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部編版高中必修二《琵琶行並序》教案(精選5篇)

部編版高中必修二《琵琶行並序》教案(精選5篇)

部編版高中必修二《琵琶行並序》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部編版高中必修二《琵琶行並序》教案(精選5篇)

1、有感情的誦讀詩歌並背誦詩歌第二段。

2、欣賞詩中運用描寫音樂的語言。

3、品味詩歌意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賞析詩中的音樂描寫。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主旨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詩歌並背誦詩歌第二段。

2、品味詩中描寫音樂的語言。(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過程:

1、音樂導入,激發興趣:(課前播放一段古典音樂)

音樂是人類最富於靈性的創造,它通過七個音符對稱與非對稱的排列,奏出或悲憤激越或輕柔纏綿的樂曲,以表現豐富多彩的人生體驗,抒發人們內心的情感,因此音樂與同為抒寫人生體驗的詩歌並被稱為藝術的最高境界。

剛剛老師給大家聽的這首曲子大家覺得怎麼樣?

那麼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下曲中的音樂技法或者自己的感受嗎?可能這對大家來説並非易事,因為音樂不像高聳入雲的山峯,也不像奔騰不息的河流,蒼翠蓊鬱的森林那樣形象可感,它有聲無形,飄渺難以捕捉。

中國自古就有詩樂結合的傳統,但是用詩歌來表現音樂的作品卻是不多,堪稱精品的更是少之又少,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謂是描寫音樂的極品,他究竟是怎樣寫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播放琵琶曲《漢宮秋月》,要求學生用心傾聽,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後,利用知音傳説,引入新課——

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雅士,一個山野樵夫,是音樂將他們聯繫了起來,於是世上便流傳着知音的佳話;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又是音樂讓他們共同演繹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那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遭貶謫之後,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憐而信筆寫來的經典樂府《琵琶行》。

2、猜讀標題,明確重點:

學生通過標題來猜想本詩重點是寫什麼?表達什麼?進而明確詩歌寫了哪幾個方面。

3、自讀課文,養成讀書方法:

學生自讀課文,強調圈點勾畫批註的讀書方法,梳理疑難字詞,理解詩歌大意,最後交流重點字詞。

4、聽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聽錄音,思考兩個問題:

(1) 詩前小序有些什麼內容?對全詩有何作用?

(2) 概括每段內容,並且找出序文和全詩的對應部分。

5、抽讀課文,賞析音樂描寫:

(1)抽學生朗讀第二段,插入朗讀指導和評價(學生互評與師評相結合)。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描寫音樂的句子進行賞析。

這一環節讓學生暢所欲言的同時要注意及時引導學生探討下面幾個問題:

①琵琶女演奏之前,作者先描寫她的調絃動作和神情,有什麼作用?

明確: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樂的詩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將演出時的心態,因而從寫琵琶女的調絃入手,用“未成曲調先有情”以來可以説明琵琶女的技藝高超,二來來説明她此時已進入樂曲中的境界。

②理清琵琶女演奏樂曲的發展變化過程和高潮所在。

第一樂段兼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語”)和摹聲分寫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錯進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聲,表現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調。

第二樂段以花底“鶯語”的“間關”之聲作比,再著一個“滑”字,使讀者覺察到旋律變的輕快流暢;接着如同“冰泉冷澀弦凝絕”,樂曲逐漸緩慢下來,彷彿進入了半終止狀態,這“無聲”的音樂又使讀者去尋味“幽愁暗恨”,並期待着變化的到來。

第三樂段一開始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這是高潮到來的信號,它發展的很快,接着就出現了高潮時“鐵騎突出刀槍鳴”的熱烈而又緊張的場面;

第四樂段是樂曲的終止或尾聲。“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寫出了琵琶聲終止時的特點。急速的收尾,讓人一時還不能走出樂曲,仍然沉浸在樂曲的境界裏。

③本段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作結有什麼作用?

(3)歸納總結作者描寫音樂的方法。

6、齊讀第二段,力爭背誦。

再次突出方法指導:大弦以下四句要快讀,情調輕快;間關兩句速度放慢,但要讀得流暢;冰泉以下四句是為高潮蓄勢,要稍微小聲讀;銀瓶以下四句寫樂曲高潮和終止,要讀的緊張熱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析琵琶女形象,體會作者情感。

二、教學過程:

1、複習導入:

2、朗讀全詩,入情入境:

抽六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回顧詩歌內容,進入情境。

3、小組合作,問題研討:

① 用自己的話概括琵琶女這個藝術形象,思考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

明確:琵琶女是一個才貌雙全,但在封建社會中被摧殘、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對自己的淒涼遭遇、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表示了積聚已久的憤懣之情,揭示了世人的重色輕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並提出了強烈控訴。

② 從全文看,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哪些句子能夠反映?這種心情又是如何引發的呢?

明確:作者的心情:孤寂傷感,淒涼落寞。

“楓葉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等詩句可以看出。

這種心情表面上源自秋夜潯陽江頭的蕭瑟景象,餞別宴上的氣氛,以及琵琶聲的悽苦和琵琶女的遭遇,但實質上還是源自詩人自己因坎坷遭遇,宦海沉浮而帶來的心靈觸動。

③ 作者在這樣的心境下最大的感慨是什麼?

明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④ 詩人為什麼説自己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

明確:因為白居易和琵琶女有類似的遭遇,因此他才能從琵琶曲中聽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淚濕青衫,發出感慨。具體説來:

出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我從去年辭帝京

才華出眾:名滿京都女藝人——才華橫溢大詩人

落魄失意:年老色衰嫁商人——直言相諫貶江州

4、總結歸納,把握主題:

學生繼續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老師總結歸納。

部編版高中必修二《琵琶行並序》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 指導學生順暢地誦讀全詩並背誦第二節;

2. 感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劇美;

3. 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體會敍事詩的抒情藝術。

教學設想

1. 重點與難點:

感受悲劇美,鑑賞音樂描寫是重點;

通過描寫音樂藝術溝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詩意的難點。

2. 學法指導:強化預習,正音順句,對照註釋,初解文本;

