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師工作計劃 >

六年級德育教育案例(精選3篇)

六年級德育教育案例(精選3篇)

六年級德育教育案例 篇1

遲到的原因

六年級德育教育案例(精選3篇)

背景:隨着教學改革的推進,老師們也在感歎學生的素質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學生們都有很強的個性,我們要去改變他們一些長期形成的壞習慣,還真不容易,這不僅僅要求我們要關心學生,更要求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用心去分析去處理,用足夠的機智去幫助他們成長。為了從一開始就讓學生抓緊學業,我規定我任課班學生每節要準時到教室。但一段時間下來遲到者屢禁不止較多,於是我決定在適當時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考勤教育。

案例:一個星期上課前我準點到教室時,還有10位學生未到,於是一種莫名的怒火在我心中產生,我臉上也流露出了不悦的表情,教室裏很安靜,但我也能感覺到有很多學生感覺到了我的不悦,在偷偷的用眼睛打量着我這位班主任,似乎在等着我的大發雷霆。我馬上決定就站在門口等那這十位遲到者。先來了兩位女生,給出的理由是忘記了時間。又來了兩位男生,他們給我的理由有是去廁所了。一直到上課十多分過去了,這10位學生才到齊,其中有四位男生,六位女生。男生給出的理由是全部是上廁所,女生有四位給出了上廁所的理由,而兩位説是忘記時間了。作為任課教師對於他們編出的所謂廁所的理由肯定是不接受的,我強壓着胸中的這團怒火,聽完他們的解釋後就叫他們進去看書了,我又進了教室轉了一圈,然後就去辦公室,因為我知道我需要冷靜,發脾氣根本改變不了什麼。回到辦公室冷靜下後,我馬上上網搜索了便祕的危害,列了一張清單。半個小時後,我整理了一下心情,又重新走進了教室。轉了一圈後,我説:“同學們請停一下,我説幾句,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我們剛才一共有10位同學遲到,其中兩位同學給出的理由是忘記了時間,我覺的記憶力不好,這個可以原諒,只要加強記憶就可以了,所以請這兩位同學於晚自習結束前把學校的作息時間表默寫給我。我奇怪的是另外8位同學(四位男生,四位女生)都説在廁所,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女廁所有6個坑,我們班佔了4個,男廁所我不知道有幾個坑,但我們也佔了4個„„”有同學回答,“老師,5個。”我接着説,“哦,五個,不錯,從佔有率上説,男生還比女生略勝一籌,我覺得很欣慰,希望同學再接再厲,以後在學校的各項比賽中也多佔名額。”這時,全班同學都笑了,那幾個以廁所為遲到理由的同學也難為情的笑了。看到了大家的高興勁,我接着説,“可

是作為班主任我也很擔心,擔心部分同學的身體,為什麼呢?同學們想想,最晚的幾位同學竟然遲到了9分鐘啊,呆在廁所9分鐘肯定是便祕。便祕可不是一件小事,剛才我特地去網上查了一下。便祕能引起口臭,屁臭,長此以往還會引起高血壓,心臟病以及老年痴呆症。”聽到這學生們都笑的更大聲了,而幾位以廁所為藉口的學生則羞愧的低着頭。這時一名平時表現不大理想的遲到女生在那兒大聲的反駁,“誰説的„„”我沒等她説完就接着講,“我剛才講的是便祕引起的生理影響,還有心理方面的,長期以往,還會造成性格暴躁,做事容易衝動。”這時那名要反駁的女生馬上也停止了言語。等大家的笑聲結束後,我説,“其實同學們都已經是高中生了,我想時間觀念還是有的,我可不希望大家在我們學校讀書三年,最後落下個老年痴呆哦。所以我想給我們半列出一個考勤管理員。有哪位同學願意?”這時一位平時比較老實,坐在第一桌的女生舉手了,“老師,我記。”我馬上説,“好,你可要如實紀錄哦,遲到的同學要問清理由,這可關係到同學們的健康。”她回答,“知道”。“謝謝,好了大家繼續自習吧。”我説。

反思:當我看到竟然有十位學生不把班級的規定當回事,遲到,並且理由是隨便瞎編的上廁所時,作為任課教師真的是很有一種挫折感,可以説是滿腔怒火。但仔細想想,如果只是發一下脾氣,即使學生表面上承認了錯誤,但心裏可能還是不平衡,覺得班主任在小題大做,上廁所怎麼了,人有三急啊。另外,如果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教育除了會影響學生們的學習外,最主要的是還會影響同學們一天下來的心情。所以思量再三我先回了辦公室冷靜。然後等找到方法後再回教室。明知學生是瞎編的理由,但作為老師真的是很無奈,既不能戳穿學生的把戲,又要了學生知道他們的錯誤所在,確實是很難,所以我乾脆就以肯定學生的錯誤為前提,然後就乾脆大談“上廁所”問題,讓學生躲無可躲。這次事情雖然沒有正面批評及格學生,但我想他們的心裏肯定比大罵一頓還難受。並且剛好借這件事設立一個考勤管理員,對其他學生也起到了監督的作用。幾個星期觀察下來後,學生就不敢無緣無故遲到,或者找一些無聊的藉口遲到了。我想作為任課教師,我們每天與學生接觸得最多,許許多多煩瑣的小事,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分析去處理,哪怕再小的事,處理的好,也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六年級德育教育案例 篇2

