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爬山虎》教學反思(通用23篇)

《爬山虎》教學反思(通用23篇)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1

頗為得意的課前準備,明確而清晰的教學思路,成了我為《爬山虎》精心砌成的頗為美麗的“牆”,從而忽略了“爬山虎”這種綠色植物,只要氣候、地理環境適宜,它都可以自己垂直地往上攀登!學生,不也是這樣嗎?

《爬山虎》教學反思(通用23篇)

先給這次公開教學定下一個指導思想:“教是為了不教。”引導學生掌握閲讀方法。在此思想指導下,我給這堂課定了一個課題:學習的遷移運用——例説《爬山虎的腳》第一部分,讓學生舉一反三。圍繞這一課題,我精心設計瞭如下教學步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例學“爬山虎的葉”,讓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學生自學,找出重點詞句後討論辨析,交流彙報;我還精心設計了多媒體課件,哪一句、哪些字詞都考慮全面,儘量不空漏多餘,不旁逸斜出,並穿插了一些圖片、錄像;接着總結閲讀短文的方法,讓學生欣賞《爬山虎的腳》的錄像;最後讓學生仿照課文,寫另一種植物。

有教師認為我講的太瑣碎,不能反映新課程理念,於是我又做了修改,儘量讓學生多思、多講。我沒有向學生例説《爬山虎的腳》的第一部分,也沒有使用那精心設計的多媒體課件,只是摘取其中生動形象、輔助教學強的錄像片段,我想嘗試一種新的“開放、自主教學”,徹底去掉平時教學中那種彆扭做法。在這堂課上,我體會到了嶄新的令我激動的氣息:

學生自由閲讀,自主合作討論,各抒己見。儘管表述不同,但都或近或遠地理解了文章的內容,經過點撥,都感悟到了作者細緻入微的洞察力,體會到了作者強烈的愛科學的思想感情;更令我高興的是學生都各自介紹了自己喜愛的學習方式:有的採用“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有的通過畫圖來解讀文章,有的通過抓重點詞句來品析,有的用誦讀理解表演出來,有的在課前準備了爬山虎的實物,藉助實物理解,還有的是通過看課外書、看錄像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生各顯神通,盡展自己的才能!我又何必讓學生“一二一,齊步走”呢?

當學生學完《爬山虎的腳》,驚詫爬山虎的腳具有那麼神奇的力量時,我又拋磚引玉,介紹了《絲瓜的腳》、《葡萄的莖》、《九死還魂草》、《會發光的樹》等小資料,學生興致大增,有的講課外書上看到的《子彈樹》;有的説網上下載的《吃人草》,有的帶來黃瓜藤,介紹它的腳……大自然真奇妙,學生怎不愛好?我又適時點撥:你想揭開大自然中這些植物的奧祕嗎?那就下課後去看書、上網、問別人……學生那一雙雙充滿期盼的眼睛,讓我深深地讀懂了:這就是對知識的強烈追求!

最後,我給學生留下了作業:以“植物的小祕密”為題寫一篇短文,時間為一個月,要求突出自己的發現。一個月之後,學生的習作又一次震撼了我:他們細緻觀察、翻閲資料、上網查詢、不恥下問……每篇文章都是那麼妙趣橫生!這種教學效果也許是課堂上無法立竿見影的,但課後的效果深深證明了這堂課的魅力!

漸漸地,我再次強烈地感受到,其實我為《爬山虎的腳》所做的精心設計,恰恰成了砌在自己和學生間的一堵“教”與“學”的牆。令我的思緒越發沉重的是,我肯定不只是這次為公開教學而精心砌造了一堵牆,或許這種牆,我已經砌得太多了,以致自己也成了教學視網膜上的一個盲點。在這樣的“牆”式教學中我失去了什麼,學生又失去了什麼呢?

“強而勿抑,開而勿達,異而勿牽。”教和學是一個學生感知、感受、感悟的過程。這個重要的過程屬於學生,也屬於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應該處於主體的地位,但這個主體地位不是教師給的,而是教師應該尊重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發揮主導作用,但這個主導作用的發揮必須圍繞着學生這個主體得到發展這個中心。國家新課程標準強調三個課程目標層次:知識技能,方法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不存在孰輕孰重的問題,只要是有利於學生主體發展需要的,就應該是我們教學需要努力的。只有把學生的發展放在心中,這才是我們教學所要追求的。才能守住教學永遠不應該改變的東西:把學生放在心中,讓學生在“教”與“學”中得到充分主動發展。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2

【學習目標】

1 學會本課五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 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

4 自覺運用抓重點詞句、聯繫生活實際等閲讀方法讀懂課文。

5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連續觀察的方法,激發留心周圍事物的興趣。

【重點難點】

1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難點)

2 領悟作者細心觀察、連續觀察的方法。 (重點)

3 把觀察到的事物具體地、有順序地寫下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遊戲,激疑激趣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猜兩條謎語,看誰猜得又對又快。

第一條: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打一種植物,是什麼?(葡萄)

第二條,上搭架,下搭架,開黃花,條條青龍藤上掛。也打一種植物。(絲瓜)

2.如果種葡萄和絲瓜啊,還要做一項特殊的工作,什麼工作?(要給他們搭架子。)

不搭架子行不行?(不行,不搭架子,他們就沒法兒往上爬了)

二、揭示課題,感知文題

過渡:剛才我們都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而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板書課題)

誰知道老師為什麼把“腳”這個字寫得這麼大嗎?那按照他這個意思,這題目該怎麼讀呢?指名讀。

老師把腳這個字寫這麼大,還有沒有別的原因呢?相信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會有新的理解。

三、交流預習,理清脈絡

(一)交流對爬山虎腳的初步瞭解

1.學生交流:課前,通過預習,你們對爬山虎的腳有了哪些瞭解?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介紹)

2.教師參與:課前,老師也瞭解了爬山虎的腳,我還從這本書(出示《十萬個為什麼》)中瞭解到,爬山虎的腳其實是它的另一種根,因為它生長在空氣中,所以叫氣生根。你看,老師這是怎麼了解的?觀察、讀課外書、查找資料都是預習的一些好的方法啊。我們運用這些方法都對爬山虎的腳有了一些瞭解。那麼,葉聖陶爺爺他是怎樣寫爬山虎的腳的呢?請同學們看第6課。

(二)初讀感知,讀準詞語

1.檢查字詞。出示課後生字,指名讀。

2.出示: 嫩 莖 一順兒 漾起波紋

觸着牆 痕 跡 蛟 龍

強調多音字及兒化音的讀法。

3.快速讀讀課文,看一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講的是爬山虎的腳呢?