誦讀入境,感知詩意;潛心涵泳,體味情感。

3. 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

誰能説出一些古代與音樂有關的故事?《詩經》:“琴瑟友之,鐘鼓樂之。”高漸離易水送別荊軻。俞伯牙鍾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司馬相如向卓文君求愛彈奏《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豔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稽康悲奏《廣陵散》。《西廂記》鶯鶯聽張生彈琴:“其聲壯,似鐵騎刀槍宂宂;其聲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聲高,似風清月朗鶴唳空;其聲低,似聽兒女語,小窗中,喁喁。他那裏思不窮,我這裏意已通,嬌鸞雛鳳失雌雄。他曲未終,我意轉濃,爭奈伯勞飛燕各西東,盡在不言。”《紅樓夢》第八十六回“寄閒情淑女解琴書”黛玉論琴:“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養性情,抑其淫蕩,去其奢侈。若要撫琴,必擇靜室高齋,或在層樓的上頭,在林石的裏面,或是山巔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時候,風清月朗,焚香靜坐,心不外想,氣血和平,才能與神合靈,與道合妙。所以古人説‘知音難遇’。若無知音,寧可獨對着那清風明月,蒼松怪石,野猿老鶴,撫弄一番,以寄興趣,方為不負了這琴。……”《三國演義》諸葛亮演空城計時焚香彈琴以示其閒靜而惑亂司馬懿。金庸武俠小説《笑傲江湖》中也有劉正風與魔教長老琴簫合奏而為知己的故事。馬志遠曾據《琵琶行》作《江州司馬青衫淚》雜居。敍述白居易和裴興奴戀愛故事。

二、誦讀鑑賞:

(一)範讀全詩,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二)討論精講,點撥要點

1.《琵琶行》是一首敍事詩,敍了什麼事?

詩人謫居江州,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過敍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共同點?

琵琶女和詩人自己。“同是天涯淪落人”。

3.“淪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引導學生用原詩文回答,齊讀相關詩句,感受“淪落”之情)

1)讀序與第三節相關部分,瞭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與心境。

當年:豔蓋羣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

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

京倡 商婦 怨

2)讀P53註釋②、序、第一節與第四節相關部分,瞭解詩人的遭遇與心境。

當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

而今:謫居卧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悽悽。

京官 謫官 恨

4.“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麼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繫在一起?

音樂(琵琶聲)。

一個獨守空船,借樂訴怨;一個送客江頭,有酒無樂。一個善彈,一個善聽,演繹出一出千古傳誦的知音故事。這正如潯陽樓楹聯所言:

楓葉四弦秋,棖(chéng,觸動)觸天涯遷謫恨;

潯陽千尺水,句(gōu ,勾)留江上別離情。

5.音樂是溝通詩人與琵琶女情感的橋樑,全詩寫音樂寫了幾個回合?

三個回合:一聞琵琶(第一節)邀相見,再聞琵琶(第二節)訴淪落,三聞琵琶(第五段)青衫濕。

6.是什麼樣的琵琶聲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聞琵琶是什麼樣的聲音,不知道,但可以從兩人當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調:悲涼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繞船月明江水寒”之際,顯然是借彈琵琶來排遣獨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歡慘將別”的主、客的情緒受到觸動,加重了離愁,以至“主人忘歸客不發”。

2)一聞琵琶聞聲不見人,二聞琵琶見人再聞聲。第二節是重點精彩詩節,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琵琶女的出場、彈奏情形和樂聲變化。(分層導讀,達到背誦)

① 找出描寫琵琶女出場的名句,體會琵琶女的形象特徵。

琵琶女出場,舉止端莊,神態含羞,似有滿腹辛酸心事。

② 誦讀描寫彈奏情形的詩句,分析描寫內容和表現力。

調絃定音,非同凡響,聲中含情;信手續彈,聲聲含悲,心事無限;彈奏名曲,技藝高超。雖沒有具體描寫樂聲,卻為下面具體描寫樂聲做好了鋪墊。

③ 鑑賞具體描寫樂聲的詩句:

詩人是用什麼手法來描寫樂聲的?

藉助語言的音韻摹聲,兼用比喻、通感加強其形象性。

對照註釋,結合作比事物特點,體會比喻所表現的樂聲特點;

依據樂聲特點體會樂曲的發展變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試畫曲線圖示樂曲發展變化)

旋律變化,心潮起伏。

樂聲造像:琵琶女身懷絕藝,心懷哀怨。

3)三聞琵琶,為何 “悽悽不似向前聲”,詩人“淚濕青衫”?

琵琶女聽到詩人傾訴後,既悲自己的漂流淪落,又悲詩人的被貶遭際,所以樂聲更悽悲;詩人由琵琶女的傾訴,想到自己的被貶,既悲琵琶女的悲涼身世,又悲自己的謫居荒僻之地,所以淚濕青衫。兩人感情更加相通,達到了相融。

三、整合小結,強化感受

全篇寫音樂三個回合:一聞樂,聞聲不見人,情相觸;再聞樂,見人再聞聲,情相通;三聞樂,知人重聞聲,情相融。琵琶聲中塑造出詩人自身橫遭貶謫、抑鬱寡歡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淪落、悽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淚中表現出詩人與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在天涯。作者與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詩高處在此,不在他處。”——毛澤東《讀註釋唐詩三百首》批語)

讀《琵琶行》有感: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韻依依。樂天潯陽聞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識。寄語天涯淪落人,莫愁前路無知己。

板書設計

琵 琶 行(並序)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京官

商婦——音樂——謫官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並序)》教案

[目的意圖]

對本詩的教學,一般是在學生朗讀、背誦的基礎上,先簡要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再逐字逐句逐段詳細分析,然後引導學生體會音樂描寫的高妙,分析詩歌雙線交織的結構特點,最後歸納詩歌的主旨。這樣的講析內容基本照抄教學參考書,沒有創意,比較平庸。本設計擬突破此模式,設置帶有獨特視點和角度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樹立全新的詩歌鑑賞觀,提高詩歌鑑賞能力。

[總體思路]

本設計是問題式,由三個問題組成。即:1、誰解琵琶聲;2、誰解青衫淚;3、誰解風物意。

[實施步驟]

1、 誰解琵琶聲

[提問]讀了本詩,我們恐怕更多的是對琵琶女的命運掬一把同情淚。確實,琵琶女的命運令世人感歎。但是,我們是否能夠從琵琶曲調的起伏變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變化的軌跡呢?

