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篇1

上課前,我就擔心,這篇小詩這麼有詩意,恐怕學生很難理解,也很難融入詩的感情。但結果出乎意料,孩子們上課聽得很認真。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上課一開始,我出示了紫丁香的圖片,向孩子們介紹了丁香花的一些特徵,學完字詞之後,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棵盛開的紫丁香,幫助孩子們理解小詩。

上第三小節時,我提問:老師在什麼時候會疲倦?孩子們都紛紛想到了老師的辛勞,最後,我小結,只要小朋友們上課專心,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老師就不覺得疲倦了。孩子們似乎聽懂了,上課都格外地專心。

學習第五小節時,我提問:老師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又香又甜的夢?孩子們都紛紛猜想,一位學生説:“老師一定夢到了我們長大以後的樣子。”我接話:“對呀,老師夢到你們長大後成了科學家、醫生等等對社會有用的人。”還有一位學生説:“老師夢到了我們班成了文明班級。”……孩子們的想象是豐富的,又是純真的。如果我能建議孩子們讓老師做一個又香又甜的夢,讀第五小節,我閉上眼睛,做一睡覺姿勢,我想孩子們也許能讀得更專注,更真誠。

但是,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要注意:

一、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我覺得以後可以採用這種方式:你喜歡哪一段,就站起來表演朗讀給大家看,其他同學欣賞,提醒學生讀的時候要有快慢、有輕重、有節奏,像音樂那種朗讀。

二、重視老師的率先示範

老師率先範讀時,好像聽音樂一樣,請學生欣賞。然後請學生當我的小老師,説説老師是怎麼讀的?哪裏讀得好?為什麼要這樣讀?讓學生感到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一種榮譽,在老師入情入境的朗讀中接受語知和語感。

根據新課程理念,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緊扣“開心”一詞,讓學生説説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同學們玩得很開心,再通過想象訓練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説話,來喚起孩子們的生活經驗。當學生通過有關的語句感受到了同學們的歡快心情時,我引導學生轉變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課文,融入課文,鼓勵他們學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藍天亮開嗓子,有的孩子喊:“這真是一個美麗的豐收季節。” 有的孩子喊:“我們多麼開心呀!我愛這美麗的秋天。”學生完全被感染了,“開心”在課堂上空飄蕩着。這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着課文,在讀體會、感悟,表達這種心情。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篇2

《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文辭非常優美,作者創設了一個美好意境。是一篇非常好的指導朗讀的文章。

文章開頭:幾個小夥伴踮起腳尖走到老師窗前,種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滿全株。那就是一張張學生的笑臉在向學生致意。一陣微風吹來,伴隨着濃濃的花香,同學們真誠的愛送進了老師的心田。剛剛開始讀的時候,孩子們找不到自己的感覺,讀得平淡乏味。我在想,怎樣調動起孩子們的情感勃發呢?於是我開始抓住我們平時的點滴小事,講述我們師生之間的關懷愛護。因為是寄宿生,孩子們對老師的感情是很深厚的。經過師生之間的互相回憶,情感基調馬上就出來了,感情鋪墊也已經完成。因此,朗讀表現也就自然而然成了一個突破口。

這時,我把背景音樂——鋼琴曲《秋日私語》緩緩調高,再進行一次範讀。整個教室瀰漫在師生的款款深情中,沉浸在柔美的鋼琴曲聲中。這樣孩子們的情緒調動起來了,從他們稚嫩的童聲中,我聽出對老師的熱愛真情。讀得那麼投入,讀得廖英、羅冠羽等幾個小朋友都流淚了。

讀着這首清新活潑的小詩,我們覺得心裏很甜很甜。這樣的詩情畫意滋潤着我們的心。這熾熱的童心,將激勵着我們把這綠葉和花香的情誼,化成無盡的關愛送給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篇3

《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詩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這株紫丁香不僅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表達了孩子們對老師的熱愛和尊敬,更是一首師生情誼的頌歌,整首小詩恬靜、深情,讀起來琅琅上口,回味悠長。

