我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無論採取怎樣的方式,總之,要體現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達到傳授知識,提高學生政治理論知識水平,又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使知與行統一。因此,每學完一節內容,只要是與學生活學習有關的,我幾乎都要學生反省自己的行為,引導他們學着解決遇到的問題。例如,七年級年級學生剛進入國中學習,對中學的學習有很多不適應,我在講完“學習新天地”的內容後,還經常問問學生學習情況,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難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三、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繫實際,也就是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國中思想品德課推行素質教育重要途徑。其主要方式就是學到相關知識的時候,讓學生結合社會調查採訪,聯繫自身和同學的實際,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開放推動着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然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分析,寫政治小論文。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在思想品德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昇華,從而激發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追求,有效地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素質教育效果。例如,針對學生厭學,在講“珍惜受教育權利,履行受教育義務”時,考慮學生去落後農村不方便,我結合學生實際,讓學生上網蒐集落後學校條件的相關內容和圖片,加上自己蒐集的,做成課件,通過和我們學校的條件對比,展示給學生,讓他們感受農村尤其山區學生不容易,學習條件不好甚至惡劣,生活環境那麼艱苦仍然努力學習,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求知慾。

反思帶來的收穫我感受頗深,如今也嚐到了一定的甜頭。“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樂老師就是教育教學的快樂,就有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這就是新型師生關係要求做到的,我做得還不好,還需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國中音樂教學反思 篇20

一、備課包括制訂學期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兩項內容。

(一)制訂教學計劃通讀《國中化學課程標準》,特別是要領會課程標準中對本冊教學內容的目標要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教學計劃,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課程標準對本冊教學內容的具體要求,做好教材分析及學期化學教學目標分析;

2.情況分析。包括尖子生、學困生及中等生的人數、學生的學習習慣等;

3.目標要求。理解並把握《化學課程標準》關於9年級化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階段目標;

4.教學進度。寫出單元和課時的教學時數,包括課題學習、複習、檢測等時間安排(要寫明具體日期和周)。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現。

(二)教學設計化學課教學要精心設計,注重知識的落實,必須提前備課1~2課時,並做到:

1.鑽研教材。研究並熟悉教材相關內容的編寫思想、特點、體例、呈現方式,例、習題的編排意圖,難易度、層次;

2.瞭解學情。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及經驗基礎,學習態度與方法;明確學生在本節課的化學學習中,難在哪裏?為什麼難?怎樣破難?

3.熟悉課型。根據教學進度安排,進行三類課程的備課,即基礎性課程(包括新授課,複習課、評講課)、拓展性課程(應用性或活動性課)、綜合性課程(課題學習課)等課型的備課;

4.設計教學過程與方法①教案要求學習目標(包括知識技能目標與過程性目標)明確;②化學活動過程設計(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明晰;③學習活動方式設計得當,評價調控處理適度;④教學內容要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5.媒體與教具使用,根據教材內容、課型和教學方式,要求學生提前備好上課必須的學習用品。媒體的使用要適度,知識的過程展示要詳盡。

6.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圖文呈現式的設計,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有利於鞏固和反饋。

7.編寫教案在思考上述幾個方面問題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要求、學生的智能水平,把課堂教學程序及方法步驟等寫成文本(即所謂的教案或教學設計)。以便於教學的應用和調整。一般化學教案規範格式包括以下六個方面:教案序號,授課日期、節次。①課題:指教學課題②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技能、情感三維目標及本課教學的創造性或拓展性目標。③重點、難點:指教學思考的要點和關鍵所在,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④教學過程:寫出教學程序的具體設計與安排。對化學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要有一定的層次,突出形成性練習,注重學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識反饋與糾錯。⑤作業佈置:精選習題(在課本與作業本範圍內選),難度適當,份量適中,關注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⑥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有利於鞏固和反饋。⑦教學反思:教後心得體會。要及時總結、分析,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對策。教學反思字數不限。

二、上課

1.做好課前準備。熟悉教案,理清教學思路,準備好教材、演示實驗器材等,準時進入課堂,不空堂、不拖課,不以任何理由拒絕學生進課堂。

2.精神飽滿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用普通話講授,教態親切、自然,語言清晰、生動、準確;板書工整、規範、有序;合理適當使用媒體輔助教學。

3.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活動的組織兼顧好、中、差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恰當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樹立自信心,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遵循化學學科特點和教學規律,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並加以解釋,重視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

5.有效組織好學生的學習活動。提問要有思考價值,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習活動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處理好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關係。

6.課堂教學時間分配合理,結構科學。留有學生獨立思考和基本練習的時間。認真組織好課堂的練習與反饋,及時調節,練習要有梯度、層次,適應絕大部分學生,對學困生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法。

三、作業佈置與批改

1.作業設置。要求:①從課本作業題、作業本中精選習題;②作業難度適當,份量適中,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作業要求。除拓展性課程(應用性或活動性課)、綜合性課程(課題學習課)課型外,每節課後留3-4道作業題(解答題),選擇題、填空題每3道折算成一道解答題作業。九年級總複習教學階段,每週至少批改2次單元或綜合檢測題。

2.作業輔導。輔導是針對班級授課制下,促進每一位學生髮展的有效措施。要求:①針對學生水平,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特別要面向學習困難的學生,同時關注尖子生的發展和提高,提倡多作個別輔導,多作學習方法上的輔導;②輔導要貫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後。指導學生按時、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③輔導學生應耐心,鼓勵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3.作業批改。作業批改是教師瞭解學生學習狀況,瞭解教學質量和改進教學的重要渠道。①作業全批全改,批改須及時,重視反饋;②分層次對學生進行作業評定;③登記學生平時作業成績;④批改既要嚴格,更要正面鼓勵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態度和習慣。

4.作業講評①講評及時,時間安排適當;②對學生作業中有創見的解答或典型錯誤,要做好摘錄,作為教學資源備用。對錯誤原因要適時作出綜合分析,提出應對的措施和辦法;③講評形式多樣,基礎較差,能力較弱的學生,可採取面批輔導、學生互助等多種方式給予幫助和指導。對於普遍存在的共性錯誤,可組織全班學生展開討論、以講解的方式進行分析和糾正;④有計劃地進行優秀作業或數學實踐成果的展評(每學期1-2次)。

四、質量測評教學質量檢測評價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測評,能全面瞭解學生的化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

1.化學教學質量測評應以化學課程標準為依據,注重學生髮展的進程,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測評體系。應積極採用筆試、口試、實踐操作、成長記錄和綜合表現等多種方式,質量測評的內容應全面。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評價要從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實際出發,注意適度性和科學性。

2.對化學學習的測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化學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化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3.質量測評的試題編制應以教學課程標準為依據,並參考所選用的教材。注重對化學“三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考查內容應儘可能全面並突出重點。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適度加強對化學應用意識和用化學觀點分析解決問題的考查,適當體現對動手實踐能力的考查,試題應有層次性,但容易題(難度係數0.8以上)應占70%,試題表述力求科學、規範、簡潔、無歧義。

4.科學選擇測評方式和方法,恰當安排單元檢測和期末考試。認真做好單元檢測,期末考試的組織、批改、成績記載,以及試卷分析等各項工作。每學期單元形成性檢測不少於5次,要全批全改,並有講評與訂正。及時對檢測的情況進行系統的分析、反思與反饋,使學生了解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師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措施,進一步提高教與學的質量。

5.建立學生、教師共同參與的質量測評體系,讓學生、教師能多渠道獲取信息,以利於反思、調整,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6.建立學生數學學習成長檔案,並及時予以記錄,教師每學期寫一份所任教班級的質量分析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96mqy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