[明確]整個曲調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潯陽江邊,風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孤單淒涼。所以其出場彈奏時旋律低沉抑鬱。

強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對往昔生活的深情回憶,於是音樂進入第二部分“歡樂曲”:“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時歡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聲,忽高忽低,交織起起伏生動的樂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紅的青年時代。青年時代的她,可謂色藝超羣,名噪京華,“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成功的榮譽與醉酒歡歌構成她生活的全部。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轉為清脆圓潤、輕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盤”更如往日盈盈笑語,讓人過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長,時光不再。“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女“年長色衰”,生活變故,門庭冷落。迫於生計,她“老大嫁作商人婦”。回憶到這兒,琵琶女怎不肝腸寸斷?所以旋律又進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生。”旋律變得“冷澀”“凝絕”,音樂之聲“暫歇”,命運的變化使此時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

最後一部分是“悲憤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這段音樂情緒高漲起來,絕非柳暗花明,重見天日,而是以剛勁急促、震撼人心的節奏,表達琵琶女對命運的不平之感與憤懣之情。琵琶女受傷的心靈本渴望愛情的撫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輕離別”,讓她時常空船獨守。這現實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樂之聲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對世人重色輕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憤怒控訴。收撥一劃,“四弦一聲如裂帛”,是憤激的哀號,更是對不公平社會現實和命運的抗爭!

總之,詩人不但寫出了琵琶女音樂技藝的高超,而且通過樂曲的變化,表達出演奏者內心情感的起伏變化,讓人如聞其聲,如感其情。正如詩人所云:“我聞琵琶已歎息。”悲憤的曲調,令普天下傷心人聞聲一哭!

[板書]琵琶聲——盡訴心中悲悱情

[説明]這一問使學生從全新的角度去體味音樂的藝術魅力。音樂的描寫已經超出了藝術欣賞的範疇,藴含着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命運的揭示。讓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能夠大大調動學生的情趣,激發他們的興趣。

2、誰解青衫淚

[提問]“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時。”詩人白居易為何在一個素不相識的琵琶女面前淚灑青衫呢?

[明確]詩人淚灑青衫,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①傷琵琶女:正如詩中雲:“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卿卿。”琵琶女憤激幽怨的曲調本引發詩人情感的共鳴,在聽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傾訴後,更是激起詩人深深的憐憫。

②傷己:詩人才華橫溢,譽滿天下,然而今朝淪落,幽愁悲憤;再加上朋友一別,更感孤寂難耐。

人悲,己憐,“同是天涯淪落人”。傷人,傷己,兩重感傷交融一體,積累沉澱,詩人怎不悲愴滿懷,淚灑青衫?這“淚”,既是詩人對被壓迫婦女的同情與尊重,又是對當時社會的控訴。

[板書]青衫淚——同是天涯淪落人

[説明]通過這樣一個問題,能夠使學生了解“淚”的深沉含義,從而進一步把握本詩思想感情的另一側面。

3、誰解風物意

[提問]詩歌往往少不了風物的描寫,同樣,本詩歌前後貫穿了幾處風物描寫的文字。這些風物有什麼作用呢?

[明確]篇首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敍述了江東送客時的環境。秋夜的江水、楓葉、荻花,構成清晰如畫的意境,令人頓感秋涼襲身,曲曲傳達出詩人淒涼愁慘的心情,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

“別時茫茫獎浸月”,敍述別時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無不彌散着詩人的離愁別緒,彷彿詩人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風物有了感應。

“唯見江心秋月白”,寫音樂結束時寂靜的環境。音樂結束,但其感情仍在擴散,一直滲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彷彿江心秋月也在為音樂中的感情所打動。情景交融,烘托了音樂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繞船明月江水寒”,寫琵琶女獨守空船時的環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淒涼的心情;“黃蘆苦竹繞宅生”,寫詩人的生活環境,渲染詩人被貶後的孤寂悲涼。

總之,一枝一葉總關情。詩歌中的風物成了溢滿感情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個詩境恍若沉浸在潯陽江頭那一派憂鬱的月光裏,悽美哀人。

[板書]風物意——一枝一葉總關情

[説明]設計這樣一問,能夠使學生明確,鑑賞詩歌一定不能忽視詩中風物描寫的文字,它們也是詩歌思想感情的載體。

[總體評説]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著名的詩歌,筆者在引導學生鑑賞時,沒有常式的詞句翻譯、結構梳理等,有意識地從新的角度設置問題,激發興趣,使學生讀得深入,讀得興濃。學生在獲得情感愉悦的同時,鑑賞力也確有明顯的提高。

附板書設計:

琵琶行(並序) 白居易

琵琶聲——盡訴心中悲悱情

青衫淚——同是天涯淪落人

風物意——一枝一葉總關情

部編版高中必修二《琵琶行並序》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v 理解敍述與抒情相結合的藝術手法;

v 領會天涯淪落的感傷和豐富內容;

v 描寫音樂的藝術

二、教學內容

1.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陝西省渭南縣境)人。貞元十五年(798)進士,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因直言極諫,貶江州司馬,移忠州刺史。後被召為主客郎中,知制誥。太和年間,任太子賓客及太子少傅。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死時年75歲。

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併力求通俗,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的現實主義創作理論。長篇敍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其詩語言通俗易懂,相傳老嫗也能聽懂。

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創作成就大不如前。

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代表作:

《白牡丹》《買花》《暮江吟》《長恨歌》《琵琶行》《觀游魚》《鳥》《賦得古原草送別》《問劉十九》《宮詞》

知識點:“元白”(元稹和白居易的並稱)

“劉白”(劉禹錫和白居易的並稱)

“元輕白俗”-- 蘇軾《祭柳子玉文》: “元輕,白俗;郊寒,島瘦。 ”二人在詩歌革新中取得傑出成就,但白詩過於強調通俗平易,元詩還流於輕佻淫靡.後人“學淺切於白居易,學淫靡於元稹”,故蘇軾譏之為“元輕白俗”。

白居易生平與創作:

時期

生活特點

詩歌特點

前期

(從入仕到貶江州司馬以前)