(1)誰知道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講的是爬山虎的腳?(3.4.5)

(2)課文除了講爬山虎的腳,還講了什麼?(葉子)

四、以讀代講第二自然段

1.自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注意:在這一段中有一句話非常重要,從這句話中我們就能知道這一段重點講的是什麼?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把這句話畫下來。

2.出示:“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

(1)你能從這句話裏讀出這一段重點講的什麼嗎?(長大了的葉子)

(2)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引人注意)

3.再讀讀這段話,看哪幾句話具體講的是長大了的葉子?(3.4.5句)

4.那誰能通過朗讀把這些引人注意的地方表現出來呢?(學生練讀)

(1)指名讀。(學生評議)

(2)欣賞爬山虎葉子畫面,聽老師讀。

(3)指名讀。老師給你配上一段優美的音樂。讓你來美美地讀一讀,其他同學一起來美美的感受一下那些引人注意的長大了葉子。

(這位同學讀的時候,聲音和感情都非常豐富,這可以用一個四字的詞來形容。哪個詞?聲情並茂。讀書就應該這樣去讀。 )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爬山虎長大了的葉子。那麼爬山虎的腳又是什麼樣呢?

五、讀文畫圖,自主學習“爬山虎的腳”

(一)讀文畫句

默讀第三自然段,畫出寫腳的有關句子。學生讀句子後,課件出示: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二)讀文畫“腳”

1.教師板畫,提出要求。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爬山虎的一根莖和兩三片嫩葉。

提出要求:請同學們認真默讀寫“腳”的句子,注意

要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讀完之後,請同學們根據這一

部分內容在黑板上畫出爬山虎的“腳”。

2. 學生讀書思考。

3.指名到黑板上畫“腳”。

①選顏色:老師這兒有紅、黃、綠三支粉筆,請一位同學選擇一種顏色來畫。

方案一:學生選擇的是紅色

説明這位學生認真讀書了,而且讀懂了書上寫顏色的句子。教師可請學生説説為什麼選擇紅色。(説課文依據)

方案二:學生選的不是紅色

教師不能簡單地否定,而是把學生出現的這一偏差點作為有利的訓練點在學生評議時進行強化訓練,從中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和閲讀習慣。

②畫“腳”。學生在老師畫的莖、葉上畫出爬山虎的腳。

③全班評議。學生再讀書,以課文為依據,對照同學畫的“腳”進行評議,糾正錯誤。重點理解以下幾點:

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

形狀: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

顏色: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方案一:學生畫得不對

請學生評議,主動發現問題並在黑板上改正畫錯的部分,結合課文內容説一説為什麼這樣畫。

方案二:腳的位置畫錯了

腳的“位置”是理解的難點,學生如果發現把腳的“位置”畫錯了,但又不知道畫哪兒更準確,教師可引導學生再讀一讀寫“腳的位置的句子”,對照圖文評議、理解、感悟。

小結:是啊!只有認真讀書,才能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4.組合朗讀。咱們這樣來讀:

第一組讀黃色部分,這部分寫的是——

第二組讀藍色部分,這一部分是——

第三組讀紅色部分,這部分寫的是——

最後一句大家一齊讀。

過渡:你們看,葉聖陶爺爺寫得多清楚啊!這一段,通過同學們認真讀書,自己就讀懂了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那第四自然段呢?也請同學們這樣認真去讀,看看這一段,你們能知道什麼?

六、品詞析句,探究體驗,理解“爬山虎是怎樣爬的”

(一)瞭解爬山虎是怎樣爬的

1.讀第四自然段,看你知道了什麼?(爬山虎是怎樣爬的)

2. 爬山虎是怎樣爬的,讀有關句子。

課件出示:爬山虎的腳觸着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牆上。爬山虎就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

3.爬山虎究竟是怎樣爬的呢?老師通過讀“爬山虎的腳觸着牆的時候”這一部分,抓住了關於爬山虎爬的一個重點詞“觸”。請同學們像老師這樣再讀讀後面的句子,想一想,還應畫出哪些重點詞,就能看出爬山虎是怎樣爬的了。

課件出示:(觸) ( ) ( ) ( ) ( ) ( )

4.學生評議。

方案一:説得不對

請學生再讀文並調整詞序。

變 彎

觸 巴 拉 貼

方案二:學生漏掉“變”和“彎”

教師引導學生分別討論去掉“變”、“彎”行不行,為什麼?

小結:這些動作前後之間的聯繫都是非常緊密的,而且是有序的。

5.體會朗讀。注意:只要讀好這些詞,就能突出爬山虎是怎樣爬的了?教師指導重點詞的讀法。

(二)看畫面配解説

那爬山虎是不是這樣爬的呢?

(1)放動畫。你們注意了嗎?這個畫面和電視上的畫面比起來,是不是少點什麼?

(2)給畫面配解説詞。不過,解説要講究方法的,就是屏幕上演什麼,我們就説什麼。解説一定要與畫面同步進行。(試説後指名説)

(三)質疑問難

學到這兒,還有沒有不懂的問題?

(學生質疑:①為什麼用“一腳一腳”而不用“一步一步”?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②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四)解決問題

1. 為什麼用“一腳一腳”而不用“一步一步”?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方案一:可以用“一步一步”

學生認為:可以用“一步一步”,“一腳一腳”就是“一步一步”的意思。此時教師不動聲色,請其他學生髮表自己不同的見解。

方案二:理解“一腳一腳”和“一步一步”

學生認為:“一步一步”是用腳交替着爬。而“一腳一腳”的爬是指長一隻腳就巴住牆,再爬,必須再長出一隻新腳再巴住牆。教師請學生動作演示,進一步理解爬山虎“一腳一腳”是怎樣爬的。

2. 教師板畫描述啟發:爬山虎並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長一隻腳就巴住牆。爬山虎要想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

3.在這兒,葉聖陶老爺爺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腳一腳”,你能體會出什麼?

(葉聖陶老爺爺連續觀察、細緻觀察、用詞非常恰當。)

小結:體會葉聖陶老爺爺作了連續觀察,觀察細緻,用詞準確。

七、交流爬山虎腳的變化

(一)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講的什麼?

(板書:萎了 牢固)

(二)教師小結:第五自然段主要講爬山虎的腳觸着牆和沒觸着牆的變化。

八、迴歸整體,領悟方法

這篇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又講了爬山虎是怎樣爬的;最後講了爬山虎的腳沒觸着牆就“萎了”和觸着牆的巴在牆上相當“牢固”。

1.迴歸課題。學到這裏,我們再來看看課題,老師為什麼把腳這個字寫得這麼大,現在你有沒有新的理解和認識?(這腳在爬山虎身上可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沒有腳爬山虎就沒法往上爬了!)

2.如果我們也像葉聖陶爺爺一樣去了解爬山虎的腳,觀察一次行嗎?觀察一天行嗎?

