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精選 >

水利發展工作計劃

水利發展工作計劃

甘肅地處西北內陸,位於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新和黃土高原交匯地帶,分屬內陸河、黃河、長江三大流域,境內氣候乾燥,降雨稀少,全省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300mm以下,水資源短缺且時空分佈不均,水旱災害頻繁,水利基礎設施薄弱。儘管多年來國家對我省的水利建設給予了很大的扶持,省上也盡最大努力增加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但仍存在着投入欠賬較多、水利設施發展滯後的問題,水利建設已不能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隨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全省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將日趨突出,社會發展對水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面對水利建設的新形勢,我們必須從戰略的高度認識我省特殊的省情和水情,加快水利建設步伐,節約用水,建立節水型社會,為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水資源支撐。

水利發展工作計劃

為了更好地指導今後5到12年我省水利事業的發展,在系統分析我省水利發展現狀和今後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根據我省實際,編制了《甘肅省“十五”水利發展規劃》,它是《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專項規劃之一,是全省水利建設的指導性文件。

一、水利發展現狀

新中國成立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省水利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先後建成了景泰川電力提灌一、二期等一批大型水利骨幹工程和一大批中小型水利工程,為控制水旱災害和開發利用水資源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初步形成了以供水、發電、防洪、灌溉為主的水資源保證體系,有效地改善了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和生態環境,初步解決了部分乾旱地區的人畜飲水困難和病區改水問題,極大地促進了農業及農村經濟的發展,為全省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九五”期間,水利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明確,全省水利事業進入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新階段,是50年來水利建設發展的最好時期。引大入秦灌溉工程、疏勒河農業灌溉暨移民安置綜合開發項目、景電二期延伸(民勤調水)工程、東鄉南陽渠灌溉工程及鹽環定揚黃工程等大中型水利骨幹工程建設進度明顯加快,引大入秦工程已發展灌溉面積50萬畝,開始初步發揮效益;景電二期延伸(民勤調水)工程已基本建成通水。農業節水灌溉發展迅速,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及節水改造項目啟動良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進展順利,“121”雨水集流及集雨節灌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長江、黃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效顯著,初步探索出了我省旱作農業發展的路子。

“九五”期間,全省水利工程年供水量淨增3.29億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88.73萬畝;興修梯田535.7萬畝;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73萬平方公里;發展農業節水灌溉面積435.3萬畝;發展集雨節灌面積336萬畝;解決了228.11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建成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縣22個、小水電站23座,新增小水電裝機容量10.8萬千瓦;建成標準堤防158.09 公里。

預計到XX年底,全省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庫300座(其中大型水庫7座,中型水庫25座,小型水庫268座),總庫容達90.25億立方米,興利庫容達59.66億立方米;興建引水工程4182處、提水工程6187處、配套機電井42827眼。水利工程年供水量達121.89億立方米;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到了1856萬畝;梯田面積達到了2357.4萬畝;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69萬平方公里;集雨節灌從無到有,面積達到336萬畝;累計發展農業節水灌溉面積990萬畝;城市人均供水量達到了180升/天;累計解決了922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使全省76%的農村人口飲水困難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建成標準堤防2432.09公里,保護城鄉人口300萬多人、耕地200多萬畝的安全;建成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縣28個、建成小水電站460座,使小水電裝機容量累計達到了33萬千瓦,年發電量達12億千瓦時。

我省水利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全省國民經濟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特殊的省情、水情和自然條件,決定了我省水利建設任務仍很艱鉅。

(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省水資源的特點是,水資源短缺,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地區分佈很不均勻。全省多年平均自產地表水資源量只有286.207億立方米,僅佔全國地表水資源量的1.06%,居全國第27位,人均僅1149立方米,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2,居全國第22位;畝均佔有量只有394立方米,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3。河西內陸河流域地多水少,水資源嚴重不足,現狀缺水量達7.41億立方米;中部的黃河流域地區自產水資源極少,黃河干流及其支流洮河的水量雖然充沛,但可分配的水量有限,加之地高水低,開發利用困難,現狀缺水量達4.39億立方米;長江流域地區地少水多,土地分散,水資源難以充分利用,現狀缺水量達0.14億立方米,目前,全省現狀總缺水量達11.94億立方米。由於水資源的嚴重短缺,每年的農作物受旱面積都在1000萬畝以上,土地沙漠化程度日趨嚴重。而且隨着全省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國民經濟的不斷髮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缺水量將越來越大。尖鋭的水資源供需矛盾,將嚴重製約全省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水土流失嚴重,水環境不斷惡化