一、學生的情況

姓名: 劉軍

性別: 男

年齡: 16歲

班級 高一(1)班

二、問題及行為表現概述

1、行為方面 :對老師、 家長不尊重;課堂上愛聊天;經常沒做好值日工作;經不起他人的批評;愛欺負弱小,當老大;集體榮譽感不強

2、學習缺乏主動性。經常不能完成作業,不刻苦,缺乏毅力,沒有鑽研精神。

3、性格倔強、固執。與人相處辦事,不計後果,缺乏自制力,責任感淡薄

4、自束能力較差。經常藉故逃學,有依賴和惰性心理,聰明但不愛多動腦。

三、個案生活背景

1、家庭經濟較為寬裕,又是獨生子女,平時零花錢不缺。

2、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父親工作較忙少有時間在家,母親工作之餘愛打牌。

3、從小體質不好,常生病,因而家裏人都遷就他。

4、在家裏從不用幫忙做家務。

5、學習缺乏自覺性,老師佈置的作業完不成,沒有毅力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又藉故不上學,致使基礎打得不牢,學習成績差,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厭煩。

四、個案分析

1、鑑於其父母對他的溺愛驕縱,缺乏一種必要的約束力,凡事隨心所欲,使他生活在很鬆弛的生活狀態中,這樣容易使其養成懶散

無紀律性,做事隨心所欲,不計後果。

2、在班級裏,由於學習成績一般,又缺乏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對較難的問題不願意動腦筋,又不肯問別人,不懂裝懂,長期發展下去,知識掌握不牢。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在輔導孩子學習上也心有餘而力不足,成績急速下降後產生厭學情緒,以致害怕上學

3、父親性格也較暴躁,工作較為繁忙,少有時間耐心管教,常以“拳頭”教育,孩子也耳濡目染;母親對孩子過於疼愛、過度遷就,頻繁打牌少有時間關心孩子的學習,這便成了孩子不尊重她的導火線;被試對象將嬌縱性格帶來學校,難以接受校規、班規的約束,無法理智接受同學及老師的批評;零花錢多的緣故又使其周圍總有“追隨者”,進一步膨脹了他“當老大”的念頭;同時在家裏接受父親教訓後,也將此種做法、情緒施加在同學身上;暴躁的性格加上叛逆期,常使他與老師起衝突;沉迷網絡,也使得成績下降、失去學習興趣。

五、個案輔導策略

1、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接手該生時,我就先從多種渠道(學生檔案,以前的班主任,同學,家長)全面瞭解他的情況(家庭情況、興趣愛好、優缺點、身體狀況等),努力尋求突破口,便於有的放矢。

2、由於該生的情況較為複雜,在學期伊始,我不以“教師”的權威來使他信服,而是先取得他的好感、信任。找機會趁和他一起去搬桌椅、領課本、作業,先贏得他的認同。

3、採用“情感投資”、“溝通”、 “尋找感覺”等方法來打開他的內心,讓他明白父母及老師的用心良苦,向他灌輸“愛之深,責之切”的道理,這樣他在被批評、責罵時也就不易反抗了。

4、藉助榜樣的力量,為了不讓他對學習完全喪失信心、興趣,安排他坐在尖子生的附近,並交代他們要主動幫助他。時間一長,他對於同學善意的幫助也就不再拒絕,慢慢地融入集體、學習。

5、採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從他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處理特定事情,適時地對他寬容。面對老師的理解,他也就越不好意思再去故意犯錯誤。

6、“呵護那一點點光”,抓住生活、學習中的細節,捕捉他身上的閃光點(週記偶爾寫得也很不錯、歷史、政治學科學得不錯、集體勞動時也參與其中、集體比賽也能主動照老師要求做好等),針對他的這些閃光點,在適當的場合以各種不同方式來表揚他(點名表揚、不點名表揚、週記表揚、課間似無意地表揚)。得到老師的肯定後,他也進一步相信自己其實是可以做得更好、更優秀的。