這次我執教的是第二課時教學,整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我用深情的語言描繪秋天景色引出本首小詩,並和學生一起寫課題,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帶領他們再次走入課文。在學生解決了生字和正確朗讀的基礎上,提出兩個大問題:孩子們是怎樣在老師窗前栽下紫丁香的?孩子們為什麼要把這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把課文串起來進行朗讀指導,並在朗讀中抓住“踮起”“ 掛牽”等關鍵詞進行理解感悟,讀悟結合,然後再回歸全文,配樂朗讀,拓展延伸中,我還安排了學生交流讚美老師詩句,最後以指導書寫“牽、困”兩個生字結束教學。

上完課後,我覺得自己的教學流程比較清楚,生字教學、説話、朗讀、拓展等環節也都具備,學生上課也很積極投入,課堂氣氛較好,所以不禁沾沾自喜。但是經過自己的一番反思,我覺得這堂課的最大失敗就是朗讀指導不夠自然不夠深入,有些浮躁、表演的意味。而《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是意境優美感人,如果閲讀中只停留在表面、誇張的朗讀上,那教學真可謂蒼白無力。其實,如何讓學生進入學習,通過朗讀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表現出來,形成個性化的朗讀,如何在朗讀中作到潤物細無聲的指導。一直是困擾着我的問題。下面就從以下幾方面作簡單分析:

一、對教材的把握不夠深入。

在備課時,我反覆研讀文本,力求找到一個切入點來指導學生學習,根據教參指示,我設計了“孩子們是怎樣在老師窗前栽下紫丁香的?”“孩子們為什麼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的窗前?”兩個問題,想以這兩個問題來整合課文來帶動學生閲讀。實踐下來,這種把文中大意抽象概括出來的問題法,比之前讓學生在深情的朗讀中,自己感悟要突兀得多。且課文語言易懂,學生能夠理解,又何必繞彎子呢?雖然我的設計是精細的所提出的問題也是圍繞這篇課文的,但是花了這麼多精力尋找的切入點,在實際的課堂中,在學生的朗讀中,究竟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學生從中究竟得到了什麼?我想,沒有這兩個問題學生也一樣會讀得很好。因為我的經驗不夠,對教材的把握不夠準確,所以課堂上我帶學生繞了個大彎子。放棄了一種智慧,選擇了一種才能,放棄和選擇什麼,有時候直接體現出效率。此時我深刻體會到了語文教學一定要講究實效性。

二、對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夠了解。

在我們班,學生的閲讀水平和自覺性差距較大,好的學生不用老師點撥,自己就能理解課文,並把它讀好。而有的學生則是“舉步維艱”處處受阻。這次上課時,為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我將2-5小節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朗讀彙報時,我也只是做了鼓勵性評價,和適當的煽情。許多孩子抑揚頓挫的語氣,充滿深情地朗讀,讓課堂增色不少,但這些所謂的“感情朗讀”都無疑是個別的好學生給每段詩句貼上的情感標籤,而忽略了大部分學生對語言內在含義以及表達方式的體察和訓練。如詩句最後一段:“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師休息吧,……”當我引導學生觀察老師在認真備課的插圖時,幾個學生竟 “哇塞”地叫了起來。本來想用圖片引導學生儘快進入課文情境中,豈知學生沒能對圖片有足夠的理解到產生共鳴,故朗讀的效果,並不理想。另外很多學生對於“踮起”、“安靜”、“夜深了”…..這些詞語的體會並未深入,只是停留在淺淺的朗讀層面。其間,我範讀和細緻引導顯得尤其重要,而我卻省去了,導致很多的學生未能真正走入文本。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如沐春風,以讀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有意識地為學生打開一扇深入閲讀的窗口,從扇扇窗口窺視、捕捉到文字裏藴藏的真情實感,獲得閲讀的愉悦,從而使學生從內心深處真正燃起深讀文本的慾望和衝動。這節課我對學生認知水平不夠理解,低估了或高估他們的朗讀能力,所以朗讀才顯得流於形式。我想以後備課的時候我還得再多備備學生。

