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師工作計劃 >

教育敍事高中(精選16篇)

教育敍事高中(精選16篇)

教育敍事高中(精選16篇)

教育敍事高中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化學新課程標準為指引,認真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抓好常規教學,夯實基礎,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作為教學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 二、現狀分析 1、教材分析:

選修內容是最基本的化學反應原理,包括反應速率、反應方向及限度等問題。從理論的高度認識酸、鹼和鹽的本質及其在溶液中的反應。對於大家已經熟悉的化學反應與能量的關係,將以反應熱與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的定量關係為主。以化學能和電能的相互轉化為基礎的電化學過程和裝置,如電池、電冶金和金屬腐蝕等,是富有時代氣息和應用廣泛的領域。作為化學原理應用於實際的每個實例,都是那樣的有趣和富有啟發性。 2、學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數學生有學習化學的興趣,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和一定的學習方法。但學生程度參差不齊,由於高一課時緊,內容多,部分學生必修1、2的知識遺忘較嚴重,理解掌握上差別較大。有極個別學生基礎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工作目標

1、 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導,圍繞化學教研組計劃要求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認真研究和學習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做好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工作,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增強對新課標的理解和駕馭能力,立足課堂開展教學研究,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加強常規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課題的實驗和研究,以及為高三培養化學尖子作好培優工作。 2、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學科實際,落實各項教研和教學常規工作。樹立質量為本的教學理念,全面推進教學改革,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投身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四、具體工作措施

1、 認真做好教學常規,確保教學有效開展

深入備好每節課,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蒐集工作。然後,備課組共同研討確定學案內容,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部分章節內容製作成教學課件後,再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此項工作上課前兩至三天完成。 認真上好每節課,積極實踐新課程理念,把握好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精心設置習題,合理、分層佈置學生作業,書面作業要求全批全改;學生配套教輔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反饋。精選每章的測驗題,與備課組共同出題,並要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對每一次測試要認真分析,總結,為學生確定合理的目標。

2、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積極、認真開展實驗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直觀理解,有助於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依據學校現有實驗條件,在保證演示實驗絕大部分完成的基礎上,適當開展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後實踐。

3、做好綜合實踐,踐行分層教學

(1)培養特長生學習、探究化學的興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習做好缺差輔導,確保每一個學生學習不掉隊。

4、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業務能力

(1)學習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新課程的具體要求,利用每週的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時間,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

(2)定時與備課組內的老師進行交流,解決有關問題。與備課組每週進行一次活動,內容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化學教學的最新動態、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等。

(3)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都能積極響應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使用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總之,只有我們堅定信心,師生共同努力,相信在本學期我們一定能圓滿完成高二年級的化學教學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為高三化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育敍事高中 篇2

本學期我校使用的是全省統一實施的由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發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音樂教材。該教材全學期共分5個學習單元,共計新授課時13教時。根據教材內容,依據學生接受能力程度,在使用該教材中,對部分單元內容加以調整,適當進行了增刪,全學期實際新授課時10教時。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年級9個班音樂教學工作,周課時9節

三、學期音樂教學反思

總結本學期音樂教學,我堅持貫徹音樂課程的“培養興趣,發展音樂感受、鑑賞、表現、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學生情感體驗,陶冶情操”的總目標,把音樂教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具體落實到讓學生喜歡音樂、愛上音樂課方面上來,把教學中的過程及方法,作為教學目標來追求,把知識技能融於學生喜愛的各種趣味性實踐活動來體現,把培養學生豐富的生活情趣做為教學目標來設置。在教學中,我努力實踐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音樂興趣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體發展,注重音樂實踐的基本理念,並認真把它們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在教學中,積極思考面對學生教什麼、誰來教、對誰教、怎麼教,預見目標能否達到和實現,牢固確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學原則。通過每節課的教學不斷檢查已成的教案,針對課堂教學的進展,學生的需求,及時加以補充、修改、完善。深入挖掘音樂教學資源中的音樂審美要素。將圍繞學習材料中的審美要素的體驗和表達設計出明確的學習行為滲透在教學目標之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揭示學習內容中審美因素,課堂中的語言美,選擇美的音像,動作美,音樂作品處理美等。將這些點滴的美貫串整節課中,使學生對音樂審美的體驗和感受得到步步深入。在教學過程中追求以音樂為主體,追求教學環境的美和學習過程的優化,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化,設計適合學生課堂參與音樂學習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如:聽,看,唱,舞,表演,創作等,使學生在音樂活動實踐中不知不覺中體會到更多的美,在追求美的學習過程中認識和享受美,在表現美的過程中創造美!

我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構思上也積極結合新課標理念,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較好地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如:同時把聽音練習、情緒感受等“雙基”很巧妙地融入聆聽欣賞中,並將其與歌唱、表現和評價幾個環節構成有機的整體,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習、體驗,獲得對音樂知識的認識與提高,取得 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比較注意滲透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如:學生看指揮唱,看指揮進行創作表現,引導學生把握歌唱的力度與控制氣息運用等都做得很好。從教育手段上看課件製作根據教學和學習的需要精心雕琢,體現“無言的教育”和“有聲的教育”不同教育功能的並舉與統一。我想,如果每位音樂教師都堅持這樣設計教學,實施教育,相信音樂鑑賞的學習對高中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必然會與音樂審美素養同步得到提升。

總結上學期的教學我認為自己就現有條件還不夠完全滿足學生的願望,需要在今後、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進一步提高諸多能力,以適應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滿足學生在學習中的不同希望。 從現有的音樂教學資源來看,教材上的內容還不夠豐富,有些內容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要完成單元主題目標,還遠遠達不到要求,需要從各方面加以汲取、補充,而問題是有些急需的課程資源卻難以尋覓,“巧婦難為無火米炊”,造成在教學過程中出現難以表達,學生難於體驗,接受的現象。

因為剛從學生轉變為老師有時因各種因素,心理上有時產生的穩定及厭煩情緒,特別是在工作壓力大,備課受到阻礙時,情緒易產生波動。這種不良情緒有時嚴重影響到課堂教學,甚至無意間傷害了學生,我覺得這是值得自己認真反思的問題,做為一名老教師,無疑這是錯誤的,不該發生的。原則地説,這是職業道德問題,是敬業態度問題,在今後工作中,必須堅決糾正。

回想上學期我感覺自己講得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此,語言多,音樂少,全然沒有了音樂中的自我,也沒有了“音樂作品是要悟的”這個道理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充耳不聞,學生對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導致學生失去了對音樂課的熱情。因此我這學期每堂課前都要盡力蒐集、準備大量的音像資料,精心備課,多讓學生“動”;高中生思想逐漸成熟,具有自己一定的世界觀,已具備一定的分析、判別能力,單純的聽覺欣賞也許太“悶”,很難提起興趣來,於是,我準備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一次實驗,讓學生“動”起來。 在課前設計時,我想突破欣賞課沉悶的模式,在教學方法的模式上設計較多的活動,盡力調動學生的能動性、拓展參與點、擴大參與度,看看是否能讓課堂 “活”起來。

我想在下學期的音樂課應該讓學生自己感受音樂,激發和提高他們參與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通過生動的教學內容吸引他們喜歡音樂課!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自覺地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與總結,及時發現問題,勤于思考,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教育敍事高中 篇3

李某,男,18歲,住校。父親做生意,母親也在街上賣饃,家庭條件不錯。高一上半學期經常遲到、上課睡覺,不認真聽課,甚至有夜不歸宿的現象,據觀察,以及同學反映,李某晚上、週末不回家,經常和女生在一起,上街、上網,變得特別愛打扮。

發現這些問題以後,我及時向學生了解知道他在國中時就與女生交往甚密,有早戀現象。

首先 我也來個感情投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師生關係。從關心李某的生活入手,有時間就走進他給他説個題、和他説句話;真誠讚美他的優點和長處,讓他發揮其寫字特長,並讓他擔任班級宣傳委員,負責班上的書寫工作。而且只要學校有任務,我就分給他,讓他能夠坐下來,靜下心來;並鼓勵他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參加班上的舞蹈隊,班上的籃球隊。在學校舉行的書法比賽中獲得了三等獎,文藝比賽中獲得級上的二等獎好名次。籃球比賽中儘管末拿上名次,按他的話説我們已盡力了。這些都大大激發了他熱愛集體、珍惜自己榮譽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轉移了他的注意力。同時也增進師生情感,

