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學校工作計劃 >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大綱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大綱

校本課程開發體現“促進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文化的薰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編帶來關於國小20xx年校本課程教學計劃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大綱
國小20xx年校本課程教學計劃(一)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充分發揮學校及周圍的資源優勢,挖掘課程資源,滿足不同年齡學生的不同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康化發展的課程。本學期校本課程將在上學期開發實施並取得成效的基礎上,繼續改進和完善,本着“一切為了學生,培養髮展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一學校持續發展目標,把讀書活動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加大管理力度,採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課程基本理念:

1、本着滿足學生個性需求,給學生最適應的教育,讓學生最快樂的成長,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他們真正成為一名既能全面發展,又能突出個性的合格國小生。

2、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採用靈活豐富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滿足學生興趣愛好和發展要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改變學習方式,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校本課程的興趣。

4、通過學習,不斷髮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備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並能獲取新的知識的能力。

5、建立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並重的評價體系。形成學生認同,樂於參與的激勵性評價形式。

6、為突出校體課程的靈活性和選擇性,按季節和時令選擇相應授課內容。

7、 課程設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為主。

三、課程內容: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備日常交往的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現將課程內容分為以下幾個教學內容

1、習慣養成

2、優秀詩文(國學啟蒙)必讀

3、名人故事

4、大棚西瓜的種植

5、安全教

四、課程實施及建議:

1、課程教學結構:

創設情境 小組交流 彙報表演 師生評價

2、組織形式:

班級授課制

3、課時安排

每週1課時(兩課時安排在一起,讓學生有更多的空間)

4、活動地點:

本班教室或根據需要而定

五、具體目標:

1、必背《國學啟蒙》。

2、選讀書目:中外童話、寓言、成語故事、中外歷史故事、名人故事、《愛的教育》。各班根據情況在老師的指導下自選書目,每學期讀書至少在兩本以上;

3、每學期積累名人名言20句以上,做到熟讀成誦,並能講述兩個以上名人故事; 4、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課外閲讀量不少於30—40萬字。

六、課程實施的有關要求

1、制定校本計劃(包括閲讀目標、內容、措施、考評學生方法),寫在教案扉頁上。

2、要求學生將成長規劃和讀書目標寫在讀書積累扉頁上。

3、開展班級圖書借閲活動。

4、檢查學生讀書積累本,並隨機抽查學生的讀書效果。

5、學生參加學校舉行的“讀書徵文”活動。

6、召開“讀書彙報會”,檢查讀書實踐活動。

國小20xx年校本課程教學計劃(二)

一、指導思想校本課程開發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

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學習過程中的方法選擇和內容選擇,體現教育內容的多元性和選擇性。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堅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家》為指導,結合我校整體建設與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展的目標,探索網絡環境下校本課程開發的新途徑,反思自身實踐,外部經驗,堅持在改革中不斷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發展,以校本課程《綠色教育》的開發為突破口,逐步把本校建成辦學上的高標準、教學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長上的高質量、社會上的高信譽為標誌的特色學校,使教師參加課程的開發,贏得繼續教育的良機,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質,更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要,儘可能地培養出有個性、有特色、學業有所長的未來人才。20XX至20XX學年度的校本課程實施將以《國務院關於基礎教》的精育的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神為指導,嚴格執行學校《關於校本課程開發的暫行規定》,精心組織實施學校審議通過的校本課程,並創造性地進行校本課程的教學及研究。

二、課程目標

1、力爭用一年的時間使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初具雛形,充分發揮實驗點校的作用。

2、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一批一專多能的複合型、科研型的教師羣體。

3、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創造性地發展,提高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課程要求1、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需要,分別開發三個層次的課程內容。即一、二年級為低年級層次;三、四年級為中年級層次;五、六年級為高年級層次。

2、課程的組織形式以活動形態為主,課堂交流為輔。

3、同年級學生可打破班級界限,按照自願組合原則選題學習、開展活動。

4、實施課程的教師由教務室統一安排。

四、課程內容

《綠色教育課程》共分三大塊:(適用於低年級組)第一塊為〈綠色人文篇〉;具體內容包括:綠色常識、綠色人物、綠色事件、綠色機構和綠色行動等。(適用於中年級組)第二塊為〈綠色自然篇〉;具體內容包括:綠色動物、綠色植物、綠色環境和綠色行動等。(適用於高年級組)第三塊為〈綠色綜合篇〉。具體內容包括:人類衣食住行、工業農業交通和綠色行動等。