仕途一帆風順,始終抱着“為民請命”“兼濟天下”的宗旨。

以諷喻詩為主。代表作品為《賣炭翁》《秦中吟》,《新樂府》

後期

(即自貶江州司馬到死)

是他“獨善其身”的時期,揉和儒家“樂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來作“明哲保身”的法寶。悔恨“三十氣太壯,胸中多是非”。

以閒適詩和感傷詩為主。感傷詩:《長恨歌》《琵琶行》

閒適詩:《賦得古原草送別》

2.解題

(1)關於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還有《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後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的名稱雖不同,其實並無嚴格區別。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

(2)關於小序:

詩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經過,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説明了本詩的寫作動機,定下了全詩悽切傷懷的感情基調。本詩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濃的長篇敍事詩。

(3)《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歌行體的長篇敍事詩。白居易另外還有一篇非常有名的長篇歌行體叫《長恨歌》。歌、行、引,本來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種名稱不同,其實並沒有嚴格區別。它們的音節和格律都比較自由,所以白居易用這種手法很自如。

《琵琶行》是中國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詩中雖有較濃重的感傷意味,但比《長恨歌》更具現實意義。詩人一方面表達了對“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的琵琶女的悲慘命運的同情,同時也寄託了對自己遭貶的悒鬱、憤懣之情。“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流傳千年的詩句,將琵琶女的命運和自己的身世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這首詩敍述的層次分明,描寫的細緻生動,比喻的新穎精妙(如對琵琶聲的描寫),被歷代文人所稱頌,表明白詩語言確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琵 琶 行 (原文)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説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麼。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寫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任諫官,因為屢次上書批評朝政,觸怒了皇帝,被貶為江州司馬。期間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創作出這首傳世名篇《琵琶行》。

4.疏通字詞

賈(gǔ)人 荻(dí)花 管絃(xián)六幺(yāo)

鈿(diàn)頭 嘔啞(ōuyā)嘲哳(zhāozhā)蝦(há)蟆陵

5.琵琶行並序(原文朗誦錄音)

對照課本

6.課文詳解

(1)小序

思考:詩前小序有些什麼內容?對全詩有何作用?

答:詩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經過,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説明了本詩的寫作動機,定下了全詩悽切傷懷的感情基調。本詩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濃的長篇敍事詩。

(2)全文結構與內容

全詩按時間順序分為五部分:

《琵琶行並序》教案

A: 第一部分:

第一詩段: 作者秋夜江邊送客忽聞琵琶聲。(詩的引子) :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第一層: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起因、自然環境,全詩一開始就籠罩着悲涼的氣氛。在遠離京都的潯陽江邊送客,這不是一般的離愁別恨: 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悵惜別;霜葉衰草,秋風蕭瑟,更顯出荒涼寥落。 )主人下馬客在船,(互文,即主客都下馬登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助興的音樂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第二層: 寫與客人餞別時的淒涼情景。 沒有音樂助興,只能對飲悶酒,借酒澆愁,更反映出失意謫居的冷落寂寞。一個“慘”字,直抒胸臆,真實表現了當時的場面氣氛和人物心境。最後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間相對無言,黯然神傷的心情。以上這些描寫,為悲劇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場,創造了悲涼的氣氛。)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第三層: 概括寫出主客對忽然傳來的琵琶聲的神往,從側面表現了琵琶曲強大的吸引力量。這兩句,從感情上來説,是由抑鬱到驚喜的一個轉折;從結構上來説,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先聞其聲,後見其人。

B: 第二部分:

第二詩段: 寫琵琶女彈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現琵琶女的高超技藝和琵琶聲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尋聲暗問彈者誰? 琵琶聲停語欲遲(遲疑)。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層: 寫邀請琵琶女的經過。“尋”“問”“移”“添”“回”“開宴”“呼”“喚”等一系列動詞,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忽聞琵琶聲和急欲見到彈奏者的迫切心情。詩人運用想象“欲語遲”、誇張“千呼萬喚始出來”和行動描寫“猶抱琵琶半遮面”,精煉而又細膩地表現了琵琶女此時矛盾複雜的心情。這中間有自慚身世,本不願再向人獻藝卻又拗不過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倫理道德觀念束縛下的猶疑和顧慮。準確描繪了琵琶女真切的個性,複雜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態。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見其態。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 抑(低沉抑鬱)聲聲思(悲),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隨手)續續彈,説盡心中無限事。(寫琵琶女的調絃、音調、感受、神態,包含豐富的切身生活體驗,為下文彈奏有情作鋪墊,是情的根源。這裏略寫,預示以後琵琶女自敍身世的一段敍述。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麼》。(寫指法,即演奏者對各種技法綜合的、熟練地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接着寫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後對音樂展開大段描寫。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用“急雨”、“私語”的比喻對比在不同彈法下產生截然相反的音樂效果。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盤的比喻來概括音樂的美。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滑”和“難”比喻聲音的特色,“滑”指流利暢通,像善於歌唱的黃鶯在花間鳴叫一樣流暢、悦耳;“難”指滯澀阻塞,就像人低聲哭泣,氣咽聲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難通。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形容聲音越來越低沉,以至停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停止後,讓聽眾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暫時的寂靜無聲,比連續不斷的鏗鏘之聲更能撩撥人們的心絃,增加一層對比: 有聲無聲。 )銀瓶乍(突然)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奔突而出)刀槍鳴。(比喻琴聲在沉咽、暫停後忽然又爆發出激越、雄壯的樂音,是全曲的最強音。)

曲終收撥當心(對着琵琶中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寫樂曲收束時的動作和聲音。 )

第二層:彈奏琵琶的過程,樂曲旋律的變化:舒緩流暢---逐漸沉咽----間歇停頓-----激越雄壯。(全詩描寫重點,最精彩的地方)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用精煉的筆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藝術效果。“悄無言” ,説明樂曲引人入勝,感人肺腑,它雖然結束了,但聽眾還是曲意未盡,仍然沉浸在動人的音樂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這是一種 間接描寫,更突出了音樂的魅力, 是畫龍點睛之筆。“秋月白”,把動態的音樂凝固在靜態的畫面裏,曲終已經收撥,樂聲已經消逝,但人們的欣賞活動仍在繼續。眼前是江水茫茫,無邊無際,四周寥落,萬籟俱寂,中天一輪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輝。人們憑着詩意的想象,似乎感到這秋涼的夜色中瀰漫着音樂的氣氛,這粼粼的波光中盪漾着動人的旋律。這是“以景襯情”的典範。