3.小結:是啊!葉聖陶老爺爺對爬山虎的腳不光進行了細緻觀察,而且經過了長期的觀察,否則不可能寫得這麼清楚。這正是我們所要努力學習的。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3

教學《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時,在導入新課以後,我直接切入文章最後一自然段,學生齊讀之後,知道“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指的就是葉老家院中種植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我不失時機的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其中古志威同學提出:“這篇文章是以事寫人的,為什麼要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目呢?我覺得有點離題了!”我用讚賞的神態肯定了學生提出的這一問題,表揚了這位善於動腦筋的同學。在我的引導下,通過進一步讀書,學生開展了激烈的討論。同學們或兩人一組,或多人一組,各抒己見,討論激烈,找出了問題的答案:作者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作課題,既是對人品與作品堪稱楷模的葉老先生的讚美,也是對具有高尚品格與情操的作家的讚美。願他們青春常在,活力永存。同時,也隱含着作者的決心,要像爬山虎那樣,朝氣蓬勃,不斷攀登。

反思:對於一個國小生而言,能有這樣的發現是多麼可貴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扶持、鼓勵、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恰當地利用這種狀態鼓勵學生敢於創新、善於創新。課堂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要有笑聲、有爭議、有討論、有思考的。教師要善於創造一種氛圍,讓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狀態之中,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並積極主動地投入進去,動腦思考問題,動口表達觀點,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與,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體驗到創新學習的樂趣。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4

我執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聖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表現了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上課的導入我先讓學生談談對葉聖陶的瞭解,然後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一片課文《爬山虎的腳》,讓學生通過對比今天要學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有什麼不同,然後讓學生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語,接着我檢查孩子讀書和生字詞的情況,最後通過品詞析句來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引導學生就“葉老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和“‘我’有什麼感受”這兩個問題進行交流,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修改作文的方法。學生解決這一問題時,我讓學生邊讀書邊用筆畫出修改處,再用不同的符號把表達作者感受的句子標識出來;還讓學生認真閲讀課後“資料袋”中《一張畫像》的修改原稿,然後通過討論交流,瞭解葉聖陶先生用了哪幾種方法修改這篇課文。

課文的“修改作文”部分,很有特點。具體事實+心理感受的寫作特點,修改作文的方法,語句上的修改,這些都對學生的習作也有所啟迪。因而我把課堂教學的重點就鎖定在了第一部分的學習上。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緊緊抓住“春風拂面”,讓學生一次次回到文本中去感悟,研讀。學生在“密密麻麻”“到處”中感受到葉老的認真。在“愣住”中放大作者此時的內心感受。在字詞句的修改中,學生感受到葉老的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在評語中,讓學生感受到葉老的平和,以及對一名文學愛好者的鼓勵和殷切期望。這一股股暖流給予作者春風拂面的感覺,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教學時,我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憑藉教材,實現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機統一。

教材中,作者在敍述葉老怎樣修改“我”的作文時,藴含了修改作文的方法,既具體又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水平。在教學中我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這個資源,讓學生從中學習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葉老先生修改的作文及其對作者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我也利用這些資源,不僅讓學生體會如何作文,更讓學生體會如何做人。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尋求新知。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輕鬆、平等而又濃烈的氣氛中主動獲取新知。在理解課文這個環節中,我這樣安排:先出示自學提綱:1、拿到葉聖陶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2、畫出相關句子,然後讀讀。學生根據我出示的自學提示,快速讀課文去找到答案。

三、整合資源,實現教學資源的教材與多種文本的有機融合。

語文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我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充分運用已有的資源,如:《一張畫像》的原文及修改文、學生自己的習作等,把語文學習從課本延伸到其他相關文本,拓展語文學習的途徑,在開放中豐富教學資源,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回過頭來,再看整個教學過程。覺得還是有不少的缺點。

一,以讀為本,自覺得讀得還不夠到位。

初讀課文後,沒有檢查孩子讀課文的情況,還有讀詞語的形式比較單一,應該指名讀、男女生對比讀、默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熟悉詞語後,再去整體感知課文,親近文本,但是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時,指導的功力還不夠,特別是針對學生的朗讀,沒有作出恰如其分的點評。

二、第一課時的容量比較大,所以在講解完課文第一部分的時候,已經沒有時間去讓學會寫生字了,所以在第一課時的內容的安排上不太合理,今後要多思考第一課時應該教什麼,怎麼教。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5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文是國小語文人教實驗教材第七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以“成長的故事”為專題進行編排。課文記敍了肖復興回憶少年時代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表現了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課文借抒情景,感人至深,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教育性。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及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發展理念,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 朗讀感悟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藴,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多種形式讀、分層次讀,讓學生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感悟葉聖陶先生一絲不苟的文品及平易近人的人品。

2、 情感體驗法:在本節課中,充分利用綠葉書籤,使學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及“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的理解。

3、 討論交流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 整合學習法:根據課程標準提出“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選擇與本課內容密切相關的本組略讀課文《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進行對比閲讀,通過閲讀從不同角度講述的成長故事,獲得成長的啟迪,深化思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使整組教材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

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以達到落實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

(一)複習引入,指導學法。

在引入新課時,我以“交流上節課收穫”的方法,首先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學習內容,以及如何修改作文的方法,並相機獎勵寫有修改方法的綠葉書籤,為突破難點埋下伏筆。再小結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方法:“讀、劃、議、品”,為學生學習新知做鋪墊。

(二)自主學習,尋求新知。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輕鬆、平等而又濃烈的氣氛中主動獲取新知。在理解課文這個環節中,我這樣安排:先出示自學提綱:課文中那些語句表現了葉老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我”的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學提綱,採用“讀、劃、議、品”的學法,在自主探究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在彙報環節中,用寫有文中出現的人物優秀品質的詞語的綠葉書籤作為獎勵,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熱情。

(三)以讀促思,加深理解。

在教學中要巧設問題,引導思考,同時要體現一個“讀”字,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整節課裏,我讓學生在層層深入的初讀、細讀、賞讀中,在形式多變的個人讀、分組讀、齊讀中,品讀課文重點詞句,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如引導學生理解:“融化”一詞,一般指什麼?(固體遇熱變為液體的過程。)在文中又是指什麼呢?(作者心情從緊張到輕鬆的變化。)再指導學生朗讀:“你能讀出這種心情的變化嗎?”這樣,使學生在細細品味中讀得有滋有味,從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以問啟思,突破難點。

教學時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把學生引入問題的天地,就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學生各抒己見,聽、説、讀、思的能力提高了,語文學習就更有趣了。本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寫作手法上質疑,如:這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文章,為什麼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來定題呢?通過讀、思、議,學生明白了作者正是借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來表達自己對葉老的無限懷念之情,感悟課文“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總結全文的環節中,我邀請得到寫有修改作文方法、文中體現葉老先生優秀品質的詞語的綠葉書籤的同學站起來,把葉片上老師寫的話讀給大家聽。引導學生體會老師今天送給大家的僅僅是這一枚枚綠葉書籤嗎?借這一枚小小的綠葉書籤,不僅解決了教學重點難點,葉片中所包含的期待也許還將影響學生的一生,這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習效果的目的。

(五)拓展閲讀,深化體驗。

為進一步深化體驗,結合本課教學內容,精心挑選本組略讀課文《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及拓展資源文章進行相關對比閲讀,通過閲讀從不同角度講述的成長故事(名人與孩子、老師與學生、父子或同齡人之間),獲得成長的啟迪,深化思維,為第三課時的打寫做好充分的情感準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

(六)課外延伸,強化目標。

最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業:請你運用學到的修改方法精心修改自己的一篇習作,作為禮物送給成長的道路上給我們以幫助、啟迪的良師益友,表達我們的謝意。希望憑藉這一課外學習活動,進一步強化本課知識、情感目標。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6