我省是全國水土流失、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全省現有水土流失面積達38.92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土地面積的85.73%。尤其是我省中東部的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最為嚴重,這不僅造成了該地區土地貧瘠,人民生活貧困,而且導致大量泥沙淤積中下游地區水庫、河道,加劇了洪水威脅,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當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之長江上游森林植被遭到大量破壞,水源涵養林面積不斷減少,造成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加劇。與此同時,由於我們對保護環境,尤其是保護水環境的認識不夠,在經濟建設中存在着只強調水資源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卻忽視了水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存在着邊建設,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另外,隨着人口的不斷增加和經濟的不斷髮展,水的污染問題日趨突出,水環境的不斷惡化,不僅直接影響了人民羣眾身體健康,也加劇了水資源的緊缺程度。

(三)水利基礎設施薄弱

由於我省水利建設投入欠賬較多,水利基礎設施仍比較薄弱,難以支撐快速發展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一方面,現有水資源開發利用力度不夠,不少流域缺乏必要的骨幹調蓄工程,水資源的調配和利用還不盡合理,供水量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已建成的水利工程仍延用傳統的管理模式,自我發展能力和效益都不高。加之受農民收入低的制約,水價不能到位,各類工程維修、更新、改造費用嚴重不足,老化失修嚴重,效益難以全面發揮,防洪安全缺乏保障,洪水威脅依然存在。

(四)節水力度不夠

在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同時,我省浪費水的現象仍很突出。一方面,佔全省總用水量近80%的農業灌溉用水,由於灌溉設施配套不完善,灌溉技術落後,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力度不夠,灌溉定額偏高,水資源利用率低,用水浪費相當嚴重;另一方面,工業水的重複利用率低,萬元產值耗水定額偏高,城鎮生活中,用水缺乏節水意識,節水措施還不很普及。

(五)管理機制不健全

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涉及各部門各方面的切身利益。一方面,由於流域水的管理以地方與部門分散管理為主,流域統一管理薄弱,協調的力度不大,流域機構沒有足夠有效的執法地位和行政監督、處罰權,缺乏強有力的協調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還存在着水資源管理的混亂現象;另一方面,水利工程重建輕管的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性好轉,管理粗放,缺乏有效的良性運行機制,致使部分水利工程配套不齊全,水利設施的更新、維護和技術改造力度不夠,嚴重影響了項目效益的足額發揮。

二、“十五”水利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國家關於水利發展的各項方針政策,根據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精神,貫徹除害與興利結合、抗旱與防汛並重、開源與節流並舉的方針,千方百計增加水利投入。繼續走大中小並舉、“三水”齊抓、突出節水的路子。以骨幹工程為龍頭,中小型工程為重點,以水資源的優化配置為目標,加強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強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統一調度,實現水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合理利用。深化改革,依法治水,依靠科技,強化管理,推進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水利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原則

認真貫徹落實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水利發展要與國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環境保護的需求和國家經濟建設的重大戰略佈局相結合,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速度相適應,統籌兼顧各行業對水利的需求。

2.堅持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原則

統籌考慮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與保護。加強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提高抗旱能力。在重視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同時,要加強對水資源的節約與保護。在重視工程建設的同時強化管理。

3.堅持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結合的原則

區分工程的不同效益類型,建立和完善水利的建設與管理體制;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對水利建設的投入力度和宏觀調控能力,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吸引國內外資金投入水利建設。

4.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

妥善處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部門間、城鄉間、區域(流域)間的開發與保護、建設與管理、近期與遠期等關係。城市發展、產業佈局、結構調整以及生態建設要符合流域規劃的要求,充分考慮水資源條件。

5.堅持量力而行,突出重點的原則

優先安排續建工程。根據財力狀況,按輕重緩急要求,適時開工建設一批重點骨幹水利工程。

三、“十五”水利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一)規劃目標

1.水資源開發利用

到XX年,使全省各類水利工程供水量達到130億立方米;城市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8%,人均供水量達到200升/天;“十五”期間,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0萬畝,累計達到2056萬畝;基本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困難;到2013年,使全省各類工程供水量達到141.63億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54萬畝,累計達到2210萬畝。