7、盡力取得家長的配合、支持,採用“溝通”、“融洽”法與家長共同商量尋求最佳的教育方法,希望家長儘量用説服教育的方式來教育他,少用暴力。家長教育方式的轉變也能讓他感受到大家為他的付出。

8、增強責任感,由於他是本校國中部學生升到高級的,對學校情況比同學們都熟悉,讓他協助班長處理班級事務,增強他的班級榮譽感。

9、“先禮後兵”,在完全能夠把握他後,在他違反班規、成績下降時,也以嚴格的態度來教育他,及時指出他的缺點及不足。

10、對於他的厭學,採取文火慢工的方法,從基礎着手,採用幫學幫練,多鼓勵,多表揚,使他對學習產生樂趣。同時,沒有放鬆對他的教育,用愛心去關懷愛護,用愛心去嚴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師對他的關愛,有利於形成他良好的行為規範。

六、教育效果

經過近一年的瞭解及教育,到學期結束的時候,杜義同學有了一定的進步,身體強壯,學習成績大有起色,學習態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一樣,它具有穩定的特點,要徹底改變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現在,他對教師尊重,學習目的有了明確的認識,能堅持上滿上好各門課程,成績逐步提高。任性、固執得以緩解,辦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減弱,他現在仍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對較難的問題易放棄,缺乏堅強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較弱,對於他今後的教育仍是長期的,我希望他會成為堅強、有知識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七、德育心得:

教育是一項偉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關懷在教育中處於相當重要的位置。學生的過分冷漠實際上是一種精神情感的失調,教師給以較多的情感關懷,可以收到明顯的調節療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溝通的談話。抽一點兒時間,以平等的姿態,多跟學生談談心,能知道學生的心裏工正在想些什麼,能知道他們最擔心的是什麼。不要盛氣凌人地訓斥學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適當地給一些點撥,學生心頭的那點兒鬱結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視同仁的關心。這些有心理困境的學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極強,性格內向。如果教師在對學生的態度上厚此薄彼,對他們有些冷淡,他們就會感到強烈的不滿。所以教師必須真正瞭解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要做到一視同仁,尤其對心理素質欠佳、單親家庭的學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熱情,這並不是虛偽,這是調控學生心態的需要。

3、多一些寬厚真誠的愛心。心靈過分脆弱、缺少愛的學生大多有點偏執,脾氣或許有點“怪”,教師千萬不能因此而嫌棄他們,也不能硬要他們立即把怪脾氣改掉。青少年有點兒孩子氣是正常的,每個人的個性千差萬別也是正常的。教師如果能以一顆寬厚真誠的愛心去教育他們,必能便他們走出暫時的心靈陰影,而步入人生燦爛的陽光地帶。

學生需要愛,教育呼喚愛。愛像一團火,能點燃學生心頭的希望之苗;愛像一把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頭的智慧之門;愛是灑滿學生心靈的陽光,能驅散每一片陰坦,照亮每一個角落,融化每一塊寒冰。願每一位教師、家長不光有愛,而且善於愛。

六年級德育教育案例 篇3

引導教育 鼓勵為先

我當班主任的年數不多,可在班級裏總會發現幾個孩子,他們常常為一點小事打、罵、欺負同學,甚至無緣無故的就去打同學。以前我總是苦口婆心地給他們講道理,進行説服教育,但是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孩子沒有太大的改變。通過觀察瞭解才明白孩子具有這樣的行為不僅是品德問題,還有其心理問題。如何對這些孩子的打人行為改進呢?通過思考、實踐,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案例介紹:

班中有一個男生,名叫張衝,長的人高馬大,學習成績也一般。記得我剛接班,就有人頻頻來報告:“老師張衝打我。”問他們原因,好像沒有什麼大事,就是玩玩就打了,於是我就找他教育了一番,可是接下來天天都是這樣,難道是他就是有這個愛好?喜歡打人?怎麼辦呢?於是我找來了他的家長,瞭解一些情況令我驚訝的是,他父母告訴我:“老師,孩子不乖,你打好了,他就是這樣,我們沒有辦法,只能打。”看着他們,我想孩子喜好打人的毛病要改掉,還要連同他的父母的這種錯誤的想法一起改掉,其實這個孩子一點也不笨,腦子還挺聰明的,就是喜歡打人,於是我的心裏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改掉這毛病。

二、案例分析

從上述案例介紹可以看出,這位同學有喜好打人的壞習慣,只要他有空,他就會找任何理由,任何方法,隨時隨地打人,我想:或許

他有一點攻擊性的行為。所謂攻擊性行為就是指因為慾望得不到滿足,採取有害於他人、毀壞物品的行為。兒童攻擊性行為常表現為:

(一)好勝心強,喜歡與人爭執。這類孩子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事事好與人爭第一,一旦同學在某個方面超過自己他就會表現出反常行為,與人爭執、打鬥,發泄內心的不滿。