我執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聖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表現了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上課的導入我先讓學生談談對葉聖陶的瞭解,然後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一片課文《爬山虎的腳》,讓學生通過對比今天要學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有什麼不同,然後讓學生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語,接着我檢查孩子讀書和生字詞的情況,最後通過品詞析句來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引導學生就“葉老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和“‘我’有什麼感受”這兩個問題進行交流,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修改作文的方法。學生解決這一問題時,我讓學生邊讀書邊用筆畫出修改處,再用不同的符號把表達作者感受的句子標識出來;還讓學生認真閲讀課後“資料袋”中《一張畫像》的修改原稿,然後通過討論交流,瞭解葉聖陶先生用了哪幾種方法修改這篇課文。

課文的“修改作文”部分,很有特點。具體事實+心理感受的寫作特點,修改作文的方法,語句上的修改,這些都對學生的習作也有所啟迪。因而我把課堂教學的重點就鎖定在了第一部分的學習上。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緊緊抓住“春風拂面”,讓學生一次次回到文本中去感悟,研讀。學生在“密密麻麻”“到處”中感受到葉老的認真。在“愣住”中放大作者此時的內心感受。在字詞句的修改中,學生感受到葉老的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在評語中,讓學生感受到葉老的平和,以及對一名文學愛好者的鼓勵和殷切期望。這一股股暖流給予作者春風拂面的感覺,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教學時,我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憑藉教材,實現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機統一。

教材中,作者在敍述葉老怎樣修改“我”的作文時,藴含了修改作文的方法,既具體又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水平。在教學中我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這個資源,讓學生從中學習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葉老先生修改的作文及其對作者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我也利用這些資源,不僅讓學生體會如何作文,更讓學生體會如何做人。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尋求新知。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輕鬆、平等而又濃烈的氣氛中主動獲取新知。在理解課文這個環節中,我這樣安排:先出示自學提綱:1、拿到葉聖陶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2、畫出相關句子,然後讀讀。學生根據我出示的自學提示,快速讀課文去找到答案。

三、整合資源,實現教學資源的教材與多種文本的有機融合。

語文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我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充分運用已有的資源,如:《一張畫像》的原文及修改文、學生自己的習作等,把語文學習從課本延伸到其他相關文本,拓展語文學習的途徑,在開放中豐富教學資源,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回過頭來,再看整個教學過程。覺得還是有不少的缺點。

一,以讀為本,自覺得讀得還不夠到位。

初讀課文後,沒有檢查孩子讀課文的情況,還有讀詞語的形式比較單一,應該指名讀、男女生對比讀、默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熟悉詞語後,再去整體感知課文,親近文本,但是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時,指導的功力還不夠,特別是針對學生的朗讀,沒有作出恰如其分的點評。

二、第一課時的容量比較大,所以在講解完課文第一部分的時候,已經沒有時間去讓學會寫生字了,所以在第一課時的內容的安排上不太合理,今後要多思考第一課時應該教什麼,怎麼教。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7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文是國小語文人教實驗教材第七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以“成長的故事”為專題進行編排。課文記敍了肖復興回憶少年時代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表現了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課文借抒情景,感人至深,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教育性。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及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發展理念,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 朗讀感悟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藴,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多種形式讀、分層次讀,讓學生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感悟葉聖陶先生一絲不苟的文品及平易近人的人品。

2、 情感體驗法:在本節課中,充分利用綠葉書籤,使學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及“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的理解。

3、 討論交流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 整合學習法:根據課程標準提出“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選擇與本課內容密切相關的本組略讀課文《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進行對比閲讀,通過閲讀從不同角度講述的成長故事,獲得成長的啟迪,深化思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使整組教材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

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以達到落實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

(一)複習引入,指導學法。

在引入新課時,我以“交流上節課收穫”的方法,首先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學習內容,以及如何修改作文的方法,並相機獎勵寫有修改方法的綠葉書籤,為突破難點埋下伏筆。再小結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方法:“讀、劃、議、品”,為學生學習新知做鋪墊。

(二)自主學習,尋求新知。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輕鬆、平等而又濃烈的氣氛中主動獲取新知。在理解課文這個環節中,我這樣安排:先出示自學提綱:課文中那些語句表現了葉老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我”的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學提綱,採用“讀、劃、議、品”的學法,在自主探究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在彙報環節中,用寫有文中出現的人物優秀品質的詞語的綠葉書籤作為獎勵,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熱情。

(三)以讀促思,加深理解。

在教學中要巧設問題,引導思考,同時要體現一個“讀”字,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整節課裏,我讓學生在層層深入的初讀、細讀、賞讀中,在形式多變的個人讀、分組讀、齊讀中,品讀課文重點詞句,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如引導學生理解:“融化”一詞,一般指什麼?(固體遇熱變為液體的過程。)在文中又是指什麼呢?(作者心情從緊張到輕鬆的變化。)再指導學生朗讀:“你能讀出這種心情的變化嗎?”這樣,使學生在細細品味中讀得有滋有味,從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以問啟思,突破難點。

教學時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把學生引入問題的天地,就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學生各抒己見,聽、説、讀、思的能力提高了,語文學習就更有趣了。本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寫作手法上質疑,如:這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文章,為什麼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來定題呢?通過讀、思、議,學生明白了作者正是借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來表達自己對葉老的無限懷念之情,感悟課文“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總結全文的環節中,我邀請得到寫有修改作文方法、文中體現葉老先生優秀品質的詞語的綠葉書籤的同學站起來,把葉片上老師寫的話讀給大家聽。引導學生體會老師今天送給大家的僅僅是這一枚枚綠葉書籤嗎?借這一枚小小的綠葉書籤,不僅解決了教學重點難點,葉片中所包含的期待也許還將影響學生的一生,這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習效果的目的。

(五)拓展閲讀,深化體驗。

為進一步深化體驗,結合本課教學內容,精心挑選本組略讀課文《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及拓展資源文章進行相關對比閲讀,通過閲讀從不同角度講述的成長故事(名人與孩子、老師與學生、父子或同齡人之間),獲得成長的啟迪,深化思維,為第三課時的打寫做好充分的情感準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

(六)課外延伸,強化目標。

最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業:請你運用學到的修改方法精心修改自己的一篇習作,作為禮物送給成長的道路上給我們以幫助、啟迪的良師益友,表達我們的謝意。希望憑藉這一課外學習活動,進一步強化本課知識、情感目標。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8

《親親愛愛一家人》這是一節語言課,主要是讓幼兒認識海馬,瞭解海馬爸爸"生孩子"的有趣故事。在我剛拿出圖片還沒來得及説話,小朋友就喊出這是海馬。認識海馬這一環節我就一帶而過,因為大家都認識了。小海馬是爸爸生還是媽媽生的?這樣的問題實在出人意料,可以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和探究慾望。在第二環節欣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中來解決這個問題。上課時,幼兒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一個小朋友説:"老師,海馬跟我們人剛好相反,我們是媽媽生的,它是爸爸生的。"在第三環節時,通過故事,讓幼兒感受海洋生物的親子之愛,引發幼兒的感想。在最後一環節中,聯繫生活經驗,幼兒説一説爸爸媽媽是怎樣關愛你的。通過這節課,幼兒體會到深刻的親子之愛。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9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實施了在閲讀教學中讓學生品讀、感悟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習中積累詞句,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真正上成有語文味道的語文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在閲讀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一)、把握文章“感情線”,進行品讀、感悟

