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策劃書 >策劃書精選 >

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方案

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方案

為了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進一步加強家園聯繫,充分發揮家園教育合力,許多幼兒園開始組織銜接活動方案,以下是由本站PQ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出來的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方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方案

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方案(1)

新城幼兒園幼小銜接家長工作活動方案 為了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進一步加強家園聯繫,充分發揮家園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同時,根據班級幼兒的具體情況以及階段的教育任務,有計劃、有系統地設計和組織內容不同、形式各異的家長會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家長會的創新、實效不但能讓家長了解學校教育,走進班級教育,理解並主動配合班主任工作的,還能營造寬鬆、和諧的教育、溝通氛圍,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建“綠色”環境。因此,幼兒園對幼升小家長會做出如下安排:

一、活動目標:

1、讓家長更好的瞭解本學期班級中的基本情況、具體措施以及各項工作安排;

2、引導家長有效地配合教師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3、向家長建議性的講解入國小前的各項準備事項。

二、會議時間與內容:

三、會議前的準備

1、各班家長會發言稿的準備

2、家長會發言稿的交流

3、家長會通知、簽到表的準備

4、年段與班級家長會方案的制定

5、幼小銜接報告

6、各會場佈置情況的檢查

四、家長會內容:

家長會,是“告知”與“聆聽”!是與家長攜手,以期做得更好! 在家長會上,作為大班的老師,我們要告訴家長:為了每一個孩子的全面發展,老師在做什麼?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希望您怎樣配合?我們能為您家庭教育能力的提高給予哪些幫助?„„我們要聆聽的是:對於我們的要求,家長有哪些困惑?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最感困難的是什麼?最希望我們在哪些方面提供幫助?„„

1、介紹班級的整體情況,及班級孩子的整體發展情況(要求能每個孩子都點到一下)。

2、觀看幼兒早操

3、觀看幼兒跆拳道

4、親子活動:母親節親子活動

5、家長互動

五、會議要求

1、班主任負責通知到每一位家長,要求每位家長參加(包括通知生病請假幼兒的家長,儘量爭取所有家長參加此次活動)。

2、召開家長會時全園的教職工要參加,並統一着裝校服。

3、教室整潔,展示用的幼兒用書等資料整齊擺放到桌上,黑板上有與會議相應的板書、板畫。

4、班主任接待家長主持會議;配班教師做好家長簽到、收集家

長意見反饋表等工作。

5、耐心解答家長疑問。

六、環境要求

1、幼兒園整體環境

家長會前一天進行全園衞生大檢查,特別是一些衞生死角要特別注意打掃乾淨。

家長會前進行全園環境檢查,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2、班級環境

衞生間:衞生紙、洗手液擺放整齊;毛巾、杯子逐一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更換。

活動室:櫃子的東西擺放整齊,保教人員個人的東西一律放在衣帽間;鋼琴、電視機、辦公桌上不擺放雜物。

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方案(2)

活動步驟:

一、園長宣佈本次家長會的主題

二、請幼兒為家長們表演節目。

三、請一年級小朋友談一年級生活學習的感受。

四、由班主任老師(馮娟)講話,介紹幼小銜接的相關內容:

(一)、 幼小銜接研究的意義

1 、樹立正確

給家長和老師以正確的指導態度和觀念。統一思想,步調一致,提高幼小銜接的效果。

2 、尋找科學的指導方法和訓練策略.

採取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指導和培養,使大班幼兒作好各方面的準備,縮短適應期。

3、 研究小幼教育的系統性,一致性,為教育研究提供素材.

挖掘教育資源,豐富大班下學期的教學內容,作出相應調整和補充,在教學內容上做好銜接。

(二)、幼小銜接的原因------為什麼銜接

幼兒生理心理髮育特點孩子在六歲之前的成長要經過許多的關鍵期和危機期。三歲入幼兒園時,是一個階段的轉折,出現了第一個危機期或適應期,產生分離焦慮,自我意識已形成。

六歲從幼兒園入國小,又是一個階段的轉折,又出現一個危機期或轉折期。在這一時期,孩子既感到自己長大了,在身體、年齡等方面長大了,但在心理上還不很成熟,這就出現了心理上的矛盾,既要獨立,又不具備完全獨立的能力。因此,有時表現出逆反現象。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髮育特點,只要及時的注意,給予良好的引導和幫助,就可以把此現象降到最低。

(三)、 幼小銜接的內容 ------ 銜接什麼

1、激發良好願望,提升學習興趣:

願望和興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和關鍵,通過各種手段,讓孩子知道自己馬上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從內心感到自豪,驕傲,自信,具有上進心,期盼上學和戴上紅領巾的

那一天,產生內驅力。並讓孩子瞭解國小生活的豐富多彩,而不要用上學和國小老師恐嚇、嚇唬孩子。

2 、提升學習興趣:

讓學習象遊戲一樣有趣----在遊戲中學習。

在學習中讚美孩子----

消除學習辛苦的印象----讓孩子喜歡學習,產生學習的動力,因為有動力就不覺得辛苦。

讓孩子領略學習的成就感---取得成績得到認可和讚許,會增強自信心、求知慾、滿足感,而養成勤奮好學的習慣。

3、培養孩子的學習素質,即學習的能力。

觀察能力---觀察其實就是學習,觀察大自然、人事物。但觀察不等於毫無目的,東張西望走馬觀花,而是落到事物的細微之處,發現事物間的區別、現象、變化,並帶着問題去觀察。如觀察洗手間位置,家長止步線,老師辦公室位置,周圍同學,街道周邊標誌物等)2、 專注能力---起到決定作用。要求孩子做事情專注的做10分鐘不要三心二意的一小時。家長首先做事情要專心堅持,要與孩子共同專心做一件事情,創設安靜環境,避免新奇東西干擾等。

4、記憶能力---整個智力能力的基礎。一年級寫100個字,認400個字,拼音,課文背誦全靠記憶。記憶又分機械記憶(死記硬背)和意義記憶(理解後記憶),引導孩子聯想記憶,理解記憶,靠方法記憶。

(四)養成孩子的好習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1、養成熱愛讀書的習慣

閲讀能幫助幼兒學習。家長能夠幫助孩子閲讀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在家裏持續念故事給孩子聽。增加幼兒的閲讀機會,使孩子能隨意地挑選並閲讀自己喜歡的圖書,無疑是增進學習興趣、促進知識吸收的良好途徑。鼓勵孩子複述看過的故事或兒歌,這是對幼兒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有力促進。

千萬不要在孩子間橫向比較,給自己的孩子亂帖標籤。看到別的孩子能背20首唐詩而自己的孩子只會5首就説孩子笨,這樣的標籤會大大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從而喪失對學習的興趣。閲讀、背誦不是任務。

聽聽的習慣與能力是衡量孩子學習能力的標準之一。許多作文優異的國小生,他們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聽的習慣,這對於幼兒園大班孩子的教育是有啟發性的。

傾聽是一種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對聽故事、聽兒歌總有着極大的興趣。經常聽聽錄音、聽聽廣播;聽得多,勢必積累得多,在表達時就有了豐富的素材與較強的組織能力。

大人在與孩子説話時,不要羅嗦反覆地説。一句話説的多了,則成了可聽可不聽的話。同樣的話説了第二遍,第一遍就顯的不那麼重要了;如果有第三遍第四遍,那麼先前説過的就成了大可不必去聽不必去記的廢話了。這樣的羅嗦重複對孩子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相當不利,孩子很難直接辨別出哪些是要聽的,哪些是可以不聽的,結果很可能導致孩子沒興趣聽,對什麼都不認真聽,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這樣就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大人要對孩子聽的習慣負責。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過多重複自己的話。

表達交際依靠表達。進入國小,進入一個新的交際圈,表達自然就顯得重要起來。通常一個善於表達的人,容易獲得別人的肯定;獲得了別人的肯定,自然就獲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學校悶聲不想的孩子,很難讓老師、同學在短時間內瞭解他、喜歡他;表達能力差的孩子,別人很可能會覺得他笨,認為他懂的少。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導致孩子不自信,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害怕到學校去。

2、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讓孩子理解時間。兒童初步的時間觀念是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如幾點該幹什麼,還有多長時間該幹什麼等,讓孩子感受不同的時間長度。

讓孩子珍惜時間。認識鐘錶,在規定時間做完規定的功課和工作,提高效率。讓孩子知道自己下面要做什麼,有計劃表或作息時間表,自己掌握。做到先學習後玩。承擔因遲到帶來的後果。

3 、克服孩子粗心的壞習慣粗心不是習慣問題而是學習能力問題,是個普遍而又嚴重的問題。應認真對待和改正。

不要只重視孩子學習上的粗心問題,而忽略注意培養孩子做事情的條理性。糾正孩子粗心首先要培養孩子做事情的條理性,日常生活中避免粗心的情況,才能養成細心的習慣。

(五)、鍛鍊孩子的交往能力

1 、合作精神:

孩子是處於集體之中的社會人,在團隊裏的個體,時時處處要與人發生關係。只有會合作才會競爭:有事商量,分工協作,關心同情別人,幫助別人並尋求別人幫助。

合作需要寬容:換位思考,對孩子要多説:

2 、與人交往:積極主動的與人交往,真誠交往;學會傾聽別人,用適當的方式表達。

3、 語言表達能力:清楚流利的表達自己意願。詞彙量的豐富,有感情的表達。 練習手段有:堅持口述日記;多用提問方式與幼兒交談;延伸孩子的話,引導繼續表達;多與孩子説話,要學會渲染;多聽孩子表達,耐心傾聽;創造機會讓孩子表演展示;看圖説話或編故事。

4 、培養責任感:任務意識、責任意識的培養。

一方面,完成任務和責任:自覺獨立完成作業,值日生工作,臨時性任務,該承擔的家務,以示他對家也負有責任。

另一方面,承擔後果和負責任:勇於承擔由於自己的原因而造成的過錯和後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ngxuan/e6zkv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