第三層: 聽眾的反映。

C: 第三部分:

第三詩段: 寫琵琶女自敍身世。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顯出莊重的臉色)。

第一層: 過渡句,琵琶女由彈奏結束到準備自敍時的動作和神情。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粧成每被秋娘(借代其他歌女)妒。五陵年少(京城富貴人家子弟)爭纏頭(送給歌女的錦帛),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鑲着金花的銀釵)擊節(打拍子)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借代年月)等閒(平常)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容貌衰老)。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地名)買茶去。去來(離去。“來”,助詞)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粧淚紅闌干(縱橫錯亂)。

第二層: 琵琶女自敍身世的話,敍説前後兩個階段的不同遭遇。

本段運用對比、手法: 用琵琶女昔日的年輕美貌,對比後來的年長色衰;用昔日的紈絝子弟爭相追逐,對比後來的門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歡笑”,對比後來的滿腹辛酸。

D: 第四部分:

第四詩段:寫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

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歎息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寫出了自己與琵琶女之間身世的共同點。 現成了人們表達同病相憐,互相慰藉的名句。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溢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嗚。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ōuyā單調的樂聲)嘲哳(zhāozhā繁雜的聲音)難為聽。(着重表現詩人謫居江州後的淒涼生活和鬱悶心情,先説無音樂,再説聽慣了傷感的啼鳴和山歌與村笛之難聽。一方面突出處境的悽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襯琵琶女演奏的優美絕倫。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對琵琶女的讚揚與請求。)

E: 第五部分:

第五詩段: 寫琵琶女重新彈奏,詩人為之淚下。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寫琵琶女對詩人自述的反應,包含了非常複雜的感情,有對詩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得到詩人的同情,受到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滿腔激情通過琵琶聲自然流露。 )

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皆掩泣”比前“悄無言”程度更深,表現大家對兩個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用設問句表現自己傷感程度之深,全詩在哀怨之情達到頂峯時突然收束,給讀者留下充分的回味餘地 )

結構與主旨歸納:

《琵琶行並序》教案

主旨小結: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體的長篇敍事詩,頗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傷詩的代表作。鑑賞詩歌要準確而深入把握藝術形象。長篇敍事詩多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表現主題。

《琵琶行》主要敍述了詩人與一飄泊江湖的長安歌伎邂逅相遇,並被其琴聲和悽苦身世感動的故事。

通過寫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藝及淪落天涯的悲慘身世, 表現了對琵琶女的深切同情, 抒發了詩人謫居江州在政治上的失意之感,控訴了封建社會對人才的摧殘。

7.藝術特色

A寫作特點:

1、層次分明,故事完整。這是一篇敍事詩,從作者江頭送客聞琵琶聲、尋聲邀彈者相見寫起,接着寫琵琶女演奏、傾訴身世,最後寫作者觸發遷謫之感而收束全篇,層次分明,結構緊密。

2、敍事與抒情緊密結合。強烈的抒情氣氛貫徹始終,詩歌所敍之事本身飽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節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滲透着感情,使詩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無間。

3、刻畫細緻,語言生動。人物的舉止神態,通過細節描寫,把內心活動也細緻入微地表現了出來。如詩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話,寫得生動、形象、簡潔。

B創作特色

a音樂描寫特色:

這首詩是如何表現樂聲美妙的?

1、以聲喻聲,聲中有情,聲中有形。用一連串比喻(博喻)來描寫虛渺飄忽,過耳即逝的無形的音樂,不僅以讀者熟悉的種.種聲音來形容讀者比較生疏的琵琶聲,還使讀者在聞其聲的同時能見其形 ,激發讀者的聯想和想象。

2、直接妙語點睛,通過對樂聲的描寫評價來揭示樂曲的無窮含藴。

3、通過聽者的反應間接表現樂聲的美妙,用景物烘托樂聲的感染力。

高超的音樂描寫:

v 運用比喻

v 寫音樂效果

v 演奏者的動作態度

v 運用擬聲詞

v 點撥音樂中的感情

描寫音樂的句子: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語 ——柔美幽細

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圓潤

間關鶯語花底滑 ——宛轉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難 ——低沉入微

銀瓶乍破水漿迸 ——激越高亢

鐵騎突出刀槍鳴 ——氣勢雄壯

四弦一聲如裂帛——戛然而止

小結:

1、大量運用比喻;

2、正面描摹與側面烘托結合;

3、帶着感情去描摹音樂;

4、巧用擬聲詞和疊詞。

b.典型性歸納:

典型樂聲: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次句描寫音樂的詩句堪稱絕唱。詩人通過通俗新穎、生動恰切的比喻,不但能喚起人們的想象,而且使讀者對樂聲有了更為具體的感受,可謂形象鮮明,韻味無窮;且樂聲的富於變化,使人覺得這位“平生不得志”的琵琶女彷彿在向人們傾訴着滿腔的怨憤和哀愁。

典型境界: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此時無聲勝有聲”,此句道出了“無聲”與“有聲”之間的辨證關係,道出了音樂上停頓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場合下,樂曲的暫時休止比連續不斷的演奏更能觸動人們的心絃,更易讓人受到感染。創造出了曲止情續、餘意無窮的藝術境界。

典型氛圍: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無聲的環境來襯托演奏的效果,樂聲已停,然而餘音饒樑,經久不息,人們還久久沉醉在音樂創造的氛圍中。“悄無言”的寂靜,實則是充滿了感情的時刻,聽眾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從側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藝的高超絕妙。詩人所創造的這個畫面,有着及其感人的藝術魅力。

典型感情: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這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詩人和琵琶女雖然經歷、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艱難處境,生活都同樣地飄零、淒涼、失意。詩人把對琵琶女的深摯同情、對自己被貶的滿腔幽怨以及對冷酷現實的強烈不滿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為這兩句詩揭示出了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典型情緒,所以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中激起廣泛的同情。

c 人物形象分析

1.琵琶女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個才貌雙全,但在封建社會中被摧殘、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對自己的淒涼遭遇、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表示了積聚已久的憤懣之情,對世人的重色輕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強烈控訴。

但是詩人筆下的琵琶女沒有認識到昔日賣笑承歡、醉生夢死的生活是一種被摧殘的痛苦生涯,相反還抱着炫耀、追戀、惋惜的態度。她只是悲歎紅顏易老、繁花早逝,卻沒有從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覺醒。

2.“同是天涯淪落人”,作者與琵琶女的相似之處有哪些?