其次和他有共同語言後再和他交流早戀的危害:早戀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嚴重影響自己的學習。要為對方分散許多精力,隨着異性之樂而樂、隨着異性之憂而憂。由於青少年心理的不穩定,不時鬧些彆扭,使得自己情緒也難以穩定。很難集中精力去抓學習,甚至

會覺得學習沒多大意思,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最終成績下滑,從而使人生前途渺茫,浪費青春大好時光;再者早戀與成人的戀愛不同,缺乏對經濟基礎、一個人的能力、及未來的種種考慮,所以成功率低得可憐。最後只能是雞飛蛋打一場空。

最後再讓學生反思“你認為自己能吸引對方的是什麼?”,“現在發展到什麼程度?”,“你有繼續交往的心理衝動嗎?”若有就會把把友情變為愛情,就會將這個想法向對方提出,對方不答應,就得思前想後考慮如何拒絕才能使你死心,而又不傷害你的自尊。而你又不死心,這樣是不是帶來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同時讓他考慮自己有什麼資格,有什麼能力去承擔這份愛。這樣做能對得起誰?

但對他最好的辦法是我搞了策反,把和他交往的女生找回來談心,並共同制定幫助他改正錯誤辦法,“讓女生説我就是和你玩玩而已”。李某很愛面子當聽到這句話時對他教育最大,他都在我面前哭了,隨後我乘熱打鐵説“人生需要精心設計,該現在努力的不要留給未來,該將來完成的不要提前到現在。人生的每個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否則本末倒置,遺患無窮。

總之、解決中學生的早戀問題,我們老師要積極主動的疏導,而不能用粗暴的辦法強行制止。尤其要給他們保密,不可宣揚。要以對學生終生負責的態度去幫助學生,讓他們感覺到你不僅是一位良師,更是一位可以值得信賴、可以傾訴的朋友,牢固的建立起師生相互信賴的和諧關係,從而不斷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育敍事高中 篇4

今年寒假,我和冀秋雲老師走訪了王晨龍、馬俊宇、陳興昊等同學的家。經過這次家訪工作,我感受頗深。在家訪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關心和重視,也感受到了作為教師的責任重大。

家訪帶給我們的收益很多。首先我們深入到家庭,細緻地瞭解了學生的家庭狀況,同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學生在家的表現,為開學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其次家訪能教給家長正確的教育方法,及時的避免孩子問題的產生。教師注重進行家訪,教會家長一些方式方法有理由根據的去轉變家長的一些觀念,對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陳興昊的媽媽總是説自己的孩子不活潑,學習成績不理想,我們告訴他不要總在別人面前數落孩子,應該多找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孩子,只要孩子有進步就得表揚,這樣孩子對生活和學習才有信心,才有動力。再次家訪還能協調師生關係,從而促進學生更健康的心理髮展。親自上門家訪能讓孩子們從心理上拉近與老師的距離,尤其是學習差的孩子,而且更能夠激發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尤其是中學生,他們的學習動力絕大多數首先取決於對老師的喜歡。一旦喜歡老師,就喜歡學習這門課程,這樣就能形成良性循環,讓孩子逐漸自信起來。

通過家訪,我覺得作為一名中學教師,要使學生愛上學習,愛上學校,應當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具備愛心和童心。我們對學生要有像父母對孩子一樣的愛,對學生的每一個關愛和激勵的眼神,學生都能深深的感受到,並且會用加倍的熱情來回報我們。我們具有一顆童心,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能真正和學生成為朋友,從而使學生喜歡我們和我們的思品課。其次要尋找學生的優點。人人都想獲得別人的讚賞,中學生更是如此。特別是對於學習等各方面不是很好的學生,我們更應該想盡辦法尋找他們的閃光點,並把這些閃光點予以擴大,樹立這些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再次要以平等之心關注學困生。我們老師要以平等的心態,朋友的身份來關心這些學困生,加強與這些學生及家長的交流和溝通,全面的瞭解他們,從而做到因材施教。

總之家訪使我懂得了怎樣去理解和關愛學生,也使我更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今後我會在假期期間堅持家訪,通過家校聯手使孩子們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教育敍事高中 篇5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經常會發現:不同班級甚至同一班級的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他們幾乎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或信心,其中特別是不少學生在國中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沒有打好,加上高中課程難度較大,他們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難以在高中英語快節奏、高密度的課堂上與教師或同班同學保持步調一致,從而給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如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不對學生、對知識、對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反思與求證,我們就很難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如何進行教師角色的轉變,如何運用合作式手段進行教學,如何鼓勵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大腦的功能由單純的“倉庫”變成知識的“加工場”等問題,如果能得以解決,我們就會實現有效教學,達到課堂教學它應有的目的。

1.英語課程改革教師觀念的轉變

從學習的內涵來看,應該轉變“課堂中學英語”為“生活中學英語”。

語言來源於生活,英語是一門語言,因此,英語來源於生活,又必須迴歸於和生活,語言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賦予活性和靈性。語言強調“communicationandconversation”,因此,我主張在生活中學英語,在活動中用英語,在英語教學中去體驗英語,做到“教中做”、“做中教”、“學中做”、“做中學”,“教、學、做”統一的教學思想。即英語教學應該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變傳統中“單一的課堂中學英語”為“生活中靈活學英語、用英語”。

從學習的形式上來看,變“傳統的灌輸式”為互動式“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特別重視學生課堂上英語知識的消化,講究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教學中重視課內知識的封閉傳授而輕視課內外方法的開放學習,這種傳統的灌輸式使學生缺乏靈活性和創造性。在課堂上極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機會,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再現。在聽、説、讀、寫、思維、表達等方面進行訓練,力求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凡是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一律放手,使學生能自學、自答、自測、自做、自評;凡是學生能夠參與活動的,學生必須參與,如:對話訓練、短劇表演等,因此,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教會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讓學生“會學”英語,培養學生和老師互動式學習,這是當今英語教學中重要的方法。

2.英語教學改革與教師角色的轉變

“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情境的設計者、策劃者”

在課堂活動開始之前,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策劃者,他應當確定好教學內容,對於重點和難點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他還必須瞭解對象,並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來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好各種教學活動。一般來説,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比單一不變的灌輸更具有吸引力,更易於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個性特點和知識水平的不同而給學生設計難度不同的任務,不使基礎差的學生因為活動難度太大不能完成而產生挫折感,又不能讓基礎好的學生因為任務簡單而失去興趣,儘量讓所有學生都能從實踐活動中受益。應當説,整個教學活動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策劃。

從“學習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學習互動的導演者、參與者、創造者”

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把學生比作演員,教師比作導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領導學習活動。在宏觀上要根據教學大綱的精神進行正確的導向;在微觀上要在每一個教學步驟上進行演示,保證活動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

那麼,下面談一下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具體可實施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課程改革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要求我們確立新型的師生觀,即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服務的。在課堂教學中,師生活動的融洽與否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

(二)創設“我要學”的課堂環境

要發揮能動作用,運用創造性的教學思維,把教材內容激活起來,還原為生活的交際現實,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交際中,體驗、領會、接收教材提供的信息,語言強調“languageimmersion”,讓學生在參與、交流、合作中學習和使用。可以是顯而易見,教學以學生實際生活和興趣為出發點,創設了歡快愉悦、情意盎然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我要學”的濃烈慾望。

3.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運用合作式教學手段

在英語課中如何實現“多信息、快節奏、高密度、勤反覆”這種優化形式呢?合作教學不失為一種有效形式。合作教學即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恰當運用合作的心理承受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師生合作。