我國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説:“教育之沒有情感,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拋開以往以分析課文為主,老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而是採取了以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為主線,引導學生抓住有關語句品讀、感悟。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蒲公英“不快樂”,作者是由蒲公英的不快樂來喚起人們的同情心,喚醒讀者的環保意識。於是,我就以這一個“不快樂”作為引導學生們學習文章的線索,讓學生們找到有關的句子去進行品讀和感悟,從而理解課文,從小樹立環保意識,重視環保。

(二)、以讀為本,自讀自悟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重視讀的訓練,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受到感情薰陶。採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嚮往美好的情景”“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獲得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採取多種方式進行朗讀,把學生帶到文章所表達的情景中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自然而然地產生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的意識。這篇文章是一篇科學童話,作者採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把蒲公英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特別是描寫蒲公英開花時的快樂與被環境困擾時的悲傷那些語句,蒲公英的“快樂”與“悲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還有一些“唉”、“哈”、“啊”這些語氣詞,引導學生通過感情朗讀來理解課文,以讀貫穿整節課,層層進入蒲公英的感情世界,從而對蒲公英產生深切的同情,對污染環境的行為產生痛恨之情,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三)、聯繫實際,引起共鳴

讓事實來説話是最後的論證方法。在學習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來理解課文,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興奮與激動能使學生不知不覺地對學習內容表現出興趣,進而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蒲公英的遭遇很多同學都有過類似的經歷。讓學生聯繫實際來理解課文,那樣會更容易與作者產生共鳴。特別是學習蒲公英被空飲料罐砸這一部分,我問學生“你們平時有沒有被空中砸物砸過啊?時你有什麼感受?有什麼想法?”結果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説想上前跟那些亂扔垃圾的人理論,有的説要教育那些人不要亂扔垃圾,從而與作者產生了共鳴,自然而然地樹立環保意識。

(四)、品詞品句,訓練詞句

學習語文,其中一個任務是讓學生積累詞彙,豐富學生的語言。在這篇課文,重點訓練三個詞語“愁眉苦臉”、“迫不及待”、“震耳欲聾”。這些詞語都是讓學生通過品讀句子,在語句中去理解,去學會應用。

(五)、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一節課下來,總覺得自己還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在時間安排上,把握得不夠好,以至於後來的總結部分內容講得不夠完整。再者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不夠。這些都有待自己以後改進。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10

20__年12月15日,我參加了濟寧市語文教學能手比賽。13日的下午抽籤確定上課的內容。我抽到的上課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21課《圓明園的毀滅》,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一天多的時間,既要熟悉教材,設計教案,又要製作課件,那緊張是可想而知的。雖説有近25年教學經驗,但也不敢輕視。若説連做夢都是“圓明園”,那是毫不誇張的。歷經潛心地研究教材,精心地設計教案,心地製作課件,於15日那天成功執教了此課。至於成績如何,且不評説。就執教的過程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一堂課,經過反思才能促進教學。一堂展示課,更需要反思,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教學,成長自我。為此,我對執教《圓明園的毀滅》一課進行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是一個悲劇。魯迅先生説過:“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所以,“圓明園”這一“毀滅”的悲劇,更能激起學生的痛心與仇恨。文章前後內容為圓明園的“輝煌”和圓明園的“毀滅”,這兩者緊密聯繫,一揚一抑,一美一毀,愛恨交織,通過閲讀感悟,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這就是教學的重點。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其昔日輝煌景觀是教學的難點。

新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據此,本課教學設計緊扣“以人為本”“以學定教”,“以讀為本”“以讀促情”,“以情為本”“以景激情”“以史激情”之理念,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情感為主線,以教材為主源的原則。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有所思,在閲讀中有所悟,在閲讀中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落實這一理念,讓學生歷經“走近圓明園——走進圓明園——走出圓明園”的教學流程,使學生“愛之深,恨之切”的情感,在閲讀中飛揚。

一、激情導入,走近圓明園。

上課伊始,開門見山地板書“圓明園”三字,齊讀後,讓學生就瞭解“圓明園”的有關信息作以簡單的介紹。而後,教師補充相關資料。特別針對“圓明園佔地5200餘畝”與當時上課的多媒體教室進行比較(我臨時速算出多媒體約200平方米):圓明園佔地面積是多媒體教室的1700倍。就是如此,學生也不可能立刻建立圓明園佔地多大的概念。我就先讓學生在頭腦中思考多媒體教室的10倍有多大,然後依次思考100倍,1000倍,10000倍,17000倍,最終,讓學生對圓明園佔地面積之大有初步的概念。

學生對圓明園有了初步瞭解後,我深情感歎道:“同學們,就這樣一座被世人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在1860年10月,被兩個強盜的一把大火‘毀滅’了。”感歎的同時板書“的毀滅”三個字。至此課題目板書完畢。再讓學生齊讀課題,並強調“毀滅”要讀得低沉、哀緩。

而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並交流初讀課文後的感受。“辭動而情發。”學生“愛” “恨”之情感得以初步激發,已引導學生走近了圓明園。

二、以讀激情,走進圓明園。

學生默讀2、3、4自然段,並作簡單的批註。教師巡視點撥後,開始引領學生走進圓明園。

首先,讀悟第2自然段。讓學生在文本的對話中,在課件演示中理解“眾星拱月”之“獨具匠心”的佈局特點。

其次,品讀第3自然段。品讀中,引導學生抓住“有……也有……”“有……也有……”“……,還有……”“不僅有……還有……”等等一系列的關聯詞,理解圓明園中的景觀眾多;品讀中,引導學生理解“金碧輝煌”“玲瓏剔透”是什麼形態,“詩情畫意”“幻想境界”是何等美妙。建築及景觀之風格各異的特點,在學生的頭腦中初具映象。為進一步激發對圓明園景緻的讚美之情,通過課件欣賞“民族建築”“西洋景觀”相關圖片,同時,教師隨機補充有關資料,如適時簡介“買賣街”“山鄉村野”“ 平湖秋月”“雷峯夕照”“蓬萊瑤台”“武陵春色”“西洋樓”……

為讓學生對圓明園建立整體美,課件播放圓明園復原視頻,教師隨課件聲情並茂地解説:圓明園被譽為“萬圓之園”,它是我國無數能工巧匠智慧的結晶。園中著名景觀達145處,風格各異,不僅有民族建築,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着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裏。”

至此,教師引領學生跟隨作者走進圓明園,盡情地飽覽了“恍若月宮”的奇景。

再次,品讀第3自然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什麼説“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然後,課件出示“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和奇珍異寶”的典型圖片,讓學生對當時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而讚歎。

最後,引導學生迴歸朗讀第2、3、4自然段,讀出欣賞、自豪、讚美之情。此時,只有此時,學生才真正在文本載體的引領下,走進了圓明園。

可是,當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之後又是怎樣的情景呢?教師悲憤地説:“但是,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已灰飛湮滅。華麗的殿堂樓閣已成一片廢墟,讓人流連的美景人們心酸的回憶。園內的奇珍異寶,有的被毀壞,有的流落他鄉陳列在別人的博物館裏。這是為什麼?是誰毀滅了美?是誰毀滅了圓滿無缺、光明普照的圓明園?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憤慨地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一個搶東西,一個放火。……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