一個“本是京城女”,一個“去年辭帝京”,都是從京都長安來到遙遠偏僻的江州。

一個是名滿京都的名藝人,一個是才華橫溢的大詩人,都是出類拔萃的人才。

一個因年長色衰而嫁商人,一個因直言敢諫而遭貶謫,都有由榮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樣懷着滿腹的“幽愁暗恨”,過着冷落淒涼的寂寞生活。

《琵琶行並序》教案

三、知識點梳理(回顧全文)

1.主題內容上:

一個是處於封建社會底層的藝伎,一個是被壓抑的真正知識分子,雖地位懸隔,在這風清月白的環境下自然產生強烈的感情共鳴和交流,成為知音,可見其對歌伎人格尊重的進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 了封建社會壓抑人才、不容賢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藴含着許多能使人從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時代、階級的侷限,成為後世飽經憂患的人邂逅時的共同心聲。(美學價值,現實意義)

2.基礎知識:

A:一詞多義

1、言:

感斯人言(話,名詞)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詞)

自言本是京城女(説,動詞)

2、數:

使快彈數曲(幾 ,表不確定的數目,數詞)

一曲紅綃不知數(數量,名詞)

3、語:

琵琶聲停欲語遲(説話,回答,動詞)

今夜聞君琵琶語(曲,名詞)

4、為:

因為長句(寫,創作,動詞wéi)

初為《霓裳》後《六幺》(彈奏,動詞wéi)

為君翻作《琵琶行》(替、給,介詞wèi)

5、輕:

輕攏慢捻(輕輕,形容詞)

商人中立輕別離(輕視,動詞)

6、泣:

滿座重聞皆掩泣(哭泣,動詞)

座中泣下誰最多(眼淚,名詞)

B:古今異義詞

因為:古:兩個詞,於是創作。今:表原因的連詞。

闌干:古:參差錯雜,縱橫散亂。今:用木、石、鋼材製成的攔擋物。

向前:古:從前、剛才。今:介詞和方位名詞構成的兩個詞。

老大:古:年齡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顏色:古:神態、臉色。今:色彩。

C.文言句式

歌以贈之(賓語前置)

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介賓短語後置;於,向)

轉徙於江湖間(介賓短語後置;於,在)

本(是)長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謂語)

使(之)快彈數曲(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於)湓浦口(省略句,於,在)

感斯(於)人言(省略句,於,被)

沉吟放撥插(於)弦中(省略句,於,在)

四、探究與思考

討論話題:

1、你喜歡《琵琶行》一詩中的哪些詩句?為什麼?

2、你喜歡白居易其他詩篇中的哪些詩句?為什麼?

3、唐代三大詩人,你更喜歡哪位詩人的詩?為什麼?

部編版高中必修二《琵琶行並序》教案 篇4

一、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做好做實教學研究

在總結課改的基礎上,重新審視和研究新課程標準,正確理解其精神實質,以理念為先導,力爭在教學內容的整合、教學行為的轉變和教學手段的革新等方面有所創新。

(1)提高問題意識,以問題研究與解決為主題,重點研究初高中的銜接、課標與教材的銜接與落實、課改與大學聯考等,通過討論與研究制訂有效可行的行動計劃,同時成立相關的研究、實施小組,以保證課改實驗的順利實施。由王丕廣、胡紹亮負責教學問題的收集及對策的研究。

(2)以教研活動為依託搞好課程標準(特別是課程目標與內容要求)的再學習,注意經驗與教訓的總結,着重研究解決課堂教學問題及其策略,特別是教研員、中心組成員、骨幹教師。以教學內容的集備、問題研究、兩課等為抓手,充分發揮教研機制的有力作用。

(3)各區市教研員、兼職教研員、中心組成員,本學期內都要有一研究課題,課題要與實際緊密聯繫,要有針對性、實效性。

所有的研究都要緊緊圍繞教材與課堂教學展開,為保證研究的有效性、可行性主要有以下幾個組織來督促與實施,通過課題研究加強課程實施的研究,由教研員和課改的試驗者為主,成員:

市區組:鞏念祥、高峯、康國、馬曰義(負責)、邵愛霞、於世章、李文臣等。

(4)加強校本教研的研究,特別是其內容與方式的研究,主要骨幹成員是各區市教研員和各校的教研組長。

市區還應該加強教材的研究與課堂的定位研究,負責研究指導教材在使用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策略,主要成員是於世章、李文臣(負責)、李洪雲、鞏念祥、馬曰義等。

(5)抓好初高中銜接的研究,主要由中心組成員負責,他們是康國、高峯、鞏念祥、陳杰、馬曰義、江慧妮等。

二、加大骨幹教師的培訓與培養的力度,促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教學研究以轉變教學行為為重點,落實青年骨幹教師的培訓。積極組織青年骨幹教師在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的基礎上,以深化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學習理解與課題研究相結合為突破口,以課程的研究與實施為切入點,加大教學研究和改革的力度,力爭能在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方面有所突破,以點促面,帶領廣大高中數學教師主動投身到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浪潮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通過深入開展“十優百課千人行”的活動及兩課和大集備,以課題為抓手,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並由優秀教師和教學能手舉行示範課與專題講座,繼續加大城鄉教師的教學交流,實現全體教師的共同發展。

(1)青年骨幹教師的培訓要突出“案例”教學,緊緊圍繞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為重點,使教學行為能及時、適時地跟上教育觀念的轉變,讓全體教師能積極地主動參與、互相交流,積極探討新教材實施的課堂教學中,使之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與研究中提高,積累豐富的教學案例。

(2)以課題的研究為立足點,儘量使每個青年骨幹教師都有課題並參與實驗,使青年教師在做中學、學中做;讓青年骨幹教師參加本學期的所有教研活動,並且要讓他們每一次都做點什麼,比如聽課後的感想、對某個問題的思考等等,使他們在學中做,在做中思,使他們在每次活動中都有所收穫,本學期計劃舉行青年骨幹教師系列專題研討活動。

