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個人禮儀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習慣是看似小事的大事,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事業的成敗,成就的大小。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注重榜樣的示範作用

小孩子心理髮育一般處在習慣培養初期和習慣培養中期階段。在這兩個階段,兒童處於心理髮育初期,個性還沒有形成,可塑性較強。如果在這個時期就對兒童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則會促進小學生個性心理的發育,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衞生習慣、勞動習慣、鍛鍊身體的習慣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道德品質。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才有可能促進學生以後學習成績的提高,才有可能最終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具備現代化社會的道德水準,具有一定程度的適應能力、生存能力、掌握改造社會、改造自然的基本技能的勞動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自己首先要做學生的表率。

榜樣的示範作用是巨大的,教師本身的示範作用尤為重要。榜樣示範是以他人的模範行為為榜樣,影響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為,促進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發展的方法,它是一種生動而有效的德育方法,對於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均起着促進和導向作用。以榜樣引路,弘揚文明行為,抑制不良行為,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榜樣示範包括儀表示範、語言示範、性格示範、行為示範、人格示範等,以性格為例來説,教師良好的性格是積極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師對現實生活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有助於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熱愛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師穩定情緒有助於學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師堅韌的意志有助於學生形成堅毅的品格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

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班規是不行的。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對於形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起着重要作用。我首先組織學生逐條學習,理解行為規範的具體條文,讓學生明白應該怎麼做。再根據班裏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行為規範,並實行定量與定級相結合,鼓勵學生按《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去做,並結合實際,提出“管好自己的生活”、“管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學習”、“管好自己的手”等要求。要求學生把好人好事都記錄在冊,每週操行評比一次,做到公正、公平,讓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另外,從“個別教育”入手,抓住一兩個典型,教育學生,使學生受到良好的品質薰陶。比如:培養國小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宗旨;在遵守交通規則方面,做到時時講、日日講、月月講,以防為主。我們還要教育學生樹立善於保護自己,保護別人的意識。形成維護集體,維護國家安全為己任,培養高度的主人公意識。同時還應培養國小生在突發事故中的應變能力,以便使突發事故中的各方面的損失減小到最低。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我們的祖輩十分注重學習環境行為習慣的影響,“昔孟母,擇鄰處”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俗話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兒童時期模仿力最強,所以教師應注意班風的建設,如果説學習成績是一個班級的生命,那麼良好的學風將是它的保障。所以,每接一個新班級,我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過去,做到心中有數。在排位置時,做到讓先進帶動後進,真正發揮榜樣的力量,對於極個別“頑固”分子,可以採用四周包圍策略,當他感到“孤立無援”的時候,他自然而然地會向着好的方向發展。再則,良好的班風與建立一支關心集體、工作認真負責的班幹部隊伍也是密不可分的。因為班級的幹部,尤其是班長,是班級的主心骨,班主任應肯定他,做他堅強的後盾,給他加油鼓勵,讓他更大膽地開展班級工作。採用兩週一輪換,人人都能當班長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一次班長告訴我課間檢查時被扣了0.5分。原來是有兩位同學不遵守紀律,還對班長説“誰要你管,你管得着嗎?”這樣的話,使得班級紀律一度混亂。得知這一情況後,我立刻找到那兩名同學,與他們談心,讓他們思考這樣做的不良影響,他們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表示以後再也不會這樣無理取鬧。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當然,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並不只是教師一個人的事,社會、學校、家庭也是學生生存、學習、成長的環境。他們都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三者之間如果有不同的價值取向、行為標準、教育目的都會影響學生的思想,從而影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在這三者中,學校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有明確的教育目的,有確定的教育內容,有一大批受過專門訓練、懂教育、懂學生、知識豐富、有經驗的教師,他們的教育思想明確,教育手段集中,在對學生的教育中起主導作用。家庭是兒童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及家庭血緣關係的影響,使家庭教育更具有親和性與權威性,同時也具有先入性、基礎性,家庭教育與兒童的成長同步,因此,家庭教育更有持續性與穩定性。另外,家庭教育以言傳身教、情境影響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潛移默化的優勢,在兒童的教育中起重要的作用。

而社會則是通過新聞傳媒、社會風尚、意識形態、人際交往等各種形式,對青少年的行為實施多渠道、多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的影響,在兒童的成長過程起着全面的影響作用。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緊密配合,但要注意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只有這樣,才可能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使他們增加學識,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標籤: 良好習慣 培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gerenfanwen/gqv4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