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十一國慶節 >

我與祖國共成長主題作文

我與祖國共成長主題作文

20xx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的日子,希望每一位中華兒女牢記我們偉大的祖國的生日,增強我們的愛國意識和責任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xx我與祖國共成長主題作文範文_我和我的祖國徵文範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我與祖國共成長主題作文

我和我的祖國徵文範文

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古老的國度;在這個古老的國度,有一個偉大的民族,勤勞而堅強,這就是我們的祖國——中國!

回首過往,我們的祖國從戰亂走向和平,從積貧積弱到繁榮富強,偉大的祖國母親就要迎來了她的70華誕,作為華夏兒女,我們為祖國今天的欣欣向榮倍感驕傲而自豪,為祖國母親的70歲生日而歡呼喝彩!

今年是祖國改革開放40週年,如今的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沐浴着改革開放的勃勃生機,享受着改革開放取得的累累碩果,我們幸福的就像花兒一樣!

當你的思緒飛躍滾滾不息的長江黃河;當你的目光久久注視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你的心中是否和我一樣感慨激盪、熱情奔湧?祖國的強大、民族的復興,需要我們立報國之心、樹強國之志!

x,作為民生行業,首先要有一顆愛國心、愛民心,重任在肩,開闢生命之源;責任在心,涓涓清流送萬家;作為一名x人,我們是水潤萬物的奉獻;我們是水清如鏡的誠信;我們要具備強烈的責任心、事業心和堅韌心,練就海納百川的胸懷,鍛造積水成淵的團隊。為城市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百姓的幸福生活提供堅強保障!

時光荏苒,彈指一揮間,磨難沒能阻擋住祖國前進的步伐,成功更加激勵中國人昂揚奮發,今年我們同偉大祖國共迎70華誕!讓我們用堅守和奉獻,用百姓滿意的笑臉編一束最美的花環,獻給我們親愛的祖國母親,並大聲的告訴她:我們和您共成長,我們將不負重望!

我和我的祖國徵文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正式成立。想想以前我們的祖國被日本帝國主義欺負,中國在時間的考驗下,從成立到現在經歷了七十年。在這期間,中國把一個個不可能的事都變成了事實,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揮別了20xx,時代的鐘聲在20xx正式敲響,從建國初的百廢待興到今天的氣象萬千,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也迎來了她的七十華誕!中國,作為東方覺醒的巨龍,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這70年不過是浩如煙海的歷史書卷中的短短几頁,但是這70年卻是祖國別亂世而開太平的重要階段。新中國的建立,人民真正當家做主站了起來,遠離了流離失所,告別了屈身為奴被肆意踐踏的舊時代,開啟了和諧美好的新篇章。20xx年是紀念祖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四十年的風雨兼程,祖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騰飛、社會祥和安定、人民闔家歡樂,建設美麗中國的中國夢成為每個國人的心願,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也成為每位中華兒女的不懈追求。

中國,正以龍的姿態騰飛,在與世界同行的道路上,我真心地祝願它,願它越飛越高,與日月同輝,像太陽一樣永存,像恆星一樣閃亮。

奔騰的江河翻卷起晶瑩的浪花,萬里草原迴盪着不去的馬頭琴聲。這是一條神奇的東方巨龍,它的名字叫“中國”

作為新中國x部門的我們應該增強“四個知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立足本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熱愛祖國,忠於人民,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奮鬥!

一滴水也能折射陽光

一滴水也能折射陽光。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的變遷,我和父親有着深切的體驗。

父親出生於1945年,1966年高中畢業回家務農,當他背起鋪蓋準備和村裏的小青年外出做泥瓦匠時,村支書找到了他,讓他在村裏做教書先生。父親一人既教語文又教數學,還兼職給大家上美術課。

那是一座泥土築成的學校。房子是土的,操場是土的,課桌是土的,通往村外的路是土的,就連學生娃娃也是滿臉泥土……父親做夢都想在亮堂的教室上課,有光潔的牆壁、黑亮的黑板、明亮的窗户,但夢想就像是水中月、鏡裏花,讓人無限憧憬卻又遙不可及。