(3)青年教師通過參與大集備或研究課的展示、隨機評課等活動,在實踐中實施自我培養與別人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加快業務能力的提高。

(4)在各區市與局屬學校中重點培養青年骨幹教師中的精英,各單位推薦與綜合評議上報,各區市報1-2名,局屬學校由中心組推薦6-8名,由此組成精英班重點培養。爭取在3月底之前組班開課,負責人:王丕廣、王建順、李文臣(主要負責市區,滿啟浩、朱鳳鳴協助)。

(5)培訓的內容要有針對性、實效性和可行性。以課題的研究為立足點,緊緊圍繞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為重點,讓教學智慧在研究中共生。

(6)以教研活動帶動培訓,充分利用教育資源,讓青年骨幹教師參加本學期的所有教研活動,提倡蒐集教學中的共性問題,選擇典範的案例進行解析。在學期末彙總、共享,引導青年教師研究、學習、反思、感悟、借鑑。

三、聚焦課堂教學,深化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圍繞“高效課堂,有效學習”展開研究和實踐,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研究教師的高效教學和學生的有效學習。

(1)研究我省素質教育新形勢下的課堂教學,創新教育思想,以教材的再理解與創新整合、教學方式的改進與研究、教學研究的方法、學法指導的研究、校本教研的實踐、案例的組織與使用等為抓手,改進研究方式,通過課堂教學觀察研究,注重與教師面對面的交流,善於傾聽一線教師的心聲,研究高效的課堂教學細節,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加註重實效,提高教師研究教學和改進教學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關課程實施的成功經驗與問題研究有王丕廣(組長)、楊雲顯、馬曰義(副組長)、邵愛霞、高峯負責。

(2)關注本學科的薄弱學校,關注課堂教學、關注生成性問題,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落實、重實效。以發展學校平定二中分校為突破口,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如教師的專業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等等。

(3)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習慣養成和夯實基礎為重點,尊重差異,培養興趣,注重體驗,掌握方法,發展能力,健康發展。要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以教學內容的集備、“問題”研究、兩課等為抓手,積極倡導探究式、合作式教學,關注學習環境與情境的營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課堂教學應儘量以“問題解決”為主線,師生共同參與為主要形式,實現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實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能力提高為最終目標。

(4)組織教師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以適應新形勢下的課堂教學。教

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以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化學習為主,要緊緊圍繞“我要學,我能學”的新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研究總結教學規律,開展不同課型的教學模式課研究,形成學科常見課型的模式。以實驗學校平定十五中為研究單位,找到適合其學生特點的有效的教學模式,當然要以小問題、小課題為切入點,逐漸豐富、總結高效的教學模式。

(5)加強對學習方法的指導,積極探討實施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以探究式學習作為轉變學習方式的突破口,正確處理好接受式學習與探究式學習、理解與記憶、創新與模仿、發現與驗證等方面的關係。

(6)加強各區(市、校)之間的學習和溝通。為加快城鄉交流活動的步伐,繼續加大“城鄉課堂教學交流活動”的力度,促進共同發展,市區、城陽、膠南與平度等市區的部分學校的成功經驗值得在全市交流。為增強教研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尋求教師更快成長與發展的捷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能力的全面提高,區市之間、校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勢在必行,因此本學期應加大這方面的工作力度。

(7)圍繞“課堂教學效益年”活動,實施名師帶動戰略。積極落實優秀骨幹教師開放課堂制度,進一步推出優秀教學課例,為一線教師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繼續開展“名師開放課堂活動”。加大“兩課”開設的有效性、指導性、引領性的研究,成立研究指導小組,成員是:胡紹亮、於德強、姜志強、楊雲顯、李文臣、鞏念祥、馬曰義。

四、立足實際,針對實效,着眼發展,發揮教研對教學的引領作用。

進一步落實“二〃三”的教研方式和“小、細、實”的教研基本原則,轉變工作方式,推進城鄉聯動;充分發揮各區(市)、校的主動性、主體性和創造性,大力開展校本教研,有效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能力,全面推進基礎教育的區域性均衡化發展,努力貫徹執行和實施課程改革的有關方針政策,大力推進高中數學教育創新,努力提高高中數學的教育教學質量,希望在教學質量方面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根據上一教研的情況,本學年應把以下幾方面作為教研工作的重點:

(1)抓規範,組織教師研究制定教學工作的整體計劃以及各學科的學期(學段)教學計劃,引領教師增強規範意識,嚴格執行科學有效的教學計劃。

(2)組織教師學習研究課程標準和大學聯考説明,加強對近幾年大學聯考試卷的研究分析,及時掌握我省的大學聯考動態。進一步研究挖掘學科“7+1”小組潛能,探索高效的複習方法和複習模式。

(3)由教研員、教學骨幹名師等組成教研專家組,通過走進課堂、走進教師、研究指導等形式,加大對教師教學技能的幫助和指導;以課題為抓手,帶動教師學習、研究、實踐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各區市教研員本學期要收集3-5個好的教學案例,並進行有效的評價與修改,負責人:王建順。

(4)加強素質教育新形勢下的教研製度的建設和完善,形成適應新形勢的教研製度和集備制度。開展各種形式的區域聯動教研,形成資源共享、合作研究的共同體。以課題引領,以名師、名校或學科中心組為核心組成“研究共同體”,着重研究具有一定前瞻性、科學性、實效性的課題,推動研究共同體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5)教研要靈活運用案例分析、調查研究、實踐探索等多種教研活動方式,要有利於教師的主動參與,努力提高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市區繼續採取“二〃三”教研方式,充分發揮各個方面的優勢和作用,以帶動全市教研活動質量的全面提高。教研的內容要紮實有效,高