跨世紀的學生處在一個信息的時代,網絡的時代,學生在某些領域擁有的信息量,極有可能超過教師,因此,師生合作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途徑,更是對古訓“教學相長”的新發展。例如教一個新單詞或新句子前,有些學生己通過其它途徑提前接觸到,我就先請學生讀,當確認他的發音準確無誤後,他就可模仿我平日新授方法,使其它學生學會這個單詞或句子。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精神,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也能開拓教師的思路。

生生合作。

在進行英語授課的過程中,我會根據教學內容把學生座位重新佈局,組為單位,每組六人,組內實行組長負責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出某些問題,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最後合作解決,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這樣可以增加學生間的練習機會,增大密度,培養學生主動思維、大膽實踐的能力。在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調動學生個體學習的積極性,又要促進小組組員間的合作,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學習,學習就變得更加愉快,從而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並且在合作中面向了全體學生,重視了學生的個體差別,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要。

4.不斷提高教師個人綜合素質,適應新形勢下的英語課堂教學

在英語課堂改革中,對老師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因此教師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情感素養。

要使學生有飽滿的熱情和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教師就應該注重自身情感素質的培養,不能把自己生活中的煩惱和不如意帶到課堂中,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靈活運用教材,活化教材內容。

新課程標準與以往的教材不同,一是課本量大面廣,靈活性強。要求師生的配合性強,以單元為單位,聽、説、讀、寫較以往皆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若按以往教法是很難在預定的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的。二是難度增大,生詞量,閲讀量增加近一倍。針對這一新變化,如何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需有新舉措。須將其內容活化,按交際原貌活化於課堂,形成不同層面,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讓師生互動,共同投入。

教無定法,活化教學手段。

學知識,如登山,越往上,越困難。降低學習坡度,化難為易,需活化教學手段,新教材的每個單元都貫徹聽、説、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通過實踐表明:可採用探究性學習,因為疑問最容易引發探究反映,沒有提出問題的意識和熱情,不會提出問題,缺乏對知識的理解和批判意識,就談不上有創新。

4.4擴大知識面,使知識融匯貫通。

面對教材中的知識量大,知識面廣這新要求,教師應適當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就得適當的查找一些與教材有關的材料,可稱之為收集資料。當然,另一方面也可讓學生通過不同渠道收集資料,通過收集資料以求得問題的完滿解決,並將之與己有的知識進行聯繫,鍛鍊學生探求新知識和批判思維的能力。

因此,我們要細心地教學生學會學習,激勵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思維創新努力、語言表達努力、互助合作努力等諸多努力。讓我們不斷努力,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塑造我們自己的教學模式,打造我們高中英語教學美好的未來。

教育敍事高中 篇6

根據學校的安排,為期兩週(第七和第八週)的家訪已接近尾聲。我、徐建常老師和馮品品老師對九年級(2)共58人進行了家訪,以區域劃分,從花廳(附近有樑圍、朱圍等)到后街,從小市到附城,從鬆崗到後崗,逐個學生家訪,晚上十點多還穿梭這些地方的大街小巷,雖然有時候疲憊不堪,但也樂在其中。這次家訪是以讓家長了解學校、老師及子女在校情況為主要目標,希望在此基礎上得到家長對學校、老師的認可,並能提出好的建議或意見,讓學校發展的更好。經過家訪我們知道了,只要讓家長感覺到自己的孩子是被老師關心的,是愛孩子的,老師也在關注孩子的任何舉動,老師的一切行為都是着眼於孩子的持續發展等等,即使你沒有華麗的詞語,家長對老師所説的話也會感興趣,同時也會了解老師所做出的努力的。

家訪讓我更瞭解學生和他們的父母。通過這次家訪,讓我深刻理解外來民工的艱辛和淳樸。他們大部分是湖南來的農民工,背井離鄉來到這裏的目的是讓孩子能夠接受比家裏更好的教育,讓孩子有個更美好的前程。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日日夜夜的操老,為生活奔波。他們沒有時間管孩子,加上他們自己的文化水平也不高,有想幫孩子的希望可力不從心。所以他們比希望寄託在學校,寄託在老師身上。我感到自己的教書育人的負擔更重了,同時也會去努力做好。他們的淳樸和熱情也深深地打動了我。大多數家長見到我們都笑逐言開,熱情款待。其中有位家長早早就燉好上等的雞,等待我們的到來,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和重視。

通過家訪,我還了解了家長們的擔憂與期盼。有些家長由於忙於生計,很少能與我們老師面對面交流,對於學校的教育現狀、教育問題有疑惑的,對於他們孩子出現的問題以及在校的一些情況,我都能夠及時説明與解釋,儘可能讓家長理解,並有意識地把更多的信息傳達給家長,讓他們對學校有個較全面的正確的認識,以促進學生的教育和學校的發展。如江啟秋,爸爸是出租摩托的,每天中午都會來學校接孩子回家,和我見了面也只是打個招呼就過了,從沒向老師瞭解過孩子在校期間的表現。通過這次家訪,我瞭解到孩子的學習方法存在問題,家長的期望值也不現實,與家長溝通後,家長也調整了對孩子的定位,以及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

除了以上的體會,我覺得家訪要講究交流的藝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要在常家訪時儘有可能應讓學生在常老師、家長、學生在一種平等,互信,輕鬆的氛圍中“三方對話”,使學生接受教育。既可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慮,同時,可以給學生講話的機會,有利於消除消極因素,保證意見的準確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實性。

2、注意交流方式。家訪時主要對象是學生家長。因此,家長對老師的家訪是否採取積極合作態度,直接決定着家訪的效果。首先,家訪時教師應注意儀表形象,力求語言樸實誠懇,舉止大方。消除家長對老師的戒備心理。談話開始,避免單刀直入,可先圍繞一些家長感興趣的話題聊上幾句,引導家長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談話中,創設良好的談話氣氛,力求達到與家長產生共鳴,取得家長信任,然後,再逐步引入主題,向家長了解、介紹學生的情況。同時,由於家長的職業特點、個人閲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作為老師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如果家訪的方式不改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3、多鼓勵表揚、少斥責批評。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因此,當孩子有了進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時,教師就要發自內心地進行讚揚,由衷地表示祝賀,並通過家訪的形式告訴家長,使學生感受到自身的成就感,那麼,他的學習就會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會更家進步。同時,家長也會分享孩子的快樂,會更加關注孩子,關注學校。同時,批評對於有錯誤的同學也是應該的,更具有針對性,更應注意分寸,以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產生逆反心理而適得其反。這就要求教育者應善於發掘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有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促使學生健康發展。

4、要全面評價學生。最差的學生,都有好的方面,因此,老師要全面瞭解學生,全面評價學生,不能只抓住某一二個問題就下死結論,特別是不要單純指責學生的過錯,甚至藉機“告狀”,推卸責任。應多聽取他們的意見,與他們達成共識,切忌各執一詞,互相指責。

5、多引導啟發。談話就是要通過親切的交談,使雙方在和睦的氣氛中充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為此,教師應該加以正確引導,使學生正確認識宰牲節,啟發他們説出心裏話;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切實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最後,家訪後,要及時對學生加以督導,這是家訪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可能多數教師家訪後,對學生不聞不問,認為家訪回來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項任務。這是錯誤的。可以説,這樣的家訪反映在學生身上的效果不會理想。因為家訪必定引起學生心理不同程度的震動,學生心理正在進行着“積極思想”與“消極因素”的對抗,正急需外部動力的輔助,以達到思想上的淨化和改良。為了鞏固家訪效果,教師可採用學生監督和老師疏導相結合的方式,輔以榜樣示範、正面激勵等措施手段,對學生的行為給予公正的評價。及時採取談的形式瞭解學生的思想動向,防止學生錯誤行為的發生。

總之,家訪可以拉近老師與學生與家長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利於互相交換意見,也有助於達成共識。因此我們要用心地做好每一次家訪,為孩子的明天努力!