引導學生自讀第5自然段,結合資料領會“統統”掠、“任意”毀、“放火”燒的強盜行徑和野蠻罪行。然後,播放電影“火燒圓明園”的片段。學生猶如走進圓明園,目睹了英法兩個強盜的無恥行經,仇恨的怒火油然而生。英發聯軍的滔天罪行深深烙在學生的內心深處,激起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心壯志。

三、昇華情感,走出圓明園。

教師過渡語:“圓明園就這樣化為灰燼,就這樣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就這樣只能浮現在我們的夢中。圓明園的毀滅僅僅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損失嗎?不!”出示第1自然段,抓住兩個“不可估量”重點領悟。

教師蕩氣迴腸地總結:“這把火,燒燬了園林藝術的瑰寶;這把火,燒燬了建築藝術的精華:這把火,燒燬了耗資5億3千萬兩白銀、歷時151年才建成的萬園之園。但是,這把火,燒不毀英法聯軍的滔天罪行,燒不燬炎黃子孫的刻骨仇恨,更燒不毀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圓明園的殘垣斷壁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引出)落後——就要捱打!”此時,學生會感慨萬千:對強盜的刻骨之恨,對祖國的深切之愛。在老師的激情下,讓學生拿起筆將內心的話語記寫下來。寫後,讓學生帶着或讚美或痛恨,或激昂或哀痛,讀一讀自己的感慨或抒懷。教室裏想響起的陣陣掌聲,將課堂推向高潮。

此刻,屏幕上出現八個大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我的預案是讓學生齊讀而昇華情感。然而,我的靈感頓生:讓學生全體起立,舉起右拳,一起宣誓:“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這聲音迴盪在氣宇軒昂的教室裏,這聲音迴盪在情緒激揚的每個學生的心頭!

一堂課結束了,這是一堂“愛”與“恨”的課,這是一堂“讚美”與“憤恨”的課。一堂課結束了,可學生們的愛國情懷卻飛揚起來。

總之,本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文本為依託,以情感為紐帶,以現代技術為手段,以學生髮展為目的,力求着眼於自主閲讀,致力於課堂優化,努力營造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自主感悟的能力,夯實學生語言文化的根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11

本節課成功的方面主要有: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逐步認識掌握地圖的閲讀方法,從謎語引入,這種設計符合七年級學生的心理,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以及參與意識。

本節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來完成本節課的內容,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完成合作學習的內容,即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同時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在教學過程也注重了新舊知識的銜接,掌握地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

在教學實驗過程中,注意與學生感情上的交流,從教師的教態、語言、表情等方面做到親切,拉近與學生的關係,讓學生以一種愉快的心情進行學習,也有利於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

1、本節課還沒有帶動全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後排的幾個學生沒有融入到活動中學習。

2、比例尺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剛接觸,感性認識很好,但在換算中很多同學有困難,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重比例尺的換算能力的訓練。

3、部分小組的合作意識要進一步加強,今後要發揮組長的帶頭作用,讓小組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

總之,地圖是日常生活、生產,以及學習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所以應使學習地圖的過程變為一個使用地圖的過程,邊學邊用,邊用邊學,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要注意培養學生在閲讀地圖、獲取信息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表達他們獲取信息的方法,培養學生閲讀及獲取信息的能力,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也使學生體驗到學習地理的喜悦。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12

通過執教《彈力》這一課的教學,學生課堂氣氛濃厚,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作了嘗試:

1、因為從學生的知識層面上看,四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和學習方法,也積累了一些日常生活常識,並通過學習,已具備初步的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去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在課堂上都放手讓學生自己操作實驗,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

2、從教的方面來説,主要採取開放式教學法,具體分為三個部分。①通過視頻,設置問題情景,激發學生提出疑問的興趣。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給每個學生都提供鍛鍊的機會,使學生學有所得。②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在觀察、猜想、驗證、歸納、概括的學習活動中,知道怎樣的物體才具有彈性,以及區分彈性與彈力③通過歸納總結和大量的應用實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

3、從學法上説,分為兩個部分。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之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一系列的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動腦、動手,運用科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去研究問題,探索新知,得出實驗的結論。

4、建議教師儘可能發揮小組研究學習的機會,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內。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13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遊寺,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在這首長篇敍事詩裏,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敍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敍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着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並不拘泥於歷史,而是藉着歷史的一點影子,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説,街坊的歌唱,從中蜕化出一個迴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用迴環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由於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選修教材按照詩歌鑑賞的方法分成了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賞析指導”,就這一章的學習重點,介紹相關知識和鑑賞方法。“賞析示例”從該章所提出的學習重點進行實例分析。“自主賞析”,圍繞這一章的學習內容,提供閲讀鑑賞的作品,其設計用意在於啟發引導,指出途徑,激發興趣。

《長恨歌》是第一單元“賞析示例”,除課下注釋外,課後還有詳細的鑑賞説明。怎麼教,從哪個角度切入,教到什麼程度,都是教學應該考慮的問題。筆者最後決定抓住本單元的學習重點“以意逆志,知人論世”,訓練學生對“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鑑賞方法的靈活運用。教學完《長恨歌》後,筆者進行了以下反思:

1、反覆誦讀,加強學生對詩歌的感悟、理解。當代詩人于堅曾説:“一首詩是一個語言的場。”詩歌的教學尤其要注重朗讀,以讀為本,讓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不斷加深對詩歌感情、意境、內涵的理解。

2、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學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並注重學生的學習評價。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並懂得與他人交流,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

4、重視對學生的學習評價,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還讓學生開展相互評價,充分地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中學會賞識他人,學會取長補短,博採眾長,從而不斷地完善自我。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14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蹲踞式起跑,授課對象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採用了技術分解法、語言講解法及動作示範法等教學方法,並在課堂小結部分採用問題教學法進行引導,及時進行技術要點總結,加深學生的技術印象。

詳細步驟如下:

第一步,以“劉翔跨欄比賽時的起跑姿勢”為例,利用學生模仿體育明星的好奇心理,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明學習主題。

第二步,講解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口令與動作要點,並根據口令將技術動作分為三個環節,使學生了解學習步驟,明確學習目標。

①“ 各就位”——聽到口令後以起跑線為界,確定左右腳的位置,下蹲時右膝和左腳尖大致平行,右腳掌注意蹬地;雙手分開比肩稍寬,雙手不壓線;做好起跑的預備姿勢。

②“ 預備”——聽到口令後,雙肩稍前移,抬臀、右膝微屈,做好起跑的準備。

③ “跑”——聽到口令後,右腳掌用力蹬地,左臂快速上擺,帶動身體向前躍出後快速向前跑。

第三步,通過提問: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口令是什麼?每個口令對照的技術動作是什麼?你能否根據口令完成正確的技術?……。加深學生的技術印象,使學生掌握完整的技術動作。