(二)愛惹事,自控力差。這類孩子平時管不住自己的手腳,言行舉止不分時間、場合,課堂上坐不住,愛惹是生非,影響其他同學,課間常因自控力差而與同學發生摩擦,導致出現攻擊性行為。

(三)情緒不穩定,好衝動,時常亂髮脾氣。這類孩子往往在家中嬌生慣養,家長拿他沒辦法,稍有不順,便耍性子,自我中心意識強,容不得別人的批評。

綜上所述,可以判斷此生還不具有攻擊性行為 ,而是一般的打鬧行為,他隨兒童的發展和有效的心理諮詢教育是可以逐步改變的,能夠改好的。

三、教育方式

針對此生的行為特點,我認為需要老師和家長對他進行共同矯治,方法如下:

1.作為班主任,不能討厭、歧視這個學生,不能簡單地認為是思想和品德問題,粗暴地訓斥、打罵、處罰,從而引起他的自卑心理,造成精神壓力或情緒波動,引起反抗心理,甚至產生攻擊性行為,而要多關心,多理解,使其感到温暖而有觸動,有悔意,為教育引導打下基礎。

2.通過調查,我認為案例中孩子行為形成的原因之一應該是家庭不良的教育因素影響。父母的原因之一應該是家庭不良的教育因素影響。父母關係不和,市場經濟不緊氣後,他的父親失業了,家裏只靠母親一人賺錢,父親整天在家玩電腦,母親有無比的怨氣,但為了孩子,這個家還維持着。所以孩子家裏的現狀是很令人頭疼的。父母每每聽到班主任“告狀”,不是辱罵就是棍棒相加。針對他的情況,我實施了一些干預措施。首先改變其家庭教育環境,我和他父母進行了一次誠懇的談心。通過談話使他們明白,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他的父親趁現在呆在家裏不上班,多抽一些時間來關心他的學習和生活。要求母親能在休息日多陪孩子聊聊天,知道孩子心理的想法。當孩子有錯時,應耐心開導,而不應辱罵、踢打的教育方式。另外,我還要求他的家長禁止孩子看暴力影視片,或者幫他分析,提高他辨別是非的能力,鼓勵他學習、模仿片中的積極行為,批評攻擊行為。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多次進行家訪,彙報孩子在校的表現,瞭解孩子在家的活動情況。

3.利用集體的力量影響他,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他打人,被扣分了,我就利用晨會的時間,嚴厲地告訴他,他的行為影響了全班的榮譽,也讓他明白,要不打罵,與同學團結友好的相處,同時我也讓全班同學都關心他,安排最好的學生與他同坐,一有進步就表揚,使他對自己有自信心,使他在大家的善意幫助下,在眾多的榜樣示範下,逐步向好的方面發展。

4.發揮孩子的長處,改善孩子的打人毛病。經過多次觀察,我發現孩子比較喜歡幫助周邊的同學,於是,我就看好了孩子的這優點,鼓

勵孩子,讓他去幫助班級中需要幫助的同學,我也抓住時機,常常表揚他。我還把他找來,輕聲鼓勵他:對別人動手並不能解決問題,不是男子漢所為。只有為別人着想,為大家服務,給班集體爭光,才是真正的男子漢!這樣孩子有了事幹,就慢慢地忘記了打人,班中的同學看見孩子的優點,也漸漸忘記了孩子打人的缺點,與孩子交朋友,一起玩了。在幫助他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平時又打又鬧的孩子,站在我面前,也會變得拘謹,做了錯事時眼睛不敢正視我,説話聲音小得像蚊子嗡嗡。和其他的孩子談話也出現這種情況。於是,我和孩子們交談時儘量做到平等地對待他們。我讓孩子和我面對面地坐着,如果孩子是站着的,我就蹲下説話,這樣感覺距離較近。

當學生向着目標努力時,我們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每一個進步,加以讚賞,加以鼓勵,加以強化。進步可能是細微的,那麼我們就使用“放大鏡”。讓學生自己相信“我也能成為好學生”,而且讓這思想成為一種定勢,化為一股前進的動力。

外國一位哲學家曾有一個木桶理論,用長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個木桶,當你倒進水後,水會從最短的木板處流出來。中國也有一句話“人生十指有長短,一母同胞有愚賢。”是呀,一個班級中總有這樣那樣的人,只有我們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認真關心每一個孩子,相信任何問題都是有解決的方法的,上述案例中的孩子,經過我的努力,以及他父母的幫助,終於逐漸從一個問題孩子變成了班級中的先進分子,雖然他偶爾還要“手癢”,但是他真的變了,變好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shi/xrwzq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