教育敍事高中 篇7

高三教學工作基本結束了,回顧一年的工作,有成功的做法也有需要加強的地方,為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從三大方面作一小結:

一、有效做法

(一)用有所作為的態度去面對現實,發揮主觀能動性

選考生物的學生總體上在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方面較弱已是不爭事實,我們直面這個現實,沒有怨天尤人,用有所作為的態度正視這一問題,發揮主觀能動性,找出了學生的實際問題和解決的方法。不僅老師這麼做,還教育學生也這麼做,讓學生明白,只要我們敢於面對困難,少找籍口,多找方法,師生同心,緊密配合,就一定能把學習搞上去!這一點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二)科學地制訂一個全盤的複習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年開學前就集體研究,認真討論,制定出詳實的三輪複習計劃,每個階段的複習要達到什麼目標、做什麼、怎麼做、時間安排、練習定位,甚至對學生進行哪些方面的心理輔導和訓練,都計劃好。同時教師的計劃在複習前,都向學生説明,讓學生心中有數,自覺配合老師,做好教與學同步,發揮共振效應。

(三)提高學生eq激發學習潛能

人的能力是由現能和潛能兩部分組成,其比例猶如海面上的一座冰山,現能只是冰山一角,而潛能卻是水下的巨大部分,這被稱為“冰山定律”。選考生物的學生現實能力較一般,但潛能巨大,關鍵是教師如何將其激發出來。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潛能激發,iq的作用佔20%,eq的作用佔80%,因而現代教育已逐漸由重視iq轉向重視eq。教學中我想方設法調動學生智力活動的eq,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學習激情,創造一種寬鬆的、和諧的學習氛圍,培養他們積極的學習動機,抓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養成,使其具有一個積極、樂觀和平衡的心態,因而較長時間地保持了旺盛的鬥志和激情,較大限度地發揮了潛能。

(四)講究教學方法

1、作好複習方法的指導。好的學習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複習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包括複習各個環節的技巧(審題技巧、記憶方法、概括知識的方法等)、如何運用時間、知識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分佈、大學聯考各類題型的解答方法、考試過程的常見失誤與對策等。學生掌握了方法,學習起來主動、輕鬆,有針對性,因而學習效果有了較大提高。

2、提高45分鐘的效率。用生動的語言表達理論聯繫實際,講練結合,精講精練,使直觀性、趣味性和知識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學生在輕鬆、活躍的課堂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全面複習、突出重點。從歷年生物大學聯考試題來看,章節知識覆蓋率均在20xx高中生物教師心得體會以上,基礎複習必須全面。但又不能搞平均主義,因為試題逐步以知識立意轉化能力立意,不太強調覆蓋面,必須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大學聯考複習重點在哪裏?根據對近年大學聯考試題的統計分析得出結論:重點是必修第三章新陳代謝、第六章遺傳變異和選修第一章穩態調節、第四章細胞和細胞工程、第五章微生物與發酵工程。上述五章在大學聯考試題所佔的比例高達70%左右,可謂“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複習教學中給予了最大的重視。

4、強化訓練,提升能力。從信息論原理來看,學習主要是信息輸入、貯存與輸出三個過程組成。信息輸入包括聽課、閲讀和理解,信息的貯存靠記憶實現,信息的輸出是指知識的再現和運用。三個過程關係密切、缺一不可,但考試主要是通過信息的輸出來實現。因此要提大學聯考試的成績,平時就必須加強對知識輸出的訓練。加強訓練是一種高強度的知識運用訓練,能大大地提高學生輸出知識的能力,提高成績。採取了三種方式:①在平時練習中強化,把平時訓練當考試: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閉卷完成,不能中途查閲書本和答案,直到把所有題目完成後才能對答案,看書、討論或問老師。這樣有利於保持思維的連續性,提高反應速度和熟練程度,消除對課本和答案的依賴,培養自信心。②課堂口述題目,學生必須聽清題目、記住有關問題和供選答案,口述一題馬上答一題,目的是強化學生的記憶力和反應速度。③適當加大考試題量、難度和能力要求,縮短考試時間,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和應試心理承受力。

高三雖苦,但用有限時間和精力,開啟了學生的心靈智慧,我值得,我自豪!經過對一年勤懇工作的總結和反思,有理由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教育敍事高中 篇8

以前讀國中的時候,會覺得比較輕鬆。因為國中學的知識都比較淺,除了偶爾對某些問題需要深入討論之外,基本不會遇到很深的問題。但要知道,上了高中,我們面臨的問題不再是那麼簡單和具體,高中是我們在思維上的一個飛躍,我們必須要拋棄以前的定向思維,而去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和解決問題。起其根本所在就是:相對國中的學習,高中的學習跨越了知識和能力兩大台階。高中的知識內容與知識結構與國中相比出現了兩個飛躍: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學習對同學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維能力、邏輯推理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自學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較大的發展和提高。

從國中階段進入到高中階段,在學習上要跨上一個較高的台階。為了順利地跨越這一台階,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要以新的、不同於國中的學習方法,學好高中的課程。一個人確立自己的理想並不難,難得是有一個為實現理想而攀登的規劃和決心。為此,制定一個高中三年的規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寫下了這份

高中三年學習計劃書

(一)高中六個學期的分析和自我目標

為實現以下規劃必須做到:樹立信心,滿懷激情,走好成功第一步。切忌盲目激情,要有計劃分步驟的學習,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

1、高一上半學期是一個國中走入高中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目標是:積極適應各科老師的教學方法,迅速吸收新知識,同時穩住腳跟,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所以我這個學期的目標簡單來説就是四個字:適應、穩定。

2、高一下半學期是一個適應後的尋求及養成期期。這個時期由於對自己的學習態度、方法、能力有了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因此對各學科特點有了一定掌握。這個時期的主要目標是:重點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循序漸進地、有規律地學習,全面發展,形成自己的優勢學科。簡單來説就是:養成、規律。

3、高二上半學期是一個定位起飛期。此時,高中生活早已適應,學習方法、習慣已經成熟,所以,這個時期就要開始有所突破。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目標是:進入一本梯隊。

4、高二下半學期是一個穩步發展期。有了高二上半學期的起飛和突破之後,又要開始穩住腳跟了,這時要全面地、客觀地看待自我和他人,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目標是:穩定自我水平,基本確定自己在年級的學習地位。

5、高三上半學期是一個紮實複習期。經過高二的認知後,自己的學習地位也穩定下來,不再輕易後退。就要完全靜下心來穩紮穩打地複習。此時也要注意調整心態,擺正主觀態度。時刻保持新鮮的自信心、堅韌的性格。不要受客觀環境的影響,履行自己的計劃,做到步步為營。

6、高三下半學期是一個加速衝刺期。可以適當地做些拔高。要全面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查缺補漏,掃除殘敵,不留後患。還有此時心理素質也很重要。時刻擺正心態,注意情緒的變化,做到自我及時調整,自我鼓勵和認定。就如愛迪生所説:“自行是成功的第一祕訣”。

(二)我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1、預習

預習最重要的是能發展我們學生的自學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增強獨立性;預習可以加強記課堂筆記的針對性,改變學習的被動局面。要在測覽教材的總體內容後再細讀,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理清哪些內容已經瞭解,哪些內容有疑問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點、難點)分別標出並記下來。同時適當地一些課前的習題練習,逐步瞭解知識點。這樣既提高了自學能力,又為聽課“鋪”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這種需求心理定勢必將調動起我的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聽課

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老師傳授的是經驗證的真理;是老師長期學習和教學實踐的精華。我制定的聽課方法包括以下幾點:

A) 做好課前準備,即預習。精神上的準備十分重要,保持課內精力旺盛,頭腦清醒,以及對探求知識的極大興趣,是學好知識的前提條件。

B) 集中注意力。思想開小差會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強制自己專心聽講,靠意志來排除干擾。

C)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不要做一個被動的信息接受者,作老師的合作者,學習的參與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緊跟老師講課的思路,對老師的講解積極思考。結論由自己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而得,會比先聽現成結論的學習效果好。