這樣的教學步驟能夠使學生通過自身的積極參與建立清晰的技術表象,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有條不紊地掌握技術的各個環節,最後在思考與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將各個獨立的技術動作進行“組裝”,掌握完整的動作技術。這種教學過程有助於學生養成探究問題的學習習慣,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這樣的教學過程也有不足:教師講解過多、學生自主性較低、教學過程繁瑣的缺點。因此,教師在講解時要注意語言簡單明瞭、點題清晰到位、課堂調控靈活等因素,利用各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15

看了這段文學,很容易讓我們想起毛澤東在《實踐論》當中説的一段話:“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親口嘗一嘗.....”從這裏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點:非常重視實踐,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諸於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是否正確。

進行實踐必須抱着現實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以清醒冷靜的態度面對現實,是一就是一,絕不説是二。即使錯了,也不敢於承認,使知道行合一,理論和實際聯繫在一起,反對空頭理論。這樣就有了“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這種自然而然的結論。

學習本身是一種實踐活動,當然必須用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對待,而不能摻雜使假或者驕傲浮躁。正如毛澤東所説的,“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另一方面,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二者相鋪相成。這樣來看問題,同樣也是現實的和實際的。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16

《説聲“對不起”》這一課主要講學生之間經常會發生小的摩擦,如何處理這些矛盾,是每個學生成長過程中必須學會的交際能力。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敍了陳剛不小心劃破陸葉下巴後向陸葉道歉的心理過程。上這一課之前剛好班上的一位男生烜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星期一下午是上選修課的時間,那天下午放學時,男孩烜的媽媽來教室裏找我,看到她不滿而略帶氣憤的神情,聽完她的述説,我才明白,烜在上足球選修課時,因為不小心絆倒了籃球選修班上一位高年級的男生,那個大孩子事後在自由活動時找到烜威脅了一番後,把他的口風琴拿走了。烜媽媽一邊在氣自己的孩子不爭氣,遇事不主動和老師報告,一邊氣那個大男孩太欺負人。我看了一眼在一邊默不作聲的烜,再次問了事情的經過,然後跟他説:“孩子,你看,今天媽媽來學校裏很生氣,你知道是為什麼嗎?”烜説:“因為我把口風琴搞丟了。”“還有呢?”我再問。“還有我沒有把事及時跟老師説,沒有及時處理這事情。”烜低頭小聲説。我摸摸他的頭説:“對啊,看來你心裏都明白呢!現在放學了,大家都回去了,你也找不到那位哥哥了。你和媽媽先回去吧,我們明天再找選修課的老師協助處理這事兒了。”

這事過後第二天正好上新課《説聲“對不起”》,新課導入時,我對孩子們説:“上課前,我先給你們講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故事。”然後我把烜的選修課風波説了一遍,之後提了一個問題:“烜已經明白了自己的不對,但是,你們想想吧,大哥哥為什麼會在發生碰撞事件後拿走烜的口風琴呢?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避免這件事的發生?”問題提出後,孩子思維很活躍,有説到應該及時和老師彙報,更多的孩子説到——事情發生時,應該及時和對方説聲“對不起”。

聽到孩子們思考的結果,我很滿意,通過拿這件剛剛發生的身邊的小事情作為新課的導入,達到以下幾個好的效果:一、孩子們聽得認真,思考很有現實意義,對他的今後的行動指導有參考價值。二、開門見山,直觸學習課文要達到的最終教育效果。三、以“説聲對不起”為重點詞,展開了後續學習,對人物內心彷徨猶豫的理解,對同學和老師的友情幫助的認同提供了實際的事例,引導孩子從自身出發,感同身受地理解了“我”。在朗讀課文時也能抓住人物內心,讀出情感。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17

試教失敗,打擊很大。但也讓我完全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備課的不充分,沒有認真深入的鑽研教材。只是套取了一些別人的教學設計,因為沒有領悟,所以完全把握不好。另外,文章雖然不長,但要讓孩子不僅體會到貓的性格古怪,還要體會作者對這隻貓的喜愛之情。還要讓學生感受一代語言大師的語言魅力。要在一節課中體現這麼多的東西,如何把它們都很自然地交融在一起,確實感覺挺難。

反思這節課,學生們學得興趣較濃,貓的可愛也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完全歸功於學生能抓住文中的語言文字,通過朗讀進行揣摩體會。但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似科在怎樣將一個事物的特點寫具體方面收穫甚微。到底讀寫結合是將文章斷開,插入寫作聯繫呢,還是在上完全課後,待下節課再作系統練習呢?這還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地實踐與努力探索。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18

我在課前準備了大量的圖片,視頻和音頻片段,準備在課堂上播放,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活躍課堂氣氛的,但是在實際課堂教學當中,我卻沒有播放這些原先準備好的材料,這一點也説明了我教學應變能力的不足,上公開課時過分的緊張。

總而言之,課堂氣氛顯得過於沉悶,學生反應不強烈,許多我事先認為能激起學生興趣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原因是忽視了教學的細節安排,自己使用的教學語言在情感上不能夠感染學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當中通過自己的語言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點是我的薄弱環節,今後要在這方面加強鍛鍊。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19

這是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於漪回憶少年時代讀書生活的一篇散文。本文選材精當,內容淺顯,學生易懂。對於這樣一篇內容較為淺易的文章,如果僅僅解讀文本,瞭解於漪老師回憶的幾件往事,學生的學習收穫是不大的,也不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為國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具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他們的求知慾望強烈,如果這篇課文沒有一些新的東西,或者沒有一個新的角度,他們往往就會覺得平平淡淡,收穫不多。

怎樣來教這樣一篇課文呢?我反覆考慮,數易其稿,最終定位在把閲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打通閲讀和寫作之路。即用指導學生寫作的方式來閲讀這篇課文,在閲讀的過程中體會寫作的方法,受到寫作的啟示。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樣把閲讀和寫作組合起來,並有機融合在一起的問題了。如果用寫作的方法來解剖這篇課文,課上起來肯定毫無生氣,也缺乏閲讀教學的韻味。有人形容閲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雙翼。只有兩個翅膀同時煽動起來,讓閲讀和寫作比翼雙飛,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我主要採用了一下方法加以整合,經實踐檢驗,教學效果良好。

教學思路整合。以文章的寫作框架確定閲讀教學的思路,即從結構入手,以“鳳頭、豬肚、豹尾”的篇章結構確定教學板塊,以寫作指導作為貫穿前後的主線,給人以整體感,同時又有所變化,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準備好了嗎?幼教開學準備國小教師教案國小教師工作計...國中教師教案國中教師工作計... 2 最後引導到讀書積累上來,以一副對聯作為結束,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和人生的啟迪,體現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整合。閲讀教學的精髓在於學生的朗讀,積累,感悟和品味語言的能力,這些內容如果分開進行,每一項都有很大的空間,但往往給人一種割裂的感覺,既然我的教學定位在打通閲讀和寫作之路上,所以就大膽取捨,把課文內容的教學引導到文章的選材上來,把語言的品味教學過渡到寫作語言上來,使之有機融合在一起。如首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件事大聲朗讀,之後明確作者圍繞主題,寫到的一些往事:看山水畫、讀千家詩、聽國文老師講課,這些材料能刪去一部分嗎?能顛倒次序嗎?在學生充分思考、討論、回答後,自然得出寫作啟示:選材要豐富,並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和安排的次序。 教學形式的整合。文章是閲讀課,所以要有閲讀的味道,定位在閲讀和寫作融合,以閲讀指導寫作,所以教學的形式很重要。在教學中我採用寫作啟示錄的形式,目的是讓學生樂於接受。在最後從結構、內容和語言上總結成三點,給學生以清晰的印象。如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後,教師提問:你認為本文的開頭符合鳳頭的標準嗎?這樣的問題,既兼顧篇章結構、又能夠品味語言,學生樂於思考回答,在此基礎上,自然得出寫作啟示:文章開頭要緊扣題目,短小而精美。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20