一、高二要以基礎的落實措施、學習方法養成為主要研究問題。高三要研究考試大綱和大學聯考的應對策略,制定行之有效的複習教學指導意見。

(6)充分發揮教研網絡的作用,建立有效的教研網絡平台,組織培訓,教研網絡小組:楊雲顯(負責)、於德強、王維華、姜志強、朱軍(負責)、邱若東、滿啟浩、朱鳳鳴。

(7)每次教研活動都要由主辦單位寫出活動的過程、總結反思。

四、加大課題研究,發揮教科研指導、引領教學的作用。

以課題為引領,以名師、名校為載體,開展學科教學研究活動,着重研究具有一定前瞻性、科學性、實效性的課題。繼續做好《手持技術與中學數學新課程的整合研究》國家級課題和《初高中銜接》市級課題的研究,藉助課題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具體安排如下:1.組織國家級課題“手持技術與中學數學新課程整合”教學研究;力爭在年底結題;2.組織三次課題研究工作專題研討會,推動學科教研課題研究工作。

五、繼續研究年大學聯考複習工作的有效性

①認真研究、指導高三複習工作,細讀年的考試大綱,並關注山東省教育廳20__年教學內容調整意見的落實與實施,找出變化以及關鍵的地方,仔細研究、合理定位。

②針對山東省近幾年大學聯考題的情況,應更加重視選修內容與必修內容的整合,這

是提高大學聯考數學成績的重要方面,尤其是理科尖子生的學習成績。但是考慮到我省自主命題的趨勢,應注意正確定位、準確把握,不要盲目加深加寬,難度以中等為主。

③關注文、理試卷的差異,提高複習的針對性。由於數學學科的特殊性,數學分為文、理兩卷,為降低文科試卷難度,加大文、理兩卷的差異,近年來的大學聯考試卷(尤其是山東省的200

9、20__年,省規範辦學行為執行以來)的差異尤為明顯,因此在複習中,怎樣把握文科複習的難度,是提高文科學生成績的關鍵所在,因此適當降低文科複習的難度,在學生解題速度、解題的準確性、規範性上下功夫,使該得的分數一定得到,力爭在難題上有所突破。

④加強學法指導,交出“權力”,多給學生留出時間。會學習的學生,總是期望有較多的時間屬於自己支配,它可以在知識深度和廣度上積極探索,增長才幹;學習一般的學生則聚精會神地總結、梳理、歸納知識,並通過知識的運用形成較強的能力;教師的任務就是指導學生的學法,如一是反思複習:引導學生將學過的知識進行自我調節,自我歸納。分析錯誤原因,是知識缺陷?還是方法失誤?是解題缺乏技巧?還是計算失誤?二是系統複習課本:以近幾年大學聯考試卷為樣本,對照考試大綱對知識點的界定,靜悟反芻,重塑自信,調節自己的情緒。三是加強邊際生的輔導工作,要經常找他們談心,找出他們的不足之處,利用好每一次的試卷,幫助他們查找失分原因,特別是非智力因素失分,並制定出切合實際的整改計劃,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⑤編寫模擬試題要精心,精心研究每一個題的考查功能,精心設計每一題的評分標準,然後針對學生考試中出現的問題,精心講評,不搞題海戰術,將寶貴的時間還給學生,建議講評要加強針對性,倡導面批面改,提倡及時反饋,加強落實。模擬試題的收集與發佈由楊雲顯負責。

部編版高中必修二《琵琶行並序》教案 篇5

時光飛逝,三年的國中生活已成為過往,接下來我們將要面對新的學習生活以及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大學聯考。國中時,學的知識比較淺薄,但上了高中,面臨的困難會更加巨大,高中是我們思維上的飛躍,對於問題要有更深刻的研究。在逐漸開闊的視野中,我們的學習態度、生活重心、學習習慣都會改變,然而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會伴隨着這種改變而出現。為了及時解決這些問題,為了在高中各個階段都能夠有清晰的方向,我們需要在高中生活即將拉開序幕時進行一個全面的規劃。

我會按照下面幾個內容來適應高中學習生活的新節奏:

1.預習 預習最重要的是能發展我們學生的自學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增強獨立性;預習可以加強記課堂筆記的針對性,改變學習的被動局面。要在測覽教材的總體內容後再細讀,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理清哪些內容已經瞭解,哪些內容有疑問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點、難點)分別標出並記下來。同時適當地一些課前的習題練習,逐步瞭解知識點。這樣既提高了自學能力,又為聽課“鋪”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這種需求心理定勢必將調動起我的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聽課 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老師傳授的是經驗證的真理;是老師長期學習和教學實踐的精華。我制定的聽課方法包括以下幾點:做好課前準備,即預習。精神上的準備十分重要,保持課內精力旺盛,頭腦清醒,以及對探求知識的極大興趣,是學好知識的前提條件。集中注意力。思想開小差會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強制自己專心聽講,靠意志來排除干擾。做好課堂筆記。筆記記憶法,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筆記,一份永恆的筆錄,可以克服大腦記憶方面的限制。俗語説,好記心不如爛筆頭,因此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我必須記筆記。同時做筆記充分調動耳、眼、手、腦等器官協同工作可幫助學習。有選擇的記筆記,記錄經典例題。

3、作業 作業是提高思維能力,複習掌握知識,提高解題速度的途徑。通過審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達到鞏固檢驗自己的目的。完成作業時,一定要做到獨立完成,去形成自己的一個獨立的思維習慣。

4、複習 及時複習的優點在於可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根據遺忘曲線,識記後的兩三天,遺忘速度最快,然後逐漸緩慢下來。學過即習,方為及時。俗話説“温故而知新”,就是説,複習過去的知識能得到很多新的收穫。這個“新”主要指的是知識達到了系統化的水平,達到了融會貫通的新水平。我計劃的複習要求是一下幾點:課後回憶,即在聽課基礎上把所學內容回憶一遍。精讀教材。對教材理解的越透,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整理筆記。對課堂筆記及時的完善,勾畫出疑點,尋求同學老師的幫助。看參考書。增加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應考能力。

高中三年是人生重要的三年,是人生成長重要的三年。在這充滿挑戰的三年間,我將在學習和做人兩大方面做出努力,鍛鍊自身的意志品質。雖然這份規劃書似乎有點泛泛而談,但是,在寫這份計劃書的過程中我真的學到了許多,對高中有了一些認識,我產生了一份責任感,這份責任不是對父母負責,而是對自己負責。我相信這責任感將有助於我今後的學習,我個人認為高中的學習正是需要自主,正是需要這份對自己的責任感,才能在拼搏中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kjdj4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