D) 在聽取公式定理的同時充分理解、掌握老師的解題方法,學習思路。

E) 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即不能忽視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開頭,往往寥寥數語.但卻是全堂講課的綱。只要抓住這個綱去聽課,下面的內容才會眉目清楚。結尾的話雖也不多,但卻是對一節課精要的提煉和複習提示。同時還要注意老師反覆強調的部分。

F)做好課堂筆記。筆記記憶法,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筆記,一份永恆的筆錄,可以克服大腦記憶方面的限制。俗語説,好記心不如爛筆頭,因此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我必須記筆記。同時做筆記充分調動耳、眼、手、腦等器官協同工作可幫助學習。有選擇的記筆記,記錄經典例題。

G) 注意和老師的交流,聽課要與老師有目光的交流,提問式交流,都可以促進學習。

3、作業

作業是提高思維能力,複習掌握知識,提高解題速度的途徑。通過審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達到鞏固檢驗自己的目的。完成作業時,一定要做到獨立完成,去形成自己的一個獨立的思維習慣。

4、複習

及時複習的優點在於可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根據遺忘曲線,識記後的兩三天,遺忘速度最快,然後逐漸緩慢下來。學過即習,方為及時。俗話説“温故而知新”,就是説,複習過去的知識能得到很多新的收穫。這個“新”主要指的是知識達到了系統化的水平,達到了融會貫通的新水平。我計劃的複習要求是一下幾點:

A)課後回憶,即在聽課基礎上把所學內容回憶一遍。

B)精讀教材。對教材理解的越透,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C)整理筆記。對課堂筆記及時的完善,勾畫出疑點,尋求同學老師的幫助。

D)看參考書。增加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應考能力。

E)單元複習的要求:

a) 本單元(章)的知識網絡;

b)本章的基本思想與方法(應以典型例題形式將其表達出來);

c)自我體會:對本章內自己做錯的典型問題應有記載,分析其原因及正確答案,應記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後將其補上。

(三)總結

高中三年是人生重要的三年,是人生成長重要的三年。在這充滿挑戰的三年間,我將在學習和做人兩大方面做出努力,鍛鍊自身的意志品質。雖然這份規劃書似乎有點泛泛而談,但是,在寫這份計劃書的過程中我真的學到了許多,對高中有了一些認識,我產生了一份責任感,這份責任不是對父母負責,而是對自己負責。我相信這責任感將有助於我今後的學習,我個人認為高中的學習正是需要自主,正是需要這份對自己的責任感,才能在拼搏中成長。

教育敍事高中 篇9

來xx高中教學三年,曾遇到很多困難,也有很多想法,所以曾和同屋老師探討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思路,限於各種條件,只能擱淺。近日,期待已久的外出學習終於成行,滿是歡喜。

不失所望,二中的一老一小兩位政治老師給我們呈現了不同的風格。

小范老師的教學總的來説貫徹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有學生自主學習,也有小組合作探究,還有小組展示。形式上符合新的教學理念。自然,學生總體的表現也讓我們讚歎。從知識點的把握上,從我的角度看,小范老師也有個別地方沒有完全展開,畢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相比較而言,老李老師的科班底藴比教深厚,帶有老教師那種嚴謹的風範,對知識的的整合有自己的觀點,值得我們年輕教師學習。但是她的班級小組學習就不是那麼到位,小組內的討論不活躍,各組也沒有競爭意識,展示環節學生也不積極發言。這可能與開學初期同學們還不太適應有關。

課後進行了探討。

關於深度,雖然教材有些變化,但他們還是按老的套路講,能深則深。

關於導學案,他們否定了預習案的作用,説也實踐過,但認為填空把學生限制住了。對這個問題我保留個人意見。這學期,我也在我們班嘗試了使用預習案,感覺效果還可以。因為具體學情不同,我們的學生沒有預習的習慣,即使預習了也不會看書。設置填空或簡答可以幫助他們養成預習習慣。部分同學在“我的疑惑”裏還真有問題提,我也就進一步瞭解了他們的水平及疑問,有的放矢。當然這有個前提,就是及時檢查預習案。自然,任務量增多了。

自我感覺,在教改中二中也是在摸着石頭過河,嘗試、總結、捨棄、嘗試;也知道,外面還有更精彩的世界。所以很感謝學校提供這樣的機會。學習自然是為了借鑑,所以回來後更有實踐的想法。當然,我們要想在改革的路上圖新,還需要有相應的條件來支撐。我認為目前有以下三點比較為重要。

一、教室內多媒體硬件安裝的必要性。一是“温故”的過程以課件呈現前兩節課的知識線索,既提醒了學生,又將知識點串線成功,利於學生記憶。二是“知新”過程以課件展示教材上沒有的公式、表格、例題,課堂容量大增。三是用課件呈現五套人民幣並配以古典音樂,給學生以文化的薰陶,有效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利於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所以這個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即便還是目前這種大班授課,課件的輔助作用也會為課堂增色不少。

二、小班化教學、分組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的載體就是小組,這相當於一個小家,幾個兄弟姐妹熟悉了,交流了,才會有思維的碰撞和創新意識的產生。二中的五、六個同學圍坐在一起並固定下來的形式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樣,因為目前來説,大多數學校還是這種傳統的課堂。也看過人手一台電腦圍成圓桌似一圈的,那個太不現實了。在現有條件下重新排列組合一下即可。當然,人數以25-36人較為合適。

三、各科聯動、備課組齊上陣。班級內小組固定,每科都進行小組討論,形成一種常態氛圍,學生慢慢就會適應,就會放得開手和腦。很多資料的收集、習題的挑選需要大家分工,工作量就會小些。

或許是因為年輕吧,總希望有所改變,不喜歡墨守成規。20xx年前來鐵高補習,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是那時老師留給我的印象,如今,我也登上鐵高的講台,還是這樣的形象。不可否認,很多老師用他們博學的知識、生動的語言、形象的表演彌補了這一缺陷,博得了學生的喝彩,但總覺得還缺少點什麼。有時也想,20xx年後的我會是什麼樣子?得承認,人容易變懶的,或許那時連改變的想法都沒有了,也是上上網聊聊天,與當初的喝個茶水看個報紙相比,這也算與時俱進了吧?

其實有時也怕改變,因為改變就意味着有可能失敗,承受得起嗎?但不失敗是否就是成功呢?很多事做過了才知,也就那麼回事吧。

聽課總結?似乎跑題了。以上僅是個人的一點不成熟的想法,如有失言,還請閲者見諒。哲學裏有個觀點,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在學校領導的英明領導下,鐵嶺高中的教改之路會擁抱勝利的朝陽。

教育敍事高中 篇10

一、案例:

小敏、男 。高二學生

小敏性格孤僻、內向,而且還表現得十分自卑,他也從不主動也不願與周圍的同學交流,他覺得班上的同學們都瞧不起他這個從農村來城市求學的同學,也怕同學們笑話他有一雙年紀足以做他們爺爺奶奶的父母,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也不敢去問,怕老師也會嘲笑他!但同時,他也渴望融入班集體,也想用好的成績來證明自己,也在學習上下了工夫,成績卻始終都沒有進步,這無疑使得他更為自卑。面前的他説話聲音小小的,連走路的姿勢也表現得十分拘泥!