五、實施原則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注重知識性學習,更注重實踐活動與操作技能的訓練。

2、分層遞進原則: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實施不同層次的課程內容,並按教育邏輯進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則:同一層次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不同的課題或活動方案進行學習。

4、充分利用資源原則:儘可能地利用學校和社區的教育資源,並充分開發為本課程服務,做到人盡其能,物盡其用。

5、創新性原則:勇於實踐、大膽探索、敢於創新,不斷提高教師課程技術和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六、具體操作、需求論證

(一)1、利用現有資源,徵集教師意見,確定課程的具體內容。

2、將本課程開發的目的、意義、項目上報區教研室審議,經同意後定稿。

3、將開發的課程拿到學生、家長中徵求意見,看所開課程學生、家長是否喜歡,是否需要,確定本課程開發的內容、規模。

(二)對實施本課程的教師進行上崗培訓,做到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組織實施(三)由教務室統一安排課表、課時,相關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本課程的各層次課程的實施。、實施步驟(四)分三步走:第一步:醖釀準備階段。資源分析、需求調查、課程開發定位,並寫出方案。第二步:開發實施嘗試階段。分步開發課程內容,並付諸實施。第三步:初步定型,階段總結。認真分析,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改善和提高課程質量。

七、課程保障

1、由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審議和監督實施。

2、建立課程實施階段彙報制度,及時觀察課程的實施動態,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改進。

3、保證課程開發、實施經費。

4、力爭上級領導、家長、社區、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

八、課程評價

構建合理的課程評價方式,着眼於學生的發展,承認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要,評價內容上,注重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活動和體驗、經歷;在評價形式上,注重多樣性,即可以是表演式、競賽式、彙報式等;在評價主體上,注重多元性,即可採取自評、互評、師評、家長評等形式;在評價方法上,以鼓勵為主,注重學生的發展發現;評價的結果多樣,可定量,也可定性。

國小20xx年校本課程教學計劃(三)

一、 校本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髮展的原則。為了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根據我校的辦學目標“打好基礎,和諧發展”,確定校本課程的主題為: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學會自我防護,擁有健康體質。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提高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的能力,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二、 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校本課程是根據自己學校特色開發的課程。完善課程體系,真正做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開發校本課程的最終目標。通過校本課程的不斷完善與實施,使學生打好“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生存,學會合作”的基礎,以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教師要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三、 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 人本性原則

人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我校開設的校本課程正是本着這一原則,中華美德故事、古文學鑑賞課中我們蒐集了許多經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斷,讓學生賞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點,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接受民族文化的薰陶,吸收民族精神的營養,使之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精神支柱。

2、 整體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在校本課程的設置中,低年級重視學生的禮儀養成教育,中年級我們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理解能力的培養。高年級主要學習以後在社會上生存的知識、方法。總之,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的發展。

3、 發展性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的發展性原則是針對校本課程的價值而出台的,課程最大價值在於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我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築具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髮展的校本課程。我們在各年級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需求,設置了不同的課程內容,滿足了不同學段的發展要求。

四、 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構建校本課程開發的和諧團隊,結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實施課程開發的研究和實踐。

5、學校安排專職教師,做到有課程方案、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階段總結、跟蹤紀實等材料。

五、 校本課程開發框架:

(一)領導小組:

組長:a

成員:b

(二)工作小組:

組長:c

成員:d

(三)編委分工情況:

年 級 校本課程 主 編 組長 校 閲

一、二年級 中華美德 故事 a z dd

三、四年級 古詩文欣賞 r h

五、六年級 疫病預防與安全常識 r u

(四)校本課程開發要求:

1、每學期按15課時開發,有總體目標。

2、每課有課題、教學目標(必須有情感目標),最好設有習題。

3、按每學期訂一冊,有課本封皮、目錄。

4、單元題目為小一號字,課題為小三號字,其他為四號字。

5、根據課程需要,可有插圖。

六、課程的實施:

1、教師每學期按要求撰寫校本課程教案、計劃。

2、任課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採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寬鬆的活動環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4、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檔案意識,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蒐集整理好,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並作好展示彙報工作。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導處具體負責課程的階段檢查。

2、教師組成校本課程開發團隊,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4、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國家要求方式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xuexiao/4d3pk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