雖然環境差,父親的人生在當上了教書先生後卻出現了勃勃生機。他手把手帶的學生有的考上了中專,有的考上了師範學院,女兒也考上了衞校……忽如一夜春風來,恢復大學聯考後從村裏走出的第一批優秀人才,像接連投出的石子,在村人的心湖中掀起了一陣又一陣漣漪。父親頻頻被邀請出席村裏大大小小的婚宴、酒席、滿月酒……他的尊敬以前只來自於學生和學生家長,現在更來自於整個村子。

國家政策的利好讓父親也有了新夢想。他開始着手複習功課,積極備考。數學老師自然不惆悵數學,語文和政治卻要下功夫。每天和學生們一起做題、一起背誦。天遂人願,父親考上了民師班,成了一名事業單位的公辦教師。

那是一個多麼美麗的秋天!草叢裏,蟋蟀低沉地哼着秋歌,兩隻美麗的彩蝶收起翅膀,停駐在青色的槐樹枝上。琅琅的讀書聲早已飄散在校園秋天的暮色中。父親微閉雙眼,倚在一棵開滿金色桂花的樹幹上,他驀然感覺,一道金黃色的霞光,撥開沉沉的暮色,照進了心田。

從民師班畢業後,父親因為工作出色,被任命為中學校長。我們家雖然貧寒,但孩子個個爭氣——二姐通過自學拿到電大文憑,三姐和我先後考上大學,哥哥取得了全國通用醫師證,後來開了一家診所。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這句話説到了我們的心坎上,今年74歲的父親總是告誡我們姊妹五人,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我是一個內向的人,這也註定了我只會埋首做事,而所謂的圓滑、諂媚、世故,在我這裏難有容身之所。工作若干年來,不管世事如何變遷,我只堅信一點——擼起袖子加油幹,總會發光。

我可以説是賭贏了,因為我的確收穫了認可。也許於我而言,這些年來收穫最大的就是這一份沉甸甸的歸屬感。

現在,我在一所鄉村中學教書。這對於有些虛榮的我,多少有點自卑。因為我的師範同學都在城裏教書,而無任何人脈的我只有留守鄉村。可是自從我開始發表作品,逐漸接受當地一些媒體的採訪後,我才真正認識“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的含義。

命運從來垂青有準備的人。我不是一個能言善辯的人,面對幫助我的恩師、朋友,我永遠心存感激。當有幸被任命為當地作協副主席時,有人問我用了什麼辦法?我説其實什麼辦法也沒用。當凝聚着心血的詩歌、散文,在全國各地的報刊發表;當我教的學生成績有了提高,家長有了笑靨;我內心的滿足感超過任何形式的獎勵,那種至高無上的精神信仰,讓我信心大增。

風雨70載,祖國記錄了父輩和我的足跡,引領着我的成長道路。每當我身處困頓時,總有一縷霞光照耀。我像小小的一滴水,融入了祖國建設的洪流,雖然很不起眼,但我卻真實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我的追夢歲月

我出生1963年12月1日,在飢寒中長大。曾有過無數夢想,想當一名為國效力的軍人,想當一名為民解除飢餓的科學家……但最執着的是走出深山面見大海。

一個初春的早晨,我跟爺爺來到辰河邊。太陽露出了彤紅的臉,大地鍍上了一層金輝, 眼前變得水花花的。抬頭遠眺, 堤上的柳枝婆娑飛舞,滔滔辰河向遠方奔去……我觸景生情地問爺爺:“這條河流向哪?”

“等你長大讀了書就會知道。這條河從遙遠的貴州大山裏流來,流入了很遠很遠的洞庭湖。”爺爺提起“洞庭湖”,我不知在哪,離村裏多遠,只是默默地想:遠方的湖是什麼樣兒?

上學了。放學回家,我們那幾個“調皮鬼”總在柳堤上撿幾片葉子,小心地放在河面上,讓它帶着一顆童心進入洞庭湖。有一天,我、春明和龍芳幾個放下書包在河邊追捕一隻上岸的龜,龜被擒後,我拿着龜問春明:“你知道這龜是從哪兒來的嗎?”

“是從大海里爬來的。”

“不對!是從洞庭湖爬來的。”我晃着頭極力爭辯。

“哈!你真傻,洞庭湖的龜都是從大海里爬來的。”

龍芳搶着説:“我嬸見過大海,聽她説大海有很多龜,要是咬了人的手指,響雷時龜才肯鬆口呢!”