在經過與家人、老師、同學的溝通中還發現:在小敏上國中時,有一次下大雨,母親去學校接他,周圍的同學看見,都以為那是他奶奶,在他説明那不是他的奶奶而是他的母親後,周圍同學的一句 “ 不會吧?你媽媽都那麼大年紀啦?都可以做我奶奶了! ” 使他產生了強烈的羞辱感,從那以後,他就刻意拉大了與其他同學之間交往的距離,他不時地懷疑周圍的同學在嘲笑他、議論他,感到自卑,他恨自己,也恨他的父母,但他又無法改變這種現狀,心中十分苦惱,甚至還產生過絕望自殺的念頭。現在小敏在城裏讀高中,我們這個學校城裏的孩子居多,於是,他又覺得周圍的城裏的同學瞧不起他這個從鄉下來的同學,覺得他們刻意避着他,不願意與他交往。

二、案例評析

從小敏的這個個案中可以發現,小敏本身存在着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個性缺陷。

性格是一個人穩定的態度體系和習慣了的行為方式,是個性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性格可以改變和彌補氣質的某些消極因素,對人生具有積極意義。同時良好的性格是身心健康的基本保證。相反,不良的性格不僅嚴重影響人際關係、人的成長與進步,而且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容易導致心理疾病。

小敏的個性有着很大的缺陷。如過分內向、孤僻的個性,自我封閉和抑鬱的心態,自卑,這些對人際關係都存在着消極作用:首先他的性格缺陷嚴重妨礙了他與別人的交往。使他既不會、也不願主動與同學接觸,導致同學之間缺乏相應的瞭解和理解的機會,造成感情冷漠,關係不融洽。其次,他這一系列不良的個性特徵很容易給別的同學以不良的評價,使人產生不愉快的感受,影響別人對他的接納、交往。

2 、能力缺陷。

人際交往能力欠缺也是影響人際關係的原因之一。小敏平時既不愛説話,又很少主動與人接觸,經常獨來獨往、孤家寡人。儘管有時他也有和同學交往、改善關係的願望,但卻不知如何去做,產生了很強的自卑感和恐懼心理,而做起來又可能弄巧成拙,產生誤解。於是就乾脆放棄,任其自然,這就更失去了人際交往的鍛鍊機會。

3 、過高的自我期望價值。

學生的任何一種活動與他們的成績都是密不可分的,人際交往也不例外。小敏在學習上的確是花了工夫,按他的話説是 “ 父母無法給我的,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 ” !於是,他努力學習,想用成績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可他卻沒有意識到對自己的期望價值過高,超出了他能力可及的範圍,怎麼努力也是無法達到他所預期的狀態,於是他就怨天尤人,更加自卑!

三、輔導目標及過程:

( 一 ) 理性認知療法

首先,針對小敏的不良認知模式運用理性認知療法,和他一起認真地探討人際關係的意義,從健康的羣體意識的理論問題到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同學之間的關係問題,在理論和實

踐的基礎上,進行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入情入理的分析,明確指出他在這方面的不當之處,使其逐步認識到並儘快地改變過去那種非理性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模式,糾正不合理的信條,代之以科學的理性信念,從而達到改善認知,理順情緒,消除觀念上的障礙,樹立良好的羣體意識之目的。

( 二 ) 行為療法,培養其主動交往能力

針對小敏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自卑感和能力缺陷,運用行為療法,加強實際訓練。説明人的交往能力完全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培養訓練得到提高,關鍵是要克服自卑,建立信心,多動腦,多實踐,不斷總結。根據小敏的個案情況,我為他制訂了以下一些 “ 作業 ” :

1 、細心觀察身邊同學的言行舉止,並與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比較,合理改善自己的言行;

2 、儘可能多地與性格開朗、熱情活潑的同學交往並深入交一個朋友;

3 、有意識地參加一些集體活動;

(三)人際溝通技巧的掌握。

教導小敏人際溝通的技巧與方法,如善解人意,體貼關心,樂於助人,剋制忍讓,顧全大局,禮貌待人以及學會運用恰當的語言讚揚別人和開展積極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等,鼓勵他從大處着眼,從小事做起,認真實踐,持之以恆。

(四)自信輔導。美國作家愛默生説: “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 ” 可以説,擁有自信就擁有無限機會。

四、效果與反思

在經過為期兩個月的諮詢輔導後,小敏的狀況有了明顯的好轉,現在的他已經可以很自然的跟同學進行交流了,在學習上遇到不會的題目也能主動去向老師請教,與家人的關係也得到了改善,令他最為高興的是,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現在的他變得開朗、活潑了起來 „„

人際交往關係問題是學生心理諮詢最常見的問題,它在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中影響很大,不但妨礙他們的健康成長和順利成才,也是造成留級、休學以及退學的主要原因。當前與中學生接觸最多的是學校、家庭與同學,以下我們就個人、學校、家庭三方面來討論一下,面對這一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

首先,人與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與知識及心理的整體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會影響人際關係的質量。有的同學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懼、自卑、冷漠、封閉、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加強自我訓練,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積極的態度進行交往。只是這些還不夠,我們還必須有各種良好的交往品質。如真誠、信任、剋制、自信、熱情等等。

其次,作為教師,應擔負起引導學生有效交往的責任。教師要注意引導中學生不斷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對人際交往形成一種積極的準確的認識,而不要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視為爾虞我詐。同時還要教給學生一些必要技巧,如冷處理法、暗示法、禮讓法、轉移注意法、承擔責任法、肯定法等來化解矛盾。另外,還可以通過講座、心理諮詢給學生一定的指導,告訴他們一些處理人際交往中矛盾的方法。通過每一次矛盾的解決,促使交往雙方達到心理相容。

教育敍事高中 篇11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知識不斷創新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中,教育傳遞人類知識的功能必然更多的為信息系統所替代,教育的根本意義和價值進而落在了培養創新能力上。而化學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它以大量的實驗為基礎,形成了堅實的理論體系,然後應用於廣闊的科技空間。雖然化學屬於理科,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點:內容多、知識碎,大多是實驗結論,有不少知識只能知其然,而無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記住。甚至不少老師都贊同化學與英語的相似性,説“化學就是第二外語”,化學的分子式就相當於英語單詞,化學方程式就是英語的句子..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中學教育體系中佔重要的地位,不少同學認為化學知識較難掌握,成績提高慢。與其他科目相比較,化學確實有着較為顯著的特點,同時也是學習的難點。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清楚地強調這些特點,同時這些特點,使他們對化學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知道學習化學“難在哪裏”;更重要的是,要針對這些特點,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化學”,這對他們學習信心地樹立,成績的提高至關重要。下面關於化學教學反思提出自己的觀點。

一、對教學主體的反思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俗話説:“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例如,雕刻家面對一塊石頭,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細細的琢磨,這塊石頭像什麼,質地是什麼,有什麼缺陷等,然後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同樣,我們面對的學生,在教學前,我們也要對他們細細的琢磨反思,然後才能因材施教,培養出人才。就像一位軍事家戰前觀察作戰地形一樣,我們瞭解學生的過去和現狀,才能知道把學生培養將來的什麼樣的人才,我們可以通過分卷調查法、觀察法、實驗對比法等,瞭解反思學生,使一切都瞭然於胸,才能找到適當的解決途徑。

如:學生中普通存在的一種心理障礙叫“習得無助”,是指人在長期的持續緊張或失敗後,對自我喪失了信心,即便是解決困難的方法就在面前,或問題非常簡單,也不能通過自己來解決問題,事實上已經有些麻木和機械了,在化學教學中,特別是高一化學,由於在體系上和學習方法上與國中化學有較大的差別,一開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學特別難,如果教師不加以及時的引導,經過一段時間困難學習後,許多學生都感到學習化學的希望沒有了,放棄了,這樣,化學中再簡單的題目,他們也感到特別的難,難怪有的老師抱怨:“我講的已經很簡單了,但學生還是不懂”這怪不得學生,是老師沒有及時去反思學生的心理障礙。

二、對教學內容的反思

作為教師而言,這是我們課前反思的重點,我們的教學內容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都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僅憑熟悉遠遠不夠,我們需要反思揣摩的地方很多,這就是為什麼同樣一個知識點,不同的教師領悟不同,當然最後的結果也不同。教材,歷來被作為課程之本。而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為教與學的一種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權威文本,而是以一種參考提示的性質出現,給學生展示多樣的學習和豐富多彩的學習參考資料;同時,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設者。因為本次課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實驗性質,不是定論,不是新教條,不是不允許質疑的結論,還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發展和完善。因此,我們在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時,可以在“課後反思”中作為專題內容加以記錄,既積累經驗又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設性的意見,使教師、教材和學生成為課程中和諧的統一體。