三、對教學的設計不夠創新。

由於第一次接觸詩歌的教學,我備課時就順着原來的教學模式進行設計,一路走過來,雖然各個環節、各個流程清楚整齊,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評課時當李老師提出詩歌的教學應該與其它體裁的課文教學有所區別,應體現出詩歌獨特的意境美和整體感時,我便豁然開朗:我怎麼沒想到把它設計得詩情畫意點,而只把它當成課文來上呢?的確,我們如果能時時有一種創新的意識來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的話,那我們的課堂才會永遠充滿生命的活力。相信有了創新的意識,我今後一定會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

備好一節課需要短期與長期的準備,需要教師對文本、對學生要有深度的鑽研、創新的理念,還需要儲備更多的相關知識和語言準備,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在課堂裏遊刃有餘,揮灑自如,才能更好地實現課堂的精彩生成。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篇4

《窗前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課文語言雖淺顯易懂,然而意境卻是優美感人,只有引導學生完全進入課文的意境當中,且個性化地指導朗讀,很好的關注學生朗讀的情況,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剛開始學生的情感始終激發不起,於是老師的深情朗讀帶動了學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讀教學這一環節中,整個課堂氛圍很好,學生十分投入。如:讀第一小節時,我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濃綠”的小院是什麼樣的?“我們”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時候是怎麼做的?讀出小朋友“踮起腳尖”的情態,感受他們悄悄地向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的。讀第三、第四小節,我採用了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朗讀,邊讀邊展開想象“綠葉在風裏沙沙地響”是怎樣的動聽,假如那是小朋友的歌會唱些什麼?

培養學生自主閲讀、理解文章的能力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課堂上規範學生的語言,豐富學生説話的內容。如:教學第五小節時,我讓學生看圖想象説話:夜深了,連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師還在怎樣的工作?想一想,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勸老師休息?又如:同學們讀到“讓花香飄進你的夢裏,那夢呀準時又香又甜。”時,我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夢到了什麼嗎?”“老師夢到周雲龍上課注意聽講了。”“老師夢到李浩源幫助別人了。”“老師夢到張樂園寫的字漂亮了。” 於是我説:“老師的心思都被你們看出來了,真了不起。你們能讓老師美夢成真嗎?” 通過這一提問,同學們,特別是被提到的同學,我想一定深有感觸。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篇5

《窗前的一株紫丁香》這是一篇兒童詩歌,是描寫學生對老師感情的。關於閲讀教學,二年級上冊的具體要求是:繼續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孩子們在閲讀中,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對感興趣的人和事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同時,閲讀教學反對教學內容的複雜,過程的煩瑣,將課文分析得太透,太深。所以,在《窗前一株紫丁香》的教學中,我的設計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1、激趣導入,我用一首《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讓學生聽一聽這首歌是描寫誰的?學生一下就能聽出來,我又用一幅紫丁香的圖片問學生“這兒有人送給老師的一份禮物,你知道它是什麼花嗎?”來引出課題。只是歌曲當時我用手機播放,沒想到聲音太小,我隨着小聲唱,這個環節沒有預料好,下次在課前要做好課前準備。

2、教授生字部分,讓學生來組詞更好,能夠擴大學生的詞彙量,“甜”字的教授很特別,有新意,學生能記住,只是教授生字的時間上稍有些短。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篇6

窗前一株紫丁香課文是一首詩歌。這課我的教學設計能較好地體現了低年段閲讀教學的基本方法。

第一是重視朗讀,以讀為本。教學中,我多處設計了自由讀、個別讀、齊讀、賽讀、誦讀等學習環節,我還作了範讀,為提高學生朗讀水平,適時組織評價,讓學生體會到如何讀得正確、讀出感情。