2.節約用水

(1)農業灌溉節水。“十五”期間,新發展節水灌溉面積475萬畝,使全省總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465萬畝,渠系水利用係數由現狀的0.55提高至0.58,通過節水措施,使農業灌溉用水在社會經濟各部門用水比例由現狀的76.98%降到70.76%。發展集雨節灌面積250萬畝。

到2013年,新發展節水灌溉面積497.6萬畝,總節水面積達1962.6萬畝,渠系水利用係數提高到0.62,使農業灌溉用水在社會經濟各部門用水比例降到62.2%。發展集雨節灌面積250萬畝。

(2)工業與城鎮節水。“十五”期間,積極倡導生活用水的重複利用,加大污水處理力度,使工業萬元產值耗水量由現狀的141.3立方米下降至117立方米,水的重複利用率由現狀的40%提高至50%;到2013年,萬元產值耗水量下降至90立方米,水的重複利用率達到56%。

3. 水土保持

“十五”期間,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8萬平方公里,興修梯田600萬畝,使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治理初見成效。到2013年間,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7萬平方公里,初步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4. 防洪

“十五”期間,完成19座大中型病險水庫和18座大中型病險水閘的除險加固任務,使全省大中型病險水庫及水閘達到部頒防洪標準,河道農防險段工程達到10~20年一遇設防標準;城防工程中,一般城市達到20~50年一遇設防標準;大中城市達到50~1XX年一遇設防標準。基本形成比較完善的防洪保障體系。

5. 小水電及農村電氣化

“十五”期間,新增小水電裝機7.9萬千瓦,使小水電站裝機容量達到40.9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4.4億千瓦時;建設臨洮等33個農村水電電氣化縣。

到2013年,使全省小水電站裝機容量達到75萬千瓦時,年發電量達到25.75億千瓦時。

(二)建設任務

1. 骨幹水利工程

積極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加快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東鄉南陽渠灌溉工程、疏勒河農業灌溉暨移民安置綜合開發項目及鹽環定揚黃工程等大中型骨幹工程的建設進度,力爭在“十五”期間,全面完成引大工程、東鄉南陽渠工程及引硫濟金工程的全部建設任務和疏勒河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水利骨幹工程。加大引洮工程和張掖梨園堡水庫的前期工作力度,力爭開工建設。同時,積極做好引大濟西、引大濟黑等大中型跨流域調水工程和酒泉洪水河水庫、武威雜木河毛藏水庫等中小型水源工程的項目前期論證工作,適時上報國家,爭取早日立項。同時,加大幹旱地區地下水資源的勘察和河西地區水資源的有效保護力度,大力發展地方中小型水利骨幹工程。

2. 節水工程

建立節水型灌溉制度,降低灌溉定額,全面普及常規節水技術,積極示範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把水利工程在引水、輸水和田間灌水過程中的各類損失水量減少到最低程度,提高灌溉水利用係數和單方水效益。因地制宜地加大產業結構調整,限制並壓縮耗水量大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實現自流灌區常規節水化,提水灌區和井灌區管道輸水化,高效農業區積極推廣微、噴灌。大力發展集雨補灌面積。以實施景電一期、靖會、黨河、梨園河等15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為重點,努力加大全省老灌區的改造力度。全面完成利用日本協力銀行貸款實施的甘肅農業節水灌溉項目。加強工業用水目標管理及考核,促進工業節水新技術的推廣和節水改造,大力開發和推廣城鎮節水器具和設備的使用,改造城市供水管網,減少跑、冒、滴、漏,加快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處理和回收步伐,提高水的重複利用率。

3. 城鎮及農村人飲工程

基本完成現有供水設施的改擴建工程,建成蘭州等6個供水擴建工程,實施天水、白銀等城區供水水源工程建設。同時,根據國家關於用3年時間基本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困難的的要求,充分利用國家政策,認真實施好甘肅省人飲項目,解決我省剩餘258萬人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

 4. 水土保持

認真實施好國家生態環境建設重點綜合治理工程和黃土高原水土保持項目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及內陸河流域水土保持項目,大力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積極做好水資源的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工作。

5. 防洪工程

努力完成雙塔水庫、巴家嘴水庫、錦屏水庫等19座大中型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任務;完成黑河草灘莊渠首、討賴河渠首等18座大中型病險水閘的除險加固任務;新建或改建堤防296公里。