三、對教學模式的反思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種教學模式,每種教學模式都有理論依據,都有專家論證,可以説各有千秋,每一種教學模式的成功運用,都可以取得較好的成績。但反過來,無論選用何種模式,都是縛住了自己的手腳,教學內容的不同,學情、校情的不同,怎能用一種或幾種教學模式解決,人常言“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句話有深刻的含義,它告訴我們不要被傳統的刻板的模式所束縛,在抓住核心內容的前提下,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同樣可以幫助學生開啟知識的大門,就象木偶劇的演員那樣,手中的成就這樣幾根,但通過他們可以做出成千上萬種的造型。在例題講解的過程中,我可以毫無準備地與學生同步思維,共同審題,共同試探解題,共同得出正確答案,要知道如果教師有準備,學生無準備,而教師無論是知識還是能力都比學生強的基礎上,怎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總之,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無固定的模式,我們可以有多種的嘗試,在一定的大框架下,我們應追求教學的不拘一格,不限一法,把教學的多樣性、穩定性、靈活性與獨特性有機的結合和統一。

教育敍事高中 篇12

7月22日由院某某處某某某老師帶隊一行六人到大石橋、營口、盤錦等地對五名學生進行家訪。隊員由某辦老師、某某部兩名老師、某某系和某某系兩名輔導員組成。途中談起學生的學習和家裏情況,每個人的心裏都很沉重。

首先要去的是某某系某級某班某某同學的家裏,某某同學學習特別好,曾獲得過院特等獎學金,現在正準備考研。某某某老師與她的母親介紹了某某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提出要嚴格要求自己,並希望她學習上的付出能夠有收穫。回到車上我們談起某某同學,單單學習好是不夠的,還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同時也認識到家訪活動的意義所在,我們要與學生家長多溝通交流,以使家長能夠多掌握孩子在校的情況。

下一站是趕往某某系某級某班的某某同學家,她曾多次想中斷學習。到達後,某某同學的母親和兩位哥哥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她母親飽含辛酸的談起孩子的學習和家裏的近況,在場老師無不落淚,心靈上都受到了一場洗禮。某某某老師代表學院獻上我們一點微薄之力,她母親説什麼也不要,並握着我們的手,熱情地留我們吃飯。某某系輔導員勉勵某某同學,付出總會有收穫,希望她努力堅持不要放棄。在車起動她及家人揮手告別的那一瞬間,時間彷彿凝固,我們的心裏彷彿被淘空般的不是滋味。

下一站是營口市內的兩名學生的家訪,兩名同學學習上都有掛科。先到的是某某同學家,他家住在郊區,當我們爬上破舊的樓房的五樓來到他家,眼前的場景令我們感歎,不足15平的一居室和母親800元的退休金何以支撐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此外還要支付兒子的學習費用和老人的治病費用。看到頭髮花白年邁的老人生活上的艱難,還拖着病痛的身體,我們都明白了某某同學缺課而去打工賺錢並多次有放棄學業的念頭了。我們心情沉重地告訴他,人生多磨礪,無論如何都要堅持。

某某同學是外語系大三的一名學生,曾經掛了八科,但是經過自己的努力,現在已經通過了五科。她的母親對女兒的學習始終放心不下,擔心她畢不了業,還讓我們假期找專業老師幫着補補課,當得到我們爽快的答應後,她心裏踏實了不少。從她的語氣和表情中流露出對女兒學習的着急和牽掛,我們都對母親的偉大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位於盤錦市區的某某某同學家裏,車還離他家挺遠的,就看見全家人都在門外熱情地迎接着我們。意外的是,我們剛一下車,就碰見某某某同學的表姐,坐下後才知道她與某某某都在某某系,剛畢業,已在市內高中教學物理,她是特意趕來見我們的。我們都非常的高興,有種園丁收穫般的喜悦。某某某同學父親也是老師,言談中能夠深切感受到他對兒子滿是期望。

通過此次家訪活動,我們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成熟了不少,對學習和生活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充分認識到了家訪活動的意義所在,以後會更加貼近自己的教學和學生工作。

教育敍事高中 篇13

要學好高中英語,應做到“四勤”與“四多”,具體説來,有以下幾點:

一、“四勤” 1.勤背誦。 積極記憶高中課本中出現的生詞及詞組,理解其用法,並適當運用一些正、反義詞對比,相似詞對比等方式加強記憶。這一步雖然枯燥乏味,但少了它,學習英語就像折了翅膀的鷹,空有雄心卻寸步難行。 2.勤朗讀。 這是學好英語的法寶之一。朗讀的內容一般説來只限於課本,並不以背誦為目的,而着重將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的正確發音、連續語氣等等。通過朗讀可以熟悉單詞及其用法,體會英語的語氣、語境,增強語感。每天只需半小時左右,但須持之以恆。 3.勤練習。 雖然“題海”戰術不足取,但適當做一些練習,尤其是針對自己不足之處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完形填空這種難度較大、考查綜合能力的題型,平時就應多做一些。每次做完後,認認真真地重新對照答案細細摳一遍,體會這些正確選項究竟合理在什麼地方,出題者的意圖又是在考查哪些知識點等等。只有在不斷的練習、體會中,英語水平及應試能力才會不斷提高。 4.勤總結。 相對於其它學科來説,英語的知識點相當零碎,一定要在平時的收集、整理、總結上下功夫。平時聽老師提到或是在參考書上看到的一些零碎的小知識都要及時記錄下來,以備以後複習時用。

二、“四多”

1.多看。 近年來英語試題的難度逐漸增大,試題的觸角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從高一開始就應儘可能地擴大閲讀面,廣泛閲讀,以求開闊視野,並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

2.多聽。 近年的中、大學聯考已逐步加入聽力試題。其實,多聽並不僅僅是為了應試,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聽的過程中可以逐步增強語感。培養敏鋭的語感將有助於增強辨析力和判斷力,是英語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3.多説。 多説可以增強口語能力,加深記憶,使學過的知識清晰地映在腦海裏,不容易被忘記。

4.多練。 通過做大量的習題,可以增強實踐經驗,不至於臨陣發慌,手足無措。而且,熟能生巧,做題也能做出規律,做出語感來。 當然,學習一門語言本身也有其自身的規律,所謂“四勤”、“四多”也只不過是一種加強的手段。要學好英語,更重要的是從語言本身出發,深入鑽研其中的奧祕,從字、詞、句、章各方面逐個加強練習,嚴守“四勤”、“四多”的原則,輕輕鬆鬆取得好成績。 首先,高中教材中英語詞彙的記憶應達到熟練,詞彙是構成英語的最基本的要素。如果不記憶詞彙猶如一棟大樓而沒有磚塊一樣。 教材的把握程度。高中英語教材有一些很經典的課文,最好把文

背下來靈活運用,這種方法雖然比較笨,但的確很有效。 句型的總結。善於總結一些典型的句型,歸納在一起,爭取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程度。 注意一些重要的動詞的用法。 平時學習時,應多聽一些磁帶,多記一些東西。 語法通常包括時態,名詞,代詞的數,主,謂語一致,虛擬的語氣,主動和被動,不定式(完成時和被動語態),分詞(完成時和被動語態),獨立主格結構,從句的關係代詞及副詞等。這些方方面面需要在平時學習時多積累,多記憶。另外有語法書可以看看。在學習教材時應注意語法方面的內容,這樣日積月累,語法在不知不覺中你就會學習得比較好。 口語最重要的就是要張口把英語説出來,在説英語時,會出現一些語法錯誤,但這是正常現象,如果在説英語時,保證語法不出現那反倒不正常了,口語最重要的就是多説。把看到的想到的用英語表達出來,這樣時間一長口語水平會有一個質的飛躍的。

另外向你推薦一本《英語口語大全》的口語書,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挺好的,可以看看。 至於寫作方面,應多練習堅持每週寫一篇小短文,並儘量應用單句,當然用複句也可以,參加一些優秀的論文,看看別人怎樣寫的與自己比較,找出自己的不足。 依據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閲讀量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不怕看生詞多的文章,要勤查字典。特別的,如果你真的有信心學好英語的話,我建議你可以嘗試一下熟背每個單元的重點文章,培養語感。高中英語還是很看重語法的,但是當你具備了基本的語法知識後,就可以不必顧及那麼多,憑準確的語感就可以很準確的答題,往往是讀着題答案自然就出來的,但是這是還要再停下來從語法的角度多想一下為什麼是這樣選的,相信提高會很快的。首先背單詞,這是必須的。