龍芳的嬸,聽爺爺説是讀書飛出大山的,村裏人都説她好樣的,是咱山裏的驕傲。

“總有一天我要比他們知道得多。”我不服輸,暗暗地下定決心。我要像龍芳嬸那樣跳出山溝去念大學,去看那神祕莫測的洞庭湖,去看那水天相連的大海。正當我心馳神往時,“白卷”風颳了起來,兒時的美夢被浸漬在淚水裏。記得一位年輕老師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指着我的政治試卷凶神惡煞地問:“讀書為了什麼?”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問話驚嚇了,久久不敢作答,在他反覆追問下,我顫着聲回答:“見——見——大——”。“海”字未曾説出,就捱了老師兩個重重的耳光,八歲的我昏了過去, 記不清當時是怎麼離開辦公室的,只模模糊糊地記得那老師聲嘶力竭地對我吼道:“資產階級的黑爪牙,滾出去!”一陣狂風旋來,我不知不覺竟被戴上了“只專不紅”的大帽,站在與我年齡極不相稱的“大批判台”上,哭哭泣泣地接受眾人的揪鬥。

度日如年的三年過去了,太陽從大山的背後爬出來了,山裏的後生尖嚷着:“大學聯考制度恢復了,我們準備準備,考大學去!”其實我的心早已冰涼,對一切事物都沒有了興趣。可是開考的第一年,昔日成績遠遠不及我的龍芳考上了,村人説龍芳家墳山屋場好,代代出讀書人。我不相信這迷信話,卻不敢爭辯,真悔恨自己沒有去考。

理智驅走痛苦後,我也藏在家裏“準備準備”。可生活殘忍得像一條毒蛇死死地咬着我。翌年大學聯考又增考英語了,沒學過英語的我躁得大哭。無聊之際,我啟開小幀裝本,那夢一樣的初心,夢一樣的年華,匯聚在我的視網膜上, “大海”的呼喚震顫着我的靈魂。我輾轉難眠,捫心自問:我怎能被困難嚇倒?

送走可怕的寒冬,貧瘠的土地上春意盎然。兒時河畔擒來的那隻龜在我家的池塘裏不分年代地繁衍着,山溝裏的人都在責任田地裏大做文章,經濟上的拮据不久便離開了大山。特別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後,一座座鐵塔在山村聳立,一條條烏黑的水泥路通向山裏,一棟棟磚房拔地而起,樓內樓外農民也講究裝修了,傢俱全面更新換代,平板彩電掛上了牆,男女老少都用上了手機,山村的姑娘穿戴也時髦了,可與城裏人媲美。

就在那個春天,我參加了“英語速補”學習,也就在那個金秋,我收到了武漢那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我發瘋似地跑到辰河邊,對着辰河情不自禁:“我終於也像龍芳嬸去見大海了。”

帶着追夢離開山村時,村民敲鑼打鼓,放着鞭炮,場面比前兩年龍芳出山時熱鬧得多。

四年彈指一揮,我不僅獲得了大學畢業文憑, 還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了“ 科學養龜” 論文三篇和文學作品多篇, 其中一篇論文獲國家科技成果二等獎, 散文《母親》獲全國大學生徵文競賽一等獎。小車載着我去見了洞庭湖, 最終也見了大海。當我雙腳站在潔淨的沙灘時,心幾乎要跳出來, 我被大海的粗獷、蔚藍和神妙深深地吸引和感染。那腥鹹的海風, 勁健的海鷗,寬闊的沙灘, 出現在我眼前。特別是海面那盛大的日出, 葳葳蕤蕤,蓬蓬勃勃,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

走出學校,我成了一名鄉幹部。我勤政務實,不重金盃銀盃,只重老百姓的口碑,深受羣眾好評。我從一般幹部升到副書記、鄉長,再到鄉黨委書記、局黨組書記。51歲時,我享受了副處級幹部待遇。

回首走過的路,讓我深深感到:我與祖國同成長,祖國是我成就夢想的堅實依靠!