6. 水電及電氣化建設

按照水利部的統一安排,積極籌措資金,建設臨洮等33個農村水電電氣化縣,適時開工建設一批中小型水電站。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強化政府宏觀調控的主導作用

水利工程是公益性極強的基礎設施,政府行為是主體,各級政府要從規劃、政策和投資入手,切實加強對水利建設的宏觀調控和指導。進一步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做到責任、措施、投入三到位,把緩解乾旱缺水、減輕洪澇災害和改善生態環境等內容列入各級領導的考核目標,促進水利事業的快速發展。

(二)深化改革,加強管理

按照推動和適應水利建設和流域水利發展戰略目標的要求,建立健全既有流域統一管理,又有地方行政區域管理,區域管理與流域管理事權劃分清晰、分級管理職責明確的新型管理體制,加強流域上下游,地表水與地下水、需水與供水、用水與防污的統一規劃、配置和管理;建立適合我省省情和水情的水權(使用權)分配製度,加強需水管理,完善監督和處罰機制,實現水資源的有效監控管理。

按照水利產業政策中規定的供水價格逐步到位的要求,根據滿足運行成本和費用的原則,重新核定不同區域的農業用水價格和工業、生活用水價格。農業用水爭取3年內達到成本水平,工業供水水價在3年內達到生產成本加税金加工業企業平均資本金利潤率的水平。進一步完善供水的計量設施和計量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促進水資源的有效管理和節約用水。

(三)加強項目建設各階段的管理

項目前期論證工作直接關係到項目的決策、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建設資金的有效利用,各級水行政部門要加強水利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完善水利前期工作管理,按照國家規範要求,認真做好項目前期各階段的勘測、論證和分析工作,有條件的項目要推行勘測設計招投標制度,抓好重點水利建設項目的科學論證和比選工作。各級政府要適當增加水利項目的前期工作經費,積極做好項目儲備,嚴格按照國家基本建設程序進行項目的審批建設。

項目建設中,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強質量監督和檢查,嚴格項目的驗收管理以及審計監督、稽察。加強資金的管理和監督,確保項目建設資金專款專用,最大限度的發揮投資效益。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水利工程科學的管理機制,精兵減政,強化管理,確保各項水利工程的足額發揮,實現水利工程自我維護,自我發展的良性運行體系。對效益明顯的項目要儘快實現企業化運營管理。

同時,積極引導羣眾參加水利建設,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水利設施,有條件的可採取拍賣、租賃、承包經營等方式盤活存量資產,調動廣大農民參與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

(四)建立有效的投入保障體系

西部大開發、水利要先行,投資是個關鍵。各級政府要根據水利發展規劃,按照事權、財權劃分,確保水利工程建設、維護和管理所需經費,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水利建設資金籌集機制,廣泛吸引社會各方面的投資,拓寬外資利用渠道,進一步加大利用外資力度,促進水利事業的快速發展。對防洪工程,包括重要河段幹堤加固、河道整治等社會公益性事業以及跨地區、跨流域的水資源配置和綜合利用的大型工程,應以積極爭取國家給與適當補助,省地縣各級予以積極配套的方式建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與改造,應以地方、灌區自籌和受益區羣眾投工投勞為主進行建設;對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應按國家投入、地方配套、羣眾投勞的多元化投入方式進行建設;對農業節水灌溉項目,應以地方政府、受益部門和農户投入為主,中央和省上給予適當補助的方式建設。對水電開發、城鎮供水和水利綜合經營等生產經營型投資項目,要以受益地區或部門為投資主體,國家給予相應優惠政策的方式建設。

(五)建立健全水利建設法律、法規保障體系

為適應水利改革的需要,在繼續完善《水法》配套法規的同時,結合水利體制改革,研究切實可行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水利固定資產經營管理體系、投資體系、價格體系、水法規體系,制定促進水利產業發展和合理開發、利用、治理、保護水資源的有關法規。儘快制定《水資源費徵收使用管理辦法》,統一水資源費的徵收使用政策,合理確定徵收標準,全面開徵水資源費,用經濟和法律手段制止隨意取水、濫用水資源的現象。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有關法規和《水利產業政策》,儘早出台《甘肅省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徵收辦法》,加強水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強化執法手段,加大執法力度,完善監督機制,規範水事行為。

標籤: 水利 計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ngxuan/pk3k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