教育敍事高中 篇14

有兩個人,都在一片荒漠種了一片胡楊樹苗。苗子成活以後,其中一人每隔三天都挑起水桶,到荒漠中來,一棵一棵地給他的樹苗澆水。而另一個人呢,就悠閒得很,樹苗剛栽下時來澆過幾次水,等樹苗成活以後,他就很少去澆水了,哪怕是去了,也只是走走看看,發現被風吹倒的樹苗就順手扶一把,沒事的時候他就在那片樹苗中揹着手悠閒地走走,不澆一點水,也不培一把土。 別人都説,這人栽下的樹肯定成不了林。

過了兩年,兩片胡楊樹苗都長得有茶杯粗了。

忽然有一夜晚,狂風從大漠深處卷着一柱柱的沙石,電閃雷鳴,狂風捲着滂沱大雨突然襲來。第二天,人們到那兩片樹林裏一看,不禁都驚呆了,原來辛勤澆水的那個的樹幾乎全被大風給颳倒了,有許多的樹幾乎被連根拔起。

而那個不怎麼給樹澆水的人的林子,除了一些被風撕掉了樹葉和一些被折斷的樹枝外,幾乎沒一棵樹被風吹倒或者吹歪的。大家都十分困惑。那人微笑着説:他的樹這麼容易就被風吹倒,就是因為他為他的樹澆水澆得太勤了,施肥施得太多了。

人們更加迷惑了,難道辛勤為樹施肥澆水是個錯誤嗎?

那人頓時歎了口氣説:“其實樹跟人是一樣的,對它太嬌慣了,就培養了它的惰性,你經常跟他澆水施肥,它的跟就不會往泥土深處扎,只在地表淺處盤來盤去,這樣子怎麼能經得起風雨呢?”

別給生命以適合的温牀,生命的温牀上只能誕生生命的災難。要想使你的生命之樹能根深葉茂,頂天立地,那就不能給它太足的水份和肥料,逼迫它奮力向下自己紮根。

不管是一棵草,一棵樹,怎樣的條件,就會造成怎麼樣的命運。

教育孩子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教育敍事高中 篇15

在這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本人忠於國家教育事業,認真執行《中國小教師道德規範》,依法執教,科學執教,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進取,勇於開拓。對工作恪盡職守,兢兢業業,虛心謹慎,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時刻注意有關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趨勢和發展狀況,及時蒐集有關信息,結合自己工作中實際情況積極嘗試,應用於教學中,並取得相應的成績和效果。

一、認真分析學生情況,注意因材施教

在我所教的五個班中,8班是區級重點班,學生學習能力較強,固有的知識基礎相對較好,學生反應比較快,有較強的悟性。針對學生情況,在教學中採取打牢知識基礎、適當拓展知識面、增加知識的深廣度,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能力培養,鍛鍊學生髮散思維和總結歸納能力,學會知識的合理應用,學會把零散的知識提煉成為知識的主線。在教師科學指導下學生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把書本上的知識合理優化成為自己頭腦裏的知識體系,並在此過程中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尊重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的個性發揮。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兩個班已經掌握了高中地理學習的方法和素養,學生較好地掌握了大綱要求的知識內容。

6、7、9、10班是普通班,學生來源複雜,舊有知識掌握程度不一,自主學習能力相對比較薄弱,因此在教學工作中首先要把需要掌握的知識原理講解透徹,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解題,指導學生合理運用所學知識優化解題思路,用知識的力量吸引學生、鼓勵學生學習,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二、虛心請教,認真領悟,不斷進步。

我第三年參加教育教學工作,雖然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規律,但是面對新教材,我虛心向有教學經驗的老師請教,認真分析新教材,把握教材的主線索,更認真的把握每一章的重點、難點。並拜北京市著名地理專家李通為師,李老師多次聽我的課,得到了李老師的肯定與好評,並於“北京市地理案例教學大賽”中獲得特等獎。在這一年的工作中,除了學習更好的把握課本把握課堂教學,重要的是我更加明白作為一名教師肩頭的責任之重大,明白了什麼是教育要以愛心為根本。

三、順應教育教學改革趨勢,認真學習多媒體技術,並用之於課堂。

面對教育形勢隨着時代改革的不斷進步,教師必須要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提高。為順應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我認真學習有關的電腦知識和多媒體技術,認真找資料,力求做好每一個課件,使每個課件都既全面準確的講授了知識,又生動對學生有吸引力。在運用中相關能力不斷提高,所做課件也受到學生的喜愛。

在已經過去的一學年中,我擔任高二5個班的教學工作,我想我確實做到了忘我的工作,一切以工作為重。我感到工作忙碌、壓力、充實和愉快,也更加體會到教學工作的緊迫性和高要求,我會更加努力,在已取得的成績前提下,不斷學習提高,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和手段,恪盡職守,爭取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教育敍事高中 篇16

參加高中語文教師培訓的學習,通過一段時間對專家講學視頻的學習、探討新課程教學的優秀論文的拜讀及跟同事的心得交流,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

語文課程改革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的提出,是語文新課程的核心。例如重視民族精神、國際視野的形成;強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養;注重生命意識、環境意識、誠信意識、職業意識的養成。徐澱芳老師説,課標中提出的這一系列新的課程理念,是編寫教材、進行教學的重要依據。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意藴,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人文素養,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課程還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民族精神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語文新課程把課本這本“小書”和生活這本“大書”融為一體,強調語文學科和生活的密切關係。《語文課程標準》把語文課程的性質界定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這是一個非常有新意的提法,是與“語文素養”相吻合的。“人文性”就是教學生如何做人

語文新課程不僅繼承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更重要的是強調了語文教學的實踐性。語文是人類最重要的社會交際工具。要教會學生掌握好工具必須引導學生到言語實踐活動中去鍛鍊、去領會,自己去獲得語文交際能力。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是一種綜合實踐活動,其形式靈活多樣,儘量適應學生要求、符合學生興趣。主要反映在語文課改中淡化字詞句篇基礎知識和文體知識的教學,但不是説教師在課堂中不教這些知識,而是教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與生活中學會運用語言,這是一種不同以往的新的理念。

二、新課程下的師生關係

語文新課程中的師生關係是新型的師生關係。有一位專家説:“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老師首先是學生的學習夥伴,其次才是學生學習指導者、引導者、誘導者、輔導者。”語文教育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它既不是教師一味傳道授業解惑,學生一味地服從老師,也不是教師只能造就學生,圍着學生轉,而是師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語文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消極的,不再是被灌輸的器皿,不再是課堂的聽眾,而是具有個性的、生動活潑的、思想活躍的、充滿生命力的學生;教師不再是站在學生的對立面居高臨下,教學就是教師和學生的平等對話。

教師不管在上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還是研究型課程,都應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這樣使得學生人人都必須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另外教師在教學反饋中,要善於評價學生學習地過程,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和效果。

三、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師

教學,是實施“課程標準”的主渠道;課堂,是實施“課程標準”的主陣地。把傳授語文知識作為語文教師的全部職責,這一直是語文教師教學思想中的誤區。在語文新課程的教學活動中,要學習語文知識,也要培養語文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要新奇感轉化為未知欲。步根海老師説:“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興趣,培植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利用課程資源,開發課程資源。基礎教育改革過程中,尤其是新教材的實施中,要求教師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所提供的空間,體現教師不僅是課程實施的主體,事實上,新教材的實施過程,就是教師發展、提升自己素質和能力的過程。我們教師不僅要承擔起培訓者的責任,更要充分發揮“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因此,我們語文教師應明白:“語文教育是事業,貴在淡薄名利,默默無聞;語文教育是科學,難在持之以恆,求是求真;語文教育是藝術,美在享受母語,陶冶身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shi/jg4kn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