今天第三節是我班的公開課,上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節《社會行為》。説句實話,感覺這節課不適合進行公開課,感覺本節課表演性不強,或者説老師不好上。但是教學進度恰好在這裏,只好就這一節課的內容,畢竟課堂主人是學生。

121課改模式改變以前教師的講為主,注重學生的學,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課堂節奏感覺還不錯,一節課還比較順利。但是感覺這節課還是有不滿意的幾個地方。

一是概念講解不到位。本節課有兩個重要的概念:社會行為的特徵和通訊。書中用了兩個事例來説明“社會行為的特徵”,事實上是不夠的。如果學生課前收集一些具有社會行為動物的資料,在課堂上與其他小組的學生進行分享,或者老師列舉一些事例,在這個基礎上,得出社會行為的特徵,可能會更好一些,在此基礎上拓展出分工、合作和競爭意識等。在講解“通訊”這個概念的時候講解不夠透徹。沒有注意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講完以後並舉例説明哪些屬於動物的通訊,那些不是動物的通訊,在進一步探討信息交流的方式會更好。二是難點突破不是很好。本節課的難點是:闡明動物羣體中信息交流的意義;認同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兩個突破不是很好,後來想一下可以通過小品形式(學生看到詞語用比劃的形式來讓另一個學生猜測的意思,一個學生往下一個學生傳遞)來説明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互動性、效果會更好。

三是在設計導學案中有兩個地方需要商榷。就是預習案中有一個題:6、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多種多樣,教材中探究“螞蟻的通訊”和P42科學家的故事“珍妮·古多爾和黑猩猩交朋友”分別主要運用了 和 。這個題難度偏大。第二個題就是檢測案中:9、傳説當年西楚霸王項羽行軍至烏江,天色已晚,只見岸邊沙灘上有幾個由螞蟻組成的大字“霸王死於此”。項羽心想:這是天意,遂大喊一聲:“天絕我也!”即拔劍自刎。原來這是劉邦手下軍師用蜜糖寫的幾個大字,招來許多螞蟻,項羽不知是計,而中計身亡。

(1)、螞蟻能夠按人的設計圍成幾個大字,這與螞蟻的食性有關,螞蟻喜歡。

(2)、螞蟻之間靠 傳遞信息。當偵查蟻發現食物後,會在返巢的路上留下,返巢後向其他螞蟻做出動作,其他工蟻收到這種信息後,會沿路尋着去搬運食物。難度有點大學生不好答。

(3)、螞蟻是靠頭部的觸角嗅到氣味的,若把一隻工蟻的觸角剪去,它還能搬運食物嗎? ,原因是 。

(4)、一窩螞蟻由不同的成員組成,螞蟻是具有明顯行為特徵的動物。

最後是為了符合121課改模式,後面檢測案中時間稍顯較多,時間分配不合理。

正因為有不足,才有下一次做得更好。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21

《巴塘連北京》是一首流行於四川巴塘一帶藏族聚居地區的民歌。歌曲結構十分簡練,曲調短小而又優美,節奏富於舞蹈的律動感,它又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民間歌舞形式,由領舞者用牛角胡或二胡在対前領舞伴奏,男女分成兩個圈,自右向左載歌載舞,故又稱“巴塘弦子”。

此曲大部分為一字多音的歌詞,民族風格突出,歌曲旋律也跌宕起伏,學生學唱不容易上口。為了使學生能夠唱準歌曲,讓學生在多聽歌曲範唱的基礎上,我覺得有必要逐小節領着學生聽唱曲譜,這樣對學生唱準歌曲有一定的幫助。我在範唱的這一環節中,着意將歌曲演唱的速度放緩,讓學生注意聽清哪些字是唱一字兩音的,哪些字是唱一字三音的,學生通過此環節可以在心中明確旋律的走向,這對唱準歌曲也很有幫助。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22

本節課最大的優點我想應該主要是通過多媒體輔助手段,提供大量與《再別康橋》有關的信息。很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表現如下:

1.創設情景,誘導思維,激發興趣。

我在導入課文和介紹徐志摩時,通過播放歌曲《再別康橋》,附上劍橋的風景圖片, 緊接着出示3張徐志摩的照片和播放《海上名人錄--才情徐志摩》視頻和情景模擬,拉近了學生與語文的距離,逐層推進,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激發學習《再別康橋》的興趣。

2.巧妙設計有梯度的問題,體現分層教學。

本課的提問設計層層遞進,逐級攀登,讓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在講述意象和意境時,設置的問題是有淺入深。為的是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所以有一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能回答出“第一節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這個問題後,就搶着回答下面的問題。

3.自主探究與小組競賽相結合。

自主學習是課堂上比較常用的方法,而且是學生學習很有效的方法,但現在社會更強調團隊合作,所以我設計學生協作討論這個環節,希望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期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4.注重誦讀的學習方法指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制衡”及評價的方法。

在這節課中,我很強調學生的誦讀的學習方法的學習,效果還不錯。有一個音色比較好的學生,在配樂播放鋼琴曲《神祕園》時,朗誦出了詩歌那種特有的感覺。

《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23

課文《祖父的園子》節選自現代作家蕭紅的自傳體小説《呼蘭河傳》。這篇課文以富有孩子氣、且又帶着濃郁的詩情畫意的語言,重點描述了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把世界在孩子心裏的樣子真實地再現出來,學生讀來感覺這事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親切、神往。

支玉恆老師曾經説過:“不管什麼文章,只要讓學生充分朗讀,不管什麼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課堂上老師無須刻意提出許多問題讓學生回答。

”因此,教這篇課文時,我採用了“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引導交流作者在園子裏心情是怎樣的,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作者為什麼對祖父的園子久久不能忘懷。交流中相機引導學生讀有關的段落,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

文中的作者字裏行間體現出生活是無拘無束的,是豐富多彩的,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澆菜……對於學生來講,這些既是新鮮的,又是有趣的,他們一定只從書本中看到過,可能只聽長輩講過,現在作者的童年帶他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特別新奇,讓他們想象作者可能還在園子裏做什麼,學生一個個都舉起了手,熱烈地説着他們喜歡做的事情:爬樹、挖坑、種豆,從樹上搖果子,摘花,撒花……正因為學生對文字產生了共鳴,他們盡情地展開了思維的翅膀,盡情地説着自己喜歡事情。再讓他們讀課文的時候已經能帶上自己的感受。

整篇課文學生的學習慾望強烈,氛圍濃厚,想説的話特比較多,真正走進了祖父的園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6kvj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