第二是重視學生提問題,學生讀了課題後,讓學生針對課題提問;學生自讀課文後,讓他們提出不懂的問題,引發學生 的探究心理。改變了以往教學不顧學生實際大量提問的做法。

第三是正確引導學生體會詞、句的意思。如“疲倦”和“牽掛”,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花香飄進 老師的夢裏”,啟發學生想像,讓學生體會到這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表達了同學們對老師的愛。第四是組織學生合作學習重點內容3、4、5小節。紫丁香是怎樣和老師做伴的呢?教師要求學生找出有關的句子,在小組中互相讀讀,討論討論,讓學生互相啟發,共同學習,從而體會到學生對老師的熱愛。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篇7

這堂課的教學中我嘗試着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應用課件創設情景激趣,讓學生在聲、光、電、流動的畫面的啟發下走進音樂,讓音樂走入學生生活。

首先,注重以審美為核心,給學生營造視覺的美、聽覺的美、肢體的美,讓學生在美的環境中學習音樂。其次,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演唱大量描寫雨的歌曲,進行體態律動、舞蹈、表演的活動中,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自主地合作、探究、創造性的去發揮想象力,在互動中、情感交流中充分調動學生更深刻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通過音樂教學實踐,產生對音樂的強烈興趣與愛好,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第三,在活動中肯定學生多種不同的感受,尊重學生的自身體驗,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得以充分發揮,個性得到發展,使學生在體驗中感知,在體驗中成長。這種激勵機制即調動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參與音樂藝術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我覺得教師要設計更多巧妙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去實踐去創造。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篇8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角的大小的比較、畫相等的角。依照新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具體內容,從提高學生數學興趣入手,讓學生經歷同化新知識、構建新意義的過程,從而更好地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動手實驗,在輕鬆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增強學好數學的願望和信心。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體驗類比和轉化的思想。

一、通過對教材的深入分析,我在上課時認真把握了以下幾點:

1.首先在知識的過程中,通過對導入問題的設置,達到對舊的知識進行適當的複習的同時引入角 的比較,引人與新知識的講解融會貫通,一氣呵成利用學生已經具備的知識遷移的能力,用類比的思想引出角的大小的比較。

2.在角的形象比較中,要努力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通過開放性問題的提出,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有助於學生靈活地學習知識。

3.問題的設計給學生留有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間,隨着問題的步步深人,學生的思維得到深化,突出了本課時的重點,也分散了難點,最後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4.作圖的摺紙操作應作為一個補充知識,不必強求知識的記憶。動手操作、相互交流等活動,又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5.在畫時,畫相等的角是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和探究,如何畫應是老師必須給予提示與講解的,特別是如何放角的頂點與邊。

6.角平分線的知識是一個幾何中的重要知識點,雖然在此不是重點,但在教學中,老師不能放鬆,而是要加強講解。

上課時採用的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1)創設情景以同學們比較熟悉的公園導遊路線圖引入角的大小比較。

(2)利用課件,疊合法比較角的大小展示疊合法的操作。

(3)回憶用度量法,使學生掌握角的大小的比較的一般方法。

(4)問題探究,引導學生探索角的和與差的運算。

(5)問題引申,引導學生髮現角平分線,並歸納角平分線定義

(6)典型例題,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本課,自始至終滲透着實驗、觀察、類比、歸納等數學思想方法,重視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充分反映了以學生為主教師為導的新理念,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愛思考,善交流的良好學習慣。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篇9

在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裝置活動中,每個實驗桌上都提供了注射器、底部有洞的破試管、錐形瓶、平底燒瓶、廣口瓶、燒杯、試管、集氣瓶、長頸漏斗、U型管、橡皮管、單孔橡皮塞、帶支管的燒瓶、玻璃導管、漏斗、銅絲、水槽、酒精燈、分液漏斗、雙孔橡皮塞、鐵架台等儀器。要求學生動手操作,選取上述某些儀器或生活代用品或其它儀器,設計出幾組裝置來製取二氧化碳?在選擇儀器時應注意哪幾方面的問題?