電話之“變”與“便”

每過兩三天,我總要和住在城裏不習慣、執意要住在鄉下老家的母親用手機視頻一次。雖然我們相隔近千里,但每次和母親説起話來,我就像在她的身邊一樣。放在幾十年前,這是想也不敢想的。

小的時候,父親是村(那時叫大隊)幹部,加之我家又在村中心,為了聯絡方便,村裏的手搖電話機就放在了我家。那時沒有電視,雖説有廣播,可大山裏信號不好,一下雨線路就壞,有時一壞就是幾個月,就算好的時候聲音也聽不太清楚。報紙幾乎沒有,偶爾送些報紙來,新聞早已變成了舊聞。所以,聽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聲音”的惟一渠道就是這部電話機了,只要它一響,就一定是有相當重要的方針政策要學習傳達。一旦接到這樣的重要通知,村裏的電話員就馬上把通知送到各小隊和其他村幹部手裏。要是村裏有重要或緊急的事情向公社彙報,也要用電話。改革開放、農村土地承包等重大改革政策,村裏都是通過電話得到的消息。

當時,這部電話機用的是兩節硫酸電池,電池用久了,打電話時就要狠狠地用勁兒搖,然後必須拖着很長的“喂”音,對方才聽得見。儘管這樣,村裏的小夥伴也十分羨慕我。有人接、打電話時,小夥伴們就會趴在我家的窗户上看。有時父親不在家,我也會把小夥伴們帶到家裏來,讓他們圍着電話機看,特別有優越感。

那時公社有個電影放映隊,每過一兩個月,村裏就能輪到放一次電影,這時,放映隊就會通過電話通知。所以,村裏的小孩子們特別希望能經常接到這樣的電話,只要電話機一響,他們就會問是不是放映隊打來的。

後來,我離開了村子去外地上學。村裏有了辦公的地方後,那部電話機就搬走了。聽説,它繼續“服役”了很長時間,直到上世紀80年代後期有了撥號電話後,才完成光榮使命,退出了歷史舞台。

參加工作後來到城裏,再沒見過這種電話機。單位裏用的都是撥號、數字按鍵電話機。但這隻有單位的辦公室裏才有,除了領導外,幾乎沒有人可以自己獨佔一部。那時就算有錢,也不是想安電話就能安的。

慢慢地,有了程控電話後,電話就不再是身份和權力的象徵,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託人裝電話,要**元左右。但大家都感覺這錢花得值,因為有了電話,印名片時就可以印上,給別人名片時,還特意交代:“那上面有我家電話號碼。”這不僅是一種優越感,更多的是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

電話的飛躍發展應該是BP機(傳呼機)、“大哥大”出現之後。BP機出現後,電話就漸漸成了一種大眾消費品。很多人買了BP機後,還會專門配個小皮套,將其小心翼翼地裝進皮套掛在腰間,偶爾聽到電子提示音,還要急匆匆地到處找公用電話回覆。我那時也買了一個BP機掛在腰間,只不過設置了振動提示。有一次開會,正在聚精會神地聽領導講話,突然腰間振動起來,嚇了我一跳,以為是小老鼠或爬蟲之類的東西鑽進了腰間。晚上和妻子説起這事,她説:“那你就別掛了,等條件好點兒買個‘大哥大’吧,反正傳呼機也不能接打電話。”雖然BP機不太方便,但我依然感覺,它的出現是電話普及化、大眾化時代到來的標誌。

“大哥大”在當時可是有錢和有身份的象徵。一些持有“大哥大”的人,常常把它帶到街上,不僅不嫌棄它的笨重,還專門要找人多的地方上演“通話大戲”。隨着這些“通話大戲”的增多,手機的知識也在很短的時間內普及了,並將模糊的概念和實物實現了無縫對接,大大縮短了現代電話的宣傳週期,也為電子產品商節省了大量的廣告費用。隨着“大哥大”的笨重、價格高等缺點的顯現,它像傳呼機一樣,逐漸被一些功率小、輕質美觀的手機替代了。

再看今天的電話功能,多得已經無法用詞語來概括了。過去的電話僅僅有傳遞聲音的單一功能,如今的電話又增加了購物、看書、炒股、看電影、看電視、看視頻等各種以前難以想像的功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電話變遷的過程,也是我們的偉大祖國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倍感自豪和榮幸!

標籤: 祖國 主題 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guoqing/x7z8ly.html
專題