相互間討論交流認為哪組裝置是最理想的裝置?為什麼?哪一組裝置與眾不同?”此問題一出,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大膽思維、討論比劃、嘗試,力圖設計多組裝置,力求自己設計的裝置有所創新。同學們根據已有經驗和所學知識設計了各種各樣裝置,有的裝置簡單方便、易於操作;有的裝置構思巧妙、富有創意;有的裝置充分利用廢棄儀器化廢為寶;有的裝置卻是錯誤百出等等。然後組織學生們展示作品、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共同推選出幾組比較有創意的實驗裝置供同學們學習參考。所以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要留給學生廣泛的思維空間,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的超越創新,不要把學生看成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和人格,不要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和創造力。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篇10

《綠葉的夢》是一篇講讀課文,作者用愛之心、美之眼、情之筆抒寫了一篇優美的散文。用詩意的題目、詩意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美好的童年生活,字裏行間都散發出大自然的濃郁、清新的氣息,都散發着童年生活的真實、美好。貼近自然,貼近兒童生活。本文的教學重點就是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孩子們在大自然裏和綠葉快樂嬉戲的場面展開想象,體會綠葉帶給孩子們的樂趣和作者所要傳達的情感。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趣,樂於像作者一樣熱愛生活,關愛生活,關愛自然。

我採用以“讀”為主,“讀”“議”“想”結合的方法理解課文。並圍繞“在童年的記憶中,綠葉為什麼最使我着迷?”“綠葉的夢是一個怎樣的夢”開展自主學習。

從整堂課的教學情況看,我所採用教學策略並沒有大的問題,學生在體會大自然給作者帶來快樂的段落時,我引導學生想象一下作者的生活,還介紹一下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讓孩子們走進作者,從作者的角度去想,去體會。讓孩子們成為文中的孩子們,在大自然中跑遍可以去的每一個角落,體會作者的快樂。

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有關植物的玩法時進行了補充,如:你還有那些玩法?綠葉的夢是一個怎樣的夢呢?賦予孩子想象的空間,讓學生説一説自己的感受。這樣即理解了課文的表達方式,又調動了自己生活的積累。這也是整體感知課文的一箇中心話題。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篇11

作者用簡練的文筆,通過記敍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個奇異的自然現象,告訴人們,在逆境和壓力面前,既要敢於抗爭,也要學會退讓、以退為進。文章前半部分有自然界的奇異景觀之謎説起,主要寫謎底如何被揭開的,側重寫實;後半部分主要由揭開謎底而獲得的啟示,重在揭示哲理。本文借具體、真實的事情來説明人生道理,令人信服,這是對學生進行閲讀訓練、陶冶性情和培養意志的好教材。

根據新課標對高年級段學生的要求並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懂課文,瞭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領會既要敢於抗爭,也要學會退讓的道理。

3、聯繫課文內容及生活實際,理解“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展。”的深刻含義。

4、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敍事簡潔,內容較易理解,學生在學習時不會遇到太大問題。朗讀課文,進行字詞句的訓練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第二個旅行者的話和最後一個自然段:“確實,彎曲不是屈服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展。”是教學的難點。根據上述情況,我設想用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篇12

在教學中感覺最開心的是同學們不像前幾週上課那樣不自然,開始有一點自由了,這可能對於教學秩序方面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同學們在課堂上心情放鬆,對於今後的教學來説是一件好事。

同學們表現最好的是多數同學能根據教師的要求完成學習任務,課堂上給同學們十分鐘的時間自由理解課文大意,大家基本上能做到與同學一道去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只有極少部分同學坐在課堂上自己做自己的事。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主要還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可能與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學習的激情有關,在今後的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習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和學生目標的培訓教育,只有從根本上才能解決部分學生厭學的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07xx6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